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2016
週日, 03 七月 2016
大愛感恩APP 科技人文遍全球
- Article Details
在這個數位時代裡,全球共有70億人正在使用手機,其中有20億人擁有智慧型手機,每一個人一天下來平均使用150次之多,每次遊覽約有8秒鐘以上,只要手指的一個小動作,就能將你想要的資訊傳遍到全世界,科技的發展帶給人的便利,那要如何善用科技,將善的、好的觀念傳遍給更多人,大愛感恩科技致使至中都在推廣環保理念,更善用科技推廣環保理念,今天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網路電台,聯合製播「環保愛地兒」節目當中,邀請楊竣翔師兄與大家分享「大愛感恩APP」。
大愛感恩科技所傳遞的「人文」是人最根本的美德,並不隨時代更迭,但需透過符合時代的管道傳遞,感動並影響人心,更將台灣環保「價值」與「軟實力」傳遞世界各處,讓全球視為學習典範。大愛感恩科技與工研院合作開發了一套行動裝置APP;看似與其他商業模式相似,但背後的內容不是為了鼓勵消費,而是更有效地傳遞人文故事,讓「人品典範」得以「文史留芳」。在台灣有定期8萬多名與不定期20萬名環保志工,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最感恩的人間菩薩,而平台上超過60家合作伙伴更是讓這個環保與公益平台成真的推手,最終盈餘則完全回饋社會公益之用。
大愛感恩APP除了可以方便連結至現有各虛擬平台得知最新消息以外,更有以下獨特功能「說故事的吊牌、說故事的店、淨心之友」等相關功能,以下簡單介紹:
一、「說故事的吊牌」
您還記得上次買衣服時,如何處理服飾上的吊牌嗎?這正也是大愛感恩科技搭配APP與新設計的環保吊牌所努力的方向 – 如何讓大家將會「說故事的吊牌」留下。吊牌本身是環保材質回收再製而成,合而為一精簡數量,減少紙張使用的同時,更讓大家透過吊牌上的二維條碼就可以看到所請購的環保產品背後的感人故事,包括該產品的生產履歷、節能減碳數據、以及環保菩薩影音。
二、「說故事的店」
許多人都有參加展覽的經驗,也曾因沒有人幫忙解釋海報上的內容,所以無法深入得知感人的內容。大愛感恩科技APP也考慮到這一點,於是設計了「說故事的店」的功能,讓APP使用者,透過海報上的二維條碼或甚至更高科技的「可見光」技術,就可以透過手中的行動裝置看到感動人心的影音故事;影片是最有力量的媒介,也因此我們希望用最有力量的媒介傳遞最有溫度的故事。雖然已不是真的用文字書寫,但仍能使其文史留芳,更能透過無聲的空間,「有聲」說法。
三、「淨心之友」
為讓護持環保產品的大德們對於自己保護大地的成績更有感觸,大愛感恩科技規劃全新的會員機制,並整合現有購物網的會員,未來統稱「淨心之友」。透過登入與累積過往請購的環保產品之「寶特瓶支數」統計功能,大德可隨時進入APP並一鍵了解到自己所省下的寶特瓶、石油、水、與減少的碳排放量對地球到底造成了甚麼樣的影響。除了對自己愛護地球的成績產生榮譽感,累積到一定數量的寶特瓶支數更能前往全台門市兌換獨家小禮品,這也是大愛感恩感恩大德們一起「與地球共生息」的方式。
只要在手機上搜尋「大愛感恩」、或「DAAI」就可以下載安裝大愛感恩APP使用,成為大愛感恩的「淨心之友」,隨時關注大愛感恩、慈濟環保志業等,只要有更多人使用、更多人響應,就能讓環保、感人故事傳遍到世界各個角落,共造綠色科技時代。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大愛感恩APP 科技人文遍全球
- Article Details
在這個數位時代裡,全球共有70億人正在使用手機,其中有20億人擁有智慧型手機,每一個人一天下來平均使用150次之多,每次遊覽約有8秒鐘以上,只要手指的一個小動作,就能將你想要的資訊傳遍到全世界,科技的發展帶給人的便利,那要如何善用科技,將善的、好的觀念傳遍給更多人,大愛感恩科技致使至中都在推廣環保理念,更善用科技推廣環保理念,今天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網路電台,聯合製播「環保愛地兒」節目當中,邀請楊竣翔師兄與大家分享「大愛感恩APP」。
大愛感恩科技所傳遞的「人文」是人最根本的美德,並不隨時代更迭,但需透過符合時代的管道傳遞,感動並影響人心,更將台灣環保「價值」與「軟實力」傳遞世界各處,讓全球視為學習典範。大愛感恩科技與工研院合作開發了一套行動裝置APP;看似與其他商業模式相似,但背後的內容不是為了鼓勵消費,而是更有效地傳遞人文故事,讓「人品典範」得以「文史留芳」。在台灣有定期8萬多名與不定期20萬名環保志工,一直是大愛感恩科技最感恩的人間菩薩,而平台上超過60家合作伙伴更是讓這個環保與公益平台成真的推手,最終盈餘則完全回饋社會公益之用。
