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2019

週日, 07 七月 2019

法潤心田傳雅純 入群淬鍊共維揚

圖說:七月八日的上午,來自陽光燦爛的高雄地區講師-雅純師姊與維揚師兄,受邀前來參加大愛感恩的人文周會,與大家分享她(他)們今年前往東非賑災【讓愛「非」揚】的種種見聞經歷 (圖片:許育仁)。

在陽光燦爛的高雄,有幾位發心的慈濟青年,透過靜思鼓隊力與美的呈現,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一起加入,在這股善因緣的聚合之下,主要承擔高雄靜思鼓隊總窗口的 蔡雅純師姊與同修 林維揚師兄,更即時把握因緣,將 上人行善、行孝不能等的觀念導入,發心陪伴這群年輕的鼓兒入法浴佛,更循序善誘的帶動大家一起參加社區行善的志工活動。

    這對年輕優秀的同修夫婦,於七月八日的上午,受邀前來參加大愛感恩科技的人文周會,年輕人的行動就是迅速敏捷,一大清早便搭乘最早班的高鐵,從南臺灣的左營飆上來台北,準時參加八點五十分開始的分享,與大家描述她(他)們今年前往東非賑災【讓愛「非」揚】的種種見聞與經歷。

圖說:從賑災發放時所遇到的種種困難與處理過程的分享當中,讓大家深刻感受到慈濟精神「難行能行、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展現 (照片:呂怡德)。

東非三國 - 莫三比克、辛巴威、馬拉威,一個從臺灣單趟飛行里程就需超過一萬公里、時差約晚台灣六小時的遠方國度,在今年(2019)的三月份,遭逢兩次來自印度洋熱帶氣旋的風暴,造成大水洪災、災後滿地瘡痍;懷著未知與陌生的情緒,一群不到十位、來自慈濟的年輕志工,於今年四、五月份期間,展開一場「物資艱困、難行能行」的賑災發放任務。

    已經習慣生活在文明便利的台灣社會,真的很難想像在東非災區,各種物資嚴重缺乏的情況,在當地「沒有水電桌椅,只好自己詢問到處借;沒有車輛翻譯,只好比手畫腳現場找」,連自己食、衣、住、行都十分克難,有時要搭帳棚,晚上要隨時搭蚊帳,幾乎大部分時間的餐食都是香積飯(或麵),一個月內洗不到五次熱水澡,還要先吃預防瘧疾傳染的藥;身為賑災發放的前置團隊,真沒想到要克服這麼多繁瑣的事情與困難,才能完成發放物資的籌備到位,與準備完成前置發放的流程動線。

    分享中 維揚師兄發現,其實非洲的災民大多都很單純善良,尤其,非洲黑人的生命力十分堅韌,只要給一些必要的幫助,她(他)們就會很快的改善自己困厄的生活;這也讓 維揚師兄更體認到,原來 上人帶領慈濟團體助人的理念真的非常正確,只要「用小錢就能成就大事、用愛心就能幫助弱勢、用力行就能保護環境、用感恩就能打動人心」。

圖說:「法潤心田傳雅純(右三)、入群淬鍊共維揚(右二)」,這一份「堅毅勇敢、克服困境、難行能行、使命必達」的精神,正是大家工作與生活當中所需要的信念 (照片:王翊存)。

同時,大家也從分享當中,深深感動這群年輕慈濟志工「生命價值在力行、為愛付出大悲行」,而在這背後支撐的是 上人祝福的信仰力量,更有著慈濟精神「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難行能行、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展現。誠所謂「法潤心田傳雅純、入群淬鍊共維揚」,這一份「堅毅勇敢、克服困境、難行能行、使命必達」的精神,也正是大家工作與生活當中所需要的信念,願藉這一場人文周會的感動傳遞,能再次一同振奮同事家人心中精進的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法潤心田傳雅純 入群淬鍊共維揚

圖說:七月八日的上午,來自陽光燦爛的高雄地區講師-雅純師姊與維揚師兄,受邀前來參加大愛感恩的人文周會,與大家分享她(他)們今年前往東非賑災【讓愛「非」揚】的種種見聞經歷 (圖片:許育仁)。

在陽光燦爛的高雄,有幾位發心的慈濟青年,透過靜思鼓隊力與美的呈現,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一起加入,在這股善因緣的聚合之下,主要承擔高雄靜思鼓隊總窗口的 蔡雅純師姊與同修 林維揚師兄,更即時把握因緣,將 上人行善、行孝不能等的觀念導入,發心陪伴這群年輕的鼓兒入法浴佛,更循序善誘的帶動大家一起參加社區行善的志工活動。

    這對年輕優秀的同修夫婦,於七月八日的上午,受邀前來參加大愛感恩科技的人文周會,年輕人的行動就是迅速敏捷,一大清早便搭乘最早班的高鐵,從南臺灣的左營飆上來台北,準時參加八點五十分開始的分享,與大家描述她(他)們今年前往東非賑災【讓愛「非」揚】的種種見聞與經歷。

