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020
週二, 29 九月 2020
感恩平安無事日 珍惜健康有用時
- Article Details
「如果還有明天、今天就是起跑點」,09/28這場大愛感恩的人文週會,講師是來自板橋區長相清秀、聲音柔美的謝燕萍師姊,國小曾經參加過田徑隊,國中參加過軍樂隊,熱愛運動與戶外踏青;看似形象莊嚴、相貌清新的年輕師姊,完全無法想像,她竟罹患一種罕見的「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醫界無奈俗稱的「麻煩事一大群」病症,至今醫界仍沒有可以治癒的方式與藥物。
馬凡氏症候群,是人體第15對基因染色體異常突變,主要影響器官有眼睛、心臟及骨骼,一般症狀會有體型高瘦,手腳手指特別細長(俗稱蜘蛛指),還有深度近視,水晶體脫垂,甚至造成視網膜剝離而導致失明,最嚴重的還有可能產生心臟的主動脈剝離破裂而猝死。燕萍師姊2013年發病,自此連續5年之中,連續進出醫院進行眼睛、心臟及骨骼肌腱的大手術,尤其,2015年發生心臟主動脈剝離、瓣膜壞死的緊急開刀,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撿回一命。
幾年下來的病苦折磨,每一次手術後,都更加堅強燕萍師姊的信念,她領悟 證嚴上人開示的法「基因就是業力」,業力來自於自己的三世因果,才會造化出這世的人生劇本,她深信這是佛菩薩要她謹記、面對的人生功課,全身從眼睛、心臟到腳骨的手術治療,讓燕萍師姊更加體悟要重新「用好眼看好事、用好心想好意、用好腳走好路」,徹頭徹尾地改往修來、重新做人。
「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叫故事,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叫事故」,非常感恩 燕萍師姊將自己的事故說成故事來與大家分享,將自己深受「馬凡氏病症」無常的痛苦,昇華成為如常,將自己每天都視為生命的最後一天來看待,讓聆聽分享的同事家人深刻的感受到,每一段的體悟分享,都是師姊經歷過生、死交關的淬鍊後,才能產出的心得。
「感恩平安無事日、珍惜健康有用時」,燕萍師姊在菩薩道上的目標就是「趁我還可以、把握每一次廣結善緣的好因緣」,期待透過這場感動人心的分享,能帶給同事家人重新自我省思,重新調整步伐;趕緊善用健康的身體,珍惜生命把握時間,朝著更有意義的人生方向,即時來精進努力、行善行孝。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感恩平安無事日 珍惜健康有用時
- Article Details
「如果還有明天、今天就是起跑點」,09/28這場大愛感恩的人文週會,講師是來自板橋區長相清秀、聲音柔美的謝燕萍師姊,國小曾經參加過田徑隊,國中參加過軍樂隊,熱愛運動與戶外踏青;看似形象莊嚴、相貌清新的年輕師姊,完全無法想像,她竟罹患一種罕見的「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醫界無奈俗稱的「麻煩事一大群」病症,至今醫界仍沒有可以治癒的方式與藥物。
馬凡氏症候群,是人體第15對基因染色體異常突變,主要影響器官有眼睛、心臟及骨骼,一般症狀會有體型高瘦,手腳手指特別細長(俗稱蜘蛛指),還有深度近視,水晶體脫垂,甚至造成視網膜剝離而導致失明,最嚴重的還有可能產生心臟的主動脈剝離破裂而猝死。燕萍師姊2013年發病,自此連續5年之中,連續進出醫院進行眼睛、心臟及骨骼肌腱的大手術,尤其,2015年發生心臟主動脈剝離、瓣膜壞死的緊急開刀,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撿回一命。
幾年下來的病苦折磨,每一次手術後,都更加堅強燕萍師姊的信念,她領悟 證嚴上人開示的法「基因就是業力」,業力來自於自己的三世因果,才會造化出這世的人生劇本,她深信這是佛菩薩要她謹記、面對的人生功課,全身從眼睛、心臟到腳骨的手術治療,讓燕萍師姊更加體悟要重新「用好眼看好事、用好心想好意、用好腳走好路」,徹頭徹尾地改往修來、重新做人。
「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叫故事,而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叫事故」,非常感恩 燕萍師姊將自己的事故說成故事來與大家分享,將自己深受「馬凡氏病症」無常的痛苦,昇華成為如常,將自己每天都視為生命的最後一天來看待,讓聆聽分享的同事家人深刻的感受到,每一段的體悟分享,都是師姊經歷過生、死交關的淬鍊後,才能產出的心得。
