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10 八月 2015

2015,08/10 創業A+ Demo Show 中小企業來訪

【對象】吶喊文創公司
【時間】2015年8月10日(一)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環保創意合作 用「聲」傳遞愛

20150817-3.jpg20150817-4.jpg  Read more

晴時積善雨天福 環保大愛傳家寶

圖說:「只要有這個記號(菩提葉)就是我們,說不定其中有支寶特瓶就是我們撿的!」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背後就是全台環保菩薩的參與和努力的結果,宜蘭環保志工要將此行所看到的環保科技,與人文精神帶回去與宜蘭鄉親分享,將這分大愛軟實力告訴更多環保志工。宜蘭菩薩們第九梯次接力來訪大愛感恩科技。廖啟丞師兄感恩的說道,「我陸續帶了我們宜蘭環保菩薩、慈誠委員九梯次來訪,我自己更是,每場都有來,但所聽得分享,都不會重複,都不一樣。」

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以「佛心師志不著像」為慈濟宇宙大覺者解釋,「看宇宙大覺者一手托缽一手膚慰地球,我們就知道慈濟在膚慰全球。然而外界對於宙大覺者的質疑,師父要我們佛心師志,而不是佛像師像。」誠如靜思語所云:「菩薩的人格,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完成。」

圖說:將大愛感恩科技自行設計教育用的機器模擬將「回收寶特瓶片製成大愛紗」的過程在在宜蘭環保教育站裡與參訪大德們解說,更能方便透過實際的體驗來分享。林文進師兄感恩的說道:「今天也有緣,以前我是船員,是他(李爺爺)公司船員時常勉勵我們做個好船員,今天看到鼎銘師兄傳承父志來學習做 上人的好弟子,然後今天來分享這麼好的環保意涵,給大家都可以享受這麼好的環保。」「第一次來看到環保科技,能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取之於物,用之於物,不但減少了全世界垃圾,更可以造福世界。」

八十二歲,謝來文師伯鏗鏘有力的聲音,大聲的說出感恩謝意,「真感恩,今天來這邊得到許多寶。感恩李師兄跟我們解釋很詳細,可以讓我們帶回宜蘭發揮。目標和目的帶回去給我們宜蘭環保志工,人家說入寶山不空手而歸,所以我要帶回去分享。」

「只要有這個記號(菩提葉)就是我們,說不定其中有支寶特瓶就是我們撿的!」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背後就是全台環保菩薩的參與和努力的結果,宜蘭慈委及環保菩薩要將此行所看到的環保科技,與人文精神帶回去與宜蘭鄉親分享,將這分大愛軟實力告訴更多環保菩薩。

李鼎銘總經理也以【草根菩提】台中豐原魏劉五環保老菩薩的感觸與師兄姊分享,「以前柴要撿起來囤,下雨才有柴燒、隨時都可以用;晴天要積起來,下雨才有得用,就像我們現在收功德款,師父那麼辛苦積起來,這樣人家還嫌多,錢不積起來,以後若有天災,隨時拿來就來幫助需要的人們。」
大愛感恩科技自行設計教育用的機器模擬將「回收寶特瓶片製成大愛紗」的過程與宜蘭環保菩薩結緣,期待今後在宜蘭環保教育站裡與參訪大德們解說,更能方便透過實際的體驗來分享。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晴時積善雨天福 環保大愛傳家寶

圖說:「只要有這個記號(菩提葉)就是我們,說不定其中有支寶特瓶就是我們撿的!」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背後就是全台環保菩薩的參與和努力的結果,宜蘭環保志工要將此行所看到的環保科技,與人文精神帶回去與宜蘭鄉親分享,將這分大愛軟實力告訴更多環保志工。宜蘭菩薩們第九梯次接力來訪大愛感恩科技。廖啟丞師兄感恩的說道,「我陸續帶了我們宜蘭環保菩薩、慈誠委員九梯次來訪,我自己更是,每場都有來,但所聽得分享,都不會重複,都不一樣。」

