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2017

週日, 30 四月 2017

宜蘭高商師長 落實環保淨人心

圖說:宜蘭高商教師一行12人,在4月26日下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了解大愛感恩用回收寶特瓶惜福再造製成的織品,也認識大愛感恩這個綠色品牌。(攝影:李岩珂)宜蘭高商教師一行12人,在4月26日下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了解大愛感恩用回收寶特瓶惜福再造製成的織品,也認識大愛感恩這個綠色品牌。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竣翔在一開始播放了阿聯酋航空的影片。阿聯酋航空推動環境保護,今年開始用回收寶特瓶製作機上毛毯,預估到2019底,製作毛毯的寶特瓶回收量累積可達8,800萬支。而慈濟用寶特瓶回收製成毛毯已超過十年,從2009年度至2016年12月,大愛感恩產品節能減碳統計回收超過53,650萬支寶特瓶,賑災毛毯援助超過30多個國家。

游雅琪老師分享道:『這次了解到公司如何創立、環保議題的研發,透過寶特瓶回收讓我們知道這些產品從無到有是如何產生,也讓我們知道你們在落實愛地球環保的活動,意識到在生活中就要去落實,很感恩有機會來參訪,收穫很多。』老師們邊聽分享,也一邊使用手機掃描桌上的立牌,也就是大愛感恩社群網站二維碼,加入大愛感恩社群平台。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竣翔分享菩提葉Logo的意涵,上方翻轉的葉片為「渡化」之意,讓深綠色的一方(已知環保且正在落實),去影響淺綠色的部分(知道環保卻還沒行動的一方),轉變為綠色力量。(攝影:李岩珂)菩提葉Logo的意涵,上方翻轉的葉片為「渡化」之意,讓深綠色的一方(已知環保且正在落實),去影響淺綠色的部分(知道環保卻還沒行動的一方),轉變為綠色力量。透過環保站號召人人愛護地球、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珍惜自己的家園,愛護所居的地球,開始身體力行做環保。施義聰老師表示,更了解到所謂的綠色行銷以及回收概念的重要性,且要帶回去學校跟學生分享,以及在生活當中落實回收,盡到愛地球的責任。

圖說:來到實驗室參觀,研發部同仁黃毓瑾以幽默的方式用心解說大愛感恩R2R技術,以及讓老師們體驗布料成份測試機,了解一塊布料的成份是不是混紡、聚酯纖維以及棉的成份有多少等。(攝影:李岩珂)來到實驗室參觀,研發部同仁黃毓瑾以幽默的方式用心解說大愛感恩R2R技術,以及讓老師們體驗布料成份測試機,了解一塊布料的成份是不是混紡、聚酯纖維以及棉的成份有多少等。老師們實際測試自己身上的外套,再看看衣服上的標籤的成分都有接近和符合所標示的,都覺得很驚奇。蕭秀珍老師分享:『其實我們日常所做的一些小動作,對整個地球的環保方面是很有助益的,回去之後也會勸導自己或是學生在環保方面更要盡心盡力,這也是對地球以及人類的愛心,感恩今天的行程讓我們知道更多。』

期許老師們能夠將今日的收穫帶回去跟學子們分享,用教育的力量,啟發學生在生活中落實環保,共同來守護我們美麗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宜蘭高商師長 落實環保淨人心

圖說:宜蘭高商教師一行12人,在4月26日下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了解大愛感恩用回收寶特瓶惜福再造製成的織品,也認識大愛感恩這個綠色品牌。(攝影:李岩珂)宜蘭高商教師一行12人,在4月26日下午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了解大愛感恩用回收寶特瓶惜福再造製成的織品,也認識大愛感恩這個綠色品牌。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竣翔在一開始播放了阿聯酋航空的影片。阿聯酋航空推動環境保護,今年開始用回收寶特瓶製作機上毛毯,預估到2019底,製作毛毯的寶特瓶回收量累積可達8,800萬支。而慈濟用寶特瓶回收製成毛毯已超過十年,從2009年度至2016年12月,大愛感恩產品節能減碳統計回收超過53,650萬支寶特瓶,賑災毛毯援助超過30多個國家。

