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19
週三, 30 一月 2019
人間菩薩大招生 開枝散葉傳法緣
- Article Details
有許多「第一」的好因緣,巧妙地一同發生在一月二十八日上午的大愛感恩人文週會,一是第一次嘗試移師到內湖園區盛大辦理;二是第一次使用剛新裝潢好、設備齊全的內湖180園區的佛堂上課;三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場周會,是總公司同仁與來自全台北、中、南、東門市同仁,第一次一起齊聚一堂、共同出席的大愛感恩人文週會。
因緣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在諸多「第一」的善緣聚合之中,這場周會的講師 陳建廷師兄,也是一位與同修玉貞師姊在山東青島推動慈濟活動的第一位種子,這位長期旅居青島的台商實業家,自2013年受證慈誠委員以來,一路從冬令發放、賑災訪視、成立靜思書軒、帶動社區讀書會、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接引當地會眾萬餘人,一路走來的身體力行,與大愛同仁分享著自己「信、願、行」的心路歷程。
山東是陳建廷師兄與同修謝玉貞師姊發展事業的一個據點, 2011年,在邱玉芬師姊的接引下,兩人認識了慈濟,進而培訓、尋根、授證。經過了六年的努力,整個大山東地區在同修二人的努力下,已陸續接引了超過百位受證志工。讓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兩人曾經分享過,在臺灣生活了四十幾年都無緣遇到慈濟,既然在大陸認識慈濟,就把心安住當地,雖然過程中也會遭遇挫折,但現在已經穩定了,這就是最好的成果!目前事業已交給兒子接手,兩人既然無後顧之憂,未來可以在大山東地區,投入更多的時間,這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
有一句話慈濟人常分享的話,「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悟中行」,因為感動、堅持初衷,建廷師兄與妻子玉貞師姊賢伉儷,不僅「讀經」更以「行經」來自我修練,從帶動 上人所強調「行善、行孝」的觀念當中,體悟到每一次的發放都是一場法會、每一次的活動都是一種修行,從中深刻領會「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親身走入人群的慈濟法門,才會產生翻轉生命的力量。
陳建廷師兄「信、願、行」的實踐分享,正如感恩致謝詞中所述 -「人間菩薩大招生、開枝散葉傳法緣;傳遞善念聚清流、藍天白雲地湧現」;也好似慈濟歌曲「一念心」當中的歌詞:「一念心是一顆種子,一念心是菩薩的心;師父引入門,門中好修心」,當謹記 上人教導,走入人群修行,繫緣修心、藉事鍊心、隨處養心,才能明心又見性。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園區報導
Read more人間菩薩大招生 開枝散葉傳法緣
- Article Details
有許多「第一」的好因緣,巧妙地一同發生在一月二十八日上午的大愛感恩人文週會,一是第一次嘗試移師到內湖園區盛大辦理;二是第一次使用剛新裝潢好、設備齊全的內湖180園區的佛堂上課;三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場周會,是總公司同仁與來自全台北、中、南、東門市同仁,第一次一起齊聚一堂、共同出席的大愛感恩人文週會。
因緣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在諸多「第一」的善緣聚合之中,這場周會的講師 陳建廷師兄,也是一位與同修玉貞師姊在山東青島推動慈濟活動的第一位種子,這位長期旅居青島的台商實業家,自2013年受證慈誠委員以來,一路從冬令發放、賑災訪視、成立靜思書軒、帶動社區讀書會、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接引當地會眾萬餘人,一路走來的身體力行,與大愛同仁分享著自己「信、願、行」的心路歷程。
