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2017

週五, 13 十月 2017

世代傳承做慈濟 一生無量菩提林


十月二日上午的週會,嘉義地區的第一位慈濟種子 王壽榮師伯,以「回眸來時路」的主題,與同仁們分享他深刻的人生因緣慈濟路。十月二日的一大清早,搭乘第一班高鐵列車從嘉義前來台北參加大愛感恩科技週會分享的 王壽榮師伯,是第一位在嘉義地區的慈濟種子,在受到 證嚴法師與父母親的感召之下,王壽榮師伯勇敢的在雲嘉地區,承擔起慈濟慈善訪視工作的第一人,而這將近四十年下來的堅持,王壽榮師伯以「回眸來時路」的主題與同仁們分享他深刻的人生因緣慈濟路。

一張張泛黃的黑白照片,記錄著民國六十年代期間,慈濟 證嚴法師早期親自帶領身旁弟子,從事慈善濟貧工作的歷史回顧,當年,為了發送給感恩戶救濟物資, 上人是一再叮嚀,要把感恩戶當作是自己家人般關懷,在歲末寒冬之際,為貧苦之人送上最溫暖的祝福。

因此,帶領教導弟子要將生活物資、食品罐頭、以及一一量身準備、尺碼合身的衣物,依感恩戶家中的實際需求,一份一份清清楚楚的整理準備之後,再於農曆除夕前一一送至感恩戶手中。這種超脫一般慈善單位所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博愛精神,總是在最黑暗的角落,為孤苦無依的苦難人,生起一把溫暖的火,真是很令人尊敬與感動。

於分享中 王壽榮師伯(圖中)一再勉勵同仁,要好好珍惜在大愛感恩科技工作的好因緣,因為,大家正是在從事一件「不忍地球受毀傷、不忍眾生受苦難」的工作。於分享中 王壽榮師伯也一再勉勵同仁,要好好珍惜在大愛感恩科技工作的好因緣,大家真的都是很有福報的人,因為,自大愛感恩科技成立以來,堅持將廢棄的塑料瓶回收再生利用,讓原本會造成大地環境負載、百年不化的垃圾,轉換成有用的生活物資,還帶動起大家響應環保綠化的「心」生活,而慈悲與科技系列的環保賑災毛毯,更是為緊急受難的災民,即時馳援送上溫暖與關懷,這種具體落實環保、化無用為大用,正是在從事一件「不忍地球受毀傷、不忍眾生受苦難」的工作。

在充滿法義內涵與歷史回顧的珍貴資料中,我們看到了 王壽榮師伯一家人「世代傳承做慈濟、一生無量菩提林」的投入與承擔,也更深刻的體認到 上人當年帶動慈善志業「愛灑關懷助貧困、人間溫暖契佛心」令人感動的胸懷與精神,從【回眸來時路】的回顧中,同仁們真正深刻的感受到 上人的「慈悲博愛、悲智雙運」,瞭解慈善正是慈濟志業的根源。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報導

 

Read more

世代傳承做慈濟 一生無量菩提林


十月二日上午的週會,嘉義地區的第一位慈濟種子 王壽榮師伯,以「回眸來時路」的主題,與同仁們分享他深刻的人生因緣慈濟路。十月二日的一大清早,搭乘第一班高鐵列車從嘉義前來台北參加大愛感恩科技週會分享的 王壽榮師伯,是第一位在嘉義地區的慈濟種子,在受到 證嚴法師與父母親的感召之下,王壽榮師伯勇敢的在雲嘉地區,承擔起慈濟慈善訪視工作的第一人,而這將近四十年下來的堅持,王壽榮師伯以「回眸來時路」的主題與同仁們分享他深刻的人生因緣慈濟路。

一張張泛黃的黑白照片,記錄著民國六十年代期間,慈濟 證嚴法師早期親自帶領身旁弟子,從事慈善濟貧工作的歷史回顧,當年,為了發送給感恩戶救濟物資, 上人是一再叮嚀,要把感恩戶當作是自己家人般關懷,在歲末寒冬之際,為貧苦之人送上最溫暖的祝福。

因此,帶領教導弟子要將生活物資、食品罐頭、以及一一量身準備、尺碼合身的衣物,依感恩戶家中的實際需求,一份一份清清楚楚的整理準備之後,再於農曆除夕前一一送至感恩戶手中。這種超脫一般慈善單位所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博愛精神,總是在最黑暗的角落,為孤苦無依的苦難人,生起一把溫暖的火,真是很令人尊敬與感動。

