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16

週日, 24 一月 2016

慈悲科技無私奉獻 大愛遍灑全球

圖說:內援會內部教育訓練-課程內容精彩學員反應烈熱烈陳意容(左)。火箭爐燃料是漂流木、農作物廢料壓碎、乾燥成為的燃燒棒,志工好奇與木炭相比對。[攝影者:林浩盟]「2003年臺灣志工及實業家至印尼大愛村參訪,震憾於印尼企業家,為了如何援助紅溪河受災民眾,特地飛回花蓮精舍向證嚴上人請示,回印尼後,實業家們雖各有執念,但每個 皆將上人慈示的方向與精神理念擺第一,放下個人我執,一起努力,而有了現今的規模。」慈濟志工黃華德回憶:「當時大家深受感動,隔年,臺灣人援會成立,以慈濟大愛、無私奉 獻為精神依循。」

人援會實業家們,秉持著環保理念,平時著手研發與推廣,各式利於救災之物資,急難時,協助提高慈濟達到立即救援的效果,於2009年成立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同時在上人智慧 指導下,並透過師兄、師姊實地堪災體驗,以無私之心,更有效率的研發,食、衣、住、行各種慈悲產品,運用於救災,所給的都是最好的,同時希望藉著產品接引更多實業家,一起 温暖社會。

每一種產品皆為智慧、愛心下發展出的,為了讓它於需要時,發揮最大功效,人援會特地於內湖聯絡處,舉辦志工內部教育訓練課程,讓種子志工熟悉各種科技產品的功能與操作模 式,再至各地推廣,讓每個人於緊急事件時,能隨時上手而不慌亂。

◎慈悲香積飯 守護全球

課程中,慈濟志工柳宗言,不斷強調大愛感恩科技公司產品,力求「環保人文、愛心接力、完全回饋」精神理念,同時也給我們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的概念,清楚明白告訴志工前 者為企家業們,在富有之餘,兼職奉獻己力、為人群付出;而社會企業則是全職付出,永續經營,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導向,完全回饋並傳播分享。

圖說:慈濟志工柳宗言提到每一種產品的研發,背後都有一段感人的慈悲故事。[攝影者:徐啟衡]柳宗言將產品,依照食、衣、住、行分門別類,活潑精彩的闡述並表示:「每一種產品的研發,背後都有感人的慈悲故事。」就如食的方面,香積飯緣起於大陸冬令發放時,很多居民 住在偏遠山區,半夜從家裏出發走到天亮抵達發放地點,經常因又冷又餓,體力不支昏倒在現場,上人知道後,不捨災民苦,希望讓鄉民能先吃熱食,讓冰冷的身體温暖後再帶物資回 家,又災難來時,災區經常是没有電、没有瓦斯,飢寒交迫下,如何讓鄉親能即時温飽,如果白米能變成沖泡式乾燥飯,浸泡即可,不必再煮,在上人期許下,精舍師父開始研發香積 飯。

志工林仲篪回憶當年:「在臺灣没有廠商做過這類產品,多次到日本考察,生產方式屬公司機密、恕不奉告又無法找到適合的製程下,我們請示放棄,但上人不放棄。」

非科班出身的德晗師父與德偌師父,守志奉道,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只有靠自己摸索找答案,林仲篪苦笑道:「那一陣子,在精舍吃了很多稀飯,因為失敗品,最後都煮成稀飯,歷 經三年終於成功研發米粒完整的香積飯,八八水災時剛好派上用場,立即發揮效能。」

香積飯為救災而研發,只要二十分鐘,馬上提供簡單方便的熱食,不僅温暖災民的胃,也暖和了災民受苦的心靈。

◎保護生態 科技救苦

透過課程了解,千年不爛的塑膠袋,臺灣目前每天使用量約四千多萬個,但回收率卻不到百分分之八,大愛感恩科技,利用資源回收物,再製造利用研發產品,減少對大自然的危害, 每年救災,發送出以寶特瓶回收,抽紗做成的毛毯約八十七萬多件,但每年臺灣所產生的保特瓶卻有四十六億多隻,約使用量的千分之一,人類正以驚人的速度破壞環境、危害地球。

