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31 十月 2017
2017,11/05 新竹慈誠委員精進暨環保志工領證分享
- Article Details
【對象】新竹慈誠委員精進暨環保志工領證分享
【時間】2017年11月05日(日)
【地點】講經堂
信人本善有愛 大愛無私付出
- Article Details
「塑料可以回收再用,我知道,但是想不到能做出這麼多質量好的東西,實在令人驚訝。」10月27日下午,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長楊建文教授,在參觀完慈濟東區會所之後,轉往內湖大愛感恩科技概念館參訪,看到館內琳瑯滿目、用塑料瓶(台灣稱寶特瓶)製作的紡織品,從救災、賑災人員用品,到各式生活用品,一再的讚歎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做的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可惜在上海看不到慈濟(大愛感恩)這些東西。」在今天參訪之前,楊建文教授早就聽過滬、台友人多次提到「慈濟做得不錯」,但實際究竟如何?此番再度來台,特別抽空實地了解、一償宿願。聽過虞珊明解釋大愛感恩產品的研發理念、製作過程,楊建文教授一本經濟學者好奇、做研究的精神,問到:「大愛感恩沒有掌握自己的工廠,這種經營模式…能獲利嗎?」另外從經濟學者角度感到好奇的問題、楊建文教授問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營運是不是有來自政府部門的補貼呢?」因為有一種論述提到:一般非營利組織,其所致力解決的社會問題,往往也正是源自經濟活動造成的後果,同樣的,非營利組織的營運費用,通過政府向「創造經濟價值、同時也製造許多社會及環境問題」的商業部門企業收到稅費,然後再由政府部門補貼非營利部門,來解決商業部門所製造的問題,是為善後所需要的費用。
大愛感恩科技是一家企業,而且之所以被台灣產官學界定義為『社會企業』,並非因為它是由五位 證嚴法師實業家弟子捐資成立、並回饋給慈濟來作國內物賑災及社會公益就稱之為一家「社會企業」。誠如社會企業學者、專家曾提到:「理解與定義社會企業要從企業經營的『過程』而不是從『結果』。社會企業相對於一般企業,不再以『個體利益最大化』為商業行為的動機,而是尋求一種以『社會團結、互惠共享』為目的的經濟制度。『社會企業』行動者往往以人性中團結、利他的秉性出發。」 證嚴法師教育弟子們:「信己無私、信人有愛。」只要願意承擔、所做是利益人群的事,是無私的,則人們都是性本善、都是有愛的,而愛也一定會源源不絕而來。大愛感恩是一個平台,在這個大愛的平台上,人人/企業可以付出,實踐人生的價值。
社會企業學者、專家還曾提到:「社會企業是一個倫理學的課題,強調社會正義。….正義(Justice),誠如其英文字根所衍生的另一組單字adjust、just,正義蘊含了『校正』(adjust)的語意,其準則正是『恰如其分』(just)的那條基準線。問題是,這條基準線在哪裡?」因此,假若我們過於強調從企業營運成果的績效來審視社會企業,我們可能淪為一般企業重視EPS、ROI的邏輯。社會企業不會是「先求賺錢,再來實踐社會理想」,而是,「在不違背社會理念的原則下,找到經濟效益最大化的路徑」。
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鼎銘向楊建文教授表示:「一般企業所追求的是『投資報酬率 (Return On Investment,R.O.I.)』,但大愛感恩科技的R.O.I.是Return Of Influence『影響力的深植』。」大愛感恩科技與一般企業不同,也在於『開發出回收再製環保產品』與『推廣環保理念』並重,大愛感恩更希望傳遞『不用、少用、重複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理念。同時,為了實踐『回收再利用』,大愛感恩科技近年成功製成二次回收 Recycle to Recycle (R2R) 酯粒/環保紗,創新製作成防護立體口罩、防眩光眼鏡、毛毯、圍巾等產品,真正達到永續低能耗、低汙染,從「減廢」到「零廢」循環經濟的綠色力量持續邁進。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信人本善有愛 大愛無私付出
- Article Details
「塑料可以回收再用,我知道,但是想不到能做出這麼多質量好的東西,實在令人驚訝。」10月27日下午,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長楊建文教授,在參觀完慈濟東區會所之後,轉往內湖大愛感恩科技概念館參訪,看到館內琳瑯滿目、用塑料瓶(台灣稱寶特瓶)製作的紡織品,從救災、賑災人員用品,到各式生活用品,一再的讚歎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做的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可惜在上海看不到慈濟(大愛感恩)這些東西。」在今天參訪之前,楊建文教授早就聽過滬、台友人多次提到「慈濟做得不錯」,但實際究竟如何?此番再度來台,特別抽空實地了解、一償宿願。聽過虞珊明解釋大愛感恩產品的研發理念、製作過程,楊建文教授一本經濟學者好奇、做研究的精神,問到:「大愛感恩沒有掌握自己的工廠,這種經營模式…能獲利嗎?」另外從經濟學者角度感到好奇的問題、楊建文教授問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營運是不是有來自政府部門的補貼呢?」因為有一種論述提到:一般非營利組織,其所致力解決的社會問題,往往也正是源自經濟活動造成的後果,同樣的,非營利組織的營運費用,通過政府向「創造經濟價值、同時也製造許多社會及環境問題」的商業部門企業收到稅費,然後再由政府部門補貼非營利部門,來解決商業部門所製造的問題,是為善後所需要的費用。
大愛感恩科技是一家企業,而且之所以被台灣產官學界定義為『社會企業』,並非因為它是由五位 證嚴法師實業家弟子捐資成立、並回饋給慈濟來作國內物賑災及社會公益就稱之為一家「社會企業」。誠如社會企業學者、專家曾提到:「理解與定義社會企業要從企業經營的『過程』而不是從『結果』。社會企業相對於一般企業,不再以『個體利益最大化』為商業行為的動機,而是尋求一種以『社會團結、互惠共享』為目的的經濟制度。『社會企業』行動者往往以人性中團結、利他的秉性出發。」 證嚴法師教育弟子們:「信己無私、信人有愛。」只要願意承擔、所做是利益人群的事,是無私的,則人們都是性本善、都是有愛的,而愛也一定會源源不絕而來。大愛感恩是一個平台,在這個大愛的平台上,人人/企業可以付出,實踐人生的價值。
社會企業學者、專家還曾提到:「社會企業是一個倫理學的課題,強調社會正義。….正義(Justice),誠如其英文字根所衍生的另一組單字adjust、just,正義蘊含了『校正』(adjust)的語意,其準則正是『恰如其分』(just)的那條基準線。問題是,這條基準線在哪裡?」因此,假若我們過於強調從企業營運成果的績效來審視社會企業,我們可能淪為一般企業重視EPS、ROI的邏輯。社會企業不會是「先求賺錢,再來實踐社會理想」,而是,「在不違背社會理念的原則下,找到經濟效益最大化的路徑」。
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鼎銘向楊建文教授表示:「一般企業所追求的是『投資報酬率 (Return On Investment,R.O.I.)』,但大愛感恩科技的R.O.I.是Return Of Influence『影響力的深植』。」大愛感恩科技與一般企業不同,也在於『開發出回收再製環保產品』與『推廣環保理念』並重,大愛感恩更希望傳遞『不用、少用、重複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理念。同時,為了實踐『回收再利用』,大愛感恩科技近年成功製成二次回收 Recycle to Recycle (R2R) 酯粒/環保紗,創新製作成防護立體口罩、防眩光眼鏡、毛毯、圍巾等產品,真正達到永續低能耗、低汙染,從「減廢」到「零廢」循環經濟的綠色力量持續邁進。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