山東是陳建廷師兄與同修謝玉貞師姊發展事業的一個據點, 2011年,在邱玉芬師姊的接引下,兩人認識了慈濟,進而培訓、尋根、授證。經過了六年的努力,整個大山東地區在同修二人的努力下,已陸續接引了超過百位受證志工。讓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在此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兩人曾經分享過,在臺灣生活了四十幾年都無緣遇到慈濟,既然在大陸認識慈濟,就把心安住當地,雖然過程中也會遭遇挫折,但現在已經穩定了,這就是最好的成果!目前事業已交給兒子接手,兩人既然無後顧之憂,未來可以在大山東地區,投入更多的時間,這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
有一句話慈濟人常分享的話,「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悟中行」,因為感動、堅持初衷,建廷師兄與妻子玉貞師姊賢伉儷,不僅「讀經」更以「行經」來自我修練,從帶動 上人所強調「行善、行孝」的觀念當中,體悟到每一次的發放都是一場法會、每一次的活動都是一種修行,從中深刻領會「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親身走入人群的慈濟法門,才會產生翻轉生命的力量。
陳建廷師兄「信、願、行」的實踐分享,正如感恩致謝詞中所述 -「人間菩薩大招生、開枝散葉傳法緣;傳遞善念聚清流、藍天白雲地湧現」;也好似慈濟歌曲「一念心」當中的歌詞:「一念心是一顆種子,一念心是菩薩的心;師父引入門,門中好修心」,當謹記 上人教導,走入人群修行,繫緣修心、藉事鍊心、隨處養心,才能明心又見性。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園區報導
Read more傳遞美善護大地
- Article Details
環保是淨化地球也是淨化人心,大愛感恩科技每件環保物品代表著慈濟環保人文之愛「知福、惜福、再造福」。環保回收的物品透過創意巧思及科技結合再制,讓環保落實在日常中。
Read more傳遞美善護大地
- Article Details
環保是淨化地球也是淨化人心,大愛感恩科技每件環保物品代表著慈濟環保人文之愛「知福、惜福、再造福」。環保回收的物品透過創意巧思及科技結合再制,讓環保落實在日常中。
Read more週二, 29 一月 2019
慈濟永續做活泉 淨化人心為使命
- Article Details
春節前夕,大愛感恩門市北、中、南、東全體同仁,於1月28日在內湖180園區舉行合心共識營一日精進共修,藉由課程的安排與開放式的討論,讓同仁對於品牌精神的理念更為深植,將環保心品的大愛融入生活中,讓日常生活裡也可以做環保,期許付出行動影響更多人。
大愛感恩門市精進一日課程由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 李鼎銘師兄分享,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與同仁們互動交流。大愛感恩的使命及願景是什麼?同仁 曾雪芬分享:「大愛感恩的使命,是建立一個無私的平台,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從環保菩薩、有理念的實業家、到民眾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愛的循環接續不斷。願景則是跟隨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
談及加入大愛感恩團隊的初發心,同仁 張燕鳳分享:「因 證嚴法師一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環保即是回歸清淨的本性,而自己可以在慈濟找到最清靜的地方。五十歲的時候有一個宏願,我是不是可以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我是不是可以為五十歲以後的清淨心努力?在慈濟團體裡,我找到了慈善、人的本性、找到了愛,尤其我們的工作,是可以跟世界所有人結一個善緣,大愛感恩科技是將這份愛傳出去,人間菩薩大招生,把這份愛從點、到線、到面擴大,希望同仁們之間以愛為出發點,一起努力繼續把愛傳出去,讓這份大愛一直永續經營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環保心品,化腐朽為神奇,將回收寶特瓶再次製成每一件環保心品,讓同仁清楚每件環保心品背後研發設計的用心與慈悲的意義。像是「R2R回收再回收」系列的刷毛背心、眼鏡,是搖籃到搖籃;因「八仙塵爆」因緣而研發的『高彈力機能透氣肢體壓力服』更是傳達慈悲科技的大愛精神。這些環保心品的背後,也代表著每位環保菩薩投入的愛「延續物命、愛護地球」。
