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科技人感觸多 技嘉永續同仁訪新店環保站

  • 列印
已做二年多塑膠袋分類回收的王張寶蓮阿嬤(左),告訴科技人如何做塑膠袋的分類回收。(攝影者:周麗華,地點:新店環保教育站,日期:2010/12/15)技嘉科技綠色永續發展委員會一行九人,前往新店環保教育站,參加慈濟環保人文體驗活動,決定將更加強「清淨在源頭」觀念,讓環保做得更徹底。

自覺降低物慾  不隨便使用致污染商品

負責接待解說的新店慈濟志工張菊英師姊說:1990年8月23日證嚴上人呼籲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始,「環保推動到現在已經二十年,環保志工彎腰做回收,將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資源回收的經費護持大愛電視台,將清流環繞全球)」,上人一句輕輕的呼籲,慈濟人紛紛從社區出發,在社會各角落從事資源回收,甚至帶動左鄰右舍一起響應。

慈濟環保滿二十年,上人在台北行腳時開示:慈濟環保要更上一層樓,將垃圾回收提升為資源回收,打破以往從回收垃圾找資源,轉變為宣導,請大家在家庭、學校、社區等先做好資源回收,再送來環保站,這就是環保清淨在源頭。

「『瓶、瓶、罐、罐、紙、電、衣、三、五、七』就是分為寶特瓶、玻璃瓶、鐵罐、鋁罐、紙類(白紙、黑白紙、報紙、紙箱、雜紙、鋁箔包)、電(指電池)、衣服、三(3C產品、家電)、五(五金類)、七(其他:軟膠、塑膠、保麗龍等)共十大分類。」張菊英師姊就分類的方法口訣,解說環保的重要。

技嘉永續委員會朱福政主委說:公司雖已有在做環保,但回去後應再加強推廣,做得更徹底些。(攝影者:周麗華,地點:新店環保教育站,日期:2010/12/15)她接著表示:2010年的世界盃足球賽有許多隊的球員所穿的球衣,都是回收寶特瓶製成;台灣一年的寶特瓶回收量就有四座101大樓高,若不回收,我們就要在寶特瓶上過生活了。

隨後大家到塑膠袋回收區,進行分類回收實作,由每天八點到環保站報到,已在塑膠袋回收區做二年多塑膠袋分類回收的王張寶蓮阿嬤,教大家如何做塑膠袋的分類回收,阿嬤說:「會發出聲音、無印刷的塑膠袋是PP白,有彈性、無印刷的塑膠袋是PE白,會發出聲音、有花色的是塑膠袋是PP花,有彈性、有花色的是塑膠袋是PE花,食品的塑膠袋是PP食品,PVC是像裝雨衣的包裝袋,較厚的那種,髒的塑膠袋則都放在這籃子。」

聽完阿嬤的說明,大家開始打開一包包,會眾送來回收的塑膠袋,進行分類回收實作後,不由豎起姆指說:「阿嬤真是塑膠袋分類達人」,因一下子要將塑膠袋分成七類回收,還真不是一下子就能分清楚的。

在紙類回收區,黑白紙及雜紙的分類回收,更讓大家體會到清淨在源頭的重要,如果一開始就做好回收分類,這些在環保站為地球付出的老菩薩,將可省下許多分類時間,若人人能將清淨源回的回收觀念從自身做起,潛移默化下必能能影響周遭的親朋好友。

技嘉永續委員會朱福政主委說:「慈濟的回收做得這麼細,與我去德國參觀的一樣,德國回收也是做這麼細。公司雖已有在做環保,今天回去後應再加強推廣一下,做得更徹底些;如每個人隨手將要回收的物品,都能響應上人清淨在源頭的想法,順手清潔一下,垃圾也不會產生異味,不僅清潔又衛生。」

品牌行銷的許文莊委員說:有了這資源回收觀念後,看如何用簡易的實行方法來回收,知識好吸收、易執行、動作好落實,是成功的第一步。

看到環保站內多是高齡阿嬤努力地在做環保,大家說:「從此,除應注重分類外,更要注意不要製造垃圾、謹慎不隨便使用會造成污染的商品、降低慾望、延續物命。」【更詳盡內容 請參閱慈濟社區網

(文:周麗華  新北市新店報導 2010/12/15)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