「感恩平安無事日、珍惜健康有用時」,燕萍師姊在菩薩道上的目標就是「趁我還可以、把握每一次廣結善緣的好因緣」,期待透過這場感動人心的分享,能帶給同事家人重新自我省思,重新調整步伐;趕緊善用健康的身體,珍惜生命把握時間,朝著更有意義的人生方向,即時來精進努力、行善行孝。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環保黑板布畫大愛 敬師奉茶道感恩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環保黑板布畫大愛 敬師奉茶道感恩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一, 28 九月 2020
慈悲科技利人群 安全防護多功能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慈悲科技利人群 安全防護多功能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日, 27 九月 2020
環保菩薩 感恩無私奉獻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環保菩薩 感恩無私奉獻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六, 26 九月 2020
善因緣接引 為地球盡心力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善因緣接引 為地球盡心力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五, 25 九月 2020
友善大地 環保生命延續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友善大地 環保生命延續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二, 22 九月 2020
莫忘初發心 環保勤耕耘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莫忘初發心 環保勤耕耘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日, 20 九月 2020
低碳生活護環境 環保說法入人群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低碳生活護環境 環保說法入人群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五, 18 九月 2020
榮耀國際 循環經濟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三, 16 九月 2020
傳承環保教育 啟發心念播善種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傳承環保教育 啟發心念播善種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週一, 14 九月 2020
分享傳大愛 傳法傳人文
- Article Details

2020年第九屆臺北慈濟醫院迎心傳愛新人營,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受邀分享,環保是物命的延續,如同人的生命有限,但精神可以延續,找到人生不一樣的價值。 環保毛毯集合了全球慈濟人的愛與祝福,當它披在病患身上,能膚慰病患的心靈的傷痛。李鼎銘師兄說:「大家都有親身體驗做環保,日後你或家人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就是在做國際賑災。」慈濟是向下掘井,挖出活泉,慈濟醫院也是醫人、醫病亦醫心。他勉勵學員:大家齊聚一心,感恩、尊重、愛,當別人需要的貴人,見別人有苦難,適時伸出援手幫助別人,你就是別人的貴人。
Read more
分享傳大愛 傳法傳人文
- Article Details

2020年第九屆臺北慈濟醫院迎心傳愛新人營,大愛感恩科技總經理李鼎銘受邀分享,環保是物命的延續,如同人的生命有限,但精神可以延續,找到人生不一樣的價值。 環保毛毯集合了全球慈濟人的愛與祝福,當它披在病患身上,能膚慰病患的心靈的傷痛。李鼎銘師兄說:「大家都有親身體驗做環保,日後你或家人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就是在做國際賑災。」慈濟是向下掘井,挖出活泉,慈濟醫院也是醫人、醫病亦醫心。他勉勵學員:大家齊聚一心,感恩、尊重、愛,當別人需要的貴人,見別人有苦難,適時伸出援手幫助別人,你就是別人的貴人。
Read more
週六, 12 九月 2020