於分享中 王壽榮師伯(圖中)一再勉勵同仁,要好好珍惜在大愛感恩科技工作的好因緣,因為,大家正是在從事一件「不忍地球受毀傷、不忍眾生受苦難」的工作。於分享中 王壽榮師伯也一再勉勵同仁,要好好珍惜在大愛感恩科技工作的好因緣,大家真的都是很有福報的人,因為,自大愛感恩科技成立以來,堅持將廢棄的塑料瓶回收再生利用,讓原本會造成大地環境負載、百年不化的垃圾,轉換成有用的生活物資,還帶動起大家響應環保綠化的「心」生活,而慈悲與科技系列的環保賑災毛毯,更是為緊急受難的災民,即時馳援送上溫暖與關懷,這種具體落實環保、化無用為大用,正是在從事一件「不忍地球受毀傷、不忍眾生受苦難」的工作。

在充滿法義內涵與歷史回顧的珍貴資料中,我們看到了 王壽榮師伯一家人「世代傳承做慈濟、一生無量菩提林」的投入與承擔,也更深刻的體認到 上人當年帶動慈善志業「愛灑關懷助貧困、人間溫暖契佛心」令人感動的胸懷與精神,從【回眸來時路】的回顧中,同仁們真正深刻的感受到 上人的「慈悲博愛、悲智雙運」,瞭解慈善正是慈濟志業的根源。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市內湖報導

 

Read more

週四, 12 十月 2017

綠金設計新思維 循環經濟善效應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的 林正雄博士,分享一堂「搖籃到搖籃」的議題,讓與會大眾實際明白,原來已經是環保再生的物資,仍然可以再次回收應用 (照片:許雅麗)。「地球的資源有限,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循環經濟」,來自北歐設計顧問的總監Gideon Loewy,一語道破本次9/27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以「綠金與設計共譜循環經濟新樂章」為主題論壇的探討核心,面對地球資源的枯竭,如何讓資源生生不息的運作、創造價值,已成為本世紀人類最重要發展的一種創新思維與設計趨勢。

回顧過去,從工業革命開始的設計歷史發展,重點都放在製作推陳出新的產品、追求大量快速的開發,主要是希望以價格、造型、速度取勝;然而,這樣過度不斷的重複快速開發,同時,也迅速的造成了地球資源的快速消耗,不僅造成了物質的浪費,更造成了環境的嚴重汙染。

本此課程議題的主軸在深入探討「循環經濟」,這是設計領域一種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設計師要學習來解決問題,可以全然的從產品到服務、從體驗到生活;而企業家不僅只是製造產品的製造商,還必須要有改變產業遊戲規則的決心,讓消費者改變使用習慣,可以探討與建置回收系統的多元化與模組化,以增強應用回收再生資源的多元性。

為了讓與會大眾對「循環經濟」的實際發展有更進一步的體認與瞭解,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已經走在環保時代前端、對「循環經濟」應用導入設計有具體成果的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研發部的博士 林正雄師兄,分享一堂「搖籃到搖籃」的議題,讓與會大眾實際明白,原來已經是環保再生的物資或是其剩餘的邊角布料,當再次回收應用後,仍然可以再設計製造出賑災毛毯、防眩偏光太陽眼鏡、高硬度拉鍊或是塑木等抗震綠建材,這讓現場與會大眾眼睛為之一亮,原來綠金與設計真的能共譜循環經濟的新樂章。

圖說:本次9/27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以「綠金與設計共譜循環經濟新樂章」為主題的論壇,是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應用探討的核心 (照片:許雅麗)。本世紀是一個綠金設計的世代,例如:丹麥這個國家從15年前就已訂定「邁向綠金設計社會」的國家發展前瞻規劃;循環經濟是將一般傳統線性經濟的不同產業,透過服務性利益、生命的分享、人道的關懷、將人類美好的生活實現。所以應鼓勵各產業設計發揮創意,透過觀察所有產業生態系,找出彼此間連結循環的關係,創造出更多的分享與再利用的可能性,帶動消費者朝向更有創意的環保生活方式;而循環物質與循環經濟的概念,就是讓回收的物質能夠生生不息的循環再利用,這是本世紀消費者的責任趨勢,也是唯一永續保護地球資源的方法。

