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2017

週一, 06 二月 2017

職志環保立心願 堅固道心誠發願


圖說:李明瑩分享護髓經驗:「自己本身很愛開車,當自己買新車的時候,個人發願要做108次的好事,真的好事接連而來,因緣很好,慈濟外語隊的需求,問我有沒有空可以協助開車承擔護送骨髓,護送一位日本醫生到機場出關,送髓者責任重大,因為這是攸關人命的工作,當時醫生看起來情緒有點焦慮,當他知道有慈濟志工能載他準時到機場時,整個心都安定下來,真正感受到慈濟人的愛,可以安定人心。」(大愛感恩科技提供)今年正逢慈濟50周年,大愛感恩科技也把握因緣參與見習、培訓,職志合一,共同來行慈濟菩薩道,今天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李明瑩師姊,與各為聽眾朋友們分享「受證心得」。

李明瑩分享,從 證嚴上人手上別上志工證當時的感動:「終於授證成為慈濟志工,當從 證嚴上人手上別上志工證,相信當下的感動一直都在,當自己走上台上,一步一步慢慢接近 證嚴上人時,腦中可能一片空白,但充滿的感動,我相信大家都是流淚上去接受 上人的祝福,心中的激盪是難以用言語表達出來,腦中可能浮現當初的發願、和參與慈濟中的點點滴滴。」

上人一句簡短的祝福,雖然只有幾秒鐘的時間,篤定要跟隨 上人的心,成為貼心第子,在菩薩道勇猛精進。李明瑩不僅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同時也是環保志工,身兼開環保車,到環保回收點,協助收集回收物。「當初是因為自己在大愛感恩科技服務多年,公司裡有許多志工服務的機會,社區回收、大愛環保日、淨灘活動,還有海外毛毯裝箱等志工服務,透過自己行動參與,體認不管是社區、國家、天下事,其實都離我們很近,在者聆聽 上人的開示,環保要多用心,大地一定要調和,人才能平安生活,漸漸著接觸環保志業。」

「在去年風風雨雨,衝擊內湖園區,因為在大愛感恩科技服務,聽到這些話語,對環保菩薩的不捨,心中總會想著『我可以為社區做什麼?』所以開始積極參與社區環保。」慈濟環保志業不僅只做環保分類而已,走在環保站,看到環保菩薩身行言教,到導覽志工導覽、參訪、分享環保,慈濟所做的是「清淨在源頭」,提倡少用一次性用品,難免出門在外會用到一次性餐具,希望能做到資源分類,將資源還原到最乾淨的程度。


圖說:李明瑩不僅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同時也是環保志工,身兼開環保車,到環保回收點,協助收集回收物。(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在大愛感恩科技志業體服務,時時可以體會到大愛感恩科技傳遞社會企業的責任,開發出眾多環保產品,隨著社會、及志工的需求,例如慈悲科技系列, 證嚴上人心繫志工在救災上的安危而研發,從大陽能LED帽、防撥水白褲、防穿刺白鞋,樣樣都能保護救災志工的安全,同時也因應災區的需求而研發,提供志工們使用;再者八仙塵爆,所開發的涼感、透氣壓力布料等等。「很多社會事件,本來以為離我們很遙遠,但因為在大愛感恩服務,使我覺得社會、世界與自身產生連結,個人感恩慈濟在環保回收上的付出。」

堅定道心不退轉,「自己的心沒有退轉過,有時因為工作、出差,或家裡的事情,所以見習斷斷續續,社區師兄師姊的鼓勵與支持,還是接續完成培訓授證,多參與社區活動,深根社區;做中學,學中覺,漸漸體悟慈濟的精神理念。」在培訓過程當中,最大挑戰還是時間上的配合,樣樣的志工服務都要參與,學會見苦知福,其實付出的同時,收穫最多的都是自己,心中感到知足、幸福的安定感,轉化心中的力量,讓你願意繼續下去。感恩家人的成就,組隊的關懷。

李明瑩分享護髓經驗:「自己本身很愛開車,當自己買新車的時候,個人發願要做108次的好事,真的好事接連而來,因緣很好,慈濟外語隊的需求,問我有沒有空可以協助開車承擔護送骨髓,護送一位日本醫生到機場出關,送髓者責任重大,因為這是攸關人命的工作,當時醫生看起來情緒有點焦慮,當他知道有慈濟志工能載他準時到機場時,整個心都安定下來,真正感受到慈濟人的愛,可以安定人心。」

終於授證成為慈濟志工的明瑩師姊,在大愛感恩科技、慈濟菩薩道上勇猛精進,將職業與志業相結合,做到職志合一,因為 證嚴上人慈示『對的事,做就對了!』把握好的因緣,與天下眾生結善緣。

大愛感恩科技 臺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職志環保立心願 堅固道心誠發願


圖說:李明瑩分享護髓經驗:「自己本身很愛開車,當自己買新車的時候,個人發願要做108次的好事,真的好事接連而來,因緣很好,慈濟外語隊的需求,問我有沒有空可以協助開車承擔護送骨髓,護送一位日本醫生到機場出關,送髓者責任重大,因為這是攸關人命的工作,當時醫生看起來情緒有點焦慮,當他知道有慈濟志工能載他準時到機場時,整個心都安定下來,真正感受到慈濟人的愛,可以安定人心。」(大愛感恩科技提供)今年正逢慈濟50周年,大愛感恩科技也把握因緣參與見習、培訓,職志合一,共同來行慈濟菩薩道,今天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李明瑩師姊,與各為聽眾朋友們分享「受證心得」。

