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2016

週二, 23 二月 2016

共知共識且共行 拯救地球來得及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表示:證嚴上人從51年前的心靈環保、淨化人心,到26年前大地環保、資源回收。2008年、五位實業家弟子,在 證嚴上人的鼓勵,以專業、良知良能,為地球盡一分心力,依據 證嚴上人『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 』之期許,成立大愛感恩科技無私的社會企業平台。」(攝影:許育仁)「地球發燒了,是誰來不及?!」籌畫半年、動員40多位老師,大愛感恩科技與北區教聯會老師合作製作的環境教育教案,經過反覆的訪談交流、資料交換、教案製作、試講修改, 2月21日在慈濟東區會所正式發表。與會者包括北區教聯會教師、大愛媽媽等超過600人參加。

證嚴上人疾呼:「看到地球病況危急,大地之母在呻吟,與地球共生共息的人類,應承擔起責任,用心維護環境。地球的安危,也是人類的安危;唯有地球平安,人類才能平安。傷害地球的是人類,保護地球的關鍵也在人的手中。」地球為全人類共享,愛護地球的責任也應該由全人類共同承擔,將所學習環保知識化為愛的能量,人人有共知、共識且能共行,拯救地球才能「來得及」!氣象達人彭啟明說,有一次他向 證嚴上人說明地球暖化現象,以及全球希望將暖化控制在2度C以內時,證嚴法師說,與工業革命時相比較,氣溫已經升高將近1度,暖化很嚴重,現在還要再容許1度,她覺得這個議題事態嚴重。

圖說:推動此次教案編輯的陳乃裕表示:「證嚴上人非常關切『2度C』的問題,因為人類已經到了存亡關鍵,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要加緊腳步,喚醒渾渾噩噩的社會大眾。期待這套教案,可以提供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的團體或是老師們在課堂上,或大愛媽媽在社區親子成長班或是走入校園,全面推廣環保理念之參考。」(攝影:許育仁)推動此次教案編輯的陳乃裕表示:「證嚴上人非常關切『2度C』的問題,因為人類已經到了存亡關鍵,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要加緊腳步,喚醒渾渾噩噩的社會大眾。因此,教聯會種子老師們,運用老師專業將大愛感恩科技團隊經過多次溝通討論,根據:『地球發燒了』、『慈悲科技』、『城市礦產』、『搖籃到搖籃』等四個環境教育主題,再分別依小學、中學、社會人士,編成12份分享教案、12份分站活動教案。期待這套教案,可以提供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的團體或是老師們在課堂上,或大愛媽媽在社區親子成長班或是走入校園,全面推廣環保理念之參考。」

圖說:台北教育大學徐榮崇教授表示:「不僅要做『環境保護』,而且要透過『環境教育』來落實『環境保護』的工作。這需要非常多的機構參與。大愛感恩科技能夠加入環保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且結合教育功能團體的力量,編輯出環境教育教案,可見大愛感恩科技非常有心,預祝大愛感恩科技順利獲得認證。」(攝影:許育仁)大愛感恩科技黃華德董事長也表示:「 證嚴上人從51年前的心靈環保、淨化人心,到26年前大地環保、資源回收。2008年、五位實業家弟子,在 證嚴上人的鼓勵,以專業、良知良能,為地球盡一分心力,依據 證嚴上人『大愛眾生、感恩大地、科技人文 』之期許,成立大愛感恩科技無私的社會企業平台。這次與教聯會團隊合作環境教育教案編輯,是本著精進再精進、希望將環保教育擴大到社會各個階層,啟發大家保護地球的一念心。」

本次研習會特邀貴賓台北教育大學徐榮崇教授表示:「不僅要做『環境保護』,而且要透過『環境教育』來落實『環境保護』的工作。台灣社會經過20多年的文明生活教育啟發、潛移默化,如今一定要更深化環境教育,化認知為觀念、將觀念化為行動,這需要非常多的機構參與。大愛感恩科技能夠加入環保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且結合教育功能團體的力量,編輯出環境教育教案,可見大愛感恩科技非常有心,預祝大愛感恩科技順利獲得認證。」

