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2018

週日, 21 十月 2018

2018,10/22 新加坡實業家

【對象】新加坡實業家
【時間】2018年10月22日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8_10_1022.jpg

Read more

週五, 19 十月 2018

2018,10/20 台中花博種子導覽培訓

【對象】台中花博種子導覽培訓
【時間】2018年10月20日

1020-1.jpg1020-3.jpg1020.jpg1020-44.jpg

Read more

週三, 17 十月 2018

循環經濟創心意 回收再回收獲肯定

圖說:「2018全國循環經濟創意競賽」,於10月7日在台北火車站1樓多功能展演區舉行決賽,大愛感恩科技參賽作品「Recycle to Recycle (R2R回收再回收)」於產業組脫潁而出,獲得「金獎」殊榮。(攝影者:沉宛融)「2018全國循環經濟創意競賽」於10月7日在台北火車站1樓多功能展演區舉行決賽,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環興公司暨雲林科技大學承辦。此次競賽分為學生組與產業組,其中學生組參賽者遍佈全台,而產業組也橫跨新創公司與規模成熟的大企業,參賽作品十分精采與多元化。經過初選、決選大愛感恩科技「Recycle to Recycle (R2R回收再回收)」脫潁而出獲得「金獎」殊榮。

圖說:參觀民眾張小姐:「我自己也是讀循環經濟,將寶特瓶化廢為寶,提高原有得價值,非常具有意義,希望未來能夠持續循環」 (攝影者:沉宛融)循環經濟是國家重大的政策,更是全球各國政府重要的綠色能源推動指標。透過再製造、再利用,將使廢棄資源轉為可再利用之物質,從中發現商業、創業、新的商業模式機會。為了鼓勵民眾與企業重視循環經濟概念,並將資源再利用、零廢棄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與工業製程中,特地舉辦「2018年全國循環經濟創意競賽」,邀請學生、社會大眾與企業一同發揮創意發想,評分得標準不只再於產品本身,還考量到民眾接受度,讓此次創造循環經濟、創新產品、商業模式,共同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大愛感恩科技參賽作品「Recycle to Recycle (R2R回收再回收)經過重重的關卡從初選到進入決賽,決賽當天展攤介紹及報告,讓大家了解大愛感恩秉持著『與地球共生息』的精神,積極導入Recycle to Recycle (R2R)「回收再回收」設計概念,將廢棄環保毛毯下腳料回收,使用物理法製成二次回收再生環保酯粒、紗線、布料,開發回收再回收系列產品,包含背心、毛毯、圍巾、眼鏡、口遮罩、曬衣夾等,為「循環經濟、減廢到零廢」完全落實的展現。

張容甄小姐分享:「我是路過來看看展覽,看到攤位的R2R太陽眼鏡感到好奇,聽完分享,是由廢棄環保毛毯回收製做的,自己有帶眼鏡,可以直接戴上,保護眼睛又抗UV,覺得產品不錯! 」(攝影者:陳昱綺)此次競賽舉辦在人潮眾多的台北車站,參觀民眾張小姐分享到:「今天早上剛從美國回來,我們一開始不知道有這個展覽, 走進來看,我自己讀有關循環經濟的碩士,有興趣進來看,看到寶特瓶回收,化廢為寶,賦予新的生命,變成很有價值的產品,覺得很好!」張容甄小姐分享:「我是路過來看看展覽,看到攤位的R2R太陽眼鏡感到好奇,聽完分享,是由廢棄環保毛毯回收製做的,自己有帶眼鏡,可以直接戴上,保護眼睛又抗UV,覺得產品不錯!」。循環經濟是現在許多國家重視的議題,希望民眾能一起重視參予,期待大家一同締造和平永續的世界,實踐循環經濟,藉由改變心念將減廢與環保結合並落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大愛感恩科技 陳昱綺 台北市報導

