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22 七月 2016

週四, 21 七月 2016

六成市售清潔劑 標榜環保卻不然


台灣從一九九三年開始實施環保標章,已有一千多種產品,通過檢驗,但標榜天然的市售清潔劑,卻有近六成,含有介面活性劑、環境荷爾蒙。不過,清潔劑中有這種漂綠的現象,並不是特例。台灣環境與發展基金會,曾針對台灣市場,執行漂綠調查,發現過半商品都自我宣稱環保,卻不是真正的環保。為了解決這個困境,環保署研擬修正資源循環法,未來商品上要標示環保兩個字,一定要先經過環保署同意,以維護消費者知的權利。 


當你買下一種清潔劑,是否會關心,裡面有哪些成分? 

「一般我們消費者 很少知道這裡面有什麼東西 價格還是很重要。」 

但如果你有所期待,希望產品可以更好、更環保,或許不妨從這裡開始,看看它的標示。 

消費者 張小姐:「檸檬香料 還有 純水 香茅油 像檸檬香料。」 

北市教育大學環教系副教授 黃基森:「第一個一定是看標示 標示裡面有什麼成分 他一定要看得非常清楚 那很多產品現在是 連成分都沒有標示出來嘛。」 

即使標示上寫了抗菌劑、界面活性劑,消費者也往往看不出成分;至於外包裝的「天然」、「環保」、「可分解」,更是沒有規範,也沒有明確定義。 

環保署管考處處長 蕭慧娟:「很多的商品他會自己標示環保 也就是大家常常說的 叫做漂綠。」 

漂綠,是全球消費者共同面對的現狀。這天,在一場研討會中,來自各國的業界代表,特別關注消費者知的權利,要如何分辨,真正的綠色產品。 

台灣德國萊茵營運長 曾寶島:「與其聽推銷員說,我們的產品是綠色的,其他的產品不是,消費者不如自行比較標示,就可以知道這些產品,到底環不環保。IThe salesman who says I am green the otheres are not. But if you can compare basically on the lable you have chance to know that.。」 

另一個方法是辨別標章,我們不妨認識先這個圖案,官方認證的環保標章。 

賣場公關經理 何默真:「一般有拿到政府的環保標章 就代表它已經經過政府檢驗合格 審核過了。」 

問題是,許多產品強調環保、綠色,卻未必為真,也有業者自行驗證標章。 

賣場公關經理 何默真:「在我們的這個標章裡面 它標榜是說 它是一個綠色環保的商品。」 

如果把綠色,視為一種概念;產品卻未必是百分百,從頭綠到底,又該如何管理? 

環保署管考處處長 蕭慧娟:「我們廢管處正在修正資源循環法 你想要標示環保的時候 一定要先經過我環保署的同意。」 

不過,會以環保為名的,不只是清潔劑,還有其他很多商品,即使在展覽中,消費者也不妨多問,多比較,就會知道箇中玄機。有業者在展場中推出環保燈具,說的是。 

業者 歐陽如玉:「它高效節能之外 它還有十萬小時超長壽命 。」 

沒有說的是。 

「顧慮就是在那個固態汞合金的部分 目前它還沒有納入回收商品裡面。」 

這一邊強調回收再製的新技術。 

業者 杉浦雅昭:「我們必須關心環境。」 

另一邊,業者坦言,背後一整套化學處理的流程,還是無可避免汙染。 

「你確定產品是百分之百綠色的嗎?」 
「還是有一點汙染?」 
「對 還是有一點汙染 我們沒有說製程是完美的」 
「所以它是相對的綠色」 
「對對」 


台灣德國萊因營運長 曾寶島:「即使科技已經如此進步 但這一切才剛剛起步,我們要改變生產的方式,改變消費的方式,消費者必須靠我們自己。如果我們無可避免必須消費,就只能盡量購買有標章,在製程中汙染較少的商品,只有當綠色成為主流選項,未來才可能改變方向。」 

文字撰稿:熊其娟 
攝影剪輯:謝啟泉 Read more

輪迴一 廢輪胎重生之路


eginning in 1989, the EPA initiated a recycling program for used tires in Taiwan. Prior to Lunar New Year this year, two of Taiwan’s biggest users of recycled tires, temporarily suspended operations disrupting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of used tires, causing them to pile up throughout Taiwan. Here is our in-depth report into this problem. 


台灣的廢輪胎,從1989年開始,是環保署的指定回收項目,但今年農曆過年前,最末端的兩大主要再利用機構同時停爐歲修,也就是暫停收貨,導致廢輪胎流向無法正常消化,各縣市的輪胎堆積如山,一起來看看問題所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