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08 九月 2016

週三, 07 九月 2016

科技布展傳法繹 善法宣流淨人心

圖說:「要在一開始就選擇對的事情、對的方向,才能活的光明磊落。」9月5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內湖志工郭璟德分享「科技布展傳法繹」。 (攝影者/呂怡德)「要在一開始就選擇對的事情、對的方向,才能活的光明磊落。」9月5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內湖志工郭璟德分享「科技布展傳法繹」。

「如果我能把心靜下來、將心量打開一點,也許在未來的幾年我就不會走錯路。」郭璟德師兄懺悔年輕時的自己非常自我與自大,年紀輕輕就當上公司經理、管理員工;工作沒幾年後,就出來自己開公司。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志願,郭璟德師兄:「我記得小學畢業就有一個願,要當一位有影響力的人、有名望的人。而且,並不是當位政治家,是想去混黑社會,但個子小打不贏別人,又看到黑社會的人,盡做傻事,就想當軍師、將黑社會企業化,這是我小時候的志願。」若一開始的念頭就選擇在錯的地方,就會影響著自己將來往後二、三十年的方向、自己人生的道路。

「如果年輕時有一個人、講的一句話,打醒了我,或許我的人生就不會走得這麼昏暗。」在郭璟德師兄人面對燈紅酒綠、日夜顛倒時,很感恩這位事業夥伴、生命中的貴人馬來西亞林孝式帶著郭璟德走入慈濟,「以前我們是『兄弟』,現在我們互稱對方『師兄』,這樣的生命轉折很奇妙!他比我早進慈濟八年,跟我講了八年的慈濟,我都說『你不要再講,因緣未具足,你做你的事。』」直到有一天他跟我說:「如果再不進來慈濟,我真的以後會跟你這個朋友漸行漸遠,因為我們的對話越來越不同,你講的都是風花雪月,而我不是,我們會越走越遠。」郭璟德當時還沒有辦法體會,如今才深深才感念生命中的貴人。

人文週會一開始所聆聽上人開示「竹筒歲月、悲智願行」衲履足跡的影片當中,聽到 證嚴上人細說當年為了從事慈善濟貧的工作,因為經費的不足,發起了日存五毛錢竹筒歲月的歷史回顧。今年適逢慈濟五十週年,全台各地的師兄、師姊回顧慈濟志業成立半世紀以來的艱辛,於各地靜思堂展開布展,希望透過過去許多珍貴與感人的歷史畫面,來接引更多人行善的心。郭璟德發揮自己電玩專業,和內湖團隊呈現出「靜思時空‧慈濟萬行」科技布展,藉由趣味的互動式布展,來吸引參訪會眾駐足,進而聆聽導覽人員介紹,同時將佛法帶入其中,啟發人人內心的善良美德。

圖說:「要在一開始就選擇對的事情、對的方向,才能活的光明磊落。」9月5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內湖志工郭璟德分享「科技布展傳法繹」。 (攝影者/呂怡德)說到環保!要怎樣讓人去做環保?以自己是一般人的角度,跟別人說地球與你有關係,一般人會認為這不關我的事,這是有心人的事、這是政府應該要做的事、環保團體該負責的事!郭璟德分享:「所以,傳遞環保必須透過人的思想模式來傳遞,所以我們必須給他一種觀念,環保就在你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到,不要說得太理論性。例如,你攜帶環保杯、碗可以優惠一點,除了省下一點錢,也在無形中改變一點點習慣,這就是環保,我們所希望的環保,是從最基本的生活中去落實,而不是很大的動作,希望透過每一天點點滴滴、在生活中的行為改變,回到人性最基本的生活。」

很多的展覽都是把我們的想法給對方,要轉換一下,由對方選擇『自己想看的東西』,而不是『我要給你看的東西』,可以透過影片方式,讓觀眾願意選擇繼續看,要有一個東西能吸引對方,讓他一步一步願意花時間看下去。例如,大愛感恩有一項環保的產品,一開始就說買這產品需要多少錢,對方就會產生排斥感,所以可以先透過影片方式,讓顧客升起對環保志工的尊敬心,了解『花筆錢買這項環保產品,是可以保護地球環境、且是有意義的事。』讓別人感受到背後的『價值』,讓顧客願意、所花的錢不是為了這個產品,而是背後『價值』,讓無形的價值而存在,環保是那份無形的價值,因為答案是存在的,地球只有一個,需要你我來共同來守護。