李明瑩分享,從 證嚴上人手上別上志工證當時的感動:「終於授證成為慈濟志工,當從 證嚴上人手上別上志工證,相信當下的感動一直都在,當自己走上台上,一步一步慢慢接近 證嚴上人時,腦中可能一片空白,但充滿的感動,我相信大家都是流淚上去接受 上人的祝福,心中的激盪是難以用言語表達出來,腦中可能浮現當初的發願、和參與慈濟中的點點滴滴。」

上人一句簡短的祝福,雖然只有幾秒鐘的時間,篤定要跟隨 上人的心,成為貼心第子,在菩薩道勇猛精進。李明瑩不僅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同時也是環保志工,身兼開環保車,到環保回收點,協助收集回收物。「當初是因為自己在大愛感恩科技服務多年,公司裡有許多志工服務的機會,社區回收、大愛環保日、淨灘活動,還有海外毛毯裝箱等志工服務,透過自己行動參與,體認不管是社區、國家、天下事,其實都離我們很近,在者聆聽 上人的開示,環保要多用心,大地一定要調和,人才能平安生活,漸漸著接觸環保志業。」

「在去年風風雨雨,衝擊內湖園區,因為在大愛感恩科技服務,聽到這些話語,對環保菩薩的不捨,心中總會想著『我可以為社區做什麼?』所以開始積極參與社區環保。」慈濟環保志業不僅只做環保分類而已,走在環保站,看到環保菩薩身行言教,到導覽志工導覽、參訪、分享環保,慈濟所做的是「清淨在源頭」,提倡少用一次性用品,難免出門在外會用到一次性餐具,希望能做到資源分類,將資源還原到最乾淨的程度。


圖說:李明瑩不僅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同時也是環保志工,身兼開環保車,到環保回收點,協助收集回收物。(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在大愛感恩科技志業體服務,時時可以體會到大愛感恩科技傳遞社會企業的責任,開發出眾多環保產品,隨著社會、及志工的需求,例如慈悲科技系列, 證嚴上人心繫志工在救災上的安危而研發,從大陽能LED帽、防撥水白褲、防穿刺白鞋,樣樣都能保護救災志工的安全,同時也因應災區的需求而研發,提供志工們使用;再者八仙塵爆,所開發的涼感、透氣壓力布料等等。「很多社會事件,本來以為離我們很遙遠,但因為在大愛感恩服務,使我覺得社會、世界與自身產生連結,個人感恩慈濟在環保回收上的付出。」

堅定道心不退轉,「自己的心沒有退轉過,有時因為工作、出差,或家裡的事情,所以見習斷斷續續,社區師兄師姊的鼓勵與支持,還是接續完成培訓授證,多參與社區活動,深根社區;做中學,學中覺,漸漸體悟慈濟的精神理念。」在培訓過程當中,最大挑戰還是時間上的配合,樣樣的志工服務都要參與,學會見苦知福,其實付出的同時,收穫最多的都是自己,心中感到知足、幸福的安定感,轉化心中的力量,讓你願意繼續下去。感恩家人的成就,組隊的關懷。

李明瑩分享護髓經驗:「自己本身很愛開車,當自己買新車的時候,個人發願要做108次的好事,真的好事接連而來,因緣很好,慈濟外語隊的需求,問我有沒有空可以協助開車承擔護送骨髓,護送一位日本醫生到機場出關,送髓者責任重大,因為這是攸關人命的工作,當時醫生看起來情緒有點焦慮,當他知道有慈濟志工能載他準時到機場時,整個心都安定下來,真正感受到慈濟人的愛,可以安定人心。」

終於授證成為慈濟志工的明瑩師姊,在大愛感恩科技、慈濟菩薩道上勇猛精進,將職業與志業相結合,做到職志合一,因為 證嚴上人慈示『對的事,做就對了!』把握好的因緣,與天下眾生結善緣。

大愛感恩科技 臺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週日, 05 二月 2017

大愛環保家庭日 單車天使傳美善

圖說:此次這部紀錄片,是一個溫馨感人、公益性質的一部紀錄片,簡單揖謝內容主軸,「單車天使」是描述雲林西螺一所信義育幼院,幫助院童重新建立自我價值、重拾信心、培養堅持不放棄的毅力、對院童生命成長帶來重大影響的一部紀錄片(圖片截至網路)本單元由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網路廣播電台共同製播,這次主題來談談大愛感恩科技的家庭日,這次相當溫馨,也相當特別,號召同仁、家裡面的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部紀錄片「單車天使」。今日邀訪的來賓是大愛感恩科技呂怡德師兄。

此次這部紀錄片,是一個溫馨感人、公益性質的一部紀錄片,簡單揖謝內容主軸,
「單車天使」是描述雲林西螺一所信義育幼院,幫助院童重新建立自我價值、重拾信心、培養堅持不放棄的毅力、對院童生命成長帶來重大影響的一部紀錄片,
育幼院的孩子來自四面八方,但是,卻都有個難言之隱、無法回去的家,而單車環島活動就像是一場魔法,悄悄地改變了參與者,除了建立自信外,也讓孩子們學習如何選擇定義自己的未來、追求夢想,全片內容傳遞著勵志、感恩與教育的意義。非常難得的是,這一部紀錄片歷時五年的堅持才完成,而這一部紀錄片的監製,正是公司總經理 鼎銘師伯的女兒–李怡潔的作品;緣於此,公司藉此機會舉辦了一次員工家庭日的活動,邀請同仁攜帶家人、朋友一起來觀賞影片,希望大家在忙碌、緊湊的工作與生活當中,也為大家的心靈注入一股溫馨勵志的暖流。