慈悲科技展大愛 親子共學創新意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於台南永康、大橋親子成長班社區分享,透過動畫短片內容與互動問答的方式,導引小朋友與家長們瞭解原來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如果放對地方,它也可以化無用為大用的「環保人文」理念。 將廢棄的保特瓶回收,用科技研發的技術,再加上慈悲愛心的融合,可以製造出一件件有用的日常用品、救人救災的裝備,讓環保、愛心、慈悲、科技串聯成一個大愛的循環。小朋友們用自己的創意發想,使用環保黑板布畫出救災科技產品,也讓小小菩提幼苗的心中,注入一份「愛護環境、善用資源」的清淨心。
Read more慈悲科技展大愛 親子共學創新意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於台南永康、大橋親子成長班社區分享,透過動畫短片內容與互動問答的方式,導引小朋友與家長們瞭解原來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如果放對地方,它也可以化無用為大用的「環保人文」理念。 將廢棄的保特瓶回收,用科技研發的技術,再加上慈悲愛心的融合,可以製造出一件件有用的日常用品、救人救災的裝備,讓環保、愛心、慈悲、科技串聯成一個大愛的循環。小朋友們用自己的創意發想,使用環保黑板布畫出救災科技產品,也讓小小菩提幼苗的心中,注入一份「愛護環境、善用資源」的清淨心。
Read more週五, 11 九月 2020
循環經濟 環保永續
- Article Details
面對全球暖化氣候加速變遷等挑戰,節能減碳、循環經濟已成為國家及城市施政的共識,今日在台北市舉辦『台北永續未來願景論壇』,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受邀分享企業價值綠色循環的商業模式,永續展區亦展示大愛感恩一路以來落實循環經濟的成果。 大愛感恩科技以「環保綠色典範」為目標,成立以來從初期致力於回收塑料瓶再生的研發,至今持續朝著「化廢為寶」的方向,進行全面性的研發與設計。慈悲科技系列結合回收塑料瓶的環保紡織科技與再生技術,研發出救災、備災的相關配備;回收再回收系列為循環經濟閉環式供應鏈,提升環境社會倫理與責任,達到企業社會責任及永續發展,持續朝「減廢」到「零廢」的終極目標邁進。 https://youtu.be/WFVZgcyMCWs
Read more循環經濟 環保永續
- Article Details
面對全球暖化氣候加速變遷等挑戰,節能減碳、循環經濟已成為國家及城市施政的共識,今日在台北市舉辦『台北永續未來願景論壇』,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受邀分享企業價值綠色循環的商業模式,永續展區亦展示大愛感恩一路以來落實循環經濟的成果。 大愛感恩科技以「環保綠色典範」為目標,成立以來從初期致力於回收塑料瓶再生的研發,至今持續朝著「化廢為寶」的方向,進行全面性的研發與設計。慈悲科技系列結合回收塑料瓶的環保紡織科技與再生技術,研發出救災、備災的相關配備;回收再回收系列為循環經濟閉環式供應鏈,提升環境社會倫理與責任,達到企業社會責任及永續發展,持續朝「減廢」到「零廢」的終極目標邁進。 https://youtu.be/WFVZgcyMCWs
Read more週四, 10 九月 2020
傳薪服儀人文之美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的使命是藉由環保精質化用心讓人們感受到 30 年環保菩薩的用心及 55 年慈濟四大志業的人文在全世界中的深化。2020年9月9-11日舉辦「2020台灣國際護理研討會」活動從一年前當初主辦單位台灣護理學會邀約大愛感恩贊助,進而建言凝聚共識將此近 2,000人國際性活動加入環保展現台灣亮點,進而感受慈濟四大志業人文之愛而安排論談/分享等。環保切入帶入慈濟是很好的接引方式,慈濟團隊對外有很多機會可一起籌劃,不要忘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大愛感恩資源就在您們身旁喔!
Read more傳薪服儀人文之美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的使命是藉由環保精質化用心讓人們感受到 30 年環保菩薩的用心及 55 年慈濟四大志業的人文在全世界中的深化。2020年9月9-11日舉辦「2020台灣國際護理研討會」活動從一年前當初主辦單位台灣護理學會邀約大愛感恩贊助,進而建言凝聚共識將此近 2,000人國際性活動加入環保展現台灣亮點,進而感受慈濟四大志業人文之愛而安排論談/分享等。環保切入帶入慈濟是很好的接引方式,慈濟團隊對外有很多機會可一起籌劃,不要忘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大愛感恩資源就在您們身旁喔!
