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2021

週五, 14 五 2021

牽起防疫陣線 善與愛的迴圈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21_20210515.jpg

疫情逐漸升溫,各位觀眾一定也注意到,大愛新聞的記者在採訪連線時,已經穿戴了防護衣與護目鏡,因為真的防疫不能半點鬆懈,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以行動回饋社會,特別致贈防疫護目罩60組,以及600件防護隔離衣,給大愛電視第一線的採訪同仁。這款護目罩組其實非常的別出心裁,因為原本是環保材質的太陽眼鏡,加上了護目罩後,在疫情期間,成為一物兩用的護目罩組,只要用酒精消毒,就可以重複使用。

大愛感恩科技設計人員 廖惠玲:「它全部都是用我們的,回收PET所製成的,然後護目鏡也是用,我們的PP所壓製而成,它最主要是說,它都有一個防護效果就是,即使你哈氣的話 它不會有霧氣,然後也可以重複使用。」

大愛感恩科技經理 陳玟錡:「我們大愛感恩 其實是因為看到,第一線的新聞記者同仁,為了保護他們自身安全,我們希望提供我們這個,大愛隔離衣跟大愛的護目眼鏡組,希望能夠保護他們的安全之外,希望可以借物說法 把我們這個,有環境教育意義的東西,可以傳遞給他們,也可以傳遞我們這一分愛。」

Read more

牽起防疫陣線 善與愛的迴圈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21_20210515.jpg

疫情逐漸升溫,各位觀眾一定也注意到,大愛新聞的記者在採訪連線時,已經穿戴了防護衣與護目鏡,因為真的防疫不能半點鬆懈,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以行動回饋社會,特別致贈防疫護目罩60組,以及600件防護隔離衣,給大愛電視第一線的採訪同仁。這款護目罩組其實非常的別出心裁,因為原本是環保材質的太陽眼鏡,加上了護目罩後,在疫情期間,成為一物兩用的護目罩組,只要用酒精消毒,就可以重複使用。

大愛感恩科技設計人員 廖惠玲:「它全部都是用我們的,回收PET所製成的,然後護目鏡也是用,我們的PP所壓製而成,它最主要是說,它都有一個防護效果就是,即使你哈氣的話 它不會有霧氣,然後也可以重複使用。」

大愛感恩科技經理 陳玟錡:「我們大愛感恩 其實是因為看到,第一線的新聞記者同仁,為了保護他們自身安全,我們希望提供我們這個,大愛隔離衣跟大愛的護目眼鏡組,希望能夠保護他們的安全之外,希望可以借物說法 把我們這個,有環境教育意義的東西,可以傳遞給他們,也可以傳遞我們這一分愛。」

Read more

週四, 13 五 2021

長照樂活趣 環保愛同行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20210514.jpg

大愛感恩科技受邀至台中東勢聯絡處C級巷弄長照站跟學員互動,以環保5R結合健康操、轉轉樂及老歌歡唱帶動;另外將環保十指口訣搭配圖案,設計可配對拼圖的方式遊戲來讓學員訓練肢體動作、記憶力、圖像與文字聯想力,加強熟悉環保的資源分類項目。東勢第一位環保菩薩種子張東昇今年87歲,分享道:感恩有環保站讓我每天都可以做環保,讓我身體越來越健康,今天我終於知道做環保原來意義這麼大,可以做成有用的環保織品,也是在做國際賑災。

Read more

長照樂活趣 環保愛同行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20210514.jpg

大愛感恩科技受邀至台中東勢聯絡處C級巷弄長照站跟學員互動,以環保5R結合健康操、轉轉樂及老歌歡唱帶動;另外將環保十指口訣搭配圖案,設計可配對拼圖的方式遊戲來讓學員訓練肢體動作、記憶力、圖像與文字聯想力,加強熟悉環保的資源分類項目。東勢第一位環保菩薩種子張東昇今年87歲,分享道:感恩有環保站讓我每天都可以做環保,讓我身體越來越健康,今天我終於知道做環保原來意義這麼大,可以做成有用的環保織品,也是在做國際賑災。

Read more

週三, 12 五 2021

教師新認知 環保永續齊努力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20210513.jpg

現代煉金術:資源回收迴圈能於12日午後在新竹市東區竹蓮小學舉行,新竹全市環境教育種子教師研習活動,適逢慈濟環保30年,全台首創的「行動環保教育車」 推環保寓教於樂也受邀蒞臨竹蓮小學展出,透過行動環保車交流觀摩與演講活動,提升老師們能在校園環境教育執行及推動,開創與深耕環境教育新局,讓老師能對環保觀念有進一步提升,傳遞愛惜大地、續物命的精神理念落實在班級教育,期盼共建環境教育實務之紮根與傳承。

Read more

教師新認知 環保永續齊努力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20210513.jpg

現代煉金術:資源回收迴圈能於12日午後在新竹市東區竹蓮小學舉行,新竹全市環境教育種子教師研習活動,適逢慈濟環保30年,全台首創的「行動環保教育車」 推環保寓教於樂也受邀蒞臨竹蓮小學展出,透過行動環保車交流觀摩與演講活動,提升老師們能在校園環境教育執行及推動,開創與深耕環境教育新局,讓老師能對環保觀念有進一步提升,傳遞愛惜大地、續物命的精神理念落實在班級教育,期盼共建環境教育實務之紮根與傳承。

