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14 十月 2015

環保啟人心 薰法承師志

圖說:今年六月至八月期間,宜蘭羅東慈濟志工廖啟丞師兄帶領宜蘭縣的環保菩薩,分成九梯次北上參訪大愛台、內湖園區及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陳巍少)「剛受證之後,做慈濟有認真嗎?」慈濟志工廖啟丞師兄說:「沒有很投入。」2008年廖啟丞師兄最敬愛的母親往生,從此開始改變了他的人生,宜蘭師兄姊用輪班的方式,助念八小時,讓廖師兄感受到法親如家人般的關愛與關懷,於是他發願要全心投入來做慈濟。

圖說:以前只有偶而承擔環保回收司機的廖啟丞師兄,感覺沒有做的很多,自從開始承擔起環保幹事之後,每天都要到宜蘭各個環保站,關心、關懷環保志工們,並了解環保志工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有沒有袋子可用、有沒有什麼…等問題。(大愛人物誌畫面)以前只有偶而承擔環保回收司機的廖啟丞師兄,感覺沒有做的很多,自從開始承擔起環保幹事之後,每天都要到宜蘭各個環保站,關心、關懷環保志工們,並了解環保志工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有沒有袋子可用、有沒有什麼…等問題。慈濟志工李月淑說:「我們需要什麼、還是需要配合的地方,廖啟丞師兄都是馬上就答應,而且他還去買一台小貨車,是要專門來載環保(塑膠袋),真的很發心。」

為了要積極帶動宜蘭的塑膠袋回收,照顧好環保志工的心,廖師兄每天就這樣開著車四處奔波,他一點也不覺得辛苦。慈濟志工陳敬福說:「廖啟丞師兄只要是他心中所想的、他認為該做的,他馬上就即做即行,就馬上去做,然後整個過程中,從車子到物品,哪一站的環保站需要什麼,不管是需要人力、物力,甚至於是財力,他都願意布施。」

目前宜蘭總共有14個慈濟環保站,都可以看到環保志工的身影,他們總是彎低身軀認真的分類回收及拆解,默默的付出。「除了修福,還要修慧」,廖啟丞師兄不希望環保志工只是埋頭在做環保而已,還希望他們能接觸到上人的法,於是廖啟丞師兄開始推動兩個禮拜一次的讀書會,邀請環保志工們一同來參加。『讀書會』這個名稱,讓老菩薩有點恐懼,年紀大又不識字,所以不願意參與。後來『讀書會』改名叫『開心會』,以手語、唱歌的方式來邀請老菩薩參與並且法喜充滿,以一顆歡喜心更親近 上人的法。現在宜蘭地區總共有七個讀書會,其中五個都在環保站裡,環保志工們不用東奔西走,可以在環保站裡參加讀書會及做環保,不僅減少交通搭乘的時間,也增加環保志工們的參與意願。

圖說:以前只有偶而承擔環保回收司機的廖啟丞師兄,感覺沒有做的很多,自從開始承擔起環保幹事之後,每天都要到宜蘭各個環保站,關心、關懷環保志工們,並了解環保志工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有沒有袋子可用、有沒有什麼…等問題。(攝影者:姜郁雯)曾經有一位環保菩薩問說「我們回收的寶特瓶,可以做什麼?」於是今年六月至八月期間,宜蘭羅東慈濟志工廖啟丞師兄帶領宜蘭縣的環保菩薩,分成九梯次北上參訪大愛台、內湖園區及大愛感恩科技。 上人說:「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大愛感恩科技用高於市面回收平均價格,購買環保志工所回收的寶特瓶,這筆錢就捐到大愛台;而製成環保再生毛毯為賑災之用,送到全世界受災難人手中。且公司的盈餘百分之百完全回饋給慈濟基金會,從事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之用途。

慈濟志工廖啟程師兄說:「非常感恩大愛感恩科技,把環保站所回收的寶特瓶,製造更高的價值,讓慈濟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做天下善事。」不管是日曬雨淋,或是垃圾多麼髒,環保菩薩都仍然無怨無悔地付出,就是希望能留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宜蘭縣報導

圖說:以前只有偶而承擔環保回收司機的廖啟丞師兄,感覺沒有做的很多,自從開始承擔起環保幹事之後,每天都要到宜蘭各個環保站,關心、關懷環保志工們,並了解環保志工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有沒有袋子可用、有沒有什麼…等問題。(攝影者:姜郁雯) 

Read more

環保啟人心 薰法承師志

圖說:今年六月至八月期間,宜蘭羅東慈濟志工廖啟丞師兄帶領宜蘭縣的環保菩薩,分成九梯次北上參訪大愛台、內湖園區及大愛感恩科技。(攝影者:陳巍少)「剛受證之後,做慈濟有認真嗎?」慈濟志工廖啟丞師兄說:「沒有很投入。」2008年廖啟丞師兄最敬愛的母親往生,從此開始改變了他的人生,宜蘭師兄姊用輪班的方式,助念八小時,讓廖師兄感受到法親如家人般的關愛與關懷,於是他發願要全心投入來做慈濟。

