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2016

週日, 15 五 2016

義賣籌募經費 啟發善念讓愛綿延


美國北加州庫菩提諾慈濟人文學校,每年春天都固定會舉辦一場義賣會,善款用在慈濟推動會務所需,今年遇到暴風雨來臨,不過家長和學生都依約參與,風雨中愛心不滅。另外,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慈青社,為國際賑災參與義賣,慈青自己製作杯子蛋糕,心意滿點。 


【美國 奧斯汀】 

烘焙材料一應具全,要舉辦義賣,可不能光動口、不動手。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慈青社,為國際賑災(台南地震)製作杯子蛋糕。 

為了端出最新鮮的產品,慈青利用下課後的晚上製作,上架前進行最後裝飾。 

美金將近兩千五百元,匯聚著十方來的愛心。 

【美國 庫菩提諾】 

春天腳步漸近的北加州,日前(3/5)暴風雨來臨,不過,庫菩提諾慈濟人文學校,三百多位學生、兩百多位家長,在一座座帳棚底下,依然忙個不停。 

萬事俱備後,人潮隨即絡繹不絕,特色美食一站接一站,大家自備環保餐具,讓義賣活動先疼惜了大地。 

慈濟人文學校校長 段岱佳:「每年在農曆春節之後,學校都會舉辦新春聯歡義賣會,善款捐給慈濟做不同的用途,今天有一個很創意的美食,就是這個蔬菜沙拉在冰淇淋餅上,整個都可以吃掉還要感謝,今天各班小朋友帶來的精彩表演。」 

做好事,不因氣候不佳而取消,反而風雨中更具信心。進到室內享用之際,還有學生的才藝表演,賓主皆盡興。 

真善美志工 美國綜合報導 Read more

慈濟五十浴佛恩 讀書集會聚善念

圖說:李鼎銘師兄(圖左一)分享五十年才一次難得的機會投入鐘鼓演繹,除了親身參與此次盛會外,也對美國總統歐巴馬及馬英九總統對慈濟的讚歎身受感動,内心也自我期許在  上人的帶領下與全球慈濟人一同匯聚清流、凝聚善念,一起為慈濟的永續來貢獻心力(攝影:曹書豪)。初夏的五月時光氣候乍暖,甫於母親節、慈濟日與浴佛節活動一結束後,5月11日大愛科技的同仁於每月雙週的週三晚上,接續進行慈濟月刊「衲履足跡」讀書會的活動,透過本次593期月刊「慈濟五十、恆持初衷」的主題,同仁們除了閱讀 上人行腳弘法的開示法義外,也分享從今年四月份以來,積極參予慈濟五十周年慶 – 經藏演繹、朝山參訪、浴佛謝恩…等活動的感動與體悟。

讀書會一開始的時候,當導讀到「心靈淨土」的時候,李艾錚師姊強調 證嚴上人教導大家要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慈濟精神來善待法親家人」,這一份耳熟能詳的道理人人皆知,但是知易行難、也讓她感觸很深,因為往往在事多、急忙的情況下,就會忽略了這一份四神湯的用心;一起參加讀書會的 怡德師兄也有感而發的回應分享,在平日公司忙碌的工作中,當大家在縱向的工作執行與橫向的任務配合時,若能多一分考量對方立場的善解與包容,那麼彼此的合作就會更為融洽而避免無謂的衝突困擾了。

圖說:畢業於慈青的曹書豪,在加入大愛感恩科技職志合一的工作行列之後,於今年年初再發心參加培訓,希望珍惜自己年輕的生命歲月,發揮生命良能,來護持追隨 上人艱辛創建的慈濟志業 (攝影:呂怡德)。畢業於慈青的曹書豪,在加入大愛感恩科技職志合一的工作行列之後,於今年年初再發心參加培訓,希望珍惜自己年輕的生命歲月,發揮生命良能,來護持追隨 證嚴上人艱辛創建的慈濟志業,他分享今年除了工作、再加上培訓課程、又再加上四月份密集參加慈濟五十周年活動,同時周末也需協助家業等等,原本以為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這麼多事情,但是,就如同他這一次所導讀「菩薩志願」 上人所開示的內容,「秉持著一念清淨的初衷,堅定做對的事情,便會做出成果而讓人肯定」,或許就是這一份信念支撐毅力圓滿每件事!