圖說:吉祥物戲劇呈現大愛感恩慈悲科技產品,大愛狗帶著太陽能背包賑災、而感恩貓因為手受傷,不能去賑災,期許自己也能用心做環保。(攝影:許育仁)一整天的研習課程相當緊湊,王麗卿老師先將教材設計的因緣與過程向大家說明。第一個主題 『地球發燒了---是誰來不及』首先由賴瓊杏老師分享。緊接著黃莉婷老師代表分享第二個主題『慈悲科技--科技行善 環保生活』。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陳意容博士也針對『大愛環保與感恩科技的對話』與大家分享。主題三『城市礦產--垃圾不垃圾』,則由廖進德老師演示。最後一個主題『搖籃到搖籃--化腐朽為神奇之以R還R』由大愛感恩科技研發部林正雄博士。包括藉由小型的抽絲機(改版迷你棉花糖機)、及布料識別機現場演示。更透過互動有獎問答,讓每一位學員不斷踴躍搶答。

今後如何在校園與社區做好環保的教育宣導工作?李鼎銘總經理也分享:「 證嚴上人提醒大家人人要有共知外還需有共識及共行。從『自身』做起。拓展至家庭及學校。同時藉由回收資源及再大愛感恩科技開發利用,所有的成果來回饋慈善救人有意義的工作,創造愛的接力、善的循環。」

生動活潑的教材,讓環保不只是口號,而是疼惜地球得實際行動。從教育著手,再加上一點創意,把環保理念從小紮根、落實生活,讓科技溫暖人心,讓生活更美好,讓人類未來充滿希望。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信義區報導

 

 
Read more

輪班夜間做環保 妥善分類變成寶


面對華人世界的大節日,馬來西亞各地環保志工,也動起來,每天都有整理不完的回收物。因為家家戶戶大掃除,清出的資源,一大袋一大袋的,不斷送進環保站。馬六甲地區,在過年前,志工天天夜間,都輪班做環保,要把堆積如山的資源,妥善分類。 


年關將近,家家戶戶大掃除,志工忙著處理 比往常多了一倍的回收物。 

慈濟志工 李美容:「 衣服很多,多一倍啊。」 

慈濟志工 李獻雄:「 平時是沒有這樣多的, 今天多出很多。」 

慈濟志工 黃玉鳳:「 很多 昨天已經載了, 一羅里(卡車)過去了, 衣服啊紙皮啊, 已經載一些過去了。」 

來到環保站,果然驚人,放眼望去 到處都是回收物。 

慈濟志工 吳桂花:「 每天我們的環保量, 都要破紀錄了, 因為這樣的情形看來, 你看越來越多真的是, 多到不得了那種。」 

即使又忙又累,為了處理大量資源,連晚上都有志工來分類。 

慈濟志工 黃金寶:「 這兩個禮拜下去 就是會運作, 每一天會有三班的, 開放給志工來分類 。」 

慈濟志工 李成來:「 天天要來,沒有來哪裡做得完。」 

除了固定班底,還有人 是一下班就趕來。 

慈濟志工 黃麗好:「 看到環保物這麼多, 覺得我們應該是要來做啦 。」 

慈濟志工 楊澤沛:「 因為看到這些環保物, 這幾天都在掛念著, 還是想過來幫忙。」 

期許人人改變生活方式,從減少物欲開始,讓地球的未來更有希望。 

饒于潤 梁豪傑 鄧凱升 鍾健明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守護大地的園丁 廣袤福田勤耕耘


全球各地的慈濟靜思堂、聯絡處,先後展開歲末祝福活動,三重園區這個場次,讓白髮蒼蒼的環保志工們,擔任手語演繹的主角,老菩薩們每年也最期待、領到慈濟福慧紅包的這一刻。 