紀錄片拍攝五年,時間真的滿長的,記錄到育幼院裡,很多孩子都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我們對於回家這件事情,其實是稀鬆平常、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在這邊的孩子,他們不是孤兒,他們很多都是所謂的高風險家庭,可能有些是父母親入獄、父母親是生重病...等,沒有辦法扶養他們,所以就由政府單位安置到育幼院當中。在這裡的孩子,可能防衛心比較重、比較沒有自信;透過騎單車環島,建立他們的自信。堅持五年參予團隊拍攝的動機,於影片欣賞結束後,怡潔有現身影城,就和大家分享到,原先拍攝的緣起僅是無心插柳,並非一開始就設定要拍攝成電影紀錄片。是團隊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信義育幼院,跟他們一起踏上環島旅途,才驚訝地發現,孩子因為這場冒險,個性起了明顯的變化,變得有自信、勇敢、也懂得立定方向、追求夢想,因此,讓團隊深受感動。原本預設是拍成短片的篇幅,因為孩子的勇敢及啟發,加上群眾募資獲得了46萬元以及115人的大力支持響應,讓他們決定將這富有教育意義的題材拍攝成一部像電影規格的紀錄長片。

一個單純的念頭,不是為了拍紀錄片而拍,也不是為了奪獎而拍,因為是員工家庭日的活動,所以大家在電影欣賞會後,一同聚餐聯誼,從聊天中大家才知道,原來育幼院就是孤兒院,這是較早期時候的概念。因為在現今多元的社會發展下,也造出了多元的社會問題,所以信義育幼院主要就是要幫助這一群家庭有問題的孩子們,能夠避免家暴、棄養或是失學,讓她(他)們能夠安心的生活,正常的讀書,將心中的陰霾逐漸去除,回歸快樂純真的本性,此舉,除了不要延伸製造新的社會問題之外,同時,還希望可以幫助她(他)們建立心靈的成長與建立健全的人格,找到未來合適自己發展的人生方向。

也因為這樣的理念,因此,發想出用騎單車環島的活動來幫助院童們建立自信心,從這個過程中讓所有人瞭解到人生的風險與困難,是隨時都會出現的,如何從風險當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與出路,這是院方希望小孩要學習的,這一些小孩的身世不好,無法決定自己所要出生的家庭與父母,但是,院方希望能教育她(他)們成為獨立生活,掌握自己人生方向,為自己生命負責的人。這樣的活動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也是雲林信義育幼院有別於其它地方,積極在思考的方向。同仁們在這一點,真的非常肯定信義育幼院的理念宇作法。就是,像紀錄片中許多隨團志工所分享的,真的,很佩服這一群小朋友的表現;也更深刻的感恩我們是生活在台灣這一片充滿愛心的國度裡。

在紀錄片當中,有完整的紀錄著院童們騎車環島的點滴,包括:睡國小教室、學校禮堂、里民中心,途中為了趕進度,不畏天候下雨、省道路況破裂、土石泥流的驚險路況,還有全車隊破胎高達250次、有小朋友摔車、擦傷、甚至摔進水溝,但是,令人動容、眼眶泛淚的是,這一群育幼院的小朋友們,堅持不上護駕車、要完成單車環島的堅毅精神。

受訪的志工分享 - 「育幼院小孩的個性就是如此,不同於一般家庭的小孩,她(他)們個性好強、防禦心重、甚至懷疑自己生在世界上的價值。因為她(他)們覺得上車就是被當掉了」,我個人的解讀是當掉就是再次被遺棄了,因為育幼院的小孩知道她(他)們的人生是無依無靠,是不會有人來幫妳(你)、來同情妳(你)的,因此唯有靠自己,只要有機會,就是要把握、要向前衝,只有靠自己努力,自己的明天才會更好;還有,她(他)們也要藉單車環島來證明肯定自己,更要讓她(他)們的家人知道她(他)們是有用的、有存在價值的,而不應該是被放棄的。

上人教導我們的,所謂「見苦知福」,從院童小朋友單車完成環島的堅毅精神中,我們真的更應該自我警醒惕勵,學習永不放棄、堅持的精神。同時,也非常感恩【單車天使】電影紀錄片製作團隊的堅持與用心,更感恩我台灣社會有這一份良善的特質,有一群默默付出愛心、關懷弱勢族群的人士,因為這一群非營利事業組織的民間力量,讓我們的社會充滿著許多陽光、溫暖、愛,這是我們大家要用心守護好的台灣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大愛環保家庭日 單車天使傳美善

圖說:此次這部紀錄片,是一個溫馨感人、公益性質的一部紀錄片,簡單揖謝內容主軸,「單車天使」是描述雲林西螺一所信義育幼院,幫助院童重新建立自我價值、重拾信心、培養堅持不放棄的毅力、對院童生命成長帶來重大影響的一部紀錄片(圖片截至網路)本單元由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網路廣播電台共同製播,這次主題來談談大愛感恩科技的家庭日,這次相當溫馨,也相當特別,號召同仁、家裡面的小朋友們,一起來看一部紀錄片「單車天使」。今日邀訪的來賓是大愛感恩科技呂怡德師兄。

此次這部紀錄片,是一個溫馨感人、公益性質的一部紀錄片,簡單揖謝內容主軸,
「單車天使」是描述雲林西螺一所信義育幼院,幫助院童重新建立自我價值、重拾信心、培養堅持不放棄的毅力、對院童生命成長帶來重大影響的一部紀錄片,
育幼院的孩子來自四面八方,但是,卻都有個難言之隱、無法回去的家,而單車環島活動就像是一場魔法,悄悄地改變了參與者,除了建立自信外,也讓孩子們學習如何選擇定義自己的未來、追求夢想,全片內容傳遞著勵志、感恩與教育的意義。非常難得的是,這一部紀錄片歷時五年的堅持才完成,而這一部紀錄片的監製,正是公司總經理 鼎銘師伯的女兒–李怡潔的作品;緣於此,公司藉此機會舉辦了一次員工家庭日的活動,邀請同仁攜帶家人、朋友一起來觀賞影片,希望大家在忙碌、緊湊的工作與生活當中,也為大家的心靈注入一股溫馨勵志的暖流。