Read more

週四, 06 五 2021

合作共善展大愛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21_20210507.jpg

大愛感恩這兩年疫情期間都由廈門志工團隊來承擔導覽/分享/販售

展前兩次的雲端連線培訓, 展中隨時支援/釋疑, 展後志工團隊溫馨分享, 藉力使力/資源共享, 共同把慈濟 " 環保人文之愛 " 傳出去

今年展示重點

一 靜思/大愛感恩攤位在對面, 配合靜思/心靈循環, 大愛感恩/經濟循環

二 " 物命 " 帶動/接引 " 慧命 "

三 與一般展覽結束, 裝潢等都成為垃圾, 大愛感恩所有展櫃/海報,裝潢等都儘可能重複再利用, 轉至廈門西柯大愛人文館 (六月開幕) 及廈門的各分會/ 聯絡處/環保站, 期待 " 減廢 " 達到 " 零廢 " 的終極目標 !

Read more

合作共善展大愛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21_20210507.jpg

大愛感恩這兩年疫情期間都由廈門志工團隊來承擔導覽/分享/販售

展前兩次的雲端連線培訓, 展中隨時支援/釋疑, 展後志工團隊溫馨分享, 藉力使力/資源共享, 共同把慈濟 " 環保人文之愛 " 傳出去

今年展示重點

一 靜思/大愛感恩攤位在對面, 配合靜思/心靈循環, 大愛感恩/經濟循環

二 " 物命 " 帶動/接引 " 慧命 "

三 與一般展覽結束, 裝潢等都成為垃圾, 大愛感恩所有展櫃/海報,裝潢等都儘可能重複再利用, 轉至廈門西柯大愛人文館 (六月開幕) 及廈門的各分會/ 聯絡處/環保站, 期待 " 減廢 " 達到 " 零廢 " 的終極目標 !

Read more

週三, 05 五 2021

感恩 尊重 愛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21_20210506.jpg

聽過很多次 阿桃師姊的分享,每一次的分享總是能感受到她的熱情與開朗,分享言談中不僅風趣幽默,字字珠璣之間,更都傳遞著慈濟 上人的善法善念與佛法的正知正見。

同仁 姚成學於這場公司的人文周會,算是第二次聆聽 阿桃師姊分享生命故事,因為有機會近距離聆聽,所以更為聚精會神,對於師姊強調的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深深的印入心中,想起已故的母親,也是一位平凡、學歷不高,但是,總是抱持著一顆單純、熱誠的心來做人處事,因此,在聽到 阿桃師姊的分享過程中,不時想到母親的身教,內心增強了許多行善行孝的正能量。

因為善讓生命美麗,因為愛讓生命延續,因為慈悲讓生命寬濶, 因為感恩讓生命歡喜。規劃室的同仁 陳昱綺,很敬佩 阿桃師姊的人品典範,幫婆婆完成榮董,看到難民的苦難發願勸募萬朵心蓮,也鼓勵大家做人要孝順、安分守己做對的事情,還不斷勸素、要齋戒護生,結束分享前,也以一首「我很幸福」的歌曲當結尾,讓大家要懂得珍惜擁有。

一整個演講下來的省思,昱綺分享行善行孝不能等,哪怕是一天捐一塊錢,累積久了也可以行大善,哪怕是一句溫暖的愛語關懷,也能陪伴苦難人走過難關;人生無常,把握當下,看到難民的苦難,覺得生活在台灣,能平平安安生活,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Read more

感恩 尊重 愛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21_20210506.jpg

聽過很多次 阿桃師姊的分享,每一次的分享總是能感受到她的熱情與開朗,分享言談中不僅風趣幽默,字字珠璣之間,更都傳遞著慈濟 上人的善法善念與佛法的正知正見。

同仁 姚成學於這場公司的人文周會,算是第二次聆聽 阿桃師姊分享生命故事,因為有機會近距離聆聽,所以更為聚精會神,對於師姊強調的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深深的印入心中,想起已故的母親,也是一位平凡、學歷不高,但是,總是抱持著一顆單純、熱誠的心來做人處事,因此,在聽到 阿桃師姊的分享過程中,不時想到母親的身教,內心增強了許多行善行孝的正能量。

因為善讓生命美麗,因為愛讓生命延續,因為慈悲讓生命寬濶, 因為感恩讓生命歡喜。規劃室的同仁 陳昱綺,很敬佩 阿桃師姊的人品典範,幫婆婆完成榮董,看到難民的苦難發願勸募萬朵心蓮,也鼓勵大家做人要孝順、安分守己做對的事情,還不斷勸素、要齋戒護生,結束分享前,也以一首「我很幸福」的歌曲當結尾,讓大家要懂得珍惜擁有。

一整個演講下來的省思,昱綺分享行善行孝不能等,哪怕是一天捐一塊錢,累積久了也可以行大善,哪怕是一句溫暖的愛語關懷,也能陪伴苦難人走過難關;人生無常,把握當下,看到難民的苦難,覺得生活在台灣,能平平安安生活,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