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015
週六, 31 一月 2015
永遠付出無所求 人如其名草根情
- Article Details
今天心富大幸福要為您介紹這一對環保志工夫妻「蔡永遠」與「蔡林業」,十幾年前兩人因為女兒介紹認識慈濟,開始在嘉義縣東石鄉做起資源回收,這當中曾面臨被倒會風波,但兩人堅持所回收來的物品全得捐給慈濟,因為這些都是證嚴上人要用來幫助別人,也因為助人的歡喜,讓他們走過生活中的困難。
慈濟志工 蔡永遠:「十七八年有了,那時候為什麼會做回收呢?我是想說寶特瓶丟得到處都是,這不把它撿起來也是很可惜 我知道這種東西可以回收。
我那時候被人家倒會金額將近兩千萬,我在做(環保)的時候,我們塭港村整村的人都用另外一種眼光看我,無論什麼人都愛錢啊,但是我就甘願說這些就是要捐獻,來幫忙慈濟,也是對我們人生的功德也是不錯,看大愛台看到說那個921地震,慈濟去建設幾間學校,我也想說我也有出一點點的力量在裡面,這樣心裡頭就很安慰了。
當時我就是看到,上人為了要蓋醫院,上人講一句話,可以救人其實不用計較,我就認定這個捐獻給我們慈濟。我自己有一次這隻腳,在漁塭裡面工作時受到感染,我怎麼會想說我的腳會發生這種事情,又去讓慈濟的醫師治療,這也是想不到的。我如果沒有做環保,怎麼知道我們大林慈濟醫院確實有高明的醫師。現在和我年齡差不多的人,大部分都拿柺杖了,也有住院的,我邊做環保,身體愈好。上人要我們來做環保,救地球讓垃圾的量減少,這是我們一般的人,不論大人或小孩都做得到的事。」
慈濟志工 蔡林業:「我的心就一直想要做好事,想要跟師父一樣,看可不可以幫忙師父,想說我撿這個回來,就可以幫上人的忙,上人就跟我們說,他蓋的那間醫院,我們也有去,他就說,這些你們都有幫忙到,我們聽了心裡很高興。聽完想說我們要再認真一點,繼續撿回收,認真的做環保。」
採訪撰稿:吳玉芬
攝影剪輯:林鑫宏
慈籃家族擴大愛 環保力行護大地
- Article Details
曾經有人問過李鼎銘師兄在大愛感恩科技是什麼職稱,鼎銘師兄說:「以前都向別人介紹是『總經理兼全職志工』,但後來想一想,『總經理』只是一時工作,而『志工』是永遠不變的身分,所以從『總經理兼全職志工』改為『全職志工兼總經理』。」除了投入大愛感恩科技,在慈濟世界裡,李鼎銘師兄也在『慈籃』功能團體耕耘了20年。
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簡稱慈籃,由慈誠、委員、教練、助教、家長及孩子所組成的聯誼家族。1994年李鼎銘師兄及同修洪若岑師姊,結合熱心的教練及社區師兄、師姊成立。為引導青少年在發洩體力時,也能體會慈濟大愛精神與感恩文化,接引更青少年投入慈濟真、善、美的園地,散播愛的種子,成為善的循環。孩子們在師姑、師伯的陪伴下成長,發揮愛心,投入志工,身體力行,學習知福、惜福、再造福的觀念。在互動中,也加深家長與孩子間親子關係。20年以來始終如一,分布全台18組、每周定期訓練。
李鼎銘師兄時常廣邀慈籃家族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如何將環保理念從小紮根,串聯整個慈濟志業體。」一次機緣,板橋區慈籃江翠組在負責人詹龍禎師兄帶領下一行7人,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館參訪。
「一切都是好的因緣,剛好慈籃江翠組下一次人文課之環保單元要介紹塑膠袋回收,今天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就對了。」大愛感恩科技已經實驗成功將回收而來的廢棄塑膠袋回收提煉成重油,希望減少地球資源浪費,化無用為有用,將長年不化的塑膠袋提煉成有機燃料,詹龍禎師兄:「沒想到塑膠袋都可以回收製成柴油或有機燃料,一般在生活中的塑膠袋使用量很多,回去後會在各社區、親朋好友中宣導塑膠袋回收,讓塑膠袋乾淨不沾水不沾油,使塑膠袋回收再製,化無用為有用。」