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以「佛心師志不著像」為慈濟宇宙大覺者解釋,「看宇宙大覺者一手托缽一手膚慰地球,我們就知道慈濟在膚慰全球。然而外界對於宙大覺者的質疑,師父要我們佛心師志,而不是佛像師像。」誠如靜思語所云:「菩薩的人格,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完成。」

圖說:將大愛感恩科技自行設計教育用的機器模擬將「回收寶特瓶片製成大愛紗」的過程在在宜蘭環保教育站裡與參訪大德們解說,更能方便透過實際的體驗來分享。林文進師兄感恩的說道:「今天也有緣,以前我是船員,是他(李爺爺)公司船員時常勉勵我們做個好船員,今天看到鼎銘師兄傳承父志來學習做 上人的好弟子,然後今天來分享這麼好的環保意涵,給大家都可以享受這麼好的環保。」「第一次來看到環保科技,能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取之於物,用之於物,不但減少了全世界垃圾,更可以造福世界。」

八十二歲,謝來文師伯鏗鏘有力的聲音,大聲的說出感恩謝意,「真感恩,今天來這邊得到許多寶。感恩李師兄跟我們解釋很詳細,可以讓我們帶回宜蘭發揮。目標和目的帶回去給我們宜蘭環保志工,人家說入寶山不空手而歸,所以我要帶回去分享。」

「只要有這個記號(菩提葉)就是我們,說不定其中有支寶特瓶就是我們撿的!」大愛感恩科技環保產品背後就是全台環保菩薩的參與和努力的結果,宜蘭慈委及環保菩薩要將此行所看到的環保科技,與人文精神帶回去與宜蘭鄉親分享,將這分大愛軟實力告訴更多環保菩薩。

李鼎銘總經理也以【草根菩提】台中豐原魏劉五環保老菩薩的感觸與師兄姊分享,「以前柴要撿起來囤,下雨才有柴燒、隨時都可以用;晴天要積起來,下雨才有得用,就像我們現在收功德款,師父那麼辛苦積起來,這樣人家還嫌多,錢不積起來,以後若有天災,隨時拿來就來幫助需要的人們。」
大愛感恩科技自行設計教育用的機器模擬將「回收寶特瓶片製成大愛紗」的過程與宜蘭環保菩薩結緣,期待今後在宜蘭環保教育站裡與參訪大德們解說,更能方便透過實際的體驗來分享。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

人人做環保!彎腰付出淨化家園

世界人口不斷攀升,垃圾減量成為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印尼慈濟人運用活潑的方式在地方社區宣導,成效不錯。 

唱完「人人做環保」這首歌,慈濟志工開始說文解字。 

慈濟志工:「做環保身體好,人人都稱讚,為什麼會稱讚呢,我們都把(環境)打掃得乾乾淨淨,所以就得到很多人的讚歎。」 

這是印尼巴淡的環保宣導活動。 

慈濟志工:「為什麼子子孫孫都不用再煩惱?因為我們都有把那個垃圾減量了。」 

活動地點選在密集的住宅區,共有90位民眾參加,志工仔細解釋資源如何分類。 

慈濟志工:「電13這個是3C的產品。」 

環保所得還能廣聚福緣,當地的市議員也站台表達支持。 

巴淡市議員 利凱:「我們要支持慈濟的活動,因為慈濟是真正落實人道活動,所以我們要支持,不僅是我,左鄰右舍巴淡甚至全世界都要支持。」 

美好的環境,從大家的一個心念開始,這樣的觀念、已經深植當地人心。 


何君意 迪鉤 薩穆羅 印尼報導 Read more

單親爸扛起母職 以身示教行善孝


父親節快到了,來認識彰化員林的這位爸爸馬永昌。五年多前跟太太離婚,成了單親爸爸,必須一邊照顧兒子,一邊照顧洗腎的媽媽,生活整個改變,從事冷凍庫管理員的他,平時還要輪大夜班,非常忙碌,即使如此,照顧家庭之外的時間,全心投入慈濟,落實環保回收,他用上人的法教導兒子,用身教帶領孩子成長,早熟的兒子乖巧懂事,白天當學徒,晚上到夜校上課,半工半讀。

