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7 十月 2016
2016,10/27 桃園龍岡和氣環保志工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10月27日(四)14:0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撒播人文與美善 共創環保心淨土
- Article Details
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廈門,當地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1度左右;第十一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秋季)展覽會到了最後一天(10月24日),天氣依舊晴空萬里,大愛感恩同仁及廈門志工們是努力推廣環保人文與理念。
幾乎年年都參與廈門佛事展的鄭景如:「一次又一次的交流,真的感覺會眾對環保精神的提升與認同。負責環保推廣的大愛同仁陳慈娟,讓會眾了解到慈悲科技白鞋是因應賑災所需研發的法品,並為會眾服務;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不單單只是一件衣服、一雙鞋子,每一項產品的背後,都都有滿滿的愛與祝福,蘊含了全台灣環保菩薩的愛心,並負起啟發眾人心中環保種子的使命。
當任攝影工作的林明芳,虛心了解理念,協助大愛推廣拍攝,感覺展場攝影很不一樣,按下快門前需構思人文精神,不是因照相而照相,更要注重背後人文與價值,要攝影出最動人的故事。
志工邱麗玲與兒子葉子揚母子檔,平時除了到環保站落實回收外,更一同參與大愛人文推廣,葉子揚在每一次在慈濟師姑師伯們的陪伴下,同時邱麗玲更了解慈濟,兒子葉子揚:「媽媽,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慈濟人。」
今年即將受證成為慈濟志工的段春蓮,身兼環保、醫療志業,曾經回到台灣,參與環保講師培訓回,深感受承擔使命的重要,法入心法入行,在生活中落實運用證嚴上人的法,除了聞法,同時說法、傳法,將環保理念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福建寧德光明寺慧演住持,肯定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功德會,年底將藉由廟會活動,與前來參與的十方大德,分享慈濟人文與靜思語的法香。環保講師王佩寧,把握每一次的機緣,用心推廣大愛環保人文,感動了前來會眾、更感動法師;大愛感恩科技不鼓勵消費,以綠色消費方式,購買生活必需品,由綠色環保產品取代一般生活用品,共同打造綠色心生活。
連續五日的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在廈門志工的護展下圓滿落幕,展覽團隊團結合作下,展現慈濟人讀合和互協,家人們匯聚在此,一同說環保、做環保、傳遞清淨與美善精神,充滿法喜之情,將環保人文美善撒播福建廈門,共創人間淨土。
大愛感恩科技 中國廈門報導
撒播人文與美善 共創環保心淨土
- Article Details
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廈門,當地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攝氏21度左右;第十一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秋季)展覽會到了最後一天(10月24日),天氣依舊晴空萬里,大愛感恩同仁及廈門志工們是努力推廣環保人文與理念。
幾乎年年都參與廈門佛事展的鄭景如:「一次又一次的交流,真的感覺會眾對環保精神的提升與認同。負責環保推廣的大愛同仁陳慈娟,讓會眾了解到慈悲科技白鞋是因應賑災所需研發的法品,並為會眾服務;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不單單只是一件衣服、一雙鞋子,每一項產品的背後,都都有滿滿的愛與祝福,蘊含了全台灣環保菩薩的愛心,並負起啟發眾人心中環保種子的使命。
