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015
週一, 28 九月 2015
危機上的台灣(三)大眾運輸 Public transport
- Article Details
In today`s look at dangers that threaten Taiwan, we will be tackling two problems and both of them are man-made disasters. Later, we will look into the problem of land subsidence in Yunlin, which is due to illegal pumping of groundwater. As the land sinks, the Taiwan High Speed Rail that passes through will either have to slow down or be derailed. But first, we give Taiwan`s Hsuehshan Tunnel a health exam and see how road users should behave in case of an emergency.
今天的危機上的台灣專題,我們來看看兩個危及台灣的人禍,待會兒我們將看看,違規的地下水的超限利用,如何在雲林地區,造成嚴重的地層下陷,進而造成經過這裡的台灣高鐵,必須減速不然就會脫軌,但首先來給台灣的雪山隧道,一個健康檢查,看看用路人如何在危險發生時,要如何去應對。 Read more
屋頂環保站 上海見美善
- Article Details
為了參加2015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設計城中城展覽,大愛感恩科技展覽團隊一行四人於9月23日下午從台北出發抵達上海,林咸尹、鄧朝日、趙智勇師兄專程到上海虹橋機場接機,協助將虞珊明師兄、許雅麗、楊淑玲、何思霈師姊,及八箱展覽用品載運慈濟上海普陀區長風會所,和氣長簡昭瑛師姊已經在會所等候展覽團隊多時,隨即為大家詳細導覽介紹長風會所。
首先登上五樓頂,俯覽近處市區,只見孤獨聳立的煙囪,似乎正在述說它曾經的輝煌與滄桑。隔著吳淞江,對應櫛比林立的大樓,此地曾經是上海市區商業較不發達的地區,20世紀初,上海公共租界擴展至吳淞江南岸之後,資本家和外商利用吳淞江水運方便,紛紛在此興建工廠與倉庫。沿河工廠將污水排入河川,導致河水出現嚴重污染的狀況。20世紀末朱鎔基市長開始整治吳淞江(市區段上海當地人習稱蘇州河) ,迄今已有成效,緊鄰的長風公園,公園得名自《宋書宗愨傳》中的「願乘長風破萬里浪」,隨著城市整建、地鐵交通,會所附近已是世界百強科技公司進駐的辦公區。
正是長風園內桂花盛開時節,淡淡的花香散逸在風中,長風會所五樓陽台的「城市礦產煉金廠」在此「香、德」益彰,頭頂上的棚架欄杆,當天熱時可以搭起一整排帳棚遮蔽陽光,環保分類區最少可以有300人同時在此進行資源分類。長風會所環保站堪稱最高的環保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尤其難能可貴,導覽的林咸尹師兄說從一開始就宣導「厲」行「清淨在源頭,垃圾不進站」,師兄師姊彼此精進,營造清新潔淨的環保回收,因此才能有現在的美景。也因此當冬天陽台上寒風凜冽的時候,環保分類區有時可以移駕大樓一樓大堂,雖然還沒到達無塵室的水準,但如此高品質也才取得大樓租戶的認同與肯定。進入室內,是一個大空間的環保教室,十指口訣、環保海報,讓做然後知不足的環保志工深入環保教育,人人可以挺腰說環保。
上海公部門的環保單位在城市硬體整建成果豐碩,環保觀念也積極在宣導,但是進入力行實踐總是感覺鞭長莫及。正如靜思語所云:「知道」與「做到」仍有一段距離,知道道理,還必須身體力行去做到。根據上海交大民意與輿情調查研究中心7月公布一份經採用電腦輔助電話問卷調查系統,對35個主要城市的居民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獲得有效樣本3500個之調查發現,以10為滿分,上海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僅次於青島,也成為受訪城市中僅有的兩個指數達9的城市。在「自帶購物袋」方面,沒有城市超過指數9,上海僅次於北京,為8.70。上海在披露的中國城市居民環保意識與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在5方面主要指標構成的「環境意識測評十佳城市」中,上海居民位列3個「十佳」之列,如「垃圾分類」與「自帶購物袋」意識在全國35個主要城市中為「第二強」。不過,願意為環保組織捐款和做環保義工的意識則在「十佳」之外。