Read more伊如陽光正能量 璀璨晶瑩化永恆
- Article Details
隨著二十四節氣的變化,秋天的氣息也悄悄到來,晨間清爽的空氣令人身心愉悅,大愛感恩科技九月份的第一場人文周會,非常榮幸的邀請到甫才上映的大愛劇場 -【伊如陽光】的顧問 李憶慧師姊蒞臨分享;而這一齣大愛劇場的劇情,就是緣於 憶慧師姊所寫的【伊如陽光】這一本新書的內容,所編劇拍攝而成。
【伊如陽光】主要是描述一位非常獨立優秀、又有音樂才華、又心地善良、又樂於助人的女孩 – Grace的生命故事,而Grace就是 憶慧師姊已故的女兒。透過這本新書與這齣新戲的上映呈現,期盼能帶給更多有緣人,懂得「善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同時,當人生遇到無常驟變的時候,面對生、離、死、別的真實人生,我們當如何用一種更超然的智慧與灑脫的態度來勇敢面對。
從分享中,我們所看到一切令人羨慕的人生成就、一切美好的愛情故事、一切驟變的突如其來、一切無常的降臨示現,真的都會讓人深深的感受到,它就如同像是戲劇或是電影情節一般;然而,若非是慈濟人真真實實的佈施與分享描述,我們真的無法相信Grace生前豐富、璀璨、愛心、公益、病苦、殞落的一切,就是真實發生過在人間的故事;也因為一段段很有戲劇張力的真實情節,正像是一段段的生命教育,告訴著我們,應該如何來面對人生當中的情感陰霾、情緒低潮、病痛苦惱、更或是生離死別。
【伊如陽光】這一本勵志的新書,每一篇章節都帶有振奮人心、鼓舞精神的正向能量;若是有人遇到病痛苦惱或是陰霾挫折時,相信這一段段的真實故事,都將會成為有緣人生命當中轉化契機的貴人。身穿大愛感恩科技傳薪服飾、也是公司產品愛用者的 憶慧師姊,也於分享的一開場就鼓勵著大家,能在一家落實環保再生資源應用與理念推廣的公司上班,就是每天都「善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是一件很有福氣的工作,當心存感恩、善加珍惜。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伊如陽光正能量 璀璨晶瑩化永恆
- Article Details
隨著二十四節氣的變化,秋天的氣息也悄悄到來,晨間清爽的空氣令人身心愉悅,大愛感恩科技九月份的第一場人文周會,非常榮幸的邀請到甫才上映的大愛劇場 -【伊如陽光】的顧問 李憶慧師姊蒞臨分享;而這一齣大愛劇場的劇情,就是緣於 憶慧師姊所寫的【伊如陽光】這一本新書的內容,所編劇拍攝而成。
【伊如陽光】主要是描述一位非常獨立優秀、又有音樂才華、又心地善良、又樂於助人的女孩 – Grace的生命故事,而Grace就是 憶慧師姊已故的女兒。透過這本新書與這齣新戲的上映呈現,期盼能帶給更多有緣人,懂得「善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同時,當人生遇到無常驟變的時候,面對生、離、死、別的真實人生,我們當如何用一種更超然的智慧與灑脫的態度來勇敢面對。
從分享中,我們所看到一切令人羨慕的人生成就、一切美好的愛情故事、一切驟變的突如其來、一切無常的降臨示現,真的都會讓人深深的感受到,它就如同像是戲劇或是電影情節一般;然而,若非是慈濟人真真實實的佈施與分享描述,我們真的無法相信Grace生前豐富、璀璨、愛心、公益、病苦、殞落的一切,就是真實發生過在人間的故事;也因為一段段很有戲劇張力的真實情節,正像是一段段的生命教育,告訴著我們,應該如何來面對人生當中的情感陰霾、情緒低潮、病痛苦惱、更或是生離死別。
【伊如陽光】這一本勵志的新書,每一篇章節都帶有振奮人心、鼓舞精神的正向能量;若是有人遇到病痛苦惱或是陰霾挫折時,相信這一段段的真實故事,都將會成為有緣人生命當中轉化契機的貴人。身穿大愛感恩科技傳薪服飾、也是公司產品愛用者的 憶慧師姊,也於分享的一開場就鼓勵著大家,能在一家落實環保再生資源應用與理念推廣的公司上班,就是每天都「善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是一件很有福氣的工作,當心存感恩、善加珍惜。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跨界合作展大愛 攜手共創善循環
