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2016

週二, 16 八月 2016

推廣環保 慈青執行減塑心任務


台灣一年的塑膠袋使用量,就高達180億個,平均每人每天至少使用二個塑膠袋,陽明大學慈青社在這學年,發起了不用竹筷,不用塑膠袋活動,不只是在校園,更是走出校園,到商家宣導,他們使用的標語,清楚又明暸,讓人看了就有實踐的動機。 


宣導要使用塑膠袋,海報一貼,人人都能懂。老闆娘 林素琴:「就是要環保,為了下一代 就要少用塑膠袋 。」 

袋袋相傳,我有袋,這是陽明大學慈青社,想出來的標語,利用下課時間,分工合作,完成手工海報。 陽明大學慈青 廖偉立:「跟老闆說我有袋,我有袋的袋這個諧音,剛好跟我有帶的諧音一樣,就想到用我有袋這三個字, 來做標語。」 

還有美中不竹,鼓勵自備餐具,同樣是用諧音,表達愛護地球的行動力。 陽明大學慈青 方鏡齊:「我們剪了大概兩個多小時, 想說用一個竹筷海的方式, 讓大家看到就是,我們如果沒有節制使用竹筷,一年以來 或者你這一輩子,就會用這麼多竹筷 。」 

鼓勵大家,少用塑膠袋,不用衛生竹筷,是這學年,陽明大學慈青社,最重要的任務,在校園裡廣為宣傳,也走出校門,邀約商家一起來響應 攤販老闆:「(你會問客人說),(他有沒有自備塑膠袋),嗯 是很少問,但你貼這個以後 我就會問。」 

同學們有誠意,商家也樂於配合,年輕人讓世界更好的力量,正一點一滴在累積。 

陳清香 高月白 真善美志工-台北報導 Read more

狂風吹走屋頂 志工及時送來溫暖


馬來西亞新山陳厝港村,發生風災,有上百間屋頂被吹走,慈濟志工,在完成早上勘災後,下午立刻打包三百份,必要的生活物資和毛毯,前往發放,災民們十分感恩,還有人想起在10年前,村子裡水患時,也是慈濟志工,第一個送來關懷。 


早上才來勘災,下午又再次回到村莊,六十名志工,分成四條路線,一一親手把物資和毛毯遞上。 

僅管天色漸暗,腳步不停歇,受災的村民很好奇,這群志工,來自何方。 

(聲音)慈濟志工:「巴基斯坦、敘利亞,我們都有去幫助他們,這是台灣的證嚴法師,佛教慈濟這是佛教慈濟。」 

風災後,陳厝港村,超過百間房子的屋頂被吹走,志工不忍心,災民還要忍受入夜後的寒冷。 

很辛苦吧,昨晚無法入睡吧(是)。 

在黑暗中,志工用手機,用手電筒做照明,誦念慰問信,堅持雙手奉上物資。 

慈濟志工:「盒子裡有二包香積飯。」 

災民 茱莉雅蒂:「不管(慈濟)發放的物資是什麼,我都會很感激,已經不知道要如何用語言來表達。」 

災民 蒙努姆希:「這個毛毯今晚就可以用,最需要的就是床褥枕頭,還有像這樣的毛毯。」 

傳遞的溫暖,喚起村民的回憶,十年前,水患時,慈濟人也是第一個來幫忙,當時送來的毛毯,現在蓋起來,還是很暖和。 

災民 露洛:「我認得那個背心,2006年水災(慈濟人)有來幫助。」 

夜越深,情越重,告別時,離情依依,為彼此的平安祝福,這也是風災後,最安祥的一夜。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熱心載送做環保 有愛無礙善效應


保有一片赤誠的助人之心,最後收穫最多的,永遠是自己。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臨海的一個小鎮「丹絨士拔」,有一位慈濟人「林文交」,他每周三都會載送兩位身障人士到環保站,希望敞開他們封閉的心靈。沒想到這一念善心,帶起了一陣意想不到的漣漪。 


