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18
週一, 29 一月 2018
PET如同人生 善用環保科技說法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全球第二家環保科技館,在 證嚴上人慈准下,規劃「環保人文教育暨製程示範」,於每年接待超過15,000人參訪,領域遍及產、官、學、研、媒體、社會大眾的慈濟內湖園區,作為環保人文教育的最佳實例,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迷你製程模擬示範與實體成果的展現。
環保科技館內六大區塊:慈悲科技、Recycle To Recycle系列、R-PET大愛智慧塑膠系列、PP文具系列、低碳心生活、壓力布系列,設有人文教育海報、展示與體驗區、循環經濟主題,讓參訪民眾實際看到寶特瓶的流向、回收與實作,了解資源再利用以及循環經濟實體成果。團隊的環境教育分享與導覽,讓訪客體驗迷你製程示範以了解毛毯的製程,搭配生產毛毯的巧藝坊,與全世界結緣的環保毛毯,了解慈濟的無私大愛能撫慰世界上每一個受苦受難的角落。
環保製程一條龍的模擬製程機器展示流程為:將回收而來的寶特瓶分類拆解、放入容積壓縮器壓成瓶磚、以人工剪碎成瓶片、放入造粒押出機變成一顆顆的酯粒、進入抽絲押出機/捲取機抽出環保大愛紗、以編檢機織成布、加工成環保毛毯及環保再生產品。布展的設計,用心電圖連結著這些製作過程,象徵著地球的心跳聲,在前面階段是微弱的,因為人們不知環保的重要性,後來 證嚴上人聽到地球微弱的心跳聲,於是在1990年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因而開啟環保志業,2008年再由大愛感恩的賑災毛毯與環保產品的續物命、造福慧,慢慢讓地球心跳恢復健康與穩定。
近日,證嚴上人開示:『人生就像PET,寶特瓶製造出來讓大家用過了,就像人人原來已經成佛的本性,在因緣生滅來來回回當中有了污染,丟失了智慧,變成了凡夫,然而我們這些凡夫也可以被回收,即是趕快覺悟。把PET收回來將它清洗,分類清楚,可以抽紗織布、做毛毯,就如同回歸清淨的本性,我們能夠再來為人群付出。所以人生中要有PET,把髒污去除,能夠再回歸、再利用,行菩薩道,就是歷練過,邊洗邊練,洗得乾淨,便能夠再完成我們原來的本性。』
1月23日,證嚴上人也來到了內湖園區,參觀大愛環保科技館環保製程一條龍的佈展。從寶特瓶在環保站,變成瓶磚、酯粒,進而抽絲、編織,都可以從環保製程一條龍的展示中認識。再到了內湖巧藝坊,看見了人人在巧藝坊趕工,製作毛毯,其中更包含一千條圍巾,準備送往葡萄牙賑災。
證嚴上人仔細走過,讚歎不已,將無用化為大用,惜福、愛物、護大地。做環保,愛的能量讓大家身體很健康,內心歡喜。上人更提醒老菩薩,不要認老,我們還能做更多更多的事情,把握人間的這個時間,利用我們的生命,再來增長慧命,累積智慧,福慧雙修。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內湖報導
PET如同人生 善用環保科技說法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全球第二家環保科技館,在 證嚴上人慈准下,規劃「環保人文教育暨製程示範」,於每年接待超過15,000人參訪,領域遍及產、官、學、研、媒體、社會大眾的慈濟內湖園區,作為環保人文教育的最佳實例,資源回收再利用的迷你製程模擬示範與實體成果的展現。
環保科技館內六大區塊:慈悲科技、Recycle To Recycle系列、R-PET大愛智慧塑膠系列、PP文具系列、低碳心生活、壓力布系列,設有人文教育海報、展示與體驗區、循環經濟主題,讓參訪民眾實際看到寶特瓶的流向、回收與實作,了解資源再利用以及循環經濟實體成果。團隊的環境教育分享與導覽,讓訪客體驗迷你製程示範以了解毛毯的製程,搭配生產毛毯的巧藝坊,與全世界結緣的環保毛毯,了解慈濟的無私大愛能撫慰世界上每一個受苦受難的角落。
環保製程一條龍的模擬製程機器展示流程為:將回收而來的寶特瓶分類拆解、放入容積壓縮器壓成瓶磚、以人工剪碎成瓶片、放入造粒押出機變成一顆顆的酯粒、進入抽絲押出機/捲取機抽出環保大愛紗、以編檢機織成布、加工成環保毛毯及環保再生產品。布展的設計,用心電圖連結著這些製作過程,象徵著地球的心跳聲,在前面階段是微弱的,因為人們不知環保的重要性,後來 證嚴上人聽到地球微弱的心跳聲,於是在1990年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因而開啟環保志業,2008年再由大愛感恩的賑災毛毯與環保產品的續物命、造福慧,慢慢讓地球心跳恢復健康與穩定。
近日,證嚴上人開示:『人生就像PET,寶特瓶製造出來讓大家用過了,就像人人原來已經成佛的本性,在因緣生滅來來回回當中有了污染,丟失了智慧,變成了凡夫,然而我們這些凡夫也可以被回收,即是趕快覺悟。把PET收回來將它清洗,分類清楚,可以抽紗織布、做毛毯,就如同回歸清淨的本性,我們能夠再來為人群付出。所以人生中要有PET,把髒污去除,能夠再回歸、再利用,行菩薩道,就是歷練過,邊洗邊練,洗得乾淨,便能夠再完成我們原來的本性。』
1月23日,證嚴上人也來到了內湖園區,參觀大愛環保科技館環保製程一條龍的佈展。從寶特瓶在環保站,變成瓶磚、酯粒,進而抽絲、編織,都可以從環保製程一條龍的展示中認識。再到了內湖巧藝坊,看見了人人在巧藝坊趕工,製作毛毯,其中更包含一千條圍巾,準備送往葡萄牙賑災。
證嚴上人仔細走過,讚歎不已,將無用化為大用,惜福、愛物、護大地。做環保,愛的能量讓大家身體很健康,內心歡喜。上人更提醒老菩薩,不要認老,我們還能做更多更多的事情,把握人間的這個時間,利用我們的生命,再來增長慧命,累積智慧,福慧雙修。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內湖報導
週日, 28 一月 2018
大愛分享環保心知 導覽種子由識轉智
- Article Details
適逢星期六假期,正是慈濟志工們展開精進、修行不休息之時,2018年1月27日早晨,於慈濟內湖教育園區佛堂裡,正由志工團隊們用心場佈、音控架設準備等,近50位佈展導覽種子團隊的半日精進課程「一條龍內涵與導覽實務研習」,亦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志工李鼎銘分享,跳脫過往講堂式分享,而以QA互動交流並加深/加廣志工團隊對於國內參訪團來內湖環保一條龍示範館導覽。
大愛感恩科技鼎銘分享開頭,先是透過說明「環保活動與環境教育之差異」,了解所做的事情並非單純只是環保活動,環保活動如淨山、淨灘,但是環境教育的背後還有更深層的省思。因此破題點出大愛感恩事事對於推廣「教育」的用心與思量,人人要讓環保二字成為不是口號而是「行動」,而要行動就要從每個人的「心念」開始改變,而「改變」更應從「教育」出發,更說道:「任何事物其實都可以做為環境教育,唯有透過教育的機會,才能真正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與差別。」
鼎銘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因 證嚴上人的悲心大願,研發團隊著力於慈悲科技的各項研發,想到苦難人就能懂得見苦知福,進而惜福再造福。大愛感恩與環保菩薩清淨在源頭的理感,除了落實志業經營「掘井人」的精神,這源頭亦來自於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期待將導覽與慈濟理念結合相信能更具意義,更能廣為菩薩招生讓更多人能體會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落實。
環境教育以「地球唯一、環境正義、世代福祉、永續發展」為理念,這正與大愛感恩科技從2008年成立開始,即為全球第一家環保社會公益企業,更於2016年通過「B型企業」審查認證,成為台灣紡織業第一家,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社會企業。品牌宗旨即是「淨化人心」,唯有從人心開始改變,世界就會因個人而改變。
鼎銘從分享過程熱絡的QA互動中,也因應志工時常提及的問題分享到:寶特瓶回收再製的成品,一般大德們對環保再生產品穿著是否安全/過敏...等疑慮?因此分享多項 (原生/再生) 聚酯纖維的特點 「疏濕、快乾、免燙、易除臭、易去汙、易敏感舒緩」,大愛感恩科技用心透過織法/組織不同的設計讓人能穿的更加透氣/舒適。
大愛感恩科技經營規劃室 林慧萍亦簡短分享環保教育錦囊妙計,硬體/軟體層面-資源運用與整合、數位層面-社群媒體、環保教育推廣DIY 。此次大愛感恩在其中展示內涵的系列精神與核心理念,藉由有形的產品貼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同時是傳達產品背後全球菩薩們愛心付出的無形感動與期待人人心念改變的影響力。
證嚴上人慈示:「聰明人是開發,智慧人是回收」,期待時時在社區佈善種子的每一位導覽種子團隊,都能聆聽完課程後,將「知識用心體會,才會變成自己的智慧」,亦即 證嚴上人慈示提及「由識轉智」的重要。內湖環保教育一條龍展示也是未來人間菩薩招生的一環,一生無量即是精進的正方向。人生最重要的是透過互相教育,讓彼此互重。大家一起愛惜生命和大地,世界才會更美好。
大愛感恩科技 林慧萍 內湖報導
Read more大愛分享環保心知 導覽種子由識轉智
- Article Details
適逢星期六假期,正是慈濟志工們展開精進、修行不休息之時,2018年1月27日早晨,於慈濟內湖教育園區佛堂裡,正由志工團隊們用心場佈、音控架設準備等,近50位佈展導覽種子團隊的半日精進課程「一條龍內涵與導覽實務研習」,亦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志工李鼎銘分享,跳脫過往講堂式分享,而以QA互動交流並加深/加廣志工團隊對於國內參訪團來內湖環保一條龍示範館導覽。
大愛感恩科技鼎銘分享開頭,先是透過說明「環保活動與環境教育之差異」,了解所做的事情並非單純只是環保活動,環保活動如淨山、淨灘,但是環境教育的背後還有更深層的省思。因此破題點出大愛感恩事事對於推廣「教育」的用心與思量,人人要讓環保二字成為不是口號而是「行動」,而要行動就要從每個人的「心念」開始改變,而「改變」更應從「教育」出發,更說道:「任何事物其實都可以做為環境教育,唯有透過教育的機會,才能真正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與差別。」