- Article Details
2020國際護理研討會,推廣茹素,減碳,的健康人生。慈濟四大志業在2020年的國際護理研討會上,以護理的永續發展為論壇主題,代表著不只是護理人員。 慈濟人文志業副執行長 葉樹姍:「Nurse其實除了是護理之外 ,其實有孕育的意思,我們很希望透過,慈濟四大志業一些具體事例,還有一些善知識的傳播,我們要真的長養悲心。」 透過素食淨化心靈,環保淨化地球,對抗氣候變遷必須從源頭做起。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顏博文:「對抗氣候變遷,當然是怎麼樣把環保做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我要講的環保 就是慈濟的環保,我們是很完整的一個迴圈經濟,那還有這個精神上的迴圈,所以我稱之為環保一條龍。」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 林俊龍:「素食它有三個好處,第一個就是它是健康的,有高血壓 有糖尿病,有心臟血管疾病,你有種種的慢性病,吃素是很好的一個,預防跟治療的方法,第二個現在我們也發現,慢慢地 癌症長期下來,癌症跟飲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希望護理人員將知識傳遞地更遠,不只能降低醫院裡的資源耗費,也可以增進患者的健康。
Read more跨界合作展大愛 攜手共創善循環
- Article Details
2020國際護理研討會,推廣茹素,減碳,的健康人生。慈濟四大志業在2020年的國際護理研討會上,以護理的永續發展為論壇主題,代表著不只是護理人員。 慈濟人文志業副執行長 葉樹姍:「Nurse其實除了是護理之外 ,其實有孕育的意思,我們很希望透過,慈濟四大志業一些具體事例,還有一些善知識的傳播,我們要真的長養悲心。」 透過素食淨化心靈,環保淨化地球,對抗氣候變遷必須從源頭做起。 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 顏博文:「對抗氣候變遷,當然是怎麼樣把環保做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我要講的環保 就是慈濟的環保,我們是很完整的一個迴圈經濟,那還有這個精神上的迴圈,所以我稱之為環保一條龍。」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 林俊龍:「素食它有三個好處,第一個就是它是健康的,有高血壓 有糖尿病,有心臟血管疾病,你有種種的慢性病,吃素是很好的一個,預防跟治療的方法,第二個現在我們也發現,慢慢地 癌症長期下來,癌症跟飲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希望護理人員將知識傳遞地更遠,不只能降低醫院裡的資源耗費,也可以增進患者的健康。
Read more週三, 09 九月 2020
大愛環保展 改變世界心
- Article Details
接續2014年及2017年成功舉辦「亞太地區護理研究會議」之經驗,擴大國際會議規模,特別規劃於2020年9月9-11日,與國際護理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聯合舉辦「2020台灣國際護理研討會」。 台灣護理學會首度與慈濟慈善志業、醫療志業、大愛感恩科技共同合作,包含採用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提袋、文件夾、環保筆、志工背心、工作人員POLO衫,作為環保綠色研討會之典範,以及大愛感恩參與攤位展覽與環保動態展示,透過環保動態展示呈現慈濟環保精神與理念,將與地球共生息之精神愛灑在每個人的心中,由台灣護理學會的委員們和藝聯會親自參與展示,從原料製程到環保心品,讓學員們看見慈濟環保深耕與落實的成果。期盼能結合綠色環保的理念,讓這場醫療界的國際規模性會議能朝著「減廢」到「零廢」的目標,真正落實「綠色會議」,也將護理結合環保一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Read more大愛環保展 改變世界心
