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22 七月 2016
2016,07/22 紘輝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7月22日(五)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6,07/22 新進同仁、實習生教育訓練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7月22日(五)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2樓)
Read more
2016,07/22 蘇州昆山志工來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7月22日(五)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週四, 21 七月 2016
把握來台好機會 紹興蒞臨訪大愛
- Article Details
來自紹興的慈濟家人,7月14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研發部林正雄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分享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理念以及介紹「慈悲科技」的願心足履,透過影片將環保菩薩的付出、智慧,刻化出「環保菩薩」精神所在。
安排此次行程的,是多次來過大愛感恩科技的紹興志工窗口之一鐘小紅,此時,人正在板橋靜思堂精進學習,而女兒和兒子則與紹興社區志工一起來到內湖,鐘小紅兒子勞昱鋮分享說道:「平時都與媽媽在小區裡做環保,今天在師姑伯的鼓勵下也來分享,很感恩,對於能愛護地球做環保這件事,會更加努力來做。」
小紅的女兒更買了傳薪服飾要帶給媽媽當禮物,「雖然媽媽已經有很多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怕這件衣服媽媽有了,但沒關係,我想媽媽還是會很高興,而我也可以穿」。站在身旁的全美娟師姊為此次領隊兼導遊,非常開心的說道:「我幫先生帶了兩件大愛衫T-shirt回去,讓他跟我一起來做環保,來為地球、為大家做一點好事。而這衣服既環保,穿在身上也能增加我心靈上的愉悅度,是很令人開心的。」
聽完林正雄的分享,幾乎人人都請購了大愛感恩環保產品。在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裡,同仁都細心介紹每樣產品,而周小仙挑選喜款式,經試穿、歡喜請購了傳薪系列【前摺兩片裙】、【細摺烏干紗裙】,並分享:「我買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是因為它很實用,而且它很環保,最重要的是穿起來很舒適,真正的有達到穿著舒適涼爽的功效,所以我才買。」
在溫室氣體不散,造成暖化嚴重的極端氣候下,特別是科技發達普遍的年代裡,了解環保和科技相結合,將能發揮良能,掌握每分保護地球的機會,一起保護地球我們的家園、養育萬物的母親。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內湖報導
把握來台好機會 紹興蒞臨訪大愛
- Article Details
來自紹興的慈濟家人,7月14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由研發部林正雄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分享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理念以及介紹「慈悲科技」的願心足履,透過影片將環保菩薩的付出、智慧,刻化出「環保菩薩」精神所在。
安排此次行程的,是多次來過大愛感恩科技的紹興志工窗口之一鐘小紅,此時,人正在板橋靜思堂精進學習,而女兒和兒子則與紹興社區志工一起來到內湖,鐘小紅兒子勞昱鋮分享說道:「平時都與媽媽在小區裡做環保,今天在師姑伯的鼓勵下也來分享,很感恩,對於能愛護地球做環保這件事,會更加努力來做。」
小紅的女兒更買了傳薪服飾要帶給媽媽當禮物,「雖然媽媽已經有很多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怕這件衣服媽媽有了,但沒關係,我想媽媽還是會很高興,而我也可以穿」。站在身旁的全美娟師姊為此次領隊兼導遊,非常開心的說道:「我幫先生帶了兩件大愛衫T-shirt回去,讓他跟我一起來做環保,來為地球、為大家做一點好事。而這衣服既環保,穿在身上也能增加我心靈上的愉悅度,是很令人開心的。」
