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2015
週二, 21 四月 2015
受災無助伸援手 一條毛毯牽情緣
- Article Details
人海茫茫,生命要何去何從?慈濟關渡園區的社區志工課,有的學員是九二一大地震的受災戶,念著志工的援助,他在孩子長大之後,抱著回饋的心,走入慈濟,參與志工培訓。也有學員,因為女兒的一句話「行善不能等」,決定用行動支持,她說,前陣子面對慈濟的紛紛擾擾,她只有真正走進來,了解慈濟人、慈濟事,才能有更充分的理由回應周遭朋友的疑惑。
慈濟志工 魏杏娟:「那把繩子是什麼?因緣,要不要拉?靠誰?靠自己。」
生命中,遇到貴人拉一把,要把握因緣。魏杏娟說,如果沒有加入慈濟,她也會像迷茫眾生。透過八八風災的回顧,看一群志工援助受災鄉親。九二一地震時,祖厝被沖走的彭文貴,也上台分享,從慈濟人手上接過毛毯的感動。
學員 彭文貴:「你會覺得說,天要滅掉了,我是真的是第一次接受到慈濟的幫助,那時候路是不通的,他們就送來毛毯,因為整個家都流走了,沒有任何東西。」
抱著回饋的心,彭文貴加入志工培訓。前陣子有關慈濟的紛紛擾擾,也讓李孟倩深感行善不能等。
學員 李孟蒨:「我覺得今天這個時間已經到了,我應該自己走進來,我才有資格,就是說服我身邊的朋友,讓他們也認同慈濟。」
350位學員、工作人員一起分享彼此的人生,在社區志工課,心靈交流。
真善美志工 陳清香 曾柏翔 台北報導
Read more誠懇無私長情在 楓葉之國延續愛
- Article Details
海外慈濟會務報告,今天進行到第四天,早上第一場來到北美洲,由加拿大慈濟人,分享22年來如何在當地深耕醫療、人文,以及慈善,尤其慈善愛的足跡,感動了加拿大全球醫援會,主動將家庭淨水器的技術,免費教導慈濟人,為國際援助注入大力量,另外,街友關懷,近三年,每年照顧超過千位邊緣人,獲得政府、教會和其他相關團體的大力肯定。
加拿大冬天,溫度常常一降,就是零下三四十度,11年來,加拿大慈濟人,和當地街友關懷團體合作,冒著極凍低溫,三年來採取移動式發放,提供街友最急需的衣物和熱食。
加拿大慈濟志工 鄭楊河:「在教會付出(發放)的時候,他(教會人員)都非常的高興,因為看到藍天白雲的出現,就是帶來一股和平的力量,所以他們都是無私的,把教堂奉獻出來給我們使用。」
加拿大慈濟志工 朱啟誠:「在零下三十度的溫度走五十分鐘,你的臉馬上是僵硬的,而且你是完全沒辦法講話,所以五十分鐘之後,我們就必須進到室內,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一步一腳印,每位分享者,徐徐道來,22個年頭,加國慈濟人,如何讓慈濟慈善在當地遍地開花,更受到政府和其他NGO團體肯定。
加拿大慈濟志工 唐嘉濱:「(塑膠軟墊)鎖緊的時候,水不會從旁邊下去,一定會從濾心下去,這樣就達到了過濾的效果。」
一個塑膠桶,內裝四個陶瓷濾心,就成了家庭淨水器,是加拿大著名的全球醫援會,無償將技術傳承給慈濟志工,希望為慈濟國際援助,盡分心力。
加拿大慈濟志工 唐嘉濱:「這個陶瓷的濾心,是經過按照加拿大政府,國家標準來檢測過,是符合這個功能,能夠濾除大腸菌等好多種細菌。」
一個創意,足夠一個家庭使用一年,成了災難來時的重要利器。而真誠、無私的愛,也讓各國慈濟人見證,慈濟在加拿大,發光發熱。
蕭志傑 翁國嘉 花蓮報導
Read more大甲媽遶境慶典 宣導環保護大地
- Article Details
大甲媽遶境橫跨四個縣市,每年吸引眾多人潮,昨天(4/19)晚上雲林西螺可說是人山人海,慈濟志工在現場沿街宣導垃圾不落地,今天(4/20)清晨,許多志工趕在上班之前又投入掃街,減輕清潔隊的負擔,也能盡快讓街道恢復整潔。
大甲媽遶境吸引數以萬計的香客跟隨,沿途產生的垃圾量相當驚人。
慈濟志工:「垃圾不亂丟,環境好清幽。」
慈濟志工宣導環保,發現民眾的觀念越來越好。劉先生20多年來,每年都煮熱食給民眾享用,今年開始他採用環保碗筷。
民眾 劉木林:「用環保碗筷是正確的,以後要走的路。」