紀錄片拍攝五年,時間真的滿長的,記錄到育幼院裡,很多孩子都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我們對於回家這件事情,其實是稀鬆平常、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在這邊的孩子,他們不是孤兒,他們很多都是所謂的高風險家庭,可能有些是父母親入獄、父母親是生重病...等,沒有辦法扶養他們,所以就由政府單位安置到育幼院當中。在這裡的孩子,可能防衛心比較重、比較沒有自信;透過騎單車環島,建立他們的自信。堅持五年參予團隊拍攝的動機,於影片欣賞結束後,怡潔有現身影城,就和大家分享到,原先拍攝的緣起僅是無心插柳,並非一開始就設定要拍攝成電影紀錄片。是團隊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信義育幼院,跟他們一起踏上環島旅途,才驚訝地發現,孩子因為這場冒險,個性起了明顯的變化,變得有自信、勇敢、也懂得立定方向、追求夢想,因此,讓團隊深受感動。原本預設是拍成短片的篇幅,因為孩子的勇敢及啟發,加上群眾募資獲得了46萬元以及115人的大力支持響應,讓他們決定將這富有教育意義的題材拍攝成一部像電影規格的紀錄長片。

一個單純的念頭,不是為了拍紀錄片而拍,也不是為了奪獎而拍,因為是員工家庭日的活動,所以大家在電影欣賞會後,一同聚餐聯誼,從聊天中大家才知道,原來育幼院就是孤兒院,這是較早期時候的概念。因為在現今多元的社會發展下,也造出了多元的社會問題,所以信義育幼院主要就是要幫助這一群家庭有問題的孩子們,能夠避免家暴、棄養或是失學,讓她(他)們能夠安心的生活,正常的讀書,將心中的陰霾逐漸去除,回歸快樂純真的本性,此舉,除了不要延伸製造新的社會問題之外,同時,還希望可以幫助她(他)們建立心靈的成長與建立健全的人格,找到未來合適自己發展的人生方向。

也因為這樣的理念,因此,發想出用騎單車環島的活動來幫助院童們建立自信心,從這個過程中讓所有人瞭解到人生的風險與困難,是隨時都會出現的,如何從風險當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與出路,這是院方希望小孩要學習的,這一些小孩的身世不好,無法決定自己所要出生的家庭與父母,但是,院方希望能教育她(他)們成為獨立生活,掌握自己人生方向,為自己生命負責的人。這樣的活動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也是雲林信義育幼院有別於其它地方,積極在思考的方向。同仁們在這一點,真的非常肯定信義育幼院的理念宇作法。就是,像紀錄片中許多隨團志工所分享的,真的,很佩服這一群小朋友的表現;也更深刻的感恩我們是生活在台灣這一片充滿愛心的國度裡。

在紀錄片當中,有完整的紀錄著院童們騎車環島的點滴,包括:睡國小教室、學校禮堂、里民中心,途中為了趕進度,不畏天候下雨、省道路況破裂、土石泥流的驚險路況,還有全車隊破胎高達250次、有小朋友摔車、擦傷、甚至摔進水溝,但是,令人動容、眼眶泛淚的是,這一群育幼院的小朋友們,堅持不上護駕車、要完成單車環島的堅毅精神。

受訪的志工分享 - 「育幼院小孩的個性就是如此,不同於一般家庭的小孩,她(他)們個性好強、防禦心重、甚至懷疑自己生在世界上的價值。因為她(他)們覺得上車就是被當掉了」,我個人的解讀是當掉就是再次被遺棄了,因為育幼院的小孩知道她(他)們的人生是無依無靠,是不會有人來幫妳(你)、來同情妳(你)的,因此唯有靠自己,只要有機會,就是要把握、要向前衝,只有靠自己努力,自己的明天才會更好;還有,她(他)們也要藉單車環島來證明肯定自己,更要讓她(他)們的家人知道她(他)們是有用的、有存在價值的,而不應該是被放棄的。

上人教導我們的,所謂「見苦知福」,從院童小朋友單車完成環島的堅毅精神中,我們真的更應該自我警醒惕勵,學習永不放棄、堅持的精神。同時,也非常感恩【單車天使】電影紀錄片製作團隊的堅持與用心,更感恩我台灣社會有這一份良善的特質,有一群默默付出愛心、關懷弱勢族群的人士,因為這一群非營利事業組織的民間力量,讓我們的社會充滿著許多陽光、溫暖、愛,這是我們大家要用心守護好的台灣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六, 04 二月 2017

構思莊嚴 創意看見大愛

圖說:志工劉清標(中)在宜蘭工作,利用假日往返宜蘭、嘉義製作布展。[攝影者:葉麗娟]人品典範陳秀惠師姊擔任慈濟嘉義區東區一和氣中山協力協力組長工作多年,始終抱持著「心寬念純」的理念投入志業行列,也將最擅長的太極拳帶入慈濟社教推廣課程。期許能把太極拳柔軟、縮小自己等意境與佛教六度萬行做結合,落實到志工團隊中,積極參與慈濟道場各項功能事務。更發願:別人不能或無法完成的工作,都由自己來補足及圓滿,扮演著協力組隊的「桶箍」及「母親」的角色,深受團隊的愛戴與推崇。

