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2016

週四, 18 八月 2016

20160818 臺北市長柯文哲蒞臨

【對象】臺北市長柯文哲參訪
【時間】2016年8月18日(四) 14:00-14: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臺北市長訪大愛 科技環保立典範

20160818-21.jpg20160818-23.jpg20160818-22.jpg20160818-24.jpg
Read more

週三, 17 八月 2016

實踐家年輕學子 探究垃圾變黃金

圖說:第三天,8月4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探究人們眼中不奇眼的垃圾(回收寶特瓶)也能變成黃金。(攝影者:陳冠銘)炎熱的暑假,有些學生會安排打工、旅遊或者是參加營隊,來充實一個多月的暑假期間;有一群大陸地區的小朋友參加實踐家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菁英領袖實踐營─台灣創新文化交流團來台八天。並於日前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探究人們眼中不起眼的垃圾 - 回收寶特瓶,也能變成黃金。

實踐家教育集團(Doers Education Group)是亞洲最具海外優勢的頂尖商業教育機構,全球分支機構遍及台灣、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印尼、中國大陸等地。自1998年以來,實踐家不僅是業內的標竿企業,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凝聚最大的愛心以回報社會的關愛與支持,為公益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體現『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的世界公民責任與『 愛與支持 』的精神。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分享一支影片,物品是人類為方便使用所發明,例如寶特瓶是杜邦化學工師所發明,輕便、不易破碎是它的優點。一旦用過之後,卻隨便、隨意的丟棄,可能造成環境的汙染,所以我們不要輕忽每一個小動作,都有可能會改變我們周遭的環境。在DIY活動單元中,也讓學員們親手製作環保天燈;同時利用抽紗模擬機(棉花糖機),來模擬、了解,寶特瓶如何抽成一條條的紗線、製成哪些環保再生產品。

圖說:在活動過程中,也讓學員們親手製作環保天燈,利用抽紗模擬機(棉花糖機)來模擬了解寶特瓶如何抽成一條條的紗線,製成哪些環保再生產品。(攝影者:陳冠銘)來自浙江寧波的施于崢學員分享,:「在這裡看到大愛感恩科技,我真的覺得用塑料瓶做成這麼多的東西,覺得是很好的一個產業,塑料瓶在我們的眼裡都是垃圾,為了不亂丟垃圾,每次看到塑料瓶的話我會撿起來丟到可回收的桶子裡。」

來自河北保定的丁向東學員分享,「塑料瓶,我沒有想過能做成衣服,這種想法很不錯;現在的環境很差,像我們中國大陸那邊滿地垃圾及草坪都是,沒辦法處裡,覺得挺心寒的。聽完分享之後,盡可能重覆使用寶特瓶或者不要使用,也會提醒別人不要亂丟垃圾,做好分類的動作。」

來自山東青島的石光遠學員分享:「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就深深感到很驚奇,將不要的垃圾塑料瓶變成絲製成毛毯、衣服、帽子、鞋子等等,台灣用現在的科技將這些衣服是一個新的工業的提升,就是很讓人意想不到。」

像寶特瓶這種放錯地方的資源,比比皆是,如果能夠喚起更多人的意識,做好回收、少用、甚至不用,定可珍惜有限的資源,為後代子孫、地球明日開創無限希望。地球的未來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希望人人一起實踐續物命、造福慧的理念,讓我們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實踐家年輕學子 探究垃圾變黃金

圖說:第三天,8月4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探究人們眼中不奇眼的垃圾(回收寶特瓶)也能變成黃金。(攝影者:陳冠銘)炎熱的暑假,有些學生會安排打工、旅遊或者是參加營隊,來充實一個多月的暑假期間;有一群大陸地區的小朋友參加實踐家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菁英領袖實踐營─台灣創新文化交流團來台八天。並於日前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探究人們眼中不起眼的垃圾 - 回收寶特瓶,也能變成黃金。

實踐家教育集團(Doers Education Group)是亞洲最具海外優勢的頂尖商業教育機構,全球分支機構遍及台灣、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印尼、中國大陸等地。自1998年以來,實踐家不僅是業內的標竿企業,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凝聚最大的愛心以回報社會的關愛與支持,為公益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體現『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的世界公民責任與『 愛與支持 』的精神。