圖說:幸運受邀返回花蓮靜思堂,全程參予慈濟五十演繹的楊竣翔師兄(上圖右)體悟分享,當我們在大愛感恩科技日復一日的工作上班中,若沒有時時自省觀照工作的意義時,就會無法時時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了;而這一點想法正與設計部的廖惠玲師姊(下圖左)不謀而合,工作已超過五年的她,就是一直「因感動而付出、因行動而昇華」,樂在工作自然法喜充滿 (攝影:呂怡德)。這一次很幸運受邀返回花蓮靜思堂,全程參予慈濟五十演繹的楊竣翔師兄,體悟到演繹的呈現不是只專注在個人與團體的動作一致、整齊優美,若沒有回顧到背景相襯照片背後裡當年的意境,瞭解當年慈濟志業的起源是為什麼而做的道理時,是無法很深動傳神的將當年行善初衷的意境給表達出來;這讓竣翔師兄有很深的體認,當我們在大愛感恩科技日復一日的工作上班中,若沒有時時自省觀照,為何要投入環保工作、傳遞人文教育與推廣綠化生活的意義時,就會無法時時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了;而這一點想法正與出席讀書會來自設計部的廖惠玲師姊,心中想法不謀而合,在大愛感恩工作已超過五年的她,就是一直從工作中找到那一份感動點,「因感動而付出、因行動而昇華」,所以不僅自身專業提升,同時,也藉物傳揚環保理念,樂在工作自然法喜充滿。

秉持著大愛感恩科技讀書會的優良傳統,讓每一位出席的同仁都能有發言的機會,或是講一段感動或是分享一句好話祝福大家,這時,還未正式發言的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分享,四月三十日返回花蓮參加五十週年慶典禮的演繹前,原先他也很擔心沒有時間彩排練習而不敢答應,但是珍惜此次五十年才一次難得的機會投入鐘鼓演繹,除了親身參與此次盛會外,也對美國總統歐巴馬及馬英九總統對慈濟的讚歎身受感動,内心也自我期許在 上人的帶領下與全球慈濟人一同匯聚清流、凝聚善念,一起為慈濟的永續來貢獻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圖說:當導讀到「心靈淨土」的時候,李艾錚師姊(圖右)強調 上人教導大家要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慈濟精神來善待法親家人」(攝影:呂怡德)。 

Read more

慈濟五十浴佛恩 讀書集會聚善念

圖說:李鼎銘師兄(圖左一)分享五十年才一次難得的機會投入鐘鼓演繹,除了親身參與此次盛會外,也對美國總統歐巴馬及馬英九總統對慈濟的讚歎身受感動,内心也自我期許在  上人的帶領下與全球慈濟人一同匯聚清流、凝聚善念,一起為慈濟的永續來貢獻心力(攝影:曹書豪)。初夏的五月時光氣候乍暖,甫於母親節、慈濟日與浴佛節活動一結束後,5月11日大愛科技的同仁於每月雙週的週三晚上,接續進行慈濟月刊「衲履足跡」讀書會的活動,透過本次593期月刊「慈濟五十、恆持初衷」的主題,同仁們除了閱讀 上人行腳弘法的開示法義外,也分享從今年四月份以來,積極參予慈濟五十周年慶 – 經藏演繹、朝山參訪、浴佛謝恩…等活動的感動與體悟。

讀書會一開始的時候,當導讀到「心靈淨土」的時候,李艾錚師姊強調 證嚴上人教導大家要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慈濟精神來善待法親家人」,這一份耳熟能詳的道理人人皆知,但是知易行難、也讓她感觸很深,因為往往在事多、急忙的情況下,就會忽略了這一份四神湯的用心;一起參加讀書會的 怡德師兄也有感而發的回應分享,在平日公司忙碌的工作中,當大家在縱向的工作執行與橫向的任務配合時,若能多一分考量對方立場的善解與包容,那麼彼此的合作就會更為融洽而避免無謂的衝突困擾了。

圖說:畢業於慈青的曹書豪,在加入大愛感恩科技職志合一的工作行列之後,於今年年初再發心參加培訓,希望珍惜自己年輕的生命歲月,發揮生命良能,來護持追隨 上人艱辛創建的慈濟志業 (攝影:呂怡德)。畢業於慈青的曹書豪,在加入大愛感恩科技職志合一的工作行列之後,於今年年初再發心參加培訓,希望珍惜自己年輕的生命歲月,發揮生命良能,來護持追隨 證嚴上人艱辛創建的慈濟志業,他分享今年除了工作、再加上培訓課程、又再加上四月份密集參加慈濟五十周年活動,同時周末也需協助家業等等,原本以為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這麼多事情,但是,就如同他這一次所導讀「菩薩志願」 上人所開示的內容,「秉持著一念清淨的初衷,堅定做對的事情,便會做出成果而讓人肯定」,或許就是這一份信念支撐毅力圓滿每件事!