聽完林正雄的分享,幾乎人人都請購了大愛感恩環保產品。在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裡,同仁都細心介紹每樣產品,而周小仙挑選喜款式,經試穿、歡喜請購了傳薪系列【前摺兩片裙】、【細摺烏干紗裙】,並分享:「我買大愛感恩科技的產品是因為它很實用,而且它很環保,最重要的是穿起來很舒適,真正的有達到穿著舒適涼爽的功效,所以我才買。」
在溫室氣體不散,造成暖化嚴重的極端氣候下,特別是科技發達普遍的年代裡,了解環保和科技相結合,將能發揮良能,掌握每分保護地球的機會,一起保護地球我們的家園、養育萬物的母親。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內湖報導
茹素護生又健康 青年學子立榜樣
- Article Details
校園推廣茹素須為學生的年紀量身打造,像高應大慈青社,就以環保為主軸,舉辦蔬食辦桌,讓同學體驗吃美味蔬食的同時,也兼顧環保,而針對國小學生,大愛媽媽則以遊戲為主,強調健康的認知,讓蔬食觀念落實各級學校。
慈青:「面對全球暖化的共識也要有共行啊!身為年輕人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話劇提醒著,環保從飲食做起,台下慈青社員端上蔬食,高雄應用大學的蔬食辦桌正式登場,共有一百人參加,美味晚宴顛覆大家對素食的刻板印象。
高應大學生 郭致維:「以為跟傳統那些素食的感覺、就是素肉會很多,味道不會輸葷食。」
這活動讓青年學子更容易接受蔬食,全家都茹素的教官,肯定慈青的用心。
高應大教官 曲有明:「慈青社的青年們都很發心,他們對於環保素食還有整個環境的變遷,他們都很關心。」
校園勸素,從大學來到了國小。
環保不只是做好資源回收,大愛媽媽跟人醫會志工,透過互動遊戲,讓國小四年級的學生了解,蔬食既環保又健康。
永清國小校長 馮秋桂:「在健康這個部分,他們能夠去了解到說,什麼樣的食材才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
學校推廣素,也把善的知識灑向校園,培養更多環保小尖兵。
真善美志工 黎俊雄 廖耀玲 黃毓琦 林清雄 高雄報導 Read more
牽手做環保40載 無私行善傳家寶
- Article Details
游明瑱、林財旺夫妻同修44年,環保也做了40多年(早在慈濟環保志業之前就做環保了),兩人也是同時授證,現在兒女皆已成家立業有,於是夫妻倆,全心投入志工,在社區及靜思精舍裡常常能看到他們的足跡,兩人活得越老越歡喜,退而不休,轉換的是不同的付出,也成為子女的好榜樣。
忙碌的身影在環保站裡穿梭,對回收物的分類絲毫不馬虎,林旺財和游明瑱夫妻,授證成為慈濟志工後,每周他們都會到花蓮慈濟教育環保站付出。
慈濟志工 林旺財:「做環保最主要就是救地球,而且清淨在源頭,讓社會整潔清潔,留給子孫一片的清淨。」
夫妻同修44年,攜手在菩薩道上精進,兩人每周都到靜思精舍當福田志工。
慈濟志工 游明瑱:「沒什麼法寶做就對了很感恩,就是做了很歡喜,有這個機會來這裡(做)。」
全心全意投入志工,越做越健康,也更歡喜,守護地球也成為子女的典範。
慈濟志工 林旺財:「(有歡喜嗎)很讚很歡喜。」
真善美志工 劉怡君 范呂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漁村一隅小菜園 自給自足耕鋤樂
- Article Details
瓜拉古樓是馬來西亞霹靂州中的一個很小的漁村,在這有位慈濟照顧戶林燕嬌婆婆和媳婦的感情像母女。婆媳倆生活儉樸,每天都會一起到垃圾站撿拾回收物,自家後院還有一片她們自耕的蔬果園,素食、環保是婆媳共同的理念。
廚房裡都是自家種的南瓜、黃瓜,走進林婆婆的菜園,彷彿世外桃源。
蔬菜、水果,林婆婆和媳婦自給自足,讓在城市生活的慈濟志工眼界大開。
林燕嬌的媳婦 李志娟:「我是長期吃素的,(吃素以後,妳的婆婆,身體有比較好嗎),有,沒有時常生病了。」
慈濟照顧戶 林燕嬌:「肉不可以吃太多,要多吃菜(對),像是番薯葉、菜心,我吃菜比較多。」
老當益壯的林婆婆,連剖椰子也難不倒她,曬乾的椰殼可以拿去賣。除了農耕,林婆婆也做環保,一包包撿拾回來的回收物,分類好放院子,生活知足儉樸。
林燕嬌的媳婦 李志娟:「每天早上和中午一定有,去做環保的東西,陪她出去外面她就爽(高興)。」
慈濟志工 茹慮慇:「好像當作自己人有什麼話,她(媳婦)會跟我們聊聊,會跟我們談些,聊阿嬤(婆婆)的故事,也會講一點給我們聽。」
這對感情要好的婆媳,外人看來就像是一對母女。單純、樂觀的心讓彼此更靠近,環保、素食是婆媳共同的理念。
楊潔思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六成市售清潔劑 標榜環保卻不然
- Article Details
台灣從一九九三年開始實施環保標章,已有一千多種產品,通過檢驗,但標榜天然的市售清潔劑,卻有近六成,含有介面活性劑、環境荷爾蒙。不過,清潔劑中有這種漂綠的現象,並不是特例。台灣環境與發展基金會,曾針對台灣市場,執行漂綠調查,發現過半商品都自我宣稱環保,卻不是真正的環保。為了解決這個困境,環保署研擬修正資源循環法,未來商品上要標示環保兩個字,一定要先經過環保署同意,以維護消費者知的權利。
當你買下一種清潔劑,是否會關心,裡面有哪些成分?