當任攝影工作的林明芳,虛心了解理念,協助大愛推廣拍攝,感覺展場攝影很不一樣,按下快門前需構思人文精神,不是因照相而照相,更要注重背後人文與價值,要攝影出最動人的故事。
志工邱麗玲與兒子葉子揚母子檔,平時除了到環保站落實回收外,更一同參與大愛人文推廣,葉子揚在每一次在慈濟師姑師伯們的陪伴下,同時邱麗玲更了解慈濟,兒子葉子揚:「媽媽,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慈濟人。」
今年即將受證成為慈濟志工的段春蓮,身兼環保、醫療志業,曾經回到台灣,參與環保講師培訓回,深感受承擔使命的重要,法入心法入行,在生活中落實運用證嚴上人的法,除了聞法,同時說法、傳法,將環保理念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福建寧德光明寺慧演住持,肯定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功德會,年底將藉由廟會活動,與前來參與的十方大德,分享慈濟人文與靜思語的法香。環保講師王佩寧,把握每一次的機緣,用心推廣大愛環保人文,感動了前來會眾、更感動法師;大愛感恩科技不鼓勵消費,以綠色消費方式,購買生活必需品,由綠色環保產品取代一般生活用品,共同打造綠色心生活。
連續五日的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在廈門志工的護展下圓滿落幕,展覽團隊團結合作下,展現慈濟人讀合和互協,家人們匯聚在此,一同說環保、做環保、傳遞清淨與美善精神,充滿法喜之情,將環保人文美善撒播福建廈門,共創人間淨土。
大愛感恩科技 中國廈門報導
做環保充實晚年 樂當地球的貴人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城市花園環保站,成立於2009年,它坐落在馬六甲鬧市中的一個小角落,不容易被人注意到。有一群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志工,不怕髒臭,更不計較時間,為了守護環境,他們歡喜付出。
規模不大,卻很有系統,馬六甲城市花園環保站,就座落在鬧市中的小角落,不容易被發現,經營起來更是不簡單。
環保志工 陳杜松:「剛開始沒有這麼整齊,這麼多資源的,因為大家合心合力,才會有那麼多資源的。」
慈濟志工 葉金球:「一開始,我們就踏入來這邊了,我們就要出力去做,不然人手不足。」
環保志工 陳杜松:「不過呢,老實講,你一定要身體力行,要親自下手(去做)。」
將廢棄物改造成回收箱,志工林炳洪從職場退休後,7年來,天天守護在環保站,做資源分類。即使工作超過八個小時都不說累。
環保志工 林炳洪:「每天早上我都來,回家只是睡覺,環保站的設計,都是用回收物做的,這裡的一切,都是我搞定的。」
慈濟志工 黃玉鳳:「所以我們很感恩他,不管是賣(資源),什麼東西都是他去處理。」
環保志工 陳杜松:「他有在做,他有責任感。」
志工相互成就,分工合作,也讓環保站成為社區長者的好去處。
環保志工 梁蓮愛:「我女兒講,你做了環保,去了慈濟,你改變很多,沒有像以前這樣發脾氣。」
環保志工 章愛珍:「我們有一點進步,什麼東西都會改善,我以前也是很凶,現在不會了。」
人人發揮生命良能,默默守護大地。
環保志工 陳杜松:「我做得很歡喜,我沒有環保做,會氣得要死。」
饒于潤 鍾健明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寶特瓶再生織品 縫紉裁剪忙不迭
- Article Details
最近一兩個月,國際間多個國家地區,發生天然災害。慈濟基金會對於有需要的災區,著手進行勘災賑災,因此,位在台北的慈濟內湖聯絡處,趕製一萬件毛毯。志工們都是把握著一天國定假日(10/25),不在乎悶熱,在鐵皮屋裡忙不停。
烈日下的鐵皮屋,只有抽風扇。(NS縫紉機聲音) 縫紉機嘎嘎作響,志工們忘了喊熱。
志工 陳淑貞:「這個也不是常常有的, 所以一定要把握因緣 。」
志工:「以前有做過 一聽到訊息, 還有(吳)月鶯師姊的呼喚, 馬上就是使命必達 。」
海地、菲律賓、北美洲等多個國家地區,近日遭逢天然災害,賑災行動在即,慈濟內湖聯絡處趕製一萬條毛毯。現場機器維修 也是關鍵項目。