圖說:幸運受邀返回花蓮靜思堂,全程參予慈濟五十演繹的楊竣翔師兄(上圖右)體悟分享,當我們在大愛感恩科技日復一日的工作上班中,若沒有時時自省觀照工作的意義時,就會無法時時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了;而這一點想法正與設計部的廖惠玲師姊(下圖左)不謀而合,工作已超過五年的她,就是一直「因感動而付出、因行動而昇華」,樂在工作自然法喜充滿 (攝影:呂怡德)。這一次很幸運受邀返回花蓮靜思堂,全程參予慈濟五十演繹的楊竣翔師兄,體悟到演繹的呈現不是只專注在個人與團體的動作一致、整齊優美,若沒有回顧到背景相襯照片背後裡當年的意境,瞭解當年慈濟志業的起源是為什麼而做的道理時,是無法很深動傳神的將當年行善初衷的意境給表達出來;這讓竣翔師兄有很深的體認,當我們在大愛感恩科技日復一日的工作上班中,若沒有時時自省觀照,為何要投入環保工作、傳遞人文教育與推廣綠化生活的意義時,就會無法時時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了;而這一點想法正與出席讀書會來自設計部的廖惠玲師姊,心中想法不謀而合,在大愛感恩工作已超過五年的她,就是一直從工作中找到那一份感動點,「因感動而付出、因行動而昇華」,所以不僅自身專業提升,同時,也藉物傳揚環保理念,樂在工作自然法喜充滿。

秉持著大愛感恩科技讀書會的優良傳統,讓每一位出席的同仁都能有發言的機會,或是講一段感動或是分享一句好話祝福大家,這時,還未正式發言的總經理 李鼎銘師兄分享,四月三十日返回花蓮參加五十週年慶典禮的演繹前,原先他也很擔心沒有時間彩排練習而不敢答應,但是珍惜此次五十年才一次難得的機會投入鐘鼓演繹,除了親身參與此次盛會外,也對美國總統歐巴馬及馬英九總統對慈濟的讚歎身受感動,内心也自我期許在 上人的帶領下與全球慈濟人一同匯聚清流、凝聚善念,一起為慈濟的永續來貢獻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 呂怡德 台北內湖報導

圖說:當導讀到「心靈淨土」的時候,李艾錚師姊(圖右)強調 上人教導大家要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慈濟精神來善待法親家人」(攝影:呂怡德)。 

Read more

2016,05/15 高雄合心培訓分享

【對象】高雄委員慈誠新培訓學員
【時間】2016年5月15日(日)10:00-11:00
【地點】高雄靜思堂
20160517-45.jpg 20160517-46.jpg
Read more

2016,05/15 三重慈誠合心分享

【對象】三重慈誠新培訓學員
【時間】2016年5月15日(日)15:10-16:00
【地點】三重聯絡處(241 新北市三重區 中正北路450號)
20160517-43.jpg 20160517-44.jpg
Read more

高雄合心培訓分享

【對象】高雄委員慈誠新培訓學員
【時間】2016年5月15日(日)10:00-11:00
【地點】高雄靜思堂
20160517-45.jpg 20160517-46.jpg
Read more

週六, 14 五 2016

不後悔的選擇─亞太環境友善研討會

圖說:從事健康領域的人員們齊聚澳洲格里菲斯大學,學習與交流於環境友善所做的努力,越南衛生部人員也蒞臨參與。(圖片提供/顏采如)繼法國巴黎氣候峰會之後,一群人持續為地球、人群的健康努力了什麼?
來自臺灣、尼泊爾、印尼、越南、迦納、菲律賓、中國大陸、新加坡、澳洲等九個國家地區的研究人員,2016年2月22至23日齊聚澳洲知名「格里菲斯」大學 (Griffith University),進行「永續發展之環境友善醫院」、「醫療與急難救助」為主題的亞太環境友善研討會。

主辦、協辦單位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格里菲斯大學環境與人口健康中心、國際醫療無害組織、全球綠色健康醫院網絡、慈濟醫療志業、慈濟大學、全球氣候與健康聯盟、澳洲區健康促進醫院網絡、新加坡亞歷山大醫療保健集團邱德拔醫院(大林慈濟醫院姊妹院)以及慈濟布里斯本聯絡處。會中,導入一些高科技設備進行現場連線,讓遠在拉丁美洲等不同時區、國家的相關人士,能同步會議,此外,會議過程全程錄影,以利無法與會者也能隨時線上收看。現場,另有慈青們送給每一位與會者環保杯,慈濟志工則展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和提供美味的素食。