圖說:分組時,志工對火箭爐充滿興趣,七嘴八舌的詢問分站關主。[攝影者:徐啟衡]為了減少破壞山林,過度使用大自然資源,人援會結合大愛感恩科技,進行各種回收物品研發,製造各種環保產品,分站教學時,關主以棉花糖的機器,將已壓碎的保特瓶抽紗成絲, 讓學員們驚歎不已。

天災使烏來重創,殷鑑不遠,曾參與救災的志工,記憶猶新,當初一腳踩入爛泥,舉步微艱,全身像個泥人,災區處處暗藏著危機,看不到的碎玻璃、鐵釘、漂流木等危險物品,都可 能讓志工們受傷,如果有輕便防水青蛙裝,上半身向內褶,成了長褲及內袋,112公斤以下的人穿,都可防刺、防臭的鞋墊、防割手套、LED照明帽,可使救災輕便又安全許多, 在關主的試穿說明下,了解這些都是回收環保產品,讓志工們驚豔不已,紛紛自主測試,不斷詢問何時量產與價格,讓現場氣氛頓時熱絡了起來。

透過輕鬆活潑的分站教學方式,使種子學員清楚明白科技產品的製作生產過程及深遠涵義,並學習產品穿搭方式,方便志工救災使用。

◎大愛足跡 遍布全球

近年來,在國外得奬無數的福慧床,經由講師柳宗言的說明,原來研發緣起於巴基斯坦水災時,剛出生不久的小女嬰躺在又溼又冷的石頭上,上人知道後,不忍心眾生苦而激起研發的 想法,福慧床幾經開發修正,由床太重,挖洞減重至輕便易拿取,操作容易,可當床也可當椅子,方便又實用,深受災民喜愛,目前己送十個重大災難國家使用,福慧床以人的角度研 發,在人與人間看到了苦難人,不怕辛苦、不怕遙遠,運用在國際上。

圖說:前交通部次長蔡堆毫無大官的尊貴氣勢,而是位謙沖有禮的長者。[攝影者:徐啟衡]人援會住屋組志工魏良旭,無奈中開玩笑表示:「福慧床的研發,可能是因住屋組搭建的簡易救災屋,到目前為止都無法達上人的要求下產生的,我們的功勞不小。」

住屋組多年來努力不懈,製作過各種簡易教室與組合屋,有早期的帳篷、蒙古包、貨櫃屋、紙板急難組合屋、風琴式組合屋、半圓形簡易教室,到現在人字形斜頂PP瓦楞板簡易屋 等,研發組不斷修改不下四十多種款式,雖然已有數千組簡易,已送往災區使用,但都還有進步空間,上人的期待是冬不冷、夏不熱、通風、没有異味、散熱快、不易被風吹倒,有家 的感覺、高架地板防大雨淹水。

魏良旭分享在辛巴威,以一星期的時間搭建簡易教室,完工後,有一千多人參與啟用典禮,看到原本只能在鋼架下上課的孩子,興高采烈來回奔跑於教室內外的喜悅,讓他心中充滿感 動,一切辛苦都值回票價。

學員潘瑜華表示:「2006年加入人援會至今,一直擔任住戶組秘書,像四川地震,負責連絡各區的菩蕯、企業家等,平日人援會與慈悲科技努力研究簡易屋之設計,經四十餘次的 設計,每樣設計都包含了上人無限的悲心,今天課程結合實務解說,不枯燥、很生動,讓人印象深刻。」

◎火箭暖爐 温暖人心

去年復興空難時,曾經在冷冽的寒風中,為消防人員,注入一股暖流,讓他們潛水救災上岸時,馬上有毛毯包裹,暖爐取暖,不致因救災而讓自己生病,火箭爐也因此而聲名大噪。

火箭爐利用煙囪效應的概念,讓火由下往上竄,火苗快速升起,讓災民能在寒冬中,免於受凍,除了取暖功能外,組合式汽化爐上方還可以烹煮食物、燒開水,志工貼心設計,讓災民 得到最好的照顧,同時,當災難發生時,資源取得不易,漂流木、農作物廢料,成為最佳燃燒物料,壓碎、乾燥成為火爐的燃燒棒,或者直接當柴燒。