鼎銘分享大愛感恩科技因 證嚴上人的悲心大願,研發團隊著力於慈悲科技的各項研發,想到苦難人就能懂得見苦知福,進而惜福再造福。大愛感恩與環保菩薩清淨在源頭的理感,除了落實志業經營「掘井人」的精神,這源頭亦來自於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期待將導覽與慈濟理念結合相信能更具意義,更能廣為菩薩招生讓更多人能體會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落實。
環境教育以「地球唯一、環境正義、世代福祉、永續發展」為理念,這正與大愛感恩科技從2008年成立開始,即為全球第一家環保社會公益企業,更於2016年通過「B型企業」審查認證,成為台灣紡織業第一家,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社會企業。品牌宗旨即是「淨化人心」,唯有從人心開始改變,世界就會因個人而改變。
鼎銘從分享過程熱絡的QA互動中,也因應志工時常提及的問題分享到:寶特瓶回收再製的成品,一般大德們對環保再生產品穿著是否安全/過敏...等疑慮?因此分享多項 (原生/再生) 聚酯纖維的特點 「疏濕、快乾、免燙、易除臭、易去汙、易敏感舒緩」,大愛感恩科技用心透過織法/組織不同的設計讓人能穿的更加透氣/舒適。
大愛感恩科技經營規劃室 林慧萍亦簡短分享環保教育錦囊妙計,硬體/軟體層面-資源運用與整合、數位層面-社群媒體、環保教育推廣DIY 。此次大愛感恩在其中展示內涵的系列精神與核心理念,藉由有形的產品貼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同時是傳達產品背後全球菩薩們愛心付出的無形感動與期待人人心念改變的影響力。
證嚴上人慈示:「聰明人是開發,智慧人是回收」,期待時時在社區佈善種子的每一位導覽種子團隊,都能聆聽完課程後,將「知識用心體會,才會變成自己的智慧」,亦即 證嚴上人慈示提及「由識轉智」的重要。內湖環保教育一條龍展示也是未來人間菩薩招生的一環,一生無量即是精進的正方向。人生最重要的是透過互相教育,讓彼此互重。大家一起愛惜生命和大地,世界才會更美好。
大愛感恩科技 林慧萍 內湖報導
Read more週五, 26 一月 2018
社區學堂環保站
- Article Details
2018 年 1 月 23 日證嚴上人行腳至臺北中山大同聯絡處,大同聯絡處從原本的環保站,改建成聯絡處,去年 7 月正式啟用,這次更是證嚴上人首次走訪,除了感恩大家用心做環保外,也期許成為社區正能量的聚集地。 81 歲的劉陳美貴,綽號芋圓阿嬤,活動中煮芋圓跟大家結緣,投入環保二十幾年,全力付出,無怨無悔,甚至捐出多年義賣所得護持靜思堂。
還有高齡 90 歲的江來富師姊,將家人帶入慈濟,克勤克儉、勤儉造福,是帶給晚輩最好的榜樣,這樣的精神更是留給家中最有價值的禮物。大同區深耕環保多年,證嚴上人期許可以結合更多人文課程,不斷精進,持續傳遞善念。
證嚴上人也來到了內湖慈濟園區。大愛環保科技館,設計了毛毯一條龍生產的佈展,讓參觀者了解環保毛毯製作全程。從寶特瓶在環保站,變成瓶磚、酯粒,進而抽絲、編織,都可以從一條龍的生產介紹中認識。再到了內湖巧藝坊,看見了人人在巧藝坊趕工,製作毛毯,其中更包含一千條圍巾,準備送往葡萄牙賑災。
證嚴上人仔細走過,讚歎不已,將無用化為大用,惜福,愛物,保護大地。愛的能量讓大家身體很健康,內心歡喜。來到聯絡處就像回到了家,一樣溫馨。 上人更提醒老菩薩,不要認老,我們還能做更多更多的事情,把握人間的這個時間,利用我們的生命,再來增長慧命,累積智慧,福慧雙修。
Read more週四, 25 一月 2018
大愛感恩愛鋪路 科技人文生命力
- Article Details
國際獅子會300A1區,自2017年11月起,每個月兩團,連續三個月,共六團、超過七百多位獅友前來進行環保教育。2018年1月24日上午,進行的是第六團參訪。在環保維護李木傳執行長、總監特別顧問團潘有益團長,第三專區游玲娟主席、第四專區黃勇富主席,及多位會長號召下,今天更多是幹部帶著獅友們來,把內湖環保教育站的佛堂,坐的滿滿的,虞珊明代表大愛感恩與諸位獅友們分享。
有別於先前五個團,今天的實作與參訪行程,增加了本周才啟用的「大愛感恩科技館」製程一條龍設備展區。在新展區,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展示是「地球的心跳聲」,前面一個用多支寶特瓶做成的半圓球體,地平線下,水中世界被塑膠及寶特瓶汙染、充斥著;高出水平面上是陸地,陸上有茅草屋、別墅豪宅、各式各樣房屋,還有綠樹、河流、山崗,寓意: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如今地球受毀傷,而當發生災難的時候,不論你是在貧困的非洲、富裕的歐洲、美加、動亂的中東、多災多難的中南美洲、興起的亞洲,災難發生時,也不管你是有錢人、還是貧苦人,大自然對你『一視同仁』。正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
地球村裡,看到穿著藍天白雲的非洲黑珍珠,手牽手,成一條人龍,過溝溪、越坡嶺,在治安死角的貧民區鐵皮屋…。記得南非慈濟志工 慮度曾分享說:「如果沒有錢能搭車去開會的場所,就用走路的,所以有人走三十分鐘或一個小時,即使外頭在下雨,即使我們沒有錢,因為我們喜歡做幫助別人的事情。」南非第一位受證的祖魯族慈濟委員 慈蒂 (葛蕾蒂絲Gladys) 也說:「我年紀已經很大了,我沒有肺結核,也沒有糖尿病,因為我不吃肉了。」證嚴上人開示:「你想她們多守規矩,法多入心,她可以談天說地,說慈濟,播種子,這都是很令我感動的事。」
「大愛感恩科技這六個字,代表:『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尤其人文很重要,沒有了人文,產品就完全沒有生命力。」虞珊明與大家分享到,感恩每一位獅友們,在百忙中抽空前來。每一位獅友都是社會佼佼著,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帶動更多人,從「自己」做起,「動手做環保、挺身說環保。」今天的圓緣,更是力量擴散的開始,從自己、家庭、企業、朋友、往來廠商,都是大家去力行、影響的範圍。學習慈濟的精神「就像『做慈濟』不是在救別人,其實是在救自己!」一樣。
今天是感恩的日子,李木傳會長、潘有益團長最後代表全體獅友 致贈獅子會300A1區感謝狀給內湖園區志工及大愛感恩科技,由陳淑穗師姊及虞珊明分別代表接受。經由此番別具意義的環境教育分享,相信每一位獅友都已成為環保的種子,希望帶領更多的人來參訪、做慈濟,為了與地球共生息共同努力,讓地球越來越美麗。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大愛感恩愛鋪路 科技人文生命力
- Article Details
國際獅子會300A1區,自2017年11月起,每個月兩團,連續三個月,共六團、超過七百多位獅友前來進行環保教育。2018年1月24日上午,進行的是第六團參訪。在環保維護李木傳執行長、總監特別顧問團潘有益團長,第三專區游玲娟主席、第四專區黃勇富主席,及多位會長號召下,今天更多是幹部帶著獅友們來,把內湖環保教育站的佛堂,坐的滿滿的,虞珊明代表大愛感恩與諸位獅友們分享。
有別於先前五個團,今天的實作與參訪行程,增加了本周才啟用的「大愛感恩科技館」製程一條龍設備展區。在新展區,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展示是「地球的心跳聲」,前面一個用多支寶特瓶做成的半圓球體,地平線下,水中世界被塑膠及寶特瓶汙染、充斥著;高出水平面上是陸地,陸上有茅草屋、別墅豪宅、各式各樣房屋,還有綠樹、河流、山崗,寓意: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如今地球受毀傷,而當發生災難的時候,不論你是在貧困的非洲、富裕的歐洲、美加、動亂的中東、多災多難的中南美洲、興起的亞洲,災難發生時,也不管你是有錢人、還是貧苦人,大自然對你『一視同仁』。正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
地球村裡,看到穿著藍天白雲的非洲黑珍珠,手牽手,成一條人龍,過溝溪、越坡嶺,在治安死角的貧民區鐵皮屋…。記得南非慈濟志工 慮度曾分享說:「如果沒有錢能搭車去開會的場所,就用走路的,所以有人走三十分鐘或一個小時,即使外頭在下雨,即使我們沒有錢,因為我們喜歡做幫助別人的事情。」南非第一位受證的祖魯族慈濟委員 慈蒂 (葛蕾蒂絲Gladys) 也說:「我年紀已經很大了,我沒有肺結核,也沒有糖尿病,因為我不吃肉了。」證嚴上人開示:「你想她們多守規矩,法多入心,她可以談天說地,說慈濟,播種子,這都是很令我感動的事。」
「大愛感恩科技這六個字,代表:『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尤其人文很重要,沒有了人文,產品就完全沒有生命力。」虞珊明與大家分享到,感恩每一位獅友們,在百忙中抽空前來。每一位獅友都是社會佼佼著,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帶動更多人,從「自己」做起,「動手做環保、挺身說環保。」今天的圓緣,更是力量擴散的開始,從自己、家庭、企業、朋友、往來廠商,都是大家去力行、影響的範圍。學習慈濟的精神「就像『做慈濟』不是在救別人,其實是在救自己!」一樣。
今天是感恩的日子,李木傳會長、潘有益團長最後代表全體獅友 致贈獅子會300A1區感謝狀給內湖園區志工及大愛感恩科技,由陳淑穗師姊及虞珊明分別代表接受。經由此番別具意義的環境教育分享,相信每一位獅友都已成為環保的種子,希望帶領更多的人來參訪、做慈濟,為了與地球共生息共同努力,讓地球越來越美麗。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三, 24 一月 2018
鳳山岡山觀摩 環保路上精進
