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2017

週二, 04 七月 2017

佛法科學互印證 環保造福淨世間

20170705.jpg媒體傳播平台不斷更新,閱聽人的習慣也隨時在變;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如何面對多變的局面,證嚴上人以「觀音山淨山隊」為例,提出共知、共識和共行,勉力媒體從業人員要發心如初,報真導正;此外,前總統馬英九也前來新店靜思堂,向上人和全體慈濟人在推動環保、愛護地球的行動,表達敬佩之意,證嚴上人強調,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期勉人人遵行佛法的方向,更要身體力行,開道鋪路,步入善道。

「最重要是Recycle to Recycle,這就是台灣的亮點。(搖籃到搖籃Recycle to Recycle)有空可以到我們大愛感恩科技參觀一下,很多東西,喔!帥!」

這些生活用品,都是循環經濟下的產物,前總統馬英九讚歎,慈濟人的努力和用心。傳統文化中,儒家和佛法對民眾影響深遠,儘管看似不同,卻又相輔相成。

前總統 馬英九:「儒家我們從四書五經中看到,它不太談身後的事情,不知生焉知死有沒有?子不語怪力亂神。基本上它對這一塊不太重視,但是佛教在這塊很下功夫,很講究來生,很講究未來,這個是儒家比較缺的,其實有的時候這些東西都不可以偏廢的。」

證嚴上人 開示:「道的就是已經有方向了,這個道要落實人間,要有一群人在這樣的荒廢掉的雜草叢林,我們要按照了這樣的方向,就是經典這種方向,我們就把它(路)開出來,這一定要落實在人間。」

溫馨座談會上,上人以一支三登觀音山的淨山隊故事,和學界及媒體界分享,面對快速變化的媒體平台,要像這支隊伍剛成立時一樣,發心如初。

聯合報社長 項國寧:「這些科技上面的變化,我們覺得還是要回到初心,就是我們辦這個媒體,我們最初想要辦這個媒體,我們想要做的是什麼事情?那麼如果因為科技的變化,而把原來的那個初心丟掉的話,那麼我們辦這個媒體就沒有意義了。」

世新大學副校長 陳清河:「我們現在的媒體都面對一些工具科技,但事實上它最終還是回到人類的內在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精神,就是對人類之間,人跟人之間的一種智慧的溝通。」

證嚴上人 開示:「精神能量雖然它可以去發明很多很多的事,但是還是無法代替人的思想,方向還有倫理。」

報真導正,傳播善知識,不但要共知共識,更要共行,唯有身體力行,才有能力增長慧命,走在真善美的道路上。


湯道舜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佛法科學互印證 環保造福淨世間

20170705.jpg媒體傳播平台不斷更新,閱聽人的習慣也隨時在變;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如何面對多變的局面,證嚴上人以「觀音山淨山隊」為例,提出共知、共識和共行,勉力媒體從業人員要發心如初,報真導正;此外,前總統馬英九也前來新店靜思堂,向上人和全體慈濟人在推動環保、愛護地球的行動,表達敬佩之意,證嚴上人強調,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期勉人人遵行佛法的方向,更要身體力行,開道鋪路,步入善道。

「最重要是Recycle to Recycle,這就是台灣的亮點。(搖籃到搖籃Recycle to Recycle)有空可以到我們大愛感恩科技參觀一下,很多東西,喔!帥!」

這些生活用品,都是循環經濟下的產物,前總統馬英九讚歎,慈濟人的努力和用心。傳統文化中,儒家和佛法對民眾影響深遠,儘管看似不同,卻又相輔相成。

前總統 馬英九:「儒家我們從四書五經中看到,它不太談身後的事情,不知生焉知死有沒有?子不語怪力亂神。基本上它對這一塊不太重視,但是佛教在這塊很下功夫,很講究來生,很講究未來,這個是儒家比較缺的,其實有的時候這些東西都不可以偏廢的。」

