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2016
週日, 19 六月 2016
地球公民站出來 資源回收本分事
- Article Details
世界地球日,您選擇用什麼方式,對地球大聲說愛呢?在台北這個首善之區,有兩群慈濟志工分進合擊,共同為環境盡一分力。
慈濟志工 張素禎:「我們一起來啦! (好啦好啦!) 一起來做環保。 (大家努力啦!)」
請託加拜託,25位信義區的慈濟人,上街宣導環保,不過有時候也會遇到行家。
民眾:「我每天都在分類。 (太棒了!) 而且我們分類得很仔細,我們設計分類得很仔細。 (讚!)」
另一群行家,則是躲在巷弄裡,從黑髮做到白頭。
環保志工 高雪美:「如果是颱風天喔,實在是太辛苦了,(但)這裡的菩薩大家都很發心,都不嫌苦,都做十幾年了。」
響應世界地球日,大家各自用自己的方法,為大地堅持,替子孫積福。
環保志工 高雪美:「做就對了啦,哈!」
真善美志工 陳見成 陳河嬌 戴秀良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校園響應環保 資源回收再利用
- Article Details
馬來西亞雙溪慈濟志工,走入拉蘭社區做環保,八年來,民眾很支持,社區學校,中華學校,也邀志工到校園宣導,教導學生正確的分類。
慈濟志工常常在社區裡做環保,看起來簡單,其實不容易,分類就有十大項,許多同學們眼中的垃圾,都是可再回收的資源。
慈濟志工 與 學生:「剛才你跟同學講,垃圾不要亂丟,你聽到什麼呢,(要環保)。」
學生 與 慈濟志工:「垃圾不可以丟地上,(對)。」
雙溪慈濟志工在社區做回收,已經八年,當年僅有四位,現在每次參加回收的人數都破百,中華學校,不僅是提供回收資源,也更進一步,邀約志工來宣導。
中華學校副校長 許莉玲:「不懂得分類,總之他認為是垃圾,他就丟進去,我們有環保箱,我們每一個班級,都有一個環保箱給他們,只是說丟紙張,有時候他們帶來的食物,吃不完,他們也丟進去。」
中華學校老師 劉桂香:「志工真的是偉大,我們只是用口說,叫學生做,很感恩,一直來收(資源),我們看那些紙張好好,孩子就這樣丟,製造了很多垃圾。」
建立正確的回收觀念,減少汙染,愛護大地,從小做起。
勞濟聯 駱明泉 真善美志工-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北減塑併
- Article Details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zu Chi volunteers in Taipei’s Shilin District have gone to a traditional market to encourage people to bring their own shopping bags. Meanwhile, volunteers in Tienmu held an event in celebration of Earth Day, inviting everyon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為了宣導環保,台北市士林區的慈濟人來到傳統市場,宣導自備購物袋,同時天母的志工也舉辦活動,慶祝地球日,邀請大家加入環保行列。 Read more
北減塑併
- Article Details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zu Chi volunteers in Taipei’s Shilin District have gone to a traditional market to encourage people to bring their own shopping bags. Meanwhile, volunteers in Tienmu held an event in celebration of Earth Day, inviting everyon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為了宣導環保,台北市士林區的慈濟人來到傳統市場,宣導自備購物袋,同時天母的志工也舉辦活動,慶祝地球日,邀請大家加入環保行列。 Read more
2016,06/19 基隆親子成長班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6月19日(日)10:00-12: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週六, 18 六月 2016
潔淨海洋日 愛護地球心
- Article Details
