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17

週一, 16 一月 2017

環境傷害已造成 塑袋減量再利用


慈大附中舉辦「有善校園」人文統整課程(12/30),以食衣住行分站體驗活動。人格及品德的培養,都是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希望透過這活動,把良善的價值觀深植孩子心中。 

手拿塑膠袋,告訴學生們,塑膠對海洋及大地的危害,也教導他們,怎麼重複利用現有的塑膠袋。 

慈大附中高中部學生 黃兆暐:「我們減少垃圾量,回收量,增加自己的蔬食量,我覺得以後我應該要,多多減少塑膠袋,多吃下素食。」 

小組討論作戰計畫,慈濟大學附中設計以食衣住行等等七道關卡,讓同學們分站體驗,如何有禮生活,也愛護地球。 

慈大附中高中部學生 黃㙉鋐:「今天學的不是用在今天而已,而是說今天學的,我可以把它用在日後每一天,來繼續更充實我自己,或是更幫助別人。」 

全校師生總動員,將人文精神與生活結合,一起打造有善校園。 

陳鏗木 真善美志工-花蓮報導 Read more

環保教具觀念扎根 把生活變好玩


環保回收物只要多用心,也能變成富有教育意義的幼兒教具,台南大愛幼兒園就透過活動,讓親子一同體驗環保教具,希望培養家長跟孩子,在家創造出自己的獨特玩法! 

大朋友小朋友一起歡喜動起來,台南大愛幼兒園親子活動上,家長熱情參與,這天親子還要共學,一起成長。 

透過教具,孩子學習顏色與體積配對,仔細看,這全是用回收吸管做的,另外這組,則用回收的冰棒棍跟塑膠杯,做成顏色數字練習組,多用心,回收物也能是幼兒教具。 

家長 陳隆裕:「不要的東西再變成教材,非常有意義,然後這當中跟我們大人會有互動,讓小孩能啟發。」 

陪伴孩子探索學習樂趣,也給了家長們啟發。 

家長 石秀琪:「因為全部的東西,其實家長都可以做,為什麼我們自己在家裡卻沒有辦法利用這樣的時間,跟小孩陪伴。」 

其實環保、教學跟玩樂,都是在家就可以自由發揮的,幼兒園希望透過活動的體驗,創造更多「陪伴學習型」的家庭! 

真善美志工 林安燦 郭妙玲 黃淑玲 台南報導 Read more

慈悲願力心蓮萬蕊 情牽中東慧命援『敘』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鼓勵大家,在慶幸自己擁有平安、健康、幸福的同時,不忘持續做一位手心向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為需要援助的人,點燃幸福與希望 (照片:姜郁雯)。受阿拉伯之春影響,敘利亞內戰從2011年初延燒迄今、已經悄悄地進入第六個年頭了,不但影響中東、甚至是衝擊全球局勢。戰亂中直接受害的是平民百姓,幾百萬難民遠離家鄉、穿越國境、尋求庇護、流離失所,更造成成千上萬無辜孩童失學。有一頓沒一頓的到處覓食與尋求棲身之所,緣此,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於2016月12月初發起募心募愛活動,並於12月9日以此方式作為公司成立八週年慶祝,為自己廣結福慧的善緣、也為他人建立幸福的未來,同仁們的點滴善念、涓滴善款都是大家力所能及,因此,大家紛紛響應這一次的竹筒歲月回娘家,於歲末年終之際,將平日儲蓄竹筒的零錢善款捐出,匯聚起來透過慈濟基金會的統籌規劃分配,便能成為一份救人之急的大力量。