小兒麻痺的林木興、聾啞人士林進強,他們都是慈濟志工林文交做環保時的好幫手。 

慈濟志工 林文交:「就覺得說,能夠有一個地方,讓他們去打發時間,去發揮。」 

環保志工 林木興:「我沒有工作,在家裡坐會變得呆滯。」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林文交原本只是單純一片好意,結果兩位身障者在環保站展現的堅毅精神,卻讓大家收穫良多,連他自己也因此變得更細心。 

慈濟志工 林文交:「因為他聽不見,我們就是要用心,很大聲的喊都沒有用,因為他聽沒有,就是大概大概跟他比這樣子,他就會了。」 

一念善心接引四方菩薩,丹絨士拔環保站,充滿了正面能量。 

劉海倫 戴輝達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2016,08/16 七月吉祥月經藏法師分享

【對象】七月吉祥月經藏法師
【時間】2016年8月16日(二) 15:20-16:00
【地點】慈濟內湖聯絡處

大愛心聞:
諸山法師雲來集 護法弘法傳大愛

20160816-11.jpg20160816-12.jpg20160816-13.jpg20160816-14.jpg 
Read more

愛灑接引實業家 心靈改造擴大愛

圖說:8月11日,台南慈濟志工鄭清發(右2)、林志峰(右5)、蕭文傑(右1)陪同下,邀請羅馬尼亞Green Group創辦人洪慶齡(右4),來到台北內湖參訪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曹書豪)8月11日,台南慈濟志工鄭清發、林志峰、蕭文傑等人陪同下,邀請羅馬尼亞Green Group執行長洪慶齡,特別撥空來到台北內湖參訪內湖園區及大愛感恩科技,希望透過此次的參訪對慈濟在環保志業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同時對於慈濟的慈善志業在洪師兄的投入下來,共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歐洲羅馬尼亞最大的綠色集團 - Green Group,創辦人洪慶齡,在20年與夫人兩人遠從台灣(台南)來到歐洲羅馬尼亞創業:「一開始創業是地球的汙染者-製造塑料工廠,在創業的第一天,股東告訴我說『你要轉行,做這份行業就算你賺再多得錢,你依然還是失敗者。』所以我第一天創業,就希望趕快失業,找一份事業能幫助社會,對地球有貢獻的產業。」因緣巧合下接觸環保回收產業,洪慶齡並下定決心要將垃圾變成資源,因為這是全世界共同議題;但在當時羅馬尼亞所有垃圾都是掩埋方式處理,實業家洪慶齡便將台灣有關回收補貼的相關法令,翻譯成羅馬尼亞文,促成羅馬尼亞國會立法,將羅馬尼亞環保回收機制推進的一大步,建置回收站、回收車、回收場,到整個環保回收網絡,如今成為歐洲最大廢棄塑膠垃圾、寶特瓶回收處理公司。

圖說:實業家洪慶齡分享:「真的是將大愛感恩與科技做了最好的聯接,讓台灣的愛與善傳遍到全球,我以大愛感恩科技為榮;若能提供自己小小的力量,絕不藏私、傾囊而出全力幫助台灣、慈濟環保發展。」(攝影者/陳冠銘)實業家洪慶齡:「今天有這樣的機會來到大愛感恩科技,都是因為林志峰師兄感動我們全家,當我人在海外接到哥哥在台灣發生事故意外,我們全家人都很擔心事情嚴重性;真的是被林志峰師兄的風範而感動到,我哥哥一直跟我說『林師兄是位好人、是慈濟人,要很感恩他。』印象很深刻,第一次碰面時是在醫院裡,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情,林師兄並沒有嚴厲斥責我哥哥,甚至說我哥哥不用太擔心,這樣的舉動感動了我們兄弟姊妹!」

