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02 十一月 2014

過度畜牧土壤鹽化 志工連年植樹


澳洲雪梨慈濟志工,連續五年,前往波若瓦進行植樹活動,波若瓦土地因畜牧業的開發,土地鹽化情形嚴重,急需綠化植樹,在柏斯,也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種下樹苗,愛護大地。

【澳洲 波若瓦】

波若瓦,一個距離雪梨要四個小時車程的澳洲鄉下,一片綠意盎然,但已經鹽化的大片土地,卻讓人憂心,為經營蓄牧業,砍樹破壞生態,大地的反撲,嚴重影響當地農業,慈濟志工,連續第五年來種樹。

慈濟志工 魏淑芳:「有時候我們要過河,有時候我們要種樹要除草,每一次帶回去的感覺都不一樣,可是最終還是一起種樹,看到這麼多樹在一個平原上,那種感覺喜悅是一樣的。」

洞要挖得深,還要做支架,扛來水管,澆樹苗,最後還不忘蓋間小屋,好好保護,植樹是大工程,但團結力量大,三天下來,就種了近三千棵樹。

慈濟志工 張金芯:「我們總共種了二千九百棵,這打破紀錄。」

波若瓦土地保護組織協調人 潶德麥克勞:「最重要是你們人多力量大,今天就種了九百棵樹,農夫是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種,而且會來不及澆水,讓樹苗存活下去。」

有人是年年不缺席,有人是第一次來,就愛如此,親近大地。

志工 周藝琳:「就像是樹有時你看到樹,你不知道它種的時候是這麼辛苦,教會我們要珍惜現在擁有的。」

志工 喬丹:「農夫工作是很辛苦的,所以要珍惜食物。」

【澳洲 柏斯】

而在柏斯,同樣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在公園種下樹苗,當時正值澳洲寒冬,每個人都因期待春天綠枝冒新芽,整個心暖暖的。

真善美志工 澳洲報導

Read more

國寶植物紅樹林 官民合心齊守護


有種植物在台灣被稱作「國寶」,就是紅樹林。其實紅樹林是很多植物的統稱,光是在台灣就曾經有六種紅樹林植物品種,但是有兩種在早年因為開發、整片砍伐而滅絕,現在只剩下四種。也是因為這樣,當年政府打算把竹圍紅樹林砍掉蓋住宅區時,終於引發專家和保育人士關注,行政院才在1981年指示「紅樹林成長地區應予以保護」,後續成立保護區,也帶起台灣環境保育風潮。

在台灣北部,有個地點以紅樹林為名,一排翠綠像是走進綠色隧道,明明就綠油油的,為什麼叫紅樹林?

林務局育樂科技士 吳明瑾:「因為紅樹林是一個通稱,在全世界大概有24科,然後30屬、83種,所以其實是涵蓋的種類是很多的。」

紅樹林生態教育館導覽義工 張希雄:「在東南亞那一帶,他們可以從樹皮裡面把單寧萃取出來,做為紅色的染料,所以南洋那一帶的華僑就把這種植物叫做紅樹。」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賴榮孝:「這邊的環境有寒流的影響,就會抑制它的往上生長,所以這邊大概看到是三公尺就算很高了,如果在真正熱帶地區、在赤道附近的話,大概可以長到四五公尺以上。」

台灣現存有四種紅樹林植物,分別是水筆仔、紅海欖、欖李和海茄苳。在紅樹林這裡,長的全是顏色比較不那麼紅的水筆仔,走近一點看,樹上一棵一棵剛冒出芽的都是幼苗,在成熟落地之前它們就掛在樹上,越長越長。

林務局育樂科技士 吳明瑾:「空氣得不到,然後沒有鹹度的水分得不到的話,種子是不容易發芽出來的,這種植物演化出來的一個特色就是。它的發芽開始長是在果實上面就開始長,在樹上就開始長。」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賴榮孝:「剛冒出來的,長這樣,這個是比較長的。(這樣子如果都發出來,一棵樹可以長出幾百棵苗。) 不可能啦,它就是以多取勝你知道嗎,因為水筆仔生長的環境很特別,有潮汐的關係,陽光也有影響,不是每棵胎生苗都可以順利的繁殖,所以它必須要以多取勝,每一棵水筆仔可以長好幾百棵的胎生苗。」