二姊陳秀枝投入慈濟醫療及環保志業已十餘年,除了定時於每個月到慈濟大林醫院擔任假日志工外,更積極參與環保資源回收分類等,十多年從不間斷。她不但是秀惠師姊的親二姊,也是她進入慈濟的引進人,礙於家業繁忙及無法適應培訓長途舟車勞頓等因素阻礙,始終提不起勇氣報名參加慈濟委員培訓課程,致遲遲無法了卻心願當上人的弟子,頗感遺憾。因此,在2017年的第一天,發願在新的一年裡要克服萬難,突破障礙,期盼能報名參加培訓課程,當上人的第一代弟子,為慈濟志業貢獻綿薄之力。

圖說:志工講解海洋世界被漂流物、保麗龍、塑膠袋、漁網等垃圾嚴重污染。[攝影者:葉麗娟]外場在環保體驗區主題有污染的海洋、蘋果屋、水窖等布展。為響應嘉義市政府環保局正推「減塑」運動,來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及回收再利用,甚至於不要用,其實慈濟早就在推行少用塑膠袋的活動,並多使用環保餐具來減少垃圾造成的污染。

體驗部分包含情境布置,讓參與的會眾在情境裡面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尤其塑膠對環境的危害;除了體驗之外,也透過知識的傳達,利用遊戲軟體的配合,寓教於樂,除了獲得知識理念之外,深入環保的重要,最重要身體力行落實,對社會地球盡一份心力。

圖說:當會眾體驗完活動即可參加賓果遊戲,選擇題目去做作答,答對了徐進宗老師會給一份小禮物。[攝影者:葉麗娟]志工劉清標籌劃用鐵架定製寬度三米,高度一點八米的海洋館,而在入口處拱門高度只有一百五十公分,象徵彎腰做環保,挺身說環保的用意,所用的材料都是永久性的,不是一次性的。他說:「館內外舖設從海邊拾回的漂流物、保麗龍、塑膠袋、漁網……佈置成污染的海洋世界,透過死去的領航鯨「小梧子」肚子裡裝滿的垃圾袋,顯示整個海洋已受到嚴重的污染。」啟發大眾同理心,塑膠類不用、少用,回收再利用,用心資源分類,給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體會保護地球與萬物已經來不及的迫切感。

圖說:用二千六百支寶特瓶建造的蘋果屋裡,展示著大愛感恩科技的Polo衫、圍巾及賑災毛毯等衣物。[攝影者:黃武添]在海洋館旁是一座用二千六百支寶特瓶建造的蘋果屋,代表著祝福大眾新的一年平平安安。清標在屋裡面展示著大愛感恩科技的Polo衫、圍巾及賑災毛毯等衣物。他說:「將回收的保特瓶粉碎成寶特瓶片、粒、砂後,再製造成各種柔軟舒適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大愛感恩科技的團隊不斷研發將人們丟棄的拉圾回收再創造無限的價值出來,將垃圾放對的地方那就是資源,此館目的要讓每一個人了解寶特瓶必需要回收,不可任意將寶貴資源隨意丟棄。

清標平在宜蘭工作,趁假日往返宜蘭、嘉義製作布展,凡事親力親為,他要把握時間:「一星期只有兩天假日可以做慈濟事,要加緊周『修』付出。」

圖說:海洋館裡的小螢幕播放塑膠袋正嚴重地污染海洋。[攝影者:蔡金伶]環保區塊除了體驗之外,也透過知識的傳達,利用遊戲軟體的配合,海洋館裡邊有一個螢幕,連續播放簡報檔,裡面有題目有答案,當會眾體驗完活動即可參加賓果遊戲,選擇題目去做作答,答對了有一個小禮物;寓教於樂,除了獲得知識理念之外,也深入環保的重要,最重要身體力行落實,對社會地球盡一份心力。

布展做的過程,從設計形狀,也需有美編處理,大家分工合作,尤其蘋果屋要鑲寶特瓶,不能硬鑲進去,否則會凹凸不平,從外表看不出是蘋果屋,又如沒修平會像水塔,所以裡面外面同時要有人手,兩個人要合和互協、互相修正,共同完成展館。

以環保為圓心 以愛為半徑,刻劃出環保人文的「心視界」,實踐佛陀教義、弘揚靜思法脈,努力完成展館,歲末祝福迎接家人之際,更期待啓發大愛,帶給會眾更多正面、正向的觀念,必竟地球是大眾共同的家要由你我他來共同護持。

慈濟全球社區網 劉淑貞林惠民、陳春李 嘉義報導

Read more

週五, 03 二月 2017

華北新年心方向 環保善念信願行

圖說:一大早內湖低碳概念館就聚集了滿滿的人潮,大愛感恩科技同仁總動員,共同迎接來自內蒙古、大連、哈爾濱、遼寧及北京地區的慈濟志工及眷屬共37人。(攝影:張絮評)今日是農曆新年正月初六也是大愛感恩科技開工的日子,一大早內湖低碳概念館就聚集了滿滿的人潮,大愛感恩科技同仁總動員,共同迎接來自內蒙古、大連、哈爾濱、遼寧及北京地區的慈濟志工及眷屬共37人,這群慈濟家人們春節假期回到心靈的故鄉花蓮過新年之外,特別利用北上返鄉空檔安排參訪大愛感恩科技以及八德環保站,把握時間努力學習,期待將台灣的環保精神,帶回華北、東北地區深耕落實及推廣。

