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2016

週日, 21 二月 2016

減廢零廢創意展 菲慈濟人勤推廣

圖說:慈濟展位獲頒『第2屆零廢棄物博覽會』大會最佳人氣獎 (People’s Choice Award) 。(相片:菲律賓慈濟人提供)「Zero Waste is Possible, We Can Do it! 零廢物是可能的,我們可以做到。」1月30、31日,在著名景點 黎剎 (Rizal) 公園進行減廢創意展示之『第2屆零廢棄物博覽會』,將菲律賓『零廢棄物月』活動推到最高潮。菲律賓慈濟人也將寶特瓶回收的成果在博覽會中展示,向參觀者推廣證嚴上人「環保精質化」的理念。

2014年5月5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第760號公告,將一月訂為『零廢物月』。根據這份總統公告呼籲:『零廢棄』是符合倫理道德、經濟、效能和富有遠見的目標,希望引導人民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效法永續自然法則,所有的廢舊物資應被設計成為可供他人再次使用的資源。

這份公告希望實現的遠景,就是 證嚴上人推動環保環保26年,從初期呼籲「垃圾變黃金」為出發,並且將黃金變成愛心助人的善款,再由大愛感恩科技實踐「化無用為大用」– 回收寶特瓶再製織品之「減廢工程」,現在透過進一步研發升級到「從回收到回收」之「零廢工程」。

圖說:一艘用寶特瓶做成、翠綠色環保救生船成為各界目光焦點,有感於馬尼拉時常一下大雨就淹水,使用資源回收材料來造船不但有創意而且非常實用。(相片:菲律賓慈濟人提供)負責主辦今年零廢物博覽會之EcoWaste聯盟協調員愛玲盧塞羅 (Aileen Lucero)表示:「本次博覽會旨在建立一般大眾認知,教育和交流 (減廢創意) 相關技能,令產、官、學、民間等利益相關者,展示減少垃圾解決方案,摒棄對土地、空氣和水及威脅人類和環境健康之行為。」

官員或NGO代表們表示從固體垃圾管理做起,相信可以因此減少50%至70%的垃圾掩埋量,同時不是等到垃圾產生時才來處理,「不是處置,從源頭強制要求避免和減少 (reduce) 廢棄物,(不論是廚餘) 做堆肥,再利用 (reuse)、再循環 (recycle),並逐步淘汰非環保型產品和包裝。」

圖說:菲律賓慈濟志工用回收寶特瓶搭建了一座棚子,綠色瓶身的屋頂、琳瑯滿目陳列的回收創意品,包括花器、裝飾、愛心錢筒,搭配海報,慈濟志工細數在海燕風災及社區愛心與環保。 (相片:菲律賓慈濟人提供)展覽會場上,大愛感恩提供之白色的環保醫師袍、護理袍,更代表慈濟四大八法印緊密結合、相互為用。菲律賓慈濟志工用回收寶特瓶搭建了一座棚子,綠色瓶身的屋頂、琳瑯滿目陳列的回收創意品,包括花器、裝飾、愛心錢筒,搭配海報,慈濟志工細數在海燕風災及社區愛心與環保。一艘用寶特瓶做成、翠綠色環保救生船成為各界目光焦點,有感於馬尼拉時常一下大雨就淹水,使用資源回收材料來造船不但有創意而且非常實用。慈濟展位因此獲頒大會最佳人氣獎 (People’s Choice Award)。

如同菲律賓官員的體認,氣候變遷、環境問題,與地方政府處理固體廢棄物原理相同,需要大家趕快預防,不要等到問題無法收拾,才想要去做。環保~從心做起、從我做起。期待植入綠色心芽、激起環保的共鳴,廣邀天下善士,用力行、感恩的心,從減廢到零廢,摒棄對土地、空氣和水及威脅人類和環境健康之行為,才能夠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減廢零廢創意展 菲慈濟人勤推廣