同仁們也對於內部作業流程的精進,進行雙向交流。南區同仁 鄭伶婷分享:「可以更了解同仁後台作業所遇到的困難,增進彼此的溝通與共識,更了解問題出在哪裡,然後一起解決與面對,更有踏實的感覺。」同仁們如家人,相互分享難題、解決問題,期待人人都可以當掘井人,以合和互協的精神,發揮「使命感、責任心、積極度」,為慈濟永續做活泉、淨化人心為使命。
大愛感恩科技 陳昱綺 台北市內湖園區報導
Read more
慈濟永續做活泉 淨化人心為使命
- Article Details
春節前夕,大愛感恩門市北、中、南、東全體同仁,於1月28日在內湖180園區舉行合心共識營一日精進共修,藉由課程的安排與開放式的討論,讓同仁對於品牌精神的理念更為深植,將環保心品的大愛融入生活中,讓日常生活裡也可以做環保,期許付出行動影響更多人。
大愛感恩門市精進一日課程由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 李鼎銘師兄分享,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與同仁們互動交流。大愛感恩的使命及願景是什麼?同仁 曾雪芬分享:「大愛感恩的使命,是建立一個無私的平台,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從環保菩薩、有理念的實業家、到民眾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愛的循環接續不斷。願景則是跟隨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
談及加入大愛感恩團隊的初發心,同仁 張燕鳳分享:「因 證嚴法師一句『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環保即是回歸清淨的本性,而自己可以在慈濟找到最清靜的地方。五十歲的時候有一個宏願,我是不是可以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我是不是可以為五十歲以後的清淨心努力?在慈濟團體裡,我找到了慈善、人的本性、找到了愛,尤其我們的工作,是可以跟世界所有人結一個善緣,大愛感恩科技是將這份愛傳出去,人間菩薩大招生,把這份愛從點、到線、到面擴大,希望同仁們之間以愛為出發點,一起努力繼續把愛傳出去,讓這份大愛一直永續經營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環保心品,化腐朽為神奇,將回收寶特瓶再次製成每一件環保心品,讓同仁清楚每件環保心品背後研發設計的用心與慈悲的意義。像是「R2R回收再回收」系列的刷毛背心、眼鏡,是搖籃到搖籃;因「八仙塵爆」因緣而研發的『高彈力機能透氣肢體壓力服』更是傳達慈悲科技的大愛精神。這些環保心品的背後,也代表著每位環保菩薩投入的愛「延續物命、愛護地球」。
同仁們也對於內部作業流程的精進,進行雙向交流。南區同仁 鄭伶婷分享:「可以更了解同仁後台作業所遇到的困難,增進彼此的溝通與共識,更了解問題出在哪裡,然後一起解決與面對,更有踏實的感覺。」同仁們如家人,相互分享難題、解決問題,期待人人都可以當掘井人,以合和互協的精神,發揮「使命感、責任心、積極度」,為慈濟永續做活泉、淨化人心為使命。
大愛感恩科技 陳昱綺 台北市內湖園區報導
Read more
週一, 28 一月 2019
涓滴善緣感恩心
- Article Details
日本岩手縣野田村十位日本鄉親參訪新店靜思堂,來賓來到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對產品十分驚豔及感動。村長誠摯感恩慈濟的關懷,表示也會投入慈濟志工回饋慈濟。
Read more涓滴善緣感恩心
- Article Details
日本岩手縣野田村十位日本鄉親參訪新店靜思堂,來賓來到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對產品十分驚豔及感動。村長誠摯感恩慈濟的關懷,表示也會投入慈濟志工回饋慈濟。
Read more週日, 27 一月 2019
印尼參訪團
- Article Details
印尼參訪團陸軍退役將領致詞感恩證嚴上人、全球慈濟人,看到這麼多環保菩薩無私無我的付出,人們應該檢討反省,像證嚴上人說的: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也期許印尼慈濟人與證嚴上人同步為全球救災同心付出。