游雅琪老師分享道:『這次了解到公司如何創立、環保議題的研發,透過寶特瓶回收讓我們知道這些產品從無到有是如何產生,也讓我們知道你們在落實愛地球環保的活動,意識到在生活中就要去落實,很感恩有機會來參訪,收穫很多。』老師們邊聽分享,也一邊使用手機掃描桌上的立牌,也就是大愛感恩社群網站二維碼,加入大愛感恩社群平台。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竣翔分享菩提葉Logo的意涵,上方翻轉的葉片為「渡化」之意,讓深綠色的一方(已知環保且正在落實),去影響淺綠色的部分(知道環保卻還沒行動的一方),轉變為綠色力量。(攝影:李岩珂)菩提葉Logo的意涵,上方翻轉的葉片為「渡化」之意,讓深綠色的一方(已知環保且正在落實),去影響淺綠色的部分(知道環保卻還沒行動的一方),轉變為綠色力量。透過環保站號召人人愛護地球、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珍惜自己的家園,愛護所居的地球,開始身體力行做環保。施義聰老師表示,更了解到所謂的綠色行銷以及回收概念的重要性,且要帶回去學校跟學生分享,以及在生活當中落實回收,盡到愛地球的責任。

圖說:來到實驗室參觀,研發部同仁黃毓瑾以幽默的方式用心解說大愛感恩R2R技術,以及讓老師們體驗布料成份測試機,了解一塊布料的成份是不是混紡、聚酯纖維以及棉的成份有多少等。(攝影:李岩珂)來到實驗室參觀,研發部同仁黃毓瑾以幽默的方式用心解說大愛感恩R2R技術,以及讓老師們體驗布料成份測試機,了解一塊布料的成份是不是混紡、聚酯纖維以及棉的成份有多少等。老師們實際測試自己身上的外套,再看看衣服上的標籤的成分都有接近和符合所標示的,都覺得很驚奇。蕭秀珍老師分享:『其實我們日常所做的一些小動作,對整個地球的環保方面是很有助益的,回去之後也會勸導自己或是學生在環保方面更要盡心盡力,這也是對地球以及人類的愛心,感恩今天的行程讓我們知道更多。』

期許老師們能夠將今日的收穫帶回去跟學子們分享,用教育的力量,啟發學生在生活中落實環保,共同來守護我們美麗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六, 29 四月 2017

藝文空間育永續 環境友善培素養

圖說:花蓮休閒旅遊協會葉陳錦理事長則表達,看得出學校規劃各項活動在支持產業界,當場雙方簽訂合作意向書,協會將動員業界進駐展銷,並善用慈科大優秀學生。(攝影:虞珊明)慈濟科技大學「藝文空間」在今年初經過試營運之後,4/28(五)正式開幕,開幕儀式邀請慈濟基金會陳紹明副總執行長、校內一級主管/同仁、靜思人文、慈大人社院周德禎院長、校外產學合作廠商、花蓮民宿協會/觀光協會理事長葉陳錦、花蓮吉安扶輪社會長、花蓮美崙工業區工業局服務中心、花蓮文創園區、咖啡培訓老師等校外貴賓參加。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代表參加本次活動。慈科大羅文瑞校長致詞表示:「自創品牌『知足咖啡』咖啡豆從種的過程、選果、烘焙、到咖啡上桌,期待能用感人的味道與故事感動消費者。慈科大也秉持產業合作及提供優秀人才,期待『藝文空間』發揮其多功能,扮演社區教育、社會教育之角色,並培育學生多元的博雅素養。」

