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2018

週日, 25 十一月 2018

百花盛開都是寶 來花博一看就知道

20181126.jpg台中花博,這些花朵,非常特別。在外埔園區的大愛環保科技館,館內設計,許多都是回收物再製,寶特瓶,在慈濟志工巧手下,變成美麗花朵。

菩提樹下做環保,現場分類吸引目光,仔細看,樹上還有美麗花朵點綴。

慈濟志工 林淑嬌:「這是一棵菩提樹,菩提樹開花遍地開花,但願環保能遍地開花。」

這些花朵全是寶特瓶做成,一旁的牆面,也用花朵裝飾,美不勝收。

慈濟志工 林淑嬌:「深藍色的真的很難撿喔,不是說你要就有。」

整個大愛環保科技館的花朵,用了六千多支寶特瓶,最遠從宜蘭坐火車運來。

慈濟志工 林淑嬌:「小小的這一朵花,就需要八支寶特瓶來成型的,所以說有很多事情,就是要合和互協 而且要眾緣合和,才能成就一件大事。」

每支寶特瓶花朵,都有慈濟人的用心在裡頭,寶特瓶材質偏硬,製作過程並不輕鬆。

慈濟志工 郭秀月:「很硬 還有現在在雕塑啊,用這個鐵絲組合在雕塑的時候,有點困難手會痛。」

寶特瓶變身美麗花朵,創意發想人是他,曾雅玲。

慈濟志工 曾雅玲:「生活的垃圾很好利用,那我們可以怎樣去做利用,其實不會很困難,那大家都可以隨手拿得到。」

配合花博,大愛環保科技館展期長達半年,邀您一起來參訪了解環保。




黃子玲 蔡育楷 李岳為 台中報導

Read more

週六, 24 十一月 2018

副總統訪花博 大愛環保館吸睛

20181124-3.jpg副總統陳建仁,上午參訪台中花博外埔園區,特別前往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了解保特瓶,如何變身,成為環保製品。對於環保志工付出,推動循環經濟,表達感恩與肯定。

副總統陳建仁,參訪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對於回收保特瓶抽紗環保製程,頻頻點頭肯定。

現場環保志工示範回收分類,帶領大家唸環保四句聯,陳副總統也跟著大聲念。

對於慈濟志工投入環保,推動循環經濟,陳建仁副總統表示肯定。

副總統 陳建仁:「我相信所有來參觀的人,都可以學到很多 有關於,怎麼樣節能減碳的好方法,而且節能減碳本身 也是創造出,一個新的產業 新的形式。」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執行長 顏博文:「(回收)得到的這些資源,我們可以再來使用在我們的,人文上面的傳播 把這個,善跟清淨的理念 傳播給世界。」

現場也致贈副總統 回收衣物再製成的太陽眼鏡,以及寶特瓶抽紗製成的外套,副總統也邀請全國民眾,參觀花博外埔園區,一定不要忘了來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走一趟。

張桂端 歐陽光輝 台中報導







Read more

週五, 23 十一月 2018

花博亮點「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

20181123.jpg台中花博正式開展,慈濟在外埔花博園區設置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法國聖波多里奧市長一行人參訪,驚豔大愛感恩科技寶特瓶的再生技術,讚嘆台灣的環保做得非常好。

慈濟志工展現熱情,歡迎法國遠道而來的朋友。聖波多里奧市長一行人,走進展館,眼前的水立方裝置,吸引目光。

台灣有九成以上的寶特瓶回收率,還可以再生利用,市長肩上披著感恩科技的毛毯,直說好溫暖。

法國聖多波里奧市長 Nicolas Floch:「好舒服。第一次看到這毛毯的時候,我非常驚豔,我非常佩服慈濟大愛,台灣的寶特瓶回收率達到百分之98,寶特瓶做成毛毯,很多災難現場捐贈給災民,我很感動。」

駐法代表處經濟組長 賴作松:「尤其是在環保回收再利用這方面,紡織品的運用,他們非常可以借鏡的。」

這次參訪重點,就是感恩科技寶特瓶的回收再製技術。

慈濟志工 陳品如:「很高興有這樣子的因緣,真正能落實到,把環保藉由花博的因緣,推向全世界。」

慈濟落實環保,藉由花博,讓世界看見!

江麗君 歐陽光輝 台中報導



Read more

2018,11/23 國防大學科技展

【對象】國防大學科技展
【時間】2018年11月23日

112333363.jpgfwfwef.jpg
sgvsgsg.jpg1.jpg

Read more

週四, 22 十一月 2018

2018,11/22 約旦哈希米慈善組織

【對象】約旦哈希米慈善組織
【時間】2018年11月22日

11222220.jpg11222222425421.jpg11222221.jpg11221212.jpg

Read more

2018,11/22 南美洲三國慈濟授證志工

【對象】南美洲三國慈濟授證志工
【時間】2018年11月22日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8_11_111.jpg

 

Read more

週三, 21 十一月 2018

2018,11/21 唐鳯政委參訪台中花博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

【對象】唐鳯政委參訪台中花博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
【時間】2018年11月21日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8_11_20181121111111.jpg

Read more

週二, 20 十一月 2018

讚賞人文傳環保 弘揚善法聚清流

圖說:十一月十九日的上午,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邀請到一位在退休前與退休後,都表現得十分亮眼與傑出的環境教育講師 楊贊弘師兄,前來公司分享「站在世紀的災難中,我們能做什麼?」的主題 (圖片:許育仁)。十一月十九日的上午,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邀請到一位在退休前與退休後,都表現得十分亮眼與傑出的環境教育講師 楊贊弘師兄,前來公司分享「站在世紀的災難中,我們能做什麼?」的主題。這位曾經在知名高科技行業擔任高階主管的講師,曾負責過歐、亞、美洲區的業務總監,並任職過台灣與香港地區的管理總代表(總經理),贊弘師兄有著實事求是、做事精確的優秀特質。

圖說:因為感動慈濟 證嚴法師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授證慈誠、委員後的 贊弘師兄,積極的投入戒殺護生、茹素環保與愛護地球的行列 (攝影:呂怡德)。因為感動慈濟 證嚴法師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授證慈誠、委員後的 贊弘師兄,更積極的投入戒殺護生、茹素環保與愛護地球的行列,發願要講1,000場次的環保宣導、要捐1,000次的鮮血救人、還要佈施1,000萬元的善款,來支持慈濟基金會救濟災難與災民的工作,並於2014年起,發心承擔做一位全職的慈濟志工來行善助人。