荒野保護協會舉辦『第一屆潔淨海洋博覽會』,大愛感恩科技榮獲環保人文企業代表之一,同時報名參選『友善海洋』之10系列、30項產品,全數入選。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天,於空總TAF創新基地展演廳揭開記者會序幕暨頒獎典禮,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洪若岑設計總監帶領、設計師廖惠玲、設計師陳品穎、經營規劃室歐美圓等人出席盛會。並從6月9日至12日,展出為期五天『友善海洋』產品。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於全台監測海洋廢棄物,歷年數據顯示塑膠製品佔90%,且以飲食包裝佔大宗,顯示民生消費是潔淨海洋的關鍵。因此於2014年倡議『生活減塑加綠』行動,2015年呼籲零售業從盤點、減量、回收的三步驟中,重新思考產業鏈的塑膠使用。荒野保護協會、塑膠中心與台灣好基金會共同攜手邀請台灣友善海洋企業。
經過評選,篩選出盡50個從源頭解決海洋對策的商品及技術,並頒發『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設計理念靈感來自小海龜,由於海龜屬雜食性動物,觀察他們的飲食組成便可以輕易推測海洋的健康狀況,塑膠碎片、吸管等垃圾正讓他們的生存環境岌岌可危。標章表達的是一隻正在划水的快樂小海龜,也像一層層的推進的海浪,象徵渴望潔淨海洋的心永不停歇。入選的優良商品,除了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之外,還包括國內知名環保商家,例如:里仁事業-洗衣粉、歐萊德-洗髮精、好日子永續生活-竹牙刷、齊輝環保科技-保麗龍再生塑料、美商電能動力-廢塑膠轉化柴油...等,二十家友善海洋企業。
走入展場,一大片的海景映入眼簾,上面懸掛的是三百張海洋局部照片,有東海岸、北海岸,還有澎湖的沙灘...令人驚訝的是腳底下有一大片的「海廢沙灘」,仔細一看這些沙灘上的沙子,竟都是使用廢棄瓶蓋構成的。透過這個海洋意象裝置,傳達了人類生活中的衝突;自然界的美與人類日積月累的塑料之間,留下巨大的對照與反思。
展場的每一個角落,都是關於環境、海洋的相關議題,聯接起友善海洋的四大核心原則為『減法、轉換、歸零、潔淨』,將參賽作品分為此四大類,更落實3R (Reduce減少使用、Reuse-物盡其用、Recycle-循環再用)。
減法:減少塑膠用量,減少產品本身或包裝的厚度或層數、延長產品壽命或使用天然材質(如:綿、竹、木)。
轉換:促進回收循環,採用回收塑膠原料、使用單一材質、易於拆解回收再製或建置專屬回收系統。
歸零: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經由第三方認證為生物可分解、環境可分解或可堆肥產品,並清楚標示材質與使用後處理方式。
潔淨:潔淨水質與零廢棄,降低產品製造或使用時對海洋之水質、生物與生態與其他環境衝擊。以及將可能汙染海洋的廢棄物轉換為友善海洋之原物料。
面對令人頭痛的塑膠廢棄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源頭減量使用,大愛感恩科技將原本被人視為垃圾的資源,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希望透過大愛環保產品傳遞環保人文,期許將善的種子深植到每一個人的心田。身處在這個崩壞的世代,人人必須都盡責任來保護地球,做環保,保護地球,這個觀念需要取得全民共識,也留給我們下一代美麗的台灣。
大愛感恩科技 歐美圓 台北市大安區報導
Read more潔淨海洋日 愛護地球心
- Article Details
荒野保護協會舉辦『第一屆潔淨海洋博覽會』,大愛感恩科技榮獲環保人文企業代表之一,同時報名參選『友善海洋』之10系列、30項產品,全數入選。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天,於空總TAF創新基地展演廳揭開記者會序幕暨頒獎典禮,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洪若岑設計總監帶領、設計師廖惠玲、設計師陳品穎、經營規劃室歐美圓等人出席盛會。並從6月9日至12日,展出為期五天『友善海洋』產品。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於全台監測海洋廢棄物,歷年數據顯示塑膠製品佔90%,且以飲食包裝佔大宗,顯示民生消費是潔淨海洋的關鍵。因此於2014年倡議『生活減塑加綠』行動,2015年呼籲零售業從盤點、減量、回收的三步驟中,重新思考產業鏈的塑膠使用。荒野保護協會、塑膠中心與台灣好基金會共同攜手邀請台灣友善海洋企業。