因為洪慶齡的大哥與林志峰師兄的孩子,於6月5日發生重大車禍事故;身為慈濟志工的林志峰師兄,心平氣和因應孩子的無常,與肇事責任重大的洪大哥化解惡緣結善緣,希望能接引洪大哥一家人參與慈濟,藉由此次慈濟志業參訪,讓洪大哥一家人能更認識慈濟,且對慈濟在環保志業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期待能夠共同打造優質的資源回收模式。

慈濟志工鄭清發:「保護地球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能完成,需要更多人的力量,這力才會大。感恩林志峰師兄,促成了這樣的因緣,能接引羅馬尼亞實業家洪慶齡,希望藉著洪慶齡的專業與良能回饋台灣,來幫助/投入台灣與慈濟志業的發展。」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不單單只是一個企業,更是一個改造心靈工廠!希望建置一個愛心平台,匯聚每個人的愛心與力量,藉著有形的產品、及數百場愛灑分享,改變人的心念,同時接引更多企業、實業家、愛心人士參與,共同守護地球環境。 (攝影者/曹書豪)「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事業有成的實業家,除了經營事業以外,也能投入志業回饋社會;在海外發展事業成功的洪慶齡,藉著有這樣的機緣回國,也想要回饋故鄉台灣:「真的是將大愛感恩與科技做了最好的聯接,讓台灣的愛與善傳遍到全球,我以大愛感恩科技為榮;若能提供自己小小的力量,絕不藏私、傾囊而出全力幫助台灣、慈濟環保發展。」

硬體與軟體價值,環保是全球性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做,只是方式與做法不同的差異,而大愛感恩科技所不一樣的是軟體面!什麼是大愛感恩科技的軟體?就是慈濟人文理念、背後所蘊含的價值,藉著環保菩薩的善心、實業家的良能,將廢棄的寶特瓶製成大愛環保毛毯,隨著慈濟志工將台灣的愛與善傳遍到全球,達到人心淨化、社會祥和。

「所以大愛感恩科技不單單只是一家企業,更是一個改造心靈工廠!」大愛感恩科技希望建置一個愛心平台,匯聚每個人的愛心與力量,藉著有形的產品、及數百場愛灑分享,改變人的心念,同時接引更多企業、實業家、愛心人士參與,共同守護地球環境。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Green Group:http://www.green-group.ro/en/

 

 
Read more

愛灑接引實業家 心靈改造擴大愛

圖說:8月11日,台南慈濟志工鄭清發(右2)、林志峰(右5)、蕭文傑(右1)陪同下,邀請羅馬尼亞Green Group創辦人洪慶齡(右4),來到台北內湖參訪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曹書豪)8月11日,台南慈濟志工鄭清發、林志峰、蕭文傑等人陪同下,邀請羅馬尼亞Green Group執行長洪慶齡,特別撥空來到台北內湖參訪內湖園區及大愛感恩科技,希望透過此次的參訪對慈濟在環保志業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同時對於慈濟的慈善志業在洪師兄的投入下來,共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歐洲羅馬尼亞最大的綠色集團 - Green Group,創辦人洪慶齡,在20年與夫人兩人遠從台灣(台南)來到歐洲羅馬尼亞創業:「一開始創業是地球的汙染者-製造塑料工廠,在創業的第一天,股東告訴我說『你要轉行,做這份行業就算你賺再多得錢,你依然還是失敗者。』所以我第一天創業,就希望趕快失業,找一份事業能幫助社會,對地球有貢獻的產業。」因緣巧合下接觸環保回收產業,洪慶齡並下定決心要將垃圾變成資源,因為這是全世界共同議題;但在當時羅馬尼亞所有垃圾都是掩埋方式處理,實業家洪慶齡便將台灣有關回收補貼的相關法令,翻譯成羅馬尼亞文,促成羅馬尼亞國會立法,將羅馬尼亞環保回收機制推進的一大步,建置回收站、回收車、回收場,到整個環保回收網絡,如今成為歐洲最大廢棄塑膠垃圾、寶特瓶回收處理公司。