有別於其他講師的分享風格,贊弘師兄特別以科學數據分析的證明與國際環評會議共識的決議,來強調佐證並呼籲大家,我們唯一生存的地球環境,因為資源濫伐、溫室效應、氣候變遷以及四大不調(地、水、火、風),環境崩壞與災難頻傳的現象已經變得日趨劇烈,這讓環境保護的工作,已經到達刻不容緩的地步。

贊弘師兄引述 上人於今年年初的開示,分享她老人家心急如焚地再次呼籲「來不及、也做不及」來警醒世人,要趕緊環保救地球;師兄分享到「那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其實,只要趕緊人人身體力行「環保5R - refuse、reduce、reuse、repair、recycle」,還有「愛地球很簡單1、3、5 - 一塊省水、蔬食三好、隨身五寶」,更甚至像大愛感恩應用科技巧思,落實「回收再利用」、「Recycle to Recycle」的循環回收再利用等等,都是具體落實環保的好方法。

於分享與會後交流中,贊弘師兄都特別引述美國前任總統 歐巴馬於2015年巴黎氣候高峰會議結束後的強烈呼籲,峰會的結束其實是整體救地球行動的開始,鼓勵各國政府與各國企業,必須動用所有的力量,運用各種先進的科技與創新的技術,從各個面向來拯救地球,共同達成峰會協議的環評目標。

圖說:因為感動慈濟 證嚴法師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授證慈誠、委員後的 贊弘師兄,積極的投入戒殺護生、茹素環保與愛護地球的行列 (攝影:呂怡德)。因此,贊弘師兄特別肯定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不斷運用科技,創造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的作法,讓「續物命、造福慧、與地球共生息」的理想可以實踐,這種走在世界創新觀念與趨勢潮流的尖端,正是順天應人、符合普世價值的一種展現,非常具有意義性與前瞻性,因此,師兄特別期許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能永續發展,並祝福這家環保公益企業,能不斷傳遞正向的力量,淨化人心、保護環境。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讚賞人文傳環保 弘揚善法聚清流

圖說:十一月十九日的上午,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邀請到一位在退休前與退休後,都表現得十分亮眼與傑出的環境教育講師 楊贊弘師兄,前來公司分享「站在世紀的災難中,我們能做什麼?」的主題 (圖片:許育仁)。十一月十九日的上午,大愛感恩科技公司邀請到一位在退休前與退休後,都表現得十分亮眼與傑出的環境教育講師 楊贊弘師兄,前來公司分享「站在世紀的災難中,我們能做什麼?」的主題。這位曾經在知名高科技行業擔任高階主管的講師,曾負責過歐、亞、美洲區的業務總監,並任職過台灣與香港地區的管理總代表(總經理),贊弘師兄有著實事求是、做事精確的優秀特質。

圖說:因為感動慈濟 證嚴法師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授證慈誠、委員後的 贊弘師兄,積極的投入戒殺護生、茹素環保與愛護地球的行列 (攝影:呂怡德)。因為感動慈濟 證嚴法師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授證慈誠、委員後的 贊弘師兄,更積極的投入戒殺護生、茹素環保與愛護地球的行列,發願要講1,000場次的環保宣導、要捐1,000次的鮮血救人、還要佈施1,000萬元的善款,來支持慈濟基金會救濟災難與災民的工作,並於2014年起,發心承擔做一位全職的慈濟志工來行善助人。

有別於其他講師的分享風格,贊弘師兄特別以科學數據分析的證明與國際環評會議共識的決議,來強調佐證並呼籲大家,我們唯一生存的地球環境,因為資源濫伐、溫室效應、氣候變遷以及四大不調(地、水、火、風),環境崩壞與災難頻傳的現象已經變得日趨劇烈,這讓環境保護的工作,已經到達刻不容緩的地步。

贊弘師兄引述 上人於今年年初的開示,分享她老人家心急如焚地再次呼籲「來不及、也做不及」來警醒世人,要趕緊環保救地球;師兄分享到「那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其實,只要趕緊人人身體力行「環保5R - refuse、reduce、reuse、repair、recycle」,還有「愛地球很簡單1、3、5 - 一塊省水、蔬食三好、隨身五寶」,更甚至像大愛感恩應用科技巧思,落實「回收再利用」、「Recycle to Recycle」的循環回收再利用等等,都是具體落實環保的好方法。

於分享與會後交流中,贊弘師兄都特別引述美國前任總統 歐巴馬於2015年巴黎氣候高峰會議結束後的強烈呼籲,峰會的結束其實是整體救地球行動的開始,鼓勵各國政府與各國企業,必須動用所有的力量,運用各種先進的科技與創新的技術,從各個面向來拯救地球,共同達成峰會協議的環評目標。

圖說:因為感動慈濟 證嚴法師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授證慈誠、委員後的 贊弘師兄,積極的投入戒殺護生、茹素環保與愛護地球的行列 (攝影:呂怡德)。因此,贊弘師兄特別肯定大愛感恩科技公司不斷運用科技,創造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的作法,讓「續物命、造福慧、與地球共生息」的理想可以實踐,這種走在世界創新觀念與趨勢潮流的尖端,正是順天應人、符合普世價值的一種展現,非常具有意義性與前瞻性,因此,師兄特別期許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能永續發展,並祝福這家環保公益企業,能不斷傳遞正向的力量,淨化人心、保護環境。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2018,11/20 環保署參訪台中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

【對象】環保署參訪台中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
【時間】2018年11月20日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8_11_1120000_1.jpg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8_11_1120000_2.jpg

Read more

週一, 19 十一月 2018

慈悲有智慧 科技有人文

圖說:由佛教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慈濟大學人文處所主辦的「點燃慈悲,照亮科技」慈悲科技展暨救將防災體驗營,為期2周的活動時間內容包含人文講座、慈悲科技靜態展、導覽志工培訓、救將!防救災體驗營等,於19日在慈濟大學大愛樓熱鬧開展。(圖片:慈濟大學提供)近年全球氣候變遷自然災難發生頻率與強度日增,2010年巴基斯坦水患中,只能把溼地板當嬰兒床的小女嬰夏娜,讓證嚴法師心生不忍一念悲心,開啟了慈悲科技的發展運用在賑災救援中。這些研發深具創新創意與環保內涵的賑災產品,屬最具體化且實用性高的硬體研發,均是證嚴法師帶領志工研發的結晶,並不是要強調產品本身,而是背後的慈濟人文精神與環保概念。