繼前一天晚上的宣導活動之後,清晨,慈濟志工大約一百人又來到西螺街上。
慈濟志工:「把這個街面這樣清除,就好像我們我們不好的習氣,也清掉一樣就會覺得很清爽。」
天才剛剛亮起來,把握上班前的時間,慈濟志工分成三條路線配合清潔隊掃街,當地民眾也自動自發的加入。
民眾 黃先生:「有這些志工或什麼人,出來掃街,覺得很好。」
志工黃先生:「大家這樣無私奉獻,我覺得這個舉動很好,就想說如果可行的話,我也想要一同參加,希望可以感染更多人。」
慈濟志工 林秋麗:「他看到我們掃,他就一起來當作是在運動,很感動他就沿街一直撿資源。」
一年一度大甲媽遶境,來回都會經過西螺鎮,也是當地清潔隊最累的時刻。
西螺鎮清潔隊長 張銀來:「增加差不多30公噸的垃圾量,增加整個西螺鎮約兩天的垃圾量,我們投注的人力,每一年(這兩天)差不多要,增加一百個人力。」
體恤清潔隊的辛勞,慈濟志工也來掃街,共同為清淨大地盡一分心力。
李雅萍 廖學信 吳正隆 雲林報導
Read more惜水!今年不浴足 擦腳兼按摩
- Article Details
高雄親子成長班學員,提早為家長過母親節,原本想要幫家長浴足,但是正值台灣缺水,為了節約用水,大家腦力激盪想出好點子,改幫媽媽擦腳並按摩,感謝母親長期的辛苦。
高雄親子成長班開課,家長辛苦一路陪伴小學員,這次孩子們要用行動回報親恩,但浴足得用很多水,在這全台大缺水的時機好像不恰當,有人想出好點子。
慈濟志工 蕭月蓉:「我們學員說,沒有水我們可以用(擦) 用擦的。」
一邊擦一邊按摩,揉揉捏捏,讓雙足解除疲累,這就讓家長郭美玲回想起,她幫已過世的母親擦腳時,老媽媽已在病榻上。
家長 郭美玲:「我是到媽媽老了的時候, 那個腳很乾的時候 我才去摸到, 我才去感受到那個感覺, 那其實我兒子在幫我按摩, 幫我擦腳 我很感動。」
沒有及早表達對母親的感恩,讓她很遺憾,於是大家都立刻打了電話來段愛的告白。
家長 郭美玲:「其實他嚇到 他跟我說怎麼了, 我就哭出來 怎麼了 我很渴望,去跟我的爸爸媽媽說 我愛你。」
學著把長久存於心中的愛說出口,在親子成長班上,孩子跟家長一同學習,也在分享感動的那瞬間,拉近了親子間的距離。
謝如佳 陳依湘 真善美志工 高雄報導
Read more定點回收說環保 鄰里交流好感情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從2014年3月,和屏東市公所,共同推行清淨在源頭,回收車不跟著垃圾車,而是採用定時定點資源回收,回收次數一周四次,共有八十個點慈濟志工分布在屏東市各社區角落,這樣的定時定點回收成果,不僅油耗與碳排放量降低,從去年截至今年三月統計下來,垃圾還減量570噸。
慈濟志工和民眾:「記得拆開來,這個是另外,這個另外回收。」
十幾個籃子,再加上簡單的分類看板,這是屏東定點資源回收,跟其他縣市,回收車緊跟著垃圾車後頭,很不同。
時任屏東市長,葉壽山:「他現在必須要走一段路,或是說他必須要拐個彎,到我們的回收點,把這些回收品,而且必須要分類得很落實,不僅是來推動公益,也一起共同做環保教育。」
屏東清淨在源頭定時定點回收,經歷兩任市長,從2014年3月17,屏東市公所和慈濟以及個體資源回收者合作,除了回收車穿梭大街小巷的油耗與碳排放量隨之減低,還提升屏東市整體環保回收量。
慈濟志工 和 里民:「你下次來的時候, 記得幫我們把蓋子分出來,蓋子分開。」
慈濟志工 黃麗香:「以往在辦教育訓練,成效都不是很好,現在把教室拉到街頭巷腳。」
慈濟志工 黃麗香:「他們可以直接怎麼學習分類 。」
屏東市區98個回收點,推動至今13個月,屏東市的垃圾總量也降低, 102年垃圾總量,是約五萬一千公噸,103年的垃圾總量減為約五萬零六百公噸,總共少了近570公噸(569.77公噸) 。
記者 和 里民 林碧蓁:「這是寶特瓶類的,這是紙類的,我們都分好了,
以前就會分類了嗎,阿 從這裡,從這裡教導的。」
里民 周佳慶:「知道分類怎樣比較細,因為我們正常,就是紙類塑膠類, 裝一裝就丟回收了。」