「一般我們消費者 很少知道這裡面有什麼東西 價格還是很重要。」
但如果你有所期待,希望產品可以更好、更環保,或許不妨從這裡開始,看看它的標示。
消費者 張小姐:「檸檬香料 還有 純水 香茅油 像檸檬香料。」
北市教育大學環教系副教授 黃基森:「第一個一定是看標示 標示裡面有什麼成分 他一定要看得非常清楚 那很多產品現在是 連成分都沒有標示出來嘛。」
即使標示上寫了抗菌劑、界面活性劑,消費者也往往看不出成分;至於外包裝的「天然」、「環保」、「可分解」,更是沒有規範,也沒有明確定義。
環保署管考處處長 蕭慧娟:「很多的商品他會自己標示環保 也就是大家常常說的 叫做漂綠。」
漂綠,是全球消費者共同面對的現狀。這天,在一場研討會中,來自各國的業界代表,特別關注消費者知的權利,要如何分辨,真正的綠色產品。
台灣德國萊茵營運長 曾寶島:「與其聽推銷員說,我們的產品是綠色的,其他的產品不是,消費者不如自行比較標示,就可以知道這些產品,到底環不環保。IThe salesman who says I am green the otheres are not. But if you can compare basically on the lable you have chance to know that.。」
另一個方法是辨別標章,我們不妨認識先這個圖案,官方認證的環保標章。
賣場公關經理 何默真:「一般有拿到政府的環保標章 就代表它已經經過政府檢驗合格 審核過了。」
問題是,許多產品強調環保、綠色,卻未必為真,也有業者自行驗證標章。
賣場公關經理 何默真:「在我們的這個標章裡面 它標榜是說 它是一個綠色環保的商品。」
如果把綠色,視為一種概念;產品卻未必是百分百,從頭綠到底,又該如何管理?
環保署管考處處長 蕭慧娟:「我們廢管處正在修正資源循環法 你想要標示環保的時候 一定要先經過我環保署的同意。」
不過,會以環保為名的,不只是清潔劑,還有其他很多商品,即使在展覽中,消費者也不妨多問,多比較,就會知道箇中玄機。有業者在展場中推出環保燈具,說的是。
業者 歐陽如玉:「它高效節能之外 它還有十萬小時超長壽命 。」
沒有說的是。
「顧慮就是在那個固態汞合金的部分 目前它還沒有納入回收商品裡面。」
這一邊強調回收再製的新技術。
業者 杉浦雅昭:「我們必須關心環境。」
另一邊,業者坦言,背後一整套化學處理的流程,還是無可避免汙染。
「你確定產品是百分之百綠色的嗎?」
「還是有一點汙染?」
「對 還是有一點汙染 我們沒有說製程是完美的」
「所以它是相對的綠色」
「對對」
台灣德國萊因營運長 曾寶島:「即使科技已經如此進步 但這一切才剛剛起步,我們要改變生產的方式,改變消費的方式,消費者必須靠我們自己。如果我們無可避免必須消費,就只能盡量購買有標章,在製程中汙染較少的商品,只有當綠色成為主流選項,未來才可能改變方向。」
文字撰稿:熊其娟
攝影剪輯:謝啟泉 Read more
輪迴一 廢輪胎重生之路
- Article Details
eginning in 1989, the EPA initiated a recycling program for used tires in Taiwan. Prior to Lunar New Year this year, two of Taiwan’s biggest users of recycled tires, temporarily suspended operations disrupting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of used tires, causing them to pile up throughout Taiwan. Here is our in-depth report into this problem.
台灣的廢輪胎,從1989年開始,是環保署的指定回收項目,但今年農曆過年前,最末端的兩大主要再利用機構同時停爐歲修,也就是暫停收貨,導致廢輪胎流向無法正常消化,各縣市的輪胎堆積如山,一起來看看問題所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