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15

週三, 07 一月 2015

2015,01/07,濟南沃特佳環保公司參訪

【對象】濟南沃特佳環保公司
【時間】2015年1月7日(三) 15: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大愛接引善士 清流淨化人心
20150109_4.jpg
Read more

天地失調災禍頻 菩薩心利濟蒼生


愛的能量來自人人付出一己之力,在福建的外海有一個座「崳山島」,是中國大陸十大觀光勝地,人潮旅遊帶來垃圾,慈濟志工在當地帶動環保。面對無常的世間,唯有把握生命,殷勤付出,不論是在肯亞或波士尼亞也都出現大樓倒塌或山崩的意外,證嚴上人在今天(1/6)志工早會開示:「人生苦難偏多,假如人人能懂得世間財是怎麼用,自己能溫飽想到別人飢餓苦,人人用一點點愛,應該苦難人得救機會就多」。

肯亞首都「奈洛比」,上個月才發生大樓倒塌意外,4號又傳出公寓崩塌,初步研判是因為違法增建所造成;而在「波士尼亞」,也發生嚴重山崩,土石淹沒違章建築,貧困家庭,生活雪上加霜。

證嚴 上人開示,:「人生苦難偏多,假如我們人人能懂得世間財是怎麼用的,好好的能,自己能溫飽,想到別人的飢餓的苦,人人用一點點的愛,應該苦難人得救機會就多。」

愛心就是最大的財富,在「福建」沿海,有一座「崳山島」,它是中國十大最美麗的海島之一,觀光人潮,也帶來大量垃圾,嚴重汙染環境,慈濟志工在當地推動「資源回收」,人人挑著扁擔做環保。

證嚴 上人開示,:「很佩服的就是這一群環保菩薩,他們在你丟我撿,從海上撈起還有在大地撿,這種愛的能量,你看這樣挑、這樣挑,挑回來就開始要做分類,好在有慈濟在那裡呼籲,所以有一群愛惜大地的菩薩,開始啟動了,愛的能量是大家一起來創造的。」

環保的足跡,也擴及鄰近小島,幾位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婆婆、媽媽,穿梭在礁岩上,撿拾回收物,讓這座無人小島,可以恢復原有的風貌。