圖說:慈濟展位獲頒『第2屆零廢棄物博覽會』大會最佳人氣獎 (People’s Choice Award) 。(相片:菲律賓慈濟人提供)「Zero Waste is Possible, We Can Do it! 零廢物是可能的,我們可以做到。」1月30、31日,在著名景點 黎剎 (Rizal) 公園進行減廢創意展示之『第2屆零廢棄物博覽會』,將菲律賓『零廢棄物月』活動推到最高潮。菲律賓慈濟人也將寶特瓶回收的成果在博覽會中展示,向參觀者推廣證嚴上人「環保精質化」的理念。

2014年5月5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第760號公告,將一月訂為『零廢物月』。根據這份總統公告呼籲:『零廢棄』是符合倫理道德、經濟、效能和富有遠見的目標,希望引導人民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效法永續自然法則,所有的廢舊物資應被設計成為可供他人再次使用的資源。

這份公告希望實現的遠景,就是 證嚴上人推動環保環保26年,從初期呼籲「垃圾變黃金」為出發,並且將黃金變成愛心助人的善款,再由大愛感恩科技實踐「化無用為大用」– 回收寶特瓶再製織品之「減廢工程」,現在透過進一步研發升級到「從回收到回收」之「零廢工程」。

圖說:一艘用寶特瓶做成、翠綠色環保救生船成為各界目光焦點,有感於馬尼拉時常一下大雨就淹水,使用資源回收材料來造船不但有創意而且非常實用。(相片:菲律賓慈濟人提供)負責主辦今年零廢物博覽會之EcoWaste聯盟協調員愛玲盧塞羅 (Aileen Lucero)表示:「本次博覽會旨在建立一般大眾認知,教育和交流 (減廢創意) 相關技能,令產、官、學、民間等利益相關者,展示減少垃圾解決方案,摒棄對土地、空氣和水及威脅人類和環境健康之行為。」

官員或NGO代表們表示從固體垃圾管理做起,相信可以因此減少50%至70%的垃圾掩埋量,同時不是等到垃圾產生時才來處理,「不是處置,從源頭強制要求避免和減少 (reduce) 廢棄物,(不論是廚餘) 做堆肥,再利用 (reuse)、再循環 (recycle),並逐步淘汰非環保型產品和包裝。」

圖說:菲律賓慈濟志工用回收寶特瓶搭建了一座棚子,綠色瓶身的屋頂、琳瑯滿目陳列的回收創意品,包括花器、裝飾、愛心錢筒,搭配海報,慈濟志工細數在海燕風災及社區愛心與環保。 (相片:菲律賓慈濟人提供)展覽會場上,大愛感恩提供之白色的環保醫師袍、護理袍,更代表慈濟四大八法印緊密結合、相互為用。菲律賓慈濟志工用回收寶特瓶搭建了一座棚子,綠色瓶身的屋頂、琳瑯滿目陳列的回收創意品,包括花器、裝飾、愛心錢筒,搭配海報,慈濟志工細數在海燕風災及社區愛心與環保。一艘用寶特瓶做成、翠綠色環保救生船成為各界目光焦點,有感於馬尼拉時常一下大雨就淹水,使用資源回收材料來造船不但有創意而且非常實用。慈濟展位因此獲頒大會最佳人氣獎 (People’s Choice Award)。

如同菲律賓官員的體認,氣候變遷、環境問題,與地方政府處理固體廢棄物原理相同,需要大家趕快預防,不要等到問題無法收拾,才想要去做。環保~從心做起、從我做起。期待植入綠色心芽、激起環保的共鳴,廣邀天下善士,用力行、感恩的心,從減廢到零廢,摒棄對土地、空氣和水及威脅人類和環境健康之行為,才能夠與地球共生息。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六, 20 二月 2016