由佛教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慈濟大學人文處所主辦的「點燃慈悲,照亮科技」慈悲科技展暨救將防災體驗營,為期2周的活動時間內容包含人文講座、慈悲科技靜態展、導覽志工培訓、救將!防救災體驗營等,於19日在慈濟大學大愛樓熱鬧開展。

為了落實綠色大學在地社會責任與社會參與的精神,因此將慈悲科技設計展及實務操作的防災體驗營訓練引進慈濟大學。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分享到:「現在是一個科技的時代,也是一個全球化、智慧化,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慈悲科技的使命就是在慈濟全球賑災經驗的帶領之下,需要與時俱進解決救災人員、災民所面對到的問題及提供適時幫助。」

如環保LED太陽能帽、LED太陽能板發光及充電、地凍天寒中取暖甚至可煮食的無煙又耐久燒火箭爐、甚至可將河川水過濾成飲用水的淨水船等,皆是可取之當地用之當地的的素材來完成救災行動,而創新設計以解決問題導向的研發,期待能讓學生能學習到環境永續發展之精神。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展現環保再生的力量,將慈濟用心的回收成果,包含循環經濟回收再回收系列、慈悲科技系列、壓力布系列、三大主題呈現,每一個產品的研發設計,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與愛。(圖片: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慈悲科技展將透過解說與體驗營實作帶領參與者反思,提升環境意識並將環境保護理念落實日常生活中。「大愛感恩科技」展現環保再生的力量,將慈濟用心的回收成果,包含循環經濟回收再回收系列、慈悲科技系列、壓力布系列、三大主題呈現,每一個產品的研發設計,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與愛。

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暨監察人林家和師兄分享到:「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為大愛感恩核心精神,慈善與環保志業更是跨世紀,至今不曾間斷,特過各行各業共同愛心接力,化身各項不可思議的環保服飾、生活用品、慈悲科技產品等,藉由環保實踐,成為慈濟的堅實後盾,年年將所得盈餘完全回饋慈濟國、內外賑災為100%的社會公益企業。」慈濟的救災足跡遍佈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揮大愛共伴感恩行,用科技將愛傳入人心。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花蓮慈濟大學報導

Read more

慈悲有智慧 科技有人文

圖說:由佛教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慈濟大學人文處所主辦的「點燃慈悲,照亮科技」慈悲科技展暨救將防災體驗營,為期2周的活動時間內容包含人文講座、慈悲科技靜態展、導覽志工培訓、救將!防救災體驗營等,於19日在慈濟大學大愛樓熱鬧開展。(圖片:慈濟大學提供)近年全球氣候變遷自然災難發生頻率與強度日增,2010年巴基斯坦水患中,只能把溼地板當嬰兒床的小女嬰夏娜,讓證嚴法師心生不忍一念悲心,開啟了慈悲科技的發展運用在賑災救援中。這些研發深具創新創意與環保內涵的賑災產品,屬最具體化且實用性高的硬體研發,均是證嚴法師帶領志工研發的結晶,並不是要強調產品本身,而是背後的慈濟人文精神與環保概念。

由佛教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慈濟大學人文處所主辦的「點燃慈悲,照亮科技」慈悲科技展暨救將防災體驗營,為期2周的活動時間內容包含人文講座、慈悲科技靜態展、導覽志工培訓、救將!防救災體驗營等,於19日在慈濟大學大愛樓熱鬧開展。

為了落實綠色大學在地社會責任與社會參與的精神,因此將慈悲科技設計展及實務操作的防災體驗營訓練引進慈濟大學。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分享到:「現在是一個科技的時代,也是一個全球化、智慧化,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慈悲科技的使命就是在慈濟全球賑災經驗的帶領之下,需要與時俱進解決救災人員、災民所面對到的問題及提供適時幫助。」

如環保LED太陽能帽、LED太陽能板發光及充電、地凍天寒中取暖甚至可煮食的無煙又耐久燒火箭爐、甚至可將河川水過濾成飲用水的淨水船等,皆是可取之當地用之當地的的素材來完成救災行動,而創新設計以解決問題導向的研發,期待能讓學生能學習到環境永續發展之精神。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展現環保再生的力量,將慈濟用心的回收成果,包含循環經濟回收再回收系列、慈悲科技系列、壓力布系列、三大主題呈現,每一個產品的研發設計,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與愛。(圖片: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慈悲科技展將透過解說與體驗營實作帶領參與者反思,提升環境意識並將環境保護理念落實日常生活中。「大愛感恩科技」展現環保再生的力量,將慈濟用心的回收成果,包含循環經濟回收再回收系列、慈悲科技系列、壓力布系列、三大主題呈現,每一個產品的研發設計,背後都有感人的故事與愛。

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暨監察人林家和師兄分享到:「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為大愛感恩核心精神,慈善與環保志業更是跨世紀,至今不曾間斷,特過各行各業共同愛心接力,化身各項不可思議的環保服飾、生活用品、慈悲科技產品等,藉由環保實踐,成為慈濟的堅實後盾,年年將所得盈餘完全回饋慈濟國、內外賑災為100%的社會公益企業。」慈濟的救災足跡遍佈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揮大愛共伴感恩行,用科技將愛傳入人心。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花蓮慈濟大學報導

Read more

2018,11/19 慈濟大學慈悲科技開展

【對象】慈濟大學慈悲科技開展
【時間】2018年11月19日

1119.jpg11191.jpg111977.jpg111911oiu1.jpg

Read more

週二, 13 十一月 2018

綠色永續環境教育 共知共識共行

圖說:2018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位於外埔園區的「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三百多坪展館以 “ 感受地球的呼吸“ 並以共知,共識達到共行,成為此次台中花博循環經濟示範亮點展館。(照片:慈濟台中花博團隊)2018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位於外埔園區的「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三百多坪展館以 “ 感受地球的呼吸“ 並以共知,共識達到共行,成為此次台中花博循環經濟示範亮點展館。