圖說:知足咖啡經營團隊同學們包括家予、王順斌、婉玲等上台侃侃而談藝文空間的規劃理念與擺設考量。感恩學校提供設備場地,協助他們在校時能實現夢想。知足咖啡準備接受SC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認証,成為花蓮第一間校內實習商店通過認證。(攝影:虞珊明)知足咖啡經營團隊同學們包括家予、王順斌、婉玲等上台侃侃而談藝文空間的規劃理念與擺設考量。感恩學校提供設備場地,協助他們在校時能實現夢想。知足咖啡準備接受SC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認証,成為花蓮第一間校內實習商店通過認證。慈科大行銷管理系自成立以來,今年將有完成四年行銷課程的第一屆畢業生,經營團隊智超、琬玲也在畢業生之列,慈濟基金會陳紹明副總及教育志業蔡炳坤執行長代表頒贈紀念品、並致詞。陳紹明副總讚歎:「知足咖啡『年輕、活力、創意』。期盼同學們更用心、用力,在多元社會,多元學習。」蔡炳坤執行長也讚歎在今天的開幕活動中看到許多年輕創意發表,甚至郭又銘系主任當場行銷起應屆畢業學生,讓今天也有就博的氣氛。慈大人社院周德禎院長也表達「知足咖啡2.0」、與慈大「山腳下咖啡」相輝映、相媲美。花蓮休閒旅遊協會葉陳錦理事長則表達,看得出學校規劃各項活動在支持產業界,當場雙方簽訂合作意向書,協會將動員業界進駐展銷,並善用慈科大優秀學生。

慈濟科技大學「藝文空間」又稱「多功能展覽室」,位於智耕樓地下一樓,原先主要作為通識教育中心,提供全人教育中心在基礎人文教育之情境學習空間。為活化「藝文空間」經營及提高空間使用率,全人教育中心委由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規劃打造成為「智慧商務情境學習空間」、「低碳永續教育推廣」、「三創展示平台」,適合校內外小型講座、會議、發表會及閱讀交流空間,以及採用慈科大特創之「知足咖啡」品牌經營,其中在「低碳永續教育推廣」部分,延伸慈科大行管系與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持續數年之合作,規劃以「低碳永續教育」為主軸,結合「低碳人文」及「綠色產品」推廣,延伸至環保織品產品之銷售流通

清淨在源頭,知足心境寬。陳皇曄老師表示:「談到低碳永續教育推廣,主要著眼於大愛感恩科技乃為國內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回饋社會之社會企業。」且大愛感恩科技多年來在海內外,持續不斷致力於環境教育、環保觀念之推動。行管系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規劃以推廣低碳永續教育為核心,設計「認識低碳永續」、「綠色產品循環經濟」、「商品銷售流通」等面向教育學習活動,結合行銷專業與環境友善之理念,強化學習應用之深度,培訓學生能獨當一面推廣介紹綠色產品給校內師生與校外人員。

圖說:行管系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規劃以推廣低碳永續教育為核心,設計「認識低碳永續」、「綠色產品循環經濟」、「商品銷售流通」等面向教育學習活動,結合行銷專業與環境友善之理念,強化學習應用之深度,培訓學生能獨當一面推廣介紹綠色產品給校內師生與校外人員。(攝影:虞珊明)人類對於藝文的需求,主要在於提升精神層面的高品質生活,物質上、精神上都追求能夠脫塵離垢,這份幸福並非來自於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知足最大富、知足才能常樂。從大愛感恩修賢、慈悲系列環保織品,也透漏著簡單心其實蘊含著許多生活禪。當你付出的當下,您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富足的人。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花蓮市慈濟科技大學報導

Read more

藝文空間育永續 環境友善培素養

圖說:花蓮休閒旅遊協會葉陳錦理事長則表達,看得出學校規劃各項活動在支持產業界,當場雙方簽訂合作意向書,協會將動員業界進駐展銷,並善用慈科大優秀學生。(攝影:虞珊明)慈濟科技大學「藝文空間」在今年初經過試營運之後,4/28(五)正式開幕,開幕儀式邀請慈濟基金會陳紹明副總執行長、校內一級主管/同仁、靜思人文、慈大人社院周德禎院長、校外產學合作廠商、花蓮民宿協會/觀光協會理事長葉陳錦、花蓮吉安扶輪社會長、花蓮美崙工業區工業局服務中心、花蓮文創園區、咖啡培訓老師等校外貴賓參加。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代表參加本次活動。慈科大羅文瑞校長致詞表示:「自創品牌『知足咖啡』咖啡豆從種的過程、選果、烘焙、到咖啡上桌,期待能用感人的味道與故事感動消費者。慈科大也秉持產業合作及提供優秀人才,期待『藝文空間』發揮其多功能,扮演社區教育、社會教育之角色,並培育學生多元的博雅素養。」