做環保忘憂愁煩 板橋菩薩打開「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來到板橋環保教育站,看到一群環保菩薩彎著身軀、低著頭,細心的把回收物品拆解、分類的很徹底,他們只為了不再讓地球受到更多傷害的一念心。(攝影者:歐美圓、姜郁雯)2015年下半年,大愛感恩科技陸續走訪宜蘭及台北環保站,希望透過攝影及錄影的方式,紀錄環保菩薩的身影與人品典範。期望將所紀錄下來的照片與影片,在社交軟體臉書上進行分享、以及綠菩提季刊,甚至用在形象廣告及海報及周年慶/回顧影片中,傳遞給更多人知道,地球上有一群人總是默默的付出、無私奉獻守護我們的大地。2016年的第一站,來到新北市板橋環保教育站。

進入環保回收區,只見一群環保菩薩彎著身軀、低著頭,細心的把回收物品拆解、分類的很徹底,他們只為了不再讓地球受到更多傷害的一念心。其中這一位環保菩薩林葉盞,以前在公家機關從事環保工作的,退休之前就已經開始做環保,投入做環保將近有二十年了,平日還會到學校、社區做志工,真的是善用每一分、每一秒不空過。「在家遇到煩惱的事情時,就跑到這邊來做環保,藉由做環保來忘掉煩惱。」

做環保能讓人忘掉煩惱、身體變健康、每天變的很快樂。罹患過憂鬱症的王芳回師姊都笑不起來,臉的表情呈現憂愁苦臉,自從開始做環保之後,臉上漸漸找回陽光燦爛的笑容。「邊做環保『心』就慢慢的開,改變心境、改變人生方向,也找到人生方向,現在每天都做環保,煩惱都丟掉,所以就沒有煩惱,每天越來越快樂。」

 (攝影者:姜郁雯)做環保25年的羅梅子老菩薩,從證嚴法師說「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就開始投入環保。「剛開始沒有環保站,跟著女兒都到菜市場收紙板,人多了以後,漸漸才開始有了環保站。」早期板橋環保站在現在板橋園區對面,滿地都是石頭,更別說有洗手間,上廁所都到要外面去方便,十分艱辛。20年前,先生因為意外跌倒,造成半身不遂;幾年前自己騎單車跌倒,造成脊髓擠壓,羅梅子老菩薩分享:「人一定會生病,因為有學佛,遇到困難時有貴人(相助)、業報會較輕、(病痛)也很快好,腰(痠疼)很快就好了,醫生都說不用開刀、也不用復健,我做環保身體越做會越好,有做比較好,沒做就感覺身體麻麻、走路也不好。」一邊做環保、一邊照顧先生,羅梅子做環保的心從不間斷。

環保菩薩張家瑋利用上班之前的空檔到環保站,把握時間做環保,「工作讓我覺得有壓力,但是做環保,讓我覺得沒有壓力。」人當有壓力的時候,會開始尋找可以舒緩的方式,有些人藉由購物、享受美食、旅遊、運動或者是做環保來紓解自己的壓力。以前會去逛街的羅水琴師姊,看到喜歡且價格合理的東西就會購買,完全沒有想過會不會用到,水琴說:「自從做環保之後,哇~發現那麼多的資源都可以再利用,也改變自己的物欲。」

做環保不分年齡,人人都做的起。環保菩薩保護地球、守護大地,只為了未來的子孫有一個乾淨的地球。慈濟教育環保站,不只有做垃圾分類,也要讓人人做到有「法」,許多人因煩惱而來,得法喜帶回家,智慧增長、慧命長養,那就是『致法清涼、用灑無明』,消弭一切諸煩惱,輕安得自在。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新北市板橋區報導
板橋環保菩薩合照 (攝影者:姜郁雯) 