展館內部展現地球暖化、水立方惜水如金的情境裝置、土石流體驗、以廢棄寶特瓶回收再製的一條龍教育示範流程、以慈悲為本研發的環保精質化綠色環保'心'品系列、尊重自然生態的淨斯人文,921 九九峯走山實境感受,樂活減碳騎單車、低碳樂活好食光的早餐車、地球發燒熱感體驗、回收分類的知性體驗、一筷省水等身體力行互動體驗等。

「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此次為登記參訪者除闖關集點致贈結緣品外,並提供行政院環保署的環境教育研習一小時認證時數,參訪後大愛感恩會代為登錄在環保署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圖說:「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此次為登記參訪者除闖關集點致贈結緣品外,並提供行政院環保署的環境教育研習一小時認證時數,參訪後大愛感恩會代為登錄在環保署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照片:慈濟台中花博團隊)期待愛護地球行動從自身做起進而影響家人、學校、社區等,共同為地球的永續來努力。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介紹
https://2018floraexpo.tw/Park/Detail/Waipu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綠色永續環境教育 共知共識共行

圖說:2018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位於外埔園區的「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三百多坪展館以 “ 感受地球的呼吸“ 並以共知,共識達到共行,成為此次台中花博循環經濟示範亮點展館。(照片:慈濟台中花博團隊)2018年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位於外埔園區的「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三百多坪展館以 “ 感受地球的呼吸“ 並以共知,共識達到共行,成為此次台中花博循環經濟示範亮點展館。

展館內部展現地球暖化、水立方惜水如金的情境裝置、土石流體驗、以廢棄寶特瓶回收再製的一條龍教育示範流程、以慈悲為本研發的環保精質化綠色環保'心'品系列、尊重自然生態的淨斯人文,921 九九峯走山實境感受,樂活減碳騎單車、低碳樂活好食光的早餐車、地球發燒熱感體驗、回收分類的知性體驗、一筷省水等身體力行互動體驗等。

「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此次為登記參訪者除闖關集點致贈結緣品外,並提供行政院環保署的環境教育研習一小時認證時數,參訪後大愛感恩會代為登錄在環保署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圖說:「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此次為登記參訪者除闖關集點致贈結緣品外,並提供行政院環保署的環境教育研習一小時認證時數,參訪後大愛感恩會代為登錄在環保署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照片:慈濟台中花博團隊)期待愛護地球行動從自身做起進而影響家人、學校、社區等,共同為地球的永續來努力。

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介紹
https://2018floraexpo.tw/Park/Detail/Waipu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日, 11 十一月 2018

環保教育下一代 啟發心念共學習

圖說:2018年慈濟松山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第30期課程,11月9日一早近30位大愛媽媽於松山聯絡處舉行,透過大愛感恩經營規劃室團隊張絮評、李岩珂、陳昱綺三位年輕同仁以動、靜態的課程方式並結合環保DIY來進行互動與分享。(攝影:陳昱綺)「災難像一記記警鐘,需要每個人的力量,不能缺少任何一個人,期待眾人廣結善緣,帶動身心環保,人人若能啟發悲心,願意去撫慰受傷的大地與人心,那麼黑暗的盡頭,光明就在望了。」2018年慈濟松山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第30期課程,11月9日一早近30位大愛媽媽於松山聯絡處舉行,透過大愛感恩經營規劃室團隊張絮評、李岩珂、陳昱綺三位年輕同仁以動、靜態的課程方式並結合環保DIY來進行互動與分享。

圖說:八十歲大愛奶奶黃翁素卿師姊分享:「做環保寶特瓶風鈴這個好,讓老人我手腦並用動動腦,我們要做環保救地球。」(攝影:陳昱綺)「人生中要有PET,把髒污去除,能夠再回歸、再利用,行菩薩道,就是歷練過,邊洗邊練,洗得乾淨,便能夠再完成我們原來的本性。」同仁張絮評先透過自身求學故事歷程,有如「人生PET」帶入環保,分享出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及慈悲科技系列、壓力布系列、R2R回收再回收系列等研發背後精神與意義。

由於大愛媽媽們平時都是走入校園傳遞環保,同仁也藉此分享環保教育推廣錦囊妙計,硬體層面內湖/高雄岡山環保園區ㄧ條龍環保製程,以及最近剛開幕的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外埔園區「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軟體層面環保可攜式DNA種子瓶、環保繪本動畫、環保相關DIY結緣品。

學員長楊秋娥師姊分享:「聽完覺得很有趣!今天把三個理念記起來,環保人文慈悲科技、回收再回收、壓力布,整個過程集合很多人的愛心,因為有愛,才有大愛感恩科技」愛不分國界,不分種族,把愛傳出去。大愛媽媽陳琳俙師姊分享:「之前知道大愛感恩科技,但這次聽完講師的分享更有收穫,才知道還有很多東西都是寶特瓶做的,覺得研發團隊很厲害!像證嚴上人講得化無用為大用,我們沒有不能用的,每個人都是有用的價值。」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淺能。

圖說:(圖右)大愛媽媽陳琳俙師姊分享:「之前知道大愛感恩科技,但這次聽完講師的分享更有收穫,才知道還有很多東西都是寶特瓶做的,覺得研發團隊很厲害!像證嚴上人講得化無用為大用,我們沒有不能用的,每個人都是有用的價值。」(攝影:陳昱綺)活到老學到老,最佳典範八十歲大愛奶奶黃翁素卿師姊分享:「做環保寶特瓶風鈴這個好,讓老人我手腦並用動動腦,我們要一起做環保救地球。」單純心念惜大地做環保、說環保,不分年齡、階層、背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期待大家要共知、共識、共行,身體力行,並帶動身邊左鄰右舍共同愛護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陳昱綺 台北市松山區報導

Read more

環保教育下一代 啟發心念共學習

圖說:2018年慈濟松山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第30期課程,11月9日一早近30位大愛媽媽於松山聯絡處舉行,透過大愛感恩經營規劃室團隊張絮評、李岩珂、陳昱綺三位年輕同仁以動、靜態的課程方式並結合環保DIY來進行互動與分享。(攝影:陳昱綺)「災難像一記記警鐘,需要每個人的力量,不能缺少任何一個人,期待眾人廣結善緣,帶動身心環保,人人若能啟發悲心,願意去撫慰受傷的大地與人心,那麼黑暗的盡頭,光明就在望了。」2018年慈濟松山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第30期課程,11月9日一早近30位大愛媽媽於松山聯絡處舉行,透過大愛感恩經營規劃室團隊張絮評、李岩珂、陳昱綺三位年輕同仁以動、靜態的課程方式並結合環保DIY來進行互動與分享。

