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2016
週四, 03 三月 2016
汐止環境教育研習籌辦會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6年3月2日 19:00-21:00
【地點】汐止聯絡處 (221 新北市汐止區 福德一路392巷50號)

Read more
大愛不止息 永續善不變
- Article Details
又到歲末年冬的季節,大愛感恩12月10日成立滿七周年。上人呼籲推動環保也滿25周年了,感恩說不盡。慈濟走過半世紀、明年將屆滿五十周年,回顧過去,歷程中,困難、質疑從未曾一日間斷。面對考驗,我們為慈濟做了什麼?在工作崗位,唯有用心與付出,以「感恩、尊重、愛」精神待人接物。
即將於12月25日出刊的「綠菩提第16期 2015冬季號」,本期以『大愛永續、善心不變』為主題。在變化與改革的時代中,變化已是常態。大愛感恩科技不變的是「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以及『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還有不變的是將盈餘100%回饋慈善、成為社會企業典範,我們期待能引領全球,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綠色心品牌」,用大手牽小手。
說到大手牽小手,大愛感恩11月響應製衣公會「為公益挺身健行 - 支持『人安基金會』及『一粒麥子基金會』」。另外,歲末,大愛感恩與新竹慢飛兒社會企業合作,大愛感恩科技除了完全免費提供環保圍巾,也盡心盡力協助推廣慢飛兒之重度身心障礙者製作的咖啡年節禮盒,最終收入完全歸慢飛兒所有。期待透過這樣的方式,與台灣其他社會企業一起努力,也讓弱勢族群能過一個暖身、暖心的年節。
大愛人物紀事,這次要為大家介紹堪稱世界最高、最乾淨的慈濟上海長風會所五樓平台的環保站,在寸土寸金的東方明珠上海,尤其難能可貴。我們去採訪時正值中秋時節,一旁長風公園內桂花盛開,淡淡的花香散逸在風中,長風會所「城市礦產煉金廠」在此,「香、德」益彰,頭頂上的棚架欄杆,可搭起整排帳棚遮蔽陽光,容納最少300人同時在此進行資源分類。環保幹事林咸尹師兄從建站一開始就宣導「厲」行「清淨在源頭,垃圾不進站」,加上上海師兄、師姊們彼此精進,因此在高科技園區營造出這麼一座清新、潔淨的環保教育站,令人印象深刻。
八里(八仙樂園)粉塵爆炸屆滿半年,慈濟志工陪伴家屬安住身心,讓醫師可以專心照顧,到現在傷患陸陸續續出院,志工也趕快去做家庭訪視,用心陪伴他們走出陰霾。燒燙傷患者漫漫復健之路剛開始,以往壓力衣的厚重悶熱,病患備感不舒適,上人指示大愛感恩科技結合各方力量,研發改良,開發涼感壓力布,大愛感恩科技在技術上不停的研發布料機能性,更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將自己的專業投入在「利益群生」上面來回饋社會。
吉祥物大愛狗、感恩貓心芽故事,這次為大家說一個父親教導兒子做一件能永生難忘、且一生都會很快樂的事。等到兒子長大,永生難忘父親教導:『行善不能等,有機會能及時助人,就是很有福之人』。此外與大家分享,為了提醒大家地球暖化造成北極熊、企鵝、海豹南北極地動物居住環境越來越少,大愛感恩科技以極地動物圖案,製作「愛護動物毛毯禮盒」,入圍「金點設計獎」和「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攜手合作之「年度特別獎」競賽。入圍共有四項作品,還包括靜思福慧床,期許眾人們,以一顆愛謢的地球心,從生活中力行節能減碳,共同友善環境。