經過評選,篩選出盡50個從源頭解決海洋對策的商品及技術,並頒發『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設計理念靈感來自小海龜,由於海龜屬雜食性動物,觀察他們的飲食組成便可以輕易推測海洋的健康狀況,塑膠碎片、吸管等垃圾正讓他們的生存環境岌岌可危。標章表達的是一隻正在划水的快樂小海龜,也像一層層的推進的海浪,象徵渴望潔淨海洋的心永不停歇。入選的優良商品,除了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之外,還包括國內知名環保商家,例如:里仁事業-洗衣粉、歐萊德-洗髮精、好日子永續生活-竹牙刷、齊輝環保科技-保麗龍再生塑料、美商電能動力-廢塑膠轉化柴油...等,二十家友善海洋企業。
走入展場,一大片的海景映入眼簾,上面懸掛的是三百張海洋局部照片,有東海岸、北海岸,還有澎湖的沙灘...令人驚訝的是腳底下有一大片的「海廢沙灘」,仔細一看這些沙灘上的沙子,竟都是使用廢棄瓶蓋構成的。透過這個海洋意象裝置,傳達了人類生活中的衝突;自然界的美與人類日積月累的塑料之間,留下巨大的對照與反思。
展場的每一個角落,都是關於環境、海洋的相關議題,聯接起友善海洋的四大核心原則為『減法、轉換、歸零、潔淨』,將參賽作品分為此四大類,更落實3R (Reduce減少使用、Reuse-物盡其用、Recycle-循環再用)。
減法:減少塑膠用量,減少產品本身或包裝的厚度或層數、延長產品壽命或使用天然材質(如:綿、竹、木)。
轉換:促進回收循環,採用回收塑膠原料、使用單一材質、易於拆解回收再製或建置專屬回收系統。
歸零: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經由第三方認證為生物可分解、環境可分解或可堆肥產品,並清楚標示材質與使用後處理方式。
潔淨:潔淨水質與零廢棄,降低產品製造或使用時對海洋之水質、生物與生態與其他環境衝擊。以及將可能汙染海洋的廢棄物轉換為友善海洋之原物料。
面對令人頭痛的塑膠廢棄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源頭減量使用,大愛感恩科技將原本被人視為垃圾的資源,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希望透過大愛環保產品傳遞環保人文,期許將善的種子深植到每一個人的心田。身處在這個崩壞的世代,人人必須都盡責任來保護地球,做環保,保護地球,這個觀念需要取得全民共識,也留給我們下一代美麗的台灣。
大愛感恩科技 歐美圓 台北市大安區報導
Read more【得獎】2016年 第一屆潔淨海洋博覽會「友善海洋」產品
- Article Details
荒野保護協會舉辦『第一屆潔淨海洋博覽會』,大愛感恩科技榮獲環保人文企業代表之一,同時報名參選『友善海洋』之10系列、30項產品,全數入選。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天,於空總TAF創新基地展演廳揭開記者會序幕暨頒獎典禮,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洪若岑設計總監帶領、設計師廖惠玲、設計師陳品穎、經營規劃室歐美圓等人出席盛會。並從6月9日至12日,展出為期五天『友善海洋』產品。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於全台監測海洋廢棄物,歷年數據顯示塑膠製品佔90%,且以飲食包裝佔大宗,顯示民生消費是潔淨海洋的關鍵。因此於2014年倡議『生活減塑加綠』行動,2015年呼籲零售業從盤點、減量、回收的三步驟中,重新思考產業鏈的塑膠使用。荒野保護協會、塑膠中心與台灣好基金會共同攜手邀請台灣友善海洋企業。
經過評選,篩選出盡50個從源頭解決海洋對策的商品及技術,並頒發『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設計理念靈感來自小海龜,由於海龜屬雜食性動物,觀察他們的飲食組成便可以輕易推測海洋的健康狀況,塑膠碎片、吸管等垃圾正讓他們的生存環境岌岌可危。標章表達的是一隻正在划水的快樂小海龜,也像一層層的推進的海浪,象徵渴望潔淨海洋的心永不停歇。入選的優良商品,除了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之外,還包括國內知名環保商家,例如:里仁事業-洗衣粉、歐萊德-洗髮精、好日子永續生活-竹牙刷、齊輝環保科技-保麗龍再生塑料、美商電能動力-廢塑膠轉化柴油...等,二十家友善海洋企業。
走入展場,一大片的海景映入眼簾,上面懸掛的是三百張海洋局部照片,有東海岸、北海岸,還有澎湖的沙灘...令人驚訝的是腳底下有一大片的「海廢沙灘」,仔細一看這些沙灘上的沙子,竟都是使用廢棄瓶蓋構成的。透過這個海洋意象裝置,傳達了人類生活中的衝突;自然界的美與人類日積月累的塑料之間,留下巨大的對照與反思。
展場的每一個角落,都是關於環境、海洋的相關議題,聯接起友善海洋的四大核心原則為『減法、轉換、歸零、潔淨』,將參賽作品分為此四大類,更落實3R (Reduce減少使用、Reuse-物盡其用、Recycle-循環再用)。
減法:減少塑膠用量,減少產品本身或包裝的厚度或層數、延長產品壽命或使用天然材質(如:綿、竹、木)。
