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02 二月 2021

解讀人生細思量 人生解毒用妙法

於1月11日迎接新年的第一場DAAI人文周會,邀請到慈科大 謝麗華主任蒞臨分享 (圖片:陳昱綺)

分享會後,董事長賢伉儷 華德師伯與 李時師姑與現場同事家人,結緣 麗華主任2020年最新出版的新書「針鋒不相對」,是一本引導人們面對自我的不足,學習勇敢面對挑戰、化解衝突進而解決問題的教育心得(圖片:歐陽嘉隆)

  2021新年(1/11)的第一場大愛感恩人文周會,邀請來自花蓮慈濟科技大學的 謝麗華主任,蒞臨分享「解讀人生、人生解毒」的議題。年輕時的 麗華主任,曾是一位反應敏捷、口才犀利的律師,約20多年前,第一次與 證嚴法師見面後,因感動 上人的佛教精神及教育理念,毅然選擇放下律師專業,轉而從事教育工作,並完成教育博士學位。

  因感動而行動的 麗華主任,投身教育工作之後,為追隨 證嚴上人,更遠從自己國家-馬來西亞專程前來台灣花蓮隨師學習,並參與走過從慈濟技術學院到慈濟科技大學的發展歷程,承擔該校人文室主任,至今已超過了15年的時光;期間她積極開創因缘,鼓勵帶動學生參加暑假海外志工營隊,帶領學生開啟海外交流學習、拓展國際視野。

  為響應 上人「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心志豁達性開朗、教育志業承使命的 麗華主任,積極帶領學生以佛典故事為戲劇主題,演繹英語舞臺劇進行交流展演,不僅從寓教於樂中接引互動會衆,更讓學生在展演過程中,將善法融入生活;於此,不僅推廣慈濟人文教育,更逐步將學校帶上國際舞臺。

  「解讀人生」就從「我」這一字開始談起,舉凡天地人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為以「我」為中心,因為有「我」這個身體,所以「我」有需要、想爭取、要滿足、求歡喜;接著,問題就會來自於自己(我)對人的「期望」和「感受」出現落差,進而產生看別人不順眼不滿意,接著產生與人計較爭執、衍生問題,所以隨著「我」的情緒起伏,就會開始煩惱、開始生氣。

  所以佛法中有描述,我們都身處在人間的「五濁惡世」,五濁中的「見濁」就是指人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由貪、瞋、癡萌生不同知見,又從不同知見中「計較得失、爭執不休」;因為「執我一念、生著繫縛」,產生人我怨懟、悲憤苦惱,複雜的思緒,宛若繩索魚網、盤根錯節,就這樣日覆一日的漸漸把自己(我)綑綁束縛住了。所以 上人開示:「一切煩惱皆執有我,若無有我一切皆無;執我一念生著繫縛,因見有我計執得失。」許多人我是非,皆起於「我執」,若學會放下它,那就容易消弭爭端。

  緣此,麗華主任進一步分享「人生解毒」的剖析,我們的世界是由心念所創造出來的結果,所以若是看事情的角度轉換,周遭的世界便會隨之改變;固執往往是一方堅持想要改變或說服另一方,或者是堅持拒絕接受對方所提出的要求,才會覺得雙方難以妥協、無法配合;如果學習傾聽與溝通,放下一己成見,懂得尊重、善解、同理他人,便會發現許多人、事、物都會變得「爭鋒而不相對」了。

  分享會後,董事長賢伉儷 華德師伯與 李時師姑與現場語彙的同事家人,結緣 麗華主任2020年最新出版的一本新書「針鋒不相對」,這是一本描述 麗華主任以「觀機逗教」的方式,於教育現場與學生互動的教育心得,引導人們(學生)面對自我的不足,並學習勇敢面對挑戰、化解衝突進而解決問題。

誠如 麗華主任所述,慈濟人文教育的觀點有4R,分別是Respect-尊重彼此差異、Relevant-與人產生關聯、Reflection-自我省思成長以及Reciprocal-互利互惠成就。學校就如同是一個小型的社會,當學生們懂得「放下己見、縮小自我」,學習彼此尊重差異,合、和、互、協的人文,自然就會成為生活融和的要素。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解讀人生細思量 人生解毒用妙法