大愛感恩科技 鄭景如、許雅麗 台北市內湖報導

Read more

綠金設計新思維 循環經濟善效應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的 林正雄博士,分享一堂「搖籃到搖籃」的議題,讓與會大眾實際明白,原來已經是環保再生的物資,仍然可以再次回收應用 (照片:許雅麗)。「地球的資源有限,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循環經濟」,來自北歐設計顧問的總監Gideon Loewy,一語道破本次9/27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以「綠金與設計共譜循環經濟新樂章」為主題論壇的探討核心,面對地球資源的枯竭,如何讓資源生生不息的運作、創造價值,已成為本世紀人類最重要發展的一種創新思維與設計趨勢。

回顧過去,從工業革命開始的設計歷史發展,重點都放在製作推陳出新的產品、追求大量快速的開發,主要是希望以價格、造型、速度取勝;然而,這樣過度不斷的重複快速開發,同時,也迅速的造成了地球資源的快速消耗,不僅造成了物質的浪費,更造成了環境的嚴重汙染。

本此課程議題的主軸在深入探討「循環經濟」,這是設計領域一種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設計師要學習來解決問題,可以全然的從產品到服務、從體驗到生活;而企業家不僅只是製造產品的製造商,還必須要有改變產業遊戲規則的決心,讓消費者改變使用習慣,可以探討與建置回收系統的多元化與模組化,以增強應用回收再生資源的多元性。

為了讓與會大眾對「循環經濟」的實際發展有更進一步的體認與瞭解,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已經走在環保時代前端、對「循環經濟」應用導入設計有具體成果的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研發部的博士 林正雄師兄,分享一堂「搖籃到搖籃」的議題,讓與會大眾實際明白,原來已經是環保再生的物資或是其剩餘的邊角布料,當再次回收應用後,仍然可以再設計製造出賑災毛毯、防眩偏光太陽眼鏡、高硬度拉鍊或是塑木等抗震綠建材,這讓現場與會大眾眼睛為之一亮,原來綠金與設計真的能共譜循環經濟的新樂章。

圖說:本次9/27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以「綠金與設計共譜循環經濟新樂章」為主題的論壇,是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應用探討的核心 (照片:許雅麗)。本世紀是一個綠金設計的世代,例如:丹麥這個國家從15年前就已訂定「邁向綠金設計社會」的國家發展前瞻規劃;循環經濟是將一般傳統線性經濟的不同產業,透過服務性利益、生命的分享、人道的關懷、將人類美好的生活實現。所以應鼓勵各產業設計發揮創意,透過觀察所有產業生態系,找出彼此間連結循環的關係,創造出更多的分享與再利用的可能性,帶動消費者朝向更有創意的環保生活方式;而循環物質與循環經濟的概念,就是讓回收的物質能夠生生不息的循環再利用,這是本世紀消費者的責任趨勢,也是唯一永續保護地球資源的方法。

大愛感恩科技 鄭景如、許雅麗 台北市內湖報導

Read more

週三, 11 十月 2017

2017,10/13 奧地利官員

【對象】奧地利官員
【時間】2017年10月13日(五)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632.jpg66.jpg



Read more

2017,10/12 美國四合一研習營

【對象】美國四合一研習營
【時間】2017年10月12日(四)
【地點】東區會所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7_10_15_20171015.jpg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7_10_15_20171015-1.jpg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7_10_15_20171015-2.jpg



Read more

共知要共行 同行相接引

圖說:10月3日下午,清一色整齊的身穿著大愛感恩環保T恤,元氣滿滿、遠道而來的廣東地區牙科醫師協會以及深圳慈濟志工,一行24人,在一整天充實的參訪慈濟志業的行程,來到了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概念館。(攝影:黃莫筑)10月3日下午,清一色整齊的身穿著大愛感恩環保T恤,元氣滿滿、遠道而來的廣東地區牙科醫師協會以及深圳慈濟志工,一行24人,在一整天充實的參訪慈濟志業的行程,來到了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概念館。

「曾經天下雜誌在這裡採訪我,讓我用一句話形容大愛感恩科技在做的事情,我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那就是牆上的這六個字『續物命,造福慧』」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兼總經理李鼎銘向來賓們分享,回收再生的環保產品,在這裡連腳踩的地毯都是環保材質,大愛感恩在環保上的努力以及循環經濟,皆是為大地在付出。

