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塑害危機憂生存 科技環保造福慧

  • 列印

圖說:『回收到回收Recycle to Recycle, R2R』大愛感恩已經將廢棄毛毯、毛毯下腳料回收,使用物理法製作成二次回收再生酯粒,Recycle to Recycle TM  (R2RTM)酯粒,再製成R2RTM環保賑災毛毯、塑鋼拉鍊、鈕釦、以及口遮罩等環保產品,期許建立大愛感恩科技廢棄紡織工業循環,100%回收大愛感恩科技所製的紡織用品,達到減廢、零廢的願景。(大愛感恩科技提供)號稱『塑膠王國』的臺灣,一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平均每個人一年用掉782個塑膠袋,若非正確方式處理塑膠,例如焚燒遇熱、或遇油脂,釋放出塑化劑、化學物質;任意丟棄,流進溝槽造成積水危機,若流進河流、大海,造成環境汙染、影響生態,甚至為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在歷年數據顯示,塑膠製品垃圾佔90%,嚴重影響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人類每年製造1億噸塑料垃圾,其中10%約有800萬噸流入海洋,科學報告指出,全球99%海鳥曾誤食塑膠製品,80%是微塑膠,進入食物鏈,在太平洋中途島,成千上萬的信天翁,在海上尋找食物,誤以為這些塑膠垃圾(瓶蓋、牙刷、打火機等)為小魚、小蝦,餵食雛鳥不能分解的塑膠,常年在體內,日積月累慢慢走向死亡。就因為人類的貪婪便利,這群信天翁正面瀕臨絕種的危機。甚至海中的鯨魚、海豚、海龜,將塑膠袋誤認為水母,吞食或被其纏繞,造成受傷、或是死亡。

塑膠發明是為了帶給人類便利而創造出來,隨著石化工業的驅動,塑膠以其「廉價」、輕巧、便利、防水之優勢,攻佔生活的各個角落。像是盤碗、合成纖維衣物、水瓶、塑料瓶、掃把、水桶、花盆等,只要涵蓋人類所需的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見其身影;為了增加產量及消費,製造商以量取價大量生產,也助長了人們對越來越多物品的慾望與需求。隨手可得的塑膠製品,成了每天會使用到的物品,其中「一次性」使用的模式、用過即丟更加害地球的汙染,像是保麗龍、寶特瓶、免洗餐具、塑膠袋、塑膠包裝,這些大量生產的塑膠製品不會因微生物分解,或許在使用者離開世界後,依然繼續存在於這個世上,造成嚴重的地球禍害。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將寶特瓶瓶身再製成環保紡織品、寶特瓶瓶蓋再製成環保文具用品,瓶蓋文具包含有分層式L夾、A5筆記本、A6筆記本、風琴夾、L型資料夾及活頁資料冊等6款環保再生文具用品。(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塑膠是人類自有科技文明以來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大愛感恩科技也明瞭「塑害危機」之嚴重性,因此將人人視為垃圾的資源,回收再製成有用的環保產品,將寶特瓶的瓶身再製成大愛環保毛毯、織品;寶特瓶的瓶蓋瓶環再製成環保文具用品;甚至可以將大愛環保毛毯裁剪所剩及損壞的PET布料,再製成大愛環保毛毯、塑鋼拉鍊、鈕釦、以及口遮罩,其實「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大愛感恩科技將這些城市中礦產,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善用地球資源,讓環境永續,同時藉著環保分享、推廣環保產品,傳遞環保重要與理念,接引更多人響應環保行列。

「加速‧減塑」是值得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救地球,需要人類自覺,拒絕、少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塑膠袋能重複使用;就算已經使用過度,也要確實地做好資源回收,徹底改變生活裡的習慣模式;「塑害危機」是一場人人都能落實、實踐的長期抗戰,勇敢站起來、告別塑膠,只要多用點心,不怕麻煩,出門自備購物袋、環保杯、環保餐具,人人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確確實實做到「減塑‧加速」救地球行動,在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能安居樂業,人類的下一代將會有一顆美麗星球。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報導

圖說:2015年國際淨灘行動統計結果,十大海洋廢棄物排名分析,除了排名第二的漁業用浮球外,其他九項都與民眾生活相關,顯示台灣民眾的消費、丟棄習慣與生活的廢棄物管理都需改善,依材質統計,廢棄物中塑膠材質占89.6%。(資料來源:荒野保護協會)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