Read more印尼參訪團
- Article Details
印尼參訪團陸軍退役將領致詞感恩證嚴上人、全球慈濟人,看到這麼多環保菩薩無私無我的付出,人們應該檢討反省,像證嚴上人說的: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也期許印尼慈濟人與證嚴上人同步為全球救災同心付出。
Read more週六, 26 一月 2019
帶環保回紐西蘭
- Article Details
紐西蘭慈濟人,返回僑居地前來到內湖園區參訪,想把台灣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帶回紐西蘭分會推廣。慈濟全球大愛一家人,林教授本著證嚴上人減廢、零廢的環保理念與目標,也樂於與大愛感恩科技進一步交流,貢獻所知、所長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週四, 24 一月 2019
大愛感恩實在心路 環保人文始終如一
- Article Details
「實在心路、十年有成」,為感恩四大志業鈞長、愛心合作夥伴、環保菩薩代表與親屬家人近 200人參與,十周年的年終晚會活動特別以「感恩、尊重、愛」為主軸,籌備別具社會清流典範意義的感恩餐會,同時特別邀請到大愛台主持人 黃添明師兄擔任司儀,妙語如珠、詼諧幽默的人文精神體現,往往讓人於開懷大笑之餘,又能領略 上人智慧法語的意涵。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自2008年12月10日成立以來,秉持著 證嚴上人的期勉,以「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為宗旨,力行「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理念與地球共生息(Coexist with the Earth),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非常感恩在這一路走來,有各界人士對大愛感恩科技的愛護與支持,才能在這全新/未知的領域中,以環保社會公益企業的模式穩定成長。
有別於一般企業的年終尾牙活動,為了「傳遞大愛、關懷弱勢」,於晚會當中的主軸表演活動,特別商請曾經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的身障人士 劉銘老師,搭配金馬獎演員 李淑楨師姊的主持,帶領「混障綜藝團」團隊,以樂器演奏的方式,呈現一場充滿溫馨感恩與生命激力的表演活動,也激發了許多同仁勵志精進的信念。
為了感恩所有蒞臨晚會活動的來賓,公司活動團隊還特別用精美紗袋裝入三份小禮與來賓結緣:一是福慧珍粥,食用後還可以當存錢筒,日存善款、捐資助人;另一份精美小禮,是大愛感技的遠紅外線奈米環保眼罩組,可以熱敷冰敷、舒緩眼壓,或是旅行、搭機、參加營隊時,可以恢復精神;最特別的是,李鼎銘的老母親 李奶奶,親手幫大家包裝的福慧米,李奶奶分享親手製作包裝福慧米特別有意義,大家帶回家後倒入米缸,祝福大家新年平安、添福又增慧。
誠如晚會結束前「掘井人」大合唱的歌詞所述,「堅定的信念讓不可能都實現;現在的努力、是將來的紀念;我們是掘井人,留下永遠的甘甜」,而這份「難行能行、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體現,也正是大愛感恩科技這十周年以來,所一直堅定實踐、令人感動的慈濟精神。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大愛感恩實在心路 環保人文始終如一
- Article Details
「實在心路、十年有成」,為感恩四大志業鈞長、愛心合作夥伴、環保菩薩代表與親屬家人近 200人參與,十周年的年終晚會活動特別以「感恩、尊重、愛」為主軸,籌備別具社會清流典範意義的感恩餐會,同時特別邀請到大愛台主持人 黃添明師兄擔任司儀,妙語如珠、詼諧幽默的人文精神體現,往往讓人於開懷大笑之餘,又能領略 上人智慧法語的意涵。