陳信羽 劉泓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家庭主婦組隊伍 撿拾塑袋獲支持


桃園市八德區大湳市場裡,攤販留下的塑膠袋,這些垃圾誰來清理呢?過去都是丟到焚化廠,自去年四月起,慈濟志工吳素珠,號召大家一起做環保,將資源回收再利用。

手拿垃圾袋,走進大湳市場,他們,不是要買菜,而是彎腰撿垃圾。臉上掛著笑容,誰也看不出,她曾罹患乳癌。

環保志工 林秋屘絹:「我就這樣想說,要去做,我身體這樣有比較好的話,我就每天來做我就發這念心。」

天空下著雨,連附近87歲的老婆婆,也不畏風雨,主動送來資源。

民眾 吳女士:「沒有啦,我是想說,我家也有就都拿來,這樣就好了不然要怎麼辦,不然我也是丟垃圾車,就把它撿一撿放一放就好。」

上面挑芭樂,下面撿垃圾,去年四月才成立的環保隊,在志工吳素珠的邀約下,天天來大湳市場報到。

慈濟志工 吳素珠:「但是想得很簡單做起來卻不簡單,起初來市場撿的時候,大德和老闆店面的老闆,有的人不認同,都說做生意很忙很忙沒辦法,沒辦法幫你撿怎麼樣。」

如今已受到攤商肯定,有人提供推車,有人送水果結緣。

服飾攤商 劉春嬌:「就感覺說用塑膠袋,有的拖得亂七八糟,我想說我家就有一台推車,拿過來給他們這樣,拖得比較方便,很感動很感恩你們的,大家都很有愛心。」

水果攤商 朱秀美:「我們算小攤商啦,然後在這邊我們有剩下的水果,就給你們師姊,還有時候師兄他們,都滿不錯的相處得很融洽。」

老舊的傳統市場,除了叫賣聲,還有因為環保,互道感恩的聲音。

真善美志工 李美儒 林宏祈 桃園報導

Read more

大愛灑播全球 牛津教授感佩

圖說:John Hoffmire教授本身對人道主義與商業學的研究,認為慈濟人的慈悲與奉獻的精神是世界上絕無僅有,但西方世界知道的人卻不普及,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慈濟精神,讓更多人有慈濟精神,促成了此次拜訪慈濟各志業體之旅。(攝影者:曹書豪)十月底曾前來參與「第三屆慈濟論壇」專題演講『國際慈善組織的理念與治理』的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John Hoffmire教授,感佩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遍及全球,不分宗教,族群的愛心,感受到無數的愛與和平。再度來台,希望能把握時間到慈濟各志業親臨參訪。在慈濟基金會文發處褚于嘉師姊的安排下1月6日排定到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參訪。

一大早,李明瑩師姊與陳意容師姊,便在內湖港墘捷運站等待『搭大眾交通工具、身體力行節能減碳』的John Hoffmire教授到來。在步行到公司的路上,John Hoffmire教授對於兩位師姊為何加入大愛感恩、加入多久等,提出了很多問題,因為教授本身對人道主義與商業學的研究,認為慈濟人的慈悲與奉獻的精神是世界上絕無僅有,但西方世界知道的人卻不普及,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慈濟精神,讓更多人有慈濟精神,促成了此次拜訪慈濟各志業體之旅。

圖說:當教授開心的拿起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背心,表示碰見你們佛教徒,都很和平、和善,這是很好的感受,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也感到對我的愛,也期待明天走進環保站,與環保志工們同做環保。(攝影者:曹書豪)明瑩師姊先用簡報向教授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雖短短成立六年,但背後所擁有的人文,環保價值是不可取代的。教授在參觀低碳人文館,摸著環保紡織品時,即說道:「從來沒想過環保織品可以做得如此精緻」,更建議「如果可以與原住民的創意坊做結合,將環保帶入,相信也將因此提升他們的產品品質和價值。」John Hoffmire教授說:「我看見了慈濟志工內心的謙卑和愛心,十分感動,可以感受到 上人的精神和理念,和慈濟愛的力量。」當John Hoffmire教授開心的拿起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背心,表示碰見你們佛教徒,都很和平、和善,這是很好的感受,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也感到對我的愛,也期待明天走進環保站,與環保志工們同做環保。

經由參訪過程及與同仁深入對談,了解到,不同於一般企業僅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大愛感恩科技是為了環保教育推廣,並以邁向『搖籃到搖籃』的綠色永續發展為目標。誠如教授讚揚,慈濟大愛精神在現世普世價值深具意義,同時,大愛感恩科技是成功的社會企業,不但匯聚『商機』,做到完全回饋,並且創造『善機』,傳播善法、引導人人付出愛心,讓世界更美好。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大愛灑播全球 牛津教授感佩

圖說:John Hoffmire教授本身對人道主義與商業學的研究,認為慈濟人的慈悲與奉獻的精神是世界上絕無僅有,但西方世界知道的人卻不普及,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慈濟精神,讓更多人有慈濟精神,促成了此次拜訪慈濟各志業體之旅。(攝影者:曹書豪)十月底曾前來參與「第三屆慈濟論壇」專題演講『國際慈善組織的理念與治理』的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John Hoffmire教授,感佩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遍及全球,不分宗教,族群的愛心,感受到無數的愛與和平。再度來台,希望能把握時間到慈濟各志業親臨參訪。在慈濟基金會文發處褚于嘉師姊的安排下1月6日排定到位於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愛感恩科技低碳概念館參訪。

一大早,李明瑩師姊與陳意容師姊,便在內湖港墘捷運站等待『搭大眾交通工具、身體力行節能減碳』的John Hoffmire教授到來。在步行到公司的路上,John Hoffmire教授對於兩位師姊為何加入大愛感恩、加入多久等,提出了很多問題,因為教授本身對人道主義與商業學的研究,認為慈濟人的慈悲與奉獻的精神是世界上絕無僅有,但西方世界知道的人卻不普及,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慈濟精神,讓更多人有慈濟精神,促成了此次拜訪慈濟各志業體之旅。