- Article Details
曾經鐵翼凌雲、御風而行藍天,是什麼原因被整片灰濛壟罩? 2018年1月21日一大早,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搭乘第一班高鐵,輾轉前來慈濟高雄岡山志業園區,感恩今天前來園區參訪的鳳山、林園環保菩薩們。機動接駁車從高鐵站前往岡山園區的路上,前來接車的高泰福師兄慨歎:AQI空氣品質指標顯示,高雄持續陷「紅害」空氣品質不佳狀況,中南部空污「紅害」持續第4天,且空污情況是一天比一天嚴重。而石化工業區及火力發電廠成眾矢之的,環保已經刻不容緩。
慈濟高雄岡山志業園區「巧藝坊」2017年9月17日開工、11月11日「大愛環保科技館」正式啟用、及至12月10日上人行腳到來,岡山園區參訪的團體更形絡繹於途。1月21日上午八點多,百位來自鳳山區環保菩薩,搭乘兩部遊覽車來到岡山園區。站長蘇琪明師兄、高苑工商校長退休的黃志華師兄、岡山和氣組長何秀麗師姊、湖內和氣組長劉素花與岡山園區志工團隊熱烈歡迎菩薩家人的到來。
代表大愛感恩分享的 虞珊明借用一支紀錄鳳山環保菩薩身影的影片、及《出泥蓮花》這首歌,讚歎並感恩:環保菩薩不畏髒亂、不辭辛勞,擁抱地球、呵護大地的真心,如出泥蓮花一般,『出泥蓮花性本淨,智轉煩惱養慧命,妙法蓮華行大乘,自度度人濟蒼生。』環保菩薩心堅定,如蓮花在汙泥中,化汙泥汙垢,成為成長的養分,在污泥中,開出清淨美麗的花朵。因此,每個環保菩薩的人文篇章,豐富了大愛感恩的環保產品的生命。
環保菩薩都是大愛台的「股東」,因為環保回收收入全數護持大愛電視台,希望用「愛心化清流」。元月1日是大愛台20周年慶,慈善志業顏博文執行長全身穿著大愛感恩用回收寶特瓶製作的衣服,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對於環保菩薩的「大愛」,只能用「感恩」來回報。更重要: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
虞珊明分享時,也用大愛劇場《竹南往事》的主題曲「隧道口的光線」歌詞與大家分享:「人生不必然是時時平順,但有愛就有力量、有光就有希望。走過黑暗,陽光格外燦爛。」平時在鳳山負責人文推廣的鄭麗娜師姊帶著家人一起來參訪,她們都是忠實的大愛台觀眾,平時忙做做慈濟,有空就看大愛台,尤其大愛劇場《竹南往事》,一天看兩次,因為大愛劇場的製作團隊真是很用心,影片寓有人生道理,值得一看再看。而鄭莉娜師姊說:現在她全身上也都是大愛感恩環保織品,只要見到人,她捉緊機會又是推廣靜思人文、又是推廣大愛感恩,感覺生命充實、法喜滿滿。
最後虞珊明感恩環保菩薩,每天在環保站用心分類,同時也隨著賑災毛毯的足跡,天天可以出國。並轉述這幾天上人行腳到北區,提到人身生命有限制,然法身壽無量。上人開設的「壽量銀行」,自己是第一個開戶的人,環保菩薩都可以把50歲先存進去這個銀行,人人又是青春壯年的精神,會合菩薩的志願,行菩薩道在人間,歡喜做慈濟、做環保。
在環保菩薩心得分享後,站長蘇琪明最後致詞,稱讚大家都是有福的,因為懂得把福撿回來,把別人不要的東西,惜福回收,給子孫留下好的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 高雄岡山報導
Read more鳳山岡山觀摩 環保路上精進
- Article Details
曾經鐵翼凌雲、御風而行藍天,是什麼原因被整片灰濛壟罩? 2018年1月21日一大早,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搭乘第一班高鐵,輾轉前來慈濟高雄岡山志業園區,感恩今天前來園區參訪的鳳山、林園環保菩薩們。機動接駁車從高鐵站前往岡山園區的路上,前來接車的高泰福師兄慨歎:AQI空氣品質指標顯示,高雄持續陷「紅害」空氣品質不佳狀況,中南部空污「紅害」持續第4天,且空污情況是一天比一天嚴重。而石化工業區及火力發電廠成眾矢之的,環保已經刻不容緩。
慈濟高雄岡山志業園區「巧藝坊」2017年9月17日開工、11月11日「大愛環保科技館」正式啟用、及至12月10日上人行腳到來,岡山園區參訪的團體更形絡繹於途。1月21日上午八點多,百位來自鳳山區環保菩薩,搭乘兩部遊覽車來到岡山園區。站長蘇琪明師兄、高苑工商校長退休的黃志華師兄、岡山和氣組長何秀麗師姊、湖內和氣組長劉素花與岡山園區志工團隊熱烈歡迎菩薩家人的到來。
代表大愛感恩分享的 虞珊明借用一支紀錄鳳山環保菩薩身影的影片、及《出泥蓮花》這首歌,讚歎並感恩:環保菩薩不畏髒亂、不辭辛勞,擁抱地球、呵護大地的真心,如出泥蓮花一般,『出泥蓮花性本淨,智轉煩惱養慧命,妙法蓮華行大乘,自度度人濟蒼生。』環保菩薩心堅定,如蓮花在汙泥中,化汙泥汙垢,成為成長的養分,在污泥中,開出清淨美麗的花朵。因此,每個環保菩薩的人文篇章,豐富了大愛感恩的環保產品的生命。
環保菩薩都是大愛台的「股東」,因為環保回收收入全數護持大愛電視台,希望用「愛心化清流」。元月1日是大愛台20周年慶,慈善志業顏博文執行長全身穿著大愛感恩用回收寶特瓶製作的衣服,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對於環保菩薩的「大愛」,只能用「感恩」來回報。更重要: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
虞珊明分享時,也用大愛劇場《竹南往事》的主題曲「隧道口的光線」歌詞與大家分享:「人生不必然是時時平順,但有愛就有力量、有光就有希望。走過黑暗,陽光格外燦爛。」平時在鳳山負責人文推廣的鄭麗娜師姊帶著家人一起來參訪,她們都是忠實的大愛台觀眾,平時忙做做慈濟,有空就看大愛台,尤其大愛劇場《竹南往事》,一天看兩次,因為大愛劇場的製作團隊真是很用心,影片寓有人生道理,值得一看再看。而鄭莉娜師姊說:現在她全身上也都是大愛感恩環保織品,只要見到人,她捉緊機會又是推廣靜思人文、又是推廣大愛感恩,感覺生命充實、法喜滿滿。
最後虞珊明感恩環保菩薩,每天在環保站用心分類,同時也隨著賑災毛毯的足跡,天天可以出國。並轉述這幾天上人行腳到北區,提到人身生命有限制,然法身壽無量。上人開設的「壽量銀行」,自己是第一個開戶的人,環保菩薩都可以把50歲先存進去這個銀行,人人又是青春壯年的精神,會合菩薩的志願,行菩薩道在人間,歡喜做慈濟、做環保。
在環保菩薩心得分享後,站長蘇琪明最後致詞,稱讚大家都是有福的,因為懂得把福撿回來,把別人不要的東西,惜福回收,給子孫留下好的典範。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 高雄岡山報導
Read more週六, 20 一月 2018
週五, 19 一月 2018
熱情正義有使命 匯聚清流聚善緣
- Article Details
「熱情正義有使命、匯聚清流聚善緣;至誠感恩擴大愛、福澤社稷啟示範」,這簡短的四句話,恰好正是描述一位優秀的慈青學長王文瑜師兄的人品寫照,文瑜師兄家的故事,是曾經受大愛電視台之邀,拍攝成五輯【迎向驕陽】的長情劇展。現任職於內政部警政署的警官王文瑜師兄,正是大愛感恩科技一月十五日人文周會所邀請的講師。
原本文瑜師兄也是一位一派樂天、無憂無慮的陽光少年,但是,因為爸爸為親人作保出事,讓家裡發生一連串經濟變故而陷入家道中落的愁雲慘霧之中,這讓文瑜師兄不得不比其它的小孩,要更成熟的來思考如何面對自己的未來,因此,他立志用功讀書、奮發向上,激發了自己內在的潛能,考取中央警察大學,不僅為家庭爭一口氣,更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光明與希望的前途。
於這次「我是誰?」的主題中,從分享文瑜師兄自己真實的生命故事開始,來思考探索自己人生成長的過程,他深刻的體悟到,原來有時老天對人的眷顧,竟然會偽裝成挫折與打擊來考驗(滋養)你,讓你從焠鍊與折磨的過程當中,開啟智慧、強壯生命;不要害怕失敗,要有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因為他體悟「渴望成功的堅持與自我潛能的提昇」,竟然真實印證了 上人靜思語「不要忽視自己、人有無限潛能」的智慧法語。
警政署是執行全國警察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統一指揮及監督全國警察機關執行警政任務,署內高階警官雲集。很感恩警大畢業、授證慈誠的文瑜師兄,一步一腳印、身體力行,發心一同推動慈警關懷活動,帶動同仁從事環保回收、推廣蔬食與骨髓捐贈,並帶動許多波利士大人參加慈濟活動,一同匯聚清流,成為一群守護國家、穩定社會的正向安定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報導
熱情正義有使命 匯聚清流聚善緣
- Article Details
「熱情正義有使命、匯聚清流聚善緣;至誠感恩擴大愛、福澤社稷啟示範」,這簡短的四句話,恰好正是描述一位優秀的慈青學長王文瑜師兄的人品寫照,文瑜師兄家的故事,是曾經受大愛電視台之邀,拍攝成五輯【迎向驕陽】的長情劇展。現任職於內政部警政署的警官王文瑜師兄,正是大愛感恩科技一月十五日人文周會所邀請的講師。
原本文瑜師兄也是一位一派樂天、無憂無慮的陽光少年,但是,因為爸爸為親人作保出事,讓家裡發生一連串經濟變故而陷入家道中落的愁雲慘霧之中,這讓文瑜師兄不得不比其它的小孩,要更成熟的來思考如何面對自己的未來,因此,他立志用功讀書、奮發向上,激發了自己內在的潛能,考取中央警察大學,不僅為家庭爭一口氣,更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光明與希望的前途。
於這次「我是誰?」的主題中,從分享文瑜師兄自己真實的生命故事開始,來思考探索自己人生成長的過程,他深刻的體悟到,原來有時老天對人的眷顧,竟然會偽裝成挫折與打擊來考驗(滋養)你,讓你從焠鍊與折磨的過程當中,開啟智慧、強壯生命;不要害怕失敗,要有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因為他體悟「渴望成功的堅持與自我潛能的提昇」,竟然真實印證了 上人靜思語「不要忽視自己、人有無限潛能」的智慧法語。
