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古蘭之海寓義深 靜思法脈遠流長

  • 列印

11月23日大愛感恩科技的人文周會,邀請第一對穆斯林授證成為慈濟人的 胡光中師兄與 周如意師姊賢伉儷夫婦蒞臨分享 (圖片:陳昱綺)

董事長 華德師伯(右一)開場引言,他曾親聞一群虔誠的穆斯林回教徒前來花蓮精舍拜訪 上人時,非常讚嘆 上人慈悲濟世的理念 (攝影:呂怡德)。

  以「古蘭之海的回教世界」為題,11月23日大愛感恩科技的人文周會,榮幸的邀請到胡光中師兄與周如意師姊賢伉儷來訪,有別以往國際賑災、援助苦難,發心為敘利亞難民孩童籌辦「滿納海學校」的感人議題;這次的分享,改用幾段影片導引穿插,以互動交談的方式與同仁們分享有關回教世界的文化風貌。

  古蘭經是虔誠穆斯林回教徒的信仰依歸,經文中教導信眾的倫常禮儀與生活規範,從一千四百多年前制訂至今,從未更改過一個字,教導回教信徒們應如何沐浴淨身、禮拜禱告,包含清真認證的飲食、衣服面紗、婚姻喜慶等規範,雖說看似嚴謹而神秘,其實,光中師兄強調,回教是一種教導人們心性善良與愛好和平的宗教,歸順真主阿拉其實就是歸順阿拉要人們去做所有行善的事情。

  在回教徒的心目中,古蘭經是至高無上的聖典,今年 光中師兄就特別將一本已經有500年歷史的手抄本古蘭經,致贈給 證嚴上人,也分享道出約20年前,自己曾經拜訪 上人,表達自己雖然很認同慈濟的精神理念,但是,要如何將這份信念,傳遞到土耳其回教穆斯林的世界呢?當時 上人回答說「心大則同、心小則異,愛是不分宗教與國界」,這段簡短的話,至今依然深深烙印在光中師兄的心中,這不也就是阿拉教導自己的教義嗎?

  光中師兄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好似一切都有真主阿拉的安排,自小前往利比亞讀書學習阿拉伯文與回教文化,長大畢業後轉往土耳其做生意、學習土文,因為1999年土耳其發生7.4級大地震的救災因緣,認識了慈濟 謝景貴師兄,並在其導引介紹之下,與妻子 如意師姊一起授證成為第一對的穆斯林慈濟人。

  自此以後,光中師兄夫婦一起投入,漸漸在土耳其推動慈濟會務與精神理念,尤其,自2011年敘利亞爆發內戰以來,已有成千上萬在戰火下的難民流離失所;近幾年來,她(他)們更為了苦難失學的孩童,積極奔走籌辦「滿納海學校」,現在,兩位經常幫忙講阿拉伯語的敘利亞人翻譯土耳其話,一對來自台灣的亞洲人,扮演這樣中東語言的溝通者,這也讓 光中師兄自覺真的很不可思議,好像一切都是真主的鋪成安排、認識慈濟,讓她(他)們得以承擔這份使命。

  「滿納海」阿拉伯語意即沙漠中的泉源,盼為戰火下的孩童帶來希望,透過慈濟國際人道援助的辦學,目前,「滿納海學校」創舉的成功模式,已經讓許多敘利亞失學與受虐的孩童有幸再度復學,也因此,受到土耳其政府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重視,採用相同模式於近五年內,援助達35萬敘國難民孩童,得以重獲學習教育。緣此因緣,如意師姊也分享道,因為「滿納海」的學校模式,國際間經常有團體組織,專程前來參訪觀摩,許多國際友人對於慈濟志業中,大愛感恩科技的回收資源分類與環保再生應用的創舉,都深表讚賞與肯定,這也讓光中師兄與如意師姊期許自己,要更落實成為推動大愛環保的代言人。

  在一問一答的交流互動中,時間過得特別的快,最後,同事家人們一起觀賞一段最近才剛上映播出的「大愛全紀錄」,報導光中師兄夫婦的兒子胡雲凱,以傳統回教穆斯林教長主持婚說儀式的紀錄影片,讓大家增廣知識、豐富見聞,感受體悟「古蘭之海寓義深、靜思法脈遠流長;良善教義皆同源、教化人心富涵養」。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