Read more

循環經濟創心意 回收再回收獲肯定

圖說:「2018全國循環經濟創意競賽」,於10月7日在台北火車站1樓多功能展演區舉行決賽,大愛感恩科技參賽作品「Recycle to Recycle (R2R回收再回收)」於產業組脫潁而出,獲得「金獎」殊榮。(攝影者:沉宛融)「2018全國循環經濟創意競賽」於10月7日在台北火車站1樓多功能展演區舉行決賽,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環興公司暨雲林科技大學承辦。此次競賽分為學生組與產業組,其中學生組參賽者遍佈全台,而產業組也橫跨新創公司與規模成熟的大企業,參賽作品十分精采與多元化。經過初選、決選大愛感恩科技「Recycle to Recycle (R2R回收再回收)」脫潁而出獲得「金獎」殊榮。

圖說:參觀民眾張小姐:「我自己也是讀循環經濟,將寶特瓶化廢為寶,提高原有得價值,非常具有意義,希望未來能夠持續循環」 (攝影者:沉宛融)循環經濟是國家重大的政策,更是全球各國政府重要的綠色能源推動指標。透過再製造、再利用,將使廢棄資源轉為可再利用之物質,從中發現商業、創業、新的商業模式機會。為了鼓勵民眾與企業重視循環經濟概念,並將資源再利用、零廢棄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與工業製程中,特地舉辦「2018年全國循環經濟創意競賽」,邀請學生、社會大眾與企業一同發揮創意發想,評分得標準不只再於產品本身,還考量到民眾接受度,讓此次創造循環經濟、創新產品、商業模式,共同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大愛感恩科技參賽作品「Recycle to Recycle (R2R回收再回收)經過重重的關卡從初選到進入決賽,決賽當天展攤介紹及報告,讓大家了解大愛感恩秉持著『與地球共生息』的精神,積極導入Recycle to Recycle (R2R)「回收再回收」設計概念,將廢棄環保毛毯下腳料回收,使用物理法製成二次回收再生環保酯粒、紗線、布料,開發回收再回收系列產品,包含背心、毛毯、圍巾、眼鏡、口遮罩、曬衣夾等,為「循環經濟、減廢到零廢」完全落實的展現。

張容甄小姐分享:「我是路過來看看展覽,看到攤位的R2R太陽眼鏡感到好奇,聽完分享,是由廢棄環保毛毯回收製做的,自己有帶眼鏡,可以直接戴上,保護眼睛又抗UV,覺得產品不錯! 」(攝影者:陳昱綺)此次競賽舉辦在人潮眾多的台北車站,參觀民眾張小姐分享到:「今天早上剛從美國回來,我們一開始不知道有這個展覽, 走進來看,我自己讀有關循環經濟的碩士,有興趣進來看,看到寶特瓶回收,化廢為寶,賦予新的生命,變成很有價值的產品,覺得很好!」張容甄小姐分享:「我是路過來看看展覽,看到攤位的R2R太陽眼鏡感到好奇,聽完分享,是由廢棄環保毛毯回收製做的,自己有帶眼鏡,可以直接戴上,保護眼睛又抗UV,覺得產品不錯!」。循環經濟是現在許多國家重視的議題,希望民眾能一起重視參予,期待大家一同締造和平永續的世界,實踐循環經濟,藉由改變心念將減廢與環保結合並落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大愛感恩科技 陳昱綺 台北市報導

Read more

週一, 08 十月 2018

2018,10/09 台北新店慈院義賣活動

【對象】台北新店慈院義賣活動
【時間】2018年10月09日

1009-1.jpg1009-2.jpg1009-3.jpg1009-4.jpg

Read more

週六, 06 十月 2018

2018,10/07 全國循環經計創意競賽

【對象】全國循環經計創意競賽
【時間】2018年10月07日

1007.jpg1007-2.jpg1007-3.jpg1007-4.jpg

Read more

週四, 04 十月 2018

傳承法脈心相繫 弘揚宗門志不移

正值秋高氣爽的好時節,大愛感科技於十月一日的人文週會,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一位從事教育工作超過30年以上的資深前輩 洪靜原老師,來與大家分享「慈濟心、菩薩行」的議題 (圖片:許育仁)。正值秋高氣爽的好時節,大愛感科技於十月一日的人文週會,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一位從事教育工作超過30年以上的資深前輩 洪靜原老師,來與大家分享「慈濟心、菩薩行」的議題。

