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06 十月 2015

童言童語愛地球 教育扎根信願行

圖說:5歲小菩薩黃煒承開心的走進來,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問他,你平常有去做環保嗎?做環保快樂嗎?為什麼喜歡做環保?黃煒承小菩薩童言童語大聲的回答:『愛護地球』。(攝影:陳巍少)轉眼間,『新泰環保菩薩參訪列車』來到了第五梯,今日一位5歲小菩薩黃煒承開心的走進來,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問他,你平常有去做環保嗎?做環保快樂嗎?為什麼喜歡做環保?黃煒承小菩薩童言童語大聲的回答:『愛護地球』。這就是黃煒承小菩薩的智慧也是最純真的展現。今日的參訪就在鼓掌聲及歡笑聲中展開。

經過了同仁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經營理念以及如何將回收來的寶特瓶延續物命,讓環保菩薩們更能夠了解,原來平常他們在環保站辛勤耕耘,背後卻負有著更重要的使命,因為大愛感恩科技的每一項產品都和他們每天再做的事情息息相關,此外透過上人開示,也讓大家了解到產品價值的重要性,而不是只看重價格。每一件產品富有生命力,我們用生命走入生命,圖說:邱秀峰在分享中提到,每天帶著孫子(黃煒承)到環保站做環保,讓小孩從小開始就懂得珍惜資源,環保站的玩具讓黃煒承很惜福,阿嬤也教導他為什麼玩具會拿來回收,它是屬於什麼材質,從中也是一種教育,教育從小做起,身體力行就是給小孫子最好的榜樣。(攝影:陳巍少)將愛延續下去,也讓愛灑播到每個需要被幫助的角落。

環保菩薩 邱秀峰在分享中提到,每天帶著孫子 (黃煒承) 到環保站做環保,讓小孩從小開始就懂得珍惜資源,環保站的玩具讓黃煒承很惜福,阿嬤也教導他為什麼玩具會拿來回收,它是屬於什麼材質,從中也是一種教育,教育從小做起,身體力行就是給小孫子最好的榜樣。靜思語對黃煒承來說更是朗朗上口,付出無所求,把握當下。正式提醒著我們,要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李隆智菩薩看到老菩薩們在環保站用心的做環保,被他們每個舉動給感動,因此從老菩薩身上看到自己的重要性,更是學習的對象。也很感恩大愛感恩科技能夠利用高科技將垃圾變成更有意義的商品。另外,透過同仁的分享與引導,莊添煌菩薩今日看到寶特瓶能夠創造出這麼多有價值的產品,讓他收穫良多,也從中體會到自己做環保的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郭于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李隆智菩薩(右1)看到老菩薩們在環保站用心的做環保,被他們每個舉動給感動,因此從老菩薩身上看到自己的重要性,更是學習的對象。也很感恩大愛感恩科技能夠利用高科技將垃圾變成更有意義的商品。(攝影:陳巍少) 

Read more

童言童語愛地球 教育扎根信願行

圖說:5歲小菩薩黃煒承開心的走進來,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問他,你平常有去做環保嗎?做環保快樂嗎?為什麼喜歡做環保?黃煒承小菩薩童言童語大聲的回答:『愛護地球』。(攝影:陳巍少)轉眼間,『新泰環保菩薩參訪列車』來到了第五梯,今日一位5歲小菩薩黃煒承開心的走進來,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問他,你平常有去做環保嗎?做環保快樂嗎?為什麼喜歡做環保?黃煒承小菩薩童言童語大聲的回答:『愛護地球』。這就是黃煒承小菩薩的智慧也是最純真的展現。今日的參訪就在鼓掌聲及歡笑聲中展開。

經過了同仁分享大愛感恩科技的經營理念以及如何將回收來的寶特瓶延續物命,讓環保菩薩們更能夠了解,原來平常他們在環保站辛勤耕耘,背後卻負有著更重要的使命,因為大愛感恩科技的每一項產品都和他們每天再做的事情息息相關,此外透過上人開示,也讓大家了解到產品價值的重要性,而不是只看重價格。每一件產品富有生命力,我們用生命走入生命,圖說:邱秀峰在分享中提到,每天帶著孫子(黃煒承)到環保站做環保,讓小孩從小開始就懂得珍惜資源,環保站的玩具讓黃煒承很惜福,阿嬤也教導他為什麼玩具會拿來回收,它是屬於什麼材質,從中也是一種教育,教育從小做起,身體力行就是給小孫子最好的榜樣。(攝影:陳巍少)將愛延續下去,也讓愛灑播到每個需要被幫助的角落。

