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23 十月 2015

翻轉生態!廚餘製成環保燃料

20151026-.jpg
珍惜糧食不浪費,就看看非洲這一個小國的大學生,如何自立自強,喀麥隆(ㄎㄚˋ),就有一群學生,把街頭隨處可見的廚餘垃圾,廢物再利用,變成環保的煤磚。


資料來源: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65423 Read more

珍惜生命不空過 環保行善步堅定


廿年前一場車禍,讓環保志工陳富美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這起意外奪去她的嗅覺,但沒有將她擊倒,反而讓她發願用餘生,為社會盡一份心力;今年七十歲的陳富美,是萬華環保站志工的一員,她每天早起,展開全年無休的資源回收之旅,同時獲得家人的全力支持。 


每天早上都幾點出門啊,六點多 你看都是 還沒睡醒,這個也還沒有睡醒,都還沒有 都沒有拿出來 

要從廿年以前開始說起,我要去上班的途中,出了一個嚴重的車禍,開了五次刀,第五次的時候 瞳孔已經放大了,好多醫師都去看過我,他們說我會完蛋,不死喔 也不可能回來上班,因為傷得太嚴重了 

當我康復 有一天回去上班的時候,我第一個碰到那個張大夫,嚇到不知道要怎麼回答我,我說 怎麼樣 看到我高興嗎,他說高興 高興 哇,這個真是太奇蹟了,就發了一個願,我說我現在還在上班,如果我退休以後,喔,我要為這個社會付出我的心力,但那個時候(要做什麼),我還沒有選定什麼重點 

哇 我跟妳說星期三,他們會帶很多東西來,好 謝謝 謝謝,師兄 感恩喔,謝謝喔 

這個因緣真的很不可思議,就是這麼巧,我的親弟弟就在易師姊的道場,他說 我跟妳說,我現在在萬大國小 
易師姊這裡做環保,他說 妳退休以後就來這裡做 

以前都是整理好喔,還一車 還擺不下,一車還擺不下 這裡還吊一大包,好 今天東西特別少,每個看到我們的人都跟我講說,妳有七十歲喔 看不出來耶,我說我比較開朗,上人講的那句話嘛 ,歡喜做甘願受! 

哎 你到現在才來,這是小兒子,除此之外我覺得說,我反而覺得這些東西,對她的健康是有幫助的,因為老了 沒有一個生活重心,或沒有保持一個好的運動,或生活習慣 反而我會擔心啦 

就往這邊來就好,OK 到家啦,這個就是鋁箔包啊,你若不給它處理,就是蓬蓬鬆鬆的這樣,我把它處理好了 
就是這個樣子,所以這原本是車庫喔,車庫 我為了要方便,就把它搭棚子起來,不然這些 會淋到雨,因為這個是一個初發心,雖然我給政府租要花八百塊,但是我覺得很值得,因為我是在擺環保回收的東西 

講著講著 我自己會心裡很安慰,上人就常常講一句,分秒不要空過,我們過一天就少一天,不是說妳要活多久,就可以活多久,總算說我為這個社會,總算有出一點點力,不是只會吃飯而已 

採訪撰稿 李世宸 攝影剪輯 林家慧 Read more

女娃鍾愛靜思語 用心勸父戒煙

圖說:來自泉州九歲的徐昕祺一臉認真地說:「我想帶這些靜思語書籤帶回去,讓爸爸一天看一個,讓爸爸把煙戒掉,改掉壞脾氣。」在昕祺心裡,她覺得靜思語是講道德的,會幫助爸爸改掉壞脾氣。攝影:林素玉、陳莉娜「有沒盈利?不存在盈利嗎?」耳朵里邊塞著耳機、邊聽志工解說導覽,林健民先生聽志工談到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延續物命」的市場開發方向和「用於慈善」的環保銷售主題時,原本塞著耳機的他,拿掉耳塞,駐足停步,瞪著大眼睛聽志工解說,並向志工索取宣傳冊。