- Article Details
接續2014年及2017年成功舉辦「亞太地區護理研究會議」之經驗,擴大國際會議規模,特別規劃於2020年9月9-11日,與國際護理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聯合舉辦「2020台灣國際護理研討會」。 台灣護理學會首度與慈濟慈善志業、醫療志業、大愛感恩科技共同合作,包含採用大愛感恩科技環保提袋、文件夾、環保筆、志工背心、工作人員POLO衫,作為環保綠色研討會之典範,以及大愛感恩參與攤位展覽與環保動態展示,透過環保動態展示呈現慈濟環保精神與理念,將與地球共生息之精神愛灑在每個人的心中,由台灣護理學會的委員們和藝聯會親自參與展示,從原料製程到環保心品,讓學員們看見慈濟環保深耕與落實的成果。期盼能結合綠色環保的理念,讓這場醫療界的國際規模性會議能朝著「減廢」到「零廢」的目標,真正落實「綠色會議」,也將護理結合環保一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Read more週一, 07 九月 2020
「Go For Good」可持續時尚設計展
- Article Details
成都市國際時尚聯合會以「綠色的名義」攜手素有世界時尚「櫥窗」之稱的巴黎老佛爺百貨,于2020年9月3日至10月11日在法國巴黎老佛爺集團奧斯曼店,開展國際時尚界馳名的「Go For Good」可持續時尚設計展,共同推進生活可持續,宣導綠色的生活方式。 受邀參展的田海穌設計師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把著名輪滑水墨畫的印製於大愛感恩科技生產的環保織品(衣服、袋子),引領時尚設計的新潮流。在展覽區的一小角,同時擺設大愛感恩科技防疫物資與塑木皆同是環保產品,可運用在生活中。 此次展覽充滿創造性,為大眾提供時尚流行又具有意義的綠色產品,以及更加合理的消費模式與落實綠色生活方式。
Read more「Go For Good」可持續時尚設計展
- Article Details
成都市國際時尚聯合會以「綠色的名義」攜手素有世界時尚「櫥窗」之稱的巴黎老佛爺百貨,于2020年9月3日至10月11日在法國巴黎老佛爺集團奧斯曼店,開展國際時尚界馳名的「Go For Good」可持續時尚設計展,共同推進生活可持續,宣導綠色的生活方式。 受邀參展的田海穌設計師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把著名輪滑水墨畫的印製於大愛感恩科技生產的環保織品(衣服、袋子),引領時尚設計的新潮流。在展覽區的一小角,同時擺設大愛感恩科技防疫物資與塑木皆同是環保產品,可運用在生活中。 此次展覽充滿創造性,為大眾提供時尚流行又具有意義的綠色產品,以及更加合理的消費模式與落實綠色生活方式。
Read more週六, 05 九月 2020
【得獎】2020年 天下企業公民獎-小巨人獎第三名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得獎】2020年 天下企業公民獎-小巨人獎第三名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得獎】2020年 天下企業公民獎-小巨人獎第三名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身穿環保衣 一同愛護地球
- Article Details