慈濟志工 韓碧珠:「改變很多, 以前最起碼來都沒有分類,有的根本就沒有清洗,現在都有清洗,所以你看到的都乾淨。」
慈濟志工 和 里民:「你下次來的時候,幫我們把這個蓋子分出來,
蓋子 。」
每次的小叮嚀,灌輸民眾正確回收觀念,而角落中,還看見慈濟志工,帶著全家做環保。
小志工 蘇子綸:「在這邊比較快樂 。」
慈濟志工 吳雅玲:「對啊 他自己想來,來了之後,他做了也會去跟同學,跟老師分享。」
一家三口跟著回收,家庭情感更緊密,趁著每周一次回收時間,大家不僅把環境變美了,每個里民也開始放慢腳步,噓寒問暖,也讓街頭巷尾的歡笑聲增多。
Read more馬國東海岸水患 援災苦難行能行
- Article Details
馬來西亞慈濟人2013年開始,招募百萬好菩薩,不僅在一年內達成目標,往第二個百萬邁進,志工也把善念向下紮根,走進校園,藉著愛心撲滿,匯集更多的愛。2014年底,東海岸面臨30年來最嚴重水患,大馬志工共同一心投入救災,推動以工代賑,援建大愛屋,帶著受災鄉親,用自己的力量恢復家園。
想起當時,滿滿不捨。2014年馬來西亞東海岸,發生30年來最嚴重的水患,影響9個州,26萬人受災。慈濟人克服萬難走入災區,以工代賑帶動鄉親清掃,也發放物資與應急金。
受災民眾:「我們是一樣的,我們是一家人,就像你們說的 非常正確, 是跟(伊斯蘭教)真理一樣。」
大馬志工齊心,以真誠打破宗教種族隔閡,賑災計畫從安心、安身到安生。持續陪伴,以工代賑,鄉親們蓋起自己的簡易屋。藍天白雲重建希望。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何濟淵:「我們還在努力走在最前做到最後,希望在馬來西亞齋戒前,全部建好,過個開心的齋戒。」
大水毀壞家園,卻也見證眾人的愛,學生捐善款,寫祝福信。因緣來自「百萬好菩薩」募集,2013年到2015年,志工走進30間學校,推廣愛心撲滿,8612位師生發心助人,成為會員。
馬來西亞慈濟志工 伍慈教:「希望走入校園的一小步,開啟淨化人心的腳步,更多人成為種子,長大成菩提林。」
吉膽島上90%的居民捕魚維生,因為習慣問題,堆積垃圾,慈濟人推動環保,2011年成立第一個海上資源回站,當地居民響應,捕魚網裝起資源,改變環境,也改變人生觀。
馬來西亞環保志工 鄭榮洲:「希望隨著上人的腳步,一起做志工環保志工,永遠永遠。」大馬連心,愛鋪滿地,給彼此大大的擁抱,堅定使命。
江杏幸 鄧明怡 花蓮報導
門市關懷求精進 散播大愛動人心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以「環保人文、回饋社會」為品牌的精神,向消費者傳遞愛護地球、資源再生、節能減碳的理念,許多門市成立讓更多人認識大愛感恩科技的美好,而分布眾多的門市都有許多感人故事,今天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門市關懷的王素戀師姊來與大家分享。因公司考量門市眾多,為了要提升各門市對顧客服務的品質、態度以及人文方面,也為了佈達跟推廣公司的資訊及產品,所以在103年的11月份承蒙鼎銘師兄的肯定,讓素戀師姊擔當門市支援以及關懷的角色。
在門市與公司之間,有時也會出現因資訊落差所造成的溝通問題。由於大家都是 上人的弟子,我們都會虛心接受、並找出問題點,再去溝通協調。素戀師姊表示,由於工作必需承上啓下,當公司與門市人員間的一道橋梁,往往誤會造成之後,若沒有立即化解,問題會越來越大,事後必須花更多倍時間彌補。遇到顧客的反應與產品的問題,有效的溝通才能盡快的解決問題,並達成工作效率。
素戀師姊也分享她印象深刻的門市推廣經驗,師姊提到:「有次有位海外家人帶一位外國人來台北分會,他的中文講得非常好,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精舍的一位師兄,由於師兄之前買過我們公司的產品用過之後覺得很不錯,所以趁著假期帶他爸爸來參觀我們的門市。他爸爸試穿我們慈悲科技的防穿刺鞋之後,覺得非常好穿,就決定請購,還跟我們門市人員合照,真的是很歡喜。」另外也有位門市的師姊因身體長期不好,所以去年向公司請了一個月的病假在家休養,在我們的關懷、陪伴與了解後,同仁們熱心的介紹她吃營養食品,現在身體恢復的健康。我覺得門市同仁們身體健康才能在每一天的每一個點,為護持大愛感恩科技的師兄姊們服務。