曾任慈濟大學醫學院及人文學院主任秘書的 靜原老師,因為長期工作訓練的養成能力,特別具有「整合規劃、鉅細靡遺、思緒清晰、條理分明」的特質,因此,慈大退休後,立即受邀承擔現在慈濟基金會編纂處主任的工作,帶領團隊進行法脈宗門與經藏集結的編纂任務。

這次的講題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內容卻不是每一人都很清楚,因此,大家特別期待,希望能透過老師對於「靜思法脈淵源與上人思想理念」的清楚脈絡,可以更深刻的明瞭志業發展,所應具備的精神信念。分享的一開始,靜原老師就引述,歷史上的聖人-「孔子周遊列國倡議王道、佛陀行走恆河開示悟入、耶穌走遍城鄉傳遞福音」,為何其思想信念都可以淵遠流長?因為事件會成歷史、建築會成古蹟、人事會有代謝,唯有正法真理,才能遍十方而恆古今。

圖說:透過 靜原老師對於「靜思法脈淵源與上人思想理念」的清楚脈絡,讓大家更深刻的明瞭志業發展,所應具備的精神信念,唯有正法真理,才能遍十方而恆古今 (攝影:呂怡德)。所以 上人創辦慈濟功德會與成立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弘願,就是期待能「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無難」,朝著「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的方向來走慈濟志業; 上人一生奉行師父 印順長老「為佛教、為眾生」的師訓,因此,為佛教→即以佛心為己心→以大慈悲心→傳此法脈→教導所有慈濟人都應內修誠正信實;而為眾生→則是以師志為己志→行菩薩道→建立宗門→帶領所有慈濟人都應外行慈悲喜捨。發展超過半世紀,這樣的精神理念,已逐漸成為一種普世價值,也成為國際上聯合國認同的國際NGO組織。

透過 靜原老師的分享,讓大家對於法脈宗門與志業發展的信念,更為明瞭與堅定,也藉此自我提醒不忘初衷,再次檢視方向、持續精進,讓大家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工作當中,不僅只是追求一份穩定的工作之外,更希望藉由工作團隊的「共知、共識、共行」,還可以一起創造利益社會大眾的意義與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傳承法脈心相繫 弘揚宗門志不移

正值秋高氣爽的好時節,大愛感科技於十月一日的人文週會,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一位從事教育工作超過30年以上的資深前輩 洪靜原老師,來與大家分享「慈濟心、菩薩行」的議題 (圖片:許育仁)。正值秋高氣爽的好時節,大愛感科技於十月一日的人文週會,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一位從事教育工作超過30年以上的資深前輩 洪靜原老師,來與大家分享「慈濟心、菩薩行」的議題。

曾任慈濟大學醫學院及人文學院主任秘書的 靜原老師,因為長期工作訓練的養成能力,特別具有「整合規劃、鉅細靡遺、思緒清晰、條理分明」的特質,因此,慈大退休後,立即受邀承擔現在慈濟基金會編纂處主任的工作,帶領團隊進行法脈宗門與經藏集結的編纂任務。

這次的講題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內容卻不是每一人都很清楚,因此,大家特別期待,希望能透過老師對於「靜思法脈淵源與上人思想理念」的清楚脈絡,可以更深刻的明瞭志業發展,所應具備的精神信念。分享的一開始,靜原老師就引述,歷史上的聖人-「孔子周遊列國倡議王道、佛陀行走恆河開示悟入、耶穌走遍城鄉傳遞福音」,為何其思想信念都可以淵遠流長?因為事件會成歷史、建築會成古蹟、人事會有代謝,唯有正法真理,才能遍十方而恆古今。