圖說:從賑災發放時所遇到的種種困難與處理過程的分享當中,讓大家深刻感受到慈濟精神「難行能行、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展現 (照片:呂怡德)。

東非三國 - 莫三比克、辛巴威、馬拉威,一個從臺灣單趟飛行里程就需超過一萬公里、時差約晚台灣六小時的遠方國度,在今年(2019)的三月份,遭逢兩次來自印度洋熱帶氣旋的風暴,造成大水洪災、災後滿地瘡痍;懷著未知與陌生的情緒,一群不到十位、來自慈濟的年輕志工,於今年四、五月份期間,展開一場「物資艱困、難行能行」的賑災發放任務。

    已經習慣生活在文明便利的台灣社會,真的很難想像在東非災區,各種物資嚴重缺乏的情況,在當地「沒有水電桌椅,只好自己詢問到處借;沒有車輛翻譯,只好比手畫腳現場找」,連自己食、衣、住、行都十分克難,有時要搭帳棚,晚上要隨時搭蚊帳,幾乎大部分時間的餐食都是香積飯(或麵),一個月內洗不到五次熱水澡,還要先吃預防瘧疾傳染的藥;身為賑災發放的前置團隊,真沒想到要克服這麼多繁瑣的事情與困難,才能完成發放物資的籌備到位,與準備完成前置發放的流程動線。

    分享中 維揚師兄發現,其實非洲的災民大多都很單純善良,尤其,非洲黑人的生命力十分堅韌,只要給一些必要的幫助,她(他)們就會很快的改善自己困厄的生活;這也讓 維揚師兄更體認到,原來 上人帶領慈濟團體助人的理念真的非常正確,只要「用小錢就能成就大事、用愛心就能幫助弱勢、用力行就能保護環境、用感恩就能打動人心」。

圖說:「法潤心田傳雅純(右三)、入群淬鍊共維揚(右二)」,這一份「堅毅勇敢、克服困境、難行能行、使命必達」的精神,正是大家工作與生活當中所需要的信念 (照片:王翊存)。

同時,大家也從分享當中,深深感動這群年輕慈濟志工「生命價值在力行、為愛付出大悲行」,而在這背後支撐的是 上人祝福的信仰力量,更有著慈濟精神「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難行能行、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展現。誠所謂「法潤心田傳雅純、入群淬鍊共維揚」,這一份「堅毅勇敢、克服困境、難行能行、使命必達」的精神,也正是大家工作與生活當中所需要的信念,願藉這一場人文周會的感動傳遞,能再次一同振奮同事家人心中精進的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六, 06 七月 2019

環保心念展大愛 發揮人間影響力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回饋社會之社會企業。從大愛感恩修賢、慈悲系列環保織品,也透漏著簡單心其實蘊含著許多生活禪,全台灣第16間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7日上午在板橋園區正式開幕。(攝影者:黃秀琴)

板橋園區是每年許許多多大活動營隊的辦理場地,來自於海內外的慈濟家人都會匯聚在此,大愛感恩科技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回饋社會之社會企業。從大愛感恩修賢、慈悲系列環保織品,也透漏著簡單心其實蘊含著許多生活禪,全台灣第16間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7日上午在板橋園區正式開幕。

圖(左):此次開幕適逢一個月一次的社區精進日,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師兄藉由體會「有為法與無為法」於日常中的心得與生活上的體悟來解說大愛感恩的精神層面、經濟層面的不同之處進行分享。從一支寶特瓶到全世界,環保菩薩每天做的事一點一滴愛的匯聚,大愛感恩的產品由來以及為人類、為地球帶來的效益。圖(右):慈濟志工何瑞真師姊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是為了我們整個地球的環保,為了貧窮的人、受災難的人,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可說是非常生活化,只要有利益人群的產品都是為這個全球、為這個社會、為所有的人來設計,今天在這麼殊勝的日子,板橋園區也非常好的因緣今天正式揭幕,期待更多人一同來認同與支持。」

    此次開幕適逢一個月一次的社區精進日,透過開幕前的時間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師兄藉由日日薰法,體會「有為法與無為法」於日常中的心得與生活上的體悟來解說大愛感恩的精神層面、經濟層面的不同之處進行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商品,如何成為慈濟永續的活泉,承擔淨化人心的使命,從一支寶特瓶到全世界,環保菩薩每天做的事一點一滴愛的匯聚,大愛感恩的產品由來以及為人類、為地球帶來的效益。

慈濟志工何瑞真師姊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是為了我們整個地球的環保,為了貧窮的人、受災難的人,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可說是非常生活化,只要有利益人群的產品都是為這個全球、為這個社會、為所有的人來設計,今天在這麼殊勝的日子,板橋園區也非常好的因緣今天正式揭幕,期待更多人一同來認同與支持。」

板橋園區門市設立也希望藉此人間菩薩道招生,慈濟志工林德源師兄分享到:「光是每年來到板橋參加歲末祝福的人數就好幾千人,連我們自己師兄師姊有的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來源也不太清楚、不瞭解,期待透過這個地方不僅僅是一個門市,要讓大家都能清楚才能菩薩大招生。」