第十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秋季)展覽會自10月15日開展已經進入第四天。適逢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十周年之際,本屆展會展覽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設置國際標準展位6000個,再次刷新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的歷史紀錄,規模宏大盛況空前。展覽彙聚逾千家佛教用品行業翹楚和品牌企業,涵蓋佛教用品產業各類產品,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為展會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吸引海內外參觀觀眾。
 

◎延續物命零盈利 啟發茶商未來

經營茶生意的林健民先生,來過幾屆的佛事展,卻是第一次看到這個能把環保物資回收再利用的展館,他感到欣喜和驚奇。一直在思考未來的經商方式想往廢物再利用的方向去努力,今日逛展,能遇上這樣的展館,能有這樣的科技公司已經做成這麼多環保產品,這樣的環保理念和行動給予他啟發和省思很多。

「每個人每天都在製造垃圾,我們要把垃圾減量,我喜歡廢物再利用的想法。」作為一名商人,林健民先生想要把這些廢物再利用,經營這些廢物,讓垃圾再造,再生再利用。「塑料瓶埋在土地裡無法溶解,但這麼多的好東西,再利用起來,對環境、對自身都很好。」林先生反思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他覺得這些廢物再利用,是對自身和環境最好的交代!

圖說:一個二十八人的團隊,有滿頭白髮的老奶奶,也有一家老幼總動員,從福建莆田坐兩個小時的車前來廈門佛事展。他們是慈濟在莆田的會員捐款者、和有心志工,鄧涵英是這個團的領隊。今日是專程來廈門感受和學習慈濟的環保理念和人文。攝影:林素玉、陳莉娜◎ 女娃鍾愛靜思語 用心勸父戒煙

螢幕上播放著原生與再生寶特瓶的回收製程,來自泉州的九歲徐昕祺和媽媽認真觀看,志工上前解說:「塑料瓶可以做很多東西,但很多人不知道回收利用,就白白浪費了,還會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媽媽點頭讚同,帶著女兒昕祺挪步向前,邊聽志工的介紹。志工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衣服是由塑料瓶抽酯聚紗紡織而成,指著宣傳板上穿著大愛衣服的孩子說:「這些穿大愛感恩科技衣服的孩子們好有福喔!」剛從志工手裡抽了一句靜思語的徐昕祺說:「我也很有福!」媽媽也抽了一句靜思語,邊引導昕祺:「我們有福的話,也讓其他人一起來享福!」

昕祺和媽媽選了個位置坐下來,靜靜地感受著大愛感恩科技的氛圍,小昕祺好奇的眼睛四處看了看,與志工熟絡一些後,她開始向志工傾吐心聲。爸爸抽完煙就會亂扔煙頭,昕祺怕著火了,每次都去幫爸爸撿起煙頭。以前爸爸會喝酒,但現在爸爸已經戒酒了,昕祺想:「讓爸爸也來戒煙吧!」戒煙,不僅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好,也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說話間,小昕祺突然跑到櫃檯放有靜思小語的地方,向志工申請要了一個小袋子,手上抓了好多句靜思語,一條一條地裝進袋子,昕祺一臉認真地說:「我想帶這些回去,讓爸爸一天看一個,讓爸爸把煙戒掉,改掉壞脾氣。」在昕祺心裡,她覺得靜思語是講道德的,會幫助爸爸改掉壞脾氣。

看見昕祺手裡拿著一小袋的靜思語,媽媽對昕祺說:「我們要知足,不能拿走這麼多,要留下些讓有福的人一起來分享,好嗎?」雖有點不捨,但聽了媽媽的話后,小昕祺從小袋子里抓出一些靜思條,不小心掉了一條在地上時,昕祺馬上彎腰撿起,邊說:「掉了一張紙,就等於掉了一棵樹,不能浪費紙張,紙都是由樹砍下做成的。」珍惜物品,愛護地球,小小孩子從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做起環保,養成習慣,也啟發這周邊人的省思和行動。

