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2015
週五, 13 三月 2015
環保拯護地球 慈青招募生力軍
- Article Details
位於大馬吉隆坡的拉曼大學(University Tunku Abdul Rahman)分校,從週一起連續一個星期舉辦校園社團招募新生活動。目的在於鼓勵就讀該私立大專的學生,不只是靜靜地坐在課室學習,還要走入人群結識新的朋友,投入新的興趣和活動,培養團隊精神默契。馬來西亞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也把握機會在社團招募新生活動中,宣導環保的重要性,並且募集更多有善心的同學一起參與”慈濟教育助養”計劃。
拉曼大學,是馬來西亞華裔學生選擇就讀的私立高等教育學府之一。每年大學都會舉辦社團日,讓大學生走出教室,多參與社團活動。有一群同學就算備考,也要藉機在校園宣導環保的重要性。
慈青 劉穎凡:「那其實現在我們是期中考,所以每一個學生 不只是慈青,全校的學生都在忙著考試,考試 趕一些課業要交,所以這個過程其實還滿挑戰的,就是因為每天都有不同夥伴考試,不能配合出席會議,不能出來討論。」
雖然考試近在眉梢,拉曼大學的慈青並沒有卻步,反而妥善分配時間把課業和志業都照顧好。
慈青 劉穎凡:「最大的動力就是因為,我們覺得這個環保是刻不容緩的,
是一定要去做的,那這一次也是主要要告訴大家,我們的資源是可以變黃金,那黃金可以變愛心,所以我們就用這樣子的一個方式,配合我們即將推動的那個,(慈濟新芽)助養計畫一起進行。」
回收資源,款項全數用來助養清寒學生。拉曼大學慈青的誠懇,獲得校方認同,這是年輕人的愛心實力。
林英意 林偉德 吉隆坡報導
Read more提升環保意識 有志一同身體力行
- Article Details
慈濟基金會在福建省的福鼎,以慈善和環保聞名,志工平常交流極為頻繁,帶您來看慈濟人的足跡。
慈濟志工 林玉瓊:「寧德的夜市很多,經常那個夜市你走過去,一片都是垃圾、塑膠袋啊!」
彼此分享對環境的看法,福鼎與寧德兩地慈濟志工,都希望環保意識能夠更普及。
民眾 趙蔚華:「有個師姊問我,什麼動力 讓你們這麼早,開了車,大老遠的來,我跟她說,是一心向上,想做好事。」
無論是環保還是行善,志工想透過聯誼活動,號召更多有志之士,共同付出。
真善美志工 福建報導
變色的家園-城市礦山預告
- Article Details
把報廢的電子用品與電器等產品回收,就可以提供城市所需礦產,就是城市礦山(Urban Mining)的概念,具體指在工業化生產過程中或生活中產生的蘊藏於廢舊機電設備、電線電纜、通訊工具、汽車、家電、電子產品、金屬和塑膠包裝物以及廢料中的,可再迴圈使用的鋼鐵、有色金屬、貴金屬、塑膠、橡膠、紙等廢舊資源。在台灣,每年從城市裡挖到的礦,數量可不少…。 Read more
借鏡二仁溪汙染 追廢3c產品危害
- Article Details
1960到1980年代,台灣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廢五金拆解中心,當時台南二仁溪沿岸數萬居民,投入廢五金工業,由於沒有環保署的認證把關,業者露天燃燒和廢酸提煉,把戴奧辛和重金屬汙染直接排放空氣和河川,使得當地生態遭受浩劫,居民罹癌率暴增。政府單位投入難以估計的財力和人力,清除二仁溪汙染,二十多年過去了,二仁溪還是中度汙染的河川。「廢3C的旅行」系列報導,從二仁溪的歷史教訓,帶您了解,廢3C產品汙染,是人類生命不可承受的重量。
怪手在河岸挖出5公尺深、綿延數公里的電子廢棄物。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黃煥彰:「取走最重要的電路板,或者是他們要的一些貴金屬,他們當地居民都是就近挖地,把這些電子廢棄物就丟出來。」