1990 年起 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慈濟志工紛紛響應環保的善舉,除了實際參與投入實做並推廣資源回收、垃圾分類,也努力務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鼎銘師兄一開始藉由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影片的分享,談起實業家如何發揮影響力,將小愛化為大愛的精神,並期勉人人應付出自己的一分力,共同來成就更美好的世界。這也讓此行帶著先生一同前來台灣的志工張曉丹師姊分享到:「這是第三次來到台灣,也得到最真實的感受,人人都是活生生的菩薩,其實每個人生活都是不是不同平台,可能只是黑暗中小小的一個,但是如果不是慈濟給我們這個平台跟環境,如何能號招出這麼多的人。雖然我們在大陸離證嚴上人很遠,但其實心是離很近,無論是企業家也好、小螞蟻也好,從鼎銘師兄的分享中,讓我感受到最真實與真誠的那一面。」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證嚴上人時時期勉人人不要輕忽每個人的力量太少,每個人只要盡一點影響力,便能將愛的力量發揮到最大。

圖說:日前證嚴上人「人間菩提」中分享到的人品典範哈爾濱王金華老菩薩,今日也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李鼎銘師兄親手致贈老菩薩環保遠紅外線守護保健護膝,除了讓老菩薩感受到大愛環保產品有環保菩薩滿滿的愛在裡面外,也感恩老菩薩為大地付出的精神。(攝影:張絮評)大愛感恩科技自2008年成立以來秉持著將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責任與精神,成為台灣國際共同品牌,並藉著環保產品、生產、推廣,將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以及環保志工及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以善、以愛為寶的故事,藉著有形的產品傳遞下,借力使力影響更多人。志工李鼎銘師兄也分享到常常有人問寶特瓶可以成就什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就是最好的答案,即是為天下、為地球在守護,生生不息的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軟實力引發了來自瀋陽姚淑彥師姊的共鳴,主動與大家分享到:「一路走來從不認識到認識,看到台灣的師兄師姊親切感及人品典範,透過分享後了解大愛感恩的完全回饋精神於是決定挺身去請購,請購後覺得很幸福,因為知道特這是別好的東西,就如同家和師兄分享的大愛環保衫為法喜服的意義,大愛感恩的產品是匯聚很多人的愛心更覺得這一切得來不易。」法喜服「福」= 行善+行孝+平安,更是人人為自己、為大地最好的造福。

此次第一次跟隨著太太張曉丹師姊來到台灣參訪麻鴻鵬先生分享:「到了精舍以後發現才知道原來慈濟是這樣,大家有如家人一般,從師父以及師兄師姊身上學習到很多智慧,而今天原先是想要留在花蓮遊玩,但看到大家都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因此也得一同前來了,雖然沒有觀賞到台灣秀麗的風景,但是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是另外一種收穫,而今天所感受用的是能受用一輩子的。」大愛精神環繞著地球,全球慈濟人都是共同在不同領域上做不同的事情,但為著共同的目標「祥和社會、淨化人心」全球有這麼多的紡織公司但是大愛感恩科技背後的愛是別人所學習不到的,共知、共識、共行,新的一年期望更多人把愛灑播,將善行及環保精神遠遠流傳。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此行帶著先生一同前來台灣的志工張曉丹師姊分享到:「這是第三次來到台灣,也得到最真實的感受,人人都是活生生的菩薩,其實每個人生活都是不是不同平台,可能只是黑暗中小小的一個,但是如果不是慈濟給我們這個平台跟環境,如何能號招出這麼多的人。雖然我們在大陸離證嚴上人很遠,但其實心是離很近,無論是企業家也好、小螞蟻也好,從鼎銘師兄的分享中,讓我感受到最真實與真誠的那一面。」(攝影:張絮評) 圖說:來自瀋陽的姚淑彥師姊分享到:「一路走來從不認識到認識,看到台灣的師兄師姊親切感及人品典範,透過分享後了解大愛感恩的完全回饋精神於是決定挺身去請購,請購後覺得很幸福,因為知道特這是別好的東西,就如同家和師兄分享的法喜服,大愛感恩的產品是匯聚很多人的愛心更覺得這一切得來不易。」(攝影:曹書豪)

 

Read more

華北新年心方向 環保善念信願行

圖說:一大早內湖低碳概念館就聚集了滿滿的人潮,大愛感恩科技同仁總動員,共同迎接來自內蒙古、大連、哈爾濱、遼寧及北京地區的慈濟志工及眷屬共37人。(攝影:張絮評)今日是農曆新年正月初六也是大愛感恩科技開工的日子,一大早內湖低碳概念館就聚集了滿滿的人潮,大愛感恩科技同仁總動員,共同迎接來自內蒙古、大連、哈爾濱、遼寧及北京地區的慈濟志工及眷屬共37人,這群慈濟家人們春節假期回到心靈的故鄉花蓮過新年之外,特別利用北上返鄉空檔安排參訪大愛感恩科技以及八德環保站,把握時間努力學習,期待將台灣的環保精神,帶回華北、東北地區深耕落實及推廣。

1990 年起 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慈濟志工紛紛響應環保的善舉,除了實際參與投入實做並推廣資源回收、垃圾分類,也努力務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大愛感恩科技志工 李鼎銘師兄一開始藉由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影片的分享,談起實業家如何發揮影響力,將小愛化為大愛的精神,並期勉人人應付出自己的一分力,共同來成就更美好的世界。這也讓此行帶著先生一同前來台灣的志工張曉丹師姊分享到:「這是第三次來到台灣,也得到最真實的感受,人人都是活生生的菩薩,其實每個人生活都是不是不同平台,可能只是黑暗中小小的一個,但是如果不是慈濟給我們這個平台跟環境,如何能號招出這麼多的人。雖然我們在大陸離證嚴上人很遠,但其實心是離很近,無論是企業家也好、小螞蟻也好,從鼎銘師兄的分享中,讓我感受到最真實與真誠的那一面。」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證嚴上人時時期勉人人不要輕忽每個人的力量太少,每個人只要盡一點影響力,便能將愛的力量發揮到最大。