「蔬食、環保、減塑、愛地球!」大林慈濟醫院慶祝啟業20周年,清晨三千多位同仁及眷屬、慈濟志工、社區民眾,及大林鎮公所鎮長帶領公所團隊,共同參與院慶路跑活動,為醫院慶生。 此次路跑配合倡導環保活動,除了參與者自備環保碗、杯,還發送給每位參賽者及同仁一件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衣,沿途的補給站也推動自備環保杯,鼓勵跑者自備水杯等,希望廣邀社會大眾一起落實無痕環保的生活習慣。
Read more身穿環保衣 一同愛護地球
- Article Details
「蔬食、環保、減塑、愛地球!」大林慈濟醫院慶祝啟業20周年,清晨三千多位同仁及眷屬、慈濟志工、社區民眾,及大林鎮公所鎮長帶領公所團隊,共同參與院慶路跑活動,為醫院慶生。 此次路跑配合倡導環保活動,除了參與者自備環保碗、杯,還發送給每位參賽者及同仁一件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衣,沿途的補給站也推動自備環保杯,鼓勵跑者自備水杯等,希望廣邀社會大眾一起落實無痕環保的生活習慣。
Read more週三, 02 九月 2020
善願堅定信念深 難行能行使命達
- Article Details
近年全台灣知名的大型活動–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及元宵燈會,都高度吸引民眾的注意,前往參觀的人潮絡繹不絕、相當踴躍;尤其,今年燈會期間,每當夜幕低垂、燈光亮起,有別於其它燈區光彩奪目的造景,慈濟與大愛感恩燈區,一股充滿人文素養又深具環保元素的風格,總會令人駐足觀賞,好奇地想走進去一探究竟。
而這一整場慈濟燈區,就是8月31日大愛感恩科技所邀請人文周會分享的特別來賓,由台中合心 沈國福師兄與 呂清音師姊所陪伴的台中團隊所佈置而成。這一群非展場設計專業、卻做出燈會佈展專業的志工團隊,以【大愛共伴、善行相續】的主題,與大家分享這一路來籌備執行的法喜與感動。
擅長行政規劃的 吳麗華師姊回憶起2019年底,當台中市政府民政局來訪邀請慈濟參加燈會時,台中志工團隊既無經驗、無預算,又正值歲末祝福與農曆年即將到來,正是大家最忙碌的時候,所幸團隊合和互協承接任務,經過三次內部會議共識,再向 上人報告得到祝福後,台中團隊便各司良能的動起來籌備佈置。
主燈區的構想是以寶特瓶拼接、呈現水藍色的圓形地球,輔以中層飛天、染布及下層蓮花池的造景為主體呈現;同時,靜思法脈燈區,是用竹藝作品呈現靜思語三十年的特色;再加上慈濟宗門燈區,以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回收一條龍與環保三十周年為亮點。在大家最忙碌與時間最急迫的情況下,從無到有、難行能行,如期於農曆年後的元宵燈會展出、完美呈現。
台中團隊好似與大愛感恩科技特別有緣,於燈會結束後又正逢慈濟環保三十周年的特展,志工團隊靈光乍現,利用台中靜思堂的廊道空間當作美展專區,請大愛感恩提供一幅環保鯨豚藝術畫的設計圖,由中區志工蒐集約10,000多個各色寶特瓶瓶蓋,再加上大愛感恩的瓶片與酯粒襯托顏色,集體創作出海豚與鯨魚兩幅環保藝術畫,並命名於「畫有鯨豚、蓋有藝術」,相當的吸睛而有特色。
團隊的合心環保幹事 林淑嬌師姊就分享,做慈濟事不用擔心,總是會有善因緣來相助,當大家正在煩惱去哪裡收集這麼多各色瓶蓋時,就碰巧聽聞中區環保站正好有回收一大批的瓶蓋,機伶的師姊趕緊詢問洽商、攔下應用;而有製圖背景的 王建忠師兄,則是將鯨豚創作圖檔,依比例與顏色輸出正確位置貼在板子上,志工們再將瓶蓋依顏色、大小、高低細細排列,再用熱熔鎗固定貼上。
於分享介紹過程中,合心關懷的 沈國福師兄總是讚嘆團隊優秀、謙虛縮小自我,退休前曾經服務於上市公司台灣玻璃工業的他,總是做事要求效率、品質講求精確,良好的工作習慣,也融入發心承擔的志工服務中,自然也感召了一群有善心願力、有專業良能、又志同道合的優秀團隊一起來參與慈濟志業。
雖然,無法事事盡如人意,情況又經常有變化,但是,他們總是用【善心願力、面對挑戰,克服困難、使命必達】,期待用最理想的方式呈現,來傳揚慈濟美善的理念,帶動更多社會大眾、向善共好淨化人心。衷心感恩台中團隊師兄姊的專程蒞臨分享,帶給大家這份正向堅定的力量與執行的信念。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善願堅定信念深 難行能行使命達