志工 林輝鴻:「國中畢業就學習(針車)到現在 , (做那麼久了哦), 退休後就直接 師姊介紹, 進入慈濟 就開始做志工 。」
追求高效率、卻也看見箇中的用心。
志工:「(它有畫線嘛), 有 有畫線 不大清楚。」
為苦難人付出,五歲小女孩也跟著投入。
五件毛毯成一包、十件裝一箱。環保賑災毛毯、已經待命。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屠宰影片啟悲心 兄妹發願齊蔬食
- Article Details
在印尼,有一對就讀佛教學校的兄妹「漢迪、漢妮」,2016年開始吃素。兩人的決心,感動父母親,而在生活上支持響應。而且漢迪、漢妮,每天到學校前,會用環保餐盒裝好午餐,只要有機會就會向同學朋友們分享吃素的重要性。漢迪邀約妹妹加入茹素的行列,則來自一支震撼人心的影片。
影片雖然經過特效處理,但影中人的動作、以及聲音,強烈撼動著「漢迪」的心。
漢迪:「上宗教課的時候,有播放一部屠殺動物的影片,從中打動了我,讓我決心茹素,我覺得動物很可憐,牠們那樣無辜被追殺,我也發覺到原來肉食是用那麼殘忍的方式宰殺。」
兄妹情深,漢迪把自己茹素的心願,告訴了「漢妮」。同樣就讀佛教學校的妹妹,因為看過同一部影片,兄妹兩人便立刻展開素食行動。
母親 瑛麗:「我當然以他們為榮,因為這個決定來自於他們自己,甚至他們的決心也打動了他們爸爸的心,漢迪過生日的時候,他爸爸也發願茹素,所以當天我們家以素食慶祝漢迪的生日。」
從食材的準備、料理的方式,全家人很快地達成共識。至於年輕人難免有社團活動,漢迪心存感恩地說,堅持對的事情 得到朋友的諒解。
兄妹倆,使用環保餐盒、帶著素食料理到學校,期待每一個機會 帶動身邊的人。
漢迪:「吃素有許多益處,除了身體健康之外,也能呵護大地,因為動物也能感受到,像人類所感受的痛苦與恐懼,若大家茹素一定更和諧。」
漢妮:「如果吃素的人,雖然只有一個接一個,但至少能夠減少世界肉類的消費者,因為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會減少牲畜業的數量,進而降低地球二氧化碳與氮量,對於還沒吃素的人一定要試試茹素。」
改變成更好的自己,沒有來不及,只要真誠的一念心。
印尼報導 Read more
毛毯來自寶特瓶 讚歎環保奧妙
- Article Details
天主教真知教會,來自法國、義大利、印尼與克羅埃西亞四國的修女,由海星中學的校方與慈濟志工帶領下,來到花蓮環保站參訪,看見組織化的環保回收制度,讓他們印象深刻。
實際觸摸由寶特瓶製作的毛毯,衣物,讓來自四個國家,天主教真知教會的修女,非常讚歎。
天主教真知教會 瑪麗修女:「今天在這裡學到很有趣的東西,我原先對這裡的人沒有任何想法,(現在)我覺得這些志工做的事是很重要的,因為保護地球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我們要對地球更負責,也要教導孩子關於環境保護的議題。」
慈濟志工詳細的解說,每一個回收物的分類和去處,環保菩薩分類的一雙手也從沒停過,用實際的行動為保護地球付出心力。
海星中學校長 孔令堅:「關於環境保護的工作,她看我們的小學國中高中幼兒園的做法,但是在這裡頭我們也不能忘記,有看到一個就是慈濟,它非常有組織,非常有規模的做的方式,所以就帶我們的修女來看這裡,就是各行各業在環境保護所做的一個狀況。」
大量的垃圾、塑膠製品,對環境的危害不容忽視,透過影片,一行人也更深刻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真善美志工 張揚川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宗門營創意發想 地球永續先拒塑
- Article Details
為後代子孫預約一片淨土,時下社會非常強調永續。最近舉辦的慈濟四大志業同仁精進營,也同樣把這樣的觀念帶進來,課程安排學員們親手實作,希望藉此留下深刻印象。
2016年慈濟四大志業同仁精進營,在花蓮靜思堂舉行,今年的主題為「地球永續、慧命永續、慈濟永續」。
課務人員 田智賢:「第一天的法脈宗門營的課程主軸就是以環境永續為主軸,那晚上分站的部分,就是四大志業。他們各自會發揮創意,以他們對環保的這個主題來跟大家分享。」
杜絕塑膠袋,學習把不要的衣服,修剪成環保袋,課程安排以永續循環為出發點,讓學員們感到很實用。