警政署是執行全國警察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統一指揮及監督全國警察機關執行警政任務,署內高階警官雲集。很感恩警大畢業、授證慈誠的文瑜師兄,一步一腳印、身體力行,發心一同推動慈警關懷活動,帶動同仁從事環保回收、推廣蔬食與骨髓捐贈,並帶動許多波利士大人參加慈濟活動,一同匯聚清流,成為一群守護國家、穩定社會的正向安定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報導
週四, 18 一月 2018
環保精神立典範 奧地利信函道感恩
- Article Details
奧地利於2002年起,發起創辦「全球能源獎」並於每年頒發一次,至今有178個國家參與,屬於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環保獎,堪稱環保界的奧斯卡,大愛感恩科2016年環保賑災毛毯、2017年R2R回收再回收系列連續兩年獲獎。
奧地利商務代表傅詩元先生特地寄送來自奧地利官方科技研究暨經濟部助理次長 Franz Wessig先生親筆感謝函,表示對於慈濟環保與大愛感恩科技之肯定與感謝,信中分享到:「回到奧地利之後,感謝在訪問期間大愛感恩科技給予我的接待,對於大愛感恩科技和臺灣所提供的環保高標準技術與訣竅,得到很好的印象,從大愛感恩科技中看見很大的潛力,期待日後可以繼續交流意見和想法,加強臺灣與奧地利之間,在回收領域公司之間的雙邊合作。」
一個企業的成就,並不在於規模或名聲,而是對社會,以至於對世界、對地球能夠付出多少,大愛感恩科技除了推廣大愛環保品牌,更遵從「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力行回饋的理念,證嚴上人曾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慈示:「聰明的人開發破壞;智慧的人是回收再製,且不為營利而開發。」
大愛感恩科技R2R回收再回收技術,屢屢獲得眾多國際大獎的肯定,如奧地利全球能源獎、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金獎、莫斯科阿基米德發明獎金牌、國際發明聯盟協會IFIA、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金牌、烏克蘭國際發明展金牌、波蘭國際發明展金牌、香港創新科技國際發明展金牌、高雄KIDE 國際發明暨設計展金牌、馬來西亞MTE國際發明展銀牌、德國綠色產品獎(Green Product Award)入選、美國工業設計優秀獎入選等,運用科技展現人文,永續大步繼續持續向前行。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環保精神立典範 奧地利信函道感恩
- Article Details
奧地利於2002年起,發起創辦「全球能源獎」並於每年頒發一次,至今有178個國家參與,屬於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環保獎,堪稱環保界的奧斯卡,大愛感恩科2016年環保賑災毛毯、2017年R2R回收再回收系列連續兩年獲獎。
奧地利商務代表傅詩元先生特地寄送來自奧地利官方科技研究暨經濟部助理次長 Franz Wessig先生親筆感謝函,表示對於慈濟環保與大愛感恩科技之肯定與感謝,信中分享到:「回到奧地利之後,感謝在訪問期間大愛感恩科技給予我的接待,對於大愛感恩科技和臺灣所提供的環保高標準技術與訣竅,得到很好的印象,從大愛感恩科技中看見很大的潛力,期待日後可以繼續交流意見和想法,加強臺灣與奧地利之間,在回收領域公司之間的雙邊合作。」
一個企業的成就,並不在於規模或名聲,而是對社會,以至於對世界、對地球能夠付出多少,大愛感恩科技除了推廣大愛環保品牌,更遵從「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力行回饋的理念,證嚴上人曾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慈示:「聰明的人開發破壞;智慧的人是回收再製,且不為營利而開發。」
大愛感恩科技R2R回收再回收技術,屢屢獲得眾多國際大獎的肯定,如奧地利全球能源獎、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金獎、莫斯科阿基米德發明獎金牌、國際發明聯盟協會IFIA、日本東京創新天才國際發明展金牌、烏克蘭國際發明展金牌、波蘭國際發明展金牌、香港創新科技國際發明展金牌、高雄KIDE 國際發明暨設計展金牌、馬來西亞MTE國際發明展銀牌、德國綠色產品獎(Green Product Award)入選、美國工業設計優秀獎入選等,運用科技展現人文,永續大步繼續持續向前行。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週二, 16 一月 2018
和諧大愛共伴 環保寸步鋪路
- Article Details
「你是否認為可以佔有你踏上的任何一塊土地?你是不是認為所謂人類,必須是外表、想法和你一樣的人?岩楓樹能長到多高? 如果你砍倒它,那你永遠無法知道。」大自然的一切是奇妙的,不要蓄意破壞。要珍惜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元月12日下午,銘傳大學人文課本學期的最後一堂課,邀請大愛感恩科技環保人文分享,分享者虞珊明以「從飍談起」為題,與在座六十多位老師、同學、慈誠懿德爸媽交流互動。
大愛感恩科技分享開場「風之喚」的故事,以銘傳大學2017年畢業班的主題歌MV,讓大家想想:「To Go or To Stay」不論客觀決定的人是誰,自己的意志才是決策的主人、命運的主宰!
在風中奇緣電影(風之彩)的故事中,提到:410年前的歐洲移民,橫渡大西洋、踏上美洲土地,自詡「以文明征服了野蠻」。用船堅炮利,對大自然、對其他人種之種種行為,省思:到底誰才是野蠻人?其實,每個城市在建設時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歷史與改革如何並存?自然與傳統如何相融合?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兼顧?虞珊明並以最近一檔大愛劇場《竹南往事》片頭所見到的崎頂母子隧道為例子,廢棄的火車隧道,經過地方公共造產,成功轉型為觀光休憩的景點。主人翁的家「合利商行」則因後人改建、不復存在,僅留下相片思憶、令人慨歎。
在「風之賦」則引用蘇東坡《前赤壁賦》,時間再到935年前北宋末年、清明上河圖最早版本
畫家張擇端出生前3年。「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東坡雖被貶謫,然胸襟仍開闊,其賦習於從大世界看,因此說到,天地之間,所有的事物都有其主,不該是我們的,即使一分一毫都不該拿。但是,江上的清風、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就成美好的音聲;眼睛看到,就成美好景緻,無限制任你取用,是造物主提供的無盡珍寶,我們可以共同的享用。一般人可能忘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可以是我們的,也可以是別人的,其實,也就是屬於大家的。如果我們都能共同珍惜身邊所有的美好事物,共同來維護,那我們隨時都可以享用。
記得在半年前「日本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上,大愛感恩科技以「R2R (Recycle to Recycle, 從循環到循環) 環保毛毯回收再利用」,獲得大會金牌獎肯定與表揚。大會創辦人中松義郎對於環保類項發明的讚揚與期許是:「今天的生態/環保學是一個很大的議題。您(大愛感恩科技)創新變革思想和產品不僅可以改善環境,還要改善社會經濟。」
虞珊明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是遵循上人的殷切企盼:希望人類不要再向地下挖石油、資源回收再利用。產品設計從「搖籃到搖籃」,提升到「循環到循環」,這也是世界倡議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為了讓學子們清楚了解甚麼是「循環經濟」,特別動畫圖示「循環經濟」與傳統「線性經濟(開採-製造-丟棄)」這兩種產業經濟模式的不同。仔細深究,循環經濟有兩種物質循環模式,分別為「生物循環」及「工業循環」。「循環經濟」重點在於透過重新設計產品和商業模式,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消除廢棄物及避免污染自然環境。大愛感恩針對無法分解的一類寶特瓶,進行回收再利用,充分實踐與地球共生息之理念。希望學子們能把握求學期間,努力做學問,畢業後能做出利益眾生、為自己造福修慧。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士林區報導+
和諧大愛共伴 環保寸步鋪路
- Article Details
「你是否認為可以佔有你踏上的任何一塊土地?你是不是認為所謂人類,必須是外表、想法和你一樣的人?岩楓樹能長到多高? 如果你砍倒它,那你永遠無法知道。」大自然的一切是奇妙的,不要蓄意破壞。要珍惜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元月12日下午,銘傳大學人文課本學期的最後一堂課,邀請大愛感恩科技環保人文分享,分享者虞珊明以「從飍談起」為題,與在座六十多位老師、同學、慈誠懿德爸媽交流互動。
大愛感恩科技分享開場「風之喚」的故事,以銘傳大學2017年畢業班的主題歌MV,讓大家想想:「To Go or To Stay」不論客觀決定的人是誰,自己的意志才是決策的主人、命運的主宰!
在風中奇緣電影(風之彩)的故事中,提到:410年前的歐洲移民,橫渡大西洋、踏上美洲土地,自詡「以文明征服了野蠻」。用船堅炮利,對大自然、對其他人種之種種行為,省思:到底誰才是野蠻人?其實,每個城市在建設時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歷史與改革如何並存?自然與傳統如何相融合?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兼顧?虞珊明並以最近一檔大愛劇場《竹南往事》片頭所見到的崎頂母子隧道為例子,廢棄的火車隧道,經過地方公共造產,成功轉型為觀光休憩的景點。主人翁的家「合利商行」則因後人改建、不復存在,僅留下相片思憶、令人慨歎。