在環保資訊單元,特別為大家介紹大愛感恩用寶特瓶蓋製作的文具資料夾。塑膠已經融入我們生活之中,人們享受它所帶來的『效益』,卻忽略塑膠所帶來的『災難』,淨灘數據顯示,塑膠瓶蓋連續多年名列海灘垃圾前茅。大量的瓶蓋不僅造成環境汙染,更令人痛心的是,不少海洋生物: 例如海龜、海鳥也因誤食瓶蓋而死,海邊的寄居蟹找不到貝殼,竟背著瓶蓋棲身。
為了減少寶特瓶瓶蓋對地球的傷害,大愛感恩科技2014年與塑膠中心一起合作開發,使用回收的寶特瓶瓶蓋(藍、綠、白,2號HDPE高密度聚乙烯,及5號PP聚丙烯),製作筆記本與資料夾。今年歲末祝福前推出包含『分層式L夾』、『A5筆記本』、『A6筆記本』、『風琴夾』、『L型資料夾』及『活頁資料冊』等6款環保再生文具用品,藉由此項產品的應用,讓物命能夠延續,也讓十方大德體驗這眾口『塑』金的生活智慧。
天氣日漸變冷,「溫情人間,愛暖心田。」大愛環保織品為大家介紹暖心圍巾。圍巾起源於北方地區,最初只是簡單的禦寒保暖功能。服裝專家表示,圍巾也是配飾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為它的實用性以及變化萬千的功能性與裝飾性。也因為沒有明顯流行之分,選禮物或冬天贈禮時,都會選圍巾,代表關懷,是一種給你溫暖的表示。一直以來大愛感恩沒有環保針織圍巾產品,因為大愛感恩堅持環保大愛紗再生成分必須要百分之五十以上含量,開發過程中,紗線經過反覆捻製、測試,以及多次試做,才成功克服困難,達到手感、蓬鬆、柔軟等令人滿意之產品。
另外一項孝親產品利用遠紅外線具有依磁波振動傳導、活血通路的效果,開發出『環保孝親遠紅外線保暖襪』,保暖且促進血液循環,特殊兩層纖維,有吸溼排汗設計,底部加厚吸震,讓長時間站立或走動時像踩在軟墊般舒適。
『暖心針織圍巾』展現簡約高雅的特質、『遠紅外線保暖襪』環保孝親的意涵,最重要的是每樣織品都傳遞著環保菩薩的溫暖,護身心、暖人間,更讓如藍天之慈愛藍開闊我們的胸襟。
靜思人文出版《出泥蓮花》,點出,我們人人身處貪瞋癡的五濁惡世,紛紛擾擾、假假真真,如同在污泥之中;但這也是養分的來源,修行的所在。畢竟,人與環境,相成相生,是非善惡,只在一念之間;我們需要智轉煩惱,慧淨無明。期許自己像出泥蓮花,風華脫穎而出,進而自度度人,濟度眾生。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
推薦閱覽
2015年冬季號第十六期
大愛不止息 永續善不變
- Article Details
又到歲末年冬的季節,大愛感恩12月10日成立滿七周年。上人呼籲推動環保也滿25周年了,感恩說不盡。慈濟走過半世紀、明年將屆滿五十周年,回顧過去,歷程中,困難、質疑從未曾一日間斷。面對考驗,我們為慈濟做了什麼?在工作崗位,唯有用心與付出,以「感恩、尊重、愛」精神待人接物。
即將於12月25日出刊的「綠菩提第16期 2015冬季號」,本期以『大愛永續、善心不變』為主題。在變化與改革的時代中,變化已是常態。大愛感恩科技不變的是「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以及『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還有不變的是將盈餘100%回饋慈善、成為社會企業典範,我們期待能引領全球,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綠色心品牌」,用大手牽小手。
說到大手牽小手,大愛感恩11月響應製衣公會「為公益挺身健行 - 支持『人安基金會』及『一粒麥子基金會』」。另外,歲末,大愛感恩與新竹慢飛兒社會企業合作,大愛感恩科技除了完全免費提供環保圍巾,也盡心盡力協助推廣慢飛兒之重度身心障礙者製作的咖啡年節禮盒,最終收入完全歸慢飛兒所有。期待透過這樣的方式,與台灣其他社會企業一起努力,也讓弱勢族群能過一個暖身、暖心的年節。
