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27 七月 2015
南半球正值寒冬 慈濟人冬令送暖
- Article Details
北半球高溫連連,但南半球現在正值嚴冬,南非慈濟人的腳步卻因此更積極,他們帶著大米、食用油、糖,還有毯子等生活物資,來到開普敦附近的貧困社區送暖。
南非開普敦的大清早,有一群人開始忙碌。正值冬天的南半球,慈濟志工不畏嚴寒,把180份的生活物資,以及大米,全部搬上車。他們要到半個小時車程外的一個貧困社區,舉辦冬令發放。
民眾:「基金會給我們米、油、糖,還有毯子。」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物資,幫助了百多個家庭,也有助於穩定當地治安,志工一個上午的奔波勞碌,一切都值得。
真善美志工 唐潔儀 林道生 南非報導 Read more
環保一做二十年 恆持初心不退轉
- Article Details
台南七股區的慈濟志工張阿幸,愛地球的心,讓她不畏懼旁人的眼光,堅持在村裡撿拾資源回收,儘管家境清寒,心卻是越來越歡喜。另外在台北的謝長金爺爺,投入環保20多年,現在已經將近90歲高齡,依然維持好體力,向五分埔商家收回收物。證嚴上人在今天(7/26)的志工早會開示,感恩人間菩薩不惜辛勞付出,快樂人生不一定是擁有物質、財富、名利,而是踏實為人群大地投入,知足感恩,就能心靈財富滿滿。
無論晴雨,高齡88歲的謝長金爺爺,天天推著推車,穿梭五分埔商圈。退休後,投入環保已經20多年,珍惜健康的身體,堅持的付出不曾改變,把握時間不懈怠。
證嚴上人開示:「不惜辛苦為人間付出,真的是很感恩,尤其是環保菩薩,不管大太陽下,不管是一堆垃圾是多髒,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尊重環保菩薩,為地球在付出,為人間未來的子孫照顧這顆地球。」
同樣懷抱無私,台南七股慈濟志工張阿幸,小時候腦部損傷,影響表達和行動。但平時就樂於助人,接觸大愛台和慈濟人後,開始發心在村裡做環保,儘管家境清寒,不減她愛護地球的心。
證嚴上人開示:「腳踏實地走自己該走的路,做為人群而付出不傷害大地,知足感恩這種的人生,就是心靈財富滿滿的,她有做不完的好事,她有感覺不完的歡喜,這就是她心靈的財富。」
秉持「能做就是福」的精神,不畏懼旁人目光,步伐更堅定,因為心靈的富足,讓她越做越歡喜。
江杏幸 翁國嘉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園遊會受邀擺攤 設計遊戲推環保
- Article Details
加拿大本拿比市政府,每一年都會在「愛德蒙」這個收容最多難民家庭的社區舉辦兒童園遊會。本拿比慈濟志工第12年受邀請參加。慈濟志工今年除了攤位上設計小朋友的遊戲,也把握機會向民眾分享環保理念。
因為是兒童園遊會,所以攤位主題,讓小朋友遊戲、也讓他們學習。
慈濟志工:「你看,可以做小孩子的襪子,這一雙襪子,只要這一個瓶子就可以了。」
本拿比市政府,每年都會在「愛德蒙」這個最多難民家庭的社區,舉辦園遊會,慈濟志工更是第12年受邀請參加。
由於具有社會教育意義的環保,年年大受歡迎,慈濟志工化身素人模特兒、站上舞台,用心展示環保紡織品,讓民眾對於資源循環再製,大開眼界。
真善美志工 許慧真 王少雄 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
快樂一夏!親子同歡 心靈成長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基金會在江蘇省的昆山市,有一座「環保教育基地」,今年夏天,慈濟志工在此舉辦了親子快樂成長營隊,結果吸引了47組親子來報名參加。
學員:「有一個叔叔問我們是哪裡的,他說,浙江的。」
學員:「青島 (怎麼從青島過來)。坐,坐火車。」
什麼樣的營隊,讓家長帶著小朋友,翻山越嶺而來。
把瓶蓋丟在臉盆。
原來這是慈濟「昆山環保教育基地」,舉辦的「暑期親子快樂成長營」。志工讓孩子透過資源分類,認識大地、認識環保。
親子快樂成長營學員 周馳恩:「(環保是什麼呢),我覺得環保就是能讓,空氣質量會變好,讓地球汙染減少。」