在「風之賦」則引用蘇東坡《前赤壁賦》,時間再到935年前北宋末年、清明上河圖最早版本
畫家張擇端出生前3年。「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東坡雖被貶謫,然胸襟仍開闊,其賦習於從大世界看,因此說到,天地之間,所有的事物都有其主,不該是我們的,即使一分一毫都不該拿。但是,江上的清風、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就成美好的音聲;眼睛看到,就成美好景緻,無限制任你取用,是造物主提供的無盡珍寶,我們可以共同的享用。一般人可能忘了,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可以是我們的,也可以是別人的,其實,也就是屬於大家的。如果我們都能共同珍惜身邊所有的美好事物,共同來維護,那我們隨時都可以享用。
記得在半年前「日本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上,大愛感恩科技以「R2R (Recycle to Recycle, 從循環到循環) 環保毛毯回收再利用」,獲得大會金牌獎肯定與表揚。大會創辦人中松義郎對於環保類項發明的讚揚與期許是:「今天的生態/環保學是一個很大的議題。您(大愛感恩科技)創新變革思想和產品不僅可以改善環境,還要改善社會經濟。」
虞珊明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是遵循上人的殷切企盼:希望人類不要再向地下挖石油、資源回收再利用。產品設計從「搖籃到搖籃」,提升到「循環到循環」,這也是世界倡議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為了讓學子們清楚了解甚麼是「循環經濟」,特別動畫圖示「循環經濟」與傳統「線性經濟(開採-製造-丟棄)」這兩種產業經濟模式的不同。仔細深究,循環經濟有兩種物質循環模式,分別為「生物循環」及「工業循環」。「循環經濟」重點在於透過重新設計產品和商業模式,促進更好的資源使用效率、消除廢棄物及避免污染自然環境。大愛感恩針對無法分解的一類寶特瓶,進行回收再利用,充分實踐與地球共生息之理念。希望學子們能把握求學期間,努力做學問,畢業後能做出利益眾生、為自己造福修慧。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士林區報導+
週一, 15 一月 2018
百萬條毛毯 為愛加溫
- Article Details
2017年慈濟北區上人場次授證暨歲末祝福第六場次,來自大安、中山、大同、萬華、中正、松山、信義、南港等區環保志工,以及新受證榮董,共有一千六百二十三人, 1月15日下午齊聚慈濟新北市新店靜思堂,以歡喜心一起迎接2018年的到來。
二點整,全體虔誠唱頌〈開經偈〉,開啟莊嚴的大法會。「2017慈濟大藏經」中,全球各地與臺灣,無論是地、水、火、風,天災人禍不斷,而志工藍天白雲的身影湧現,膚慰受災受難的民眾,讓身陷苦難中的黎民重燃希望,能夠再展笑顏。而在八月份臺北世大運風光落幕的背後,幕後英雄之一,環保志工一千多人次,夜以繼日投入資源回收。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沉積近四十年的垃圾瀑布,就在背水隊志工、企業團體,以及超過一千人次環保志工投入,經過四次動員,清理出近四個標準游泳池的垃圾後,終於還給青山綠水原來的樣貌。
不論在都會,或是在偏鄉,都有一群環保志工,為守護大地在默默付出。就在新北市雙溪區牡丹里,現年八十一歲的慈濟志工張金財,年輕時在礦坑中討生活。縱使擁有好山好水,但是當地謀生不易,年輕人外出發展,人口逐漸凋零。為守護當地環境,1995年,他與老伴一起開始投入環保,2009年因為妻子往生,相知相惜鶼鰈情深,一時生活頓失重心,讓他走不出喪妻的悲痛。
不忍父親日漸消沉,身為慈濟志工的三女兒張瑞娥,便接引張金財,與自己的二姊張秀蘭及姊夫林昭枝進入慈濟,讓姊姊及姊夫帶著爸爸做訪視,同時也在社區設立環保站接引更多志工。只要張秀蘭接到新案,爸爸就是訪視先鋒,騎著摩托車先去探路。接著與張秀蘭、林昭枝一起關懷雙溪地區的個案們。
走出家門,也走出封閉心情,張金財也邀約左鄰右舍一起守護山城。在牡丹的環保站,房子是由鄉親無償提供使用,因為房子老舊,若遇到下雨,屋子就會漏水,他就親自爬上樓做防水,在屋頂鋪上羊毛氈,再刷好幾層瀝青,讓大家不用穿雨衣做環保。「我以前砂肺第四級,經常要吃藥,自從做慈濟後,現在都好了。年輕人做不住,在這裡大家年紀都是八十幾歲,每一個人都比我大。人家說會腰酸背痛,戴腰夾,我都不用,越做越健康都不痛。都沒有壓力,心情也很開闊,很歡喜就對了。這輩子能做就做,做到不能做。」他說。
八十三歲的連仁鏵從小就與張金財認識,因為志工邀約,也在牡丹環保站付出,他說:「老人家邊做邊運動,對身體很好,大家也像兄弟一樣,也可以互相照應。我年紀大了,沒地方去,隨意走走看看,看到環保可以讓老人家來做,當作運動,對身體也不錯。」也是八十多歲的吳登懷,過去曾經與志工們做過環保,後來中斷過一陣子,就在張金財邀約下他又回來幫忙,他也說:「回收真好,不會製造汙染,讓環境更乾淨。」
王李玉里前後也做了近二十年環保,已經八十五歲的她說:「我本來覺得,自己視力模糊,怕分類分得不好,不敢來,自從從板橋搬回到牡丹,他們就約我來做。」曾經在牡丹做環保四、五年,後來搬到板橋與兒子同住,也在板橋做了十七年,現在視力雖然不好回到牡丹居住,又回到家鄉與大家一起守護山城。
而張金財的女婿,原本是既抽菸又喝酒的林昭枝,現在已經有六個孫子的他,當初就是在心不甘、情不願情況下,陪伴丈人一起參與志工培訓,然而就在付出過程中,菸酒自然就斷除了;也因為投入志工行列,承擔訪視與環保,家庭親子關係變得更和諧,不只償還所積欠的債務,並且還發心捐出一部環保車。
◎老有所用 深切期許
人人最歡喜期待的時刻,就是從上人與精舍師父的手中,收到無限祝福的福慧紅包。〈靜思‧淨斯〉歌聲中,大家依序列隊,接受師父的祝福。上人繼續為大眾開示:今天我們能夠健康、平安又歡喜在此一起迎接新年,就是因為大家都是既有福報,又有智慧的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在慈濟大藏經看到,從約旦慈濟志工在當地,為躲避內戰的敘利亞難民持續付出,讓孩子接受教育,免除仇恨的心理,為他們種下善與愛的種子。一直到年底,經過近三個月勘災,十三個國家的志工,十二月初開始,在墨西哥進行數場包含儲值卡及毛毯的發放,適時為受災民眾增添溫暖。
而每一次發放過程中,志工都會為民眾奉上一條環保毛毯,而這一條毛毯就是環保菩薩們,用心用愛進行資源分類回收,將寶特瓶一一清洗分類,然後經過裁切、加熱、抽絲、紡紗所製成。環保菩薩用智慧將資源分類,化無用為有用。因為各位的付出,已經有三十八個國家,超過一百萬條環保毛毯,溫暖各地數百萬家庭與個人。雖然在座每一個都在臺灣,但是大家不用出國,就可以用做環保的雙手,與全世界的人結一分善緣。
上人提醒大家,不要覺得自己年歲已大,無法繼續為社會付出,其實在環保站中,八、九十歲以上的志工比比皆是。看到現場有超過百歲的人瑞,仍然在環保站勤耕福田。而在彰化地區,一百零二歲的志工蔡寬,精準的動作與敏睿的精神,每一次演繹總是直挺挺坐在第一排,並且在訪視等不同功能組承擔,甚至還能鼓勵年紀比她小三、四十歲的會眾,不要被病痛所挫。上人期許大家,年歲縱使增加,還是要讓精神維持年輕,期許自己仍然可以伸出雙手,繼續用愛守護地球。
因為志工在各地關懷與付出,每一個人以愛共同陪伴,讓苦難人能夠離苦得樂,並且一步一步踏實走來,鋪出一條康莊的菩薩道。也正是呼應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除感恩環保志工為大地無私付出外,上人最後也祝福大家人人平安,家家吉祥。
吳進輝/臺北報導
百萬條毛毯 為愛加溫
- Article Details
2017年慈濟北區上人場次授證暨歲末祝福第六場次,來自大安、中山、大同、萬華、中正、松山、信義、南港等區環保志工,以及新受證榮董,共有一千六百二十三人, 1月15日下午齊聚慈濟新北市新店靜思堂,以歡喜心一起迎接2018年的到來。
二點整,全體虔誠唱頌〈開經偈〉,開啟莊嚴的大法會。「2017慈濟大藏經」中,全球各地與臺灣,無論是地、水、火、風,天災人禍不斷,而志工藍天白雲的身影湧現,膚慰受災受難的民眾,讓身陷苦難中的黎民重燃希望,能夠再展笑顏。而在八月份臺北世大運風光落幕的背後,幕後英雄之一,環保志工一千多人次,夜以繼日投入資源回收。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沉積近四十年的垃圾瀑布,就在背水隊志工、企業團體,以及超過一千人次環保志工投入,經過四次動員,清理出近四個標準游泳池的垃圾後,終於還給青山綠水原來的樣貌。
不論在都會,或是在偏鄉,都有一群環保志工,為守護大地在默默付出。就在新北市雙溪區牡丹里,現年八十一歲的慈濟志工張金財,年輕時在礦坑中討生活。縱使擁有好山好水,但是當地謀生不易,年輕人外出發展,人口逐漸凋零。為守護當地環境,1995年,他與老伴一起開始投入環保,2009年因為妻子往生,相知相惜鶼鰈情深,一時生活頓失重心,讓他走不出喪妻的悲痛。
不忍父親日漸消沉,身為慈濟志工的三女兒張瑞娥,便接引張金財,與自己的二姊張秀蘭及姊夫林昭枝進入慈濟,讓姊姊及姊夫帶著爸爸做訪視,同時也在社區設立環保站接引更多志工。只要張秀蘭接到新案,爸爸就是訪視先鋒,騎著摩托車先去探路。接著與張秀蘭、林昭枝一起關懷雙溪地區的個案們。
走出家門,也走出封閉心情,張金財也邀約左鄰右舍一起守護山城。在牡丹的環保站,房子是由鄉親無償提供使用,因為房子老舊,若遇到下雨,屋子就會漏水,他就親自爬上樓做防水,在屋頂鋪上羊毛氈,再刷好幾層瀝青,讓大家不用穿雨衣做環保。「我以前砂肺第四級,經常要吃藥,自從做慈濟後,現在都好了。年輕人做不住,在這裡大家年紀都是八十幾歲,每一個人都比我大。人家說會腰酸背痛,戴腰夾,我都不用,越做越健康都不痛。都沒有壓力,心情也很開闊,很歡喜就對了。這輩子能做就做,做到不能做。」他說。