二仁溪,曾經是水質清澈的灌溉河川,因為沿岸幾萬居民投入廢五金工業,變成惡名昭彰的黑水溝。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黃煥彰:「用強酸,甚至用王水去溶解,溶解完之後,這些廢酸也沒有經過廢水處理,其實就直接倒到二仁溪裡面。」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 李茂榮:「處理廢五金的廠商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認證,或者說它整個PROCEDURE(過程)都被檢驗過沒有問題。」
重度汙染的廢五金工業,在台灣早期,沒有環保署把關。當初二仁溪沿岸工廠,設備非常簡陋,業者土法煉鋼,露天燃燒和強酸提煉。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黃煥彰:「中小企業又是我們最擔心的,因為它財力不夠,又沒有足夠的一些處理設備,然後他也不按照規矩去處理這些事業廢棄物。」
沒有正規的減毒除汙設備,於是廢五金業者使用偷排伎倆,躲避稽查。
台南環保局專門委員 周妙旻:「有一個業者從地底上埋了將近2公里的管路,排到三爺公溪(二仁溪支流)來。」
1983年,二仁溪的空氣監測,戴奧辛含量0.2ppm,是自然界的數億倍。
廢五金的毒害,終於到了全民無法忍受地步,1993年,政府下令禁止進口廢五金,並且大規模查緝非法業者,雙管齊下,二仁溪的工業毒害,走入歷史。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二仁溪沿岸,雖然已經看不到昔日工廠林立的狀況,不過電子廢棄物的毒害仍然令人怵目驚心。」
至今二十多年,埋在土壤、河川底泥和地下水的劇毒,無法完全清除。
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 李茂榮:「清除的過程裡面如果沒有做好的話,就會產生第二次的汙染。」
大愛台記者 張澤人:「隨著海浪沖刷,廢棄物散落在沙灘上,甚至跟著洋流,漂到很遠的地方去。」
距離「二仁溪」出海口5公里、鄰近台南安平港的沙灘,難逃電子廢棄物毒害。
台南社區大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 晁瑞光:「這邊已經離二仁溪很遠了,但是這裡的沙灘上面卻還是很多這樣的東西。可以看到它(IC板)上面白白的,都已經算氧化的很嚴重,已經開始(重金屬)跑出來。」
一朝汙染,大地要很久才能復原,在地人「蘇水龍」深深體會,他年輕時是廢五金業者,曾經用雙手扼殺當地生態,為了彌補過錯,成為溪流的守護者。
二仁溪環保巡守隊 蘇水龍:「追根究柢,我們要從流域的居民環境教育再著手。」
坐上船,來場二仁溪的生態之旅。生命總會找到出口,二仁溪的魚種,從汙染當初的2種,成長到現在50多種。
二仁溪環保巡守隊 蘇水龍:「因為它的重金屬也偏高,比較低抗汙染性的魚種,牠的魚的數量還不好,所以原則上這條河川是剛剛在復育而已。」
台南環保局專門委員 周妙旻:「二仁溪現在是屬於中輕度汙染的一個部分,比起以前是差很多了。」
沿岸有紅樹林,還有生態溼地。人類最寶貴的資產,不是廢五金提鍊的貴金屬,而是和自然共榮的生命傳承。
採訪撰稿:張澤人
攝影剪輯:李岳為
週四, 12 三月 2015
大愛感恩求精進 合心共識法喜心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每季一次的合心共識精進研習就在3/9內湖總部展開一天的精進,主要分三個主題重點分別為: 人文層面、產品層面、及庶務層面。除了人文層面,也讓分布在全台各點的概念館和據點的門市人員更了解公司的經營理念及公司今年的規劃。李鼎銘總經理也在開場時提到,在最近的紛紛擾擾下,這關鍵的時刻我們不能因為外界的影響而動搖;反而更要樹立典範、守護環保的磐石。在這競爭的市場裡,每家公司都是追求ROI(投資報酬率Return of Investment),但大愛感恩科技所追求的ROI(Return of Influence)是一種感動人的影響力。總經理強調:「我們的經營理念是『人間菩薩大招生』,不是要賣產品而是人文的推廣。」