領隊的甘健勤師兄談到來訪的因緣,因在社區在做環保的時候,接引到一位牙醫師,他對慈濟的理念非常認同,也想加入慈濟的醫療人文關懷的腳步,將這樣的精神帶到自己的診所裡去。「他們在大陸的慈濟團隊裡參加人醫會和義診,跟同行分享的時候大家也非常感動,紛紛都想要加入慈濟的團隊裡面去了解學習,於是這次有這樣的因緣安排參訪慈濟志業,了解四大志業。」

圖說:「曾經天下雜誌在這裡採訪我,讓我用一句話形容大愛感恩科技在做的事情,我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那就是牆上的這六個字『續物命,造福慧』」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兼總經理李鼎銘向來賓們分享,回收再生的環保產品,在這裡連腳踩的地毯都是環保材質,大愛感恩在環保上的努力以及循環經濟,皆是為大地在付出。(攝影:李岩珂)「看到這些環保產品,讓我覺得非常意外,不只是一個包包,而是有這麼多的功能和作用,覺得非常驚艷。」劉付鵝醫師分享來到這裡得到了許多的收穫。楊雋師姊以前對慈濟不是很了解,來到這裡很感恩慈濟讓她知道這樣一個大愛以及環保的團體。「看到這些環保製品,自己對於今後在使用上,會知道要去使用有環保機能的生活用品,回去也想跟朋友分享在這邊體悟以及感受到的環保的好處。人類對環保的問題是迫在眉睫,人人都有責任去愛護地球跟大自然。」

善行,不只是獨善其身,更要將善念分享出去。期許來賓們共知共行,將此行的收穫帶回去深耕社區。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共知要共行 同行相接引

圖說:10月3日下午,清一色整齊的身穿著大愛感恩環保T恤,元氣滿滿、遠道而來的廣東地區牙科醫師協會以及深圳慈濟志工,一行24人,在一整天充實的參訪慈濟志業的行程,來到了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概念館。(攝影:黃莫筑)10月3日下午,清一色整齊的身穿著大愛感恩環保T恤,元氣滿滿、遠道而來的廣東地區牙科醫師協會以及深圳慈濟志工,一行24人,在一整天充實的參訪慈濟志業的行程,來到了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概念館。

「曾經天下雜誌在這裡採訪我,讓我用一句話形容大愛感恩科技在做的事情,我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那就是牆上的這六個字『續物命,造福慧』」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兼總經理李鼎銘向來賓們分享,回收再生的環保產品,在這裡連腳踩的地毯都是環保材質,大愛感恩在環保上的努力以及循環經濟,皆是為大地在付出。

領隊的甘健勤師兄談到來訪的因緣,因在社區在做環保的時候,接引到一位牙醫師,他對慈濟的理念非常認同,也想加入慈濟的醫療人文關懷的腳步,將這樣的精神帶到自己的診所裡去。「他們在大陸的慈濟團隊裡參加人醫會和義診,跟同行分享的時候大家也非常感動,紛紛都想要加入慈濟的團隊裡面去了解學習,於是這次有這樣的因緣安排參訪慈濟志業,了解四大志業。」

圖說:「曾經天下雜誌在這裡採訪我,讓我用一句話形容大愛感恩科技在做的事情,我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那就是牆上的這六個字『續物命,造福慧』」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兼總經理李鼎銘向來賓們分享,回收再生的環保產品,在這裡連腳踩的地毯都是環保材質,大愛感恩在環保上的努力以及循環經濟,皆是為大地在付出。(攝影:李岩珂)「看到這些環保產品,讓我覺得非常意外,不只是一個包包,而是有這麼多的功能和作用,覺得非常驚艷。」劉付鵝醫師分享來到這裡得到了許多的收穫。楊雋師姊以前對慈濟不是很了解,來到這裡很感恩慈濟讓她知道這樣一個大愛以及環保的團體。「看到這些環保製品,自己對於今後在使用上,會知道要去使用有環保機能的生活用品,回去也想跟朋友分享在這邊體悟以及感受到的環保的好處。人類對環保的問題是迫在眉睫,人人都有責任去愛護地球跟大自然。」

善行,不只是獨善其身,更要將善念分享出去。期許來賓們共知共行,將此行的收穫帶回去深耕社區。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二, 10 十月 2017