圖說:當教授開心的拿起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背心,表示碰見你們佛教徒,都很和平、和善,這是很好的感受,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也感到對我的愛,也期待明天走進環保站,與環保志工們同做環保。(攝影者:曹書豪)明瑩師姊先用簡報向教授介紹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雖短短成立六年,但背後所擁有的人文,環保價值是不可取代的。教授在參觀低碳人文館,摸著環保紡織品時,即說道:「從來沒想過環保織品可以做得如此精緻」,更建議「如果可以與原住民的創意坊做結合,將環保帶入,相信也將因此提升他們的產品品質和價值。」John Hoffmire教授說:「我看見了慈濟志工內心的謙卑和愛心,十分感動,可以感受到 上人的精神和理念,和慈濟愛的力量。」當John Hoffmire教授開心的拿起大愛感恩科技志工背心,表示碰見你們佛教徒,都很和平、和善,這是很好的感受,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也感到對我的愛,也期待明天走進環保站,與環保志工們同做環保。

經由參訪過程及與同仁深入對談,了解到,不同於一般企業僅以營利為主要目的,大愛感恩科技是為了環保教育推廣,並以邁向『搖籃到搖籃』的綠色永續發展為目標。誠如教授讚揚,慈濟大愛精神在現世普世價值深具意義,同時,大愛感恩科技是成功的社會企業,不但匯聚『商機』,做到完全回饋,並且創造『善機』,傳播善法、引導人人付出愛心,讓世界更美好。

大愛感恩科技 許育仁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二, 06 一月 2015

慈青活力十足 熱鬧商圈倡五省


花東區50多位慈青,前往花蓮舊鐵道商圈,宣導環保。發揮年輕人的影響,將省水、省電、省油、省時、省錢的「五省運動」推廣出去,還邀請民眾現場分類體驗。

熱鬧的商圈,在逛街的人潮中,慈青主動出擊,向民眾宣導環保,邀請大家一起來當「五省省長」。

慈青陳彥慈:「回到家之後他可能打開水龍頭之後 他今天聽到省水 那我水龍頭關小一點。」

花東區慈青,假日不空過,散發年輕人的熱情,光是口號還不夠,得要落實生活,民眾也紛紛連署響應。

民眾:「隨手關燈 騎腳踏車。」

教育功能團隊,也在現場擺攤,用寓教於樂的方式,考考小朋友分類的能力。

透過行動劇,吸引大家目光。善惡拔河,需要人人為大地盡一份力,清淨源頭,從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開始改變。

李玉蓮 張揚川 葉朝慶 真善美志工-花蓮報導

Read more

2015,01/06,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John Hoffmire教授參訪

【對象】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John Hoffmire教授
【時間】2015年1月6日(二) 10:00 - 12: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大愛心聞:
大愛灑播全球 牛津教授感佩

20150107_2.jpg

  Read more

專業檢測把關 大愛國際等級

圖說:為確保「環保愛心品牌」環保再生產品之國際品質,大愛感恩科技於2013年12月建立檢測實驗室,推動專業測試活動,與國際標準規範接軌。建立環保紡織品一系列品質與安全檢測項目,包括環保紡織品「游離甲醛濃度」、「勾紗」、「起毬」、「抗靜電能力」等等測試方法,並制訂管理與技術上相關之標準作業程序,作為實驗室專業服務「品質管理」及「技術管理」之依據。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再生織品,於近年來頻頻獲得國內外各項環保認證與獎項肯定。為確保「環保愛心品牌」環保再生產品之國際品質,大愛感恩科技於2013年12月建立檢測實驗室,推動專業測試活動,與國際標準規範接軌。並依照ISO 17025:2005 測試實驗室能力一般要求,建立環保紡織品一系列品質與安全檢測項目,包括環保紡織品「游離甲醛濃度」、「勾紗」、「起毬」、「抗靜電能力」等等測試方法,並制訂管理與技術上相關之標準作業程序,作為實驗室專業服務「品質管理」及「技術管理」之依據。