誠如 證嚴上人在年初、開春之際,鼓勵大家,在慶幸自己擁有平安、健康、幸福的同時,不忘持續做一位手心向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只要將每天省水、省電、省用所多出來的一點零錢儲蓄下來,延續慈濟竹筒歲月慈悲救濟苦難人的精神,就可以幫助他人,為需要援救的人,點燃幸福與希望。的確,交換立場仔細想想她(他)們的處境,真的很令人鼻酸難過;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雖然平日的工作生活緊湊忙碌,但是,不忘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積小善、行大愛,持續「涓滴儲蓄善念」、傳遞「人間美善溫暖」,將這一份環保志業的效應擴大,為需要的人傳遞幸福。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事家人,一起竹筒歲月回娘家,積小善、行大愛,持續「涓滴儲蓄善念」、傳遞「人間美善溫暖」,為敘利亞的難民孩童傳遞幸福(照片:曹書豪)。從敘利亞難民逃難的苦難中「見苦知福」,我們真的要很感恩今日能生活在台灣這一片平安的國度裡,若不是士、農、工、商大家安份守己、各司其職的用心生活,大家是無法享受到整體社會、國家運作的進步與繁榮;在感恩我們能擁有便利、先進與富裕生活的同時,我們除了要從「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中,更珍惜與守護這一份幸福之外,大家是否也能將以愛以善為寶的台灣之光分享、傳遞出去,一起為國際賑災、敘利亞難民孩童興學教育的議題,付出一份國際人道的援助與關懷。

上人說「有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進去」。誠摯的感恩同事家人的愛心與付出,於今年歲末年終之際,一同發心成就這一件善事,透過大家保持慈濟日存五毛錢、竹筒歲月的精神,不僅儲蓄自己的福慧資糧、更長養自己的法身慧命,更祝福大家「一善破千災、時時存善念、日日積福慧、願願皆圓滿」。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慈悲願力心蓮萬蕊 情牽中東慧命援『敘』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鼓勵大家,在慶幸自己擁有平安、健康、幸福的同時,不忘持續做一位手心向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為需要援助的人,點燃幸福與希望 (照片:姜郁雯)。受阿拉伯之春影響,敘利亞內戰從2011年初延燒迄今、已經悄悄地進入第六個年頭了,不但影響中東、甚至是衝擊全球局勢。戰亂中直接受害的是平民百姓,幾百萬難民遠離家鄉、穿越國境、尋求庇護、流離失所,更造成成千上萬無辜孩童失學。有一頓沒一頓的到處覓食與尋求棲身之所,緣此,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於2016月12月初發起募心募愛活動,並於12月9日以此方式作為公司成立八週年慶祝,為自己廣結福慧的善緣、也為他人建立幸福的未來,同仁們的點滴善念、涓滴善款都是大家力所能及,因此,大家紛紛響應這一次的竹筒歲月回娘家,於歲末年終之際,將平日儲蓄竹筒的零錢善款捐出,匯聚起來透過慈濟基金會的統籌規劃分配,便能成為一份救人之急的大力量。

誠如 證嚴上人在年初、開春之際,鼓勵大家,在慶幸自己擁有平安、健康、幸福的同時,不忘持續做一位手心向下、可以幫助別人的人,只要將每天省水、省電、省用所多出來的一點零錢儲蓄下來,延續慈濟竹筒歲月慈悲救濟苦難人的精神,就可以幫助他人,為需要援救的人,點燃幸福與希望。的確,交換立場仔細想想她(他)們的處境,真的很令人鼻酸難過;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雖然平日的工作生活緊湊忙碌,但是,不忘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積小善、行大愛,持續「涓滴儲蓄善念」、傳遞「人間美善溫暖」,將這一份環保志業的效應擴大,為需要的人傳遞幸福。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同事家人,一起竹筒歲月回娘家,積小善、行大愛,持續「涓滴儲蓄善念」、傳遞「人間美善溫暖」,為敘利亞的難民孩童傳遞幸福(照片:曹書豪)。從敘利亞難民逃難的苦難中「見苦知福」,我們真的要很感恩今日能生活在台灣這一片平安的國度裡,若不是士、農、工、商大家安份守己、各司其職的用心生活,大家是無法享受到整體社會、國家運作的進步與繁榮;在感恩我們能擁有便利、先進與富裕生活的同時,我們除了要從「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中,更珍惜與守護這一份幸福之外,大家是否也能將以愛以善為寶的台灣之光分享、傳遞出去,一起為國際賑災、敘利亞難民孩童興學教育的議題,付出一份國際人道的援助與關懷。