圖說:透過 靜原老師對於「靜思法脈淵源與上人思想理念」的清楚脈絡,讓大家更深刻的明瞭志業發展,所應具備的精神信念,唯有正法真理,才能遍十方而恆古今 (攝影:呂怡德)。所以 上人創辦慈濟功德會與成立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弘願,就是期待能「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無難」,朝著「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的方向來走慈濟志業; 上人一生奉行師父 印順長老「為佛教、為眾生」的師訓,因此,為佛教→即以佛心為己心→以大慈悲心→傳此法脈→教導所有慈濟人都應內修誠正信實;而為眾生→則是以師志為己志→行菩薩道→建立宗門→帶領所有慈濟人都應外行慈悲喜捨。發展超過半世紀,這樣的精神理念,已逐漸成為一種普世價值,也成為國際上聯合國認同的國際NGO組織。

透過 靜原老師的分享,讓大家對於法脈宗門與志業發展的信念,更為明瞭與堅定,也藉此自我提醒不忘初衷,再次檢視方向、持續精進,讓大家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工作當中,不僅只是追求一份穩定的工作之外,更希望藉由工作團隊的「共知、共識、共行」,還可以一起創造利益社會大眾的意義與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三, 03 十月 2018

大愛共伴 科技傳愛

圖說:針對8月底南部水災,大愛感恩科技配合慈濟基金會緊急運送防穿刺鞋墊與防割手套至嘉義、台南、高雄的等地方,讓慈悲科技產品提供救災人員一份安全的保障。(圖片: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曾經有人說:「神木的偉大,從它是一顆種子就決定了。後天的環境,只是不斷萃煉它的堅強。實現夢想的成功關鍵,不是在夢想本身,而是在堅持的過程。」9月26日上午,座落於文化古都府城台南的長榮大學,產學研究中心特別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從台北前來分享創立緣起與所經歷的困難與克服之方法。虞珊明以『B型企業的特質』與大家談大愛感恩科技用「科技傳愛、大愛共伴」的點滴。

基於長榮大學產學研究中心向來是以「務實、對社會有用」為創新的目標,甚至多項衍生計畫例如:攜手禾餘麥酒共同開發的「蒔醇」黑糖啤酒、以及即將開幕的方舟咖啡,從社會重視的食品安全切入。負責掌舵的研發長吳佩芝博士很認同大愛感恩慈悲科技的想法,更因為吳博士本身是慈濟骨髓捐贈資料庫配對成功的捐髓者,對慈濟非常了解,對於大愛感恩前來分享感到分外親切。

虞珊明從「為什麼大愛感恩是世界上少數認證的『B型企業』而不是『A型企業』?」與在場將近50多位師生分享。這裡的講的是「與大愛感恩相同的這些『B型企業』,追求的不是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公司,而是希望成為對世界『最好』 (Best for the world) 的公司。大愛感恩科技連續兩年獲得B Lab認證表揚為『對社區最好 (Best for the community) 的公司 』

大愛感恩科技開發過程,也曾遇到一些瓶頸,包括產品的良率問題、以及在當時紡織業普遍不看好、不支持回收原料問題,甚至面臨經營方向應該以原料銷售為主、還是做到終端品牌商,還有,是否做到產品顏色多彩與染色問題。所幸,經過沉澱思考,這些問題一一有了答案。

社會力研究發展中心黃肇新主任帶領同學參加這場分享會,黃肇新主任表示,因應當前的各種社區及家庭之複雜課題,已非現有的政府體質所能勝任,其需要讓社區民眾的參與,亦需專業者貢獻知識與技能。因此,長榮大學社會力研究發展中心是一個致力於社區與公民社會發展的小而有力的單位。希望透過大愛感恩分享,讓同學們初窺台灣社會企業、B型企業的典範。