蓬朗敬老院長者 洪湖水:「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
親子快樂成長營學員:「感謝路邊的小花小草。」
小朋友與老人家同場歡唱,這是營隊要孩子學會的另一堂課、孝順。
幫爺爺捏好不好,健康長壽喔。
與陌生的爺爺奶奶相處一天,有孩子開始想起、與自己最親近的人。
親子快樂成長營學員 紀彥龍:「要孝順我們爸爸媽媽,不能,不能一大清早,就亂發脾氣。」
拜訪完敬老院,營隊順勢安排、給雙親奉茶的活動。
幸福的喝下,這一杯茶,說出你們心裡面,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那句話。
(跟媽媽說什麼)
媽媽我愛妳。
有笑也有淚,47位學員,今年暑假,學會好多事。
真善美志工 江蘇報導 Read more
勤宣導細講解 環保從心底教化
- Article Details
在中國大陸,學生們放暑假,慈濟志工便把每周固定的資源回收時間,擴大舉辦親子環保活動。像是天津薊縣「曲院風荷社區」,每周三的環保點,時間從白天到黃昏,讓社區民眾不會錯失資源回收,另外還藉著淨山活動,把大家運動時間會合在一起。在上海「萬科城市花園」這個社區,第三年舉辦親子環保活動,寓教於樂的內容,讓中小學生們不但玩得愉快,也學習到環保精神。
志工 鐘涵融:「宣導的時候,要跟居民宣導,說我們是資源回收,不是垃圾回收,我們要清淨在源頭。」
把每一次宣導都當做第一次,誠懇、詳細,果然有成果。
志工 王海香:「他分得很細,還每一個都很乾淨,所以是做到了分類,也做到了清淨在源頭,所以真的,這個社區落實環保,已經在居民心中扎下了根。」
環保精神要扎根,從小,更好。善用孩子們的暑假,上海慈濟志工與「萬科城市花園」這個社區合辦親子環保活動。第三年,小學生、中學生,人數越來越多。
實驗性的遊戲,讓學生們體會,垃圾越多,生存的空間就越少。而回收物,也能成為手工藝的材料。寓教於樂,連家長都有體會。
家長 朱正德:「環保要靠長期的累積來做,這樣能把我們的地球愛護好,就像愛護我們的孩子一樣,把這個地球愛護好。」
不同的城市,做著同樣的事,天津慈濟志工的環保點,也是每周開設。
志工 馮春紅:「可以在家整理好了,每周三拿到這裡。」
從白天到黃昏,拉長回收時間,是為了讓社區民眾不錯過。除此之外,淨山活動,也是把大家運動的時間會合一起,鍛鍊身體,同時淨化大地。
學生 高梓毓:「雖然還是有些人會亂丟垃圾,但其實很多人還是懂得環境保護的。」
不因環境的髒亂而失去信心,從自己做起,必能帶動。
學生 馬小童:「每個人都應該為環保出一分力量,以後一定會經常來的。」
民眾 李秀紅:「真是感覺挺好的,時間允許,肯定還會過來。」
真善美志工 綜合報導 Read more
力保物命不浪費 省下善款助他人
- Article Details
台中市東區的一對環保志工夫妻檔,做環保二十年,非常惜福愛物,家裡的家具,櫃子,椅子,到廚房用具,都是環保站惜福來的,二十年前惜福的第一件物品,一組木製沙發,還在使用,夫妻兩說,垃圾會這麼多,就是大家不珍惜物命,東西還能用就丟掉,很捨不得,於是兩人很惜福,把剩下來的錢捐出去幫助別人。
走進志工夫妻兩家裡,門口這張漂亮長桌,是從環保站惜福來的,還有這些不成套的椅子,也是來自環保站。
還有後面的大鐵櫃,雖然有點掉漆,但非常耐用,志工說,這些家具只要稍微整修一下,就跟新的一樣。
慈濟志工 徐水田:「桌腳稍微歪歪的,搬回家矯正,鎖上螺絲就好了,這張就是,我們師兄在做木工,桌腳歪掉,釘一下就好了,(好用嗎) 很好用 。」
走進後面廚房,同樣都是惜福來的物品,像是鍋碗瓢盆,還有櫃子裡的杯子,除了這個之外,都是回收來的,桌巾也是。
慈濟志工 林滿里:「這個是人家丟掉的窗簾,我看這布還很漂亮,就撿回來,剪一剪 ,洗一洗,當桌巾 。」
二十年前,開始做環保,當時惜福回來的這組木製發沙發,還在用。
慈濟志工 林滿里:「上人有說,要維持物命,垃圾那麼多,就是東西好的,把它丟掉, 又再買再買,那不是很浪費嗎 我們把那些錢,拿來救人 。」
就是要珍惜物命,不要浪費,兩人用心將環保落實在生活裡。
江麗君 郭繼宗 台中報導 Read more
水電工做環保 回收資材疼惜大地
- Article Details