學員 謝巧巧:「因為我覺得以前的舊衣服基本上都是覺得收藏起來很麻煩,送人又怕別人不要,基本上都是扔掉,昨天做那個環保袋我覺得就是說可以把它重複再利用,我覺得這很有意思。」
三天課程,不斷帶給大家驚喜,學員收穫良多,也把正確的生活觀念,帶回各地。
真善美志工 花蓮報導 Read more
不為口欲再殺生 表兄姊弟同茹素
- Article Details
福建泉州安海鎮這幾年發展快速,由鄉村小鎮轉型為都市形態。民眾生活越來越富裕,以前過年過節才會有的大魚大肉,現在甚至日常生活餐餐都有。卻有四個小朋友,他們是表兄姊弟,因為不忍心傷害動物,互相影響,一起茹素了好幾年。
鄉村小鎮轉型都市發展,老房子改建成新式公寓,泉州安海,民眾生活由貧轉富, 不難想像餐桌上都是大魚大肉。
父母忙於貨運行生意的黃葳,這天跟著姨媽上菜市場以前最愛吃雞肉的他,現在走過肉販,不動如山。
黃葳:「由於好奇,就去問我媽媽(雞腿哪來),我媽媽就跟我說,雞腿是從雞的腿上腳上,剁下來的,我就想到那隻雞,一瘸一拐的向我走過來。
受到表哥的影響,黃葳已經茹素四年了,表兄弟、表姊弟的感情好,常一起做環保,也相互影響。
黃葳的表弟 蕭永輝:「 因為我媽媽和我姊姊,都先吃素了,接下來我哥哥,他們也吃素了,我覺得我自己沒有吃素,在家裡會很奇怪。」
蕭永輝的表哥 吳林賜:「最小的那個表弟(蕭永輝),他是特別喜歡吃肉,我們幾個都吃素了,就一直去說他,就跟他說小動物很可憐,我們不可以去殺牠,不可以去傷害牠。」
蕭永輝的姊姊 蕭依林:「多一個人、少吃一點肉,可以少一點對地球的汙染,還有對眾生的傷害,感覺這種困難及時化解了之後,會有一種很幸福的感覺。」
其實以前這個家無肉不歡。
蕭永輝的媽媽 蕭美育:「我跟我先生,我們都不喜歡吃菜,所以我們結婚三年,都沒有買過一根菜。」
黃葳的爸爸 黃小寅:「以前的想法是 ,吃素感覺好像是很不健康 ,營養不夠 ,現在看到他吃素 ,吃得這麼健康 ,感覺以前的想法是不對的。」
看著孩子吃素以後,不但比較少生病,還長得又高又壯,三個家庭在四個孩子的堅持下,一起茹素,他們還想帶動更多人,吃素身體好,讚讚讚。
真善美志工 福建報導
曾美伶 黃小寅 Read more
環保科技喚人心 大愛牽起善接引
- Article Details
「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潛能。」張凱鑫小朋友抽了一句靜思好話,牽起在旁外婆好因緣:「等等帶媽媽過來登記志工表、學做環保。」第十一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秋季)展覽會進入第三天(10/22)。
大愛感恩同仁李明瑩,為會眾解說舒壓襪的緣起與功能,示範如何穿脫舒壓襪;現代人因工作時間長、壓力又大,工作時間,有增無減,長時間久站、盤腿、翹腿,甚至只是單純久坐、久站,都容易讓下身血液循環不良,使下肢靜脈血流鬱積,導致小腿痠痛、腫脹甚至腳浮青筋。大愛舒壓襪研發,是因為 證嚴上人體恤長期在醫院工作醫護同仁,為了前來就醫的病患大德,一開刀可能就要十幾個小時,且開完一次休息一下,又要幫下一位病患大德看診、開刀,為了讓長期在醫院工作醫護同仁疏解壓力、減緩足部的痠痛。
在旁的真善美志工黃德欣,為葉子揚小朋友介紹LED太陽能帽,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慈濟醫療賑災隊前往當地義診、勘災,當時台中慈濟醫院的簡守信院長,拿起這頂LED太陽能帽,運用帽子前面的微光照明,替尼泊爾的鄉親看診,展現出『慈悲善行展大愛‧科技光能利遠行』。
參與兩屆展覽承擔推廣的吳惠欽,深受大愛環保理念,並在生活中力行環保,在思明會所剛好有大愛感恩科技展櫃,吳惠欽平時都到會所協助;在自己親身參與慈濟活動,吳惠欽深深感受自己的脾氣改變了很多,並且越做越得很歡喜。
在今年九月,莫蘭蒂颱風重創福建廈門,家住在鼓浪嶼黃碧英女士也因此受到嚴重災情,全球氣候變遷,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環境,讓黃碧英女士深深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大愛感恩科技將寶特瓶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黃碧英女士非常注目與肯定,決定穿上大愛的服飾,與別人分享環保的重要。