「氣候議題,是大家要一起合作、共同完成的事情。」與大林慈院林名男副院長同行至澳洲的社區醫療部同仁顏采如,兩天下來聆聽近三十位講師精簡卻富精華的分享,讓大家快速抓住重點,不得讚歎講師們的功力與用心。

◎ 慈濟醫療,關心人類與地球健康
圖說:研討會現場,慈濟志工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慈青提供環保杯給與會者。(攝影者/梁佑丞)會議首日,議題討論著重在綠色醫院。氣候與健康聯盟執行長分享了巴黎氣候峰會的公約,各講師則分享如何在醫院推動環保,不僅降低醫院廢棄物造成的環境負擔,更希望經由保護環境降低人類疾病,並帶動其他健康照護部門一同推動綠色醫院。會中,有來自各國的醫療院所代表,印尼、越南衛生部人員也前來參與。

來自花蓮慈濟醫院的王英偉主任以綠色科技與永續經營概念,引導與會者如何讓醫院不只維護病患健康,更要維護地球健康。大林慈院林名男副院長分享醫院長年推動各項健康促進與環保成果,如:垃圾減量與醫療廢棄物分類等,來減低醫院對環境的傷害。林副院長提及,保護環境是慈濟過去二十年來不斷推動的方向,2006年大林慈院歷任院長林俊龍當眾宣誓醫院將以推動健康、保護環境為使命,並以身作則帶動院內同仁。

邱德拔醫院營養治療科主任黃慧嫥說及,他們醫院原本無計畫朝環境友善目標邁進,但過程有試著做些努力,赫然發現能提升病人照護品質、減少廢棄物汙染、降低成本等,而深切感受環境友善的助益。
會議第二天,議題著重在災難救助。災難發生時,政府與民間組織如何合作以應對急難救助之需要,且在面對複合式災難、疫情預防時,健康照護部門又該如何應變以及做好單位間的連結,大家期待透過此次交流,能把寶貴經驗帶回落實。
澳洲昆士蘭省急難救助局局長伊恩麥肯齊 (Iain Mackenzie) 也蒞臨會議,局長分享澳洲近年氣候不調,頻頻遭遇「熱浪」威脅,當天災發生時,僅靠政府單位是很難面對與處理問題。因此,局長特別感恩各國來賓,一起發動民間力量來共同承擔急難救助的責任。「急難救助不僅僅是醫護人員的工作,同時也需要許多不同專業人士與單位共同協助」局長期望各國在面對未來可能的災難,能有更充足的準備。

圖說:於Mater Private Hospital推廣環保的Chris Hill(圖左)、大林慈院林名男副院長(圖中)、亞洲國際無害組織協調負責人(圖右)等人一同與會。(圖片提供/顏采如)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以自身近二十年的救災經驗,分享慈濟人如何投入各種災區、於第一時間膚慰受難者,讓臺灣、慈濟的長情大愛,與更多國際人士分享。
在沒有電源下,慈濟醫療團善用大愛感恩科技LED帽的隨身燈進行診療、在嚴重缺乏手術基礎設施,完成一對雙胞胎接生、在艱困環境,使用環保產品完成發放,即時給予鄉親毛毯、生活包……去年尼泊爾大地震救援,點點滴滴成為簡院長不捨卻引以為榮的回憶。「救災並不是一個人、一個區域的事情,而是需要大眾通力合作才能圓滿達成任務。」帶領首梯慈濟醫療團進入尼泊爾災區的簡院長,說起慈濟印尼分會因與印尼軍方關係深厚,經印尼軍方與尼泊爾政府單位溝通,才能為當地帶來急需的軍用帳篷與慈濟福慧床。