這天的一日精進研習除了提升工作的專業程度,也有新品介紹。產品依序由傳薪開始說明還有服飾搭配的教學,現場也有許多的門市人員針對顧客平時的疑問一一提問,設計部同仁也一一為他們解答。讓他們更了解我們的產品還有背後所傳達的理念。我們也安排陳列經驗豐富的賴老師到現場教導門市人員如何營造陳列的氛圍,同仁們也都很踴躍參與、提問。王素戀師姊在受訪時也說:「因為今天鼎銘師兄說明非常詳盡,在官網上有2013年企業責任報告書並獲得 BSI (英國認證協會) 的查證,也讓我們了解到門市同仁每天需要怎麼按照公司的制定,來做處理以及推廣。同時我也感恩今天有這個機會回來精進。因為精進就是希望每位同仁可以將大愛感恩的精神理念推廣給更多人知道並且與地球共生息。」另外,楊蕙寧師姊也分享:「我們可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我們可以把環保科技用在生活中,把愛護地球做到淋漓盡致。除了減少垃圾,也可以把資源 (垃圾) 變黃金,黃金變愛心,也讓身為推廣的我更有使命感,把我所見、所聞、所做告訴每一位消費者。雖然有時在工作上會有小誤失,但我會不斷的督促自己、提起正念,並立即提出修正及精進。在推廣的同時,我也會更賣力,讓每個參與的人感受到我們這份使命感以及愛護地球需要從自身做起。」
這次人文共識營除了同仁們的精進也是公司整體的提升,為了有更好的默契以及傳播善的種子,大家團結一致、上下同心,有更多的交流,把理念傳出去大家都可以是一顆善的種子,呼應到上人所提的「人間菩薩大招生」。此次門市人員及公司相關同仁近40人,在活動結束時大家臉上都帶著笑容法喜滿滿的回家,為一日精進畫下完美的句點。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大愛感恩求精進 合心共識法喜心
- Article Details
大愛感恩科技每季一次的合心共識精進研習就在3/9內湖總部展開一天的精進,主要分三個主題重點分別為: 人文層面、產品層面、及庶務層面。除了人文層面,也讓分布在全台各點的概念館和據點的門市人員更了解公司的經營理念及公司今年的規劃。李鼎銘總經理也在開場時提到,在最近的紛紛擾擾下,這關鍵的時刻我們不能因為外界的影響而動搖;反而更要樹立典範、守護環保的磐石。在這競爭的市場裡,每家公司都是追求ROI(投資報酬率Return of Investment),但大愛感恩科技所追求的ROI(Return of Influence)是一種感動人的影響力。總經理強調:「我們的經營理念是『人間菩薩大招生』,不是要賣產品而是人文的推廣。」
這天的一日精進研習除了提升工作的專業程度,也有新品介紹。產品依序由傳薪開始說明還有服飾搭配的教學,現場也有許多的門市人員針對顧客平時的疑問一一提問,設計部同仁也一一為他們解答。讓他們更了解我們的產品還有背後所傳達的理念。我們也安排陳列經驗豐富的賴老師到現場教導門市人員如何營造陳列的氛圍,同仁們也都很踴躍參與、提問。王素戀師姊在受訪時也說:「因為今天鼎銘師兄說明非常詳盡,在官網上有2013年企業責任報告書並獲得 BSI (英國認證協會) 的查證,也讓我們了解到門市同仁每天需要怎麼按照公司的制定,來做處理以及推廣。同時我也感恩今天有這個機會回來精進。因為精進就是希望每位同仁可以將大愛感恩的精神理念推廣給更多人知道並且與地球共生息。」另外,楊蕙寧師姊也分享:「我們可以來到大愛感恩科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我們可以把環保科技用在生活中,把愛護地球做到淋漓盡致。除了減少垃圾,也可以把資源 (垃圾) 變黃金,黃金變愛心,也讓身為推廣的我更有使命感,把我所見、所聞、所做告訴每一位消費者。雖然有時在工作上會有小誤失,但我會不斷的督促自己、提起正念,並立即提出修正及精進。在推廣的同時,我也會更賣力,讓每個參與的人感受到我們這份使命感以及愛護地球需要從自身做起。」
這次人文共識營除了同仁們的精進也是公司整體的提升,為了有更好的默契以及傳播善的種子,大家團結一致、上下同心,有更多的交流,把理念傳出去大家都可以是一顆善的種子,呼應到上人所提的「人間菩薩大招生」。此次門市人員及公司相關同仁近40人,在活動結束時大家臉上都帶著笑容法喜滿滿的回家,為一日精進畫下完美的句點。
大愛感恩科技 樊家妤 台北市內湖區報導