大愛感恩APP除了可以方便連結至現有各虛擬平台得知最新消息以外,更有以下獨特功能「說故事的吊牌、說故事的店、淨心之友」等相關功能,以下簡單介紹:
一、「說故事的吊牌」
您還記得上次買衣服時,如何處理服飾上的吊牌嗎?這正也是大愛感恩科技搭配APP與新設計的環保吊牌所努力的方向 – 如何讓大家將會「說故事的吊牌」留下。吊牌本身是環保材質回收再製而成,合而為一精簡數量,減少紙張使用的同時,更讓大家透過吊牌上的二維條碼就可以看到所請購的環保產品背後的感人故事,包括該產品的生產履歷、節能減碳數據、以及環保菩薩影音。
二、「說故事的店」
許多人都有參加展覽的經驗,也曾因沒有人幫忙解釋海報上的內容,所以無法深入得知感人的內容。大愛感恩科技APP也考慮到這一點,於是設計了「說故事的店」的功能,讓APP使用者,透過海報上的二維條碼或甚至更高科技的「可見光」技術,就可以透過手中的行動裝置看到感動人心的影音故事;影片是最有力量的媒介,也因此我們希望用最有力量的媒介傳遞最有溫度的故事。雖然已不是真的用文字書寫,但仍能使其文史留芳,更能透過無聲的空間,「有聲」說法。
三、「淨心之友」
為讓護持環保產品的大德們對於自己保護大地的成績更有感觸,大愛感恩科技規劃全新的會員機制,並整合現有購物網的會員,未來統稱「淨心之友」。透過登入與累積過往請購的環保產品之「寶特瓶支數」統計功能,大德可隨時進入APP並一鍵了解到自己所省下的寶特瓶、石油、水、與減少的碳排放量對地球到底造成了甚麼樣的影響。除了對自己愛護地球的成績產生榮譽感,累積到一定數量的寶特瓶支數更能前往全台門市兌換獨家小禮品,這也是大愛感恩感恩大德們一起「與地球共生息」的方式。
只要在手機上搜尋「大愛感恩」、或「DAAI」就可以下載安裝大愛感恩APP使用,成為大愛感恩的「淨心之友」,隨時關注大愛感恩、慈濟環保志業等,只要有更多人使用、更多人響應,就能讓環保、感人故事傳遍到世界各個角落,共造綠色科技時代。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區報導
2016,07/03 印尼中學學生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7月3日(日)15:30-17: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青年華語人文營 志業巡禮心成長

週六, 02 七月 2016
瑞士池明發心願 環保種子傳遞善
- Article Details
「我可以在瑞士幫慈濟做些什麼?」歐洲可說是全球環保先驅與典範,全世界回收排名第一的就是高達63%的奧地利,回收率62%的德國排名第二。舉德國來說明,從90年代環保運動開始,在法蘭克福市,家家戶戶的回收筒,可多達五、六個;歐洲在各國政府所訂定規章下,每個家庭都會在家中做好資源回收,清洗乾淨後,在集中在指定地點交給清潔公司處理,已經做到環保清淨化!慈濟環保在這樣的地方還可以做些什麼呢?6月28、29日兩天,華裔瑞士籍的池明女士,在劉秋玉師姊陪同,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學習慈濟環保「清淨在源頭」與「環保精質化」。希望從「環保回收後,這些資源回收物能做些什麼」以及「環保科技為慈悲後盾」作為她將來在瑞士推廣的方向。
「真的是一份機緣巧合,我的孩子能到台灣花蓮慈濟小學學習中文,認識慈濟!」池明因為小一的女兒-池瑞,就讀花蓮慈濟小學,而認識了慈濟,也認識了劉秋玉師姊,劉秋玉因為外孫女就讀慈小,都會在慈小、慈中或著慈大做志工。從第一天在校門口迎接池明、池瑞到來,結下了好因緣,便邀請池明參與慈濟志工活動。在做志工的當下,池明感到非常快樂與幸福,感恩身旁的家人、善知識接引,祝福全家和親朋好友,以及全天下的人平安幸福健康,同時感恩 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功德會,讓她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定。
「今天非常感恩李鼎銘師兄,在昨天(28)已經有虞珊明師兄替我介紹大愛感恩科技各方面的情況與理念,令我非常的感動,知道今天有馬來西亞團隊來訪,想再來一次,再詳細的聽一次,今天聽完以後深受感動,非常多的點都讓我很感動。」
大愛感恩科技大愛環保毛毯及慈悲科技等環保產品隨著慈濟志工的腳步,將 " 愛 " 傳送往世界各地災難現場,膚慰受苦受難的鄉親。池明感受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無私大愛,希望藉著大愛感恩科技有型的環保產品,在歐洲推廣大愛環保理念。