圖說:「塑料瓶埋在土地裡無法溶解,但這麼多的好東西,再利用起來,對環境、對自身都很好。」林健民先生反思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他覺得這些廢物再利用,是對自身和環境最好的交代!攝影:林素玉、陳莉娜◎ 環保團來廈取經 感受環保人文

一個二十八人的團隊,有滿頭白髮的老奶奶,也有一家老幼總動員,從福建莆田坐兩個小時的車前來廈門佛事展。他們是慈濟在莆田的會員捐款者、和有心志工,鄧涵英是這個團的領隊。目前,莆田市還沒有慈濟的大愛感恩科技門店,他們今日是專程來廈門感受和學習慈濟的環保理念和人文。

這個莆田團隊,男女老少,一直在當地做環保。領隊鄧涵英覺得,環保人人可做,老少皆宜,是當地可固定的活動,讓人人有事做,所住小區,從夜間環保開始做起。這一年來,涵英帶動著當地的捐款者和有心人士做環保,到現在已有二十八人的團隊。看著這二十八人的團隊,涵英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開始承擔起來,故這次帶著整個團隊來廈門佛事展「實地取經」。

之前以為環保所做的是垃圾分類,今天到大愛感恩科技展館現場觀摩和感受了一番,領隊鄧涵英說:「這才真正明白環保教育才是關鍵。」他們打算回去後,從小扎根做起,配合老師從學校做起,從小區做好環保教育。

人文真善美志工 陳玉枝 廈門市報導

Read more

女娃鍾愛靜思語 用心勸父戒煙

圖說:來自泉州九歲的徐昕祺一臉認真地說:「我想帶這些靜思語書籤帶回去,讓爸爸一天看一個,讓爸爸把煙戒掉,改掉壞脾氣。」在昕祺心裡,她覺得靜思語是講道德的,會幫助爸爸改掉壞脾氣。攝影:林素玉、陳莉娜「有沒盈利?不存在盈利嗎?」耳朵里邊塞著耳機、邊聽志工解說導覽,林健民先生聽志工談到慈濟大愛感恩科技「延續物命」的市場開發方向和「用於慈善」的環保銷售主題時,原本塞著耳機的他,拿掉耳塞,駐足停步,瞪著大眼睛聽志工解說,並向志工索取宣傳冊。

第十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秋季)展覽會自10月15日開展已經進入第四天。適逢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十周年之際,本屆展會展覽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設置國際標準展位6000個,再次刷新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的歷史紀錄,規模宏大盛況空前。展覽彙聚逾千家佛教用品行業翹楚和品牌企業,涵蓋佛教用品產業各類產品,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為展會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吸引海內外參觀觀眾。
 

◎延續物命零盈利 啟發茶商未來

經營茶生意的林健民先生,來過幾屆的佛事展,卻是第一次看到這個能把環保物資回收再利用的展館,他感到欣喜和驚奇。一直在思考未來的經商方式想往廢物再利用的方向去努力,今日逛展,能遇上這樣的展館,能有這樣的科技公司已經做成這麼多環保產品,這樣的環保理念和行動給予他啟發和省思很多。

「每個人每天都在製造垃圾,我們要把垃圾減量,我喜歡廢物再利用的想法。」作為一名商人,林健民先生想要把這些廢物再利用,經營這些廢物,讓垃圾再造,再生再利用。「塑料瓶埋在土地裡無法溶解,但這麼多的好東西,再利用起來,對環境、對自身都很好。」林先生反思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他覺得這些廢物再利用,是對自身和環境最好的交代!