住在廈門思明區黃瑄,已經耳聞慈濟慈善工作許久,今日來到佛事展,路過大愛感恩科技展為,深深被大愛感恩科技與靜思人文展設給吸引,願意填寫志工表,參與慈濟、慈善相關活動來回饋社會。
來自福州市的魯承紅一家三口,路過大愛感科技展位,看到大愛感恩環保產品後,深深給吸引住了,前來詢問志工,藉由志工細心導覽與解說,了解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理念與人文,心生歡喜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主動填寫志工表:「我找這樣的團體好久了,請讓我加入志工。」
在大愛感恩每一項環保產品背後,都注有著環保菩薩的愛心,期待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國內外展覽,傳遞環保理念,期許喚起人人環保意識、進而接引人間菩薩,一同為守護地球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中國廈門報導
環保科技喚人心 大愛牽起善接引
- Article Details
「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潛能。」張凱鑫小朋友抽了一句靜思好話,牽起在旁外婆好因緣:「等等帶媽媽過來登記志工表、學做環保。」第十一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秋季)展覽會進入第三天(10/22)。
大愛感恩同仁李明瑩,為會眾解說舒壓襪的緣起與功能,示範如何穿脫舒壓襪;現代人因工作時間長、壓力又大,工作時間,有增無減,長時間久站、盤腿、翹腿,甚至只是單純久坐、久站,都容易讓下身血液循環不良,使下肢靜脈血流鬱積,導致小腿痠痛、腫脹甚至腳浮青筋。大愛舒壓襪研發,是因為 證嚴上人體恤長期在醫院工作醫護同仁,為了前來就醫的病患大德,一開刀可能就要十幾個小時,且開完一次休息一下,又要幫下一位病患大德看診、開刀,為了讓長期在醫院工作醫護同仁疏解壓力、減緩足部的痠痛。
在旁的真善美志工黃德欣,為葉子揚小朋友介紹LED太陽能帽,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慈濟醫療賑災隊前往當地義診、勘災,當時台中慈濟醫院的簡守信院長,拿起這頂LED太陽能帽,運用帽子前面的微光照明,替尼泊爾的鄉親看診,展現出『慈悲善行展大愛‧科技光能利遠行』。
參與兩屆展覽承擔推廣的吳惠欽,深受大愛環保理念,並在生活中力行環保,在思明會所剛好有大愛感恩科技展櫃,吳惠欽平時都到會所協助;在自己親身參與慈濟活動,吳惠欽深深感受自己的脾氣改變了很多,並且越做越得很歡喜。
在今年九月,莫蘭蒂颱風重創福建廈門,家住在鼓浪嶼黃碧英女士也因此受到嚴重災情,全球氣候變遷,影響著人類的生存環境,讓黃碧英女士深深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大愛感恩科技將寶特瓶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黃碧英女士非常注目與肯定,決定穿上大愛的服飾,與別人分享環保的重要。
住在廈門思明區黃瑄,已經耳聞慈濟慈善工作許久,今日來到佛事展,路過大愛感恩科技展為,深深被大愛感恩科技與靜思人文展設給吸引,願意填寫志工表,參與慈濟、慈善相關活動來回饋社會。
來自福州市的魯承紅一家三口,路過大愛感科技展位,看到大愛感恩環保產品後,深深給吸引住了,前來詢問志工,藉由志工細心導覽與解說,了解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理念與人文,心生歡喜慈濟與大愛感恩科技,主動填寫志工表:「我找這樣的團體好久了,請讓我加入志工。」
在大愛感恩每一項環保產品背後,都注有著環保菩薩的愛心,期待藉著有形的環保織品、國內外展覽,傳遞環保理念,期許喚起人人環保意識、進而接引人間菩薩,一同為守護地球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中國廈門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