上人說「有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進去」。誠摯的感恩同事家人的愛心與付出,於今年歲末年終之際,一同發心成就這一件善事,透過大家保持慈濟日存五毛錢、竹筒歲月的精神,不僅儲蓄自己的福慧資糧、更長養自己的法身慧命,更祝福大家「一善破千災、時時存善念、日日積福慧、願願皆圓滿」。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週日, 15 一月 2017

萬人總動員 淨灘愛護地

圖說:用愛環保海洋,萬人淨灘總動員活動。(大愛感恩科技提供)用愛環保海洋,萬人淨灘總動員活動,是由福智文教基金會所主辦且聯合九個共同團體來協辦,總共有兩萬五千四百四十九人來參加,也到全台灣十六個縣市響應清淨二十七座沙灘,總長十六公里海岸線,全台大規模淨灘活動也總共清理出四十一公噸的海洋垃圾。邀請到福智基金會陳立信先生是淨塑推動小組副招集人,同時也是全國大淨灘副總護持,同時也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林正雄博士。

講到淨灘,像大愛台這邊也在呼籲大家搶救海龜、鯨豚,海龜比較深切的感覺,其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海洋現在被汙染,我們要怎麼樣去保護我們的海洋。這次福智基金會為什麼會舉辦淨灘活動?而且這次淨灘不只是在北部甚至在全台灣十六個縣市、這麼大的規模為什麼要這樣子行動?福智基金會陳立信表示,最主要的用意還是著重於教育的功能,海洋遭受到嚴重的汙染,汙染的來源是主要是人類,人類把大量的生活所產生的廢棄物,大部分是塑膠類拋棄之後,有很高的比利流入海洋當中。讓大家知道當你走到海灘彎下腰來,身手撿起海灘上放眼望去到鋪滿了垃圾,你撿起來仔細看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塑膠,而且都是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像是吸管、寶特瓶等等;都不是別人自造的,其實是我們自造出來的。

根據科學家統計,平均一年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高達八百萬噸,是一個很驚人的數量,每年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持續在增加當中,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科學家投入相關研究,發現目前海洋塑膠垃圾總重量相對於魚類總重量目前占五分之一,一比五的比例,按照目前塑膠垃圾增加的量,增長下去到二零五零年海裡頭的塑膠的總重量就會超過魚類的總重量,未來海裡頭撈起來的不再是魚類,漁船出海捕撈起來的可能覺大多部分是塑膠,這些數據是要提醒大家,海洋遭受到這樣的汙染、這樣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而且是絕對的急迫性,不是說沒關係、等幾年再說,不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已經是今天你(妳)不著手、不行動的話,可能很難挽救。

圖說:大家蹲在沙灘上撿一顆一顆保麗龍球,如你的指頭一半以上這麼小。(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就一般大眾而言,有些人會覺得我有乖乖丟到垃圾桶,到沙灘亂丟是一回事,但是我們還是看到那麼大量的垃圾,到底是怎麼樣來的。我們有做好分類交給清潔隊去處理,但事實上還是有很多,台灣算是回收寶特瓶方面做的回收是慈濟多年努力出來的成果,寶特瓶回收比例蠻高的,還是有很多塑膠垃圾,塑膠袋光台灣一年用量就用掉一百八十億個塑膠手提袋,塑膠袋被回收的比例並不高,在台灣不到百分之七,部份可能拿去燒掉,百分之三十其他管到流入到海洋。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也到福隆海水浴場,蹲在沙灘上撿一顆一顆保麗龍球,如你的指頭一半以上這麼小。原本大家期待去把大家撿拾上來的回收物做教育分類,剛開始看到太多太多的一些塑膠垃圾在沙灘上,大家一起跳下去蹲在沙灘上一顆一顆的撿,撿了之後又無奈,有體認到其實大家真的要走出來看到這樣的環境,已經到這樣子的地步了,撿也撿不完,體認到這次活動的意義性,平常大家在家裡面看著電視、吹著冷氣都沒有想到說,外面的海洋已經遭受到這樣子的浩劫。