圖說:一個二十八人的團隊,有滿頭白髮的老奶奶,也有一家老幼總動員,從福建莆田坐兩個小時的車前來廈門佛事展。他們是慈濟在莆田的會員捐款者、和有心志工,鄧涵英是這個團的領隊。今日是專程來廈門感受和學習慈濟的環保理念和人文。攝影:林素玉、陳莉娜◎ 女娃鍾愛靜思語 用心勸父戒煙

螢幕上播放著原生與再生寶特瓶的回收製程,來自泉州的九歲徐昕祺和媽媽認真觀看,志工上前解說:「塑料瓶可以做很多東西,但很多人不知道回收利用,就白白浪費了,還會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媽媽點頭讚同,帶著女兒昕祺挪步向前,邊聽志工的介紹。志工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衣服是由塑料瓶抽酯聚紗紡織而成,指著宣傳板上穿著大愛衣服的孩子說:「這些穿大愛感恩科技衣服的孩子們好有福喔!」剛從志工手裡抽了一句靜思語的徐昕祺說:「我也很有福!」媽媽也抽了一句靜思語,邊引導昕祺:「我們有福的話,也讓其他人一起來享福!」

昕祺和媽媽選了個位置坐下來,靜靜地感受著大愛感恩科技的氛圍,小昕祺好奇的眼睛四處看了看,與志工熟絡一些後,她開始向志工傾吐心聲。爸爸抽完煙就會亂扔煙頭,昕祺怕著火了,每次都去幫爸爸撿起煙頭。以前爸爸會喝酒,但現在爸爸已經戒酒了,昕祺想:「讓爸爸也來戒煙吧!」戒煙,不僅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好,也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說話間,小昕祺突然跑到櫃檯放有靜思小語的地方,向志工申請要了一個小袋子,手上抓了好多句靜思語,一條一條地裝進袋子,昕祺一臉認真地說:「我想帶這些回去,讓爸爸一天看一個,讓爸爸把煙戒掉,改掉壞脾氣。」在昕祺心裡,她覺得靜思語是講道德的,會幫助爸爸改掉壞脾氣。

看見昕祺手裡拿著一小袋的靜思語,媽媽對昕祺說:「我們要知足,不能拿走這麼多,要留下些讓有福的人一起來分享,好嗎?」雖有點不捨,但聽了媽媽的話后,小昕祺從小袋子里抓出一些靜思條,不小心掉了一條在地上時,昕祺馬上彎腰撿起,邊說:「掉了一張紙,就等於掉了一棵樹,不能浪費紙張,紙都是由樹砍下做成的。」珍惜物品,愛護地球,小小孩子從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做起環保,養成習慣,也啟發這周邊人的省思和行動。

圖說:「塑料瓶埋在土地裡無法溶解,但這麼多的好東西,再利用起來,對環境、對自身都很好。」林健民先生反思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他覺得這些廢物再利用,是對自身和環境最好的交代!攝影:林素玉、陳莉娜◎ 環保團來廈取經 感受環保人文

一個二十八人的團隊,有滿頭白髮的老奶奶,也有一家老幼總動員,從福建莆田坐兩個小時的車前來廈門佛事展。他們是慈濟在莆田的會員捐款者、和有心志工,鄧涵英是這個團的領隊。目前,莆田市還沒有慈濟的大愛感恩科技門店,他們今日是專程來廈門感受和學習慈濟的環保理念和人文。

這個莆田團隊,男女老少,一直在當地做環保。領隊鄧涵英覺得,環保人人可做,老少皆宜,是當地可固定的活動,讓人人有事做,所住小區,從夜間環保開始做起。這一年來,涵英帶動著當地的捐款者和有心人士做環保,到現在已有二十八人的團隊。看著這二十八人的團隊,涵英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開始承擔起來,故這次帶著整個團隊來廈門佛事展「實地取經」。

之前以為環保所做的是垃圾分類,今天到大愛感恩科技展館現場觀摩和感受了一番,領隊鄧涵英說:「這才真正明白環保教育才是關鍵。」他們打算回去後,從小扎根做起,配合老師從學校做起,從小區做好環保教育。