台中大里區一位慈濟志工曾惠乾,從事水電工作四十多年,十年前因為收看大愛台受到感動,開始接觸慈濟做志工,工作時,他會在徵求客戶同意後,特地把更換後可以回收的東西帶回整理,全部送到環保站。
爬得高高換燈泡,從事水電工作超過四十年的曾惠乾,做生意有口碑,案子一個接一個來,每回他總會特別留意,將更換後可回收的物品,全部收集起來留給慈濟。
慈濟志工 曾惠乾:「同樣我們出來外面做一件事情,因為我們就是說,可以說不用另外花很多時間,另外去做事情。」
工作順道做環保,把回收物通通放到車上,運回店裡後,還會利用空檔,仔細分類一遍。
慈濟志工 曾惠乾:「大概可以做的,就先去做(分類),當然(志工)比較輕鬆。」
投入慈濟十年,當初是看大愛台受到感動決定行動跟著付出,他常奉獻專業良能,志工家訪關懷照顧戶,只要通知需要幫忙,第一時間,曾惠乾立刻放下工作,改賺功德財。
慈濟志工 曾惠乾:「這個金錢,如果說給我比較多或少,如果比較多,我可能也是花到別處。」
對錢財沒有過多的奢求,曾惠乾說把握時間付出,才是最大的幸福。
黃子玲 李岳為 台中報導 Read more
一日數趟撿回收 堅持能動就要做
- Article Details
心富大幸福,介紹這一位將近90歲的謝長金爺爺,從公務員退休後,全心投入環保,20多年始終如一,每天推推車,穿梭在熱鬧的五分埔商圈,向店家收回收物,早上一輪、下午一輪,一旦東西多,爺爺堅持多跑幾趟,絕不堆積,一定要做到完。
謝長金:「不是說我退休就要享受,人只要能動,就一定要動,不能有這樣的觀念說,我現在(退休)下來,我就要好好的享受了,早上睡到晚一點,晚上晚一點睡,錯了,這種生活絕對不健康。」
謝長金:「隔壁他們拿來就丟,丟在我們門口,知道我們會拿走,主要是慈濟,知道我們是慈濟人,所以才會丟在這裡,整理好了,時間到八九點,我們吃個飯以後,就拖到我們環保站去。」
謝長金:「太陽那麼大,最怕站著沒有動,這樣很危險,假如我們有動沒有關係,收去給慈濟啊,又是收去給慈濟,對啊,慈濟這麼有錢你還收,這不是有錢,沒錢,不然我們吃飽也沒有事做,坐在那邊要做什麼,對,也是,我們這樣做,做什麼,為了我自己嗎,對不起,沒有,我一毛錢都沒有拿,假如輪胎壞掉什麼的,都我自己花錢,有拿這麼錢去換嗎,沒有,對啊,本來就這樣子,這才真正在做事啊。」
謝長金:「這是一個廟啊,這個廟前面就是,我們要求他借我們放,但是我們有時間性的,有時候一天會來收兩次,有時後一次,說慈濟人家就很了解,說慈濟的人不會亂來,所以他們也贊成。」
志工,呂中正:「他一天跑好幾趟,都是從五分埔那裏的紙箱,缺席只是過年,農曆過年有休息六天,其他都沒有休息過,這個小小的環保站,都沒有休息過。」
謝長金:「我們只要有東西,什麼熱,什麼下雨,我們照走,不要說我現在做幾十年,我怎麼要怎麼樣,我沒有,什麼想法都沒有,只要我要動,會動我就做。」
採訪撰稿,呂思萱
攝影剪接,簡元吉 Read more
2015,07/27 台灣大陸兩岸學生交流團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7月27日(一)14:00-16: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幸福之門由心啟 兩岸學生相學習


週日, 26 七月 2015
2015,07/27,【人文講座】-林育帆師兄/莊秀裡師姊分享
- Article Details
【講師】林育帆師兄/莊秀裡師姊
【時間】2015年7月27日(一) 0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全球一家國相鄰 共體同源做環保
- Article Details
雲南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市中心海拔1,891米,全年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溫15℃,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富盛名的『春城』。今(7/22)日雲南昆明志工菩薩們趁著因緣,千里遠來大愛感恩科技,來了解環保,來尋法回家。