「科技布展傳法繹、利巧思惟現良能;法音宣流無國界,善業共振淨人心。」郭璟德無私布施分享自己生命體悟與布展經驗,我們可以深刻的瞭解上人開示:「人生要在一開始就要選擇對的事情、對的方向,才能活的光明磊落無愧。」同時要警惕自己:「若想過舒服的生活,就會離幸福的日子越來越遠。」勇於承擔、樂於付出,「甘願做」做到圓滿,自然會感受到「歡喜受」,意即生命因為付出、成就大愛而綻放出自我生命的價值,因而感動到心靈無比喜悅而法喜充滿。

大愛感恩科技藉著有形的環保產品、各地門市、低碳概念館展示環保人文推廣,接引更多有人響應、加入環保行列,期望透過郭璟德的分享科技布展傳法繹,將大愛感恩科技結合布展,展現出「環保精質化」、化廢為寶的概念,同時讓世界看到台灣環保軟實力。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科技布展傳法繹 善法宣流淨人心

圖說:「要在一開始就選擇對的事情、對的方向,才能活的光明磊落。」9月5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內湖志工郭璟德分享「科技布展傳法繹」。 (攝影者/呂怡德)「要在一開始就選擇對的事情、對的方向,才能活的光明磊落。」9月5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內湖志工郭璟德分享「科技布展傳法繹」。

「如果我能把心靜下來、將心量打開一點,也許在未來的幾年我就不會走錯路。」郭璟德師兄懺悔年輕時的自己非常自我與自大,年紀輕輕就當上公司經理、管理員工;工作沒幾年後,就出來自己開公司。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志願,郭璟德師兄:「我記得小學畢業就有一個願,要當一位有影響力的人、有名望的人。而且,並不是當位政治家,是想去混黑社會,但個子小打不贏別人,又看到黑社會的人,盡做傻事,就想當軍師、將黑社會企業化,這是我小時候的志願。」若一開始的念頭就選擇在錯的地方,就會影響著自己將來往後二、三十年的方向、自己人生的道路。

「如果年輕時有一個人、講的一句話,打醒了我,或許我的人生就不會走得這麼昏暗。」在郭璟德師兄人面對燈紅酒綠、日夜顛倒時,很感恩這位事業夥伴、生命中的貴人馬來西亞林孝式帶著郭璟德走入慈濟,「以前我們是『兄弟』,現在我們互稱對方『師兄』,這樣的生命轉折很奇妙!他比我早進慈濟八年,跟我講了八年的慈濟,我都說『你不要再講,因緣未具足,你做你的事。』」直到有一天他跟我說:「如果再不進來慈濟,我真的以後會跟你這個朋友漸行漸遠,因為我們的對話越來越不同,你講的都是風花雪月,而我不是,我們會越走越遠。」郭璟德當時還沒有辦法體會,如今才深深才感念生命中的貴人。

人文週會一開始所聆聽上人開示「竹筒歲月、悲智願行」衲履足跡的影片當中,聽到 證嚴上人細說當年為了從事慈善濟貧的工作,因為經費的不足,發起了日存五毛錢竹筒歲月的歷史回顧。今年適逢慈濟五十週年,全台各地的師兄、師姊回顧慈濟志業成立半世紀以來的艱辛,於各地靜思堂展開布展,希望透過過去許多珍貴與感人的歷史畫面,來接引更多人行善的心。郭璟德發揮自己電玩專業,和內湖團隊呈現出「靜思時空‧慈濟萬行」科技布展,藉由趣味的互動式布展,來吸引參訪會眾駐足,進而聆聽導覽人員介紹,同時將佛法帶入其中,啟發人人內心的善良美德。

圖說:「要在一開始就選擇對的事情、對的方向,才能活的光明磊落。」9月5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內湖志工郭璟德分享「科技布展傳法繹」。 (攝影者/呂怡德)說到環保!要怎樣讓人去做環保?以自己是一般人的角度,跟別人說地球與你有關係,一般人會認為這不關我的事,這是有心人的事、這是政府應該要做的事、環保團體該負責的事!郭璟德分享:「所以,傳遞環保必須透過人的思想模式來傳遞,所以我們必須給他一種觀念,環保就在你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到,不要說得太理論性。例如,你攜帶環保杯、碗可以優惠一點,除了省下一點錢,也在無形中改變一點點習慣,這就是環保,我們所希望的環保,是從最基本的生活中去落實,而不是很大的動作,希望透過每一天點點滴滴、在生活中的行為改變,回到人性最基本的生活。」