圖說:八十歲大愛奶奶黃翁素卿師姊分享:「做環保寶特瓶風鈴這個好,讓老人我手腦並用動動腦,我們要做環保救地球。」(攝影:陳昱綺)「人生中要有PET,把髒污去除,能夠再回歸、再利用,行菩薩道,就是歷練過,邊洗邊練,洗得乾淨,便能夠再完成我們原來的本性。」同仁張絮評先透過自身求學故事歷程,有如「人生PET」帶入環保,分享出大愛感恩科技的核心價值及慈悲科技系列、壓力布系列、R2R回收再回收系列等研發背後精神與意義。

由於大愛媽媽們平時都是走入校園傳遞環保,同仁也藉此分享環保教育推廣錦囊妙計,硬體層面內湖/高雄岡山環保園區ㄧ條龍環保製程,以及最近剛開幕的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外埔園區「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軟體層面環保可攜式DNA種子瓶、環保繪本動畫、環保相關DIY結緣品。

學員長楊秋娥師姊分享:「聽完覺得很有趣!今天把三個理念記起來,環保人文慈悲科技、回收再回收、壓力布,整個過程集合很多人的愛心,因為有愛,才有大愛感恩科技」愛不分國界,不分種族,把愛傳出去。大愛媽媽陳琳俙師姊分享:「之前知道大愛感恩科技,但這次聽完講師的分享更有收穫,才知道還有很多東西都是寶特瓶做的,覺得研發團隊很厲害!像證嚴上人講得化無用為大用,我們沒有不能用的,每個人都是有用的價值。」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淺能。

圖說:(圖右)大愛媽媽陳琳俙師姊分享:「之前知道大愛感恩科技,但這次聽完講師的分享更有收穫,才知道還有很多東西都是寶特瓶做的,覺得研發團隊很厲害!像證嚴上人講得化無用為大用,我們沒有不能用的,每個人都是有用的價值。」(攝影:陳昱綺)活到老學到老,最佳典範八十歲大愛奶奶黃翁素卿師姊分享:「做環保寶特瓶風鈴這個好,讓老人我手腦並用動動腦,我們要一起做環保救地球。」單純心念惜大地做環保、說環保,不分年齡、階層、背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期待大家要共知、共識、共行,身體力行,並帶動身邊左鄰右舍共同愛護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陳昱綺 台北市松山區報導

Read more

週五, 09 十一月 2018

2018,11/09 松山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第30期

【對象】松山區大愛媽媽成長教室第30期
【時間】2018年11月09日

20181112.jpg

Read more

週四, 08 十一月 2018

2018,11/08 北京慈濟家人

【對象】北京慈濟家人
【時間】2018年11月08日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8_11_2018110888.jpg

Read more

週二, 06 十一月 2018

如何提昇愛地球能量?

圖說:十一月五日一大清早,淑姿師姊風塵僕僕的從台中搭乘最早班的高鐵,受邀專程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與大家分享「如何提昇愛地球能量」的心得,邁向她第1,484場的環教推廣 (圖片:許育仁)。來自台中市北屯區的 邱淑姿師姊,曾是一位國小的專職老師,不過現在的她,是一位深刻體會「天天穿制服、天天都幸福」,發願要講超過1,000場次環境教育宣導、並樂在其中的慈濟志工。十一月五日一大清早,淑姿師姊風塵僕僕的從台中搭乘最早班的高鐵,受邀專程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與大家分享「如何提昇愛地球能量」的心得,邁向她第1,484場的環教推廣。

甚麼是世界上最長的距離?淑姿師姊感觸很深的強調,應該是「從說到一直到做到」吧!的確,在親身發生無常,罹癌病苦之後,才深刻的體會到 上人經常教導「生命無常、平安就是福」以及「人生沒有擁有權、只有使用權」的道理;不謀而合的,世界科技大亨 賈伯斯於罹癌臨終前,也曾經分享過「再多的錢,也買不到一秒鐘、一口氣」。因此,在五年前胃癌治癒之後, 淑姿師姊更明白要「珍惜生命、善用時間」,也更激發她「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的人生信念,同時,還發願要善用自己當老師的良能,向社會各界推廣環境教育。

在生、死之間走了一回的 淑姿師姊,開始很認真的思考三件事,我這一生做了些什麼?在未來有限的生命裡,我還能做些什麼?我能安心的來面對我的下一輩子嗎?尤其是第三點,若是對焦到這次的主題,我們能安心我們的下一代人來面對未來的環境嗎?看到現今海洋環境汙染的專題報導,一大片、一大片的垃圾洋流汙染海洋生態,以及已經嚴重進入食物鏈汙染的塑膠微粒與塑化劑等問題,人類的高度文明開發與肆意破壞環境的行為,最終,因果相循的後果,還是再回頭傷害到自己人類的身上。

圖說:在會後的交流中,淑姿師姊(圖中)再次讚賞與肯定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成立的價值,在專業呈現的背後,更帶動廣大社區會眾與各界人士的響應,期待大家的認同與投入,都可以成為淨化環境的關鍵推手 (攝影:呂怡德)。看到現今有愈來愈多的海龜、海豹、鯨豚、海鳥或是海洋生物,因為誤食塑膠製品以及被廢棄塑膠漁網纏繞致死的報導,人類對於「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任何行動,都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階段,因此,淑姿師姊很支持大愛感恩與德式馬兩家公司的同仁,即將發心參與北海岸的淨灘活動,期待這一份愛護環境的能量,可以讓天地萬物更和諧共存。

在會後的交流中,淑姿師姊再次讚賞與肯定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的因緣,一群響應 上人環保理念、來自不同領域的實業家,因為發心與堅持,真正落實了環保再生的實踐,做出慈悲科技、Recycle to Recycle這類精緻又專業的環保產品,而在專業呈現的背後,更影響帶動廣大社區會眾與各界人士的認同與響應,就如同 淑姿師姊分享最後所播放「還地球幸福的笑臉」音樂所描述的內容,期待大家的認同與投入,都可以成為淨化環境的關鍵推手。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如何提昇愛地球能量?