大愛人物紀事,這次要為大家介紹堪稱世界最高、最乾淨的慈濟上海長風會所五樓平台的環保站,在寸土寸金的東方明珠上海,尤其難能可貴。我們去採訪時正值中秋時節,一旁長風公園內桂花盛開,淡淡的花香散逸在風中,長風會所「城市礦產煉金廠」在此,「香、德」益彰,頭頂上的棚架欄杆,可搭起整排帳棚遮蔽陽光,容納最少300人同時在此進行資源分類。環保幹事林咸尹師兄從建站一開始就宣導「厲」行「清淨在源頭,垃圾不進站」,加上上海師兄、師姊們彼此精進,因此在高科技園區營造出這麼一座清新、潔淨的環保教育站,令人印象深刻。
八里(八仙樂園)粉塵爆炸屆滿半年,慈濟志工陪伴家屬安住身心,讓醫師可以專心照顧,到現在傷患陸陸續續出院,志工也趕快去做家庭訪視,用心陪伴他們走出陰霾。燒燙傷患者漫漫復健之路剛開始,以往壓力衣的厚重悶熱,病患備感不舒適,上人指示大愛感恩科技結合各方力量,研發改良,開發涼感壓力布,大愛感恩科技在技術上不停的研發布料機能性,更肩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將自己的專業投入在「利益群生」上面來回饋社會。
吉祥物大愛狗、感恩貓心芽故事,這次為大家說一個父親教導兒子做一件能永生難忘、且一生都會很快樂的事。等到兒子長大,永生難忘父親教導:『行善不能等,有機會能及時助人,就是很有福之人』。此外與大家分享,為了提醒大家地球暖化造成北極熊、企鵝、海豹南北極地動物居住環境越來越少,大愛感恩科技以極地動物圖案,製作「愛護動物毛毯禮盒」,入圍「金點設計獎」和「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攜手合作之「年度特別獎」競賽。入圍共有四項作品,還包括靜思福慧床,期許眾人們,以一顆愛謢的地球心,從生活中力行節能減碳,共同友善環境。
在環保資訊單元,特別為大家介紹大愛感恩用寶特瓶蓋製作的文具資料夾。塑膠已經融入我們生活之中,人們享受它所帶來的『效益』,卻忽略塑膠所帶來的『災難』,淨灘數據顯示,塑膠瓶蓋連續多年名列海灘垃圾前茅。大量的瓶蓋不僅造成環境汙染,更令人痛心的是,不少海洋生物: 例如海龜、海鳥也因誤食瓶蓋而死,海邊的寄居蟹找不到貝殼,竟背著瓶蓋棲身。
為了減少寶特瓶瓶蓋對地球的傷害,大愛感恩科技2014年與塑膠中心一起合作開發,使用回收的寶特瓶瓶蓋(藍、綠、白,2號HDPE高密度聚乙烯,及5號PP聚丙烯),製作筆記本與資料夾。今年歲末祝福前推出包含『分層式L夾』、『A5筆記本』、『A6筆記本』、『風琴夾』、『L型資料夾』及『活頁資料冊』等6款環保再生文具用品,藉由此項產品的應用,讓物命能夠延續,也讓十方大德體驗這眾口『塑』金的生活智慧。
天氣日漸變冷,「溫情人間,愛暖心田。」大愛環保織品為大家介紹暖心圍巾。圍巾起源於北方地區,最初只是簡單的禦寒保暖功能。服裝專家表示,圍巾也是配飾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為它的實用性以及變化萬千的功能性與裝飾性。也因為沒有明顯流行之分,選禮物或冬天贈禮時,都會選圍巾,代表關懷,是一種給你溫暖的表示。一直以來大愛感恩沒有環保針織圍巾產品,因為大愛感恩堅持環保大愛紗再生成分必須要百分之五十以上含量,開發過程中,紗線經過反覆捻製、測試,以及多次試做,才成功克服困難,達到手感、蓬鬆、柔軟等令人滿意之產品。
另外一項孝親產品利用遠紅外線具有依磁波振動傳導、活血通路的效果,開發出『環保孝親遠紅外線保暖襪』,保暖且促進血液循環,特殊兩層纖維,有吸溼排汗設計,底部加厚吸震,讓長時間站立或走動時像踩在軟墊般舒適。