環保不是一時而已,要永續經營,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慈濟環保,呂福堯師兄分享:「今天很高興能夠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很高興有一群人在做環保回收再利用成紡織用品,很感恩他們幫了地球很大的忙,能夠讓地球資源永續,真的是功不可沒。將來如果有機會,會帶著慈籃的孩子及社區會眾來參觀大愛感恩科技。」
應該將環保推廣在慈濟各功能團體,讓環保理念從小紮根,孩子們認識環保重要,回收再製、化無用為有用的觀念。進一步宣導,讓人人都能夠珍惜身旁的資源,減少消費或過多包裝,讓所有的物品充分發揮它的效用,是值得推廣。
將可用的資源送到環保站,每一個人都能預作分類,且把資源稍做清理、維持潔淨,家家戶戶宣導『清淨在源頭』,隨手分類,乾淨歸乾淨的,讓環保菩薩來回收。並持之以恆,落實在家庭生活中,進而化小愛為大愛,深入社區、關懷社會,實現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願景。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慈籃家族擴大愛 環保力行護大地
- Article Details
曾經有人問過李鼎銘師兄在大愛感恩科技是什麼職稱,鼎銘師兄說:「以前都向別人介紹是『總經理兼全職志工』,但後來想一想,『總經理』只是一時工作,而『志工』是永遠不變的身分,所以從『總經理兼全職志工』改為『全職志工兼總經理』。」除了投入大愛感恩科技,在慈濟世界裡,李鼎銘師兄也在『慈籃』功能團體耕耘了20年。
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簡稱慈籃,由慈誠、委員、教練、助教、家長及孩子所組成的聯誼家族。1994年李鼎銘師兄及同修洪若岑師姊,結合熱心的教練及社區師兄、師姊成立。為引導青少年在發洩體力時,也能體會慈濟大愛精神與感恩文化,接引更青少年投入慈濟真、善、美的園地,散播愛的種子,成為善的循環。孩子們在師姑、師伯的陪伴下成長,發揮愛心,投入志工,身體力行,學習知福、惜福、再造福的觀念。在互動中,也加深家長與孩子間親子關係。20年以來始終如一,分布全台18組、每周定期訓練。
李鼎銘師兄時常廣邀慈籃家族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參訪,「如何將環保理念從小紮根,串聯整個慈濟志業體。」一次機緣,板橋區慈籃江翠組在負責人詹龍禎師兄帶領下一行7人,來到內湖大愛感恩科技低碳人文館參訪。
「一切都是好的因緣,剛好慈籃江翠組下一次人文課之環保單元要介紹塑膠袋回收,今天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就對了。」大愛感恩科技已經實驗成功將回收而來的廢棄塑膠袋回收提煉成重油,希望減少地球資源浪費,化無用為有用,將長年不化的塑膠袋提煉成有機燃料,詹龍禎師兄:「沒想到塑膠袋都可以回收製成柴油或有機燃料,一般在生活中的塑膠袋使用量很多,回去後會在各社區、親朋好友中宣導塑膠袋回收,讓塑膠袋乾淨不沾水不沾油,使塑膠袋回收再製,化無用為有用。」
環保不是一時而已,要永續經營,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慈濟環保,呂福堯師兄分享:「今天很高興能夠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很高興有一群人在做環保回收再利用成紡織用品,很感恩他們幫了地球很大的忙,能夠讓地球資源永續,真的是功不可沒。將來如果有機會,會帶著慈籃的孩子及社區會眾來參觀大愛感恩科技。」
應該將環保推廣在慈濟各功能團體,讓環保理念從小紮根,孩子們認識環保重要,回收再製、化無用為有用的觀念。進一步宣導,讓人人都能夠珍惜身旁的資源,減少消費或過多包裝,讓所有的物品充分發揮它的效用,是值得推廣。
將可用的資源送到環保站,每一個人都能預作分類,且把資源稍做清理、維持潔淨,家家戶戶宣導『清淨在源頭』,隨手分類,乾淨歸乾淨的,讓環保菩薩來回收。並持之以恆,落實在家庭生活中,進而化小愛為大愛,深入社區、關懷社會,實現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願景。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2015,01/31,統領文化教室分享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1月31日(六)14:00-15:30
