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4 三月 2016

寂靜的春天 環境與教育增能

圖說:首堂課由一手催生、推動《環境教育法》的環保署綜計處吳鈴筑簡任視察揭開序幕。次日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徐崇榮教授針對環境教育課程與教案設計,為大家指點迷津、傳授秘笈。(攝影:虞珊明)「PM 2.5是什麼?跟環境有關係嗎?是下午兩點半嗎?如果跟環境有關係,PM 2.5超標,是不是說『下午兩點半空氣污染最嚴重』?」如果你一點都不清楚、又或者你也是認為『下午兩點半空氣污染最嚴重』,那表示你真的疏於關懷自己的健康,更別說是關心環境了。環境教育人員10501期課程,大愛感恩虞珊明、楊竣翔、廖惠玲均報名參加32小時的培訓。首堂課由一手催生、推動《環境教育法》的環保署綜計處吳鈴筑簡任視察揭開序幕。

《環境教育法》2010年6月5日總統公告、一年後正式實施,迄今實行將屆滿五年。若從《環境基本法》的訂定實施以來,台灣環境教育推動更已經近30年。為因應全球暖化、生態環境破壞、能源與糧食短缺等問題,亟需更有效提升全民環境素養,產生保護環境行動,以達永續發展。環境教育法規是環境教育最核心部分,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環境教育?又應該要傳達什麼樣的環境價值給國民?

圖說:《環境教育法》2010年6月5日總統公告、一年後正式實施,迄今實行將屆滿五年。若從《環境基本法》的訂定實施以來,台灣環境教育推動更已經近30年。為因應全球暖化、生態環境破壞、能源與糧食短缺等問題,亟需更有效提升全民環境素養,產生保護環境行動,以達永續發展。(攝影:虞珊明)1962, Rachel Carson這位用筆開創環保新天地的鬥士,以《寂靜的春天》一書,控訴殺蟲劑引起生態危害,引發廣社會泛討論及關注,啟開人們對環境危機的關懷。環境危機因此引發環境教育。台灣同樣也有越來越多人們關心這塊土地,環境教育就是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結合公眾參與和增加資源的機會。這堂課學員40名,包括政府環保機構、環境保育協會、民間企業、環境綠化顧問、環工學子等多元身分。其中,新北市環保局、八里焚化場同仁與志工多人,野柳地質公園副總、中華鯨豚協會導覽、長榮航空、…雖然來自不同機構,但關懷地球環境的心卻都一樣。地球資源有限、需求無限,如何永續發展應是問題的核心根源,因此才需要環境教育提高國民素養。環境教育場域設施為什麼沒有一次通過?國家公園一定會通過認證嗎?環境教育的寓意強調能藉由此場域設施引起國民主動參與阻止及解決環境問題。

圖說:環境教育人員10501期課程,大愛感恩虞珊明、楊竣翔、廖惠玲均報名參加32小時的培訓。經由這兩天的課程,更深入體會環境教育的目的,及『因人施教』的原則與方法,對於日後在環境教育的推廣上,更能用心投入、得心應手,還有一周的課程,相信還能更上層樓,以助於啟發更多人對環境呵護之心。(照片:大愛感恩科技提供)甚麼是有效的環境教育?有效的環境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是以聆聽者為中心,而不是僅任講師憑靈感隨興發揮,因此環境教育必須『知己知彼』。因此3月20日第二天的課程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徐崇榮教授針對環境教育課程與教案設計,為大家指點迷津、傳授秘笈。擁有多年教學經驗與課程、教案編撰豐富經驗的徐教授建議學員們先進行盤點該設施場所之自然與人文內容,當然還得分清楚環境資源調查與環境資源教育調查不同之處,前者是有甚麼、後者是能夠教什麼。

透過徐教授風趣的教學,示範各種教學方法如何交錯運用,並一再提醒學員,身為環境教育講師的責任,要如何確保學習成效?究竟我們是在成就一位光鮮亮麗的解說員,還是要形塑一位刻骨銘心的參與者、令成員増能?令學員們觀念越來越清楚。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實作及引導討論,讓大家有更完整詳細的環境教育課程與教案設計概念與能力。

本次參與課程的大愛感恩三位同仁歷來已是經驗豐富的環保分享講師,經由這兩天的課程,更深入體會環境教育的目的,及『因人施教』的原則與方法,對於日後在環境教育的推廣上,更能用心投入、得心應手,還有一周的課程,相信還能更上層樓,以助於啟發更多人對環境呵護之心。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大安區報導