圖說:「此次人文館外牆牆面上用志工做環保身影拼貼而成,一個個低頭彎腰的身影象徵著從環保菩薩資源回收、到企業家發揮專業良能的愛心接力、至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延續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並首次利用大愛環保衣塑木,當做擺設產品的檯面,看起來雖然是木頭的樣子,但其實原料是廢棄紡織品,並且零木材延續物命,更為創造「零廢」的循環經濟而努力。全台第16間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約20坪的空間由外到內的設計皆是充滿了意義。

慈濟環保走過二十八年為台灣和世界的付出「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也是城市的礦產」,此次人文館外牆牆面上用志工做環保身影拼貼而成,一個個低頭彎腰的身影象徵著從環保菩薩資源回收、到企業家發揮專業良能的愛心接力、至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延續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並首次利用大愛環保衣塑木,當做擺設產品的檯面,看起來雖然是木頭的樣子,但其實原料是廢棄紡織品,並且零木材延續物命,更為創造「零廢」的循環經濟而努力。全台第16間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約20坪的空間由外到內的設計皆是充滿了意義。

大愛感恩科技  板橋園區報導

Read more

環保心念展大愛 發揮人間影響力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回饋社會之社會企業。從大愛感恩修賢、慈悲系列環保織品,也透漏著簡單心其實蘊含著許多生活禪,全台灣第16間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7日上午在板橋園區正式開幕。(攝影者:黃秀琴)

板橋園區是每年許許多多大活動營隊的辦理場地,來自於海內外的慈濟家人都會匯聚在此,大愛感恩科技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回饋社會之社會企業。從大愛感恩修賢、慈悲系列環保織品,也透漏著簡單心其實蘊含著許多生活禪,全台灣第16間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7日上午在板橋園區正式開幕。

圖(左):此次開幕適逢一個月一次的社區精進日,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師兄藉由體會「有為法與無為法」於日常中的心得與生活上的體悟來解說大愛感恩的精神層面、經濟層面的不同之處進行分享。從一支寶特瓶到全世界,環保菩薩每天做的事一點一滴愛的匯聚,大愛感恩的產品由來以及為人類、為地球帶來的效益。圖(右):慈濟志工何瑞真師姊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是為了我們整個地球的環保,為了貧窮的人、受災難的人,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可說是非常生活化,只要有利益人群的產品都是為這個全球、為這個社會、為所有的人來設計,今天在這麼殊勝的日子,板橋園區也非常好的因緣今天正式揭幕,期待更多人一同來認同與支持。」

    此次開幕適逢一個月一次的社區精進日,透過開幕前的時間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師兄藉由日日薰法,體會「有為法與無為法」於日常中的心得與生活上的體悟來解說大愛感恩的精神層面、經濟層面的不同之處進行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商品,如何成為慈濟永續的活泉,承擔淨化人心的使命,從一支寶特瓶到全世界,環保菩薩每天做的事一點一滴愛的匯聚,大愛感恩的產品由來以及為人類、為地球帶來的效益。

慈濟志工何瑞真師姊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是為了我們整個地球的環保,為了貧窮的人、受災難的人,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可說是非常生活化,只要有利益人群的產品都是為這個全球、為這個社會、為所有的人來設計,今天在這麼殊勝的日子,板橋園區也非常好的因緣今天正式揭幕,期待更多人一同來認同與支持。」

板橋園區門市設立也希望藉此人間菩薩道招生,慈濟志工林德源師兄分享到:「光是每年來到板橋參加歲末祝福的人數就好幾千人,連我們自己師兄師姊有的對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來源也不太清楚、不瞭解,期待透過這個地方不僅僅是一個門市,要讓大家都能清楚才能菩薩大招生。」

圖說:「此次人文館外牆牆面上用志工做環保身影拼貼而成,一個個低頭彎腰的身影象徵著從環保菩薩資源回收、到企業家發揮專業良能的愛心接力、至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延續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並首次利用大愛環保衣塑木,當做擺設產品的檯面,看起來雖然是木頭的樣子,但其實原料是廢棄紡織品,並且零木材延續物命,更為創造「零廢」的循環經濟而努力。全台第16間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約20坪的空間由外到內的設計皆是充滿了意義。

慈濟環保走過二十八年為台灣和世界的付出「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也是城市的礦產」,此次人文館外牆牆面上用志工做環保身影拼貼而成,一個個低頭彎腰的身影象徵著從環保菩薩資源回收、到企業家發揮專業良能的愛心接力、至回饋社會,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延續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並首次利用大愛環保衣塑木,當做擺設產品的檯面,看起來雖然是木頭的樣子,但其實原料是廢棄紡織品,並且零木材延續物命,更為創造「零廢」的循環經濟而努力。全台第16間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約20坪的空間由外到內的設計皆是充滿了意義。

大愛感恩科技  板橋園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