面對災難,慈濟醫療團不只提供義診援助,更藉助慈濟志工及各志業體的良能,整合急難救助與中長期援助,「這樣一個完整的配套措施,才能讓受災民眾得到最大的幫助。」簡院長分享,醫師們以慈悲的心給予病患最真誠的尊重,發揮醫病、醫心的人醫良能,秉著感恩、尊重、愛,慈濟人帶動當地醫師與鄉親投入救災行列,讓鄉親也能從「災民」昇華為手心向下、主動投入救災的人間菩薩。
◎ 當學術與醫療相遇
左圖:慈濟大學邱奕儒博士(左一)、花蓮慈院王英偉主任(左二)、邱德拔醫院營養治療科主任黃慧嫥(左三)等人也蒞臨分享。右圖: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分享尼泊爾賑災之急難救助。(圖片提供/顏采如)此次會議於格里菲斯大學舉辦,擔任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健康促進醫院與環境友善委員會」聯絡人的顏采如,表示與大林慈院有很深的緣分。任教於格里菲斯大學「環境與人口健康中心」主任的朱明若 (Cordia Chu, AM)教授,指導的在職進修博士班學生多半來自非洲、亞太地區,他們所做的研究無非期盼能將理論導入生活或職場,以解決實際問題。而朱老師為主要把健康促進、健康城市等概念引進臺灣的專家,2005年12月大林慈院開始推動健康促進,朱老師也蒞臨指導。2015年2月,采如即陸續接洽、聯絡澳洲會議事宜,經過6月在挪威奧斯陸的健康促進醫院年會與12月巴黎氣候峰會,更促成此次會議成行,傳遞各國相關人士對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視。

格里菲斯大學裡有一棟名為Sir. Samuel Griffith建築物,為完全零碳排放,「讓大家直接參觀,了解他們如何執行,這也是當初選擇在這裡舉辦會議的原因之一。」此外,參與者大多從事健康領域,強調節能減碳、環境友善的同時,學術和醫療範疇卻很少交流,「這兩個領域的人結合在一起討論是很不同的,加上有那麼多國家參與。我們亞太地區的氣候環境相似,所以,我們有共同的挑戰要面對。」
此回會議,有幸邀請了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邱奕儒博士與大家分享有關環境永續經營的信念。邱博士具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認證教師和設計師資格,為引進樸門教育理念的先鋒,樸門 (Permaculture)是永恆的 (permanent)、農業 (agriculture)與文化 (culture)之英文縮寫,由澳洲塔斯瑪尼亞大學教授比爾墨利森 (Bill Mollison) 於1970年代所創。

樸門永續設計是一種創造永續且循環不息系統的設計方式,在天災不斷、水資源與糧食危機的當今,樸門永續設計有其重要意義。致力於樸門教育的邱博士,曾親至中國大陸、喜馬拉雅等地一帶,拜訪受極端氣候影響的族群,協助幾所學校因應極端氣候所帶來的衝擊;初抵達,邱博士先安當地人的心,「你們會怕沒關係!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怎麼適應這樣的極端氣候……」
目前,邱博士於慈濟大學教授及實作樸門永續設計課程,他期許未來能設立「環境友善學院」,匯聚更多有志一同的學子,齊心為地球盡力。
◎ 不放棄改變世界的機會
圖說:格里菲斯大學副校長(圖中前排藍衣)介紹、帶領來賓們參觀零碳排放的Sir. Samuel Griffith大樓。(圖片提供/顏采如)「剛好在氣候峰會後,有關環境友善的議題變得矚目,所以,大家決定推動一個叫做『不後悔的選擇』─做些讓自己和人類不會後悔的選擇,像是太陽能或一些乾淨能源的應用。」此行,除了環保4R,采如也學習永續的4R,第一Relate─認知到議題與自己息息相關且急迫,每個人有責任來做;第二Repeat─做一次看不到效果不要放棄,要重複做並帶動他人一起重複做;第三Reframe─想到氣候變遷就會想到北極熊沒有家,但離人們更近的則是健康問題,把一些訊息重新包裝、調整,讓醫師們知道其實當醫師也可以愛護地球、做環保;第四Reverse─讓醫療同仁們省思,從一個流程面或做一個動作的當下,能怎麼節能或降低廢棄物。

「一個人可以把一件事做得很快,但要把一件事做得完善,需要一群人的力量。」想讓極端氣候、全球暖化的進程往回退一點,采如感受到需要眾人來改變,她很感動及讚歎澳洲人的環保意識高,「許多慈濟志工的家就是用太陽能,他們沒繳過電費,往往白天的太陽輻射能產生多餘的電,他們就賣給電力公司。」

圖說: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小至個人、大至群體,若每人願意往善的標的前進一點點,無形效益會是多可觀,美好未來也不再是想像。2005年12月大林慈院開始推動健康促進,2007年林副院長偕同社區醫療部同仁陳鈞博首次參與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的健康促進研討會,醫院並於當年通過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總部轄下的健康促進醫院網絡聯盟。
2012年,醫院獲WHO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頒「國際健康促進醫院典範獎」,2014年榮獲健康促進醫院與環境友善國際委員會「第一屆國際低碳醫院團隊合作最佳案例」,更於2015年法國巴黎氣候峰會上獲國際醫療無害組織頒發「2020健康照護氣候挑戰」領導金獎及災難復原力銀獎。