晚上進行展覽前志工培訓,上海三個和氣承擔會場導覽的社區志工代表聚集一堂,虞珊明師兄分享慈濟是實踐力行的團體,大陸各城市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大家雖然已經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但還是普遍欠缺實踐的方法,慈濟志工扮演角色非常重要,我們參展最主要目的就是人間菩薩招生,唯有接引更多環保菩薩,才有機會化「來不及」為「來得及」。上海市走在全中國最領先的地位,希望在慈濟志工的努力下,將慈濟環保理念、用長風環保站清淨在源頭高品質的經驗,再加上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精質化的最佳證明,讓市民將意識轉化為行動,讓大家看見上海的美與善。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上海市普陀區慈濟長風會所報導
Read more屋頂環保站 上海見美善
- Article Details
為了參加2015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設計城中城展覽,大愛感恩科技展覽團隊一行四人於9月23日下午從台北出發抵達上海,林咸尹、鄧朝日、趙智勇師兄專程到上海虹橋機場接機,協助將虞珊明師兄、許雅麗、楊淑玲、何思霈師姊,及八箱展覽用品載運慈濟上海普陀區長風會所,和氣長簡昭瑛師姊已經在會所等候展覽團隊多時,隨即為大家詳細導覽介紹長風會所。
首先登上五樓頂,俯覽近處市區,只見孤獨聳立的煙囪,似乎正在述說它曾經的輝煌與滄桑。隔著吳淞江,對應櫛比林立的大樓,此地曾經是上海市區商業較不發達的地區,20世紀初,上海公共租界擴展至吳淞江南岸之後,資本家和外商利用吳淞江水運方便,紛紛在此興建工廠與倉庫。沿河工廠將污水排入河川,導致河水出現嚴重污染的狀況。20世紀末朱鎔基市長開始整治吳淞江(市區段上海當地人習稱蘇州河) ,迄今已有成效,緊鄰的長風公園,公園得名自《宋書宗愨傳》中的「願乘長風破萬里浪」,隨著城市整建、地鐵交通,會所附近已是世界百強科技公司進駐的辦公區。
正是長風園內桂花盛開時節,淡淡的花香散逸在風中,長風會所五樓陽台的「城市礦產煉金廠」在此「香、德」益彰,頭頂上的棚架欄杆,當天熱時可以搭起一整排帳棚遮蔽陽光,環保分類區最少可以有300人同時在此進行資源分類。長風會所環保站堪稱最高的環保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尤其難能可貴,導覽的林咸尹師兄說從一開始就宣導「厲」行「清淨在源頭,垃圾不進站」,師兄師姊彼此精進,營造清新潔淨的環保回收,因此才能有現在的美景。也因此當冬天陽台上寒風凜冽的時候,環保分類區有時可以移駕大樓一樓大堂,雖然還沒到達無塵室的水準,但如此高品質也才取得大樓租戶的認同與肯定。進入室內,是一個大空間的環保教室,十指口訣、環保海報,讓做然後知不足的環保志工深入環保教育,人人可以挺腰說環保。
上海公部門的環保單位在城市硬體整建成果豐碩,環保觀念也積極在宣導,但是進入力行實踐總是感覺鞭長莫及。正如靜思語所云:「知道」與「做到」仍有一段距離,知道道理,還必須身體力行去做到。根據上海交大民意與輿情調查研究中心7月公布一份經採用電腦輔助電話問卷調查系統,對35個主要城市的居民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獲得有效樣本3500個之調查發現,以10為滿分,上海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僅次於青島,也成為受訪城市中僅有的兩個指數達9的城市。在「自帶購物袋」方面,沒有城市超過指數9,上海僅次於北京,為8.70。上海在披露的中國城市居民環保意識與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在5方面主要指標構成的「環境意識測評十佳城市」中,上海居民位列3個「十佳」之列,如「垃圾分類」與「自帶購物袋」意識在全國35個主要城市中為「第二強」。不過,願意為環保組織捐款和做環保義工的意識則在「十佳」之外。