志工們,對火箭爐充滿興趣,七嘴八舌的問分站關主許貴榮,操作方式、拆解方法,煮食方法,可供多少人食用,需煮多少時間,可否烤地瓜等問題,讓關主應接不暇,互動熱絡,除 了了解產品操作方式,也讓現場氣氛輕鬆歡樂又充滿温馨。 ◎回饋與分享

生動活潑的上課方式,以感人故事帶出產品研發的淵源,在在都讓人印象深刻,令人感動不已,頗有想法的慈濟志工徐文龍課後分享:「原本對未來慈濟在關渡舉辦五十週年慶的製作 方式,没有任何點子,來上課充電後,啟發了很多點子可運用,盡可能傳達其中的精神與理念,今年課程和去年有很多雷同之處,如何吸引人再度參與,是很好的議題,可廣邀大家一 家加入。」 語意堅定 的慈濟志工陳意容,她分享:「在十幾年前加入慈濟後,聽一位慈濟師兄說『上人的科技一直走在人類的前端,為人類著想,帶給人類幸福,又看到上人從環保著手愛護地球,從研發 科技紮根。』我就想著自己只為公司、老闆而努力是不夠的,就轉到了大愛感恩科技上班,完成職志合一的理想。」課程中,聽黃華德師兄分享,地球過度開發,已威脅人類的生存; 魏良旭師兄為設計大愛屋的努力,雖沒獲上人採用,仍不計名利,為更大目標而不斷努力,精神是值得學習的,讓陳意容也能更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 前 交通部次長蔡堆,在活動進行過程,毫無大官的尊貴氣勢,只有謙沖有禮的長者,靜靜認真聆聽,他微笑表示:「之前在行輸組服務,今天學習到各類組的功能,可為以後做布展時, 完整的呈現,摸擬實境的設計很生動,如烏來清掃,不管有去過或是沒去過的人都有幫助與體驗,成為種子護師,以後也會用這樣的模式來傳達給學 員。」

年輕有活力的志工蔡建弘認為,這次課程的設計不同於往,過去有分食、衣、住、行、資通,比較單一功能去介紹,這次則呈現一種情境,其實它很多時候,不是只有一個單一功能, 例如淨水船,它算是行的功能?還是食品功能?最後我們定位,它屬於食品功能。但實際上它是需要船去載運,到陸地上它需要車來載運。需有這樣一個不同專業的結合,在活動中學 習到很多,對將來推廣幫助很大。

人援會實業家們,用愛止厄,見苦知福,用愛鋪路走,秉持環保理念,以無私的心,研發與推廣慈悲科技產品,有效率的運用於救災,同時希望藉著產品研發與推廣,接引更多實業 家,一起將愛散播到每個角落。

真善美志工 林佩臻、張逢德 臺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週六, 23 一月 2016

2016,01/23 - 1/24 品格教育研習營

【對象】
【時間】2016年1月23日、24日
【地點】萬華聯絡處 (108 台北市萬華區 台北市萬華區莒光路222號)

20160126-6.jpg20160126-5.jpg 
Read more

品格教育研習營

【對象】
【時間】2016年1月23日、24日
【地點】萬華聯絡處 (108 台北市萬華區 台北市萬華區莒光路222號)

20160126-6.jpg20160126-5.jpg 
Read more

大愛環保心平台 虛擬推廣善接引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能在虛擬網路上,建立一個環保、愛心、公益的平台,影響更多人、響應環保行列。」1月14日下午,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吳道昌董事長,帶領TONY WEAR湯尼威爾 (上海) 服飾總經理薛春榮與副總尉陳亮,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拜訪黃華德董事長及團隊。(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能在虛擬網路上,建立一個環保、愛心、公益的平台,影響更多人、響應環保行列。」1月14日下午,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吳道昌董事長,帶領TONY WEAR湯尼威爾 (上海) 服飾總經理薛春榮與副總尉陳亮,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拜訪黃華德董事長及團隊,希望透過虛擬網絡,結合大愛感恩科技綠色環保再生用品及企業社會責任的落時,在中國廣為推動。