大愛感恩科技虞珊明協理分享一支影片,物品是人類為方便使用所發明,例如寶特瓶是杜邦化學工師所發明,輕便、不易破碎是它的優點。一旦用過之後,卻隨便、隨意的丟棄,可能造成環境的汙染,所以我們不要輕忽每一個小動作,都有可能會改變我們周遭的環境。在DIY活動單元中,也讓學員們親手製作環保天燈;同時利用抽紗模擬機(棉花糖機),來模擬、了解,寶特瓶如何抽成一條條的紗線、製成哪些環保再生產品。

圖說:在活動過程中,也讓學員們親手製作環保天燈,利用抽紗模擬機(棉花糖機)來模擬了解寶特瓶如何抽成一條條的紗線,製成哪些環保再生產品。(攝影者:陳冠銘)來自浙江寧波的施于崢學員分享,:「在這裡看到大愛感恩科技,我真的覺得用塑料瓶做成這麼多的東西,覺得是很好的一個產業,塑料瓶在我們的眼裡都是垃圾,為了不亂丟垃圾,每次看到塑料瓶的話我會撿起來丟到可回收的桶子裡。」

來自河北保定的丁向東學員分享,「塑料瓶,我沒有想過能做成衣服,這種想法很不錯;現在的環境很差,像我們中國大陸那邊滿地垃圾及草坪都是,沒辦法處裡,覺得挺心寒的。聽完分享之後,盡可能重覆使用寶特瓶或者不要使用,也會提醒別人不要亂丟垃圾,做好分類的動作。」

來自山東青島的石光遠學員分享:「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就深深感到很驚奇,將不要的垃圾塑料瓶變成絲製成毛毯、衣服、帽子、鞋子等等,台灣用現在的科技將這些衣服是一個新的工業的提升,就是很讓人意想不到。」

像寶特瓶這種放錯地方的資源,比比皆是,如果能夠喚起更多人的意識,做好回收、少用、甚至不用,定可珍惜有限的資源,為後代子孫、地球明日開創無限希望。地球的未來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希望人人一起實踐續物命、造福慧的理念,讓我們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把握暑期來獻力 投身清掃做回收


來看一群年輕生力軍,他們是台東高商的學生,尼伯特風災過後,除了投入慈濟舉辦的清掃行動。10名台東高商的學生,也趁著暑假期間,來到環保站協助回收,志工也以助學金的方式,鼓勵他們學習為人付出。 


午後高溫難耐,但在環保站裡,卻難得有年輕人的身影出沒。 

台東高商10名學生,每天準時報到,風災後,不僅投入清掃,還要當志工的後盾。 

台東高商學生 柯佳政:「幫忙啦 幫忙大家做事情,(志工)雖然坐著車,可是到最後都還是要,在那邊曬太陽,我們在這裡還好 還有陰涼處。」 

慈濟志工 葉春蘭:「這一群的志工 是從我們以工代賑,他們就來整理校園,之後呢 他們因為利用暑假,希望能夠投入志工,所以我們就鼓勵 他們來做 來工讀。」 

慈濟以助學金,鼓勵學生,學習付出,才兩天,就有學生,做出心得。 

台東高商學生 卓聖恩:「這兩天就在這邊,做資源回收很累 但是覺得很值得,像那些叔叔已經比我做更久, 
比我們辛苦 我們只是做一點點,希望也可以幫到這個地球。」 

年輕人相互號召行善,也是志工,最有力的幫手。 

呂思萱 張略家 台東報導 Read more

2016,08/17 雜誌社來訪

【對象】雜誌社
【時間】2016年8月17日(三) 09:30-12: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60824-21.jpg20160824-22.jpg 
Read more

雜誌社來訪

【對象】雜誌社
【時間】2016年8月17日(三) 09:30-12: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60824-21.jpg20160824-22.jpg 
Read more

十歲茹素已七年 恆心勸素不氣餒


在南非德本,有位十歲的華裔小女孩朱儀文,從三歲開始茹素,今年七月,因為在報紙上看到一篇關於地球耗能太多的文章,開始有了勸素的想法。她找了表姊,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親手畫了推素卡片,然後在社區逐戶按鈴拜訪,短短一天,募到了22個人願意茹素的響應,朱儀文說,這距離她的目標還很遠,她會繼續努力勸素。 