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自2008年12月10日成立以來,秉持著 證嚴上人的期勉,以「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為宗旨,力行「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的理念與地球共生息(Coexist with the Earth),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非常感恩在這一路走來,有各界人士對大愛感恩科技的愛護與支持,才能在這全新/未知的領域中,以環保社會公益企業的模式穩定成長。
有別於一般企業的年終尾牙活動,為了「傳遞大愛、關懷弱勢」,於晚會當中的主軸表演活動,特別商請曾經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的身障人士 劉銘老師,搭配金馬獎演員 李淑楨師姊的主持,帶領「混障綜藝團」團隊,以樂器演奏的方式,呈現一場充滿溫馨感恩與生命激力的表演活動,也激發了許多同仁勵志精進的信念。
為了感恩所有蒞臨晚會活動的來賓,公司活動團隊還特別用精美紗袋裝入三份小禮與來賓結緣:一是福慧珍粥,食用後還可以當存錢筒,日存善款、捐資助人;另一份精美小禮,是大愛感技的遠紅外線奈米環保眼罩組,可以熱敷冰敷、舒緩眼壓,或是旅行、搭機、參加營隊時,可以恢復精神;最特別的是,李鼎銘的老母親 李奶奶,親手幫大家包裝的福慧米,李奶奶分享親手製作包裝福慧米特別有意義,大家帶回家後倒入米缸,祝福大家新年平安、添福又增慧。
誠如晚會結束前「掘井人」大合唱的歌詞所述,「堅定的信念讓不可能都實現;現在的努力、是將來的紀念;我們是掘井人,留下永遠的甘甜」,而這份「難行能行、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體現,也正是大愛感恩科技這十周年以來,所一直堅定實踐、令人感動的慈濟精神。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週三, 23 一月 2019
恆持善念護初心 源於孝道重倫理
- Article Details
一位台灣大學畢業、形象溫文儒雅的人文講師,搭配一位力行環保實作、年近八旬的草根菩提,這樣對比鮮明強烈的搭檔組合,卻呈現出一場「行善行孝、恆持初心」的溫馨分享;2019年度一月十四日的第一場大愛感恩人文周會,邀請到了來自新北市雙和區的 羅恒源師兄,偕同當區的 王波老菩薩,一同出席分享啟發孝心、善念的生命故事。
羅恒源師兄因為培訓、授證慈誠師兄時,曾經看到一段牛隻被屠宰過程的殘忍影片,心生慈悲不忍、開始發心茹素;而最為人人所讚揚稱頌的事,是 恆源師兄不僅茹素、還發心勸素,為了戒殺護生、健康素食,他竟無師自通的作詞譜曲、創作寓教於樂的勸素歌,到許多校園、社區、團體推廣,讓原本嚴肅的議題,增添了不少趣味與歡笑,進而開啟了更多人素食與護生的觀念與行動。
王波老菩薩的人生因緣、慈濟路,便是在 恒源師兄的素食推廣讀書會中,慢慢被接引與陪伴出來做環保的一位銀髮長者,來自南部鄉村農務耕作背景的 王波師姑,因為透過環保實作,大幅增加四肢的活動,好似復健般的效果,讓原本有退化現象的膝關節,因為血液循環更順暢而維持靈活自在,省去原先疼痛而需置換人工關節的手術,這讓 王老菩薩信心大增,更有信心的接受鼓勵,進而發心授證慈濟委員。
不太識字的 王波老菩薩,用很樸實敦厚的閩南語敘述著自己的生命故事,她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真的很苦,有許多做不完的農事要忙,但是,她的公公就一直勸慰她說「不要怕辛苦,妳現在做了這麼多的事,將來老了會好命的!」現在年近八旬的王老菩薩回想起來,還真是如此。
一是她身體健康,還能跟車做環保,回收廢棄資源,保持四肢靈活,免於病苦;二是子女非常孝順,一直守護在她身邊,還以神秘禮物之名,購置鄰近捷運、有電梯設備的華夏套房,照顧奉養她的晚年生活;三是自己意料之外的,還能授證慈濟委員,雖是八旬老邁之軀,卻還能身行環保、愛護環境,以自己的生命故事示現、勸人為善,發揮良能、淨化人心。
「羅列詞曲勤勸素、恆持善念護初心;源於孝道重倫理、讚揚善法聚清流。」參加慈濟、授證慈誠的 恒源師兄,比一般人更體悟人生無常的道理,將人盡皆知行善行孝的道理,化為身體力行的實踐,不僅每年都會返回嘉義阿里山家鄉祭祖、探望父母兄長以及國小老師,還發大心力勸姊姊的小孩打破傳統框架,在家鄉推動「茶香文化、素食婚宴」,在眾人的一片肯定聲中,也為自己父親帶來「無有病苦、善終往生」的大福報。
一段段令人嘖嘖稱奇、不可思議的真實故事,期待發人省思,再次匯聚同事家人們重視「行善、行孝」的正向觀念,一起迎向2019嶄新的一年。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恆持善念護初心 源於孝道重倫理