「大愛是造福、感恩是智慧。」大愛感恩科技遵循的 證嚴上人教導,以環保為宗旨,完全回饋於社會,志矢為掘井人,向下掘井湧入活泉,在愛心公益平台上,藉著有形的環保產品,接引愛心實業家/廠商、善心人士,發會自我良能,共同守護大地。

圖說:大愛同仁楊竣翔分享,一條大愛賑災毛毯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協力廠商綠色供應鏈/製程。最後隨著慈濟人的腳步,將這份「愛」分享到全世界受苦難人們手中。(攝影者:曹書豪)尉陳亮表示:「近年來環保在中國大陸越來越被注重,希望將環保紡織帶入中國,每年在中國的塑料問題嚴重,但塑料瓶做的衣服可以穿嗎?對於大愛生產環保產品的功能性,材料都是塑料瓶,對於特性、舒適度、抗過敏,在生產過程上會不會產生二次汙染?產品顏色豐富性?增加網路行銷、吸引消費者注目。」等問題與大愛團隊來互動/分享。

一般市面上服飾的聚酯纖維,大多來自於石油 (原生材料) 使用化學法 (解聚/重合) 提煉,而大愛紗的聚酯纖維來自於廢棄塑料瓶回收再製,採用物理法,環保菩薩清淨在源頭,塑料瓶回收,瓶蓋仔細拆下,把環扣剪開,清洗乾淨,再送往工廠切片,加熱成酯粒、大愛紗,做成品質優良的環保再生產品。

流行趨勢是什麼? 對大愛感恩科技採用寶特瓶原色,以透明瓶生產白紗、綠瓶生產綠紗、雜色瓶生產大地色紗,以省水、原色及不後染為目標,落實環保理念、珍惜水資源,環保『心』時尚,改變『心』生活,站在科技與流行尖端,讓世界看到台灣軟實力。

圖說:吳道昌董事長表示:「大愛感恩科技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影響多少人!大愛感恩科技真的很不簡單,以社會企業模式經營,且從環保概念著手,真的非常難得。」(攝影者:曹書豪)吳道昌董事長表示:「大愛感恩科技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影響多少人!大愛感恩科技真的很不簡單,以社會企業模式經營,將投資及每年盈餘藉由慈濟來回饋社會,且從環保落實著手,真的非常難得,背後的故事感恩。回想起自己對慈濟的認識及了解是每每看到國內外大型災難,第一個抵達現場援助的災民的就是慈濟,讓我們印象深刻,也鼓勵我們在海外的台商一起也加入賑災行列,看到慈濟賑災工作秉持「直接、重點、尊重、及時、務實」的原則,實在感受非常深。」

一般公司行號的 R.O.I. 意旨投資報酬率 (Return On Investment),而大愛感恩科技R.O.I. 是(Return of Influence) 影響力的深植,所做的一切是啟發每一個人的愛心,並非為了追求財富與市場,建立一個環保、愛心、公益的平台,接引有善心人士共同參與,發揮正向的力量,在這個平台上「為大地、為人類的幸福而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大愛環保心平台 虛擬推廣善接引

圖說:「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能在虛擬網路上,建立一個環保、愛心、公益的平台,影響更多人、響應環保行列。」1月14日下午,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吳道昌董事長,帶領TONY WEAR湯尼威爾 (上海) 服飾總經理薛春榮與副總尉陳亮,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拜訪黃華德董事長及團隊。(攝影者:曹書豪)「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能在虛擬網路上,建立一個環保、愛心、公益的平台,影響更多人、響應環保行列。」1月14日下午,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吳道昌董事長,帶領TONY WEAR湯尼威爾 (上海) 服飾總經理薛春榮與副總尉陳亮,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拜訪黃華德董事長及團隊,希望透過虛擬網絡,結合大愛感恩科技綠色環保再生用品及企業社會責任的落時,在中國廣為推動。

「大愛是造福、感恩是智慧。」大愛感恩科技遵循的 證嚴上人教導,以環保為宗旨,完全回饋於社會,志矢為掘井人,向下掘井湧入活泉,在愛心公益平台上,藉著有形的環保產品,接引愛心實業家/廠商、善心人士,發會自我良能,共同守護大地。