準備好出門的行囊,十歲的朱儀文和表姊蔣侑芯,開始她們的社區勸素行。 
一人滑著一隻直排輪鞋,穿梭在社區,挨家挨戶按電鈴,兩個小女孩,希望大家可以在每年一月11號茹素 

蔣侑芯 與 朱儀文:「(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要這樣做勸素),因為我們想要救地球,(你們怎麼勸素的),我們就問他們(能否吃素),他們就說OK 還是不行。」 

小朋友勸素的心念單純,遇到願意響應的民眾,也歡喜送上親手做的結緣品 

蔣侑芯 與 民眾:「 (這次送給你的結緣品),這個(禮物)很特別, 每年一月11日茹素。」 

蔣侑芯 與 朱儀文:「(書籤怎麼來的) 我們做的,我們用了一個禮拜才做完。」 

下午的拜訪,少了表姊相伴,朱儀文騎著腳踏車,一個人實現為地球做點事的理想 

小蔬童 朱儀文:「沒有很多人說OK,像上午我跟姊姊第一次,到的時候 就有一個人,就說不要 對不起 然後就關門了,(那個時候你要怎麼辦),就繼續走 然後不要放棄。」 

一整天的努力,朱儀文得到了22個人的簽名連署,雖然距離她設定的目標人數,還有一段差距,但勇氣可佳,可謂是保護地球的小尖兵! 

袁亞棋 南非報導  

Read more

週二, 16 八月 2016

醫療環保相守護 地球健康天下興

圖說:在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夫婦陪伴,8月12日尼泊爾健康照護基金會主席Krishna Prasad Acharya與三位同仁,帶著感恩心與好奇心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一探究竟。(攝影 陳冠銘)2015年4月尼泊爾大地震,慈濟深入災區從事賑災工作。今年4月聯合國於尼泊爾舉辦地震周年研討會,大林慈濟醫院在國際醫療無害組織(HCWH)協助安排下,受邀前往分享,並認識了尼泊爾健康照護基金會 (Health Care Foundation Nepal),在促成此次合作的林名男副院長夫婦因緣牽引、陪伴,8月12日尼泊爾健康照護基金會主席Krishna Prasad Acharya與三位同仁,帶著感恩心與好奇心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一探究竟。

因曾在自己的國家上看到「慈悲科技」產品在災難時的妙用,一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外賓們即讚歎大愛環保產品,更愛不釋手、歡喜請購,加入、成為愛心接力的一員。因為都是醫護人員,一知道大愛環保紗可以製成白袍,尼泊爾國家洗腎中心醫師Rishi Kumar Kafle,等不及穿上大愛環保紗所製成的醫生袍,衣著質感展現出來之氣度,令身旁在場所有人讚許有佳,紛紛拍照留影。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峻翔介紹大愛感恩科技核心價值,從尼泊爾地震、慈悲科技的應用,點出大愛價值是軟體、而非硬體,是愛心與科技的結晶。而人間菩薩大招生,能讓當地志工也站出來,自力自救,與慈濟一同協助當地,重建災民信心,不因此而喪失希望,更是重點。

圖說:林名男副院長與李鼎銘總經理期望,四位醫師在親眼看見了自己國家尼泊爾經歷無常災禍、看到了世界各地慈濟的膚慰賑災行動,能感受到慈濟這一份無私無我的一念心,皆只因為單純的「大愛」,讓人人能從感動到行動,也讓愛深植在你我心中。(攝影 陳冠銘)緊接著「環保動態展示秀」,林副院長夫人也一同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身穿各式簡約、典雅的中國傳薪服飾,雖然都是素人,但每位所彰顯的人文氣質,令台下都讚美不已。

林名男副院長與李鼎銘總經理期望,四位醫師在親眼看見了自己國家尼泊爾經歷無常災禍、看到了世界各地慈濟的膚慰賑災行動,能感受到慈濟這一份無私無我的一念心,皆只因為單純的「大愛」,讓人人能從感動到行動,也讓愛深植在你我心中。

Rishi醫師,受訪時感動表示:「參訪大愛感恩真是太棒了,不論是你們的簡報、熱情的歡迎、以及所做的一切,你們不只展現環保產品,更讓我感受到這一切來自於大愛與慈悲,而我也請購了一些要送給朋友結緣、並傳達產品後面的感動,不僅落實於日常生活,更要推廣環保理念,與地球共生共息。」

