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3 六月 2016

2016,06/23 桃園中路和氣環保志工參訪

【對象】桃園中路和氣環保志工
【時間】2016年6月23日(四)14:0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大愛祝福與感恩 桃園菩薩樂學習

20160623-3-1.jpg 20160623-3-2.jpg
Read more

2016,06/23 台中環保志工內湖園區參訪分享

【對象】中區環保志工
【時間】2016年6月23日(四)09:30-12:00
【地點】內湖聯絡處 (114 台北市內湖區 成功路5段168號)

20160623-1-1.jpg 20160623-1-2.jpg
Read more

2016,06/23 萬華環保志工參訪

【對象】萬華環保志工
【時間】2016年6月23日(四)10:00-13: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環保相約星空下 皎潔月光映萬華
20160623-2-2.jpg 20160623-2-1.jpg Read more

苗栗 黃梅櫻

b_290_290_16777215_00___images_news20161-6_01_0623.jpg除了工作上,其餘都以慈濟為優先。 Read more

週三, 22 六月 2016

創業A+ Demo Show活動 群聚效益創新機

圖說:中小企業處 葉雲龍處長致詞時表示,希望藉由中小企業處推動「創業A+行動計畫」,期待透過計畫的主要精髓、新創團隊的「創新創意」、導師的「經驗人脈」、中大型企業的「需求標的」,建立起整合臺灣價值鏈的創新創業生態系 (照片:許雅麗)。為提供新創企業表現創意的舞台,並強化新創企業與產業對接的力度,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6月16日上午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創業 A+ Demo Show」活動,由『創業A+行動計畫』遴選出40家新創企業,在創業導師的帶領下,與中大企業進行促成進一步的合作與商機。大愛感恩科技曾於去年參與此項活動,藉由媒合活動與專業廠家,進行了一系列的合作開發,並創新研發出機能性環保護足舒壓襪,嘉惠了不少需長時久站的工作者,深獲使用者口碑:此外,環保護足舒壓襪平易近人的價位廣受好評。今年度再次受邀參加研討,期盼凝聚更多有志一同、愛心夥伴,共創善機。

本次參與的新創企業共40家,主辦單位特別聘請創業導師進行訓練及調整,未來也將認養企業進行實質合作,共同探索新產品、新服務與新發展契機,引導新創企業成功地將其營運模式或技術轉化為具市場性的產品;現場知名中大型企業雲集,包括正凌精密工業、祥圃實業、科嶠工業、新橋實業、丹堤咖啡等32家中大企業代表。新創企業主則由創業導師引導,逐一簡報自己的產品及服務,並提出合作需求,讓台下企業進一步認識這些新創企業,並能給予支持甚至是接續合作的機會。

中小企業處葉雲龍處長致詞時表示:「現今商務環境瞬息萬變,企業已經沒有辦法閉門造車、單打獨鬥,我們應該要把價值鏈上的每一個關鍵點都連接起來,讓這個鏈結能夠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能量,這也是中小企業處推動『創業A+行動計畫』一個很重要的期待,透過計畫的主要精髓、新創團隊的『創新創意』、導師的『經驗人脈』、中大型企業的『需求標的』,建立起整合臺灣價值鏈的創新創業生態系。」

圖說:為提供新創企業表現創意的舞台,並強化與產業對接的力度,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今年6月16日上午假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創業 A+ Demo Show」活動 (照片:廖惠玲)。藉由此活動,可以更深入瞭解目前台灣新一代企業的想法、創意及實力,台灣的中小企業較精緻,有想法、肯創新,若能再結合大企業資金的挹注長期研發精進,引導新創企業創意產品有效率地轉化成商業模式,並朝向國際化趨勢發展行銷,讓台灣新創企業邁向國際經貿合作區域市場,期待透過創意,讓產品一目瞭然、脫潁而出,也為臺灣新創產業爭取更多元的發展空間。

除了新創的精神,大愛感恩身為社會企業,強調要重視的利益,不只有股東利益,還有勞工、環境、社區、治理等不同面向,同時以微笑曲線兩端,也就是在左邊加強研展創造、在右邊加強客戶導向的品牌行銷與服務,做為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經營策略,穩健邁向永續發展。兼顧獲利、維持社會公平與達到社會公益,秉持「環保人文與服儀之美」,完全回饋與不遺餘力推動環保教育,發揮正面的社會影響力,並願與台灣所有新創企業共創善機。

大愛感恩科技 廖惠玲 台北市中正區報導

Read more

創業A+ Demo Show活動 群聚效益創新機

圖說:中小企業處 葉雲龍處長致詞時表示,希望藉由中小企業處推動「創業A+行動計畫」,期待透過計畫的主要精髓、新創團隊的「創新創意」、導師的「經驗人脈」、中大型企業的「需求標的」,建立起整合臺灣價值鏈的創新創業生態系 (照片:許雅麗)。為提供新創企業表現創意的舞台,並強化新創企業與產業對接的力度,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6月16日上午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創業 A+ Demo Show」活動,由『創業A+行動計畫』遴選出40家新創企業,在創業導師的帶領下,與中大企業進行促成進一步的合作與商機。大愛感恩科技曾於去年參與此項活動,藉由媒合活動與專業廠家,進行了一系列的合作開發,並創新研發出機能性環保護足舒壓襪,嘉惠了不少需長時久站的工作者,深獲使用者口碑:此外,環保護足舒壓襪平易近人的價位廣受好評。今年度再次受邀參加研討,期盼凝聚更多有志一同、愛心夥伴,共創善機。