慈濟「三重環保教育站」裡上了年紀的老人,說起這檔事,各個自信滿滿。 

環保志工 林莊愛玉:「 我紅包拿很多了, 差不多一二十個 。」 

環保志工 申建成:「 我領了兩三次囉。」 

但一到了隔壁歲末祝福的現場,他們不開玩笑,可是比誰都還認真。 

他們是守護地球的環保志工。 

也是人人珍惜的老菩薩。 

陳沛慈 陳玟融 高國光 真善美志工-台北報導 Read more

露宿街頭難抵風霜 關懷貧苦弱勢


這波寒流,讓許多地方出現了下雪或下冰霰的情形,當民眾在追逐雪景的同時,可能還需要多一分的同理心。因為此時此刻,嚴寒天氣讓各大醫院急診室就診量暴增,救護人員也在山區協助賞雪民眾脫困。另外還有一群人,則是為了弱勢族群的生命安全,奔波忙碌。 


寒流報到,有人忙著賞雪,有人忙著躲雨,但這群志工是忙著找人。 

街友 與 志工:「謝謝。 (慢慢吃,這燙。) 好。 (沒關係,你吃完還可以續碗。)」 

一碗熱麵線,就可能幫助街友平安度過寒夜。慈濟志工聽聞有街友在「板橋綜合運動場」的看台上落腳,趕緊來關心。 

慈濟志工:「這個睡袋,還有一份,這毛毯衣。」 

這頭任務剛結束,慈濟人馬上到公園與街頭的角落,尋找下一個身影。 

慈濟志工:「這樣好嗎?來,一二三。」 

新北市三重的志工,則是連夜到三個照顧戶家敲門。 

慈濟志工:「因為下雨,所以用這個裝著,這個都是新的。」 

直到確定弱勢民眾平安了,為他把毯子棉被鋪上,暖和了,志工才能在這個夜睡得安穩。 

真善美志工 江文龍 張素玉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一, 22 二月 2016

心為地圖天地寬 慈愛清流繞全球

「慈愛收納鞋套」是利用100%環保材質所製成,布料表面可防潑水,底部具有止滑效果。可當作室內鞋,不但可避免環境髒亂,也可以保暖;比起單純襪套,更可以提供防地面水,內底局部吸震,可紓減腳底因長期接觸硬質地板所產生之不舒適感。附贈束口收納袋方便攜帶好收納。疼愛大地,就是疼愛眾生。在購買隨身用品時,面對商品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如果願意選擇具有綠色環保理念的商品,這份心,不僅能善待大地,也是善待自己。(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慈愛天地萬物」是慈濟的精神,「心是世界的地圖,愛,不分日落或日出;不論你身在何處,只要停下腳步、抬起頭,就可以看到藍天;而在世界各地有苦難的地方,只需輕輕環視四周,處處可見身著藍天白雲的慈濟人,這群身影,國際人士稱為他們為「藍天使」。慈濟志工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以慈悲、關愛、尊重的心撫慰受災人,透過付出與互助,再次省思生命的意義。

根據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有七成二左右的受訪者在家中是習慣「穿室內拖鞋」,追本溯源,因台灣受日本影響,所以回家進入室內之前,將室外鞋脫掉改穿室內拖鞋(或不穿鞋),而日本脫鞋的習慣據說起源於日本平安時代,這是因為氣候潮濕多雨的緣故。如果裡外不分,馬上就會把地板弄髒。所以脫鞋是日本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文化財產。脫鞋的習慣很好理解。在進入朋友家時,脫鞋可以讓人們意識到「公共」與「私人」事物的區別。換言之,這一習慣意味著尊重他人所珍惜的東西,避免和自己的相混。更重要的是,脫鞋還可以保持私人的衛生。這一極為重要的習慣,就是日本茶道中所謂的「和、敬」。