圖說:以前只有偶而承擔環保回收司機的廖啟丞師兄,感覺沒有做的很多,自從開始承擔起環保幹事之後,每天都要到宜蘭各個環保站,關心、關懷環保志工們,並了解環保志工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有沒有袋子可用、有沒有什麼…等問題。(大愛人物誌畫面)以前只有偶而承擔環保回收司機的廖啟丞師兄,感覺沒有做的很多,自從開始承擔起環保幹事之後,每天都要到宜蘭各個環保站,關心、關懷環保志工們,並了解環保志工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有沒有袋子可用、有沒有什麼…等問題。慈濟志工李月淑說:「我們需要什麼、還是需要配合的地方,廖啟丞師兄都是馬上就答應,而且他還去買一台小貨車,是要專門來載環保(塑膠袋),真的很發心。」

為了要積極帶動宜蘭的塑膠袋回收,照顧好環保志工的心,廖師兄每天就這樣開著車四處奔波,他一點也不覺得辛苦。慈濟志工陳敬福說:「廖啟丞師兄只要是他心中所想的、他認為該做的,他馬上就即做即行,就馬上去做,然後整個過程中,從車子到物品,哪一站的環保站需要什麼,不管是需要人力、物力,甚至於是財力,他都願意布施。」

目前宜蘭總共有14個慈濟環保站,都可以看到環保志工的身影,他們總是彎低身軀認真的分類回收及拆解,默默的付出。「除了修福,還要修慧」,廖啟丞師兄不希望環保志工只是埋頭在做環保而已,還希望他們能接觸到上人的法,於是廖啟丞師兄開始推動兩個禮拜一次的讀書會,邀請環保志工們一同來參加。『讀書會』這個名稱,讓老菩薩有點恐懼,年紀大又不識字,所以不願意參與。後來『讀書會』改名叫『開心會』,以手語、唱歌的方式來邀請老菩薩參與並且法喜充滿,以一顆歡喜心更親近 上人的法。現在宜蘭地區總共有七個讀書會,其中五個都在環保站裡,環保志工們不用東奔西走,可以在環保站裡參加讀書會及做環保,不僅減少交通搭乘的時間,也增加環保志工們的參與意願。

圖說:以前只有偶而承擔環保回收司機的廖啟丞師兄,感覺沒有做的很多,自從開始承擔起環保幹事之後,每天都要到宜蘭各個環保站,關心、關懷環保志工們,並了解環保志工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有沒有袋子可用、有沒有什麼…等問題。(攝影者:姜郁雯)曾經有一位環保菩薩問說「我們回收的寶特瓶,可以做什麼?」於是今年六月至八月期間,宜蘭羅東慈濟志工廖啟丞師兄帶領宜蘭縣的環保菩薩,分成九梯次北上參訪大愛台、內湖園區及大愛感恩科技。 上人說:「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大愛感恩科技用高於市面回收平均價格,購買環保志工所回收的寶特瓶,這筆錢就捐到大愛台;而製成環保再生毛毯為賑災之用,送到全世界受災難人手中。且公司的盈餘百分之百完全回饋給慈濟基金會,從事國內外賑災與社會公益之用途。

慈濟志工廖啟程師兄說:「非常感恩大愛感恩科技,把環保站所回收的寶特瓶,製造更高的價值,讓慈濟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做天下善事。」不管是日曬雨淋,或是垃圾多麼髒,環保菩薩都仍然無怨無悔地付出,就是希望能留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的地球。

大愛感恩科技 姜郁雯 宜蘭縣報導

圖說:以前只有偶而承擔環保回收司機的廖啟丞師兄,感覺沒有做的很多,自從開始承擔起環保幹事之後,每天都要到宜蘭各個環保站,關心、關懷環保志工們,並了解環保志工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有沒有袋子可用、有沒有什麼…等問題。(攝影者:姜郁雯) 

Read more

週二, 13 十月 2015

熱鬧市集人潮聚 彎腰分類樂不疲


慈濟墨爾本聯絡處舉辦志工感恩茶會,也邀請民眾一起參與。許多人帶來竹筒,將善款匯入功德海。慈濟澳洲分會則利用連續假期,在雪梨的卡市推廣環保,這個地方有許多緬甸、寮國、越南、華裔移居到此,志工邀大家一起落實資源分類回收,愛護生活環境。(9/27) 