晚上進行展覽前志工培訓,上海三個和氣承擔會場導覽的社區志工代表聚集一堂,虞珊明師兄分享慈濟是實踐力行的團體,大陸各城市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大家雖然已經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但還是普遍欠缺實踐的方法,慈濟志工扮演角色非常重要,我們參展最主要目的就是人間菩薩招生,唯有接引更多環保菩薩,才有機會化「來不及」為「來得及」。上海市走在全中國最領先的地位,希望在慈濟志工的努力下,將慈濟環保理念、用長風環保站清淨在源頭高品質的經驗,再加上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精質化的最佳證明,讓市民將意識轉化為行動,讓大家看見上海的美與善。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上海市普陀區慈濟長風會所報導
Read more週日, 27 九月 2015
愛的循環善連鎖 環保披風暖人間
- Article Details
甚麼是「有情」、甚麼是「無情」?
時間無情,不曾為任何人駐足停留須臾片刻,一旦過去,更不會回頭。
空間無情,風狂雨驟、陵谷滄桑,大自然磅薄的力量,何人可以抵擋?
《論語》〈子罕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以空間的無情、也感嘆時事既往,不可追復也。
佛陀的教育裡,時間有情,時間一直是生命體驗的不變要素,因此證嚴上人鼓勵我們:「好好把握,就可以讓我們實現生命的無限可能與價值。」空間有情,空間育含春花、秋月、山高、水深之景。佛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泥沙土石,它有法性,法性與佛性是一個性。《華嚴經》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證嚴上人也說:「人是有情的生命,植物則是無情的物命。
看清楚這些道理,就不難體會 證嚴上人所開示,慈濟人文是「愛的循環」,所以慈濟的醫院以愛的醫療為導向,醫師、病人和志工,三者互愛與感恩,造就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醫療磐石。台灣近年來,雖然教育普及提高、工商進步、民生富裕,但仍有不少偏遠貧窮的人等待大眾伸出援手。尤以貧病相依。因此大愛感恩本著完全回饋之核心價值理念,於月前將一批400餘件的白色環保披風禮盒,與慈濟醫療志業六院結緣,希望透過醫療之愛,傳遞環保菩薩愛地球的心、大愛感恩科技「續物命、造福慧」,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是佛教中心精神。慈,是予樂;濟,是拔苦。慈濟二字就是予一切眾生樂、拔一切眾生苦。所以證嚴上人教育弟子們:「要做一個菩薩,就要心心念念想到苦難的眾生。使人人安樂無煩惱,是佛教徒應做的事,而這就是至高無上的菩薩道。」近年來,憂心地球危機、氣候異常以及種種人禍,證嚴上人開示:「人間事無一不是法,天下人的苦難,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因此每個人要『把握時間、開拓空間、關懷人與人之間』,用智慧去取捨時間、用速度去換取時間,甚至妙用時間,化「來不及」為「來得及」。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愛的循環善連鎖 環保披風暖人間
- Article Details
甚麼是「有情」、甚麼是「無情」?
時間無情,不曾為任何人駐足停留須臾片刻,一旦過去,更不會回頭。
空間無情,風狂雨驟、陵谷滄桑,大自然磅薄的力量,何人可以抵擋?