很多次的研討會,有一回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分享,如何推動寶特瓶回收,寶特瓶可能是海灘垃圾比例非常大的一個部份,透過說不僅是清運了海洋垃圾,更是把這樣子的垃圾轉變成資源,穿在身上並且搭配大愛感恩科技一些技術的結合,讓它可以抗紫外線、有冰涼感,再撿拾海灘垃圾的過程當中,體會到只要我們用心去分類這些垃圾其實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也希望達到教育意涵。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對比撿拾前與撿拾後。(大愛感恩科技提供) 

Read more

萬人總動員 淨灘愛護地

圖說:用愛環保海洋,萬人淨灘總動員活動。(大愛感恩科技提供)用愛環保海洋,萬人淨灘總動員活動,是由福智文教基金會所主辦且聯合九個共同團體來協辦,總共有兩萬五千四百四十九人來參加,也到全台灣十六個縣市響應清淨二十七座沙灘,總長十六公里海岸線,全台大規模淨灘活動也總共清理出四十一公噸的海洋垃圾。邀請到福智基金會陳立信先生是淨塑推動小組副招集人,同時也是全國大淨灘副總護持,同時也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林正雄博士。

講到淨灘,像大愛台這邊也在呼籲大家搶救海龜、鯨豚,海龜比較深切的感覺,其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海洋現在被汙染,我們要怎麼樣去保護我們的海洋。這次福智基金會為什麼會舉辦淨灘活動?而且這次淨灘不只是在北部甚至在全台灣十六個縣市、這麼大的規模為什麼要這樣子行動?福智基金會陳立信表示,最主要的用意還是著重於教育的功能,海洋遭受到嚴重的汙染,汙染的來源是主要是人類,人類把大量的生活所產生的廢棄物,大部分是塑膠類拋棄之後,有很高的比利流入海洋當中。讓大家知道當你走到海灘彎下腰來,身手撿起海灘上放眼望去到鋪滿了垃圾,你撿起來仔細看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塑膠,而且都是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像是吸管、寶特瓶等等;都不是別人自造的,其實是我們自造出來的。

根據科學家統計,平均一年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高達八百萬噸,是一個很驚人的數量,每年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持續在增加當中,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科學家投入相關研究,發現目前海洋塑膠垃圾總重量相對於魚類總重量目前占五分之一,一比五的比例,按照目前塑膠垃圾增加的量,增長下去到二零五零年海裡頭的塑膠的總重量就會超過魚類的總重量,未來海裡頭撈起來的不再是魚類,漁船出海捕撈起來的可能覺大多部分是塑膠,這些數據是要提醒大家,海洋遭受到這樣的汙染、這樣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而且是絕對的急迫性,不是說沒關係、等幾年再說,不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已經是今天你(妳)不著手、不行動的話,可能很難挽救。

圖說:大家蹲在沙灘上撿一顆一顆保麗龍球,如你的指頭一半以上這麼小。(大愛感恩科技提供)就一般大眾而言,有些人會覺得我有乖乖丟到垃圾桶,到沙灘亂丟是一回事,但是我們還是看到那麼大量的垃圾,到底是怎麼樣來的。我們有做好分類交給清潔隊去處理,但事實上還是有很多,台灣算是回收寶特瓶方面做的回收是慈濟多年努力出來的成果,寶特瓶回收比例蠻高的,還是有很多塑膠垃圾,塑膠袋光台灣一年用量就用掉一百八十億個塑膠手提袋,塑膠袋被回收的比例並不高,在台灣不到百分之七,部份可能拿去燒掉,百分之三十其他管到流入到海洋。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也到福隆海水浴場,蹲在沙灘上撿一顆一顆保麗龍球,如你的指頭一半以上這麼小。原本大家期待去把大家撿拾上來的回收物做教育分類,剛開始看到太多太多的一些塑膠垃圾在沙灘上,大家一起跳下去蹲在沙灘上一顆一顆的撿,撿了之後又無奈,有體認到其實大家真的要走出來看到這樣的環境,已經到這樣子的地步了,撿也撿不完,體認到這次活動的意義性,平常大家在家裡面看著電視、吹著冷氣都沒有想到說,外面的海洋已經遭受到這樣子的浩劫。