證嚴上人 開示:「道的就是已經有方向了,這個道要落實人間,要有一群人在這樣的荒廢掉的雜草叢林,我們要按照了這樣的方向,就是經典這種方向,我們就把它(路)開出來,這一定要落實在人間。」

溫馨座談會上,上人以一支三登觀音山的淨山隊故事,和學界及媒體界分享,面對快速變化的媒體平台,要像這支隊伍剛成立時一樣,發心如初。

聯合報社長 項國寧:「這些科技上面的變化,我們覺得還是要回到初心,就是我們辦這個媒體,我們最初想要辦這個媒體,我們想要做的是什麼事情?那麼如果因為科技的變化,而把原來的那個初心丟掉的話,那麼我們辦這個媒體就沒有意義了。」

世新大學副校長 陳清河:「我們現在的媒體都面對一些工具科技,但事實上它最終還是回到人類的內在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精神,就是對人類之間,人跟人之間的一種智慧的溝通。」

證嚴上人 開示:「精神能量雖然它可以去發明很多很多的事,但是還是無法代替人的思想,方向還有倫理。」

報真導正,傳播善知識,不但要共知共識,更要共行,唯有身體力行,才有能力增長慧命,走在真善美的道路上。


湯道舜 梁家銘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一, 03 七月 2017

一場暴雨打亂生活 志工全力善後

 


20170704.jpg上人行腳來到內湖園區,6月2號一場暴雨,讓全台多處受災,慈濟志工出動幫忙災民,卻也傳出志工紛紛掛彩的意外,證嚴上人擔心志工的安全,大愛感恩科技展示可以抵擋鐵釘的保護鞋墊,未來讓志工投入救災可以保護身體,同時證嚴上人也到環保站感謝老菩薩的努力。

6月2號一場暴雨,內湖部分受災嚴重,慈濟志工送給受災戶的結緣品,就是來自環保老菩薩佈滿皺紋的雙手。證嚴上人,感恩老菩薩的付出。

「這真美 (感恩),布頭布尾 是不是。」

這場暴雨,慈濟志工第一時間出動,協助災民清理家園,卻紛紛傳出志工受傷的消息,證嚴上人十分不捨,與大愛感恩科技討論,要研發保護產品,讓志工參與救災時更安全。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高專 林正雄:「很多人在納悶說,踩到釘子會怎麼樣,其實不會怎麼樣,就是釘子它不會穿透過去,它就是這樣子被包住。」

證嚴上人開示:「人人平安就是大家的福,請你能量拿出來,心靈的能量拿出來。」

不管是災難現場,或是研發高科技救災產品,證嚴上人勉勵慈濟志工,做每件事都要以良善為出發點,讓愛心成為最美好的循環。

黃采綺 簡元吉 台北報導

Read more

一場暴雨打亂生活 志工全力善後

 


20170704.jpg上人行腳來到內湖園區,6月2號一場暴雨,讓全台多處受災,慈濟志工出動幫忙災民,卻也傳出志工紛紛掛彩的意外,證嚴上人擔心志工的安全,大愛感恩科技展示可以抵擋鐵釘的保護鞋墊,未來讓志工投入救災可以保護身體,同時證嚴上人也到環保站感謝老菩薩的努力。

6月2號一場暴雨,內湖部分受災嚴重,慈濟志工送給受災戶的結緣品,就是來自環保老菩薩佈滿皺紋的雙手。證嚴上人,感恩老菩薩的付出。

「這真美 (感恩),布頭布尾 是不是。」

這場暴雨,慈濟志工第一時間出動,協助災民清理家園,卻紛紛傳出志工受傷的消息,證嚴上人十分不捨,與大愛感恩科技討論,要研發保護產品,讓志工參與救災時更安全。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高專 林正雄:「很多人在納悶說,踩到釘子會怎麼樣,其實不會怎麼樣,就是釘子它不會穿透過去,它就是這樣子被包住。」