圖說:實業家洪慶齡分享:「真的是將大愛感恩與科技做了最好的聯接,讓台灣的愛與善傳遍到全球,我以大愛感恩科技為榮;若能提供自己小小的力量,絕不藏私、傾囊而出全力幫助台灣、慈濟環保發展。」(攝影者/陳冠銘)實業家洪慶齡:「今天有這樣的機會來到大愛感恩科技,都是因為林志峰師兄感動我們全家,當我人在海外接到哥哥在台灣發生事故意外,我們全家人都很擔心事情嚴重性;真的是被林志峰師兄的風範而感動到,我哥哥一直跟我說『林師兄是位好人、是慈濟人,要很感恩他。』印象很深刻,第一次碰面時是在醫院裡,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情,林師兄並沒有嚴厲斥責我哥哥,甚至說我哥哥不用太擔心,這樣的舉動感動了我們兄弟姊妹!」

因為洪慶齡的大哥與林志峰師兄的孩子,於6月5日發生重大車禍事故;身為慈濟志工的林志峰師兄,心平氣和因應孩子的無常,與肇事責任重大的洪大哥化解惡緣結善緣,希望能接引洪大哥一家人參與慈濟,藉由此次慈濟志業參訪,讓洪大哥一家人能更認識慈濟,且對慈濟在環保志業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期待能夠共同打造優質的資源回收模式。

慈濟志工鄭清發:「保護地球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能完成,需要更多人的力量,這力才會大。感恩林志峰師兄,促成了這樣的因緣,能接引羅馬尼亞實業家洪慶齡,希望藉著洪慶齡的專業與良能回饋台灣,來幫助/投入台灣與慈濟志業的發展。」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不單單只是一個企業,更是一個改造心靈工廠!希望建置一個愛心平台,匯聚每個人的愛心與力量,藉著有形的產品、及數百場愛灑分享,改變人的心念,同時接引更多企業、實業家、愛心人士參與,共同守護地球環境。 (攝影者/曹書豪)「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事業有成的實業家,除了經營事業以外,也能投入志業回饋社會;在海外發展事業成功的洪慶齡,藉著有這樣的機緣回國,也想要回饋故鄉台灣:「真的是將大愛感恩與科技做了最好的聯接,讓台灣的愛與善傳遍到全球,我以大愛感恩科技為榮;若能提供自己小小的力量,絕不藏私、傾囊而出全力幫助台灣、慈濟環保發展。」

硬體與軟體價值,環保是全球性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做,只是方式與做法不同的差異,而大愛感恩科技所不一樣的是軟體面!什麼是大愛感恩科技的軟體?就是慈濟人文理念、背後所蘊含的價值,藉著環保菩薩的善心、實業家的良能,將廢棄的寶特瓶製成大愛環保毛毯,隨著慈濟志工將台灣的愛與善傳遍到全球,達到人心淨化、社會祥和。

「所以大愛感恩科技不單單只是一家企業,更是一個改造心靈工廠!」大愛感恩科技希望建置一個愛心平台,匯聚每個人的愛心與力量,藉著有形的產品、及數百場愛灑分享,改變人的心念,同時接引更多企業、實業家、愛心人士參與,共同守護地球環境。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Green Group:http://www.green-group.ro/en/

 

 
Read more

週一, 15 八月 2016

電子書功能多元 科技聞法更精進


證嚴上人行腳來到關渡,試穿第九代壓力衣布料,親身體驗塵爆傷者的辛苦,也感恩大愛感恩科技在這方面的努力,而慈濟推廣的靜思電子書,將善款簿記轉為無紙化,慈濟志工今天分享推廣的實際情況。 