轉換:促進回收循環,採用回收塑膠原料、使用單一材質、易於拆解回收再製或建置專屬回收系統。
歸零: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經由第三方認證為生物可分解、環境可分解或可堆肥產品,並清楚標示材質與使用後處理方式。
潔淨:潔淨水質與零廢棄,降低產品製造或使用時對海洋之水質、生物與生態與其他環境衝擊。以及將可能汙染海洋的廢棄物轉換為友善海洋之原物料。
面對令人頭痛的塑膠廢棄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源頭減量使用,大愛感恩科技將原本被人視為垃圾的資源,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希望透過大愛環保產品傳遞環保人文,期許將善的種子深植到每一個人的心田。身處在這個崩壞的世代,人人必須都盡責任來保護地球,做環保,保護地球,這個觀念需要取得全民共識,也留給我們下一代美麗的台灣。
大愛感恩科技 歐美圓 台北市大安區報導
Read more2016 1st Clean Ocean Business Expo(Selection)
- Article Details
荒野保護協會舉辦『第一屆潔淨海洋博覽會』,大愛感恩科技榮獲環保人文企業代表之一,同時報名參選『友善海洋』之10系列、30項產品,全數入選。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天,於空總TAF創新基地展演廳揭開記者會序幕暨頒獎典禮,大愛感恩科技公司洪若岑設計總監帶領、設計師廖惠玲、設計師陳品穎、經營規劃室歐美圓等人出席盛會。並從6月9日至12日,展出為期五天『友善海洋』產品。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8年起於全台監測海洋廢棄物,歷年數據顯示塑膠製品佔90%,且以飲食包裝佔大宗,顯示民生消費是潔淨海洋的關鍵。因此於2014年倡議『生活減塑加綠』行動,2015年呼籲零售業從盤點、減量、回收的三步驟中,重新思考產業鏈的塑膠使用。荒野保護協會、塑膠中心與台灣好基金會共同攜手邀請台灣友善海洋企業。
經過評選,篩選出盡50個從源頭解決海洋對策的商品及技術,並頒發『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2016潔淨海洋博覽會』參展標章,設計理念靈感來自小海龜,由於海龜屬雜食性動物,觀察他們的飲食組成便可以輕易推測海洋的健康狀況,塑膠碎片、吸管等垃圾正讓他們的生存環境岌岌可危。標章表達的是一隻正在划水的快樂小海龜,也像一層層的推進的海浪,象徵渴望潔淨海洋的心永不停歇。入選的優良商品,除了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織品之外,還包括國內知名環保商家,例如:里仁事業-洗衣粉、歐萊德-洗髮精、好日子永續生活-竹牙刷、齊輝環保科技-保麗龍再生塑料、美商電能動力-廢塑膠轉化柴油...等,二十家友善海洋企業。
走入展場,一大片的海景映入眼簾,上面懸掛的是三百張海洋局部照片,有東海岸、北海岸,還有澎湖的沙灘...令人驚訝的是腳底下有一大片的「海廢沙灘」,仔細一看這些沙灘上的沙子,竟都是使用廢棄瓶蓋構成的。透過這個海洋意象裝置,傳達了人類生活中的衝突;自然界的美與人類日積月累的塑料之間,留下巨大的對照與反思。
展場的每一個角落,都是關於環境、海洋的相關議題,聯接起友善海洋的四大核心原則為『減法、轉換、歸零、潔淨』,將參賽作品分為此四大類,更落實3R (Reduce減少使用、Reuse-物盡其用、Recycle-循環再用)。
減法:減少塑膠用量,減少產品本身或包裝的厚度或層數、延長產品壽命或使用天然材質(如:綿、竹、木)。
轉換:促進回收循環,採用回收塑膠原料、使用單一材質、易於拆解回收再製或建置專屬回收系統。
歸零: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經由第三方認證為生物可分解、環境可分解或可堆肥產品,並清楚標示材質與使用後處理方式。
潔淨:潔淨水質與零廢棄,降低產品製造或使用時對海洋之水質、生物與生態與其他環境衝擊。以及將可能汙染海洋的廢棄物轉換為友善海洋之原物料。
面對令人頭痛的塑膠廢棄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源頭減量使用,大愛感恩科技將原本被人視為垃圾的資源,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希望透過大愛環保產品傳遞環保人文,期許將善的種子深植到每一個人的心田。身處在這個崩壞的世代,人人必須都盡責任來保護地球,做環保,保護地球,這個觀念需要取得全民共識,也留給我們下一代美麗的台灣。
大愛感恩科技 歐美圓 台北市大安區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