圖說:大愛同仁楊竣翔分享,一條大愛賑災毛毯整合紡織業上中下游協力廠商綠色供應鏈/製程。最後隨著慈濟人的腳步,將這份「愛」分享到全世界受苦難人們手中。(攝影者:曹書豪)尉陳亮表示:「近年來環保在中國大陸越來越被注重,希望將環保紡織帶入中國,每年在中國的塑料問題嚴重,但塑料瓶做的衣服可以穿嗎?對於大愛生產環保產品的功能性,材料都是塑料瓶,對於特性、舒適度、抗過敏,在生產過程上會不會產生二次汙染?產品顏色豐富性?增加網路行銷、吸引消費者注目。」等問題與大愛團隊來互動/分享。

一般市面上服飾的聚酯纖維,大多來自於石油 (原生材料) 使用化學法 (解聚/重合) 提煉,而大愛紗的聚酯纖維來自於廢棄塑料瓶回收再製,採用物理法,環保菩薩清淨在源頭,塑料瓶回收,瓶蓋仔細拆下,把環扣剪開,清洗乾淨,再送往工廠切片,加熱成酯粒、大愛紗,做成品質優良的環保再生產品。

流行趨勢是什麼? 對大愛感恩科技採用寶特瓶原色,以透明瓶生產白紗、綠瓶生產綠紗、雜色瓶生產大地色紗,以省水、原色及不後染為目標,落實環保理念、珍惜水資源,環保『心』時尚,改變『心』生活,站在科技與流行尖端,讓世界看到台灣軟實力。

圖說:吳道昌董事長表示:「大愛感恩科技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影響多少人!大愛感恩科技真的很不簡單,以社會企業模式經營,且從環保概念著手,真的非常難得。」(攝影者:曹書豪)吳道昌董事長表示:「大愛感恩科技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為了影響多少人!大愛感恩科技真的很不簡單,以社會企業模式經營,將投資及每年盈餘藉由慈濟來回饋社會,且從環保落實著手,真的非常難得,背後的故事感恩。回想起自己對慈濟的認識及了解是每每看到國內外大型災難,第一個抵達現場援助的災民的就是慈濟,讓我們印象深刻,也鼓勵我們在海外的台商一起也加入賑災行列,看到慈濟賑災工作秉持「直接、重點、尊重、及時、務實」的原則,實在感受非常深。」

一般公司行號的 R.O.I. 意旨投資報酬率 (Return On Investment),而大愛感恩科技R.O.I. 是(Return of Influence) 影響力的深植,所做的一切是啟發每一個人的愛心,並非為了追求財富與市場,建立一個環保、愛心、公益的平台,接引有善心人士共同參與,發揮正向的力量,在這個平台上「為大地、為人類的幸福而努力。」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內湖報導

Read more

週五, 22 一月 2016

2016,01/22 舒壓襪說明會議

【對象】
【時間】2016年1月22日(四) 17:30~19: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Read more

2016,01/22 政大國際學生來訪

【對象】政大國際學生
【時間】2016年1月22日(五) 16:00~17: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60126-1.jpg20160126-2.jpg 
Read more

學習做乳液!大學生認真筆記


活到老,學到老。花蓮大漢技術學院樂齡大學的爺爺奶奶,在老師的帶領下,上課DIY做乳液,還到戶外參訪,體驗做豆腐(12/21)和做環保(12/30),多元的課程,讓這群學生,走出戶外活動筋骨,也學到不少寶貴的經驗。 