圖說:日前證嚴上人「人間菩提」中分享到的人品典範哈爾濱王金華老菩薩,今日也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李鼎銘師兄親手致贈老菩薩環保遠紅外線守護保健護膝,除了讓老菩薩感受到大愛環保產品有環保菩薩滿滿的愛在裡面外,也感恩老菩薩為大地付出的精神。(攝影:張絮評)大愛感恩科技自2008年成立以來秉持著將資源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的責任與精神,成為台灣國際共同品牌,並藉著環保產品、生產、推廣,將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以及環保志工及實業家志工的愛心接力,以善、以愛為寶的故事,藉著有形的產品傳遞下,借力使力影響更多人。志工李鼎銘師兄也分享到常常有人問寶特瓶可以成就什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就是最好的答案,即是為天下、為地球在守護,生生不息的力量。

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軟實力引發了來自瀋陽姚淑彥師姊的共鳴,主動與大家分享到:「一路走來從不認識到認識,看到台灣的師兄師姊親切感及人品典範,透過分享後了解大愛感恩的完全回饋精神於是決定挺身去請購,請購後覺得很幸福,因為知道特這是別好的東西,就如同家和師兄分享的大愛環保衫為法喜服的意義,大愛感恩的產品是匯聚很多人的愛心更覺得這一切得來不易。」法喜服「福」= 行善+行孝+平安,更是人人為自己、為大地最好的造福。

此次第一次跟隨著太太張曉丹師姊來到台灣參訪麻鴻鵬先生分享:「到了精舍以後發現才知道原來慈濟是這樣,大家有如家人一般,從師父以及師兄師姊身上學習到很多智慧,而今天原先是想要留在花蓮遊玩,但看到大家都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因此也得一同前來了,雖然沒有觀賞到台灣秀麗的風景,但是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是另外一種收穫,而今天所感受用的是能受用一輩子的。」大愛精神環繞著地球,全球慈濟人都是共同在不同領域上做不同的事情,但為著共同的目標「祥和社會、淨化人心」全球有這麼多的紡織公司但是大愛感恩科技背後的愛是別人所學習不到的,共知、共識、共行,新的一年期望更多人把愛灑播,將善行及環保精神遠遠流傳。

大愛感恩科技 張絮評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此行帶著先生一同前來台灣的志工張曉丹師姊分享到:「這是第三次來到台灣,也得到最真實的感受,人人都是活生生的菩薩,其實每個人生活都是不是不同平台,可能只是黑暗中小小的一個,但是如果不是慈濟給我們這個平台跟環境,如何能號招出這麼多的人。雖然我們在大陸離證嚴上人很遠,但其實心是離很近,無論是企業家也好、小螞蟻也好,從鼎銘師兄的分享中,讓我感受到最真實與真誠的那一面。」(攝影:張絮評) 圖說:來自瀋陽的姚淑彥師姊分享到:「一路走來從不認識到認識,看到台灣的師兄師姊親切感及人品典範,透過分享後了解大愛感恩的完全回饋精神於是決定挺身去請購,請購後覺得很幸福,因為知道特這是別好的東西,就如同家和師兄分享的法喜服,大愛感恩的產品是匯聚很多人的愛心更覺得這一切得來不易。」(攝影:曹書豪)

 

Read more

礁溪 李金明、黃素卿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7_00_rootswords_20170113-11.jpg 教孩子、孫子做有意義的事! 該疼、該做、該參與,讓他們明白,不以成績為重,以品性為重。 Read more

週四, 02 二月 2017

大愛環保綠科技 節能減碳知多少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2008年自公司成立開始統計,至2016年底,已經回收將近536,263,228支寶特瓶,約減少34,004,183公斤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8,691,740公升的石油開採,節省1,445,147,392公升的水資源,相較於一台車子可以繞地球1930圈,或環島臺灣67897圈,或可以繞中國4296圈,總總的數據都能告訴我們回收寶特瓶的重要性! (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又到了環保愛地兒單元,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減碳之多少,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環保意識崛起,每個人都希望力行環保減碳,不過感減碳、減碳,也要有些方法,今天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陳讚國師兄,與聽眾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力行減碳!

大愛感恩科技用心著手,將廢器的寶特瓶回收,同時將這些寶特瓶再製成環保紡織衣料,發揮大愛精神,不管是慈濟各個賑災發放,都可以見到大愛灰色毛毯,將一般人視為垃圾的資源更有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在寶特瓶回收,可以看到全台環保菩薩用心的將瓶蓋瓶環分離去除、依顏色分類、清洗,在送到工廠進行抽絲、織布,最後才變成環保產品,每項產品背後都附有生產履歷、及節能減碳數據!那回收一支寶特瓶到底可以減碳多少呢?

大愛感恩科技從民國98年成立開始,回收寶特瓶致成紡織品原料,研發生產這些環保再生產品,製程賑災物資、賑災毛毯,貫徹慈濟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不管是愛護地球、減少資源耗損、落實回收再生、延長物命等環保理念,結合慈濟國際援道救助會、與企業實業家,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流協力廠商,實踐廢棄寶特瓶環保紡織,同時啟發民眾落實環保愛地球,與地球共生息的環保行列。

2008年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成立開始統計,以每一支容積600毫升、高22公分1號寶特瓶、重27公克基準,至2016年10月底,已經回收使用將近5.25億支 (2016/12/31共累計536,263,228支)。在節能減碳的定義中,一支重27公克的寶特瓶,大概可以減少16.2毫升的石油、並減少63.4公克的二氧化碳、節省2694.8毫升的水資源,所以回收使用5.25億支的寶特瓶,對地球而言約減少8,691,740公升的石油開採,相較於一台車子可以繞赤道1,929圈、繞中國1,927圈,或環島臺灣67,897圈。並減少34,004,183公斤溫室氣體排放量,節省1,445,147,392公升的水資源,種種的數據都能告訴我們回收寶特瓶的重要性!