電子書,取代紙本閱讀,相當符合環保概念,慈濟人廣推這項省電、不傷眼、低汙染,又節能的科技產品。 

慈濟志工 廖麗尊:「啊我記不住,你趕快可以再翻開電子書,而且電子書又舊法新知,可以讓我們智慧增長。」 

慈濟志工 駱純美:「知道上人要推電子書,勸募電子本的操作,所以大家都非常盡心盡力學習。」 

證嚴上人行腳來到關渡,慈濟志工分享,如何克服,推動電子書的困難,同樣克服障礙,努力突破的還有這個,專為燒燙傷患者設計的,新一代壓力衣布料,輕鬆的彎曲,伸展,兼具緊實和鬆弛的特性。 

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高級專員 林正雄:「上人都會做成護腰去試穿,試穿的結果感受到它的冰涼,感受到它的透氣之外,其實上人他的皮膚非常的敏感,所以上人有去感受說,這樣的布料會不會造成過敏性。」 

證嚴上人親自體驗壓力衣布料,希望感受患者,一天23小時的復健過程。 

證嚴上人開示:「佛教的精神本來就是,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菩薩所緣 緣苦眾生,這都是一連串的 我們的法。」 

這一念,不忍眾生苦之心,勉勵慈濟志工善用科技,來聞法精進。 

李世宸 簡元吉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善愛牽引翻手付出 投入社區環保


馬來西亞彭亨關丹有一位馬來裔單親媽媽,一個人要撫養7個孩子,生活不容易。小女兒因為心臟問題,需要格外照顧,生活開銷因此更加吃緊。慈濟志工後來接獲提報走入關懷,除了給予補助,還帶動她們一家做環保。 


馬來西亞 關丹 

莎米詹的家,在偏僻的鄉間小巷。34歲的她是馬來裔、單親媽媽,一人撫養7個孩子。小女兒從出世就體弱多病,經常進出醫院,一家8口三餐不繼。 

慈濟照顧戶 莎米詹:「如果昨天有剩飯我就會炒飯,然後下午六點我才弄晚餐,我們一天只吃一餐。」 

生活雖清苦,但莎米詹很樂觀。慈濟接獲提報,到她家了解,除了提供生活補助,志工也成為她傾訴的朋友。 

志工 吳譽寧:「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她很堅強,從第一天認識她到現在,她從來沒有跟我說她需要幫忙,每一次來她都很開心,笑得很開心很樂觀。」 

每一次志工家訪,也會跟莎米詹分享環保,希望莎米詹一家帶動社區響應環保。 

慈濟照顧戶 莎米詹:「周圍的鄰居如果看到會問做什麼,我說去做環保,他們知道哪一些資源可以變賣,偶爾也會收集,喝完的寶特瓶會收起來給我,垃圾量變少,不像以前他們會焚燒垃圾。」 

志工 吳譽寧:「我就問她你真的不要去嗎,你真的不要跟我們去嗎,她就說孩子回來跟她分享了很多,她想去看一看,之後她就沒有再間斷過了。」 

從被動到主動,甚至期待每個月的環保日。莎米詹一家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志工持續用心用愛陪伴。 

黃照峰 羅虢驄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他是我兒子 一輩子的甜蜜負荷


賴永正患有心臟病,兒子賴瑞雄,一出生就腦性麻痺,今年三十四歲了,生活依然全仰賴父親照顧。兒子平時喜歡看大愛台,2010年時 慈濟人推行好話一條街時,在路上巧遇慈濟人,志工不捨常來關心,陪伴多年來,參加慈濟活動為父子倆生活增添色彩,他們有空也會一起去做環保。 


耐心等候 ,適時協助,這樣的陪伴三十多年了 。 

爸爸賴永正:「出世醫生就說了,意思說(情況)不好 ,全身都變黑了 ,我就說盡量幫忙救,真的救起來了 ,救起來住加護病房, 接下來是全身癱軟 ,他去針灸真的痛得我自己的心 。他如果呼天喊地 ,我也聽得心都痛了。」 