圖說:林名男副院長與李鼎銘總經理期望,四位醫師在親眼看見了自己國家尼泊爾經歷無常災禍、看到了世界各地慈濟的膚慰賑災行動,能感受到慈濟這一份無私無我的一念心,皆只因為單純的「大愛」,讓人人能從感動到行動,也讓愛深植在你我心中。(攝影 陳冠銘)同樣隨行的波蘭的博士生古正浩(Mr. Piotr Kurczewski)讚歎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貢獻,在今年六月開始的網路聯署活動,希望能減少台灣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量。「這些塑膠袋因為重量輕等因素,難以回收,即使部分能夠被回收,我認為如果從源頭開始就可以減少使用,我們也不需要開採石油來製作這些塑膠袋。而這些塑膠袋對於環境,尤其是海洋所造成的傷害非常巨大,並且越來越大。」古正浩邀請大家使用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其實我們並沒剩多少時間了,所以也不能漸漸地,需要盡快地改變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

從去年尼泊爾地震發生至今,慈濟國際賑災團隊一梯次一梯次的出發,膚慰、賑災、重建、陪伴,尼泊爾漸漸認識了慈濟、也了解了台灣;看見了「慈悲科技」在災難中展現出環保科技的光輝,也另各國驚喜讚歎。然而大愛感恩科技相信:有「因」才會成「緣」。在災難中看見的「大愛、感恩、科技」,而來到台灣實地參訪,更認識大愛感恩科技,如此種下好因緣,地球健康天下才會興盛。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報導

圖說:林名男副院長與李鼎銘總經理期望,四位醫師在親眼看見了自己國家尼泊爾經歷無常災禍、看到了世界各地慈濟的膚慰賑災行動,能感受到慈濟這一份無私無我的一念心,皆只因為單純的「大愛」,讓人人能從感動到行動,也讓愛深植在你我心中。(攝影 陳冠銘) 

Read more

醫療環保相守護 地球健康天下興

圖說:在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夫婦陪伴,8月12日尼泊爾健康照護基金會主席Krishna Prasad Acharya與三位同仁,帶著感恩心與好奇心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一探究竟。(攝影 陳冠銘)2015年4月尼泊爾大地震,慈濟深入災區從事賑災工作。今年4月聯合國於尼泊爾舉辦地震周年研討會,大林慈濟醫院在國際醫療無害組織(HCWH)協助安排下,受邀前往分享,並認識了尼泊爾健康照護基金會 (Health Care Foundation Nepal),在促成此次合作的林名男副院長夫婦因緣牽引、陪伴,8月12日尼泊爾健康照護基金會主席Krishna Prasad Acharya與三位同仁,帶著感恩心與好奇心來到大愛感恩科技一探究竟。

因曾在自己的國家上看到「慈悲科技」產品在災難時的妙用,一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外賓們即讚歎大愛環保產品,更愛不釋手、歡喜請購,加入、成為愛心接力的一員。因為都是醫護人員,一知道大愛環保紗可以製成白袍,尼泊爾國家洗腎中心醫師Rishi Kumar Kafle,等不及穿上大愛環保紗所製成的醫生袍,衣著質感展現出來之氣度,令身旁在場所有人讚許有佳,紛紛拍照留影。

大愛感恩科技同仁楊峻翔介紹大愛感恩科技核心價值,從尼泊爾地震、慈悲科技的應用,點出大愛價值是軟體、而非硬體,是愛心與科技的結晶。而人間菩薩大招生,能讓當地志工也站出來,自力自救,與慈濟一同協助當地,重建災民信心,不因此而喪失希望,更是重點。

圖說:林名男副院長與李鼎銘總經理期望,四位醫師在親眼看見了自己國家尼泊爾經歷無常災禍、看到了世界各地慈濟的膚慰賑災行動,能感受到慈濟這一份無私無我的一念心,皆只因為單純的「大愛」,讓人人能從感動到行動,也讓愛深植在你我心中。(攝影 陳冠銘)緊接著「環保動態展示秀」,林副院長夫人也一同與大愛感恩科技同仁身穿各式簡約、典雅的中國傳薪服飾,雖然都是素人,但每位所彰顯的人文氣質,令台下都讚美不已。