大愛共聚善緣 感恩付出無悔

圖說:「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堪稱全中國最早的佛事用品展,若稱其為「最大」亦不為過,場勘過程中,只見廈門會展中心A,B,C三區、20個一樓展館全部用上,加上C區5個二樓展館,甚至會展中心廣場區、以及A,B,C區Lobby,12萬平方米、規劃了6500多個展位,為著結合「禪、茶、素食」三大文化元素的「廈門佛事用品展」、「素食養生展」、「茶業博覽會」,處處在趕工裝潢。(攝影:虞珊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透過一段在花蓮舉辦之2017年中秋節祈福晚會的「大愛感恩環保時尚秀」影片,揭開2017年10月10日「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之大愛感恩展前相見歡和培訓共修。由陳品穎、王素戀、黃碧霞、曾姳涵、虞珊明等五人組成的大愛感恩「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展覽團隊,台北出發、中午抵達廈門環保講師林虹、思明門市代理店長秀超師姊接機之後,先往位於市中心的思明門市。稍作停留後,旋即轉往會展中心,了解展位裝潢進度。

圖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透過一段在花蓮舉辦之2017年中秋節祈福晚會的「大愛感恩環保時尚秀」影片,揭開2017年10月10日「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之大愛感恩展前相見歡和培訓共修。(攝影:陳品穎)「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堪稱全中國最早的佛事用品展,若稱其為「最大」亦不為過,場勘過程中,只見廈門會展中心A,B,C三區、20個一樓展館全部用上,加上C區5個二樓展館,甚至會展中心室外廣場區、以及A,B,C區Lobby,12萬平方米、規劃了6500多個展位,為著結合「禪、茶、素食」三大文化元素的「廈門佛事用品展」、「素食養生展」、「茶業博覽會」,處處在趕工裝潢。雖然距離10月12日正式開展日還有一天半,在廈門會展金泓信展覽任小姐的用心協助下,包括位於B3館區大愛感恩科技、B4館區靜思書軒、A3館區靜思茶品,三個慈濟相關展位裝潢均已經接近完工,展前一天即可進場將展覽品上櫃上架。因此展覽團隊再回到思明共修處,準備與廈門志工團隊進行展前相見歡和培訓共修。廈門展覽總協調江益民師兄表示,今晚除了大愛感恩的展前相見歡,另一處在靜思書軒也緊鑼密鼓要開會討論。江師兄說:感恩由李毅馨師姊負責的廈門大愛感恩志工團隊,在平時的默契之下,已充分準備好。

大愛感恩展覽團隊首先感恩,當大多數人在十一長假及中秋佳節期間,遊山玩水、盡情享樂之時,志工們都還在忙著為本次佛事展進行展前策畫工作。天地之間有四時五行的變化,我們要感恩這個世界的好山好水,要好好珍惜。「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兩個對立的選項嗎?上人開示期勉:「氣候不調與人人生活都有關係。要節約、少用。經濟可以發達,我們可以不要再破壞地球。做到節能減碳,就是少從地底挖出石油、礦產,只要循環再利用這些物資,物命可以延續,這樣就是愛心。」

展覽團隊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就是在實踐上人的這個理念,從一開始將保特瓶回收做成環保賑災毛毯,現在更進一步從「回收」再「回收」,意思是可以將製作環保毛毯的切邊下腳料,回收再製成毛毯、背心、眼鏡框、遮口罩…等多樣用品,正是「循環再利用這些物資」,真正做到「續物命」,更能夠「造福慧」。

圖說:上人開示期勉:「氣候不調與人人生活都有關係。要節約、少用。經濟可以發達,我們可以不要再破壞地球。做到節能減碳,就是少從地底挖出石油、礦產,只要循環再利用這些物資,物命可以延續,這樣就是愛心。」(攝影:虞珊明)2500 年前,佛陀要為苦難的世人拔苦予樂,承諾這樣的誓約。而證嚴上人創立慈濟功德會,就是在實踐這個誓約。因此,慈濟人與 證嚴上人共同的誓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化作慈濟人四大八法印,行入人間:實踐拔苦工程、生命工程、慧命工程、心靈工程。大愛感恩秉持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理念。對照今天分享的主題:「大愛無私化感恩」,展覽團隊最後與在場40多位廈門志工分享,感恩全體環保菩薩,上人靜思語說:天下的米一個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個人做不盡;同樣的,一個人也無法成就天下所有的功業。因此藉著各個機會,我們要人間菩薩大招生。尤其藉著這次佛事展,把握「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的善念,邀約更多有愛心的人,一起同耕福田。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中國廈門市報導