- Article Details
一位台灣大學畢業、形象溫文儒雅的人文講師,搭配一位力行環保實作、年近八旬的草根菩提,這樣對比鮮明強烈的搭檔組合,卻呈現出一場「行善行孝、恆持初心」的溫馨分享;2019年度一月十四日的第一場大愛感恩人文周會,邀請到了來自新北市雙和區的 羅恒源師兄,偕同當區的 王波老菩薩,一同出席分享啟發孝心、善念的生命故事。
羅恒源師兄因為培訓、授證慈誠師兄時,曾經看到一段牛隻被屠宰過程的殘忍影片,心生慈悲不忍、開始發心茹素;而最為人人所讚揚稱頌的事,是 恆源師兄不僅茹素、還發心勸素,為了戒殺護生、健康素食,他竟無師自通的作詞譜曲、創作寓教於樂的勸素歌,到許多校園、社區、團體推廣,讓原本嚴肅的議題,增添了不少趣味與歡笑,進而開啟了更多人素食與護生的觀念與行動。
王波老菩薩的人生因緣、慈濟路,便是在 恒源師兄的素食推廣讀書會中,慢慢被接引與陪伴出來做環保的一位銀髮長者,來自南部鄉村農務耕作背景的 王波師姑,因為透過環保實作,大幅增加四肢的活動,好似復健般的效果,讓原本有退化現象的膝關節,因為血液循環更順暢而維持靈活自在,省去原先疼痛而需置換人工關節的手術,這讓 王老菩薩信心大增,更有信心的接受鼓勵,進而發心授證慈濟委員。
不太識字的 王波老菩薩,用很樸實敦厚的閩南語敘述著自己的生命故事,她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真的很苦,有許多做不完的農事要忙,但是,她的公公就一直勸慰她說「不要怕辛苦,妳現在做了這麼多的事,將來老了會好命的!」現在年近八旬的王老菩薩回想起來,還真是如此。
一是她身體健康,還能跟車做環保,回收廢棄資源,保持四肢靈活,免於病苦;二是子女非常孝順,一直守護在她身邊,還以神秘禮物之名,購置鄰近捷運、有電梯設備的華夏套房,照顧奉養她的晚年生活;三是自己意料之外的,還能授證慈濟委員,雖是八旬老邁之軀,卻還能身行環保、愛護環境,以自己的生命故事示現、勸人為善,發揮良能、淨化人心。
「羅列詞曲勤勸素、恆持善念護初心;源於孝道重倫理、讚揚善法聚清流。」參加慈濟、授證慈誠的 恒源師兄,比一般人更體悟人生無常的道理,將人盡皆知行善行孝的道理,化為身體力行的實踐,不僅每年都會返回嘉義阿里山家鄉祭祖、探望父母兄長以及國小老師,還發大心力勸姊姊的小孩打破傳統框架,在家鄉推動「茶香文化、素食婚宴」,在眾人的一片肯定聲中,也為自己父親帶來「無有病苦、善終往生」的大福報。
一段段令人嘖嘖稱奇、不可思議的真實故事,期待發人省思,再次匯聚同事家人們重視「行善、行孝」的正向觀念,一起迎向2019嶄新的一年。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週二, 22 一月 2019
週一, 21 一月 2019
週五, 18 一月 2019
週二, 15 一月 2019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2019走向零垃圾」
- Article Details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 馬善高部長,讚歎慈濟在新加坡環保方面的努力和貢獻。 回收廢棄寶特瓶做成的衣服品質好,大愛感恩科技除了將「資源變黃金」更將黃金變愛心,做到延續物命(二次生命),還可回饋社會(善循環)。
Read more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2019走向零垃圾」
- Article Details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 馬善高部長,讚歎慈濟在新加坡環保方面的努力和貢獻。 回收廢棄寶特瓶做成的衣服品質好,大愛感恩科技除了將「資源變黃金」更將黃金變愛心,做到延續物命(二次生命),還可回饋社會(善循環)。
Read more週一, 14 一月 2019
親子傳愛 環保淨人心
- Article Details
環保教育從小紮根,小孩帶動父母一同投入,做環保的手是最美麗的手,因為感動而付出行動,環保織品不僅展現科技人文,更是化腐朽為神奇,最重要的是讓大家藉由有形產品來感受慈濟環保人文。
Read more親子傳愛 環保淨人心
- Article Details
環保教育從小紮根,小孩帶動父母一同投入,做環保的手是最美麗的手,因為感動而付出行動,環保織品不僅展現科技人文,更是化腐朽為神奇,最重要的是讓大家藉由有形產品來感受慈濟環保人文。