圖說:十一月五日一大清早,淑姿師姊風塵僕僕的從台中搭乘最早班的高鐵,受邀專程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與大家分享「如何提昇愛地球能量」的心得,邁向她第1,484場的環教推廣 (圖片:許育仁)。來自台中市北屯區的 邱淑姿師姊,曾是一位國小的專職老師,不過現在的她,是一位深刻體會「天天穿制服、天天都幸福」,發願要講超過1,000場次環境教育宣導、並樂在其中的慈濟志工。十一月五日一大清早,淑姿師姊風塵僕僕的從台中搭乘最早班的高鐵,受邀專程前來大愛感恩科技公司與大家分享「如何提昇愛地球能量」的心得,邁向她第1,484場的環教推廣。

甚麼是世界上最長的距離?淑姿師姊感觸很深的強調,應該是「從說到一直到做到」吧!的確,在親身發生無常,罹癌病苦之後,才深刻的體會到 上人經常教導「生命無常、平安就是福」以及「人生沒有擁有權、只有使用權」的道理;不謀而合的,世界科技大亨 賈伯斯於罹癌臨終前,也曾經分享過「再多的錢,也買不到一秒鐘、一口氣」。因此,在五年前胃癌治癒之後, 淑姿師姊更明白要「珍惜生命、善用時間」,也更激發她「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的人生信念,同時,還發願要善用自己當老師的良能,向社會各界推廣環境教育。

在生、死之間走了一回的 淑姿師姊,開始很認真的思考三件事,我這一生做了些什麼?在未來有限的生命裡,我還能做些什麼?我能安心的來面對我的下一輩子嗎?尤其是第三點,若是對焦到這次的主題,我們能安心我們的下一代人來面對未來的環境嗎?看到現今海洋環境汙染的專題報導,一大片、一大片的垃圾洋流汙染海洋生態,以及已經嚴重進入食物鏈汙染的塑膠微粒與塑化劑等問題,人類的高度文明開發與肆意破壞環境的行為,最終,因果相循的後果,還是再回頭傷害到自己人類的身上。

圖說:在會後的交流中,淑姿師姊(圖中)再次讚賞與肯定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成立的價值,在專業呈現的背後,更帶動廣大社區會眾與各界人士的響應,期待大家的認同與投入,都可以成為淨化環境的關鍵推手 (攝影:呂怡德)。看到現今有愈來愈多的海龜、海豹、鯨豚、海鳥或是海洋生物,因為誤食塑膠製品以及被廢棄塑膠漁網纏繞致死的報導,人類對於「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任何行動,都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階段,因此,淑姿師姊很支持大愛感恩與德式馬兩家公司的同仁,即將發心參與北海岸的淨灘活動,期待這一份愛護環境的能量,可以讓天地萬物更和諧共存。

在會後的交流中,淑姿師姊再次讚賞與肯定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的因緣,一群響應 上人環保理念、來自不同領域的實業家,因為發心與堅持,真正落實了環保再生的實踐,做出慈悲科技、Recycle to Recycle這類精緻又專業的環保產品,而在專業呈現的背後,更影響帶動廣大社區會眾與各界人士的認同與響應,就如同 淑姿師姊分享最後所播放「還地球幸福的笑臉」音樂所描述的內容,期待大家的認同與投入,都可以成為淨化環境的關鍵推手。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2018,11/06 菲律賓巴丹省Dinalupihan市長

【對象】菲律賓巴丹省Dinalupihan市長
【時間】2018年11月06日

1106.jpg1106-2.jpg1106-4.jpgd1106-3.jpg

Read more

週六, 03 十一月 2018

2018,11/03 台中花博開幕式

【對象】台中花博開幕式
【時間】2018年11月03日

1103-2.jpg1103-3.jpg1103-4.jpg1103.jpg

Read more

週五, 02 十一月 2018

大愛感恩續物命 環保再生造福慧

圖說:全臺第十一間「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概念館」於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點,在台北新店靜思堂正式開幕營運,與會的來賓大德與來自社區的師兄、師姊們約三百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慶賀開幕 (攝影:呂怡德)。全臺第十一間「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概念館」於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點,在台北新店靜思堂正式開幕營運,與會的來賓大德有總統府參議 林秋足女士、台北慈濟醫院的 趙有誠院長、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賢伉儷、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賢伉儷以及來自社區的環保菩薩、見習、培訓學員、社區師兄、師姊與會眾大德們約三百餘人,一同齊聚一堂慶賀開幕。

啟業典禮一開始,由靜思鼓隊的青年鼓兒帶來充滿撼動與活力「揮灑生命的彩筆」來揭開序幕,已年輕人的活力,慶賀環保概念館「續物命、造福慧」,帶來創新的環保概念;接著由深坑國中國樂社,帶來悠揚的國樂「感恩的心」,讓現場的氣氛,瞬時又瀰漫著滿滿的感動與人文氣息。

圖說:與會來賓總統府參議 林秋足女士(上圖中)、台北慈濟醫院 趙有誠院長(下圖右一)、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下圖右二)、文山區合心大家長 吳福川師兄(下圖右四),分別代表致詞祝賀 (攝影:呂怡德)。來賓 趙有誠院長表示,很感動實業家們響應 上人的環保理念,出錢出力成立公司,將「環保」和「慈悲」結合,把再生的環保毛毯,發送到世界各地有災難的地方,包括近期的普悠瑪列車事件;趙院長表示,在固體垃圾中約有56%可以回收,而台灣在這方面的努力是排名世界第六,慈濟環保志工在愛護地球所盡的努力,不在話下。師兄、師姊們每日精進、把握當下,都是我們很好的學習對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大家都是我的老師,趙院長謙虛的分享感言。

慈濟文山區的合心大家長 吳福川師兄也表示:「當初 上人提倡環保愛地球。 上人輕輕的說,但是實業家們卻是重重的聽,踏實的去執行,將 上人的環保理念用生命認真去做,用生命走入慧命、用慧命延續物命、再用物命擁抱蒼生,哪裏有苦難,哪裡就有大愛感恩的救災物資,實屬難得的大愛精神。」吳福川師兄希望大家能大力的推廣、護持這份慈悲的精神。