「慈愛收納鞋套」是利用100%環保材質所製成,布料表面可防潑水,底部具有止滑效果。可當作室內鞋,不但可避免環境髒亂,也可以保暖;比起單純襪套,更可以提供防地面水,內底局部吸震,可紓減腳底因長期接觸硬質地板所產生之不舒適感。附贈束口收納袋方便攜帶好收納。疼愛大地,就是疼愛眾生。在購買隨身用品時,面對商品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如果願意選擇具有綠色環保理念的商品,這份心,不僅能善待大地,也是善待自己。

大愛感恩科技用行動來愛護地球,秉持公司3Cs的核心價值- 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利用別人眼中的垃圾,化成大家所愛的黃金。從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 報導
20160222-2.jpg 

Read more

心為地圖天地寬 慈愛清流繞全球

「慈愛收納鞋套」是利用100%環保材質所製成,布料表面可防潑水,底部具有止滑效果。可當作室內鞋,不但可避免環境髒亂,也可以保暖;比起單純襪套,更可以提供防地面水,內底局部吸震,可紓減腳底因長期接觸硬質地板所產生之不舒適感。附贈束口收納袋方便攜帶好收納。疼愛大地,就是疼愛眾生。在購買隨身用品時,面對商品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如果願意選擇具有綠色環保理念的商品,這份心,不僅能善待大地,也是善待自己。(大愛感恩科技提供)「慈愛天地萬物」是慈濟的精神,「心是世界的地圖,愛,不分日落或日出;不論你身在何處,只要停下腳步、抬起頭,就可以看到藍天;而在世界各地有苦難的地方,只需輕輕環視四周,處處可見身著藍天白雲的慈濟人,這群身影,國際人士稱為他們為「藍天使」。慈濟志工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以慈悲、關愛、尊重的心撫慰受災人,透過付出與互助,再次省思生命的意義。

根據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有七成二左右的受訪者在家中是習慣「穿室內拖鞋」,追本溯源,因台灣受日本影響,所以回家進入室內之前,將室外鞋脫掉改穿室內拖鞋(或不穿鞋),而日本脫鞋的習慣據說起源於日本平安時代,這是因為氣候潮濕多雨的緣故。如果裡外不分,馬上就會把地板弄髒。所以脫鞋是日本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文化財產。脫鞋的習慣很好理解。在進入朋友家時,脫鞋可以讓人們意識到「公共」與「私人」事物的區別。換言之,這一習慣意味著尊重他人所珍惜的東西,避免和自己的相混。更重要的是,脫鞋還可以保持私人的衛生。這一極為重要的習慣,就是日本茶道中所謂的「和、敬」。

「慈愛收納鞋套」是利用100%環保材質所製成,布料表面可防潑水,底部具有止滑效果。可當作室內鞋,不但可避免環境髒亂,也可以保暖;比起單純襪套,更可以提供防地面水,內底局部吸震,可紓減腳底因長期接觸硬質地板所產生之不舒適感。附贈束口收納袋方便攜帶好收納。疼愛大地,就是疼愛眾生。在購買隨身用品時,面對商品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如果願意選擇具有綠色環保理念的商品,這份心,不僅能善待大地,也是善待自己。

大愛感恩科技用行動來愛護地球,秉持公司3Cs的核心價值- 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利用別人眼中的垃圾,化成大家所愛的黃金。從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內湖 報導
20160222-2.jpg 

Read more

八旬高齡阿嬤付出 精進付出不懈


從慈濟會員,到後來成為照顧戶,現年82歲的陳亞妹阿嬤獲得慈濟幫助六年。去年,因為病重,被家人遺棄在老人院,志工不捨陳亞妹阿嬤老來沒有依靠,到處尋找她的身影。陳亞妹被志工的愛深深感動,重新回到家後,每個星期有三天都到環保站報到,今年更獲得慈濟的肯定,領取環保志工證。 