『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 !』池師姊想以個人小小的力量,替大愛感恩科技,推廣到世界或歐洲發展「盡我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不管做什麼,一點點善行、善心、善念去做每一件事情,並慢慢的將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理念推廣到歐洲,我知到歐洲環保非常先進、發達,但是慈濟環保多了一分人文理念,背後擁有滿滿的愛;世界上所缺的不是科技的發達,而是每一個人的善行與理念。」
原本今年暑假,池明與女兒就要回到瑞士,但因為女兒非常喜歡在慈濟小學環境,決定與先生討論再續留一個學期,讓女兒可以在善與愛的環境快樂成長,同時也期許自己在這半年,能更深入了解慈濟所做的一切,已備將慈濟善的種子帶回瑞士、遍撒歐洲。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瑞士池明發心願 環保種子傳遞善
- Article Details
「我可以在瑞士幫慈濟做些什麼?」歐洲可說是全球環保先驅與典範,全世界回收排名第一的就是高達63%的奧地利,回收率62%的德國排名第二。舉德國來說明,從90年代環保運動開始,在法蘭克福市,家家戶戶的回收筒,可多達五、六個;歐洲在各國政府所訂定規章下,每個家庭都會在家中做好資源回收,清洗乾淨後,在集中在指定地點交給清潔公司處理,已經做到環保清淨化!慈濟環保在這樣的地方還可以做些什麼呢?6月28、29日兩天,華裔瑞士籍的池明女士,在劉秋玉師姊陪同,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學習慈濟環保「清淨在源頭」與「環保精質化」。希望從「環保回收後,這些資源回收物能做些什麼」以及「環保科技為慈悲後盾」作為她將來在瑞士推廣的方向。
「真的是一份機緣巧合,我的孩子能到台灣花蓮慈濟小學學習中文,認識慈濟!」池明因為小一的女兒-池瑞,就讀花蓮慈濟小學,而認識了慈濟,也認識了劉秋玉師姊,劉秋玉因為外孫女就讀慈小,都會在慈小、慈中或著慈大做志工。從第一天在校門口迎接池明、池瑞到來,結下了好因緣,便邀請池明參與慈濟志工活動。在做志工的當下,池明感到非常快樂與幸福,感恩身旁的家人、善知識接引,祝福全家和親朋好友,以及全天下的人平安幸福健康,同時感恩 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功德會,讓她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定。
「今天非常感恩李鼎銘師兄,在昨天(28)已經有虞珊明師兄替我介紹大愛感恩科技各方面的情況與理念,令我非常的感動,知道今天有馬來西亞團隊來訪,想再來一次,再詳細的聽一次,今天聽完以後深受感動,非常多的點都讓我很感動。」
大愛感恩科技大愛環保毛毯及慈悲科技等環保產品隨著慈濟志工的腳步,將 " 愛 " 傳送往世界各地災難現場,膚慰受苦受難的鄉親。池明感受到大愛感恩科技的無私大愛,希望藉著大愛感恩科技有型的環保產品,在歐洲推廣大愛環保理念。
『Simple Action Big Difference !』池師姊想以個人小小的力量,替大愛感恩科技,推廣到世界或歐洲發展「盡我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不管做什麼,一點點善行、善心、善念去做每一件事情,並慢慢的將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理念推廣到歐洲,我知到歐洲環保非常先進、發達,但是慈濟環保多了一分人文理念,背後擁有滿滿的愛;世界上所缺的不是科技的發達,而是每一個人的善行與理念。」
原本今年暑假,池明與女兒就要回到瑞士,但因為女兒非常喜歡在慈濟小學環境,決定與先生討論再續留一個學期,讓女兒可以在善與愛的環境快樂成長,同時也期許自己在這半年,能更深入了解慈濟所做的一切,已備將慈濟善的種子帶回瑞士、遍撒歐洲。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週五, 01 七月 2016
政大國際學生交流 認識大愛永續環保
- Article Details
6月28日下午,由政治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合作交流組的執行祕書吳寬,帶領國際夏日課程學生20多人,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學習如何將環保結合產業,建立一個環保工業循環,創造永續經營經營模式。
「我從來沒看過類似大愛感恩科技的模式,利用廢棄物PET,再製成高價值的產品,令我非常興奮。」Maarten de Zeeuw 感動的分享,「不止如此,也感受到大愛感恩充滿愛心,協助需要幫助的受災人民,這都令我非常感動。我的主修是環境科學 (environmental science),目前還不清楚未來畢業後要做什麼,但希望是一份可以回饋社會的工作,如同大愛感恩科技一樣,能幫助人類、回饋社會、守護地球。」