Read more

做環保忘憂愁煩 板橋菩薩打開「心」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來到板橋環保教育站,看到一群環保菩薩彎著身軀、低著頭,細心的把回收物品拆解、分類的很徹底,他們只為了不再讓地球受到更多傷害的一念心。(攝影者:歐美圓、姜郁雯)2015年下半年,大愛感恩科技陸續走訪宜蘭及台北環保站,希望透過攝影及錄影的方式,紀錄環保菩薩的身影與人品典範。期望將所紀錄下來的照片與影片,在社交軟體臉書上進行分享、以及綠菩提季刊,甚至用在形象廣告及海報及周年慶/回顧影片中,傳遞給更多人知道,地球上有一群人總是默默的付出、無私奉獻守護我們的大地。2016年的第一站,來到新北市板橋環保教育站。

進入環保回收區,只見一群環保菩薩彎著身軀、低著頭,細心的把回收物品拆解、分類的很徹底,他們只為了不再讓地球受到更多傷害的一念心。其中這一位環保菩薩林葉盞,以前在公家機關從事環保工作的,退休之前就已經開始做環保,投入做環保將近有二十年了,平日還會到學校、社區做志工,真的是善用每一分、每一秒不空過。「在家遇到煩惱的事情時,就跑到這邊來做環保,藉由做環保來忘掉煩惱。」

做環保能讓人忘掉煩惱、身體變健康、每天變的很快樂。罹患過憂鬱症的王芳回師姊都笑不起來,臉的表情呈現憂愁苦臉,自從開始做環保之後,臉上漸漸找回陽光燦爛的笑容。「邊做環保『心』就慢慢的開,改變心境、改變人生方向,也找到人生方向,現在每天都做環保,煩惱都丟掉,所以就沒有煩惱,每天越來越快樂。」

 (攝影者:姜郁雯)做環保25年的羅梅子老菩薩,從證嚴法師說「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就開始投入環保。「剛開始沒有環保站,跟著女兒都到菜市場收紙板,人多了以後,漸漸才開始有了環保站。」早期板橋環保站在現在板橋園區對面,滿地都是石頭,更別說有洗手間,上廁所都到要外面去方便,十分艱辛。20年前,先生因為意外跌倒,造成半身不遂;幾年前自己騎單車跌倒,造成脊髓擠壓,羅梅子老菩薩分享:「人一定會生病,因為有學佛,遇到困難時有貴人(相助)、業報會較輕、(病痛)也很快好,腰(痠疼)很快就好了,醫生都說不用開刀、也不用復健,我做環保身體越做會越好,有做比較好,沒做就感覺身體麻麻、走路也不好。」一邊做環保、一邊照顧先生,羅梅子做環保的心從不間斷。

環保菩薩張家瑋利用上班之前的空檔到環保站,把握時間做環保,「工作讓我覺得有壓力,但是做環保,讓我覺得沒有壓力。」人當有壓力的時候,會開始尋找可以舒緩的方式,有些人藉由購物、享受美食、旅遊、運動或者是做環保來紓解自己的壓力。以前會去逛街的羅水琴師姊,看到喜歡且價格合理的東西就會購買,完全沒有想過會不會用到,水琴說:「自從做環保之後,哇~發現那麼多的資源都可以再利用,也改變自己的物欲。」

做環保不分年齡,人人都做的起。環保菩薩保護地球、守護大地,只為了未來的子孫有一個乾淨的地球。慈濟教育環保站,不只有做垃圾分類,也要讓人人做到有「法」,許多人因煩惱而來,得法喜帶回家,智慧增長、慧命長養,那就是『致法清涼、用灑無明』,消弭一切諸煩惱,輕安得自在。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新北市板橋區報導
板橋環保菩薩合照 (攝影者:姜郁雯) 

Read more

週五, 19 二月 2016

2016,02/20 四川實業家參訪

【對象】四川實業家
【時間】2016年2月20日 09:30-12: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大愛心品涵福慧 感恩集思齊用心