素戀師姊也分享到她的職志合一,雖然她的精神不累,但畢竟也有點年紀了,身體多少也會感到疲倦,但想到上人說的:「未成佛前,廣結善緣。」因此,每天在每一個點,都覺得,不管認不認識的師兄姊,我都是抱著『結好緣』的心情推廣、招呼。利用真誠、廣結善緣的態度,歡喜結好緣的心態,度過每一天。在慈濟路上,也有感受到上人的智慧,真的是心中充滿法喜。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門市關懷求精進 散播大愛動人心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以「環保人文、回饋社會」為品牌的精神,向消費者傳遞愛護地球、資源再生、節能減碳的理念,許多門市成立讓更多人認識大愛感恩科技的美好,而分布眾多的門市都有許多感人故事,今天邀請到大愛感恩科技門市關懷的王素戀師姊來與大家分享。因公司考量門市眾多,為了要提升各門市對顧客服務的品質、態度以及人文方面,也為了佈達跟推廣公司的資訊及產品,所以在103年的11月份承蒙鼎銘師兄的肯定,讓素戀師姊擔當門市支援以及關懷的角色。
在門市與公司之間,有時也會出現因資訊落差所造成的溝通問題。由於大家都是 上人的弟子,我們都會虛心接受、並找出問題點,再去溝通協調。素戀師姊表示,由於工作必需承上啓下,當公司與門市人員間的一道橋梁,往往誤會造成之後,若沒有立即化解,問題會越來越大,事後必須花更多倍時間彌補。遇到顧客的反應與產品的問題,有效的溝通才能盡快的解決問題,並達成工作效率。
素戀師姊也分享她印象深刻的門市推廣經驗,師姊提到:「有次有位海外家人帶一位外國人來台北分會,他的中文講得非常好,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是精舍的一位師兄,由於師兄之前買過我們公司的產品用過之後覺得很不錯,所以趁著假期帶他爸爸來參觀我們的門市。他爸爸試穿我們慈悲科技的防穿刺鞋之後,覺得非常好穿,就決定請購,還跟我們門市人員合照,真的是很歡喜。」另外也有位門市的師姊因身體長期不好,所以去年向公司請了一個月的病假在家休養,在我們的關懷、陪伴與了解後,同仁們熱心的介紹她吃營養食品,現在身體恢復的健康。我覺得門市同仁們身體健康才能在每一天的每一個點,為護持大愛感恩科技的師兄姊們服務。
素戀師姊也分享到她的職志合一,雖然她的精神不累,但畢竟也有點年紀了,身體多少也會感到疲倦,但想到上人說的:「未成佛前,廣結善緣。」因此,每天在每一個點,都覺得,不管認不認識的師兄姊,我都是抱著『結好緣』的心情推廣、招呼。利用真誠、廣結善緣的態度,歡喜結好緣的心態,度過每一天。在慈濟路上,也有感受到上人的智慧,真的是心中充滿法喜。
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Read more週一, 20 四月 2015
2015,04/20,台中慈誠委員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4月20日(一) 14:15-16:15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4/20,【人文週會】慈濟路上我和你-李鼎銘師伯分享
- Article Details
【講師】大愛感恩總經理 李鼎銘師伯
【時間】2015年4月20日(一) 8:30~10:00
【地點】德式馬交誼廳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5號3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