一路護著,心全繫在兒子身上,看著他辛苦踏出每一步,賴永正知道這是他一輩子的甜蜜負擔 。 

爸爸賴永正:「他(兒子)四五歲的時候,我們(夫妻)才離婚的,他今年三十四歲了,困難是每一個人都碰到的,那是難免的啦!人生的旅途就是坎坎坷坷 ,何況這自己親生的兒子,沒辦法啊!(慈濟)師姊他們也時常來照護,我也很感心。」 

賴永正把苦說得雲淡風輕,感恩卻是銘記在心。 

爸爸賴永正:「慈濟真的都是大愛,非常有愛心的一個團體付出我們的愛,我付出我就會得到我圓滿的心快樂的心,坦白講也是祈求說,自己的心臟病不要隨時發作。」 

慈濟志工王麗娟:「救心的藥都要帶在身邊,我說你不要忘了我們是一家人,所以他也把我們當成了一家人。」 

在慈濟父子倆感受到愛,也把握因緣付出良能,未來還有許多考驗,但是爸爸不怕,因為他明白,自己並不孤單。 

潘俞臻 鄭瑞萍 採訪報導 Read more

週日, 14 八月 2016

賑災科技 變身快樂病毒

圖說:「來不及了、真的來不及了!到底是什麼來不及了?是天災越來越多來不及了,是人類不覺醒來不及了,還是我們不投入、不積極做點什麼不然這個世界就來不及了?來不及的是指什麼?其實就是無常。」8月8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志工林宜琳(Pinky)分享參與「斯里蘭卡」賑災發放的感人故事-「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攝影者:曹書豪)「來不及了、真的來不及了!到底是什麼來不及了?是天災越來越多來不及了,是人類不覺醒來不及了,還是我們不投入、不積極做點什麼不然這個世界就來不及了?來不及的是指什麼?其實就是無常。」8月8日,大愛感恩科技暨德式馬企業聯合週會人文講座,邀請慈濟志工林宜琳(Pinky)分享「斯里蘭卡」賑災發放的感人故事-「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

在今年5月,位於印度半島東南邊的斯里蘭卡發生嚴重的水災,共有25個行政區受災,這一場大雨造成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土石流,路斷、水隔,大水來了什麼都沒有了,有25萬人民被迫逃離家園,慈濟基金會國際賑災援助苦等災區交通恢復,立即啟程前往重災區及第一大城可倫坡兩所學校進行發放、家訪關懷,親自將大愛環保毛毯、福慧床等物資給災民。

「去賑災真的跟出國玩很不一樣,因為出國玩是放鬆心情,而賑災是前往最苦難的地方,伸出援手幫助受災鄉親。當我接觸國際賑災時才了解,去賑災要這麼拼命,睡覺休息時間可能只有4、5個小時,因為災區的情況,當我們還沒到災區時只能知道大概,到了當地,要應付的狀況必須當場才知道,所已很多的訊息不停的在變化。」

每天晚上各組工作人員要聚集開會,討論明天發放事項。在卡德勒發放的前一天晚上,有一位默默座在旁邊的人,後來才知道他是災難應變中心副總裁馬亨德拉先生,因為慈濟曾經在南洋大海嘯時有援助斯里蘭卡這段因緣,災難應變中心總裁特別打電話告訴他『你一定要全力配合慈濟,因為慈濟來這裡不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要來幫助這些災民而已。』當天晚上他陪著我們開會到晚上12點多,每一次在開會的時候,他可能聽不太懂,因為大部分的報告志工都是以中文方式報告,雖然聽不懂,但他就是一直與我們心同在,希望明日的發放順利,鄉親們都可以獲得所需的物資。