『暖心針織圍巾』展現簡約高雅的特質、『遠紅外線保暖襪』環保孝親的意涵,最重要的是每樣織品都傳遞著環保菩薩的溫暖,護身心、暖人間,更讓如藍天之慈愛藍開闊我們的胸襟。
靜思人文出版《出泥蓮花》,點出,我們人人身處貪瞋癡的五濁惡世,紛紛擾擾、假假真真,如同在污泥之中;但這也是養分的來源,修行的所在。畢竟,人與環境,相成相生,是非善惡,只在一念之間;我們需要智轉煩惱,慧淨無明。期許自己像出泥蓮花,風華脫穎而出,進而自度度人,濟度眾生。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
推薦閱覽
2015年冬季號第十六期
環保過年無休 社區長輩熱情投入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志工推動環保,沒有假期,過年期間,福州志工依舊在社區,帶動民眾分類回收,許多長輩熱情參與,希望社區的環境衛生,有每個人的小小貢獻。
中國人過年,總要過了元宵節,才算把年過完,趁著年味還在,福州慈濟志工,在社區帶動民眾做環保,這群長輩們付出不落人後。
社區老人協會長 吳培焜:「你們來講為人民服務,我們就做,我們老人家反正在家,也是閒著沒事幹,多出來活動活動,對自己的身體也會好。」
這天在社區裡,幾乎家家戶戶都來湊熱鬧,慈濟志工還特地準備環保酵素,宣導果皮廚餘的妙用。
慈濟志工:「它是紅糖跟水果皮做的,所以沒有汙染 (全天然的),自己做的,三個月發酵,拖地板如果加進去,然後夏天的時候如果驅蚊,那個都可以 非常好這個。」
除了打掃環境,志工也提供義診服務,幾位小志工,在介紹環保織品的同時,自己也學到了環保知識。
小志工 吳妍菲:「平常大家去買菜的時候,建議大家不要用那個,菜市場的那種塑膠袋。」
社區民眾 柳王臻:「我們就是應該減少,這些危害的產生,減少這些垃圾的產生,如果有的話,可以拿去回收,然後再做出一些能用的東西。」
慈濟的環保活動,讓社區的過年氣氛更加濃厚,也讓濕冷的冬日,更添溫暖。
胡穎 魏秀芬 江星瑩 袁靜 真善美志工-福建報導 Read more
年輕人突發奇想 發明海洋吸塵器
- Article Details

專家調查,海洋裡的塑膠垃圾,高達725萬公噸,傳統使用船隻拖網撈垃圾,效果不彰。荷蘭年輕人史萊特(Boyan Slat),幾年前在希臘潛水,發現海裡的塑膠袋,比魚還多,開始思考解決辦法,提出一個「海洋吸塵器」的構想,希望能夠清除海洋垃圾。
大海裡充斥著許多,不該在海中見到的垃圾,靠著潛水伕一個一個撿,根本不可能有清乾淨的一天。
科學家發現,到了2020年,5大洋環流表層的塑膠垃圾,高達725萬公噸,相當於1000座艾菲爾鐵塔,這麼大的垃圾量,專家估計要花7萬9千年,才能修復,但透過海洋自我淨化能力,只需要5年,就可以完成
發明家 史萊特:「如果海洋可以朝你而來,那你何必去追逐海洋呢,透過在船上裝網子,讓洋流做該做的工作,大筆資金,人力和汙染,就可以省下來了。」
這個稚氣未脫的年輕人,叫做史萊特(BoyanSlat),來自荷蘭,今年只有20歲,提出了「海洋吸塵器」的新構想。
海洋吸塵器外型像一隻巨型的魟魚,24個大型平台,以「之」字型排開,固定在洋流經過的地方,帶著垃圾的洋流經過時,就會被吸起,再利用離心力濾掉浮游生物,只剩下塑膠留在平台上。而且這個平台,完全不用依賴化石燃料。
發明家 史萊特:「這個平台能夠完全自行接收,來自太陽、洋流和海洋的能量,最好的平台形狀就是魟魚狀,我們能夠保證在最惡劣的天氣,也能接觸到海洋每一個角落。」
透過這個方法,比傳統清理方式快了7900倍,成本只需要以往的百分之3。史萊特估計,如果計劃成功,這些海底垃圾轉賣後,可以創造高達新台幣16億的收入。這項計畫2016年,就會在日本和韓國之間的對馬島,正式展開,會持續進行5年。
