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天地如大課堂 幸福環保之旅

  • 列印

圖說:16日雙和慈濟志工帶領近120位社區志工與會眾大德來到內湖展開一場「環保」戶外教學生態之旅,大愛感恩研發部林正雄博士以「搖籃到搖籃」為主題並用流利的台語分享,拉近與志工及會眾大德的距離。(攝影者:張絮評)假日踏青也可以很不一樣!16日雙和慈濟志工帶領近120位社區志工與會眾大德來到內湖大湖公園對面的慈濟內湖園區,展開一場「環保」戶外教學生態之旅,將每個月一系列的幸福人生講座,教室現場從靜思堂帶到室外。

圖說:活動窗口中和區和氣組長陳秀甄師姊分享:「非常高興能帶著社區志工菩薩來到內湖園區參訪,在社區每個月都有一系列的幸福人生講座,此次將教室從靜思堂帶到室外,身體環保踏青大湖公園;心靈環保聆聽大愛感恩科技,讓大家一起與地球共生息。」(攝影者:張絮評)承擔活動窗口中和區和氣組長陳秀甄師姊分享著:「非常高興能帶著社區志工菩薩來到內湖園區參訪,這次最重要我們知道內湖園區環保布展非常的棒,再加上大愛感恩科技就在這附近,因此以『環保』為主題,『環保救地球、與地球共生息』,除了有踏青讓心情放鬆之外,更重要的是社區有很多學員也是環保菩薩,藉由讓他們實際地去了解寶特瓶製成環保產品的由來,把大愛感恩科技的綠色理念跟環保的結合,讓我們的環保志工了解。」

然而如何將環保科技分享能貼近人心呢?大愛感恩研發部林正雄博士以「搖籃到搖籃」為主題並用流利的台語,拉近與志工及會眾大德的距離。全球暖化的來不及,人人更應該積極的行動。在分享的一開始正雄師兄便透過影片來喚起大家的注意,多數的資源都是「搖籃到墳墓」:開採礦產、工廠製造、賣場銷售、享受使用、丟棄焚燒,而台灣每一年約回收46億支600ml寶特瓶,每製造一個瓶裝水罐,不但消耗水、石油,更嚴重的,人類消費的每一片塑膠及保麗龍,都成為地球千古難題。

圖說: 高齡92歲的楊秋露環保菩薩(圖右)開心的分享:「很榮幸,可以來到這裡(內湖),自己做環保5、6年了,平常在環保站做塑膠瓶罐的回收分類工作,做環保可以讓慈濟在做毛毯…做很多東西覺得很開心」(攝影者:張絮評)所幸,台灣雖然無以為寶,但是卻能以善、以愛為寶,每個環保產品的背後蘊含著無數人愛的匯聚,高齡92歲的楊秋露環保菩薩開心的分享:「很榮幸,可以來到(內湖)這裡,自己做環保5、6年了,平常在環保站做塑膠瓶罐的回收分類工作,做環保可以讓慈濟在做毛毯…做很多東西覺得很開心…」環保老菩薩,謙虛可愛的分享,單純一念心日日為著大地付出,精神令人敬佩。雙和志工幸福環保之旅,期待透過參訪喚起人人惜福愛物,哪怕一隻寶特瓶都要減量、少用它。地球只有一個珍惜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環境,共同來疼惜、愛護我們的地球皆是人人的責任與使命。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