「只要有機會,期待透過各種會議場合,把綠色醫院、健康促進觀念推展出去甚至帶動。」去年3月在新加坡舉辦的國際人醫論壇,直至今年3月在菲律賓舉辦的國際人醫論壇,林副院長無不把握機會分享大林慈院推動醫療廢棄物與再生資源清理、資源減量回收再利用、中水回收、環保餐具使用、推廣素食等成效,預計今年6月前往美國耶魯大學繼續分享。

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小至個人、大至群體,若每人願意往善的標的前進一點點,無形效益會是多可觀,美好未來也不再是想像。

【後記】
簡守信院長、林名男副院長、顏采如等一行人,另外參觀了當地慈善機構提供給街友居住、職訓的街友中心,從硬體設備至情境布置,在在傳達對街友的尊重與照顧。澳洲慈濟人則預計今年7月,將在街友中心旁的義診中心提供服務。

2016/02/22-23大林慈院日誌
(文稿提供/澳洲布里斯本慈濟志工盧威程,整理/院長室文史資料組謝明芳,圖片提供/社區醫療部顏采如)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將展示產品賣出所得捐獻給澳洲義診中心,會議後志工受邀到其他單位分享產品背後的故事並傳達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 

Read more

不後悔的選擇─亞太環境友善研討會

圖說:從事健康領域的人員們齊聚澳洲格里菲斯大學,學習與交流於環境友善所做的努力,越南衛生部人員也蒞臨參與。(圖片提供/顏采如)繼法國巴黎氣候峰會之後,一群人持續為地球、人群的健康努力了什麼?
來自臺灣、尼泊爾、印尼、越南、迦納、菲律賓、中國大陸、新加坡、澳洲等九個國家地區的研究人員,2016年2月22至23日齊聚澳洲知名「格里菲斯」大學 (Griffith University),進行「永續發展之環境友善醫院」、「醫療與急難救助」為主題的亞太環境友善研討會。

主辦、協辦單位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格里菲斯大學環境與人口健康中心、國際醫療無害組織、全球綠色健康醫院網絡、慈濟醫療志業、慈濟大學、全球氣候與健康聯盟、澳洲區健康促進醫院網絡、新加坡亞歷山大醫療保健集團邱德拔醫院(大林慈濟醫院姊妹院)以及慈濟布里斯本聯絡處。會中,導入一些高科技設備進行現場連線,讓遠在拉丁美洲等不同時區、國家的相關人士,能同步會議,此外,會議過程全程錄影,以利無法與會者也能隨時線上收看。現場,另有慈青們送給每一位與會者環保杯,慈濟志工則展示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和提供美味的素食。

「氣候議題,是大家要一起合作、共同完成的事情。」與大林慈院林名男副院長同行至澳洲的社區醫療部同仁顏采如,兩天下來聆聽近三十位講師精簡卻富精華的分享,讓大家快速抓住重點,不得讚歎講師們的功力與用心。

◎ 慈濟醫療,關心人類與地球健康
圖說:研討會現場,慈濟志工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慈青提供環保杯給與會者。(攝影者/梁佑丞)會議首日,議題討論著重在綠色醫院。氣候與健康聯盟執行長分享了巴黎氣候峰會的公約,各講師則分享如何在醫院推動環保,不僅降低醫院廢棄物造成的環境負擔,更希望經由保護環境降低人類疾病,並帶動其他健康照護部門一同推動綠色醫院。會中,有來自各國的醫療院所代表,印尼、越南衛生部人員也前來參與。

來自花蓮慈濟醫院的王英偉主任以綠色科技與永續經營概念,引導與會者如何讓醫院不只維護病患健康,更要維護地球健康。大林慈院林名男副院長分享醫院長年推動各項健康促進與環保成果,如:垃圾減量與醫療廢棄物分類等,來減低醫院對環境的傷害。林副院長提及,保護環境是慈濟過去二十年來不斷推動的方向,2006年大林慈院歷任院長林俊龍當眾宣誓醫院將以推動健康、保護環境為使命,並以身作則帶動院內同仁。