魏德琦 林亭函 編譯 APTN RTV Read more
週三, 02 三月 2016
綠能研發護大地 廢衣回收續物命
- Article Details
一般舊衣回收,會先透過人力,從性別、種類分類開始,再辨識衣服「新、舊、好、壞」,衣物沒有破洞或汙漬,才會當「二手衣」再利用。但只要衣物有破洞或汙漬等,都將視為「廢衣」,只能以垃圾處理。為了能將「廢衣」回收、再利用,做到「零廢」, 大愛感恩科技從2015年開始執行「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專案,並已實際將回收廢棄聚酯纖維 (Polyester, PET) 紡織品與PET紡織品下腳料,成功再製成新的紡織品。然而,未來「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有一個成功關鍵,那就是還必須擁有有效率的廢棄紡織品「辨識、分類及回收」通路。因此,2月24日下午,大愛感恩研發部特邀請 憶源實業 吳錦福、東方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王文良經理來到大愛感恩科技,討論布料識別機的開發,以利建立這個回收通路辨識廢棄紡織品之能力。
紡織品種類很多,不同種類回收紡織品混用,將造成再製品質不好。大愛感恩為了將廢棄紡織品能有效回收利用,初期除了收集大愛感恩自己產製的廢棄PET紡織品外,也與憶源實業 吳錦福 合作收集布廠的廢棄布料,但因布料成分繁雜,一般人難以肉眼正確辨識紡織品原料為何,如要分辨純PET材質,需要依靠研發人員採樣收集、精密儀器分析後,才能精確分類紡織品原料,這階段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
大愛感恩科技與東方光能合作共同研發布料辨識儀器,希望設計快速、精準、簡易操作判讀的辨識儀器,將眾多廢棄紡織品正確分類,進而有效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現階段已經開發出簡易布料辨識,可以正確分辨出PET、尼龍、生物纖維等紡織類原料,後續大愛感恩科技還會與東方光能、憶源實業繼續合作,並建立廢棄紡織品分類系統。
東方光能王文良經理表示:「這次很榮幸與很高興,能和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在廢棄紡織品、紡織原料回收,雖然評估上已經超出公司研發範圍,因為我們非常認同慈濟的環保理念,嘗試的去開發,在過程中出呼我們的意料的順利。剛好公司展握相關的(光測)技術,也感恩林博士這邊的貢獻,很感恩有這個榮幸,與大愛感恩合作,順利完成布料辨識機的原型,雖然還有一些要改進的地方,衣定會繼續努力。」
憶源實業 吳錦福:「今天很感恩有這個榮幸,受林正雄博士邀請來測試紡織品材質,測試的結果都很不錯,讓我感覺辨識度將近百分百。很感動大愛感恩力行環境保護,進行舊衣回收計畫,往後希望可以再擴大全民運動,將廢棄衣物、紡織原料再利用,盡每個人愛護地球的一點心力。」
「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大愛感恩期許開始希望從自身開始,建立準確的廢棄紡織品回收系統,從慈濟環保園站開始,進而推廣到紡織產業、舊衣回收廠等,正確地將廢棄資源回收,落實清淨在源頭的精神,讓地球資源永續,共創美麗家園。
大愛感恩科技 黃毓瑾、曹書豪 台北內湖區報導
20120716《小人物大英雄》舊衣回收箱的祕密
綠能研發護大地 廢衣回收續物命
- Article Details