2015,03/12,APO(亞洲生產力組織)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3月12日(四)15:3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APO參訪交流 見證大愛成果


環保當道生活禪 善用資源惜福緣
- Article Details
美國,芝加哥和洛杉磯慈濟人文學校,各舉辦一場新春祝福活動,內容豐富精采,兼具人文、環保、行善等概念。
洛杉磯慈濟人文學校,推動生活中的環保藝術。燈籠比賽,奪冠作品,三羊開泰。
家長 韓宜軒,:「這個是,本來是裝蘋果的,牠身體就是一、二、三,三片用裝蘋果的塑膠盒做出來,然後牠的頭,本來是裝耳機的,然後我們把裡面塗成黑色的。」
慈濟志工 左少玲,:「最主要是告訴孩子,要愛惜地球,珍惜物資,然後我們可以給予它,另外一個生命。」
家長發揮所長,現場設攤,教孩子天文星象。
家長 楊可忻,:「我的先生就在這邊,幫忙讓小孩知道天象,希望藉著這個機會,幫助學校,回饋社區。」
芝加哥人文學校,祝福活動,第一站小錢行善,竹筒回娘家。老師也以手語表演,個人整齊,整體美,表達洗淨塵垢清淨無染。
孩子是座上賓,也上台表演,大小朋友親子同樂,大道理,歡樂中領會。
真善美志工 美國報導
Read more311震災四周年 回顧慈濟援助情
- Article Details
今天是3月11號,也是日本311大地震四周年,回顧這段歷史,也見證了慈濟人的愛,不論是災後第一時間提供東京會所給民眾休息,或前往災區烹煮熱食,發放「見舞金」,一一關懷、膚慰受災的心。證嚴上人在今天(3/11)志工早會,感恩全球慈濟人的付出,同時也提醒大眾時時要戒慎虔誠。
歷史的今天,日本311強震,引發海嘯,重創東北。四年前的今天,慈濟基金會接獲消息,立刻和日本分會視訊連線,並成立救災指揮中心。當天晚上東京會所,也提供熱茶,開放給民眾休息。
證嚴上人開示:「四年前的日本311的事件,那就是地震強震,這麼一波的震災,震撼了整個世界,那樣的悲淒慘重的災難,慈濟人不忍,我們趕快準備,如何去跟日本的慈濟人會合,慈濟人都是發揮很大的良能。」
日本慈濟人也在災後第四天,自備鍋碗爐灶,以及所有食材與水,前往茨城縣供應熱食,在攝氏八度的寒風中,烹調咖哩飯以及味噌湯,溫暖災民的心。
證嚴上人開示:「慈濟人就是不斷的,往重災區裡去去煮熱食,讓在風雪中無家可歸,在收容所裡,慈濟人就地設起了爐灶,就是供應給他們的熱食,所以怕的人跑出來避難,有愛的人跑進去去救災難。」
沿路偵測輻射量,確保救災人員的安全,從台灣送去的毛毯披肩,不但在細雪中溫暖鄉親的心,一個擁抱,更是跨越了語言隔閡,踏實膚慰了驚嚇的心。
陳信羽 翁國嘉 花蓮報導
Read more志工科展分享 環保觀念扎根
- Article Details
科學不單是教科書上一門必修的學科,也是一門很生活化的知識。馬來西亞吉隆坡冼都淡米爾文小學(SentulTamilPrimarySchool),舉辦為期一周的科學展覽會,公開給校內的學生和校外的民眾參訪。負責籌劃活動的老師,因為偶然的機會,在吉隆坡靜思堂看到慈濟志工布置的環保館,展出用回收物做成的衣物,也邀請志工參與。
用不同大小的氣球,實驗空氣的動力。有趣的實驗,吸引眾人目光。
吉隆坡冼都淡米爾文小學舉辦科學展覽會,回收的寶特瓶做成的衣物。
推廣垃圾減量、資源再使用、回收的3R觀念。
冼都淡米爾文小學老師 鄧茉莉:「因為環境就是科學,對我而言科學就是每天的生活,這裡展示的物品他們每天都接觸,不過他們不懂這些是否能被回收。」
家教協會主席 古瑪拉斯:「很多人不管我們的大自然,所以這次,我們的科學展覽會主題是3R,因為我們要他們學生,從小了解這些(環保)東西。」
環保講座,由印裔志工以淡米爾語分享。小學生聚精會神,反應熱烈。
志工 拉潔絲瓦麗:「我盡力告訴他們鼓勵他們,我們不只要講解還要實踐,邀請他們來慈濟的環保站,實際回收資源,他們就會體會到,我們丟棄太多還能再使用的東西。」
展覽會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了解透過科學的方法,可以保護環境。慈濟志工受邀參加,與教育機構合作,讓環保觀念從小扎根。
林英意 林偉德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