在研發部的努力及公司全體同仁全力支援下,實驗室成立不到一年,即於2014年11月21日,獲得「全國認證基金會」 (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TAF) 認證符合ISO 17025各項規定,未來可以在環保織品布料品質與安全性上,做到國際標準等級的把關。

1990年,當台灣垃圾問題嚴重, 證嚴上人在演講時輕輕的一句呼籲:「請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做垃圾分類!」慈濟人便開始不畏髒亂、不辭辛勞的低頭從事資源回收。從社區出發,在社會各個角落宣導環境保護、垃圾分類。漸漸地,從民眾到政府,從家裡到學校,帶動了整個台灣的新環保運動。一直到現在,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在學校、公共場所,全台灣幾乎人人皆能自動自發的將不要的垃圾在放入垃圾桶之前,進行「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分類,讓垃圾回收再利用率從當年的5%,成長到如今超過40%。

圖說:在研發部的努力及公司全體同仁全力支援下,實驗室成立不到一年,即於2014年11月21日,獲得「全國認證基金會」 (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TAF) 認證符合ISO 17025各項規定,未來可以在環保織品布料之品質與安全性上,做到國際標準等級的把關。反觀當今台灣的環保商品,一般普羅大眾對「資源回收再生產品」的認知度,卻仍然是偏低的,市場上並不普及。因為,大愛感恩在向消費者推廣回收寶特瓶再生的環保織品時,仍有許多第一次接觸到的民眾,第一個想法是『垃圾』做的,能穿嗎? 民眾的這種反應,主要是對「安全」與「品質」有所質疑,因此接受度並不高。如果能運用『認證』與『檢測證書』等方式,證明紡織品的品質與安全,必定能讓想要盡一分愛護地球責任的廣大消費者接受,對於產品的精緻、安全、品質才有信心,當他們有需要時,立刻就想到應該使用環保再生產品。相信,經由大愛感恩科技實驗室嚴格檢測把關,更有助於『環保低碳生活』的推動落實。

大愛感恩科技 陳意容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專業檢測把關 大愛國際等級

圖說:為確保「環保愛心品牌」環保再生產品之國際品質,大愛感恩科技於2013年12月建立檢測實驗室,推動專業測試活動,與國際標準規範接軌。建立環保紡織品一系列品質與安全檢測項目,包括環保紡織品「游離甲醛濃度」、「勾紗」、「起毬」、「抗靜電能力」等等測試方法,並制訂管理與技術上相關之標準作業程序,作為實驗室專業活動服務之「品質管理」及「技術管理」之依據。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再生織品,於近年來頻頻獲得國內外各項環保認證與獎項肯定。為確保「環保愛心品牌」環保再生產品之國際品質,大愛感恩科技於2013年12月建立檢測實驗室,推動專業測試活動,與國際標準規範接軌。並依照ISO 17025:2005測試實驗室能力一般要求,建立環保紡織品一系列品質與安全檢測項目,包括環保紡織品「游離甲醛濃度」、「勾紗」、「起毬」、「抗靜電能力」等等測試方法,並制訂管理與技術上相關之標準作業程序,作為實驗室專業活動服務之「品質管理」及「技術管理」之依據。在研發部的努力及全體同仁全力支援下,實驗室成立不到一年,即於2014年11月21日,獲得「全國認證基金會」 (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TAF) 認證符合ISO 17025各項規定,未來可以在環保織品之布料在品質與安全性上,做到國際標準等級的把關。

1990年,當台灣垃圾問題嚴重, 證嚴上人在演講時輕輕的一句呼籲:「請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做垃圾分類!」慈濟人便開始不畏髒亂、不辭辛勞的低頭從事資源回收。從社區出發,在社會各個角落宣導環境保護、垃圾分類。漸漸地,從民眾到政府,從家裡到學校,帶動了整個台灣的新環保運動。一直到現在,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在學校、公共場所,全台灣幾乎人人皆能自動自發的將不要的垃圾在放入垃圾桶之前,進行「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分類,讓垃圾回收再利用率從當年的5%,成長到如今超過40%。