老師用心講解,做乳液運用的化學原理,32位就讀樂齡大學的爺爺奶奶,專注把方法記清楚,因為接下來就要換他們動手做。 

大漢學院樂齡大學學生:「不錯,市面上有的(乳液)很油膩,有的太油膩了,擦起來就黏黏的 就不舒服,這個不會。」 

樂齡大學的老師帶領學生走出戶外,到農家體驗做豆腐。不加化學原料的豆腐,不只健康又美味,也讓長者們重溫小時候的回憶。 

大漢學院樂齡大學學生 鄭有婷:「有回味以前,我媽媽他們用老方法,那個海水做的(豆腐)有點一樣。」 

大漢學院技合處組長 柯孟君:「老祖宗最自然天然的一個智慧,教給我們怎麼樣吃到天然的食物,然後 讓我們有一個,好的 健康的身體,然後做一個傳承。」 

爺爺奶奶們也來到環保站,從分類學起,不只重新認識,生活中使用的瓶瓶罐罐,也親手回收資源再利用。 

大漢學院技合處長 賴光宏:「因為環境資源等於是非常缺乏,可是卻因為汙染關係,造成很大 我們現在環境惡化,所以我們要身體力行,這些同學 他們其實,就是最好的環保的一顆種子。」 

人老心不老,樂齡大學的學生,學無止盡,也為地球盡一份力。 

真善美志工 范呂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自家成立回收點 參加活動宣環保


彰化田中鎮,今年七十一歲的蕭友吉,是位快樂的環保志工,他天天到環保站回收,日子過的充實滿足。尚未投入環保前,蕭友吉每一天都很憂鬱,自從太太、兩個兒子,先後離開人世,他就不對人生存有任何希望,慈濟志工多次鼓勵,把他度出來做環保,蕭友吉才徹底放下心裡的罣礙,找到晚年的生活依歸。 


跟孫子相依為命,每天照顧他們,煮飯、做家事,蕭友吉最期待的時刻,是騎車載孫子上學後,利用空檔,到田中環保站做環保。 

慈濟志工 陳麗幸:「從一個對生命不懷抱希望,到如今每天快樂的做環保。」 

多年前太太心肌梗塞往生,蕭友吉悲慟萬分,鐵路局退休後,三百多萬退休金,被吸毒的大兒子花光,最後走上不歸路,二兒子因為重度憂鬱輕生,蕭友吉接連失去兩個兒子。 

慈濟志工 張麗罔:「整個人看起來是很憂愁,很像有體無魂的(人),很憂愁。」 

慈濟志工 蕭友吉:「我的兒子往生了,只剩我和孫子,那陣子真的很難過。」 

慈濟志工多次鼓勵,蕭友吉才願意走出來做環保,這一做,整顆心,海闊天空。 

慈濟志工 蕭友吉:「全部放下了,我全心做環保。」 

認真做環保,在住家門口,成立小回收點,社區活動,跟著慈濟人走上街頭回收。 

田中鎮的馬拉松比賽,蕭友吉拿著大塑膠袋,沿路撿垃圾。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許育勝:「平常的時候都會來到我們社區協助做回收,也是我們社區的好幫手。」 

轉念人生大不同,做環保,讓蕭友吉找到晚年的生活重心。 


真善美志工 陳麗幸 蕭家麟 彰化報導 Read more

運動會比什麼?環保理念比比看


台南大愛幼兒園舉辦親子環保運動會,家長和小朋友事先在家裡,用回收資源,製作創意造型,透過趣味競賽,不但更深刻感受落實環保,只要一念心,少欲知足的人,心靈最富有。 


小小運動員宣誓,不過這場運動會比的不是運動,而是環保理念,小朋友們將親子共同創作的造型穿在身上,吸睛之外,還有他們對環保的期望。 

台南大愛幼兒園學童 林亭妤:「我們喜歡龍蝦,所以不希望人家去吃龍蝦。」 

台南大愛幼兒園學童 李婕苓:「吃海裡的魚會汙染地球,而且會讓海裡的魚越來越少。」 

台南大愛幼兒園家長 洪瑋伶:「這個造型就是讓他像超人一樣,能夠立即馬上去做。」 

唱唱跳跳想說的是地球已經被破壞,環保需要大家一起來,而環保生活,只要用心,人人做得到。 

台南大愛幼兒園園長 劉紹鈴:「我們平常日常生活所看到的東西,都是可以拿來做道具當玩具,而不是讓家長一直都用物質的東西在滿足著孩子。」 

頒獎了,就連獎盃,獎品也充滿環保創意。這場運動會,小朋友不但學會了惜福,也希望能再造福,降低欲望,把省下來的錢,投進愛心竹筒裡幫助別人。 


真善美志工 黃秋桂 梁丙清 台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