【地點】桃園統領文化教室 Read more
2015,01/31,菲律賓實業家參訪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1月31日(六) 17:00
【地點】大愛感恩科技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3號1樓)

2015,01/31-0201,慈濟基金會品格教育研習營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5年1月31日、2月1日
【地點】慈濟三重園區
Read more
零下低溫送毛毯 愛暖街友禦寒冬
- Article Details
1月27日美國受到朱諾(Juno)暴風雪侵襲,新澤西州積雪量最少5公分、最高達25公分。雖然與氣象預報的大風雪,顯得輕微許多,但是低溫仍然威脅著無住所的街友。
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緊急設置收容中心,大約有兩百多名街友暫時棲身,紅十字會因此向慈濟新澤西分會求援、需要毛毯。不少慈濟志工不管「放雪假」還是到會所搬運150條毛毯、200條圍巾,送到臨時收容中心,由紐瓦克市府人員、以及紅十字會先代表領受,再分送給街友。
室內準備毛毯與圍巾、室外將積雪鏟開。新澤西慈濟志工放棄「雪假」,寒冬中送暖,到紐瓦克市(Newark)的臨時收容中心。
紐瓦克市長辦公室職員 露易絲:「當氣溫低於華氏17度(攝氏零下8度),就算沒有狂風暴雪,只要溫度比這還要低,我們就會開放這裡。」
寶特瓶回收再製的慈濟環保毛毯,輕柔保暖,美國常見的高大身材,也足夠使用。深深一鞠躬,由紅十字會與市府人員代表接受,二百多位因暴風雪前來棲身的街友,都能及時收到溫暖的關懷。
許慈秧 劉慈楚 真善美志工-美國報導
Read more週五, 30 一月 2015
大愛連心勤精進 防範災難淨人心
- Article Details
氣候變遷,大地也不寧靜,五濁惡世,大、小三災,一波波不斷發生在我們世間地球。 證嚴上人提醒人人要戒慎防災,虔誠祈禱天下無災無難,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防範措施。亦即災難來臨前,提早進行防護準備工作,叫做『戒慎』;盡心力去付出、盡人事,就是『虔誠』。慈濟基金會為確保救災物資能及時送往災難現場,由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師兄一行四人特別來到內湖環保園區與大愛感恩科技確認賑災毛毯存放、物資集結倉儲狀態。
慈濟基金會慈發處,主要功能為國內外賑災發放、慈善訪視與長期關懷戶補助、災難事件急難救助等。此外,每逢年節前夕,在各靜思堂、聯絡處,進行冬令發放,在寒冬裡送暖至感恩戶手中,以歡喜心迎接新年的到來。其中,毛毯及發放的生活物資袋,均是由大愛感恩科技將回收寶特瓶再製而成。
在總經理李鼎銘師兄的陪伴下,呂芳川師兄並參訪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 「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研發實驗室,是為了嚴格把關每一項的品質,更申請獎項與認證,來檢視大愛感恩科技是否有沒有達到所需標準。」李鼎銘師兄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每年榮獲國內外獎項與認證不計其數,代表著大愛感恩科技達到政府、社會、國際標準嚴謹審核,所得到之成果。
呂芳川師兄提到:「今天參訪中,真正感受到各部門的用心,大愛科技雖然成立不是很長 但每樣產品樣背後的用心,所得到的獎項、受到國際的肯定,都是讓我這一趟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大愛感恩科技發揮教育的功能,對於整個世界來講是相當重要的,真的是成功的掘井人。」