Read more

寂靜的春天 環境與教育增能

圖說:首堂課由一手催生、推動《環境教育法》的環保署綜計處吳鈴筑簡任視察揭開序幕。次日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徐崇榮教授針對環境教育課程與教案設計,為大家指點迷津、傳授秘笈。(攝影:虞珊明)「PM 2.5是什麼?跟環境有關係嗎?是下午兩點半嗎?如果跟環境有關係,PM 2.5超標,是不是說『下午兩點半空氣污染最嚴重』?」如果你一點都不清楚、又或者你也是認為『下午兩點半空氣污染最嚴重』,那表示你真的疏於關懷自己的健康,更別說是關心環境了。環境教育人員10501期課程,大愛感恩虞珊明、楊竣翔、廖惠玲均報名參加32小時的培訓。首堂課由一手催生、推動《環境教育法》的環保署綜計處吳鈴筑簡任視察揭開序幕。

《環境教育法》2010年6月5日總統公告、一年後正式實施,迄今實行將屆滿五年。若從《環境基本法》的訂定實施以來,台灣環境教育推動更已經近30年。為因應全球暖化、生態環境破壞、能源與糧食短缺等問題,亟需更有效提升全民環境素養,產生保護環境行動,以達永續發展。環境教育法規是環境教育最核心部分,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環境教育?又應該要傳達什麼樣的環境價值給國民?

圖說:《環境教育法》2010年6月5日總統公告、一年後正式實施,迄今實行將屆滿五年。若從《環境基本法》的訂定實施以來,台灣環境教育推動更已經近30年。為因應全球暖化、生態環境破壞、能源與糧食短缺等問題,亟需更有效提升全民環境素養,產生保護環境行動,以達永續發展。(攝影:虞珊明)1962, Rachel Carson這位用筆開創環保新天地的鬥士,以《寂靜的春天》一書,控訴殺蟲劑引起生態危害,引發廣社會泛討論及關注,啟開人們對環境危機的關懷。環境危機因此引發環境教育。台灣同樣也有越來越多人們關心這塊土地,環境教育就是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結合公眾參與和增加資源的機會。這堂課學員40名,包括政府環保機構、環境保育協會、民間企業、環境綠化顧問、環工學子等多元身分。其中,新北市環保局、八里焚化場同仁與志工多人,野柳地質公園副總、中華鯨豚協會導覽、長榮航空、…雖然來自不同機構,但關懷地球環境的心卻都一樣。地球資源有限、需求無限,如何永續發展應是問題的核心根源,因此才需要環境教育提高國民素養。環境教育場域設施為什麼沒有一次通過?國家公園一定會通過認證嗎?環境教育的寓意強調能藉由此場域設施引起國民主動參與阻止及解決環境問題。

圖說:環境教育人員10501期課程,大愛感恩虞珊明、楊竣翔、廖惠玲均報名參加32小時的培訓。經由這兩天的課程,更深入體會環境教育的目的,及『因人施教』的原則與方法,對於日後在環境教育的推廣上,更能用心投入、得心應手,還有一周的課程,相信還能更上層樓,以助於啟發更多人對環境呵護之心。(照片:大愛感恩科技提供)甚麼是有效的環境教育?有效的環境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是以聆聽者為中心,而不是僅任講師憑靈感隨興發揮,因此環境教育必須『知己知彼』。因此3月20日第二天的課程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徐崇榮教授針對環境教育課程與教案設計,為大家指點迷津、傳授秘笈。擁有多年教學經驗與課程、教案編撰豐富經驗的徐教授建議學員們先進行盤點該設施場所之自然與人文內容,當然還得分清楚環境資源調查與環境資源教育調查不同之處,前者是有甚麼、後者是能夠教什麼。

透過徐教授風趣的教學,示範各種教學方法如何交錯運用,並一再提醒學員,身為環境教育講師的責任,要如何確保學習成效?究竟我們是在成就一位光鮮亮麗的解說員,還是要形塑一位刻骨銘心的參與者、令成員増能?令學員們觀念越來越清楚。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實作及引導討論,讓大家有更完整詳細的環境教育課程與教案設計概念與能力。

本次參與課程的大愛感恩三位同仁歷來已是經驗豐富的環保分享講師,經由這兩天的課程,更深入體會環境教育的目的,及『因人施教』的原則與方法,對於日後在環境教育的推廣上,更能用心投入、得心應手,還有一周的課程,相信還能更上層樓,以助於啟發更多人對環境呵護之心。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大安區報導