於1月11日迎接新年的第一場DAAI人文周會,邀請到慈科大 謝麗華主任蒞臨分享 (圖片:陳昱綺)

分享會後,董事長賢伉儷 華德師伯與 李時師姑與現場同事家人,結緣 麗華主任2020年最新出版的新書「針鋒不相對」,是一本引導人們面對自我的不足,學習勇敢面對挑戰、化解衝突進而解決問題的教育心得(圖片:歐陽嘉隆)

  2021新年(1/11)的第一場大愛感恩人文周會,邀請來自花蓮慈濟科技大學的 謝麗華主任,蒞臨分享「解讀人生、人生解毒」的議題。年輕時的 麗華主任,曾是一位反應敏捷、口才犀利的律師,約20多年前,第一次與 證嚴法師見面後,因感動 上人的佛教精神及教育理念,毅然選擇放下律師專業,轉而從事教育工作,並完成教育博士學位。

  因感動而行動的 麗華主任,投身教育工作之後,為追隨 證嚴上人,更遠從自己國家-馬來西亞專程前來台灣花蓮隨師學習,並參與走過從慈濟技術學院到慈濟科技大學的發展歷程,承擔該校人文室主任,至今已超過了15年的時光;期間她積極開創因缘,鼓勵帶動學生參加暑假海外志工營隊,帶領學生開啟海外交流學習、拓展國際視野。

  為響應 上人「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心志豁達性開朗、教育志業承使命的 麗華主任,積極帶領學生以佛典故事為戲劇主題,演繹英語舞臺劇進行交流展演,不僅從寓教於樂中接引互動會衆,更讓學生在展演過程中,將善法融入生活;於此,不僅推廣慈濟人文教育,更逐步將學校帶上國際舞臺。

  「解讀人生」就從「我」這一字開始談起,舉凡天地人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為以「我」為中心,因為有「我」這個身體,所以「我」有需要、想爭取、要滿足、求歡喜;接著,問題就會來自於自己(我)對人的「期望」和「感受」出現落差,進而產生看別人不順眼不滿意,接著產生與人計較爭執、衍生問題,所以隨著「我」的情緒起伏,就會開始煩惱、開始生氣。

  所以佛法中有描述,我們都身處在人間的「五濁惡世」,五濁中的「見濁」就是指人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由貪、瞋、癡萌生不同知見,又從不同知見中「計較得失、爭執不休」;因為「執我一念、生著繫縛」,產生人我怨懟、悲憤苦惱,複雜的思緒,宛若繩索魚網、盤根錯節,就這樣日覆一日的漸漸把自己(我)綑綁束縛住了。所以 上人開示:「一切煩惱皆執有我,若無有我一切皆無;執我一念生著繫縛,因見有我計執得失。」許多人我是非,皆起於「我執」,若學會放下它,那就容易消弭爭端。

  緣此,麗華主任進一步分享「人生解毒」的剖析,我們的世界是由心念所創造出來的結果,所以若是看事情的角度轉換,周遭的世界便會隨之改變;固執往往是一方堅持想要改變或說服另一方,或者是堅持拒絕接受對方所提出的要求,才會覺得雙方難以妥協、無法配合;如果學習傾聽與溝通,放下一己成見,懂得尊重、善解、同理他人,便會發現許多人、事、物都會變得「爭鋒而不相對」了。

  分享會後,董事長賢伉儷 華德師伯與 李時師姑與現場語彙的同事家人,結緣 麗華主任2020年最新出版的一本新書「針鋒不相對」,這是一本描述 麗華主任以「觀機逗教」的方式,於教育現場與學生互動的教育心得,引導人們(學生)面對自我的不足,並學習勇敢面對挑戰、化解衝突進而解決問題。

誠如 麗華主任所述,慈濟人文教育的觀點有4R,分別是Respect-尊重彼此差異、Relevant-與人產生關聯、Reflection-自我省思成長以及Reciprocal-互利互惠成就。學校就如同是一個小型的社會,當學生們懂得「放下己見、縮小自我」,學習彼此尊重差異,合、和、互、協的人文,自然就會成為生活融和的要素。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