邱德拔醫院營養治療科主任黃慧嫥說及,他們醫院原本無計畫朝環境友善目標邁進,但過程有試著做些努力,赫然發現能提升病人照護品質、減少廢棄物汙染、降低成本等,而深切感受環境友善的助益。
會議第二天,議題著重在災難救助。災難發生時,政府與民間組織如何合作以應對急難救助之需要,且在面對複合式災難、疫情預防時,健康照護部門又該如何應變以及做好單位間的連結,大家期待透過此次交流,能把寶貴經驗帶回落實。
澳洲昆士蘭省急難救助局局長伊恩麥肯齊 (Iain Mackenzie) 也蒞臨會議,局長分享澳洲近年氣候不調,頻頻遭遇「熱浪」威脅,當天災發生時,僅靠政府單位是很難面對與處理問題。因此,局長特別感恩各國來賓,一起發動民間力量來共同承擔急難救助的責任。「急難救助不僅僅是醫護人員的工作,同時也需要許多不同專業人士與單位共同協助」局長期望各國在面對未來可能的災難,能有更充足的準備。

圖說:於Mater Private Hospital推廣環保的Chris Hill(圖左)、大林慈院林名男副院長(圖中)、亞洲國際無害組織協調負責人(圖右)等人一同與會。(圖片提供/顏采如)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以自身近二十年的救災經驗,分享慈濟人如何投入各種災區、於第一時間膚慰受難者,讓臺灣、慈濟的長情大愛,與更多國際人士分享。
在沒有電源下,慈濟醫療團善用大愛感恩科技LED帽的隨身燈進行診療、在嚴重缺乏手術基礎設施,完成一對雙胞胎接生、在艱困環境,使用環保產品完成發放,即時給予鄉親毛毯、生活包……去年尼泊爾大地震救援,點點滴滴成為簡院長不捨卻引以為榮的回憶。「救災並不是一個人、一個區域的事情,而是需要大眾通力合作才能圓滿達成任務。」帶領首梯慈濟醫療團進入尼泊爾災區的簡院長,說起慈濟印尼分會因與印尼軍方關係深厚,經印尼軍方與尼泊爾政府單位溝通,才能為當地帶來急需的軍用帳篷與慈濟福慧床。

面對災難,慈濟醫療團不只提供義診援助,更藉助慈濟志工及各志業體的良能,整合急難救助與中長期援助,「這樣一個完整的配套措施,才能讓受災民眾得到最大的幫助。」簡院長分享,醫師們以慈悲的心給予病患最真誠的尊重,發揮醫病、醫心的人醫良能,秉著感恩、尊重、愛,慈濟人帶動當地醫師與鄉親投入救災行列,讓鄉親也能從「災民」昇華為手心向下、主動投入救災的人間菩薩。
◎ 當學術與醫療相遇
左圖:慈濟大學邱奕儒博士(左一)、花蓮慈院王英偉主任(左二)、邱德拔醫院營養治療科主任黃慧嫥(左三)等人也蒞臨分享。右圖:臺中慈院簡守信院長分享尼泊爾賑災之急難救助。(圖片提供/顏采如)此次會議於格里菲斯大學舉辦,擔任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健康促進醫院與環境友善委員會」聯絡人的顏采如,表示與大林慈院有很深的緣分。任教於格里菲斯大學「環境與人口健康中心」主任的朱明若 (Cordia Chu, AM)教授,指導的在職進修博士班學生多半來自非洲、亞太地區,他們所做的研究無非期盼能將理論導入生活或職場,以解決實際問題。而朱老師為主要把健康促進、健康城市等概念引進臺灣的專家,2005年12月大林慈院開始推動健康促進,朱老師也蒞臨指導。2015年2月,采如即陸續接洽、聯絡澳洲會議事宜,經過6月在挪威奧斯陸的健康促進醫院年會與12月巴黎氣候峰會,更促成此次會議成行,傳遞各國相關人士對環境永續發展的重視。

格里菲斯大學裡有一棟名為Sir. Samuel Griffith建築物,為完全零碳排放,「讓大家直接參觀,了解他們如何執行,這也是當初選擇在這裡舉辦會議的原因之一。」此外,參與者大多從事健康領域,強調節能減碳、環境友善的同時,學術和醫療範疇卻很少交流,「這兩個領域的人結合在一起討論是很不同的,加上有那麼多國家參與。我們亞太地區的氣候環境相似,所以,我們有共同的挑戰要面對。」
此回會議,有幸邀請了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邱奕儒博士與大家分享有關環境永續經營的信念。邱博士具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認證教師和設計師資格,為引進樸門教育理念的先鋒,樸門 (Permaculture)是永恆的 (permanent)、農業 (agriculture)與文化 (culture)之英文縮寫,由澳洲塔斯瑪尼亞大學教授比爾墨利森 (Bill Mollison) 於1970年代所創。