八十三歲的連仁鏵從小就與張金財認識,因為志工邀約,也在牡丹環保站付出,他說:「老人家邊做邊運動,對身體很好,大家也像兄弟一樣,也可以互相照應。我年紀大了,沒地方去,隨意走走看看,看到環保可以讓老人家來做,當作運動,對身體也不錯。」也是八十多歲的吳登懷,過去曾經與志工們做過環保,後來中斷過一陣子,就在張金財邀約下他又回來幫忙,他也說:「回收真好,不會製造汙染,讓環境更乾淨。」
王李玉里前後也做了近二十年環保,已經八十五歲的她說:「我本來覺得,自己視力模糊,怕分類分得不好,不敢來,自從從板橋搬回到牡丹,他們就約我來做。」曾經在牡丹做環保四、五年,後來搬到板橋與兒子同住,也在板橋做了十七年,現在視力雖然不好回到牡丹居住,又回到家鄉與大家一起守護山城。
而張金財的女婿,原本是既抽菸又喝酒的林昭枝,現在已經有六個孫子的他,當初就是在心不甘、情不願情況下,陪伴丈人一起參與志工培訓,然而就在付出過程中,菸酒自然就斷除了;也因為投入志工行列,承擔訪視與環保,家庭親子關係變得更和諧,不只償還所積欠的債務,並且還發心捐出一部環保車。
◎老有所用 深切期許
人人最歡喜期待的時刻,就是從上人與精舍師父的手中,收到無限祝福的福慧紅包。〈靜思‧淨斯〉歌聲中,大家依序列隊,接受師父的祝福。上人繼續為大眾開示:今天我們能夠健康、平安又歡喜在此一起迎接新年,就是因為大家都是既有福報,又有智慧的人。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在慈濟大藏經看到,從約旦慈濟志工在當地,為躲避內戰的敘利亞難民持續付出,讓孩子接受教育,免除仇恨的心理,為他們種下善與愛的種子。一直到年底,經過近三個月勘災,十三個國家的志工,十二月初開始,在墨西哥進行數場包含儲值卡及毛毯的發放,適時為受災民眾增添溫暖。
而每一次發放過程中,志工都會為民眾奉上一條環保毛毯,而這一條毛毯就是環保菩薩們,用心用愛進行資源分類回收,將寶特瓶一一清洗分類,然後經過裁切、加熱、抽絲、紡紗所製成。環保菩薩用智慧將資源分類,化無用為有用。因為各位的付出,已經有三十八個國家,超過一百萬條環保毛毯,溫暖各地數百萬家庭與個人。雖然在座每一個都在臺灣,但是大家不用出國,就可以用做環保的雙手,與全世界的人結一分善緣。
上人提醒大家,不要覺得自己年歲已大,無法繼續為社會付出,其實在環保站中,八、九十歲以上的志工比比皆是。看到現場有超過百歲的人瑞,仍然在環保站勤耕福田。而在彰化地區,一百零二歲的志工蔡寬,精準的動作與敏睿的精神,每一次演繹總是直挺挺坐在第一排,並且在訪視等不同功能組承擔,甚至還能鼓勵年紀比她小三、四十歲的會眾,不要被病痛所挫。上人期許大家,年歲縱使增加,還是要讓精神維持年輕,期許自己仍然可以伸出雙手,繼續用愛守護地球。
因為志工在各地關懷與付出,每一個人以愛共同陪伴,讓苦難人能夠離苦得樂,並且一步一步踏實走來,鋪出一條康莊的菩薩道。也正是呼應今年歲末祝福的主題「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除感恩環保志工為大地無私付出外,上人最後也祝福大家人人平安,家家吉祥。
吳進輝/臺北報導
週五, 12 一月 2018
週四, 11 一月 2018
年輕學子愛護環境 設計以環保出發
- Article Details
寒流來襲,冷颼颼的1月9日一早,黎明技術學院設計系同學不畏寒風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參訪,也為系上籌備、即將展示在『新一代設計展』的作品,尋找材料。
由設計系陳翊琇同學領導的這一組,設計作品為『環保保溫便當袋』,基於減少使用塑膠袋、推廣環保的理念,希望使用環保材質的布料做提袋,因而找到大愛感恩科技。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竣翔與同學們互動,互相分享環保理念,以及推動環保的那一份心。陳翊琇同學也一再強調,希望尋找的材料是使用完畢不再利用的剩布,堅持設計出來的作品是代表著環保。產學合作,共同的理念,皆是提倡環保。大愛感恩科技將無償提供環保布料,與同學們結緣。
將生活中的東西回收再利用,進行改造與設計,也是一種環保的方式。大愛感恩科技支持年輕學子的發心,期許年輕學子們能夠從生活中落實環保,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年輕學子愛護環境 設計以環保出發
- Article Details
寒流來襲,冷颼颼的1月9日一早,黎明技術學院設計系同學不畏寒風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參訪,也為系上籌備、即將展示在『新一代設計展』的作品,尋找材料。
由設計系陳翊琇同學領導的這一組,設計作品為『環保保溫便當袋』,基於減少使用塑膠袋、推廣環保的理念,希望使用環保材質的布料做提袋,因而找到大愛感恩科技。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竣翔與同學們互動,互相分享環保理念,以及推動環保的那一份心。陳翊琇同學也一再強調,希望尋找的材料是使用完畢不再利用的剩布,堅持設計出來的作品是代表著環保。產學合作,共同的理念,皆是提倡環保。大愛感恩科技將無償提供環保布料,與同學們結緣。
將生活中的東西回收再利用,進行改造與設計,也是一種環保的方式。大愛感恩科技支持年輕學子的發心,期許年輕學子們能夠從生活中落實環保,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三, 10 一月 2018
寒流來襲竹筒初心 歲末祝福最為暖意
- Article Details
2018年東莞歲末祝服第五、六場於1月7日於東莞大朗憶凱環保站展開兩場環保推廣,此為東莞最後兩場歲末祝福,且位於郊區環保站,人數相對精少,每場約有200多位會眾,數位志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展位幫忙,他們有的從來沒有推廣經驗,大愛同仁則同步向志工與會眾傳遞環保精神,志工劉愛蘭師姊等與社區陪委、慈誠與委員們忙上忙下,協助整場心品、花道、書藝與五榖豐收的佈置,此次展覽從展場佈置/機動/協調/參展物品管控與收支及活動後的運送安排皆展現海內外志工互助之美。
主場內溫馨而隆重的祈福,場外回歸竹筒歲月的「初心」精神與兩旁豐富且兼具人文的佈置,更添歲末年終的喜氣,大愛雖然此次第一次到此環保站參與推廣,東莞慈濟師兄姐們則是大力的支援與照顧,並預約明年東莞歲末祝福的參加,讓我們倍感親切與溫暖,大愛的環保心品在環保站的推廣也讓社區志工們,有著第一手的感動。和氣長趙令輝師兄特別到大愛攤位來協助推廣,他護持了獲得德國紅點設計與中國好設計雙料大獎的環保飛織防穿刺鞋,此為全世界獨創環保心品,除了重量比一般輕30%且舒適透氣外,最重要的是護生(非皮製品)與防穿刺的設計,不但讓志工服務或賑災時可保護自身安全,更傳遞愛護大地與尊重生命的理念。
志工黃玉雲師姊則負責最後竹筒歲月大福德箱的盤點,中間有許多小額的捐款匯聚了海內外師兄姊的愛,玉雲師姊說: 每一份善款,我們重複盤整,不可馬虎,因為這都是十方大徳的愛心,一定要將這份善念與愛,點滴匯入功德海。志工們工作到夜幕低垂才將數量點清,伴著寒流來襲的低溫之夜,我們心頭是暖的。
大愛感恩科技 李明瑩 中國東莞報導
寒流來襲竹筒初心 歲末祝福最為暖意
- Article Details
2018年東莞歲末祝服第五、六場於1月7日於東莞大朗憶凱環保站展開兩場環保推廣,此為東莞最後兩場歲末祝福,且位於郊區環保站,人數相對精少,每場約有200多位會眾,數位志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展位幫忙,他們有的從來沒有推廣經驗,大愛同仁則同步向志工與會眾傳遞環保精神,志工劉愛蘭師姊等與社區陪委、慈誠與委員們忙上忙下,協助整場心品、花道、書藝與五榖豐收的佈置,此次展覽從展場佈置/機動/協調/參展物品管控與收支及活動後的運送安排皆展現海內外志工互助之美。
主場內溫馨而隆重的祈福,場外回歸竹筒歲月的「初心」精神與兩旁豐富且兼具人文的佈置,更添歲末年終的喜氣,大愛雖然此次第一次到此環保站參與推廣,東莞慈濟師兄姐們則是大力的支援與照顧,並預約明年東莞歲末祝福的參加,讓我們倍感親切與溫暖,大愛的環保心品在環保站的推廣也讓社區志工們,有著第一手的感動。和氣長趙令輝師兄特別到大愛攤位來協助推廣,他護持了獲得德國紅點設計與中國好設計雙料大獎的環保飛織防穿刺鞋,此為全世界獨創環保心品,除了重量比一般輕30%且舒適透氣外,最重要的是護生(非皮製品)與防穿刺的設計,不但讓志工服務或賑災時可保護自身安全,更傳遞愛護大地與尊重生命的理念。
志工黃玉雲師姊則負責最後竹筒歲月大福德箱的盤點,中間有許多小額的捐款匯聚了海內外師兄姊的愛,玉雲師姊說: 每一份善款,我們重複盤整,不可馬虎,因為這都是十方大徳的愛心,一定要將這份善念與愛,點滴匯入功德海。志工們工作到夜幕低垂才將數量點清,伴著寒流來襲的低溫之夜,我們心頭是暖的。
大愛感恩科技 李明瑩 中國東莞報導
週二, 09 一月 2018
DA.AI’s R2R Harmony and Blessing Blanket Bring Great Love to You
- Article Details
DA.AI is leading a sustainable eco trend by turning recycled Re-PET fabric back into new eco garments and accessories, which not only minimizes waste, but also leaves zero waste for our planet. We named it Recycle to Recycle (R2R). Following the Cradle to Cradle design model, R2R provides innovative and sustainable material choice, meanwhile promotes circular economy. DA.AI’s latest R2R Harmony and Blessing Blanket, made from recycled eco-fabric, are not only tender, soft, and functional, but also bring Great Love to you and Earth.