- Article Details
近年全台灣知名的大型活動–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及元宵燈會,都高度吸引民眾的注意,前往參觀的人潮絡繹不絕、相當踴躍;尤其,今年燈會期間,每當夜幕低垂、燈光亮起,有別於其它燈區光彩奪目的造景,慈濟與大愛感恩燈區,一股充滿人文素養又深具環保元素的風格,總會令人駐足觀賞,好奇地想走進去一探究竟。
而這一整場慈濟燈區,就是8月31日大愛感恩科技所邀請人文周會分享的特別來賓,由台中合心 沈國福師兄與 呂清音師姊所陪伴的台中團隊所佈置而成。這一群非展場設計專業、卻做出燈會佈展專業的志工團隊,以【大愛共伴、善行相續】的主題,與大家分享這一路來籌備執行的法喜與感動。
擅長行政規劃的 吳麗華師姊回憶起2019年底,當台中市政府民政局來訪邀請慈濟參加燈會時,台中志工團隊既無經驗、無預算,又正值歲末祝福與農曆年即將到來,正是大家最忙碌的時候,所幸團隊合和互協承接任務,經過三次內部會議共識,再向 上人報告得到祝福後,台中團隊便各司良能的動起來籌備佈置。
主燈區的構想是以寶特瓶拼接、呈現水藍色的圓形地球,輔以中層飛天、染布及下層蓮花池的造景為主體呈現;同時,靜思法脈燈區,是用竹藝作品呈現靜思語三十年的特色;再加上慈濟宗門燈區,以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回收一條龍與環保三十周年為亮點。在大家最忙碌與時間最急迫的情況下,從無到有、難行能行,如期於農曆年後的元宵燈會展出、完美呈現。
台中團隊好似與大愛感恩科技特別有緣,於燈會結束後又正逢慈濟環保三十周年的特展,志工團隊靈光乍現,利用台中靜思堂的廊道空間當作美展專區,請大愛感恩提供一幅環保鯨豚藝術畫的設計圖,由中區志工蒐集約10,000多個各色寶特瓶瓶蓋,再加上大愛感恩的瓶片與酯粒襯托顏色,集體創作出海豚與鯨魚兩幅環保藝術畫,並命名於「畫有鯨豚、蓋有藝術」,相當的吸睛而有特色。
團隊的合心環保幹事 林淑嬌師姊就分享,做慈濟事不用擔心,總是會有善因緣來相助,當大家正在煩惱去哪裡收集這麼多各色瓶蓋時,就碰巧聽聞中區環保站正好有回收一大批的瓶蓋,機伶的師姊趕緊詢問洽商、攔下應用;而有製圖背景的 王建忠師兄,則是將鯨豚創作圖檔,依比例與顏色輸出正確位置貼在板子上,志工們再將瓶蓋依顏色、大小、高低細細排列,再用熱熔鎗固定貼上。
於分享介紹過程中,合心關懷的 沈國福師兄總是讚嘆團隊優秀、謙虛縮小自我,退休前曾經服務於上市公司台灣玻璃工業的他,總是做事要求效率、品質講求精確,良好的工作習慣,也融入發心承擔的志工服務中,自然也感召了一群有善心願力、有專業良能、又志同道合的優秀團隊一起來參與慈濟志業。
雖然,無法事事盡如人意,情況又經常有變化,但是,他們總是用【善心願力、面對挑戰,克服困難、使命必達】,期待用最理想的方式呈現,來傳揚慈濟美善的理念,帶動更多社會大眾、向善共好淨化人心。衷心感恩台中團隊師兄姊的專程蒞臨分享,帶給大家這份正向堅定的力量與執行的信念。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週二, 01 九月 2020
【得獎】2020年 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金牌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得獎】2020年 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金牌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
【得獎】2020年 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金牌
- Article Detail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