樸門永續設計是一種創造永續且循環不息系統的設計方式,在天災不斷、水資源與糧食危機的當今,樸門永續設計有其重要意義。致力於樸門教育的邱博士,曾親至中國大陸、喜馬拉雅等地一帶,拜訪受極端氣候影響的族群,協助幾所學校因應極端氣候所帶來的衝擊;初抵達,邱博士先安當地人的心,「你們會怕沒關係!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怎麼適應這樣的極端氣候……」
目前,邱博士於慈濟大學教授及實作樸門永續設計課程,他期許未來能設立「環境友善學院」,匯聚更多有志一同的學子,齊心為地球盡力。
◎ 不放棄改變世界的機會
圖說:格里菲斯大學副校長(圖中前排藍衣)介紹、帶領來賓們參觀零碳排放的Sir. Samuel Griffith大樓。(圖片提供/顏采如)「剛好在氣候峰會後,有關環境友善的議題變得矚目,所以,大家決定推動一個叫做『不後悔的選擇』─做些讓自己和人類不會後悔的選擇,像是太陽能或一些乾淨能源的應用。」此行,除了環保4R,采如也學習永續的4R,第一Relate─認知到議題與自己息息相關且急迫,每個人有責任來做;第二Repeat─做一次看不到效果不要放棄,要重複做並帶動他人一起重複做;第三Reframe─想到氣候變遷就會想到北極熊沒有家,但離人們更近的則是健康問題,把一些訊息重新包裝、調整,讓醫師們知道其實當醫師也可以愛護地球、做環保;第四Reverse─讓醫療同仁們省思,從一個流程面或做一個動作的當下,能怎麼節能或降低廢棄物。

「一個人可以把一件事做得很快,但要把一件事做得完善,需要一群人的力量。」想讓極端氣候、全球暖化的進程往回退一點,采如感受到需要眾人來改變,她很感動及讚歎澳洲人的環保意識高,「許多慈濟志工的家就是用太陽能,他們沒繳過電費,往往白天的太陽輻射能產生多餘的電,他們就賣給電力公司。」

圖說: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小至個人、大至群體,若每人願意往善的標的前進一點點,無形效益會是多可觀,美好未來也不再是想像。2005年12月大林慈院開始推動健康促進,2007年林副院長偕同社區醫療部同仁陳鈞博首次參與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的健康促進研討會,醫院並於當年通過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總部轄下的健康促進醫院網絡聯盟。
2012年,醫院獲WHO健康促進醫院國際網絡頒「國際健康促進醫院典範獎」,2014年榮獲健康促進醫院與環境友善國際委員會「第一屆國際低碳醫院團隊合作最佳案例」,更於2015年法國巴黎氣候峰會上獲國際醫療無害組織頒發「2020健康照護氣候挑戰」領導金獎及災難復原力銀獎。

「只要有機會,期待透過各種會議場合,把綠色醫院、健康促進觀念推展出去甚至帶動。」去年3月在新加坡舉辦的國際人醫論壇,直至今年3月在菲律賓舉辦的國際人醫論壇,林副院長無不把握機會分享大林慈院推動醫療廢棄物與再生資源清理、資源減量回收再利用、中水回收、環保餐具使用、推廣素食等成效,預計今年6月前往美國耶魯大學繼續分享。

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小至個人、大至群體,若每人願意往善的標的前進一點點,無形效益會是多可觀,美好未來也不再是想像。

【後記】
簡守信院長、林名男副院長、顏采如等一行人,另外參觀了當地慈善機構提供給街友居住、職訓的街友中心,從硬體設備至情境布置,在在傳達對街友的尊重與照顧。澳洲慈濟人則預計今年7月,將在街友中心旁的義診中心提供服務。

2016/02/22-23大林慈院日誌
(文稿提供/澳洲布里斯本慈濟志工盧威程,整理/院長室文史資料組謝明芳,圖片提供/社區醫療部顏采如)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將展示產品賣出所得捐獻給澳洲義診中心,會議後志工受邀到其他單位分享產品背後的故事並傳達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 

Read more

2016,05/14 淡水士林環教研習活動

【對象】淡水/士林親子成長班
【時間】2016年5月14日(六)08:00-12:00
【地點】關渡園區(112 台北市北投區 大度路三段110號)
Read more

2016,05/14 新泰孝親感恩&門市開幕

【對象】社區會眾
【時間】2016年5月14日(六)
【地點】新泰聯絡處(242 新北市新莊區 新泰路421號B1)
20160517-53.jpg 20160517-52.jpg
20160517-51.jp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