當然不製造資源浪費,不使用寶特瓶是最好的選項,也是慈濟人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努力向社會大眾及消費者推廣節能減碳與環保理念的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攜帶環保杯碗筷、或購物袋、更換省電燈泡,養成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習慣,多開窗戶,少開冷氣;隨手養成關燈、拔插頭的省電習慣還有多購購標章綠色環保產品;及多走樓梯,少坐電梯;多搭乘大眾運輸;當然還有多吃蔬食少吃肉養成多吃素食的習慣,同樣也可以達到節能減碳功效,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是力行愛護地球的行動!

陳讚國師兄也分享自己是如何力行節能減碳,平時養成短距離移動多使用綠色交通工具或步行的習慣,以步行或自行車來取代開車,除了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排放污染量,藉此還可以培養運動健身的習慣,同時又可以培養計畫目標與分配時間、利用時間的習慣。

今天減碳知多少的主題,大家終於了解,光是回收一支寶特瓶,就可以達到節能減碳功效;很感恩有大愛感恩科技,將廢棄的寶特瓶回收再製許許多多優質環保產品,常常聽到大愛感恩科技全職志工 李鼎銘 都說他全身上下都是用回收寶特瓶所做的,只要選購大愛環保產品,就是一種落實環保的行動,大愛網路電台與大愛感恩科技,期許邀請更多人一同響應環保愛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臺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大愛環保綠科技 節能減碳知多少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2008年自公司成立開始統計,至2016年底,已經回收將近536,263,228支寶特瓶,約減少34,004,183公斤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8,691,740公升的石油開採,節省1,445,147,392公升的水資源,相較於一台車子可以繞地球1930圈,或環島臺灣67897圈,或可以繞中國4296圈,總總的數據都能告訴我們回收寶特瓶的重要性! (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又到了環保愛地兒單元,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減碳之多少,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環保意識崛起,每個人都希望力行環保減碳,不過感減碳、減碳,也要有些方法,今天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的陳讚國師兄,與聽眾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力行減碳!

大愛感恩科技用心著手,將廢器的寶特瓶回收,同時將這些寶特瓶再製成環保紡織衣料,發揮大愛精神,不管是慈濟各個賑災發放,都可以見到大愛灰色毛毯,將一般人視為垃圾的資源更有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在寶特瓶回收,可以看到全台環保菩薩用心的將瓶蓋瓶環分離去除、依顏色分類、清洗,在送到工廠進行抽絲、織布,最後才變成環保產品,每項產品背後都附有生產履歷、及節能減碳數據!那回收一支寶特瓶到底可以減碳多少呢?

大愛感恩科技從民國98年成立開始,回收寶特瓶致成紡織品原料,研發生產這些環保再生產品,製程賑災物資、賑災毛毯,貫徹慈濟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不管是愛護地球、減少資源耗損、落實回收再生、延長物命等環保理念,結合慈濟國際援道救助會、與企業實業家,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流協力廠商,實踐廢棄寶特瓶環保紡織,同時啟發民眾落實環保愛地球,與地球共生息的環保行列。

2008年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成立開始統計,以每一支容積600毫升、高22公分1號寶特瓶、重27公克基準,至2016年10月底,已經回收使用將近5.25億支 (2016/12/31共累計536,263,228支)。在節能減碳的定義中,一支重27公克的寶特瓶,大概可以減少16.2毫升的石油、並減少63.4公克的二氧化碳、節省2694.8毫升的水資源,所以每回收5.2億支的寶特瓶,對地球而言約減少8,691,740公升的石油開採,相較於一台車子可以繞赤道1,929圈、繞中國1,927圈,或環島臺灣67,897圈。並減少34,004,183公斤溫室氣體排放量,節省1,445,147,392公升的水資源,種種的數據都能告訴我們回收寶特瓶的重要性!

當然不製造資源浪費,不使用寶特瓶是最好的選項,也是慈濟人和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努力向社會大眾及消費者推廣節能減碳與環保理念的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攜帶環保杯碗筷、或購物袋、更換省電燈泡,養成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習慣,多開窗戶,少開冷氣;隨手養成關燈、拔插頭的省電習慣還有多購購標章綠色環保產品;及多走樓梯,少坐電梯;多搭乘大眾運輸;當然還有多吃蔬食少吃肉養成多吃素食的習慣,同樣也可以達到節能減碳功效,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是力行愛護地球的行動!

陳讚國師兄也分享自己是如何力行節能減碳,平時養成短距離移動多使用綠色交通工具或步行的習慣,以步行或自行車來取代開車,除了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排放污染量,藉此還可以培養運動健身的習慣,同時又可以培養計畫目標與分配時間、利用時間的習慣。

今天減碳知多少的主題,大家終於了解,光是回收一支寶特瓶,就可以達到節能減碳功效;很感恩有大愛感恩科技,將廢棄的寶特瓶回收再製許許多多優質環保產品,常常聽到李鼎銘師伯都說他全身上下都是用寶特瓶所做的,只要選購大愛環保產品,就是一種落實環保的行動,大愛網路電台與大愛感恩科技,期許邀請更多人一同響應環保愛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臺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