圖說:知足咖啡經營團隊同學們包括家予、王順斌、婉玲等上台侃侃而談藝文空間的規劃理念與擺設考量。感恩學校提供設備場地,協助他們在校時能實現夢想。知足咖啡準備接受SC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認証,成為花蓮第一間校內實習商店通過認證。(攝影:虞珊明)知足咖啡經營團隊同學們包括家予、王順斌、婉玲等上台侃侃而談藝文空間的規劃理念與擺設考量。感恩學校提供設備場地,協助他們在校時能實現夢想。知足咖啡準備接受SCA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認証,成為花蓮第一間校內實習商店通過認證。慈科大行銷管理系自成立以來,今年將有完成四年行銷課程的第一屆畢業生,經營團隊智超、琬玲也在畢業生之列,慈濟基金會陳紹明副總及教育志業蔡炳坤執行長代表頒贈紀念品、並致詞。陳紹明副總讚歎:「知足咖啡『年輕、活力、創意』。期盼同學們更用心、用力,在多元社會,多元學習。」蔡炳坤執行長也讚歎在今天的開幕活動中看到許多年輕創意發表,甚至郭又銘系主任當場行銷起應屆畢業學生,讓今天也有就博的氣氛。慈大人社院周德禎院長也表達「知足咖啡2.0」、與慈大「山腳下咖啡」相輝映、相媲美。花蓮休閒旅遊協會葉陳錦理事長則表達,看得出學校規劃各項活動在支持產業界,當場雙方簽訂合作意向書,協會將動員業界進駐展銷,並善用慈科大優秀學生。

慈濟科技大學「藝文空間」又稱「多功能展覽室」,位於智耕樓地下一樓,原先主要作為通識教育中心,提供全人教育中心在基礎人文教育之情境學習空間。為活化「藝文空間」經營及提高空間使用率,全人教育中心委由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規劃打造成為「智慧商務情境學習空間」、「低碳永續教育推廣」、「三創展示平台」,適合校內外小型講座、會議、發表會及閱讀交流空間,以及採用慈科大特創之「知足咖啡」品牌經營,其中在「低碳永續教育推廣」部分,延伸慈科大行管系與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持續數年之合作,規劃以「低碳永續教育」為主軸,結合「低碳人文」及「綠色產品」推廣,延伸至環保織品產品之銷售流通

清淨在源頭,知足心境寬。陳皇曄老師表示:「談到低碳永續教育推廣,主要著眼於大愛感恩科技乃為國內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從環保菩薩到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到回饋社會之社會企業。」且大愛感恩科技多年來在海內外,持續不斷致力於環境教育、環保觀念之推動。行管系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規劃以推廣低碳永續教育為核心,設計「認識低碳永續」、「綠色產品循環經濟」、「商品銷售流通」等面向教育學習活動,結合行銷專業與環境友善之理念,強化學習應用之深度,培訓學生能獨當一面推廣介紹綠色產品給校內師生與校外人員。

圖說:行管系與大愛感恩科技合作,規劃以推廣低碳永續教育為核心,設計「認識低碳永續」、「綠色產品循環經濟」、「商品銷售流通」等面向教育學習活動,結合行銷專業與環境友善之理念,強化學習應用之深度,培訓學生能獨當一面推廣介紹綠色產品給校內師生與校外人員。(攝影:虞珊明)人類對於藝文的需求,主要在於提升精神層面的高品質生活,物質上、精神上都追求能夠脫塵離垢,這份幸福並非來自於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知足最大富、知足才能常樂。從大愛感恩修賢、慈悲系列環保織品,也透漏著簡單心其實蘊含著許多生活禪。當你付出的當下,您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富足的人。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花蓮市慈濟科技大學報導

Read more

週五, 28 四月 2017

博學多聞善思維 才智雙全勤行道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7_04_29_20170430.jpg因緣終於成熟了,4/17大愛感恩的人文週會,邀請到資深慈濟人、也是國際人道救援會的資深成員-許學智師伯來到公司與大家分享「學以智用許一生」的議題,與大家分享自身參加慈濟以來的生命體悟與人生智慧。