很多的展覽都是把我們的想法給對方,要轉換一下,由對方選擇『自己想看的東西』,而不是『我要給你看的東西』,可以透過影片方式,讓觀眾願意選擇繼續看,要有一個東西能吸引對方,讓他一步一步願意花時間看下去。例如,大愛感恩有一項環保的產品,一開始就說買這產品需要多少錢,對方就會產生排斥感,所以可以先透過影片方式,讓顧客升起對環保志工的尊敬心,了解『花筆錢買這項環保產品,是可以保護地球環境、且是有意義的事。』讓別人感受到背後的『價值』,讓顧客願意、所花的錢不是為了這個產品,而是背後『價值』,讓無形的價值而存在,環保是那份無形的價值,因為答案是存在的,地球只有一個,需要你我來共同來守護。

「科技布展傳法繹、利巧思惟現良能;法音宣流無國界,善業共振淨人心。」郭璟德無私布施分享自己生命體悟與布展經驗,我們可以深刻的瞭解上人開示:「人生要在一開始就要選擇對的事情、對的方向,才能活的光明磊落無愧。」同時要警惕自己:「若想過舒服的生活,就會離幸福的日子越來越遠。」勇於承擔、樂於付出,「甘願做」做到圓滿,自然會感受到「歡喜受」,意即生命因為付出、成就大愛而綻放出自我生命的價值,因而感動到心靈無比喜悅而法喜充滿。

大愛感恩科技藉著有形的環保產品、各地門市、低碳概念館展示環保人文推廣,接引更多有人響應、加入環保行列,期望透過郭璟德的分享科技布展傳法繹,將大愛感恩科技結合布展,展現出「環保精質化」、化廢為寶的概念,同時讓世界看到台灣環保軟實力。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看大愛台啟悲心 因緣接引入善門


許多人對於「做志工」這個行動,都覺得,要等到放下工作後再開始,目的是為了打發時間、也想避免記憶退化。在印尼,有一位鍾鐿連(女性)就是這樣的想法。不過,大愛台節目、與環保志工,改變了「鍾鐿連」原本等老、等退休再做志工,這個觀念。 

收看大愛台,是鍾鐿連認識慈濟的開始。 
2015年6月參訪花蓮靜思堂,是鍾鐿連做志工的第一步。 

志工 鍾鐿連:「是收看大愛台節目才會認識慈濟,我大多是看大愛劇場,因為故事真的很動人,尤其是環保。」 

如今,鍾鐿連總是固定時間開著自家車,向鄰居朋友收回收資源。這個行動,也是從台灣一對老夫妻身上學到的。 

志工 鍾鐿連:「真的很啟發我,因為他們年紀也不小了,還那樣積極做環保,老夫妻早上五點,就一起搭公車出門做環保。」 

為了讓孩子理解她的忙碌,慈濟活動場合中,常看見鍾鐿連母女三人、結伴參與。 

鍾鐿連的女兒 菲菲安:「自從加入慈濟,媽媽變得比較忙,經常不在家,以前是經常在家的,不過有時候 她會帶我們參加活動,媽媽的脾氣好很多了。」 

鍾鐿連的女兒 薇娜:「她的脾氣變好了,更有耐心。」 

改脾氣、也改變觀念,鍾鐿連不願意再等老、等退休,而是把握現在,行善付出。 

嘉郎 伊菈瓦蒂 印尼報導 Read more

草根菩提樂在環保 當地球的貴人


彰化鹿港鎮,有六位環保老菩薩,在同一個環保站內,協助回收分類,總年齡將近五百歲,她們把做環保,當做運動,身體越來越健康,天天充滿歡喜心。 


這六位老阿嬤,加起來將近五百歲,都是彰化鹿港鎮的環保志工,分類動作最迅速的,就是這位92歲的呂綉鳳。 

環保志工 呂綉鳳:「(體力能負荷嗎),自從換電池(節律器),還沒換之前常昏倒,現在換了比較正常,吃飽沒事我就去環保站。」 

呂綉鳳心臟裝有節律器,每天還要注射胰島素,靠著做環保活動筋骨,越做越有精神。 

(聲音)環保志工 張敏:「拆玩具難拆就要用鐵鎚,用鐵鎚敲還有剪刀,還有這支鉗子,如果(鐵鎚)還拆不掉就用鉗子,我們工具很多啊。」 

每位阿嬤,都有自己的寶貝工具袋,拆解錄音帶或雨傘,對她們來說都是小CASE,而且腦筋動得快,雨傘布能變成工作裙。 

環保志工 施陳鳳:「我們可以圍著當工作裙包著,也可以穿著,如果雨天可以穿著不會淋雨。」 

老人家的智慧,令人刮目相看,這六位環保長青菩薩,平均年齡八十歲,在社區默默奉獻做環保,延續物命,也重新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 

郭苑玲 郭繼宗 彰化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