圖說:2016大愛感恩科技以『慈悲科技、低碳生活、修賢、傳薪』四大系列為主,逐一展現每一項心品。(攝影: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2016年春夏、秋冬系列心品設計」,2月17日下午,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消費者等各界代表,前來參加,給予大愛感恩2016心品開發之建議與指導。

大愛感恩科技以『愛護地球、資源永續』為出發,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是一家環保、公益、愛心的社會企業。在所有的同仁努力下、以及全球會眾的支持與認同,讓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日趨成熟,更希望藉著環保產品,將證嚴法師的環保理念、愛護地球一念心,推動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大愛感恩科技主要產品為再生紡織原料包括環保再生酯粒、環保聚酯纖維、環保布料,將寶特瓶清洗回收再製成,堅持每一項產品都須含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環保原料,且維持寶特瓶『原色/無染』、『前染』為努力目標,減少水資源消耗;近年來環保團體指出市面上大多「防風、防水」外套殘留化學物質,製造過程又會破壞環境,而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全部以「無氟撥水」製造,通過檢測報告,對人體無害,減少化學汙染。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 黃華德董事長表示:「藉著心品訂價委員會,來檢視大愛感恩科技,感覺一年要比一年好,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大愛科技的所有同仁都會秉持著這樣的目標前進。最後,也感恩所有大愛的同仁、以及各界代表的指導。」(攝影:曹書豪)與會代表、紡拓會紡織品設計處江夏碧副處長表示:「我看到大愛的設計系列很完整,去年2015年的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的巴黎公約 (COP 21),每個人環保意識會越來越高、也會要求要環保、各國也會開始立法實施相關法案,環保產業是未來趨勢,在大愛感恩科技裡都看的到,讓大家跳脫出以往環保回收『樸素、品質不優』等等刻板印象。」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2016年春夏、秋冬系列心品設計」,2月17日下午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慈濟委員(消費者)等各界代表,前來參加,給予大愛感恩2016心品建議與指導。(攝影:曹書豪)業界代表 林臣英設計師表示:「大愛感恩進步是非常快速,回想去年時還有稍許不符合顧客需求,今年看到進步很多,也經常看到許多慈濟人穿著大愛傳薪服飾都能把氣質都穿著出來,展現出人文。往後可以結合西式服裝設計,達到中西合並,讓社會大眾接受大愛環保服飾。」

學界代表 賴佩慧老師表示:「今天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傳薪系列服飾,感覺上已經超越我們傳統的中國品牌印象,尤其是新款服飾的設計,讓我看到有現代感、西式感。一年參加一次,真的感覺進步滿滿,值得給大愛感恩科技所有同仁讚歎與鼓勵。」

慈濟委員代表 陳慈心表示:「每年都會來參與大愛感恩科技心品訂價委員會,真正感覺到大愛的產品越做越好、進步很多。自己非常認同與護持大愛感恩的環保產品,經常穿出去,很多人都非常讚歎與喜愛,紛紛問我說這件衣服去那邊請購,都會與他們分享大愛感恩科技。」

慈濟委員代表 李佳穎表示:「經常看到許多師兄、師姊請購大愛的環保服飾,這都表示出大愛感恩科技在這條路上的付出的努力與成果,值得肯定。」

慈濟委員代表 陳世芳表示:「看到大愛感恩科技能將環保志業發揮到極致,所以我們的責任是要推廣給周遭親朋好友;每次陪伴慈濟海外家人,大家都會很喜歡大愛感恩的服飾,不管是手語、茶道、花道、榮董團隊,往後可以結合社區活動,將大愛推廣出去,因為請購大愛產品,不僅愛護地球,還能幫助到更多更多的苦難人。」

大愛感恩科技期盼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帶動更多有心之士共同投入環保、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大愛感恩科技 黃華德董事長表示:「藉著心品訂價委員會,來檢視大愛感恩科技,感覺一年要比一年好,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大愛科技的所有同仁都會秉持著這樣的目標前進。最後,也感恩所有大愛的同仁、以及各界代表的指導。」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大愛心品涵福慧 感恩集思齊用心