全球災難偏多,大愛感恩科技謹遵證嚴上人教誨,平時抱著有備無患、戒慎虔誠,平安的時候時時感恩,一旦有災難發生,作為基金會之後盾,即時將救難物資送抵災難現場、需要的災民手中。讓人心平安,社會國家平安、大地平安。祈願人人平安、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大愛連心勤精進 防範災難淨人心
- Article Details
氣候變遷,大地也不寧靜,五濁惡世,大、小三災,一波波不斷發生在我們世間地球。 證嚴上人提醒人人要戒慎防災,虔誠祈禱天下無災無難,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防範措施。亦即災難來臨前,提早進行防護準備工作,叫做『戒慎』;盡心力去付出、盡人事,就是『虔誠』。慈濟基金會為確保救災物資能及時送往災難現場,由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師兄一行四人特別來到內湖環保園區與大愛感恩科技確認賑災毛毯存放、物資集結倉儲狀態。
慈濟基金會慈發處,主要功能為國內外賑災發放、慈善訪視與長期關懷戶補助、災難事件急難救助等。此外,每逢年節前夕,在各靜思堂、聯絡處,進行冬令發放,在寒冬裡送暖至感恩戶手中,以歡喜心迎接新年的到來。其中,毛毯及發放的生活物資袋,均是由大愛感恩科技將回收寶特瓶再製而成。
在總經理李鼎銘師兄的陪伴下,呂芳川師兄並參訪大愛感恩低碳人文概念館及研發實驗室。 「大愛感恩科技成立研發實驗室,是為了嚴格把關每一項的品質,更申請獎項與認證,來檢視大愛感恩科技是否有沒有達到所需標準。」李鼎銘師兄分享到,大愛感恩科技每年榮獲國內外獎項與認證不計其數,代表著大愛感恩科技達到政府、社會、國際標準嚴謹審核,所得到之成果。
呂芳川師兄提到:「今天參訪中,真正感受到各部門的用心,大愛科技雖然成立不是很長 但每樣產品樣背後的用心,所得到的獎項、受到國際的肯定,都是讓我這一趟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大愛感恩科技發揮教育的功能,對於整個世界來講是相當重要的,真的是成功的掘井人。」
全球災難偏多,大愛感恩科技謹遵證嚴上人教誨,平時抱著有備無患、戒慎虔誠,平安的時候時時感恩,一旦有災難發生,作為基金會之後盾,即時將救難物資送抵災難現場、需要的災民手中。讓人心平安,社會國家平安、大地平安。祈願人人平安、天下無災無難。
大愛感恩科技 曹書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踏入慈濟改往修來 薰法香勤行道
- Article Details
台中市清水區的慈濟志工劉春萬、陳寶猜夫妻,還沒踏入慈濟前,一個吃喝嫖賭樣樣來,一個會抽菸愛賭博,兩人的不良習氣多,因為慈濟,整個轉變,現在天天精進薰法香,環保日日不空過,是今年上人歲末祝福場次的人品典範。
晨起薰法香,夫妻檔志工劉春萬、陳寶猜,天天準時到清水靜思堂報到。
聚精會神專注的聆聽,聞法讓兩人增長智慧。
慈濟志工 陳寶猜:「體會說師父常常講的,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都不知道,所以說有遇到這個業,業報已經現前了。」
體會說,師父常常講的,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都不知道,所以說有遇到這個業,業報已經現前了。
精進做慈濟,大小事都不推辭,不管是到護理之家愛灑,還是走上街頭宣導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夫妻倆全樂意配合,時間拉回從前,還沒跟慈濟結緣,劉春萬吃喝嫖賭樣樣來。
慈濟志工 劉春萬:「把整個家都要搞垮了,因為有這個因緣踏入慈濟,讓上人把我回收才有今天的我。」
陳寶猜也是走入慈濟,才戒掉抽菸跟賭博的不良習氣,現在天天到環保站付出。
慈濟志工 陳寶猜:「天天在這裡做環保,不會把時間浪費掉,做一天就是賺一天,來做環保就是身體又健康。」
付出無所求,賺到滿心的法喜。
真善美志工 林秀女 王淑卿 葉金龍 陳坤龍 台中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