人文真善美志工 陳玉枝 廈門市報導

Read more

虔誠心念分秒間 用心佛陀教法中

圖說:楊竣翔 (左一) 深刻感受上人開示,「虔誠很好,但要懂得變通」以及「勇於配合,更要懂得承擔」,更是對弟子們深切地叮嚀。慈濟年輕人永遠都在。(照片:林宜琳提供)法無定法,所謂的「虔誠」,是心念分秒都在法中,「人在哪裡,心在哪裡,佛就在哪裡」,但展現的方式需符合當下的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把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運用合情合理的人間法呈現,我想這也是慈濟近期「變與不變」的方向;變的是學習如何開展我們原封閉的圈圈,用大眾聽得懂的語言廣邀外界了解並參與,而不變的則是核心理念,也就是佛陀的教法。

第一次參加「法脈宗門營」經營規劃室楊竣翔,印象最深的是10月17日第二天課程中三位精舍師父上台分享出家與上人互動的故事。其中,德淞師父提到慈濟46周年700多位慈濟人朝山的故事,見證上人的智慧與慈悲。智慧在於,如何在12分鐘內決定停止大家在雨中繼續朝山,並精準地安頓700多人到室內擦拭身體。而後與正在做早課的師父交代臨時更改為「拜願」,慈悲地,只為圓滿這一群弟子一念誠心的願。後續,上人與大家開示時提到「虔誠很好,但要懂得變通」以及「勇於配合,更要懂得承擔」,更是對弟子們深切地叮嚀。

圖說:在今年3月份所發生的一連串「消慈」事件中,面對外界不實的報導及批評,慈濟仍然秉持著做對的事,就是要堅持下去,並以謙卑的態度接受批評及指教,回顧過往行善、救助,也曾遭遇過類似的挫折,也是挺過那麼多的風風雨雨。(攝影者:陳信任)平時忙於工作、今年第2次參加法脈宗門營隊財務部陳玟錡,每年的課程安排及課後的感受都不一樣,這次是更清楚正信、正念及對使命感的堅持。今年年初的紛擾特別多,面對這些無明,我們更應該要轉化成動力及堅定的道心,把慈濟的核心價值展現出來,志業體的同仁能盡自己本份工作、並承擔起責任,這樣才能有志一同為天下事而付出,每個人每天多做0.1、就多分擔0.1,持續每天多做,這樣進步的力量就越來越大。聽到志工們的分享,他們從復興航空、八仙塵爆、烏來風災的全心投入及無私的付出,令人佩服及學習,反思我們有沒有像他們這樣的有心?若能學習他們堅固的道心,而大家有志一同,為社會、為天下事而用心在本份事,才能展現各志業體的核心價值,這樣才能永續,永續才能圓滿善念。

同樣是第二次參加法脈宗門營隊精進課程的品保部胡登祐分享,一到靜思堂就定位後,就聆聽德宣師父在開營中,將滿滿的祝福送給所有參與營隊的學員,並勉勵學員們能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從開營之後就有三天精彩而又豐富的人文課程。

慈濟是在921地震之後的賑災活動中才讓我知道這個團體的行善志業,當我進入大愛感恩科技後,在耳濡目染及多次的營隊課程中,才對慈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今年3月份所發生的一連串「消慈」事件中,面對外界不實的報導及批評,慈濟仍然秉持著做對的事,就是要堅持下去,並以謙卑的態度接受批評及指教,回顧過往行善、救助,也曾遭遇過類似的挫折,也是挺過那麼多的風風雨雨,讓我明白堅定的道心是多麼的重要。能參加慈濟的團體,並能學習到靜思法脈的精神,從中體會到做個手心向下是很快樂的人,並在其中見到很多苦難的人,更能見苦知福,清楚自已是個很幸福的人。

連續兩年來參加法脈宗門營隊共修,接觸到慈濟各大志業體系不同領域專家的分享,三天的精進中彼此相互學習,讓自己的智慧成長; 並由精舍師父帶領,自心與佛菩薩相映,放空自己,沐浴於法喜之中,讓自己的心靈成長。期待回到志業單位中,更能同心同志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 陳玟錡 胡登祐 花蓮市報導