本次參與的新創企業共40家,主辦單位特別聘請創業導師進行訓練及調整,未來也將認養企業進行實質合作,共同探索新產品、新服務與新發展契機,引導新創企業成功地將其營運模式或技術轉化為具市場性的產品;現場知名中大型企業雲集,包括正凌精密工業、祥圃實業、科嶠工業、新橋實業、丹堤咖啡等32家中大企業代表。新創企業主則由創業導師引導,逐一簡報自己的產品及服務,並提出合作需求,讓台下企業進一步認識這些新創企業,並能給予支持甚至是接續合作的機會。

中小企業處葉雲龍處長致詞時表示:「現今商務環境瞬息萬變,企業已經沒有辦法閉門造車、單打獨鬥,我們應該要把價值鏈上的每一個關鍵點都連接起來,讓這個鏈結能夠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能量,這也是中小企業處推動『創業A+行動計畫』一個很重要的期待,透過計畫的主要精髓、新創團隊的『創新創意』、導師的『經驗人脈』、中大型企業的『需求標的』,建立起整合臺灣價值鏈的創新創業生態系。」

圖說:為提供新創企業表現創意的舞台,並強化與產業對接的力度,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於今年6月16日上午假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創業 A+ Demo Show」活動 (照片:廖惠玲)。藉由此活動,可以更深入瞭解目前台灣新一代企業的想法、創意及實力,台灣的中小企業較精緻,有想法、肯創新,若能再結合大企業資金的挹注長期研發精進,引導新創企業創意產品有效率地轉化成商業模式,並朝向國際化趨勢發展行銷,讓台灣新創企業邁向國際經貿合作區域市場,期待透過創意,讓產品一目瞭然、脫潁而出,也為臺灣新創產業爭取更多元的發展空間。

除了新創的精神,大愛感恩身為社會企業,強調要重視的利益,不只有股東利益,還有勞工、環境、社區、治理等不同面向,同時以微笑曲線兩端,也就是在左邊加強研展創造、在右邊加強客戶導向的品牌行銷與服務,做為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經營策略,穩健邁向永續發展。兼顧獲利、維持社會公平與達到社會公益,秉持「環保人文與服儀之美」,完全回饋與不遺餘力推動環保教育,發揮正面的社會影響力,並願與台灣所有新創企業共創善機。

大愛感恩科技 廖惠玲 台北市中正區報導

Read more

清淨心投身環保 無私愛疼惜大地


廢棄的資源,好好善用,能減少垃圾量,也能助人。在印尼雅加達,二十六歲的林愛玲有很深感觸,她的父親病逝前,龐大的醫療費曾壓得家裡喘不過氣。慈濟人伸出援手,她和媽媽、妹妹感念在心,成為慈濟志工,全心投入環保。 


匯集資源,三十位志工在社區裡,埋首分類。 

慈濟志工 林愛玲:「一開始會覺得噁心,久了就習慣了,手髒的話,沖洗就乾淨了,雖然做環保是小小付出,但從中可以幫助許多人。」 

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慈濟的環保理念,林愛玲有很深感觸。 

病逝的父親在幾年前罹患腦腫瘤,志工伸出援手,解決醫療費重擔。 

慈濟志工 林愛玲:「我們受到慈濟援助,有三天的藥物供應,我們知道這些錢,都是來自大家的愛心。」 

林愛玲的媽媽、妹妹相繼在這兩年受證,成為慈濟志工。 

林愛玲的母親 洪幼燕:「(志工)真誠的幫助支持,打動我也想加入志工,希望像志工一樣,關懷需要幫助的。」 

父親離世,身為長女的林愛玲,成為家裡的經濟支柱。除了小學老師的工作,她也是化妝師,努力賺錢養家之外,期望妹妹能一路念到大學畢業,人生因付出幸福。 

阿格斯 佳瑪爾 何祺榮 印尼報導 Read more

匯聚小愛成大善 救濟貧苦遠災殃


2015年7、8月,緬甸發生四十年來,最嚴重水患。慈濟志工前往當地,除了發放應急金和物資,也陸續發放稻種。受助農民,在村裡推動「米撲滿」,也參加志工培訓,發揮力量助人。證嚴上人在今天的志工早會開示,粒米成籮,滴水成河,造福人間,讓自己法喜充滿,也關懷社會苦難人,才能天下平安無災難,這是我們的方向。 


2015年,緬甸遭逢40年來最嚴重水患,慈濟除了援助應急金、物資和稻種,藍天白雲一路陪伴,為當地鄉親,舉辦志工培訓,激發善的漣漪。 

證嚴上人開示:「造福人間 對自己來說那就是快樂,叫做法喜充滿,對整個社會苦難人,也有人來多關懷 多幫助,這就是一個種善因 得善果,天下平安無災難,這都是我們的方向。」 

