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02 三月 2016
綠能研發護大地 廢衣回收續物命
- Article Details
一般舊衣回收,會先透過人力,從性別、種類分類開始,再辨識衣服「新、舊、好、壞」,衣物沒有破洞或汙漬,才會當「二手衣」再利用。但只要衣物有破洞或汙漬等,都將視為「廢衣」,只能以垃圾處理。為了能將「廢衣」回收、再利用,做到「零廢」, 大愛感恩科技從2015年開始執行「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專案,並已實際將回收廢棄聚酯纖維 (Polyester, PET) 紡織品與PET紡織品下腳料,成功再製成新的紡織品。然而,未來「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有一個成功關鍵,那就是還必須擁有有效率的廢棄紡織品「辨識、分類及回收」通路。因此,2月24日下午,大愛感恩研發部特邀請 憶源實業 吳錦福、東方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王文良經理來到大愛感恩科技,討論布料識別機的開發,以利建立這個回收通路辨識廢棄紡織品之能力。
紡織品種類很多,不同種類回收紡織品混用,將造成再製品質不好。大愛感恩為了將廢棄紡織品能有效回收利用,初期除了收集大愛感恩自己產製的廢棄PET紡織品外,也與憶源實業 吳錦福 合作收集布廠的廢棄布料,但因布料成分繁雜,一般人難以肉眼正確辨識紡織品原料為何,如要分辨純PET材質,需要依靠研發人員採樣收集、精密儀器分析後,才能精確分類紡織品原料,這階段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
大愛感恩科技與東方光能合作共同研發布料辨識儀器,希望設計快速、精準、簡易操作判讀的辨識儀器,將眾多廢棄紡織品正確分類,進而有效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現階段已經開發出簡易布料辨識,可以正確分辨出PET、尼龍、生物纖維等紡織類原料,後續大愛感恩科技還會與東方光能、憶源實業繼續合作,並建立廢棄紡織品分類系統。
東方光能王文良經理表示:「這次很榮幸與很高興,能和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在廢棄紡織品、紡織原料回收,雖然評估上已經超出公司研發範圍,因為我們非常認同慈濟的環保理念,嘗試的去開發,在過程中出呼我們的意料的順利。剛好公司展握相關的(光測)技術,也感恩林博士這邊的貢獻,很感恩有這個榮幸,與大愛感恩合作,順利完成布料辨識機的原型,雖然還有一些要改進的地方,衣定會繼續努力。」
憶源實業 吳錦福:「今天很感恩有這個榮幸,受林正雄博士邀請來測試紡織品材質,測試的結果都很不錯,讓我感覺辨識度將近百分百。很感動大愛感恩力行環境保護,進行舊衣回收計畫,往後希望可以再擴大全民運動,將廢棄衣物、紡織原料再利用,盡每個人愛護地球的一點心力。」
「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大愛感恩期許開始希望從自身開始,建立準確的廢棄紡織品回收系統,從慈濟環保園站開始,進而推廣到紡織產業、舊衣回收廠等,正確地將廢棄資源回收,落實清淨在源頭的精神,讓地球資源永續,共創美麗家園。
大愛感恩科技 黃毓瑾、曹書豪 台北內湖區報導
20120716《小人物大英雄》舊衣回收箱的祕密
綠能研發護大地 廢衣回收續物命
- Article Details
一般舊衣回收,會先透過人力,從性別、種類分類開始,再辨識衣服「新、舊、好、壞」,衣物沒有破洞或汙漬,才會當「二手衣」再利用。但只要衣物有破洞或汙漬等,都將視為「廢衣」,只能以垃圾處理。為了能將「廢衣」回收、再利用,做到「零廢」, 大愛感恩科技從2015年開始執行「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專案,並已實際將回收廢棄聚酯纖維 (Polyester, PET) 紡織品與PET紡織品下腳料,成功再製成新的紡織品。然而,未來「廢棄紡織品回收再製」有一個成功關鍵,那就是還必須擁有有效率的廢棄紡織品「辨識、分類及回收」通路。因此,2月24日下午,大愛感恩研發部特邀請 憶源實業 吳錦福、東方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王文良經理來到大愛感恩科技,討論布料識別機的開發,以利建立這個回收通路辨識廢棄紡織品之能力。