圖說:在研發部的努力及全體同仁全力支援下,實驗室成立不到一年,即於2014年11月21日,獲得「全國認證基金會」 (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TAF) 認證符合ISO 17025各項規定,未來可以在環保織品之布料在品質與安全性上,做到國際標準等級的把關。反觀當今台灣的環保商品,一般普羅大眾對「資源回收再生產品」的認知度,卻仍然是偏低的,市場上並不普及。因為,大愛感恩在向消費者推廣回收寶特瓶再生的環保織品時,仍有許多第一次接觸到的民眾,第一個想法是『垃圾』做的,能穿嗎?民眾的這種反應,主要是對「安全」與「品質」有所質疑,因此接受度並不高。如果能運用『認證』與『檢測證書』等方式,證明紡織品的品質與安全,必定能讓想要盡一分愛護地球責任的廣大消費者接受,對於產品的精緻、安全、品質才有信心,當有需要時,立刻就想到使用環保再生產品。相信,經由大愛感恩科技實驗室嚴格檢測把關,更有助於『環保低碳生活』的推動落實。

大愛感恩科技 陳意容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認證】2014年11月21日通過TAF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ISO17025認證

圖說:為確保「環保愛心品牌」環保再生產品之國際品質,大愛感恩科技於2013年12月建立檢測實驗室,推動專業測試活動,與國際標準規範接軌。建立環保紡織品一系列品質與安全檢測項目,包括環保紡織品「游離甲醛濃度」、「勾紗」、「起毬」、「抗靜電能力」等等測試方法,並制訂管理與技術上相關之標準作業程序,作為實驗室專業活動服務之「品質管理」及「技術管理」之依據。大愛感恩科技環保再生織品,於近年來頻頻獲得國內外各項環保認證與獎項肯定。為確保「環保愛心品牌」環保再生產品之國際品質,大愛感恩科技於2013年12月建立檢測實驗室,推動專業測試活動,與國際標準規範接軌。並依照ISO 17025:2005測試實驗室能力一般要求,建立環保紡織品一系列品質與安全檢測項目,包括環保紡織品「游離甲醛濃度」、「勾紗」、「起毬」、「抗靜電能力」等等測試方法,並制訂管理與技術上相關之標準作業程序,作為實驗室專業活動服務之「品質管理」及「技術管理」之依據。在研發部的努力及全體同仁全力支援下,實驗室成立不到一年,即於2014年11月21日,獲得「全國認證基金會」 (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TAF) 認證符合ISO 17025各項規定,未來可以在環保織品之布料在品質與安全性上,做到國際標準等級的把關。

1990年,當台灣垃圾問題嚴重, 證嚴上人在演講時輕輕的一句呼籲:「請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做垃圾分類!」慈濟人便開始不畏髒亂、不辭辛勞的低頭從事資源回收。從社區出發,在社會各個角落宣導環境保護、垃圾分類。漸漸地,從民眾到政府,從家裡到學校,帶動了整個台灣的新環保運動。一直到現在,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在學校、公共場所,全台灣幾乎人人皆能自動自發的將不要的垃圾在放入垃圾桶之前,進行「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分類,讓垃圾回收再利用率從當年的5%,成長到如今超過40%。

圖說:在研發部的努力及全體同仁全力支援下,實驗室成立不到一年,即於2014年11月21日,獲得「全國認證基金會」 (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TAF) 認證符合ISO 17025各項規定,未來可以在環保織品之布料在品質與安全性上,做到國際標準等級的把關。反觀當今台灣的環保商品,一般普羅大眾對「資源回收再生產品」的認知度,卻仍然是偏低的,市場上並不普及。因為,大愛感恩在向消費者推廣回收寶特瓶再生的環保織品時,仍有許多第一次接觸到的民眾,第一個想法是『垃圾』做的,能穿嗎?民眾的這種反應,主要是對「安全」與「品質」有所質疑,因此接受度並不高。如果能運用『認證』與『檢測證書』等方式,證明紡織品的品質與安全,必定能讓想要盡一分愛護地球責任的廣大消費者接受,對於產品的精緻、安全、品質才有信心,當有需要時,立刻就想到使用環保再生產品。相信,經由大愛感恩科技實驗室嚴格檢測把關,更有助於『環保低碳生活』的推動落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