很多次的研討會,有一回邀請大愛感恩科技分享,如何推動寶特瓶回收,寶特瓶可能是海灘垃圾比例非常大的一個部份,透過說不僅是清運了海洋垃圾,更是把這樣子的垃圾轉變成資源,穿在身上並且搭配大愛感恩科技一些技術的結合,讓它可以抗紫外線、有冰涼感,再撿拾海灘垃圾的過程當中,體會到只要我們用心去分類這些垃圾其實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也希望達到教育意涵。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對比撿拾前與撿拾後。(大愛感恩科技提供) 

Read more

週六, 14 一月 2017

傳遞理念勤分享 海外推廣啟大愛

圖說:陳嘉倩很認同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逢人就分享。上次已經將這樣的理念帶回去跟身邊朋友分享,也讓美國童援會的芝加哥負責人將她上次從台灣請購回去的護脊背包拿去展示。每三年舉辦一次的童援會全美年會將於今年(2017)在芝加哥舉行,主辦人表示想將大愛感恩科技的善解護脊背包以及活頁資料冊送給來與會的人。(攝影:張絮評)位於密西根湖畔的大芝加哥地區,人口超過900萬,是美國僅次於紐約、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芝加哥有世界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菲爾德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僑居芝加哥、2016年9月曾到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洽談如何在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的陳嘉倩,趁年初回台灣,1月5日再次來到大愛感恩科技,討論如何將大愛環保產品帶回芝加哥在自己即將接手的書店展示,期待讓更多美國芝加哥當地人認識這家社會企業。

基於認同慈濟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因此陳嘉倩逢人就分享。恰巧她的一個朋友擔任美國童援會的芝加哥負責人,她便將上次從台灣請購回去的環保護脊背包拿去展示分享。促成一段好因緣,主辦人表示:每三年舉辦一次的童援會全美年會將於今年(2017)在芝加哥舉行,他們想將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善解護脊背包以及活頁資料冊送給來與會的來賓,讓每一個人都實際見證用環保回收能夠做成如此高品質的物品。

陳嘉倩認為,環保應該多推廣,寶特瓶是全世界都在用、都該解決的問題。但要將大愛感恩科技產品、製程移植海外並不容易,例如我們的環保再生文具用品,是由瓶蓋回收再製。李鼎銘師兄分享,回收瓶蓋再製也有一定的困難,為什麼在全世界的市場很少,因為牽涉到價與量的問題。大愛感恩科技大概花了6個月時間收集瓶蓋,才達到最少訂購量(Minimum Order Quantity),完全做好需花費9個月的時間,對一般企業來說是不可能耗費這麼長的製程時間在一項產品上。大愛感恩科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產品有故事性,有生產履歷可追尋,在台灣很可貴的是有一群環保菩薩的存在,促成這個產品背後的意義與價值。所以我們不只是賣產品,而是要教育,讓大家了解產品背後發人深省的故事,進而化感動為行動。最重要是教導人們要惜福愛物,為的是要發揚原料端的環保菩薩們所堅持的愛護地球,他們所做的事情給我們的啟示,讓我們回饋給慈濟。如果我們的產品只是單一的對環境友善,那是不會永續的,最重要的是那份回饋到慈濟,落實清淨在源頭的理念。

期待陳嘉倩將這份理念,帶回自己的社區推動教育,讓各個社區看到全球慈濟人的愛心,一起投入,把愛心擴大。陳嘉倩認為環保再生文具可成為大大小小活動的募款品項,也可以教育小孩子環保觀念。同時希望大愛感恩科技購物網能增加更多語言,以便在別的地區作運用。感恩陳嘉倩共同來成就與推廣,讓更多芝加哥地區的人看見大愛環保的綠色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傳遞理念勤分享 海外推廣啟大愛