「這是我第二次到台北,第一次記得是在三年前的時候,同樣選修這門課程,但沒有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很高興這次是以校友的身分協助安排課程。」荷蘭亞洲榮譽暑期學校計劃委員會Wijnand Roëling分享,這次的課程與循環經濟有關,拜訪了很多從事有關循環、永續經營的公司組織,當然也包括大愛感恩科技。「我看到大愛感恩所做的非常好,帶給學生很多對廢棄物處理的啟發與可能性,從台北市、以至整個台灣,將環保做得這麼精質化。對我個人而言已經在生活中力行回收分類的習慣,但許多的學生還沒有這樣環保觀念,這是我在努力的地方,希望將環保理念傳遞出去,藉著這次參訪,讓我學習了很多新知,都非常重要,要將這些環保知識與更多人分享。」
「何謂大愛感恩科技經營模式?」企業必須穩定獲利才能永續經營,大愛感恩科技推出的環保紡織品秉持「環保人文與服儀之美」,以微笑曲線做為公司經營策略,穩健邁向永續發展。在座的學生們熱烈舉手發問,就是希望能夠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
在2014年可謂臺灣社企元年,「社會企業」目的主要是為了社會或環境問題,關心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人權及弱勢族群照顧等,解決並關心社會議題「未來的企業走向為必須兼顧獲利、維持社會公平與達到社會公益。」大愛感恩科技期許建立一個無私的愛心平台,匯聚每個人的愛心,藉著有型的產品,傳遞環保理念、社會公益的價值,不遺餘力推動環保教育,發揮正面的社會影響力,影響著眾人往良善的方向前進。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政大國際學生交流 認識大愛永續環保
- Article Details
6月28日下午,由政治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合作交流組的執行祕書吳寬,帶領國際夏日課程學生20多人,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學習如何將環保結合產業,建立一個環保工業循環,創造永續經營經營模式。
「我從來沒看過類似大愛感恩科技的模式,利用廢棄物PET,再製成高價值的產品,令我非常興奮。」Maarten de Zeeuw 感動的分享,「不止如此,也感受到大愛感恩充滿愛心,協助需要幫助的受災人民,這都令我非常感動。我的主修是環境科學 (environmental science),目前還不清楚未來畢業後要做什麼,但希望是一份可以回饋社會的工作,如同大愛感恩科技一樣,能幫助人類、回饋社會、守護地球。」
「這是我第二次到台北,第一次記得是在三年前的時候,同樣選修這門課程,但沒有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很高興這次是以校友的身分協助安排課程。」荷蘭亞洲榮譽暑期學校計劃委員會Wijnand Roëling分享,這次的課程與循環經濟有關,拜訪了很多從事有關循環、永續經營的公司組織,當然也包括大愛感恩科技。「我看到大愛感恩所做的非常好,帶給學生很多對廢棄物處理的啟發與可能性,從台北市、以至整個台灣,將環保做得這麼精質化。對我個人而言已經在生活中力行回收分類的習慣,但許多的學生還沒有這樣環保觀念,這是我在努力的地方,希望將環保理念傳遞出去,藉著這次參訪,讓我學習了很多新知,都非常重要,要將這些環保知識與更多人分享。」
「何謂大愛感恩科技經營模式?」企業必須穩定獲利才能永續經營,大愛感恩科技推出的環保紡織品秉持「環保人文與服儀之美」,以微笑曲線做為公司經營策略,穩健邁向永續發展。在座的學生們熱烈舉手發問,就是希望能夠更了解大愛感恩科技…
在2014年可謂臺灣社企元年,「社會企業」目的主要是為了社會或環境問題,關心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人權及弱勢族群照顧等,解決並關心社會議題「未來的企業走向為必須兼顧獲利、維持社會公平與達到社會公益。」大愛感恩科技期許建立一個無私的愛心平台,匯聚每個人的愛心,藉著有型的產品,傳遞環保理念、社會公益的價值,不遺餘力推動環保教育,發揮正面的社會影響力,影響著眾人往良善的方向前進。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2016,07/01 多羅多師兄師姊來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7月1日(五)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