一般舊衣回收,會先透過人力,從性別、種類分類開始,再辨識衣服「新、舊、好、壞」,衣物沒有破洞或汙漬,才會當「二手衣」再利用。但只要衣物有破洞或汙漬等,都將視為「廢衣」,只能以垃圾處理。為了能將「廢衣」回收、再利用,做到「零廢」, 大愛感恩科技從2015年開始執行「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專案,並已實際將回收廢棄聚酯纖維 (Polyester, PET) 紡織品與PET紡織品下腳料,成功再製成新的紡織品。然而,未來「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有一個成功關鍵,那就是還必須擁有有效率的廢棄紡織品「辨識、分類及回收」通路。因此,2月24日下午,大愛感恩研發部特邀請 憶源實業 吳錦福、東方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王文良經理來到大愛感恩科技,討論布料識別機的開發,以利建立這個回收通路辨識廢棄紡織品之能力。
紡織品種類很多,不同種類回收紡織品混用,將造成再製品質不好。大愛感恩為了將廢棄紡織品能有效回收利用,初期除了收集大愛感恩自己產製的廢棄PET紡織品外,也與憶源實業 吳錦福 合作收集布廠的廢棄布料,但因布料成分繁雜,一般人難以肉眼正確辨識紡織品原料為何,如要分辨純PET材質,需要依靠研發人員採樣收集、精密儀器分析後,才能精確分類紡織品原料,這階段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
大愛感恩科技與東方光能合作共同研發布料辨識儀器,希望設計快速、精準、簡易操作判讀的辨識儀器,將眾多廢棄紡織品正確分類,進而有效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現階段已經開發出簡易布料辨識,可以正確分辨出PET、尼龍、生物纖維等紡織類原料,後續大愛感恩科技還會與東方光能、憶源實業繼續合作,並建立廢棄紡織品分類系統。
東方光能王文良經理表示:「這次很榮幸與很高興,能和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在廢棄紡織品、紡織原料回收,雖然評估上已經超出公司研發範圍,因為我們非常認同慈濟的環保理念,嘗試的去開發,在過程中出呼我們的意料的順利。剛好公司展握相關的(光測)技術,也感恩林博士這邊的貢獻,很感恩有這個榮幸,與大愛感恩合作,順利完成布料辨識機的原型,雖然還有一些要改進的地方,衣定會繼續努力。」
憶源實業 吳錦福:「今天很感恩有這個榮幸,受林正雄博士邀請來測試紡織品材質,測試的結果都很不錯,讓我感覺辨識度將近百分百。很感動大愛感恩力行環境保護,進行舊衣回收計畫,往後希望可以再擴大全民運動,將廢棄衣物、紡織原料再利用,盡每個人愛護地球的一點心力。」
「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大愛感恩期許開始希望從自身開始,建立準確的廢棄紡織品回收系統,從慈濟環保園站開始,進而推廣到紡織產業、舊衣回收廠等,正確地將廢棄資源回收,落實清淨在源頭的精神,讓地球資源永續,共創美麗家園。
大愛感恩科技 黃毓瑾、曹書豪 台北內湖區報導
20120716《小人物大英雄》舊衣回收箱的祕密
過年環保吊飾 Environmental Charm
- Article Details
Over the holiday, residents might have left over red envelopes from the Lunar New Year. Next we see how we can give these items a second lease on life.