Read more週日, 13 一月 2019
針織背心
- Article Details
經過一年研發/設計使用大愛環保紗與機能紗種運用特殊機台/組織,細緻織作而成織法縝密、觸感柔順、親膚舒適、比一般布料細緻緊實。適合日常穿著或志工活動等不同場合搭穿喲~
Read more針織背心
- Article Details
經過一年研發/設計使用大愛環保紗與機能紗種運用特殊機台/組織,細緻織作而成織法縝密、觸感柔順、親膚舒適、比一般布料細緻緊實。適合日常穿著或志工活動等不同場合搭穿喲~
Read more週五, 11 一月 2019
警政署 蔬食日
- Article Details

「人人都是大愛環保最佳代言人!」 實際穿在身上的環保服飾,就是最佳代言,師姊們穿上大愛傳薪服飾介紹環保,強調身體力行的重要性,呼籲透過飲食茹素,以及生活環保,就可以愛護地球。 Read more
警政署 蔬食日
- Article Details

「人人都是大愛環保最佳代言人!」 實際穿在身上的環保服飾,就是最佳代言,師姊們穿上大愛傳薪服飾介紹環保,強調身體力行的重要性,呼籲透過飲食茹素,以及生活環保,就可以愛護地球。 Read more
週四, 10 一月 2019
化小愛為大愛 化感動為行動
- Article Details

上海社工師團隊分享,來到雙和環保站實際體驗做環保感受環保菩薩的用心付出,也聽到大愛感恩科技資源循環永續理念,回去以小愛為大愛以行動影響更多人,希望今後能夠跟慈濟多多交流合作,共創美好的未來。 Read more
化小愛為大愛 化感動為行動
- Article Details

上海社工師團隊分享,來到雙和環保站實際體驗做環保感受環保菩薩的用心付出,也聽到大愛感恩科技資源循環永續理念,回去以小愛為大愛以行動影響更多人,希望今後能夠跟慈濟多多交流合作,共創美好的未來。 Read more
週三, 09 一月 2019
環保無國界 教育泰有心
- Article Details

泰國法政大學教職人員來到慈濟三重園區實作環保分類,更理解慈悲科技的意義。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科技以及研發技術相當驚豔!做環保不分國界,教職員透過身體力行將環保戴在身上,護持環保也能回饋社會公益。 Read more
環保無國界 教育泰有心
- Article Details

泰國法政大學教職人員來到慈濟三重園區實作環保分類,更理解慈悲科技的意義。對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科技以及研發技術相當驚豔!做環保不分國界,教職員透過身體力行將環保戴在身上,護持環保也能回饋社會公益。 Read more
週二, 08 一月 2019
週一, 07 一月 2019
企業服務志工勤學習 慈悲科技傳大愛
- Article Details
桃園市榮譽指導員協進會企業服務志工團隊,來內湖園區環保教育園區參訪,從環保站分類回收及解環保制程ㄧ條龍後,最後聽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同仁分享慈悲科技的精神,相當讚歎!
Read more企業服務志工勤學習 慈悲科技傳大愛
- Article Details
桃園市榮譽指導員協進會企業服務志工團隊,來內湖園區環保教育園區參訪,從環保站分類回收及解環保制程ㄧ條龍後,最後聽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同仁分享慈悲科技的精神,相當讚歎!
Read more週四, 03 一月 2019
智慧衣塑藝術 用愛鋪路
- Article Details

為瞭解決廢棄紡織品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大愛感恩科技以循環利用代替焚燒,將廢棄舊衣製成建材,經過特殊的改質程式,成功研發出回收再利用的「大愛塑木」,延續物命,創造「零廢」的循環經濟而努力。 Read more
智慧衣塑藝術 用愛鋪路
- Article Details

為瞭解決廢棄紡織品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大愛感恩科技以循環利用代替焚燒,將廢棄舊衣製成建材,經過特殊的改質程式,成功研發出回收再利用的「大愛塑木」,延續物命,創造「零廢」的循環經濟而努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