圖說:2016大愛感恩科技以『慈悲科技、低碳生活、修賢、傳薪』四大系列為主,逐一展現每一項心品。(攝影: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2016年春夏、秋冬系列心品設計」,2月17日下午,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消費者等各界代表,前來參加,給予大愛感恩2016心品開發之建議與指導。

大愛感恩科技以『愛護地球、資源永續』為出發,秉持 證嚴法師「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致力開發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的環保科技,是一家環保、公益、愛心的社會企業。在所有的同仁努力下、以及全球會眾的支持與認同,讓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日趨成熟,更希望藉著環保產品,將證嚴法師的環保理念、愛護地球一念心,推動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大愛感恩科技主要產品為再生紡織原料包括環保再生酯粒、環保聚酯纖維、環保布料,將寶特瓶清洗回收再製成,堅持每一項產品都須含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環保原料,且維持寶特瓶『原色/無染』、『前染』為努力目標,減少水資源消耗;近年來環保團體指出市面上大多「防風、防水」外套殘留化學物質,製造過程又會破壞環境,而大愛感恩科技產品,全部以「無氟撥水」製造,通過檢測報告,對人體無害,減少化學汙染。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 黃華德董事長表示:「藉著心品訂價委員會,來檢視大愛感恩科技,感覺一年要比一年好,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大愛科技的所有同仁都會秉持著這樣的目標前進。最後,也感恩所有大愛的同仁、以及各界代表的指導。」(攝影:曹書豪)與會代表、紡拓會紡織品設計處江夏碧副處長表示:「我看到大愛的設計系列很完整,去年2015年的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的巴黎公約 (COP 21),每個人環保意識會越來越高、也會要求要環保、各國也會開始立法實施相關法案,環保產業是未來趨勢,在大愛感恩科技裡都看的到,讓大家跳脫出以往環保回收『樸素、品質不優』等等刻板印象。」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2016年春夏、秋冬系列心品設計」,2月17日下午邀請業界、學界、實體通路、慈濟委員(消費者)等各界代表,前來參加,給予大愛感恩2016心品建議與指導。(攝影:曹書豪)業界代表 林臣英設計師表示:「大愛感恩進步是非常快速,回想去年時還有稍許不符合顧客需求,今年看到進步很多,也經常看到許多慈濟人穿著大愛傳薪服飾都能把氣質都穿著出來,展現出人文。往後可以結合西式服裝設計,達到中西合,讓社會大眾接受大愛環保服飾。」

學界代表 賴佩慧老師表示:「今天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傳薪系列服飾,感覺上已經超越我們傳統的中國品牌印象,尤其是新款服飾的設計,讓我看到有現代感、西式感。一年參加一次,真的感覺進步滿滿,值得給大愛感恩科技所有同仁讚歎與鼓勵。」

慈濟委員代表 陳慈心表示:「每年都會來參與大愛感恩科技心品訂價委員會,真正感覺到大愛的產品越做越好、進步很多。自己非常認同與護持大愛感恩的環保產品,經常穿出去,很多人都非常讚歎與喜愛,紛紛問我說這件衣服去那邊請購,都會與他們分享大愛感恩科技。」

慈濟委員代表 李佳穎表示:「經常看到許多師兄、師姊請購大愛的環保服飾,這都表示出大愛感恩科技在這條路上的付出的努力與成果,值得肯定。」

慈濟委員代表 陳世芳表示:「看到大愛感恩科技能將環保志業發揮到極致,所以我們的責任是要推廣給周遭親朋好友;每次陪伴慈濟海外家人,大家都會很喜歡大愛感恩的服飾,不管是手語、茶道、花道、榮董團隊,往後可以結合社區活動,將大愛推廣出去,因為請購大愛產品,不僅愛護地球,還能幫助到更多更多的苦難人。」