《論語》〈子罕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以空間的無情、也感嘆時事既往,不可追復也。
佛陀的教育裡,時間有情,時間一直是生命體驗的不變要素,因此證嚴上人鼓勵我們:「好好把握,就可以讓我們實現生命的無限可能與價值。」空間有情,空間育含春花、秋月、山高、水深之景。佛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泥沙土石,它有法性,法性與佛性是一個性。《華嚴經》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證嚴上人也說:「人是有情的生命,植物則是無情的物命。
看清楚這些道理,就不難體會 證嚴上人所開示,慈濟人文是「愛的循環」,所以慈濟的醫院以愛的醫療為導向,醫師、病人和志工,三者互愛與感恩,造就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醫療磐石。台灣近年來,雖然教育普及提高、工商進步、民生富裕,但仍有不少偏遠貧窮的人等待大眾伸出援手。尤以貧病相依。因此大愛感恩本著完全回饋之核心價值理念,於月前將一批400餘件的白色環保披風禮盒,與慈濟醫療志業六院結緣,希望透過醫療之愛,傳遞環保菩薩愛地球的心、大愛感恩科技「續物命、造福慧」,與「地球共生息」的理念。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是佛教中心精神。慈,是予樂;濟,是拔苦。慈濟二字就是予一切眾生樂、拔一切眾生苦。所以證嚴上人教育弟子們:「要做一個菩薩,就要心心念念想到苦難的眾生。使人人安樂無煩惱,是佛教徒應做的事,而這就是至高無上的菩薩道。」近年來,憂心地球危機、氣候異常以及種種人禍,證嚴上人開示:「人間事無一不是法,天下人的苦難,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因此每個人要『把握時間、開拓空間、關懷人與人之間』,用智慧去取捨時間、用速度去換取時間,甚至妙用時間,化「來不及」為「來得及」。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週六, 26 九月 2015
教之以禮護校園 育之以德啟正念
- Article Details
現在科技發達,資訊傳達的很快,善的、惡的資訊可能影響每個人心,如何啟發人人良善的一面?教育、環境很重要!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學習正確的人生價值與人文品格,所以證嚴上人強調「教之以禮,育之以德」,營造善的環境,以啟發孩子積極正向的一面,防止惡的環境讓孩子誤入歧途。為了防堵毒品染黑校園,法務部與教育部、衛生福利部與慈濟基金會、大愛感恩科技及等單位攜手合作,積極在各級學校宣導反毒,並曾於去年合作製作「環保寶特瓶反毒
書籤」,期望經由各公部門及慈濟教聯會的推廣至全國各國中小學及一般大眾,不僅宣導反毒,在校園中撒播,將教育從小紮根。
「環保寶特瓶反毒書籤」以「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寶特瓶形狀設計,傳遞給民眾了解原料全來自環保菩薩們所回收寶特瓶回收再生,傳遞「續物命,造福慧」的環保人文;大愛狗、感恩貓,在慈濟人文薰陶的環境下,賦予「育教於樂」使命,推廣「環保」、「素食」。正面-四格漫畫,藉著趣味的故事告訴孩子們「拒絕毒品,勇敢說不」;背面-靜思語「心地光明,才能照亮未來的路;心地黑暗,則現於惶恐憂懼中」,提醒大人小朋友不要嚐試毒品,引領到良善的道路。更期待藉此能夠如水滴般引起漣漪效應,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善的種子,不只是生活環保,更能做到心靈環保。
最近在台北市中山國中,松山區的慈濟志工與校方合作的「友善校園、青春不變調」的活動。透過成功戒毒案例、短劇傳遞「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理念,鼓勵年輕學童勇敢向毒品說不!以正向觀念正確的防患知識,避免毒品傷害身體與心靈。
(背書背不出來的時候)
「唉呀!你這樣背不出來啦!來吃這個維他命,你可以提神喔!」
(還有口渴的時候)
「這杯飲料可以降火。」舞台劇描述的情景,都是校園中,可能碰觸到毒品的情境。 慈濟教聯會帶動中山國中學生的反毒宣導活動,請學生們擔綱演出短劇。
「絕對不好奇試用毒品,不接受外人的香菸或飲料。」勇敢向毒品說不。