環保菩薩 邱秀峰在分享中提到,每天帶著孫子 (黃煒承) 到環保站做環保,讓小孩從小開始就懂得珍惜資源,環保站的玩具讓黃煒承很惜福,阿嬤也教導他為什麼玩具會拿來回收,它是屬於什麼材質,從中也是一種教育,教育從小做起,身體力行就是給小孫子最好的榜樣。靜思語對黃煒承來說更是朗朗上口,付出無所求,把握當下。正式提醒著我們,要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李隆智菩薩看到老菩薩們在環保站用心的做環保,被他們每個舉動給感動,因此從老菩薩身上看到自己的重要性,更是學習的對象。也很感恩大愛感恩科技能夠利用高科技將垃圾變成更有意義的商品。另外,透過同仁的分享與引導,莊添煌菩薩今日看到寶特瓶能夠創造出這麼多有價值的產品,讓他收穫良多,也從中體會到自己做環保的價值。

大愛感恩科技 郭于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圖說:李隆智菩薩(右1)看到老菩薩們在環保站用心的做環保,被他們每個舉動給感動,因此從老菩薩身上看到自己的重要性,更是學習的對象。也很感恩大愛感恩科技能夠利用高科技將垃圾變成更有意義的商品。(攝影:陳巍少) 

Read more

週一, 05 十月 2015

願深志堅一念心 反黑轉白即皈依

20151006-1-7.jpg2015北區一年一度的慈誠委員培訓來到最後一堂課程-花蓮「尋根之旅」,總讓學員們期待,在短短兩天(10/2~10/4)的課程中,靜思精舍師父從自心啟迪、說環保、談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到社會亂象,一連串的分享令學員們從心根滋潤,法喜滿滿。

課堂中精舍師父回首當年辛貧處境, 但 證嚴上人始終不以為苦,只有為苦難眾生的一念心,細說克勤、克難、克儉的精神。德宣師父提醒學員,「不一定能時時開源,但可以日日節流」、慈濟大學洪靜原師姊解惑:圖說:「尋根之旅」,是為尋找心靈源頭,回歸清淨本性之意。課程最後參訪慈濟大學以及靜思精舍,中正區的培訓師兄合影留念,為一年來的培訓課程畫下圓滿的句點,總笑說是「畢業旅行」,但都知道緣圓之後是承擔使命的開始,將回到各社區落實行道,而不是結束畢業。(許育仁提供)「自來佛像皆慈悲」要學心、立志做慈濟,德浩師父也以現今低頭族用智慧型手機,道出「人生快、快、快,就老了,下一步就是往生…」鼓勵多付出利益群生,最後在 上人親臨祝福下,全球同步連線,北區全體培訓師兄、師姊發心立願,為此次尋根畫下圓滿的句點。

證嚴上人提到,「其實皈依沒有什麼儀式」,輕輕的將當年如何皈依師父(印順導師),因為時間的來不及,只以簡單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即開始了身負重任的使命,提醒學員應挑擔子,提使命。

最後學員發心立願念誦《三皈依》行皈依儀式, 上人更一字一句慈示,「什麼是皈依,其實三皈依裡第一句即是重點,一個「皈」字就是由黑反白,改變回歸清淨心,「依」就是宗教-『一生的宗旨,終生的教育』。」

回程的慈濟列車上,參與此次培訓的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許育仁分享:「真的要強調我們很幸福,真的有 上人的我們是很幸福的。透過各資深師兄姊的分享,看到心中有法,行中有法的弟子,是驗證和見證這條路是對的,所以我們很幸福更需全心投入這職志合一的平台來為社會付出。」也邀請師兄如大愛感恩科技有任務也可以來做志工。米蘭皮鞋負責人游世瑛師兄立即凱然應好!

然而都知道圓緣是開始而不是結束,之後來自台北各區以及基隆、人文志業、台北慈院的學員們,將回到各自社區承擔使命。正如精舍師父所言,感恩,「恩」是心底的因子,有言「寧可歡笑長皺紋,也不要嚴肅變蒼老」做慈濟雖身體感到疲累,但看到貧病疾苦,自己的怠惰便會消失,所以內心是感恩也因付出而感到法喜,這種快樂是持續烙印在心底的。在這為期兩年,從一年的見習志工到隔年的慈誠委員培訓,從理念的認同到動身培訓的一念心,至始而後將共挑擔子,相信在這一年培訓中透過執勤、訪視、環保、醫院志工等,種下的善種子,美的因子,將慢慢成為綠林,萌發茁壯。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花蓮市報導