大愛感恩科技期盼成為拋磚引玉的先鋒,帶動更多有心之士共同投入環保、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大愛感恩科技 黃華德董事長表示:「藉著心品訂價委員會,來檢視大愛感恩科技,感覺一年要比一年好,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大愛科技的所有同仁都會秉持著這樣的目標前進。最後,也感恩所有大愛的同仁、以及各界代表的指導。」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生活清平樂善好施 生命益加豐富


住在桃園高齡九十歲的慈濟志工黃洪恓阿嬤,每日薰法香、認真投入志工服務的行列中,分秒不空過;而在台北有一對夫妻,靠著照顧墓園的工作,偶爾打零工,養大八個小孩,生活雖辛苦,但仍舊每天存三百塊,捐給慈濟,也投入志工服務中。證嚴上人在今天(01/27)志工早會開示,把握時間,愛的能量開啟智慧,只要你有定力,方向正確,發揮出來的,天天都很開心,很歡喜。 


慈濟志工陳阿秋、陳吳雪夫妻,靠著管理墓地的工作,偶爾打零工,養大八個小孩,而夫妻倆投入志工服務中,做環保,捐善款,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 

證嚴上人開示:「這是我這次行腳在台北所聽到的,很震撼,也是很感動,他們這一生當中,把握時間,師父常在說分秒不空過,時間要有經濟學,所以時間的經濟學,他們夫妻是典範。」 

時間不空過的典範,還有這一位。在桃園,高齡九十歲的慈濟志工黃洪恓阿嬤,每天清晨薰法香,參與各種志工服務不落人後,徹底發揮人生價值。 

證嚴上人開示:「愛的能量,開啟智慧,只要你有定力,方向正確,你發揮出來的,天天都很開心,很歡喜,身心健康,為人類為大地的付出,時間把握得非常的緊湊,生命很豐富。」 

桃園靜思堂歲末祝福,許多年過半百的環保志工,精進不退轉,他們的身體力行付出做善事,為社會增添更多美善。 

趙又瑩 鄧明怡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垃圾爆量堆如山 正本清源勤分類


路跑,可說是全台各地都很流行的民眾運動,慈濟志工把握機會走入人群推廣環保,針對現場產生的垃圾馬上分類,也設攤教導正確環保觀念,許多民眾除了參加路跑健身以外,也學到環保常識,是意外的收穫。 


路跑活動人潮聚集,慈濟志工走入人群不缺席。 

慈濟志工:「垃圾不落地,地球會更好。」 

辦活動難免有垃圾,這時候接下來的第一步很重要。 

警員 溫重田:「做好垃圾分類,減少垃圾量,這樣對我們環境都好。」 

因此慈濟志工把握機會宣導,教導分類,也擺設趣味闖關攤位。 

民眾 許祿宗:「我現在才知道,居然12支寶特瓶可以做成這個一件衣服,那我們大家為什麼不一起來做呢?」 

推廣效果良好,民眾現場反應很有收穫。 

民眾 許雅惠:「慈濟給我一個新的環保觀念,一個鋁罐可以看三個小時的電視,讓我們更加珍惜我們的資源,讓我們回收可以做得更加確實。」 

民眾 許素淨:「一個寶特瓶可以做一雙嬰兒襪,以後我會更提倡,宣導大家要做環保。」 

參加路跑活動,同時吸收正確環保觀念,民眾直呼不虛此行。 

真善美志工 黃淑媖 程文人 魏慶堂 雲林報導 Read more

美哈崗環保 Hacienda Heights


Also in the United States, Tzu Chi volunteer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have been invited to give a lesson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Hacienda Heights. During the lessons, the students not only learned about conservation concepts, but also tried sorting out recyclables through playing games. 


也是美國的報導,南加州慈濟志工受邀,到位於哈岡的小學教導環保,在課程中,學生不僅學到環保理念,也透過玩遊戲學習資源分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