圖說:林宜琳分享:「曾經有朋友問過我說『Pinky為什麼有假期而不去度假?或是做別的事情?』答案就在付出與得到的感動是一樣的,甚至是得到的感動大過好幾十倍。」雖然參與國際賑災非常疲累,但我上癮了,因為這種快樂,跟其他快樂的程度與持久度是無法相比的。」(攝影者:曹書豪)「所有的慈濟志工參與國際賑災,都是自費、自假!」一般的人都會認為慈濟很有錢,大概都是拿信眾繳的錢去參與賑災,實際上每一位報名賑災的慈濟志工,都是自己跟公司請假,然後用自己的積蓄支付交通旅費,參與國際賑災,這是為什麼?為什麼這一群人這麼笨?好不容易有假期了,為什麼不去出去渡假、在家放鬆心情呢?「曾經有朋友問過我說『Pinky為什麼有假期而不去度假?或是做別的事情?』答案就在『付出與得到的感動是一樣的』,甚至是『得到的感動大過好幾十倍』。」雖然參與國際賑災非常疲累,但林宜琳會說:「我上癮了,因為這種快樂,跟其他快樂的程度與持久度是無法相比的。」

慈濟國際賑災原則-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及時;其實有很多的國際NGO組織幫助他們,可能是人來了、東西放了,然後就走了,不會跟災民有太多的互動、不會試著去了解他們的心情、去體驗他們的痛苦。但慈濟人發放,不管今天來的是大人、小孩、老人,一定要當他收到這份物資時,讓他感受到他是被尊重,他並不是淒慘難民,而是一位被分享愛的接受者。「每一次的發放,使我很感動的就是看到鄉親們的臉,當慈濟人愛灑互動、當他們拿到大愛環保毛毯的那一剎那,你會看到很多幸福快樂的臉、展現出開心的微笑,所以我會說『付出所得到的感動會更多』,因為你只付出一點點心力,可以帶給別人幸福、可以創造歡樂。看到一位不認識的人臉上所散發出來的笑容、還有打從心裡滿足與感動,回饋到我們身上的時候的快樂,是無法以言語表達,我鼓勵大家可以走入人群付出,不用很困難,簡單的事情,去幫助別人,你就可以感受到這份快樂與喜悅。」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所做得是一個『Circle of Love 愛與善的循環』,林宜琳師姊讚歎大愛感恩科技所研發的賑災裝備,例如灰色大愛環保冰涼衫、神奇防撥水白褲、防穿刺白鞋、以及護脊後背包等產品,可以幫助站在最前線的志工圓滿每次的任務。(攝影者:曹書豪)如何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林宜琳舉例說明大愛環保賑災毛毯,就像是大愛感恩科技所做的是一個『Circle of Love 愛與善的循環』,源頭是大家所亂丟、不要的垃圾,有一群環保菩薩為了守護大地的一念心、到各地環保回收站回收;用大愛感恩科技專業與愛心、加上愛心實業家與協力廠商投入,回收製成大愛環保毛毯;在各地志工整頓物資運送到世界各地,最後到達災區進行發放,在每個環節參與所得到的體會與感動又是不一樣的感動。

在這個循環裡的每一個人,可能都只是做單一一件事,可是將這些人串連起來,所累積出來的能量,這正能量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在這循環裡的一部分,當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或許久了會彈性疲乏,感覺這只是一份工作吧,「今天我來這邊分享,就是希望以站在最前線的身分,分享我實際在災區所看到的故事與感動給大家,因為你們在做的事情,價值是超乎你的想像與感動。」林宜琳師姊廣邀在座的同仁,尤其是年輕人,如果有機會參加一次國際賑災,「只要去了一次,我相信你們能量會不太一樣!」

「ADD VALUE!」我們每一人都要扮演相當多的角色,能不能創造自己更多的價值,讓你的家人不能缺少你一個、讓你的老闆感覺有你真棒、或是在團體中讓人人都感恩有你的付出。賑災科技變身快樂病毒,賑災的科技因為有這條大愛毛毯、科技研發,讓我能帶到災區,創造很多的歡樂、創造了很多的笑臉,這是一件很棒的一件事情,期許在座的每一個人用心投入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工作,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多幸福快樂。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