圖說:陳嘉倩很認同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逢人就分享。上次已經將這樣的理念帶回去跟身邊朋友分享,也讓美國童援會的芝加哥負責人將她上次從台灣請購回去的護脊背包拿去展示。每三年舉辦一次的童援會全美年會將於今年(2017)在芝加哥舉行,主辦人表示想將大愛感恩科技的善解護脊背包以及活頁資料冊送給來與會的人。(攝影:張絮評)位於密西根湖畔的大芝加哥地區,人口超過900萬,是美國僅次於紐約、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芝加哥有世界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菲爾德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僑居芝加哥、2016年9月曾到訪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洽談如何在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推廣大愛感恩科技產品的陳嘉倩,趁年初回台灣,1月5日再次來到大愛感恩科技,討論如何將大愛環保產品帶回芝加哥在自己即將接手的書店展示,期待讓更多美國芝加哥當地人認識這家社會企業。

基於認同慈濟大愛感恩科技的理念,因此陳嘉倩逢人就分享。恰巧她的一個朋友擔任美國童援會的芝加哥負責人,她便將上次從台灣請購回去的環保護脊背包拿去展示分享。促成一段好因緣,主辦人表示:每三年舉辦一次的童援會全美年會將於今年(2017)在芝加哥舉行,他們想將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善解護脊背包以及活頁資料冊送給來與會的來賓,讓每一個人都實際見證用環保回收能夠做成如此高品質的物品。

陳嘉倩認為,環保應該多推廣,寶特瓶是全世界都在用、都該解決的問題。但要將大愛感恩科技產品、製程移植海外並不容易,例如我們的環保再生文具用品,是由瓶蓋回收再製。李鼎銘師兄分享,回收瓶蓋再製也有一定的困難,為什麼在全世界的市場很少,因為牽涉到價與量的問題。大愛感恩科技大概花了6個月時間收集瓶蓋,才達到最少訂購量(Minimum Order Quantity),完全做好需花費9個月的時間,對一般企業來說是不可能耗費這麼長的製程時間在一項產品上。大愛感恩科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產品有故事性,有生產履歷可追尋,在台灣很可貴的是有一群環保菩薩的存在,促成這個產品背後的意義與價值。所以我們不只是賣產品,而是要教育,讓大家了解產品背後發人深省的故事,進而化感動為行動。最重要是教導人們要惜福愛物,為的是要發揚原料端的環保菩薩們所堅持的愛護地球,他們所做的事情給我們的啟示,讓我們回饋給慈濟。如果我們的產品只是單一的對環境友善,那是不會永續的,最重要的是那份回饋到慈濟,落實清淨在源頭的理念。

期待陳嘉倩將這份理念,帶回自己的社區推動教育,讓各個社區看到全球慈濟人的愛心,一起投入,把愛心擴大。陳嘉倩認為環保再生文具可成為大大小小活動的募款品項,也可以教育小孩子環保觀念。同時希望大愛感恩科技購物網能增加更多語言,以便在別的地區作運用。感恩陳嘉倩共同來成就與推廣,讓更多芝加哥地區的人看見大愛環保的綠色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 李岩珂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五, 13 一月 2017

菩薩身影賴進聰 Tzu Chi environmental protector, Lai Jincong


Lai Jincong, a Tzu Chi volunteer in Puli, Nantou County, was an alcoholic for 30 years. After he married, he quarreled with his wife all the time, making everyone in the family very upset. But after he came in contact with Tzu Chi three years ago, he made the effort to change his bad habits. His family now even goes to do recycling on weekends together and their family life has become very harmonious. 

南投埔里慈濟志工賴進聰,沉迷喝酒三十年,跟越南籍太太結婚後,總是吵吵鬧鬧,讓全家人都很難過,但三年前,賴進聰接觸了慈濟後,改變不好的習性,周末全家出動做環保,家庭變得和樂溫馨。 Read more

大阪街友冬令 Tzu Chi volunteers provided undergarments and blankets in Osaka


Tzu Chi volunteers’ care for the disadvantaged isn’t only taking place in China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 In Japan, Tzu Chi volunteers also recently held a winter aid distribution for the homeless in Osaka, providing warm undergarments, towels, and blankets to help them get through cold wintery days. Here’s more. 

慈濟志工冬令發放助貧,不只在中國舉辦,在日本,慈濟志工也在大阪,舉辦冬令發放,備了保暖內衣、毛巾、毛毯,給弱勢族群度過寒冬,一起來看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