妙語如珠的 學智師伯,於分享一開場便詢問大家,您們會覺得公司每週一一上班就安排週會演講,會是一種「洗腦」嗎?答案肯定是,因為要幫大家心靈注入力量、要幫大家身心洗淨煩惱,開場便讓大家會心一笑。

學智師伯接著引述證嚴上人的開示,分享為何有人天生「聞其名心生歡喜、聽其聲心生歡喜、見其人心生歡喜」呢?因為人家前世已經修好廣結善緣的因,這世自然能得令人歡喜的果,但是,要如何廣結善緣呢?那便是要勤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度法,換成白話文說法,例如「佈施」即是無所求付出,給人信心、給人力量、給人方便;「持戒」便是做有智慧的事,心想好意、口說好話、身行好事、腳走好路,還要能「精進」,勤修善法,學習克服心魔、接受磨練、自然成為人見人愛、令人心生歡喜的楷模。

畢業於世新大學的 許學智師伯,有著廣播人的特質與天賦,再加上本身是一位來自台灣雲林鄉下出身的孩子,所以台語講得很道地,畢業之後留在台北生活、發展打拼,最後,自己開公司做老闆,後來善緣聚會,認識了慈濟人,還因為自己的興趣長才,被大愛廣播電台邀請參予「生活講臺語」節目的主持人,師伯特別提到「在生食一粒土豆,卡好過生拜一個豬頭,對照靜思語便是要「時時以歡喜心孝順父母」,即時行孝行善的道理。

本次的週會,學智師伯為大家帶來許多人生的智慧與啟示,於會後還特別與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期勉,「對的人要跟不對的人說對不起」、還要學習縮小自己,這份 上人教導我們更高一層次人格修養的體悟與道理,便是要告訴我們,要學習用顯微鏡來檢視自己的缺點,要用放大鏡來欣賞別人的優點,珍惜職志合一的工作環境,以和為貴,共同維護經營好這份合和互協的職場氣氛。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博學多聞善思維 才智雙全勤行道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7_04_29_20170430.jpg因緣終於成熟了,4/17大愛感恩的人文週會,邀請到資深慈濟人、也是國際人道救援會的資深成員-許學智師伯來到公司與大家分享「學以智用許一生」的議題,與大家分享自身參加慈濟以來的生命體悟與人生智慧。

妙語如珠的 學智師伯,於分享一開場便詢問大家,您們會覺得公司每週一一上班就安排週會演講,會是一種「洗腦」嗎?答案肯定是,因為要幫大家心靈注入力量、要幫大家身心洗淨煩惱,開場便讓大家會心一笑。

學智師伯接著引述證嚴上人的開示,分享為何有人天生「聞其名心生歡喜、聽其聲心生歡喜、見其人心生歡喜」呢?因為人家前世已經修好廣結善緣的因,這世自然能得令人歡喜的果,但是,要如何廣結善緣呢?那便是要勤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度法,換成白話文說法,例如「佈施」即是無所求付出,給人信心、給人力量、給人方便;「持戒」便是做有智慧的事,心想好意、口說好話、身行好事、腳走好路,還要能「精進」,勤修善法,學習克服心魔、接受磨練、自然成為人見人愛、令人心生歡喜的楷模。

畢業於世新大學的 許學智師伯,有著廣播人的特質與天賦,再加上本身是一位來自台灣雲林鄉下出身的孩子,所以台語講得很道地,畢業之後留在台北生活、發展打拼,最後,自己開公司做老闆,後來善緣聚會,認識了慈濟人,還因為自己的興趣長才,被大愛廣播電台邀請參予「生活講臺語」節目的主持人,師伯特別提到「在生食一粒土豆,卡好過生拜一個豬頭,對照靜思語便是要「時時以歡喜心孝順父母」,即時行孝行善的道理。

本次的週會,學智師伯為大家帶來許多人生的智慧與啟示,於會後還特別與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期勉,「對的人要跟不對的人說對不起」、還要學習縮小自己,這份 上人教導我們更高一層次人格修養的體悟與道理,便是要告訴我們,要學習用顯微鏡來檢視自己的缺點,要用放大鏡來欣賞別人的優點,珍惜職志合一的工作環境,以和為貴,共同維護經營好這份合和互協的職場氣氛。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2017,04/28,BEST臺北B型企業