As the R2R name suggests, DA.AI is now able to turn first time recycled eco-product back into second time recycled PET chips, and develop various useful daily necessity. DA.AI further utilizes this super eco-friendly material in the making of R2R product series, such as R2R Vest, R2R Dual-Sided Scarf, R2R Knee Guard, and varies eco-apparels and accessories. The R2R technology keeps recycled material in a close industrial loop and leads the eco trend for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DA.AI Technology, Jasmine Li, Taipei
週一, 08 一月 2018
誓願一心堅定 布袋環保站棒
- Article Details
「壓力很大吼!那還要不要再做下去?」站在台上分享的慈濟嘉義志工施哲富說,他在夢中堅定地回答上人,一定會把環保站完成,這是心願,再苦、再累,都要克服,這是對 上人的承諾。在1月6日嘉義布袋環保站啟用典禮,正是施哲富兌現諾言日子。超過150多位志工及地方民意代表也親臨會場見證。此時天空飄著毛毛細雨,法雨滋潤、普降甘霖,像是大家努力過的汗水,是淚水,匯集成淨化人心的法水。
今天的布袋環保站啟用暨環保志工聯誼活動,布袋鎮陳鳳梅鎮長也蒞臨致詞表示,環境及空氣汙染很嚴重,感恩慈濟志工用心、用愛、用環保,愛護鄉里。施爸爸高興的說:「(將近一千坪的)這塊地從來沒有來過這麼多人,今天這麼多人,很高興能發揮(土地的功能)。」接下來上台的每一位:三年來,協助工程的黃春雄;布袋第一顆種子、協助動員志工的蔡琬雯師姊;參與的玲玲師姊、雪英師姊上台分享….,大家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當司儀吳宿棻師姊介紹下面這位從台北專程前來、是正在上演大愛劇場「竹南往事」本尊、同時是大愛感恩虞珊明,上台表示:「今天也是帶著感恩的心來,因為環保志工的投入付出,讓大愛感恩每一樣產品有了豐富的生命力。」舉出生在嘉義東石鄉戴清秀的例子,若不是罹患癌症的布袋環保志工李福田殷殷牽引,感動戴清秀,從固定開環保車載回收物、也在環保站回收了自己的人生。戴清秀說:他的壞習慣都是在環保站改掉的。
「有鑑於現在空氣汙染嚴重,體恤環保菩薩在外分類及師兄姊在做志工的辛勞,大愛感恩特別結緣每人一個環保口罩。」大愛環保神奇抗菌口罩,立體剪裁設計,可保持透氣空間、包覆密合度佳;柔軟可塑性鼻樑夾、可調整耳掛設計;機能口袋,可依需求置入活性碳濾片,阻隔與過濾飛沫、粉塵、花粉、霧霾等肉眼看不到微塵。讓愛護地球的環保志工,用自己回收的大愛環保再生製品保護自己。
同時,祝福大家都是有福的人,因為環保菩薩到環保站資源回收,也在作國際賑災喔!在慈濟作國際賑災,不需坐飛機、請假。只要與大愛感恩賑災毛毯等物資結合就在作國際賑災。願大家健健康康、快快樂樂。也希望藉由環保站啟用,發揮良能、接引更多的人,一起做環保,讓我們的地球健健康康、人人平平安安。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嘉義布袋鎮報導
Read more誓願一心堅定 布袋環保站棒
- Article Details
「壓力很大吼!那還要不要再做下去?」站在台上分享的慈濟嘉義志工施哲富說,他在夢中堅定地回答上人,一定會把環保站完成,這是心願,再苦、再累,都要克服,這是對 上人的承諾。在1月6日嘉義布袋環保站啟用典禮,正是施哲富兌現諾言日子。超過150多位志工及地方民意代表也親臨會場見證。此時天空飄著毛毛細雨,法雨滋潤、普降甘霖,像是大家努力過的汗水,是淚水,匯集成淨化人心的法水。
今天的布袋環保站啟用暨環保志工聯誼活動,布袋鎮陳鳳梅鎮長也蒞臨致詞表示,環境及空氣汙染很嚴重,感恩慈濟志工用心、用愛、用環保,愛護鄉里。施爸爸高興的說:「(將近一千坪的)這塊地從來沒有來過這麼多人,今天這麼多人,很高興能發揮(土地的功能)。」接下來上台的每一位:三年來,協助工程的黃春雄;布袋第一顆種子、協助動員志工的蔡琬雯師姊;參與的玲玲師姊、雪英師姊上台分享….,大家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當司儀吳宿棻師姊介紹下面這位從台北專程前來、是正在上演大愛劇場「竹南往事」本尊、同時是大愛感恩虞珊明,上台表示:「今天也是帶著感恩的心來,因為環保志工的投入付出,讓大愛感恩每一樣產品有了豐富的生命力。」舉出生在嘉義東石鄉戴清秀的例子,若不是罹患癌症的布袋環保志工李福田殷殷牽引,感動戴清秀,從固定開環保車載回收物、也在環保站回收了自己的人生。戴清秀說:他的壞習慣都是在環保站改掉的。
「有鑑於現在空氣汙染嚴重,體恤環保菩薩在外分類及師兄姊在做志工的辛勞,大愛感恩特別結緣每人一個環保口罩。」大愛環保神奇抗菌口罩,立體剪裁設計,可保持透氣空間、包覆密合度佳;柔軟可塑性鼻樑夾、可調整耳掛設計;機能口袋,可依需求置入活性碳濾片,阻隔與過濾飛沫、粉塵、花粉、霧霾等肉眼看不到微塵。讓愛護地球的環保志工,用自己回收的大愛環保再生製品保護自己。
同時,祝福大家都是有福的人,因為環保菩薩到環保站資源回收,也在作國際賑災喔!在慈濟作國際賑災,不需坐飛機、請假。只要與大愛感恩賑災毛毯等物資結合就在作國際賑災。願大家健健康康、快快樂樂。也希望藉由環保站啟用,發揮良能、接引更多的人,一起做環保,讓我們的地球健健康康、人人平平安安。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嘉義布袋鎮報導
Read moreTÜV Rheinland once again Verifies DA.AI’s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 2017
- Article Details
Inspired by Dharma Master Cheng Yen’s teaching that "smart people develops; while wise ones recycle, not for profits but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DA.AI Technology’s operational capacity once again received German TÜV Rheinland certification on December 12th, 2017. Founded in 1872, TÜV Rheinland Group has more than 140 years of history. 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independent third-party verification authority demonstrates strong and trustworthy and auditing capability.
TÜV Rheinland has 500 franchises in 69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th more than 500 service centers providing product testing, inspection, accreditation, training consult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validation services. TÜV Rheinland verifies criteria such as business credibility, factory scale, manufacturer's production capacity, law fulfillment, R&D’s innovative research, CSR performance, etc.
It’s a great honor for DA.AI, an eco-friendly social enterprise, to pass verification from this well-known global third party. The recognitio enhances DA.AI’s creditability for international buyers to eliminate procurement concerns on both product quality and corporate operational capacity. DA.AI also hopes to encourage and inspire more businesses and organization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and join the eco path.
DA.AI Technology, Jasmine Li, Taipei
Read more週日, 07 一月 2018
環保愛心鋪滿地 寒冬送暖淨人
- Article Details
新年靜思堂感恩的時節,1月7日慈濟中國大陸蘇州志業園區舉辦3場歲末祝福,靜思堂門口志工不畏寒風整齊列隊著在「真真高興地見到你,滿喜歡喜地歡迎您...」的歌聲中慈濟志工臉上掛著笑容迎接引導,讓頂著5度下低溫前來參與歲末祝福的民眾倍感溫馨與熱情。進入大廳映入眼簾的攤位包含靜思人文、巧藝坊、志工揮毫書寫春聯區、竹筒回娘家區及綠色典範代表的大愛感恩科技等。
此次大力協助支持大愛感恩科技推廣的蘇州志業中心人文教育推廣組同仁吳清芬師姊分享到:「自己定居在上海、蘇州兩地已經有近25年的時間,因去年(2017)辦理暑期夏令營的因緣之下與大愛感恩科技訂製綠色環保衫來作為學員的服飾,環保是現今環境很重要的議題,能透過一件衣服所傳達的是一個環保的理念,我常跟很多志工說什麼衣服都可以少買,大愛感恩科技的衣服不能少買,為什麼?因為它是世界品牌、是一個環保達人的一個品牌,期待將來在社區推課程的服裝上都能夠穿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中國服飾,服裝皆是能接引會眾的無聲說法,來傳遞環保的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透過將環保賦予科技精神後,製造出環保織品同時賦予教育的意義,這也讓請購R2R圍巾的會眾周小姐分享到:「用塑料瓶回收的圍巾我買了兩條,一條買給我小兒子,期待將來他戴上以後也可以與朋友宣傳分享,其實一條是給我女兒,讓她一條可以暖活又可以知道這環保當中的意義。」每項環保心品自用送禮兩相宜,
上人曾慈示世間上有兩件事情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行孝,身為國小語文學科的宋老師分享到:「買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送給母親意義就是不一樣,一份是孝,另外一份就是愛護大地。上個月剛演繹完〈親恩浩連天 (父母恩重難報經-子過) 〉,更加了解行善行孝不能等的重要性;第二個要愛護大地,在2016年回台灣去參與環保精進課程的時候,在內湖環保站的時候學到很多,看到環保菩薩很清淨、很用心的做一件事情,當下得真歡喜,心沒有雜念,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大愛感恩科技帶著一份感恩大地的心在做研發,雖然媽媽會說家裡的衣服也夠穿了,但期許媽媽穿著這份大愛感恩科技的服飾,能帶著感恩大地的心,接下來的環保學堂中的課程也能帶領著媽媽一同來宣傳與分享環保,把這份愛持續擴大加深加廣意義。」
大愛感恩科技是全球第一家環保社會公益企業,結合近二十萬慈濟環保志工的用心分類,聯合超過六十家合作夥伴,運用科技發揮專業良能,節能減碳環保愛大地,透過一個人影響另外一個人,環保精神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中國蘇州報導
Read more環保愛心鋪滿地 寒冬送暖淨人
- Article Details
新年靜思堂感恩的時節,1月7日慈濟中國大陸蘇州志業園區舉辦3場歲末祝福,靜思堂門口志工不畏寒風整齊列隊著在「真真高興地見到你,滿喜歡喜地歡迎您...」的歌聲中慈濟志工臉上掛著笑容迎接引導,讓頂著5度下低溫前來參與歲末祝福的民眾倍感溫馨與熱情。進入大廳映入眼簾的攤位包含靜思人文、巧藝坊、志工揮毫書寫春聯區、竹筒回娘家區及綠色典範代表的大愛感恩科技等。
此次大力協助支持大愛感恩科技推廣的蘇州志業中心人文教育推廣組同仁吳清芬師姊分享到:「自己定居在上海、蘇州兩地已經有近25年的時間,因去年(2017)辦理暑期夏令營的因緣之下與大愛感恩科技訂製綠色環保衫來作為學員的服飾,環保是現今環境很重要的議題,能透過一件衣服所傳達的是一個環保的理念,我常跟很多志工說什麼衣服都可以少買,大愛感恩科技的衣服不能少買,為什麼?因為它是世界品牌、是一個環保達人的一個品牌,期待將來在社區推課程的服裝上都能夠穿著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中國服飾,服裝皆是能接引會眾的無聲說法,來傳遞環保的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透過將環保賦予科技精神後,製造出環保織品同時賦予教育的意義,這也讓請購R2R圍巾的會眾周小姐分享到:「用塑料瓶回收的圍巾我買了兩條,一條買給我小兒子,期待將來他戴上以後也可以與朋友宣傳分享,其實一條是給我女兒,讓她一條可以暖活又可以知道這環保當中的意義。」每項環保心品自用送禮兩相宜,