Read more

虔誠心念分秒間 用心佛陀教法中

圖說:楊竣翔 (左一) 深刻感受上人開示,「虔誠很好,但要懂得變通」以及「勇於配合,更要懂得承擔」,更是對弟子們深切地叮嚀。慈濟年輕人永遠都在。(照片:林宜琳提供)法無定法,所謂的「虔誠」,是心念分秒都在法中,「人在哪裡,心在哪裡,佛就在哪裡」,但展現的方式需符合當下的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把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運用合情合理的人間法呈現,我想這也是慈濟近期「變與不變」的方向;變的是學習如何開展我們原封閉的圈圈,用大眾聽得懂的語言廣邀外界了解並參與,而不變的則是核心理念,也就是佛陀的教法。

第一次參加「法脈宗門營」經營規劃室楊竣翔,印象最深的是10月17日第二天課程中三位精舍師父上台分享出家與上人互動的故事。其中,德淞師父提到慈濟46周年700多位慈濟人朝山的故事,見證上人的智慧與慈悲。智慧在於,如何在12分鐘內決定停止大家在雨中繼續朝山,並精準地安頓700多人到室內擦拭身體。而後與正在做早課的師父交代臨時更改為「拜願」,慈悲地,只為圓滿這一群弟子一念誠心的願。後續,上人與大家開示時提到「虔誠很好,但要懂得變通」以及「勇於配合,更要懂得承擔」,更是對弟子們深切地叮嚀。

圖說:在今年3月份所發生的一連串「消慈」事件中,面對外界不實的報導及批評,慈濟仍然秉持著做對的事,就是要堅持下去,並以謙卑的態度接受批評及指教,回顧過往行善、救助,也曾遭遇過類似的挫折,也是挺過那麼多的風風雨雨。(攝影者:陳信任)平時忙於工作、今年第2次參加法脈宗門營隊財務部陳玟錡,每年的課程安排及課後的感受都不一樣,這次是更清楚正信、正念及對使命感的堅持。今年年初的紛擾特別多,面對這些無明,我們更應該要轉化成動力及堅定的道心,把慈濟的核心價值展現出來,志業體的同仁能盡自己本份工作、並承擔起責任,這樣才能有志一同為天下事而付出,每個人每天多做0.1、就多分擔0.1,持續每天多做,這樣進步的力量就越來越大。聽到志工們的分享,他們從復興航空、八仙塵爆、烏來風災的全心投入及無私的付出,令人佩服及學習,反思我們有沒有像他們這樣的有心?若能學習他們堅固的道心,而大家有志一同,為社會、為天下事而用心在本份事,才能展現各志業體的核心價值,這樣才能永續,永續才能圓滿善念。

同樣是第二次參加法脈宗門營隊精進課程的品保部胡登祐分享,一到靜思堂就定位後,就聆聽德宣師父在開營中,將滿滿的祝福送給所有參與營隊的學員,並勉勵學員們能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從開營之後就有三天精彩而又豐富的人文課程。

慈濟是在921地震之後的賑災活動中才讓我知道這個團體的行善志業,當我進入大愛感恩科技後,在耳濡目染及多次的營隊課程中,才對慈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今年3月份所發生的一連串「消慈」事件中,面對外界不實的報導及批評,慈濟仍然秉持著做對的事,就是要堅持下去,並以謙卑的態度接受批評及指教,回顧過往行善、救助,也曾遭遇過類似的挫折,也是挺過那麼多的風風雨雨,讓我明白堅定的道心是多麼的重要。能參加慈濟的團體,並能學習到靜思法脈的精神,從中體會到做個手心向下是很快樂的人,並在其中見到很多苦難的人,更能見苦知福,清楚自已是個很幸福的人。