【對象】BEST臺北B型企業
【時間】2017年04月28日(五)

20170428_07.jpg20170428_08.jpg

Read more

2017,04/28,慈科大藝文空間開幕

【對象】慈濟科技大學
【時間】2017年04月28日(五)
【地點】慈濟科技大學藝文空間

99955%201.jpg99955%202.jpg
20170428_02.jpg20170428_03.jpg
20170428_05.jpg20170428_06.jpg

Read more

2017,04/28,中區大愛媽媽分享

【對象】中區大愛媽媽分享
【時間】2017年04月28日(五)
【地點】舊會所二樓佛堂

Read more

週四, 27 四月 2017

變數中考驗智慧 軟實力合心展現

圖說:在變數中考驗智慧,大愛感恩同仁(左起)虞珊明、楊詠婕、王素戀帶領大家先做能做的事項,分分秒秒爭取圓滿。(攝影者:范盛花)「2017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春季)展覽會」將從4月20日到24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計劃趕不上變化」,廈門志工參加了十年的佛事展,今年春季展是第一次由廈門本地志工承擔自行佈展,籌備會時大家信心滿滿。但是人人都沒有想到,負責展場佈置的裝潢包商讓大家面臨有史以來的心靈大考驗。

往年在開幕前一天進場佈置,通常下午六點前,靜思書軒及大愛感恩科技的志工們,都能將一切佈置好,安心地等待隔天開展的到來。

今年展館主體木作工程4/17,18施工完成,然而到4/19下午室內裝璜的包商工才開始施工,延誤了半天的時間,志工只得配合,挑選能做的事先做,到下午快六點,好不容易將靜思法品及淨斯產品一一放在展桌上,地板還來不及拆;因為人力全部在「書展區」,隔壁的「茶展區」都還沒有時間去佈置,這樣的情形對第一次承擔的志工龍梅蘭是項考驗。

從下午就忙得沒有時間說話的龍梅蘭,儘管一身是汗,臉紅通通的,仍然笑著說:「昨天貨都進場了,結果接到通知說裝修沒有那麼快;今年第一次承擔自己來佈置,心裡想,如果沒有像以前有時間充份地準備,今年有延誤了一下,還好有人來......」

「那可能會做到很晚,會不會很辛苦?」龍梅蘭信心滿滿地說:「不會!每一年能和很多人結一份好緣,只要有人進到書軒來,他們能看到上人的法品、環保產品等等,我們就很歡喜。」

無獨有偶,隔壁的「大愛感恩科技展區」,考驗更大;主體牆面工班未按新設計圖施工,海報及燈箱有很多地方要修正,室內裝修工班根本無法動工;到了下午六點,好不容易找到包商重新回來修改。志工們是緊張得不知如何是好?而第一次來到廈門的臺灣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看到這樣的情形,只得趕緊打電話連絡事情。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和志工一起在狹小的倉庫內核對理貨。(攝影:范盛花)虞珊明站在展區中間,正在等待施工公司負責人的到來。他沒想到第一次踏入廈門大愛感恩科技區,是這樣的情況,有點哭笑不得,他說:「由於設計公司沒有按照設計圖去施工,造成工程無法按期完成,往年的布展都是在下午三點鐘前完成,這次不但沒有如期佈置好,施工方的負責人也遲遲未出現。事情既然發生了,現在不是去追究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時間迫在眉睫,只能把握現有的資源、現有的情形、分分秒秒爭取如何圓滿?第一次碰見這樣的特殊情況,很感恩廈門志工團隊給予全力的配合與支持,也感恩 上人給我們的法,讓我在逆境中能夠沉住,今天這樣的事情都順利圓滿,相信以後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題。」

考驗中所有的志工保持合和互協的精神,在過程中耐心地與施工人員溝通與調整,兩個展位終於在晚上十點左右,所有產品都已經上架。大家看著周圍一片亮麗,心中是無比的輕安自在。無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對志工都是一種學習。在逆境中不埋怨,展現真正的軟實力,即是一份祝福。

人文真善美志工 龔寶英、范盛花、沈進華、柯清香、曾美伶 中國福建省廈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