能開心地和大家一起話家常,陳亞妹阿嬤很感恩,去年她因為病重,被遺棄在老人院。 

環保志工 陳亞妹:「我只是埋怨我自己的命不好。」 

陳亞妹曾是慈濟會員,後來成為照顧戶,慈濟關懷她六年,當時突然沒有她的訊息,志工著急地四處打探消息。 

慈濟志工 鄧秀英:「(找到)她真的已經變到很憔悴很老。」 

環保志工 陳亞妹:「我心裡很高興,我沒有想到師姊她會這樣關照我找我,一大班環保站的師姊也去看我,我真的很感動。」 

慈濟志工 楊秋薇:「她能夠回來,有今天,我真的也是替她高興,一個(八)幾十歲的老人家,真的替她高興,因為她至少重生。」 

環保志工 陳亞妹:「每一晚我睡不著,我跟佛祖講,佛祖,你給我起來,你要給我健康,我要去做環保,我做夢都要做環保,我除了環保,沒有什麼好做了。」 

高齡82歲的她,現在,一個星期做環保三天,歲末祝福時,完成環保志工受證,對她來說,是肯定,更是人生新起步。 

環保志工 陳亞妹:「環保給我開心,給我好像有一個家,看到師姊師兄對我這樣好,我很感激,我永遠都記在心裡,阿嬤可以做的,你們也可以做,加油,go go go!」 

呂嘉嘉 鍾健明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低溫大雪發放 志工備熱湯暖身心


蘇北發放今天上午舉行,志工經過重重困難,參加這一次的發放,二天下來共發了4895戶,6567人!酷寒的溫度,當地鄉親已經好多年沒有遇到,還好這次發放點分散,領取物資的鄉親就近到定點,不用長途奔波,減少在外吹風受凍的時間。 


現在的氣溫是零下十二度,但是為了要領物資,其實在這邊看得到,有相當多的三輪車,準備來載運。 

就怕刺骨寒風讓等待的長輩受不了,志工們獻上溫暖熱湯。 

鄉親 胡爺爺:「(今天有熱湯可以喝。)多謝多謝,你們想的真周到,年年慰問我們,你們辛苦了。」 

胡爺爺早上六點就出門趕到會場,身上還穿著慈濟先前發的大衣,他好期待這一天的發放,而和爺爺一樣的心情,還有其他鄉親。 

慈濟志工 魏良旭:「再次來到江蘇,為鄉親奉上一分溫暖的關懷。」 

把物資一一清點,志工幫忙老長輩把沉甸甸的大米,扛上三輪車,一樣是穿著慈濟大衣的老爺爺,露出笑容。 

鄉親:「油、米。(有油有米。) 還有毛毯,溼溼(怕)打滑 我會慢點走。」 

感激志工的付出,讓寒冷的天,有溫暖的依靠;就是為了要讓有需要的人領得到物資,許多受到大雪阻擋的慈濟志工,努力排除障礙! 

慈濟志工 李小紅:「到火車站是七點多,到南京是(晚上)11點多。」 

就擔心缺席造成不便,從紹興趕往泗陽的志工,沒了出租大巴士可以直達,扛著食材,大包小包搭火車,再輾轉到目的地。蘇北冬令發放,兩天共有六千多人領到物資,雖然遭遇寒流,但志工們用堅定的腳步,把愛與溫暖分送出去! 

朱怡蓉 蕭宏澍 江蘇報導 Read more

強聖嬰現象發威 各地天候不調

20160222.jpg
極端氣候出現越來越頻繁,1997年到 1998年的聖嬰現象,造成全球2萬人死亡,經濟損失,更是多達上百億美元。今年聖嬰現象發威,南美洲,有的地方像是祕魯等地大雨成災,哥倫比亞則是嚴重乾旱。

資料來源: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70258 
Read more

週日, 21 二月 2016

2016,02/21 環教教育場域研習課程

【對象】教育功能團隊
【時間】2016年2月21日 08:30-16:00
【地點】台北東區聯絡處 (110 台北市信義區 松隆路327號1樓)

大愛心聞:
共知共識且共行 拯救地球來得及
【大愛環保•感恩科技】 師親種子共學習
大愛環保種子心 珍惜地球齊共行

20160223-2.jpg

20160223-1.jp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