連續兩年來參加法脈宗門營隊共修,接觸到慈濟各大志業體系不同領域專家的分享,三天的精進中彼此相互學習,讓自己的智慧成長; 並由精舍師父帶領,自心與佛菩薩相映,放空自己,沐浴於法喜之中,讓自己的心靈成長。期待回到志業單位中,更能同心同志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大愛感恩科技 楊竣翔 陳玟錡 胡登祐 花蓮市報導

Read more

週四, 22 十月 2015

慈青福隆淨灘 The Tzu Chi Collegiate Youth clubs cleanup the beach


The Tzu Chi Collegiate Youth clubs of Shih Chien University and Orient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ve come together to organize a beach cleanup over the weekend. Not only was it a good opportunity for new recruits to get to know about the clubs and club members, it was just wonderful to enjoy a day out under the sun by Taiwan’s beautiful beaches. In just one morning, they scoured through nearly 360 meters of the Fulong Beach and packed up 20 bags of garbage. 

實踐大學和亞東技術學院,二校的慈青社,在周末共同舉辦淨灘活動,除了讓新生能認識大家,也一起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享受台灣美麗的海岸,一個上午,在福隆海水浴場近三百六十米長的海岸線上,就清出二十袋的垃圾。 Read more

重新學習環保觀 實作中加深印象


做環保的觀念已經越來越普及,有一個油漆公司到澎湖員工旅遊,不僅如此,還在當地的環保站體驗做環保,並從中了解做環保的重要性。 

念出環保口訣,了解分類有哪些項目之後,開始親手體驗做環保。 

「這個算軟膠,軟膠就丟在這邊,這個寶特瓶是丟在這邊喔!」 

成堆的回收物擺在眼前,這裡是澎湖環保站,對油漆公司的員工來說,在這裡做環保,需要更細心,只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做錯。 

「那個丟在那邊,這不可以丟這裡,這不是寶特瓶。」 

油漆公司員工 呂新峰:「知道的話,也許你可以說你什麼都知道,但是當你實際下去體驗、下去做的時候,那種感覺又是不一樣了。」 

另外一位李國政,陪太太一起來旅遊,但他更想藉由這次機會了解環保站、找出特色,寫一本相關書籍。 

員工家屬 李國政:「(在海邊)看到有一個藍銀色的,好像用來釣魚的,應該是釣魚的,我拿起來一看,簡體字,浙江什麼什麼的塑料場,那個從大陸漂過來的,所以做環保是很有必要的。」 

這是一趟員工旅遊,因為這場體驗,增添了知性的氣息。 

真善美志工 蔡秋對 鄧寶珠 澎湖報導 Read more

歡度重陽節 舞台劇寓教於樂


慈濟志工平時關心社區長輩,也提早為他們慶祝重陽節。八十五歲的長輩蔡飛雄,因為高雄氣爆和慈濟結緣,雖然一個人住,但生活規律,身體硬朗,而且和兒女保持良好的互動,志工邀他上台分享經驗。 


白雪公主再度走進森林,卻發現樹木和動物都不見了。慈濟志工演出的舞台劇,用逗趣的方式,傳達愛地球就要付出行動,現場民眾深有同感,發願茹素。 

現場民眾:「一輩子,一世人。」 

志工辦活動,邀社區長輩慶祝重陽節。老年生活怎麼過才有品質,蔡飛雄上台分享經驗,他在高雄氣爆期間接觸慈濟,因為是一個人住,志工持續關心,陪伴中,發現他六十多年來,用撕下來的日曆紙寫日記,怎麼和兒女相處,他有一套。 

長者 蔡飛雄:「自己做好,年輕人自己就有辦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一直掛心。」 

慈濟志工 吳宥樺:「自己顧得很好,八十五歲了,煮啊買啊什麼都自己來,尤其去爬柴山,二百二十六階,可以只花七分鐘,這都是讓我很佩服的地方。」 

因為長輩們的付出,才有現在的安居生活,志工奉茶說感恩,希望社區長輩感受到溫暖,更希望他們能開創樂活人生。 

潘俞臻 鄭瑞萍 高雄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