大愛感恩科技的五位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也於開幕典禮上代表公司感恩大家的共襄盛舉,他呼籲大家要秉持 上人愛護地球的理念,將大愛感恩的宗旨「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理念用力的傳揚出去。 林家和師兄也感恩全臺每天有約8萬人次的環保志工,無私付出的在環保站努力,每件大愛感恩的產品都是經由層層的分工完成,從回收、分類、清洗、切片、抽紗、織布等繁複的工序才能製作而成,這其中都是充滿著許多愛心接力而成。

圖說:啟業典禮一開始,由靜思鼓隊帶來充滿活力「揮灑生命的彩筆」揭開序幕;接著由深坑國中國樂社,帶來悠揚「感恩的心」,讓現場的氣氛,瞬時瀰漫著滿滿的感動與人文氣息 (攝影:呂怡德)。林家和師兄法喜充滿的說:「我全身上下穿的都是大愛感恩的產品,像這身西裝,我稱它是『法喜服』,它有 上人的法(環保護地)和環保志工的愛加持,也具有『保平安』的概念。」的確,落實環保、愛護地球,生存在地球上的人們才會天地平安,「藉物傳法」是很有智慧的概念,更是無價的現身說法。
概念館開幕後,湧入許多護持的會眾,大家無不讚嘆,產品的多元研發及融入其中的人文精神,還有回收再利用的智慧。館內陳列得獎無數的獎盃,更是大愛感恩「推動環保、慈悲科技」的最佳代言,整體的環保藝術裝置,在大家進入前就已無聲說法,展現出大愛感恩要傳達的環保概念。不管是否請購,每位參訪的會眾,都已充分感受到這座低碳人文概念館,所傳遞給人們帶動環保、科技與愛心的正向能量!

人文真善美志工 呂怡德、王心懋 台北新店靜思堂報導

Read more

大愛感恩續物命 環保再生造福慧

圖說:全臺第十一間「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概念館」於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點,在台北新店靜思堂正式開幕營運,與會的來賓大德與來自社區的師兄、師姊們約三百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慶賀開幕 (攝影:呂怡德)。全臺第十一間「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概念館」於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點,在台北新店靜思堂正式開幕營運,與會的來賓大德有總統府參議 林秋足女士、台北慈濟醫院的 趙有誠院長、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賢伉儷、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賢伉儷以及來自社區的環保菩薩、見習、培訓學員、社區師兄、師姊與會眾大德們約三百餘人,一同齊聚一堂慶賀開幕。

啟業典禮一開始,由靜思鼓隊的青年鼓兒帶來充滿撼動與活力「揮灑生命的彩筆」來揭開序幕,已年輕人的活力,慶賀環保概念館「續物命、造福慧」,帶來創新的環保概念;接著由深坑國中國樂社,帶來悠揚的國樂「感恩的心」,讓現場的氣氛,瞬時又瀰漫著滿滿的感動與人文氣息。

圖說:與會來賓總統府參議 林秋足女士(上圖中)、台北慈濟醫院 趙有誠院長(下圖右一)、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下圖右二)、文山區合心大家長 吳福川師兄(下圖右四),分別代表致詞祝賀 (攝影:呂怡德)。來賓 趙有誠院長表示,很感動實業家們響應 上人的環保理念,出錢出力成立公司,將「環保」和「慈悲」結合,把再生的環保毛毯,發送到世界各地有災難的地方,包括近期的普悠瑪列車事件;趙院長表示,在固體垃圾中約有56%可以回收,而台灣在這方面的努力是排名世界第六,慈濟環保志工在愛護地球所盡的努力,不在話下。師兄、師姊們每日精進、把握當下,都是我們很好的學習對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大家都是我的老師,趙院長謙虛的分享感言。

慈濟文山區的合心大家長 吳福川師兄也表示:「當初 上人提倡環保愛地球。 上人輕輕的說,但是實業家們卻是重重的聽,踏實的去執行,將 上人的環保理念用生命認真去做,用生命走入慧命、用慧命延續物命、再用物命擁抱蒼生,哪裏有苦難,哪裡就有大愛感恩的救災物資,實屬難得的大愛精神。」吳福川師兄希望大家能大力的推廣、護持這份慈悲的精神。

大愛感恩科技的五位發起人之一 林家和師兄,也於開幕典禮上代表公司感恩大家的共襄盛舉,他呼籲大家要秉持 上人愛護地球的理念,將大愛感恩的宗旨「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的理念用力的傳揚出去。 林家和師兄也感恩全臺每天有約8萬人次的環保志工,無私付出的在環保站努力,每件大愛感恩的產品都是經由層層的分工完成,從回收、分類、清洗、切片、抽紗、織布等繁複的工序才能製作而成,這其中都是充滿著許多愛心接力而成。

圖說:啟業典禮一開始,由靜思鼓隊帶來充滿活力「揮灑生命的彩筆」揭開序幕;接著由深坑國中國樂社,帶來悠揚「感恩的心」,讓現場的氣氛,瞬時瀰漫著滿滿的感動與人文氣息 (攝影:呂怡德)。林家和師兄法喜充滿的說:「我全身上下穿的都是大愛感恩的產品,像這身西裝,我稱它是『法喜服』,它有 上人的法(環保護地)和環保志工的愛加持,也具有『保平安』的概念。」的確,落實環保、愛護地球,生存在地球上的人們才會天地平安,「藉物傳法」是很有智慧的概念,更是無價的現身說法。
概念館開幕後,湧入許多護持的會眾,大家無不讚嘆,產品的多元研發及融入其中的人文精神,還有回收再利用的智慧。館內陳列得獎無數的獎盃,更是大愛感恩「推動環保、慈悲科技」的最佳代言,整體的環保藝術裝置,在大家進入前就已無聲說法,展現出大愛感恩要傳達的環保概念。不管是否請購,每位參訪的會眾,都已充分感受到這座低碳人文概念館,所傳遞給人們帶動環保、科技與愛心的正向能量!