圖說:長榮大學產學合作中心以「務實、對社會有用」為創新的目標,甚至多項衍生計畫例如:攜手禾餘麥酒共同開發的「蒔醇」黑糖啤酒、以及即將開幕的方舟咖啡(照片:虞珊明)分享中提到,針對8月底南部水災,大愛感恩科技配合慈濟基金會緊急運送防穿刺鞋墊與防割手套至嘉義、台南、高雄的等地方,讓慈悲科技產品提供救災人員一份安全的保障。大愛感恩科技當初實現寶特瓶回收、實踐心靈環保這個夢想的關鍵,不是在夢想本身有多崇高、獲得多少迴響,而是在證嚴上人的指導下,一路走來10年堅持實踐的過程。期待科技恆持傳愛心,讓每一個人有著共知、共識,而相伴共同努力、實踐共行。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南市歸仁區報導

Read more

大愛共伴 科技傳愛

圖說:針對8月底南部水災,大愛感恩科技配合慈濟基金會緊急運送防穿刺鞋墊與防割手套至嘉義、台南、高雄的等地方,讓慈悲科技產品提供救災人員一份安全的保障。(圖片: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曾經有人說:「神木的偉大,從它是一顆種子就決定了。後天的環境,只是不斷萃煉它的堅強。實現夢想的成功關鍵,不是在夢想本身,而是在堅持的過程。」9月26日上午,座落於文化古都府城台南的長榮大學,產學研究中心特別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從台北前來分享創立緣起與所經歷的困難與克服之方法。虞珊明以『B型企業的特質』與大家談大愛感恩科技用「科技傳愛、大愛共伴」的點滴。

基於長榮大學產學研究中心向來是以「務實、對社會有用」為創新的目標,甚至多項衍生計畫例如:攜手禾餘麥酒共同開發的「蒔醇」黑糖啤酒、以及即將開幕的方舟咖啡,從社會重視的食品安全切入。負責掌舵的研發長吳佩芝博士很認同大愛感恩慈悲科技的想法,更因為吳博士本身是慈濟骨髓捐贈資料庫配對成功的捐髓者,對慈濟非常了解,對於大愛感恩前來分享感到分外親切。

虞珊明從「為什麼大愛感恩是世界上少數認證的『B型企業』而不是『A型企業』?」與在場將近50多位師生分享。這裡的講的是「與大愛感恩相同的這些『B型企業』,追求的不是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公司,而是希望成為對世界『最好』 (Best for the world) 的公司。大愛感恩科技連續兩年獲得B Lab認證表揚為『對社區最好 (Best for the community) 的公司 』

大愛感恩科技開發過程,也曾遇到一些瓶頸,包括產品的良率問題、以及在當時紡織業普遍不看好、不支持回收原料問題,甚至面臨經營方向應該以原料銷售為主、還是做到終端品牌商,還有,是否做到產品顏色多彩與染色問題。所幸,經過沉澱思考,這些問題一一有了答案。

社會力研究發展中心黃肇新主任帶領同學參加這場分享會,黃肇新主任表示,因應當前的各種社區及家庭之複雜課題,已非現有的政府體質所能勝任,其需要讓社區民眾的參與,亦需專業者貢獻知識與技能。因此,長榮大學社會力研究發展中心是一個致力於社區與公民社會發展的小而有力的單位。希望透過大愛感恩分享,讓同學們初窺台灣社會企業、B型企業的典範。

圖說:長榮大學產學合作中心以「務實、對社會有用」為創新的目標,甚至多項衍生計畫例如:攜手禾餘麥酒共同開發的「蒔醇」黑糖啤酒、以及即將開幕的方舟咖啡(照片:虞珊明)分享中提到,針對8月底南部水災,大愛感恩科技配合慈濟基金會緊急運送防穿刺鞋墊與防割手套至嘉義、台南、高雄的等地方,讓慈悲科技產品提供救災人員一份安全的保障。大愛感恩科技當初實現寶特瓶回收、實踐心靈環保這個夢想的關鍵,不是在夢想本身有多崇高、獲得多少迴響,而是在證嚴上人的指導下,一路走來10年堅持實踐的過程。期待科技恆持傳愛心,讓每一個人有著共知、共識,而相伴共同努力、實踐共行。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南市歸仁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