【澳洲 雪梨】 

雪梨西南區的卡市(Cabramatta),連續假期攤位林立,眾多人潮,帶來許多垃圾。 

慈青站在垃圾桶、回收桶旁,鼓勵民眾資源分類。豔陽下,志工穿梭會場回收店家紙箱。 

志工 李進:「我覺得就是很有意義,我通過做這個(回收分類),自我的滿足感,或者說是有一點小成就感。」 

印尼華僑志工徐安利:「做一些有助於環境的事,我覺得有好處的。」 

志工 賽依德:「我們(從埃及)移居到這裡,慈濟曾提供我們補助,有時候提供衣物,有時候提供食物,所以我就是想要,對慈濟有點回饋。」 

【澳洲 墨爾本】 

在墨爾本聯絡處,社區民眾、志工帶著竹筒參與感恩茶會。 

當廚師的鄭志福,一周工作六十小時,雖然沒有多餘時間做志工,但也想為社會出一分力。 

民眾 鄭志福:「前一年我是每一周,一天一塊錢(到竹筒),(一周)就投了七塊,今年開始我就投了八塊錢,我明年就投九塊每一周。」 

志工 林美照:「雖然我還在上班,但是我一個月來個兩次,做完志工之後,心裡是覺得盡了一分力量,滿舒服的。」 

香積志工準備了可口的素食餐點,大家共餐,溫馨團聚。 

真善美志工 莊勝惟 曾維翎 吳蕙冰 吳以杭 澳洲報導 Read more

社區帶動分類資源 邀約左鄰右舍


江蘇阿里山花園社區,新設環保站,這是由社區志工夏莉芳和朱建芳二人承擔,他們是受到上海環保志工在社區推動環保的決心和毅力而感動,想要在自己的社區落實,因此利用二個月的時間,透過網路和海報,邀約社區居民來參與,第一天啟用時,更是特地設攤位介紹如何資源回收,做環保酵素。 


阿里山花園社區環保站啟用,江蘇慈濟志工都來幫忙宣導,什麼東西能回收,要如何回收,一一詳細解釋。 

慈濟志工:「洗乾淨之後它就沒有味道,要不然裡面的東西會臭掉的。」 

而最吸引婆婆媽媽注意的,就屬環保酵素的製作。 

住在社區裡的夏莉芳和朱建芳,看到上海志工能在社區推動環保,深受感動,二人主動承擔,期待也能在社區有個環保站,二個月前就開始邀約左鄰右舍,並且四處貼告示。 

志工 朱建芳:「自己從九月(初)就用單位的二手紙,印了好多的宣傳資料,相約他們過來做環保。」 

也透過網路,發放訊息。 

志工 夏莉芳:「不光是我們面對面邀約,而且有時候在網路邀約,他們也都熱烈響應願意過來。」 

也不只是在自己的社區,走到市場發傳單,啟用的第一天,果然人氣旺。 

慈濟志工:「我們這個社區很有福報,你看這邊就有一個這麼近的辦事處,可以把我們的垃圾都放在裡面。」 

廣東東莞也利用社區活動時間,鼓勵居民一起來做環保,教導資源分類口訣,也傳達如何在生活節能減碳。 

社區居民:「能夠不坐不開車,就盡量不要開車,在家裡如果不是很熱,不開空調。」 

社區居民:「救這個地球確實需要我們大家從自我做起。」 

滅少環境傷害,大地更清淨,社區也會更加美麗。 

陳墩仁 顧潔 朱孝忠 顧迎迎 真善美志工綜合報導 Read more

空汙嚴重視線差 行人口罩不離身

20151014-6.jpg
印尼火耕引起的霾害,情況依舊不見改善,在印尼廖內省,因為空氣品質不佳,影響健康,有1100所中小學,暫時一星期只上課4小時。除了在印尼,霾害還飄到了其他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像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早已不堪其擾。最新情形是,印尼霾害繼續向北擴散,連泰國也受到影響。

資料來源: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964945 
Read more

各國師生訪慈濟 環保教育站取經


位於新加坡的「東南亞聯合世界書院」(UWCSEA),是「2015年圓方國際會議」的承辦單位。由於校方認同慈濟環保理念,因此安排了一百多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師生,到慈濟環保教育站參訪。大家還親手做回收分類,從環保角度體驗今年會議主題「行動今天、明天改變」,期盼地球永續。 


一百多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師生,因為出席「2015年圓方國際會議」(RSIC)( Round Square),到新加坡慈濟環保教育站參訪,從環保角度體驗今年會議主題「行動今天、明天改變」。(ACT TODAY,CHANGE TOMORROW) 

導覽志工:「這些都是可以回收的物品,我們稱它為資源。」 

人們以為的廢棄物,其實有許多是珍貴的資源。在一堆雜物中,學生們看到,平時隨手丟棄的、原來可以回收再製。 

「這個怎麼分 它是鋁罐 」 

用單手做分類,體驗其中的不容易。 

學生 貝雅娜:「 有健康的雙手 做起事來,比較簡單 健康的地球也一樣,我學到了珍惜。」 

學生 塞爾瑪:「在我們這個時代,很多東西我們都想要,所以我認為 購買之前應該想想,這些東西會不會對地球造成傷害。」 

寶特瓶拆解分類雖然繁瑣,但當大家了解到 寶特瓶可以再製成賑災毛毯,整個過程是環境與人心 善的循環。 

東南亞聯合世界書院教師 戴安娜:「很高興聯絡上慈濟,這次論壇主題是永續,今天在這邊看到的是永續經營,很好的例子。」 

學生 莉亞:「我會多做環保,對我所擁有的東西感到知足。」 

自備環保餐具、享用一頓可口的素食午餐,這群學生在短短半天行程中,學到也做到身心的環保。 

林翠蓮 姚凌凌 新加坡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