圖說:有言「寧可歡笑長皺紋,也不要嚴肅變蒼老」做慈濟雖身體感到疲累,但看到貧病疾苦,自己的怠惰便會消失,所以內心是感恩也因付出而感到法喜,這種快樂是持續烙印在心底的。在這為期兩年,從一年的見習志工到隔年的慈誠委員培訓,從理念的認同到動身培訓的一念心,至始而後將共挑擔子,相信在這一年培訓中透過執勤、訪視、環保、醫院志工等,種下的善種子,美的因子,將慢慢成為綠林,萌發茁壯。(許育仁提供)20151006-1-2.jpg


Read more

願深志堅一念心 反黑轉白即皈依

20151006-1-7.jpg2015北區一年一度的慈誠委員培訓來到最後一堂課程-花蓮「尋根之旅」,總讓學員們期待,在短短兩天(10/2~10/4)的課程中,靜思精舍師父從自心啟迪、說環保、談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到社會亂象,一連串的分享令學員們從心根滋潤,法喜滿滿。

課堂中精舍師父回首當年辛貧處境, 但 證嚴上人始終不以為苦,只有為苦難眾生的一念心,細說克勤、克難、克儉的精神。德宣師父提醒學員,「不一定能時時開源,但可以日日節流」、慈濟大學洪靜原師姊解惑:
「自來佛像皆慈悲」圖說:「尋根之旅」,是為尋找心靈源頭,回歸清淨本性之意。課程最後參訪慈濟大學以及靜思精舍,中正區的培訓師兄合影留念,為一年來的培訓課程畫下圓滿的句點,總笑說是「畢業旅行」,但都知道緣圓之後是承擔使命的開始,將回到各社區落實行道,而不是結束畢業。(許育仁提供)要學心、立志做慈濟,德浩師父也以現今低頭族用智慧型手機,道出「人生快、快、快,就老了,下一步就是往生…」鼓勵多付出利益群生,最後在 上人親臨祝福下,全球同步連線,北區全體培訓師兄、師姊發心立願,為此次尋根畫下圓滿的句點。

證嚴上人提到,「其實皈依沒有什麼儀式」,輕輕的將當年如何皈依師父(印順導師),因為時間的來不及,只以簡單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即開始了身負重任的使命,提醒學員應挑擔子,提使命。

最後學員發心立願念誦《三皈依》行皈依儀式, 上人更一字一句慈示,「什麼是皈依,其實三皈依裡第一句即是重點,一個「皈」字就是由黑反白,改變回歸清淨心,「依」就是宗教-『一生的宗旨,終生的教育』。」

回程的慈濟列車上,參與此次培訓的大愛感恩科技同仁 許育仁分享:「真的要強調我們很幸福,真的有 上人的我們是很幸福的。透過各資深師兄姊的分享,看到心中有法,行中有法的弟子,是驗證和見證這條路是對的,所以我們很幸福更需全心投入這職志合一的平台來為社會付出。」也邀請師兄如大愛感恩科技有任務也可以來做志工。米蘭皮鞋負責人游世瑛師兄立即凱然應好!

然而都知道圓緣是開始而不是結束,之後來自台北各區以及基隆、人文志業、台北慈院的學員們,將回到各自社區承擔使命。正如精舍師父所言,感恩,「恩」是心底的因子,有言「寧可歡笑長皺紋,也不要嚴肅變蒼老」做慈濟雖身體感到疲累,但看到貧病疾苦,自己的怠惰便會消失,所以內心是感恩也因付出而感到法喜,這種快樂是持續烙印在心底的。在這為期兩年,從一年的見習志工到隔年的慈誠委員培訓,從理念的認同到動身培訓的一念心,至始而後將共挑擔子,相信在這一年培訓中透過執勤、訪視、環保、醫院志工等,種下的善種子,美的因子,將慢慢成為綠林,萌發茁壯。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花蓮市報導

圖說:有言「寧可歡笑長皺紋,也不要嚴肅變蒼老」做慈濟雖身體感到疲累,但看到貧病疾苦,自己的怠惰便會消失,所以內心是感恩也因付出而感到法喜,這種快樂是持續烙印在心底的。在這為期兩年,從一年的見習志工到隔年的慈誠委員培訓,從理念的認同到動身培訓的一念心,至始而後將共挑擔子,相信在這一年培訓中透過執勤、訪視、環保、醫院志工等,種下的善種子,美的因子,將慢慢成為綠林,萌發茁壯。(許育仁提供)20151006-1-2.jp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