馬永昌的兒子 馬尚豪:「爸爸就是平常都是在外面工作,上班、回收,都忙於外面事情,回家就是洗個澡,就直接倒趴睡覺。」

單親爸爸的生活,少了另一半分擔,忙碌加倍,付出的心力,自然多上許多。

慈濟志工 馬永昌:「師姊離開了,就覺得好像失去了什麼重心,失去的東西才會珍惜,內心也會有一種懺悔,有一種悔意。」

暴躁習氣,是夫妻離婚的導火線。

慈濟志工 馬永昌:「之前因為不懂得珍惜那個心,所以兩個夫妻會在那邊爭執,比較大男人。」

離婚後責任加重,身兼母職扶養兒子,還要照顧高齡洗腎的媽媽。

慈濟志工 馬永昌:「心會悶悶的嗎?會,稍微悶悶的喔,那明天再去看心臟科。」

馬永昌的媽媽 馬游桃:「每樣都他照顧的,很照顧家庭,顧好(自己) 身體也要顧好。」

從事冷凍庫管理員工作,作息難免日夜顛倒,為了家庭,馬永昌從不喊苦。

慈濟志工 馬永昌:「我們就祖孫三個人一起生活,覺得跟以前生活,真的那個步調有點不一樣。」

馬永昌的兒子 馬尚豪:「有幫到忙(做家事), 就是不用再讓爸爸在那邊費心,希望爸爸可以多休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這個大男孩,特別早熟,選擇白天到機車行當學徒,晚上到夜校上課,半工半讀。

馬永昌的兒子 馬尚豪:「爸爸我會當很乖的小孩子,不會讓你生氣、操心。」

溫順的個性,其來有自,從小接觸慈濟,在良善領域成長,最常跟著爸爸,大街小巷回收環保。

服飾店老闆:「別人做不到,這做善事,你們既然是在做善事,當然要跟你們配合

慈濟志工 馬永昌:「服飾店塑膠袋,以前都丟給垃圾車,這個很浪費資源。」

不刻意教導孩子,要做什麼,必須學哪些,馬永昌用身教帶領兒子,走向人生正確道路。

慈濟志工 馬永昌:「小孩子畢竟是看我們父母在做什麼嘛,我們在做,他們也會跟進。」

文字撰稿:黃子玲 攝影剪輯:廖學信

Read more

漁村環保勇擔當 志工取經誠讚歎


孤懸在馬來西亞巴生港口外的一個小島嶼「吉膽島」,在2011年,成立了慈濟環保站。這裡的志工不但以討海人的謀生工具「漁網」來做資源分類,還要在島內高低不平的地理環境搬運回收物,克難的精神舉世聞名。最近來自台灣的慈青與懿德爸媽,就造訪「吉膽島」,想要體驗這樣的精神。

慈青 與 志工:「嗚喔,遇到這樣要怎樣,我們要有勇氣衝過去。」

在漁村做環保,需要海派的氣勢,也需要過人的勇氣。馬來西亞的「慈濟吉膽島環保站」,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讓來自台灣的慈青與慈懿爸媽、大開眼界。

慈濟志工 李倩宜:「我覺得辛苦的是,就是那些幸福的志工,還有師姑還有居民們這樣子,然後我覺得自己很幸福。」

慈濟志工 林永彰:「看到當地的志工在做環保,跟我們在台灣做環保完全不一樣,他們做環保是非常克難式的,他們每天這樣做真的很不簡單。」

慈濟志工 陳瓔瑛:「就是它是一個漁村型的地區,它就是利用原本的一些漁網,這些現有的資源來做分類,很特別就是利用當地的資源,來做環保。」

慈濟志工 楊冠新:「這一趟真的不虛此行。」

雖然只有短暫停留拜訪,但是「吉膽島」克難的環保精神,將永遠存放在這些學子的記憶中。

台灣慈青 劉珊佑:「祝福你們就是可以讓吉膽島,變成一個更美更好的環境。」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