中山國中校長 周婉玲:「非常感恩慈濟,就是有這麼好的活動,包含生命教育反毒的各種活動進入到中山,讓我們孩子其實是感受到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還有他應該怎麼樣去表達自己。」這場活力十足的宣導活動,讓年輕學子們知道,勇於表達,也勇於說不,才不會讓自己的青春變調,活出亮麗人生。
為了打造一個「無毒」天地,積極在校園、社區推動心靈環保,勇敢抗拒毒品的誘惑,也期待透過這一張環保寶特瓶反毒書籤,帶動善的循環,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善的種子,啟發人人的「正知」、「正見」,成就身心健全的完整人格,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吉祥物 四格漫畫
教之以禮護校園 育之以德啟正念
- Article Details
現在科技發達,資訊傳達的很快,善的、惡的資訊可能影響每個人心,如何啟發人人良善的一面?教育、環境很重要!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學習正確的人生價值與人文品格,所以證嚴上人強調「教之以禮,育之以德」,營造善的環境,以啟發孩子積極正向的一面,防止惡的環境讓孩子誤入歧途。為了防堵毒品染黑校園,法務部與教育部、衛生福利部與慈濟基金會、大愛感恩科技及等單位攜手合作,積極在各級學校宣導反毒,並曾於去年合作製作「環保寶特瓶反毒
書籤」,期望經由各公部門及慈濟教聯會的推廣至全國各國中小學及一般大眾,不僅宣導反毒,在校園中撒播,將教育從小紮根。
「環保寶特瓶反毒書籤」以「環保大愛狗」、「素食感恩貓」寶特瓶形狀設計,傳遞給民眾了解原料全來自環保菩薩們所回收寶特瓶回收再生,傳遞「續物命,造福慧」的環保人文;大愛狗、感恩貓,在慈濟人文薰陶的環境下,賦予「育教於樂」使命,推廣「環保」、「素食」。正面-四格漫畫,藉著趣味的故事告訴孩子們「拒絕毒品,勇敢說不」;背面-靜思語「心地光明,才能照亮未來的路;心地黑暗,則現於惶恐憂懼中」,提醒大人小朋友不要嚐試毒品,引領到良善的道路。更期待藉此能夠如水滴般引起漣漪效應,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善的種子,不只是生活環保,更能做到心靈環保。
最近在台北市中山國中,松山區的慈濟志工與校方合作的「友善校園、青春不變調」的活動。透過成功戒毒案例、短劇傳遞「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理念,鼓勵年輕學童勇敢向毒品說不!以正向觀念正確的防患知識,避免毒品傷害身體與心靈。
(背書背不出來的時候)
「唉呀!你這樣背不出來啦!來吃這個維他命,你可以提神喔!」
(還有口渴的時候)
「這杯飲料可以降火。」舞台劇描述的情景,都是校園中,可能碰觸到毒品的情境。 慈濟教聯會帶動中山國中學生的反毒宣導活動,請學生們擔綱演出短劇。
「絕對不好奇試用毒品,不接受外人的香菸或飲料。」勇敢向毒品說不。
中山國中校長 周婉玲:「非常感恩慈濟,就是有這麼好的活動,包含生命教育反毒的各種活動進入到中山,讓我們孩子其實是感受到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尊重,還有他應該怎麼樣去表達自己。」這場活力十足的宣導活動,讓年輕學子們知道,勇於表達,也勇於說不,才不會讓自己的青春變調,活出亮麗人生。
為了打造一個「無毒」天地,積極在校園、社區推動心靈環保,勇敢抗拒毒品的誘惑,也期待透過這一張環保寶特瓶反毒書籤,帶動善的循環,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善的種子,啟發人人的「正知」、「正見」,成就身心健全的完整人格,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吉祥物 四格漫畫
週五, 25 九月 2015
攜手大愛護家園 繞著地球說環保
- Article Details

攜手大愛護家園 繞著地球說環保
- Article Details

2015,09/26 北區教聯會老師來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9月26日(六) 09:30~10: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大愛環保立典範 教聯合心擔教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