上人曾慈示世間上有兩件事情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行孝,身為國小語文學科的宋老師分享到:「買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送給母親意義就是不一樣,一份是孝,另外一份就是愛護大地。上個月剛演繹完〈親恩浩連天 (父母恩重難報經-子過) 〉,更加了解行善行孝不能等的重要性;第二個要愛護大地,在2016年回台灣去參與環保精進課程的時候,在內湖環保站的時候學到很多,看到環保菩薩很清淨、很用心的做一件事情,當下得真歡喜,心沒有雜念,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大愛感恩科技帶著一份感恩大地的心在做研發,雖然媽媽會說家裡的衣服也夠穿了,但期許媽媽穿著這份大愛感恩科技的服飾,能帶著感恩大地的心,接下來的環保學堂中的課程也能帶領著媽媽一同來宣傳與分享環保,把這份愛持續擴大加深加廣意義。」
大愛感恩科技是全球第一家環保社會公益企業,結合近二十萬慈濟環保志工的用心分類,聯合超過六十家合作夥伴,運用科技發揮專業良能,節能減碳環保愛大地,透過一個人影響另外一個人,環保精神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中國蘇州報導
Read more週六, 06 一月 2018
週三, 03 一月 2018
合心掘井湧泉亙古 大愛研發化廢為寶
- Article Details
12/26(二)上午雲南省科研機構聯合會理事一行十一位在團長雲南省科學技術院綜合處李常有處長帶領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基於來賓們均來自雲南省各科研機構,於是虞珊明就以大愛感恩之慈悲科技馳援大愛、以及討討科學的目的,與來賓們分享。
身處科技應用發達的今天,很多科學研究項目的直接目的就是造福於人類,人類的生活品質和水平因而不斷得到快速的提升。然而,科學成果同樣可以給人類造成災難,這樣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最實際的例子就如塑膠,最早來自於1850年代的英國。自從塑膠被開發以來,各方面的用途日益廣泛,人類生活中離不開它。它也是禍害間接或直接的來源,購物時使用的塑膠袋,產生的垃圾造成海洋汙染、生態危機。
虞珊明表示:基於塑膠被分解的機會差不多是零了,大愛感恩科技的設立,當初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堆積成山的塑膠寶特瓶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大愛感恩團隊除了減少廢棄物,更積極的化廢為寶,發揮契而不捨的研發精神,將環保毛毯碎邊料,再製成為毛毯、刷毛背心、拉鍊、太陽眼鏡框….等多樣成品。確實實踐證嚴法師環保精質化的勉勵,以達成與地球共生息為目標。
「雲南地處高海拔,紫外線特別強,除了皮膚曝曬,很多人因此患白內障。(大愛感恩R2R)太陽眼鏡正好,可以帶回雲南給家裡老人作贈品,而且又能獻愛心。」聽到來賓們發自內心的響應以及對大愛感恩科技的讚歎,就如證嚴法師所勉勵:「慈濟是由許多人點滴付出愛心而成就的,我們要以掘井人精神,好好地運用這些資源,不斷地深入挖掘出泉水,還要以這清淨的心靈活水來淨化人心。」這是大愛感恩的使命,更期待邀約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合心掘井湧泉亙古 大愛研發化廢為寶
- Article Details
12/26(二)上午雲南省科研機構聯合會理事一行十一位在團長雲南省科學技術院綜合處李常有處長帶領下,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基於來賓們均來自雲南省各科研機構,於是虞珊明就以大愛感恩之慈悲科技馳援大愛、以及討討科學的目的,與來賓們分享。
身處科技應用發達的今天,很多科學研究項目的直接目的就是造福於人類,人類的生活品質和水平因而不斷得到快速的提升。然而,科學成果同樣可以給人類造成災難,這樣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最實際的例子就如塑膠,最早來自於1850年代的英國。自從塑膠被開發以來,各方面的用途日益廣泛,人類生活中離不開它。它也是禍害間接或直接的來源,購物時使用的塑膠袋,產生的垃圾造成海洋汙染、生態危機。
虞珊明表示:基於塑膠被分解的機會差不多是零了,大愛感恩科技的設立,當初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堆積成山的塑膠寶特瓶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大愛感恩團隊除了減少廢棄物,更積極的化廢為寶,發揮契而不捨的研發精神,將環保毛毯碎邊料,再製成為毛毯、刷毛背心、拉鍊、太陽眼鏡框….等多樣成品。確實實踐證嚴法師環保精質化的勉勵,以達成與地球共生息為目標。
「雲南地處高海拔,紫外線特別強,除了皮膚曝曬,很多人因此患白內障。(大愛感恩R2R)太陽眼鏡正好,可以帶回雲南給家裡老人作贈品,而且又能獻愛心。」聽到來賓們發自內心的響應以及對大愛感恩科技的讚歎,就如證嚴法師所勉勵:「慈濟是由許多人點滴付出愛心而成就的,我們要以掘井人精神,好好地運用這些資源,不斷地深入挖掘出泉水,還要以這清淨的心靈活水來淨化人心。」這是大愛感恩的使命,更期待邀約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造物無盡藏 大愛共生息
- Article Details
12月29日,2017年最後一個上班日,大愛感恩辦公室來了一群有活力的外賓。由文鈺理事長、劉盛首席顧問帶領一行十五人,這群年輕人都是湖南各界菁英、綠色瀟湘的幹部成員,前來大愛感恩參訪、交流。
瀟湘是湖南的代稱,這群年輕志工以「瀟湘藍天碧水的守望者」自我期許。大愛感恩虞珊明以935年前、蘇軾的《赤壁賦》做為迎賓的開場。「….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記得當年《經濟學》第一章第一頁,便是以明月與清風作為探討「自由財」、「公共財」之分別。隨著近代工業技術發展,時空背景與詩人蘇軾、甚至上個世紀經濟學家生存環境大不相同。今天,人類所處自然環境面臨重大考驗,若再不戒慎警惕,留給後代子孫可能只有從詩詞歌賦,才能憑弔的自然美景。
慈濟人從1990年證嚴法師呼籲:「鼓掌雙手做環保。」及至2008年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從減少廢棄物、清淨在源頭,到環保精質化、循環到循環。也就是現代學者所揭櫫的「循環經濟」,實踐證嚴法師呼籲的:「不要再從地底下取能源。」回收廢棄寶特瓶再利用。甚至環保毛毯的廢棄邊腳料,都能循環再利用,不但能減廢,還能賑災、救人。
來自醴陵愛尚自然體驗工作室、綠色瀟湘榮譽理事的程娟問到:「大愛感恩是營利機構嗎?」聽完虞珊明解釋,大愛感恩以公司組織的效率,擴大非營利機構的愛心。綠色瀟湘秘書長孫成馬上接話說:「大愛感恩就是社會企業。」大愛感恩本著:企業對於社會最直接的回饋就是積極從事社會關懷,並且以「身體力行,創造影響力」希望鼓勵更多人盡一己之力,參與社區與社會服務。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造物無盡藏 大愛共生息
- Article Details
12月29日,2017年最後一個上班日,大愛感恩辦公室來了一群有活力的外賓。由文鈺理事長、劉盛首席顧問帶領一行十五人,這群年輕人都是湖南各界菁英、綠色瀟湘的幹部成員,前來大愛感恩參訪、交流。
瀟湘是湖南的代稱,這群年輕志工以「瀟湘藍天碧水的守望者」自我期許。大愛感恩虞珊明以935年前、蘇軾的《赤壁賦》做為迎賓的開場。「….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記得當年《經濟學》第一章第一頁,便是以明月與清風作為探討「自由財」、「公共財」之分別。隨著近代工業技術發展,時空背景與詩人蘇軾、甚至上個世紀經濟學家生存環境大不相同。今天,人類所處自然環境面臨重大考驗,若再不戒慎警惕,留給後代子孫可能只有從詩詞歌賦,才能憑弔的自然美景。
慈濟人從1990年證嚴法師呼籲:「鼓掌雙手做環保。」及至2008年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從減少廢棄物、清淨在源頭,到環保精質化、循環到循環。也就是現代學者所揭櫫的「循環經濟」,實踐證嚴法師呼籲的:「不要再從地底下取能源。」回收廢棄寶特瓶再利用。甚至環保毛毯的廢棄邊腳料,都能循環再利用,不但能減廢,還能賑災、救人。
來自醴陵愛尚自然體驗工作室、綠色瀟湘榮譽理事的程娟問到:「大愛感恩是營利機構嗎?」聽完虞珊明解釋,大愛感恩以公司組織的效率,擴大非營利機構的愛心。綠色瀟湘秘書長孫成馬上接話說:「大愛感恩就是社會企業。」大愛感恩本著:企業對於社會最直接的回饋就是積極從事社會關懷,並且以「身體力行,創造影響力」希望鼓勵更多人盡一己之力,參與社區與社會服務。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週一, 01 一月 2018
相約今生此刻 慈悲大愛感恩
- Article Details
12月22日台北的天空,從冷風中,擠出如陽光般燦爛笑臉,來自中華骨髓庫中心李黎主任一行6人,下午三點在林美鳳師姊的陪伴之下,參觀完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拜訪。冬至是昔時各家庭團聚慶賀的節日,今天的交流更像是一家人的重逢。大愛感恩虞珊明以一首《在第六對相遇》片段音樂,伴隨者如光影掠過的慈濟簡史影片,將大家的焦點到到90年代,環保與骨髓捐贈共同的起點。如歌詞所揭示著:如前世般的因緣,彼此相約來到今生此刻。
時光倒流至1993年,證嚴上人以「捐髓救人、無損己身」、「慈悲大愛、尊重生命」的悲憫胸懷,成立「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一路走來,舉辦了萬場以上的活動、動員數十萬人次的志工,向民眾宣導正確的捐髓觀念。期望透過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能讓更多的血液疾病患者有重生的希望,也讓更多有愛心的民眾有付出的機會。
1997年慈濟骨髓庫展開第一例骨髓送往中國大陸,並展開了兩岸骨髓醫療的交流。同時催生了2001年中國大陸重新啟動的「中華骨髓庫」。多年以來,中國大陸成為慈濟骨髓全球捐贈最多地區、挽救了無數生命。更重要的,同樣以救人為初衷,中華骨髓庫更以慈濟為學習對象,從提高人文水平、愛心意識做起。因為慈濟強調:骨髓不是單純的醫療事業,是生命教育,是推動大愛、淨化人心的思想工程。
慈濟醫療志業總在不可能中,找出可能之路,慈濟骨髓捐贈中心到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一路從骨髓移植、周邊血到臍帶血,正如從鼓掌雙手做環保回收、清淨在源頭,到成立大愛感恩、環保精質化。血液病友需要健康的骨髓以獲得重生,關鍵在人,地球需要養息修補,關鍵一樣也在於人。期待人人發揮良能,為患者、也為地球找出重生契機。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相約今生此刻 慈悲大愛感恩
- Article Details
12月22日台北的天空,從冷風中,擠出如陽光般燦爛笑臉,來自中華骨髓庫中心李黎主任一行6人,下午三點在林美鳳師姊的陪伴之下,參觀完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後,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拜訪。冬至是昔時各家庭團聚慶賀的節日,今天的交流更像是一家人的重逢。大愛感恩虞珊明以一首《在第六對相遇》片段音樂,伴隨者如光影掠過的慈濟簡史影片,將大家的焦點到到90年代,環保與骨髓捐贈共同的起點。如歌詞所揭示著:如前世般的因緣,彼此相約來到今生此刻。
時光倒流至1993年,證嚴上人以「捐髓救人、無損己身」、「慈悲大愛、尊重生命」的悲憫胸懷,成立「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一路走來,舉辦了萬場以上的活動、動員數十萬人次的志工,向民眾宣導正確的捐髓觀念。期望透過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能讓更多的血液疾病患者有重生的希望,也讓更多有愛心的民眾有付出的機會。
1997年慈濟骨髓庫展開第一例骨髓送往中國大陸,並展開了兩岸骨髓醫療的交流。同時催生了2001年中國大陸重新啟動的「中華骨髓庫」。多年以來,中國大陸成為慈濟骨髓全球捐贈最多地區、挽救了無數生命。更重要的,同樣以救人為初衷,中華骨髓庫更以慈濟為學習對象,從提高人文水平、愛心意識做起。因為慈濟強調:骨髓不是單純的醫療事業,是生命教育,是推動大愛、淨化人心的思想工程。
慈濟醫療志業總在不可能中,找出可能之路,慈濟骨髓捐贈中心到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一路從骨髓移植、周邊血到臍帶血,正如從鼓掌雙手做環保回收、清淨在源頭,到成立大愛感恩、環保精質化。血液病友需要健康的骨髓以獲得重生,關鍵在人,地球需要養息修補,關鍵一樣也在於人。期待人人發揮良能,為患者、也為地球找出重生契機。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