過年後,可能會發現許多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袋,我們來看看如何給予這些東西第二個生命。
Read more
新年伊始做環保 以善傳家護地球
- Article Details
今天(2/10)大年初三,許多民眾會舉家出遊走春,但在慈濟環保站有不一樣的風景,這裡有全家人一起彎腰做環保,不用塞車,不用外出人擠人,相聚環保站清淨大地,可以全家團圓,也藉此教育孩子惜福的重要。
大年初三不出遊,這一家三代全在慈濟環保站。
慈濟志工 賴淑齡:「就是要給他們教育說,要勤儉,要惜福,這個東西能用的,我們就是要盡量去用,不要浪費掉,要惜福再造福。」
三個孩子分別就讀國中小學,跟著媽媽回娘家,但外公外婆都在做環保,於是乾脆一起加入。
賴淑齡的女兒 陳玥彤:「因為他們也有事情要做,我們就想說過來幫忙,反正在家,小孩子也都是在看電視玩電腦,就利用這個時間。」
賴淑齡的孫女 江柔萱:「(這些沒有回收變垃圾會怎樣?) 地球會變得很髒亂。」
以身作則好榜樣,小孩子從小淺移默化受影響,資源回收垃圾分類很熟練。
慈濟志工 陳宗慶:「清淨的話,自己的心也會清淨,孫子他們跟著做,做久了之後也會受到薰陶,他出去都會做,我們有時候出去,他看到環保也會撿一撿。」
春節出外旅遊,可能還會遇到塞車不開心,一起彎腰做環保,全家相聚,清淨大地,也是一種幸福。
李雅萍 李岳為 台中報導 Read more
週二, 01 三月 2016
公益健走家庭日 大夥齊來做愛心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與大愛網路電台合作「環保愛地兒」今次邀請到大愛感科技呂怡德來談談 「大愛感恩科技家庭日」與其他公司不同處。一提到公司家庭日,都會聯想到熱熱鬧鬧的園遊會,然而如能全家大小一起將小愛化為大愛,給社會需要幫助的人關懷和溫暖,相信會更加有意義。
由製衣公會所主辦的『衣』起做公益、幸福健走『趣』活動,這一次的活動主要是為了公益而走,每個人走完全程之後,製衣公會會為每人捐出100元給『人安基金會』及『一粒麥子基金會』作為善款,然而為了更擴大它的效益,更讓所有會員廠商的員工與家人們一同響應,一起來運動,更為平日忙碌工作的同仁們創造一個與家人朋友溫馨交流又有意義的互動機會。
大愛感恩科技的同仁表示,在董事長黃華德師伯的發起,與李鼎銘師伯與林家和師伯等發起人一起熱心響應推動下,讓大家可以全家參與公益,一起來籌募善款,協助解決社會問題,都表示非常肯定;同時,利用週末假期,出來戶外運動走走,活絡筋骨又能行善做好事,這是再好不過的活動了。
大愛感恩科技呂怡德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數據指出:「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據統計,每走一步路,可以使50%的血液流動起來,運動到50%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力的能量。對上班族而言,都長期坐在辦公室、電腦桌前,到戶外走走,活絡身心筋骨,將公益結合運動老少咸宜,又能達到親子交流,想來想去,健行走路還真的是最好的選擇與安排。」
讓聽眾了解到,將一份對社會的責任和使命,轉為為付出行動的力量,讓社會上邊緣、弱勢的苦難鄉親,也能得到尊重、關懷與照顧。值得一提的事,在前年大愛感恩科技與製衣公會一起去了北海岸-「石門鄉風箏公園淨灘」,誠如靜思語所言,「勇往直前為人服務,就是幸福」,大愛感恩科技同仁也更加了解「幸福職場」的意義,更也期待著下次家庭日的到來。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 《環保愛地兒》 (IDEA) **
【本週專訪】林慧萍師姊
【節目時間】 2016/3/1(二) 15:30~15:50
【訪談主題】環保教育研習
【線上收聽】《環保愛地兒》(IDEA)
線上收聽:http://www.daai.tv/daai-web/live/radio.ht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