受到慈濟「竹筒歲月」的精神感動,受助農民「烏善丁」,不只在家中落實「米撲滿」,也在「瑞那滾村」挨家挨戶,分享這份理念,匯聚起更多愛心。 

證嚴上人開示:「一餐飯少一把米,共同這個家還是可以吃得飽,歡喜心可以幫助別人,積少成多,小錢行大事,這都是愛的能量,粒米成籮,滴水成河。」 

做好事不是富有者的權利,珍惜自己所有,生活中一個動作,日日都能行善助人。 

江杏幸 翁國嘉 花蓮報導 Read more

美國春季健康日 多科別義診關懷


美國「慈濟威明頓社區門診中心」在當地耕耘五年多了,每年都會舉辦春季健康日活動。這次大半服務工作都由本土志工承擔,義診服務也增加了項目,除了牙科、眼科及中醫,還有社區大學的師生為民眾做聽力測試、教育。 


把握機會,社區居民一家大小都來接受義診。除了牙科、中醫服務,這次還有眼科和社區大學的老師,帶學生為民眾做聽力教育。 

麗蒂雅沒有收入可做昂貴的視力檢查,朋友的舊眼鏡勉強用了一年,現在終於有適合自己的眼鏡。 

社區民眾 麗蒂雅:「(現在感覺如何?) 天哪!我好快樂,非常謝謝您們,讓我有自己的眼鏡,謝謝。(所以你現在看得很清楚了?) 對。」 

穿著灰衣制服的本土志工,也來服務民眾,慈濟威明頓社區門診中心在當地耕耘五年多,聚集了一些本土志工,這次義診,他們承擔了大半工作。志工也用廢棄的寶特瓶做成的毛毯來宣導環保,說明維護好環境才能擁有健康身心。 

真善美志工 王惠平 岳家雷 美國報導 Read more

科技人文蘊慈悲 觀展心得如尋寶


證嚴上人曾說,教育是希望工程,老師為了孕育下一代,角色更為重要。高雄文府國小60名老師,為了更了解環境教育議題,特別來參訪高雄靜思堂,透過佛法科技布展,要吸取更多新知,回校內能夠傳承給學生。 


慈濟志工:「你看它可以當椅子,也可以躺著睡。」 

看著福慧床,能坐又能躺,非常實用,現場參訪的老師,很有興趣。 

「有,有在賣,有在賣。」 

60名文府國小老師,特別線上報名,參觀靜思堂佛法科技館,就是想要多了解環保新知,回校內可傳授給學生。 

高市文府國小主任 林佩玟:「文府(國小)本身也鄰近工業區,所以學校老師也非常投入環境教育議題,那我希望藉由這次的實際參訪,一方面多認得資源,另一方面就是這個火不要中斷。」 

透過互動影像,老師們也像個孩子,親自下場體驗,而其中看到高雄所發生過的八八風災和高雄氣爆影片,讓他們再度體會,愛護地球的迫切。 

高市文府國小校長 蕭村木:「淨地無災,淨心無難。我想雖然簡單一句話,對我來說非常的印象深刻,我想我們平常就要教導學生如何去愛護地球,因為地球只有一個。」 

高市文府國小老師 黃士旻:「我們老師有這樣正確的想法可以帶給小朋友,帶著小朋友去思考,這是未來他們必須會面對到的問題。」 

證嚴上人曾說,教育是希望工程,因此老師的角色更為重要,現場老師們聚精會神,要把這趟環保教育之旅,繼續傳承給下一代。 


真善美志工 王瀅琇 蔡銘豐 高雄報導 Read more

慈濟50社區道場


Tzu Chi facilities include schools, hospitals, chapter houses, grounds, Jing Si Halls, recycling stations and liaison offices. Besides the schools and hospitals, Tzu Chi volunteers as well as members of the public can come to the rest of the facilities to join activities that serve a higher cause. By doing so, they also help cultivate their spirituality. We now learn about the many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se Tzu Chi facilities in today’s Tzu Chi 50th anniversary special report. 


慈濟的設施包含了學校、醫院、會所、園區、靜思堂、環保站,及聯絡處等,除了學校與醫院,慈濟志工及社會大眾都能前往參各種有意義的活動,進而修身養性,今天的慈濟50周年的專題報導裡,一起來了解這些設施的各種功能。  Read more

慈濟五十社區道場


Tzu Chi facilities include schools, hospitals, chapter houses, grounds, Jing Si Halls, recycling stations and liaison offices. Besides the schools and hospitals, Tzu Chi volunteers as well as members of the public can come to the rest of the facilities to join activities that serve a higher cause. By doing so, they also help cultivate their spirituality. We now learn about the many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se Tzu Chi facilities in today’s Tzu Chi 50th anniversary special report. 

慈濟的設施包含了學校、醫院、會所、園區、靜思堂、環保站,及聯絡處等,除了學校與醫院,慈濟志工及社會大眾都能前往參各種有意義的活動,進而修身養性,今天的慈濟50周年的專題報導裡,一起來了解這些設施的各種功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