Read more

大愛共聚善緣 感恩付出無悔

圖說:「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堪稱全中國最早的佛事用品展,若稱其為「最大」亦不為過,場勘過程中,只見廈門會展中心A,B,C三區、20個一樓展館全部用上,加上C區5個二樓展館,甚至會展中心廣場區、以及A,B,C區Lobby,12萬平方米、規劃了6500多個展位,為著結合「禪、茶、素食」三大文化元素的「廈門佛事用品展」、「素食養生展」、「茶業博覽會」,處處在趕工裝潢。(攝影:虞珊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透過一段在花蓮舉辦之2017年中秋節祈福晚會的「大愛感恩環保時尚秀」影片,揭開2017年10月10日「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之大愛感恩展前相見歡和培訓共修。由陳品穎、王素戀、黃碧霞、曾姳涵、虞珊明等五人組成的大愛感恩「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展覽團隊,台北出發、中午抵達廈門環保講師林虹、思明門市代理店長秀超師姊接機之後,先往位於市中心的思明門市。稍作停留後,旋即轉往會展中心,了解展位裝潢進度。

圖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透過一段在花蓮舉辦之2017年中秋節祈福晚會的「大愛感恩環保時尚秀」影片,揭開2017年10月10日「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之大愛感恩展前相見歡和培訓共修。(攝影:陳品穎)「廈門秋季佛事用品展」堪稱全中國最早的佛事用品展,若稱其為「最大」亦不為過,場勘過程中,只見廈門會展中心A,B,C三區、20個一樓展館全部用上,加上C區5個二樓展館,甚至會展中心室外廣場區、以及A,B,C區Lobby,12萬平方米、規劃了6500多個展位,為著結合「禪、茶、素食」三大文化元素的「廈門佛事用品展」、「素食養生展」、「茶業博覽會」,處處在趕工裝潢。雖然距離10月12日正式開展日還有一天半,在廈門會展金泓信展覽任小姐的用心協助下,包括位於B3館區大愛感恩科技、B4館區靜思書軒、A3館區靜思茶品,三個慈濟相關展位裝潢均已經接近完工,展前一天即可進場將展覽品上櫃上架。因此展覽團隊再回到思明共修處,準備與廈門志工團隊進行展前相見歡和培訓共修。廈門展覽總協調江益民師兄表示,今晚除了大愛感恩的展前相見歡,另一處在靜思書軒也緊鑼密鼓要開會討論。江師兄說:感恩由李毅馨師姊負責的廈門大愛感恩志工團隊,在平時的默契之下,已充分準備好。

大愛感恩展覽團隊首先感恩,當大多數人在十一長假及中秋佳節期間,遊山玩水、盡情享樂之時,志工們都還在忙著為本次佛事展進行展前策畫工作。天地之間有四時五行的變化,我們要感恩這個世界的好山好水,要好好珍惜。「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兩個對立的選項嗎?上人開示期勉:「氣候不調與人人生活都有關係。要節約、少用。經濟可以發達,我們可以不要再破壞地球。做到節能減碳,就是少從地底挖出石油、礦產,只要循環再利用這些物資,物命可以延續,這樣就是愛心。」

展覽團隊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就是在實踐上人的這個理念,從一開始將保特瓶回收做成環保賑災毛毯,現在更進一步從「回收」再「回收」,意思是可以將製作環保毛毯的切邊下腳料,回收再製成毛毯、背心、眼鏡框、遮口罩…等多樣用品,正是「循環再利用這些物資」,真正做到「續物命」,更能夠「造福慧」。

圖說:上人開示期勉:「氣候不調與人人生活都有關係。要節約、少用。經濟可以發達,我們可以不要再破壞地球。做到節能減碳,就是少從地底挖出石油、礦產,只要循環再利用這些物資,物命可以延續,這樣就是愛心。」(攝影:虞珊明)2500 年前,佛陀要為苦難的世人拔苦予樂,承諾這樣的誓約。而證嚴上人創立慈濟功德會,就是在實踐這個誓約。因此,慈濟人與 證嚴上人共同的誓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愛」。化作慈濟人四大八法印,行入人間:實踐拔苦工程、生命工程、慧命工程、心靈工程。大愛感恩秉持上人「與地球共生息」理念。對照今天分享的主題:「大愛無私化感恩」,展覽團隊最後與在場40多位廈門志工分享,感恩全體環保菩薩,上人靜思語說:天下的米一個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個人做不盡;同樣的,一個人也無法成就天下所有的功業。因此藉著各個機會,我們要人間菩薩大招生。尤其藉著這次佛事展,把握「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的善念,邀約更多有愛心的人,一起同耕福田。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中國廈門市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