證嚴上人開示:「人人平安就是大家的福,請你能量拿出來,心靈的能量拿出來。」

不管是災難現場,或是研發高科技救災產品,證嚴上人勉勵慈濟志工,做每件事都要以良善為出發點,讓愛心成為最美好的循環。

黃采綺 簡元吉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六, 01 七月 2017

環保背心穿身上 化身菩薩獻良能

圖左:大愛感恩科技前往海內外參展,志工與展位工作人員,一起穿著整齊的制服及綠色環保推廣背心,精神抖擻地扮演好環保織品推廣大使。(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每當苦難現前,就會看到慈濟人的身影,膚慰災民。災難只是一時的,同時也希望帶動當地區民眾早日走出災難陰霾、一起發揮良能,從手心向上,成為穿上慈濟背心的社區志工,帶著歡喜付出的心,膚慰著自己的鄉親。

圖右:慈濟基金會慈誠隊的交通指揮背心同樣蘊含著環保的意義。(攝影者:吳惠月/慈濟全球社區網)也許您不知道,這一件件慈濟志工背心也都是使用環保大愛紗製作。志工背心有如菩薩的袈裟,也稱為迷你袈裟,一起膚慰需要幫助的人、做生命中有意義的事情,成為人間菩薩將愛灑播到世界各個角落。運用慈悲科技的愛心與技術,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大愛紗目前製成的背心,廣泛運用在海內外環保推廣、各種志工服務及慈誠隊交通指揮身上。發揮功能、啟發良能。

圖說:每當苦難現前,就會看到慈濟人的身影,除了膚慰災民,同時也帶動當地區民眾一起發揮良能,每一位穿上慈濟志工背心的居民帶著歡喜付出的心,膚慰著每一位受傷的鄉親。(攝影者:徐金生/慈濟全球社區網)證嚴上人開示:「好事情一個人做不夠,需要更多的人響應。」大愛感恩科技將志工精神與社會企業緊密結合,志工背心使用環保再生布料製作,不僅把愛穿身上,讓服務人群的意義更上一層。

大愛感恩科技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環保背心穿身上 化身菩薩獻良能

圖左:大愛感恩科技前往海內外參展,志工與展位工作人員,一起穿著整齊的制服及綠色環保推廣背心,精神抖擻地扮演好環保織品推廣大使。(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每當苦難現前,就會看到慈濟人的身影,膚慰災民。災難只是一時的,同時也希望帶動當地區民眾早日走出災難陰霾、一起發揮良能,從手心向上,成為穿上慈濟背心的社區志工,帶著歡喜付出的心,膚慰著自己的鄉親。

圖右:慈濟基金會慈誠隊的交通指揮背心同樣蘊含著環保的意義。(攝影者:吳惠月/慈濟全球社區網)也許您不知道,這一件件慈濟志工背心也都是使用環保大愛紗製作。志工背心有如菩薩的袈裟,也稱為迷你袈裟,一起膚慰需要幫助的人、做生命中有意義的事情,成為人間菩薩將愛灑播到世界各個角落。運用慈悲科技的愛心與技術,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大愛紗目前製成的背心,廣泛運用在海內外環保推廣、各種志工服務及慈誠隊交通指揮身上。發揮功能、啟發良能。

圖說:每當苦難現前,就會看到慈濟人的身影,除了膚慰災民,同時也帶動當地區民眾一起發揮良能,每一位穿上慈濟志工背心的居民帶著歡喜付出的心,膚慰著每一位受傷的鄉親。(攝影者:徐金生/慈濟全球社區網)證嚴上人開示:「好事情一個人做不夠,需要更多的人響應。」大愛感恩科技將志工精神與社會企業緊密結合,志工背心使用環保再生布料製作,不僅把愛穿身上,讓服務人群的意義更上一層。

大愛感恩科技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