人文真善美志工 呂怡德、王心懋 台北新店靜思堂報導

Read more

2018,11/02 大陸授證學員

【對象】大陸授證學員
【時間】2018年11月02日

1102.jpg1102-1.jpg
1102-2.jpg1102-31.jpg

Read more

週四, 01 十一月 2018

發揮影響力 實實在在「實業家」

圖說:新加坡五位實業家再續緣,來到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參觀環保一條龍製程示範及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心品,希望將臺灣慈濟環保精質化帶回當地,不僅落實環保,也影響更多人。(攝影者:陳昱綺)2018年慈濟全球靜思生活營,於10月21日圓滿結束後。22日下午在新加坡實業家組召集人黃泉霖帶領下,五位新加坡實業家結束東區會所的營隊活動,把握時間再續緣,轉往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參觀大愛環保科技館 製程一條龍示範及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心品。最後並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位於內湖科學園區辦公室,與李鼎銘總經理座談。

座談中新加坡實業家鄧麗君分享:「新加坡每一年幾萬噸的塑料,都是賣到中國、馬來西亞、印尼去,但現在中國不收了,很多塑料都拿去燃燒,破壞環境。想要來台灣慈濟取經,了解怎麼解決問題。」

圖說:新加坡實業家王春來分享:「在靜思生活營買了新上市的飛織防穿刺修賢白鞋穿上它每一步感受滿滿的大愛,全台灣慈濟人的祝福,鞋子好穿舒服又彈性。」 (攝影者:陳昱綺)由環保志工導覽,讓實業家了解環保科技一條龍製程的示範,將回收而來的寶特瓶分類拆解瓶環、瓶蓋,放入容積壓縮器,壓成瓶磚;以人工剪碎成瓶片;將瓶片放入造粒押出機,變成酯粒條;酯粒進入抽絲押出機/捲取機抽出環保大愛紗;最後,以編檢機織成布,模擬示範回收寶特瓶加工成為環保毛毯及環保再生產品的完整過程。

周海燕分享:「在新加坡慈濟環保教育站半年時間,已學習很多環保知識,這次因緣際會,帶著一顆環保學習的態度來這次心靈之旅,多看、多學、多聽。來到大愛感恩科技看到這麼多好的產品,人要丟棄的垃圾,變成可再使用的資源,希望推廣更多地方,讓更多人知道。清淨在源頭,少丟是最重要的。自己剛剛突發奇想,在這裡購買一些產品,帶回新加坡環保教育站,也可以成立小小一個展覽室,讓一些學生或企業參訪慈濟環保站同時,也讓他們可以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每件產品都是說法品,讓它借物說法,接引更多人,傳法美與善。

圖說:新加坡實業家周海燕(左)分享:「購買一些產品,帶回新加坡環保教育站也可以成立小小一個展覽室,讓一些學生或企業去參訪慈濟環保站同時,也讓他們可以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左一)(攝影者:陳昱綺)新加坡實業家王春來也分享大愛感恩的新品:「在靜思生活營,買了新上市的飛織防穿刺修賢白鞋,穿上它,每一步感受滿滿的大愛、全台灣慈濟人的祝福,鞋子好穿舒服又彈性。」期望實業家們將環保心品融入生活中,讓日常生活裡也可「以分享大愛感恩回收再利用之成果」的方式做環保,及付出行動影響更多人,慈濟永續的活泉,你我繼續手牽手把愛傳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 陳昱綺 內湖報導

Read more

發揮影響力 實實在在「實業家」

圖說:新加坡五位實業家再續緣,來到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參觀環保一條龍製程示範及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心品,希望將臺灣慈濟環保精質化帶回當地,不僅落實環保,也影響更多人。(攝影者:陳昱綺)2018年慈濟全球靜思生活營,於10月21日圓滿結束後。22日下午在新加坡實業家組召集人黃泉霖帶領下,五位新加坡實業家結束東區會所的營隊活動,把握時間再續緣,轉往內湖環保教育園區,參觀大愛環保科技館 製程一條龍示範及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心品。最後並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位於內湖科學園區辦公室,與李鼎銘總經理座談。

座談中新加坡實業家鄧麗君分享:「新加坡每一年幾萬噸的塑料,都是賣到中國、馬來西亞、印尼去,但現在中國不收了,很多塑料都拿去燃燒,破壞環境。想要來台灣慈濟取經,了解怎麼解決問題。」

圖說:新加坡實業家王春來分享:「在靜思生活營買了新上市的飛織防穿刺修賢白鞋穿上它每一步感受滿滿的大愛,全台灣慈濟人的祝福,鞋子好穿舒服又彈性。」 (攝影者:陳昱綺)由環保志工導覽,讓實業家了解環保科技一條龍製程的示範,將回收而來的寶特瓶分類拆解瓶環、瓶蓋,放入容積壓縮器,壓成瓶磚;以人工剪碎成瓶片;將瓶片放入造粒押出機,變成酯粒條;酯粒進入抽絲押出機/捲取機抽出環保大愛紗;最後,以編檢機織成布,模擬示範回收寶特瓶加工成為環保毛毯及環保再生產品的完整過程。

周海燕分享:「在新加坡慈濟環保教育站半年時間,已學習很多環保知識,這次因緣際會,帶著一顆環保學習的態度來這次心靈之旅,多看、多學、多聽。來到大愛感恩科技看到這麼多好的產品,人要丟棄的垃圾,變成可再使用的資源,希望推廣更多地方,讓更多人知道。清淨在源頭,少丟是最重要的。自己剛剛突發奇想,在這裡購買一些產品,帶回新加坡環保教育站,也可以成立小小一個展覽室,讓一些學生或企業參訪慈濟環保站同時,也讓他們可以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每件產品都是說法品,讓它借物說法,接引更多人,傳法美與善。

圖說:新加坡實業家周海燕(左)分享:「購買一些產品,帶回新加坡環保教育站也可以成立小小一個展覽室,讓一些學生或企業去參訪慈濟環保站同時,也讓他們可以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左一)(攝影者:陳昱綺)新加坡實業家王春來也分享大愛感恩的新品:「在靜思生活營,買了新上市的飛織防穿刺修賢白鞋,穿上它,每一步感受滿滿的大愛、全台灣慈濟人的祝福,鞋子好穿舒服又彈性。」期望實業家們將環保心品融入生活中,讓日常生活裡也可「以分享大愛感恩回收再利用之成果」的方式做環保,及付出行動影響更多人,慈濟永續的活泉,你我繼續手牽手把愛傳下去。

大愛感恩科技 陳昱綺 內湖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