Read more

銀髮關懷老吾老 歲末齊聚笑聲揚


花蓮市主和社區的歲末感恩活動中,充滿溫馨與感動。患有小兒麻痺行動不便的呂小姐,很少出門,慈濟志工邀她參與主和社區的每週聚會,看到阿公阿嬤的活潑開朗,她也被影響,生活多了活力和笑容。主和社區的歲末感恩活動,志工安排了豐富的內容,還有貼心的環保圍巾當禮物,長輩們感恩回饋,為敘利亞難民付出一分心力。 


播放長輩們喜歡的懷念歌曲,主和社區展開歲末感恩活動,阿公也跟著音樂手舞足蹈。 

社區居民呂小姐,因為有小兒麻痺行動不便,以前常關在家中不愛出門,自從來到關懷據點,她變得更開朗有笑容。 

主和社區民眾 呂雪秋:「很快樂!比以前快樂,感謝這些師兄師姊們的開導。」 

慈濟志工送上特地準備的禮物,環保圍巾,要讓長輩溫暖過年。主和社區關懷據點運作已有八個多月,每週二上午大家聚在一起,已經成為熟悉的一家人。 

主和社區志工 盧瑞珍:「我們帶動到現在,長者有很大的改變。像他有時候會不由自主的拍拍手,或是臉上添加了很多笑容。」 

聆聽志工關懷敘利亞難民的經過,現場長輩紛紛將自己的心意,投入竹筒,將感恩化做祝福他人的行動,為更需要的人盡上一分心力。 


真善美志工 陳振海 張揚川 花蓮報導 Read more

走出家門做環保 獨居嬤不再孤單


85歲的洪粘甜阿嬤,過去總是獨居在家,閒來無事就會打瞌睡,在慈濟志工持續的關懷與鼓勵下,走出家門,到花蓮環保教育站當志工,心情更開朗。同樣85歲的鍾溪林阿公,也是天天準時報到,環保越做越健康。 


環保志工 鍾溪林:「像這種的是鋁,這個鐵要分開,這才能用。」 

動作俐落,拆解分類,敲敲打打也難不倒85歲的鍾溪林阿公。每天都是環保站第一位報到的志工,阿公過去做了一輩子的糕餅,現在天天做環保,成了退休後的心靈依靠。 

環保志工 鍾溪林:「我做這個就像運動,沒有壓力,精神好、不用煩惱,越做越熟悉,越熟悉就越習慣,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沒有來就覺得怪怪的。」 

精進學習不分年齡,85歲的洪粘甜阿嬤平時獨居,在慈濟人的鼓勵下,走出家門做志工,從不會學到變專業。阿嬤說到環保站都不會打瞌睡,因為在她眼前全是珍貴的資源。 

環保志工 洪粘甜:「我很愛做,我越做越喜歡,師父的愛、師父的法,我們就要付出愛心,我們來這裡,不是為我們自己而已,也是為大家,為我們這顆地球。」 

愛地球的心很單純,老菩薩們分秒不空過,在環保道場勤造福田。 

江杏幸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

踩街遊行滿地垃圾 志工資源回收


農曆新年是華人世界最大的節日,其中又以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因為衍生出許多的慶祝活動而最受到矚目。印尼雅加達市中心的唐人街,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舉辦踩街遊行活動,吸引大量的人潮駐足圍觀。不過這樣的活動也製造出大量的垃圾,眼看是這場文化盛會的危機,還好有這一群志工站出來,上演即時救援。 


這是每年元宵節,印尼雅加達唐人街最著名的踩街遊行活動。遊行總人數將近1500人,整個隊伍綿延一公里長,猶如一場大型的嘉年華會,但大家都不難發現,踩街表演者的腳下,不時能見到垃圾的蹤跡。為了化解這樣的尷尬,86位慈濟志工全副武裝,化身為「髒亂終結者」。 

慈濟志工 恩當:「我們親自來到這示範,讓民眾看看怎麼做,希望能讓大家更愛護大地。」 

志工為遊行隊伍壓後,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甚至有慈濟人帶著小孩一起來撿垃圾,藉此機會教育。 

志工 德喀爾:「我們能從這些垃圾當中分類出寶特瓶,如果路上都是寶特瓶沒人撿,那雨天會淹大水,所以得這麼做。」 

最令人動容的一幕,不在遊行隊伍的精湛表演中,而在這裡。慈濟志工從垃圾中當場分類出可回收的資源,轉送給一路隨行的拾荒者。文化、環保與慈善的完美結合,也為許多民眾上了一課。 

真善美志工 陳春豐 周毓發 謝宛萍 印尼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