林名男副院長與李鼎銘總經理期望,四位醫師在親眼看見了自己國家尼泊爾經歷無常災禍、看到了世界各地慈濟的膚慰賑災行動,能感受到慈濟這一份無私無我的一念心,皆只因為單純的「大愛」,讓人人能從感動到行動,也讓愛深植在你我心中。

Rishi醫師,受訪時感動表示:「參訪大愛感恩真是太棒了,不論是你們的簡報、熱情的歡迎、以及所做的一切,你們不只展現環保產品,更讓我感受到這一切來自於大愛與慈悲,而我也請購了一些要送給朋友結緣、並傳達產品後面的感動,不僅落實於日常生活,更要推廣環保理念,與地球共生共息。」

圖說:林名男副院長與李鼎銘總經理期望,四位醫師在親眼看見了自己國家尼泊爾經歷無常災禍、看到了世界各地慈濟的膚慰賑災行動,能感受到慈濟這一份無私無我的一念心,皆只因為單純的「大愛」,讓人人能從感動到行動,也讓愛深植在你我心中。(攝影 陳冠銘)同樣隨行的波蘭的博士生古正浩(Mr. Piotr Kurczewski)讚歎大愛感恩科技環保貢獻,在今年六月開始的網路聯署活動,希望能減少台灣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量。「這些塑膠袋因為重量輕等因素,難以回收,即使部分能夠被回收,我認為如果從源頭開始就可以減少使用,我們也不需要開採石油來製作這些塑膠袋。而這些塑膠袋對於環境,尤其是海洋所造成的傷害非常巨大,並且越來越大。」古正浩邀請大家使用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其實我們並沒剩多少時間了,所以也不能漸漸地,需要盡快地改變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

從去年尼泊爾地震發生至今,慈濟國際賑災團隊一梯次一梯次的出發,膚慰、賑災、重建、陪伴,尼泊爾漸漸認識了慈濟、也了解了台灣;看見了「慈悲科技」在災難中展現出環保科技的光輝,也另各國驚喜讚歎。然而大愛感恩科技相信:有「因」才會成「緣」。在災難中看見的「大愛、感恩、科技」,而來到台灣實地參訪,更認識大愛感恩科技,如此種下好因緣,地球健康天下才會興盛。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報導

圖說:林名男副院長與李鼎銘總經理期望,四位醫師在親眼看見了自己國家尼泊爾經歷無常災禍、看到了世界各地慈濟的膚慰賑災行動,能感受到慈濟這一份無私無我的一念心,皆只因為單純的「大愛」,讓人人能從感動到行動,也讓愛深植在你我心中。(攝影 陳冠銘) 

Read more

環保實作學分類 資源無價當珍惜


環保教育,從小扎根,汐止一所幼兒園的小朋友,透過環保教育站的參訪,了解分類的正確觀念。中和區慈濟志工,則到國中校園,透過實作教育,讓年輕學子能將環保落實生活。 


面對成堆的回收物,到底應該怎麼分類,漳和國中七年級的孩子,透過親身實作,加深印象。 

漳和國中學生 林煥廷:「大白跟中白可以做的事情跟雜紙做的不一樣,它們經濟效益也不一樣,我們在家裡要愛護每一張紙,不要用完就直接隨手丟掉,應該要做好分類。」 

宣導環保、清淨在源頭,中和志工深入校園,帶著孩子學習分類,也希望他們把這堂課的所學,帶回家中落實。 

漳和國中學生 王振維:「其實裡面那個撿報紙,分類一些紙類就看得出來,任何事情都非常的需要一些思考,然後才能夠過分類,然後達成最有效率的回收,我覺得收穫是還滿大的。」 

漳和國中學生 陳卉蓁:「什麼東西都要整理好,然後回收也要做好,對地球才有貢獻。」 

環保教育,從小扎根,在汐止聯絡處,這天也有幼兒園的小尖兵加入,大家帶著回收物,要認識正確的分類觀念。 

幼兒園長 賴靖雯:「讓他們知道有些東西不是這樣丟掉就沒了,而是來到這裡還可以把它分細項的做分類,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我覺得孩子集中在這個短暫的時間,就是會有很大的收穫。」 

幼兒園學童 陳璿允:「把(鋁箔包)上面的小洞口把它弄大,然後再用水沖一沖然後搖一搖,然後再把水倒掉曬乾可以做很多(玩具)。」 

小小年紀的孩子,已懂得物命延續觀念,保護地球不再是口號,也能確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