文章

考察城市環保 讚慈濟志工

  • 列印
慈濟志工翻轉著寶特瓶底部,告訴來訪者如何分辨塑膠瓶的分類。(攝影者:黃吉和,地點:慈濟內湖聯絡處,日期:2011/06/28)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環衛行業公會聯合會16位團員,在慈濟志工的接待下,於6月28日參訪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此行目的,主要是考察城市環保,學習臺灣環保理念與方法,並了解資源回收和分類的推展工作。

初次參訪 資源運用備感興趣

團員們一下車,就對環保站充滿了疑問。在值班室,團員想了解廢棄物及塑膠做成的建築材料對氣候的適應性及防火功能。而在省水省電教育站,團員更是對省水閥有了極大的興趣。到了回收站,團員對年長志工樂於做環保的行為表示敬佩。其中一位正在做回收的老榮民竟然和一位團員同鄉,大家的氣氛突然熱絡了起來,讓這些團員對環保站的志工多了一份親切感。

環保教育站的「巧藝坊」更引起了眾人的興趣。夏日高溫下,為了南半球冬令發放,志工們不畏鐵皮屋下的悶熱,正忙碌地趕製環保毛毯。志工葉美玉將毛毯壓縮,做得滿頭汗,但仍然面露喜悅,幾位團員稱讚她氣色好,美玉則說,忍受冷熱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讚歎志工精神 貢獻社會修身心

夏日高溫下,志工們仍趕製賑災毛毯,做得滿頭汗,並說,忍受冷熱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攝影者:黃吉和,地點:慈濟內湖聯絡處,日期:2011/06/28)團員路歐表示,在這裡看到了志工參與的廣泛性,因為這些志工由不同階層的人所組成。他接著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要天天做好事!」這些志工並不是一時興起才來當志工,而是對環保志業的長期投入。慈濟如何啟發人心,讓大家願意長期奉獻,是路歐最想要學習的部分。

對於內湖環保站整體的參訪,團長齊小平表示,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先進的環保理念、人人參與資源分類的意識及行動,最重要的是感受到大愛無疆;透過資源回收、分類及再生利用,可以產生另一種物資,來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領隊李永超則表示,慈濟將慈善、環保、宗教及修身四者合而為一,這種方式很值得學習,也可以同時達到貢獻社會、利用資源及修練身心的目的。

最後,蘆洲區資深環保志工陳金海應要求,向團員們說明了環保站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及目前如何與社區結合並且運作的細節。【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周愷捷 臺北報導 2011/06/28)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