紡織品種類很多,不同種類回收紡織品混用,將造成再製品質不好。大愛感恩為了將廢棄紡織品能有效回收利用,初期除了收集大愛感恩自己產製的廢棄PET紡織品外,也與憶源實業 吳錦福 合作收集布廠的廢棄布料,但因布料成分繁雜,一般人難以肉眼正確辨識紡織品原料為何,如要分辨純PET材質,需要依靠研發人員採樣收集、精密儀器分析後,才能精確分類紡織品原料,這階段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
大愛感恩科技與東方光能合作共同研發布料辨識儀器,希望設計快速、精準、簡易操作判讀的辨識儀器,將眾多廢棄紡織品正確分類,進而有效回收再製成環保產品。現階段已經開發出簡易布料辨識,可以正確分辨出PET、尼龍、生物纖維等紡織類原料,後續大愛感恩科技還會與東方光能、憶源實業繼續合作,並建立廢棄紡織品分類系統。
東方光能王文良經理表示:「這次很榮幸與很高興,能和大愛感恩科技合作,在廢棄紡織品、紡織原料回收,雖然評估上已經超出公司研發範圍,因為我們非常認同慈濟的環保理念,嘗試的去開發,在過程中出呼我們的意料的順利。剛好公司展握相關的(光測)技術,也感恩林博士這邊的貢獻,很感恩有這個榮幸,與大愛感恩合作,順利完成布料辨識機的原型,雖然還有一些要改進的地方,衣定會繼續努力。」
憶源實業 吳錦福:「今天很感恩有這個榮幸,受林正雄博士邀請來測試紡織品材質,測試的結果都很不錯,讓我感覺辨識度將近百分百。很感動大愛感恩力行環境保護,進行舊衣回收計畫,往後希望可以再擴大全民運動,將廢棄衣物、紡織原料再利用,盡每個人愛護地球的一點心力。」
「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大愛感恩期許開始希望從自身開始,建立準確的廢棄紡織品回收系統,從慈濟環保園站開始,進而推廣到紡織產業、舊衣回收廠等,正確地將廢棄資源回收,落實清淨在源頭的精神,讓地球資源永續,共創美麗家園。
大愛感恩科技 黃毓瑾、曹書豪 台北內湖區報導
20120716《小人物大英雄》舊衣回收箱的祕密
過年環保吊飾 Environmental Charm
- Article Details
Over the holiday, residents might have left over red envelopes from the Lunar New Year. Next we see how we can give these items a second lease on life.
過年後,可能會發現許多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袋,我們來看看如何給予這些東西第二個生命。
Read more
新年伊始做環保 以善傳家護地球
- Article Details
今天(2/10)大年初三,許多民眾會舉家出遊走春,但在慈濟環保站有不一樣的風景,這裡有全家人一起彎腰做環保,不用塞車,不用外出人擠人,相聚環保站清淨大地,可以全家團圓,也藉此教育孩子惜福的重要。
大年初三不出遊,這一家三代全在慈濟環保站。
慈濟志工 賴淑齡:「就是要給他們教育說,要勤儉,要惜福,這個東西能用的,我們就是要盡量去用,不要浪費掉,要惜福再造福。」
三個孩子分別就讀國中小學,跟著媽媽回娘家,但外公外婆都在做環保,於是乾脆一起加入。
賴淑齡的女兒 陳玥彤:「因為他們也有事情要做,我們就想說過來幫忙,反正在家,小孩子也都是在看電視玩電腦,就利用這個時間。」
賴淑齡的孫女 江柔萱:「(這些沒有回收變垃圾會怎樣?) 地球會變得很髒亂。」
以身作則好榜樣,小孩子從小淺移默化受影響,資源回收垃圾分類很熟練。
慈濟志工 陳宗慶:「清淨的話,自己的心也會清淨,孫子他們跟著做,做久了之後也會受到薰陶,他出去都會做,我們有時候出去,他看到環保也會撿一撿。」
春節出外旅遊,可能還會遇到塞車不開心,一起彎腰做環保,全家相聚,清淨大地,也是一種幸福。
李雅萍 李岳為 台中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