大愛感恩科技楊竣翔同仁即與雲南昆明志工分享:「我們的垃圾會因為海洋而飄到對岸去,而你們的垃圾也會因為水流而飄到台灣這邊來。環境有如共業,全球人人應一起來了解才能推動做好環保。」分享一則則 證嚴法師的開示,並帶領雲南志工們一起「用心聽」 上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來感受意思與深意。
李卓凌師姊分享參與慈濟的因緣:「第一次,是先感動我女兒,再感動我,然後帶著女兒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預計今年培訓授證,做慈濟志工是我畢生追求的志業。」
傳薪是中國傳統服飾、薪火相傳之意,而慈濟說人文,是「 『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每樣產品都擁有生產履歷和二維條碼,裡頭便是「環保人文」,點出中國傳統服飾本有的美德,也點出大愛環保服儀人文之美。李文妤師姊說道:「到慈濟裡面,學會放下,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說我、怎麼看我。然後我最感動的是,找回以前我心裡面最想的東西,特別是 (孝順) 父母這一塊。」
楊旭峰:「技術把它織成絲線,織成衣服、毛毯,感到非常的震撼。原來環保,可以把這些廢棄的、破壞環境的廢塑料,再利用出來、做成東西。」
最後楊竣翔師兄也預告明年大愛感恩科技將於雲南參展,邀請昆明慈濟家人一起來推廣環保。每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到國內外推廣環保,都希望由心帶起環保。心念俱備「信、願、行」,來到當地後互相學習,因為在慈濟,人人都是人品典範、愛心付出的菩薩。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全球一家國相鄰 共體同源做環保
- Article Details
雲南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市中心海拔1,891米,全年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溫15℃,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富盛名的『春城』。今(7/22)日雲南昆明志工菩薩們趁著因緣,千里遠來大愛感恩科技,來了解環保,來尋法回家。
大愛感恩科技楊竣翔同仁即與雲南昆明志工分享:「我們的垃圾會因為海洋而飄到對岸去,而你們的垃圾也會因為水流而飄到台灣這邊來。環境有如共業,全球人人應一起來了解才能推動做好環保。」分享一則則 證嚴法師的開示,並帶領雲南志工們一起「用心聽」 上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來感受意思與深意。
李卓凌師姊分享參與慈濟的因緣:「第一次,是先感動我女兒,再感動我,然後帶著女兒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預計今年培訓授證,做慈濟志工是我畢生追求的志業。」
傳薪是中國傳統服飾、薪火相傳之意,而慈濟說人文,是「 『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每樣產品都擁有生產履歷和二維條碼,裡頭便是「環保人文」,點出中國傳統服飾本有的美德,也點出大愛環保服儀人文之美。李文妤師姊說道:「到慈濟裡面,學會放下,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說我、怎麼看我。然後我最感動的是,找回以前我心裡面最想的東西,特別是 (孝順) 父母這一塊。」
楊旭峰:「技術把它織成絲線,織成衣服、毛毯,感到非常的震撼。原來環保,可以把這些廢棄的、破壞環境的廢塑料,再利用出來、做成東西。」
最後楊竣翔師兄也預告明年大愛感恩科技將於雲南參展,邀請昆明慈濟家人一起來推廣環保。每次大愛感恩科技同仁到國內外推廣環保,都希望由心帶起環保。心念俱備「信、願、行」,來到當地後互相學習,因為在慈濟,人人都是人品典範、愛心付出的菩薩。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