以多取勝之外,胎生苗不僅可以隨水漂、還大概可以撐一個月才爛掉,表皮有單寧,防止被其他動物吃掉,演化出來的特殊機制,讓它們頑強抵抗惡劣環境,在淡水河口附近,紅樹林、竹圍、挖仔尾,都有水筆仔分布。

林務局育樂科技士 吳明瑾:「2003年發表的紀錄是,看中國大陸、日本跟台灣,發現我們這邊跟其他一般之前講的水筆仔,其實是它在構造上、在它基因,就是我們說的染色體套數,那個都不一樣,所以把它發表確定它是不一樣的種類。在我們這裡已經算它最大族群,這在全世界應該不算很多的東西。」

其實紅樹林會被保育,得回溯到三十多年前,當時政府打算把竹圍水筆仔沼澤區開闢為住宅區,引發學者和保育學者關注,冠上國寶稱號,希望引發更多人重視。

台大地理資源與環境系助理教授 李建堂:「它的國寶意義是代表台灣自然保育的開始,所以你把它誇大,許多人無所謂,因為這樣大家才會重視,什麼是國寶,會重視,開始做台灣自然保育運動的開始。」

這股對環境的重視,帶起後續台灣自然保育運動,其實保育紅樹林,在生態之外,還有避災功效,2004年南亞海嘯過後發現,部分沿海地區因為紅樹林阻擋海嘯的直接侵襲,降低受災程度。

但這並不代表要護岸、要防坡,種植紅樹林就會有效。

台大地理資源與環境系助理教授 李建堂:「在地層下陷的地方種紅樹林有沒有用?我會跟你說沒有用,紅樹林碰到侵蝕地形,現在有以前沒有的地方,都是堆積地形。」

像是東海岸侵蝕地形就長不出紅樹林,每種生物都有適合它們生長的地點,面對大自然的智慧,多了解與尊重,才是王道。

採訪撰稿:周玲秀
攝影剪輯:蕭于傑

Read more

落實環保於生活 志工身教併導覽

圖說: 二零一四年的台灣名品博覽會,在中國大陸的浙江杭州舉辦。總計四天的展期,吸引七點五萬人次進場參觀。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展區,銷售並不是主要目標,而是推廣環保理念。(圖片:轉載自大愛電視)二零一四年的台灣名品博覽會,在中國大陸的浙江杭州舉辦。總計四天的展期,吸引七點五萬人次進場參觀,促成一點六七億美元,就是新台幣五十億元的採購商機。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展區,銷售並不是主要目標,而是推廣環保理念此次推廣職志工所穿的綠色背心是用綠色寶特瓶回收所製作而成無染原色展現綠色再生產品真諦。(10/17~20)

回收的寶特瓶,製成的衣物,吸引工業大學研究生的好奇。深感在學校傾向理論的研究,但卻少於實際的應用。

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 梅昕:「我自己感覺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首先他是把這個技術,應用到生產,產業化,另外他最重要的一個就是環保,也是你們公司非常有愛心的表現。」

這是一年一度的台灣名品博覽會,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展區,好幾位環保志工用親身的經驗講解,也默默協助處理參展民眾留下的回收物。

圖說: 深感在學校傾向理論的研究,但卻少於實際的應用。回收的寶特瓶,製成的衣物,吸引工業大學研究生的好奇。 (圖片:轉載自大愛電視)環保志工 胡明明:「有些人他沒有這個,以前不知道環保的理念,就是他們好像給他們講了以後,他說這麼好的東西,都是通過那個,(回收的)礦泉水瓶做的,有些人說,你這樣一說,我茅塞頓悟,所以我感覺這三天,我們雖然也比較辛苦,也感覺站得腰痠背痛,但是大家都覺得,站得很有勁,很有意義。」

銷售對志工來說,並不是主要的目標,而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到環保理念,更多人走入行善的行列。

真善美志工 浙江報導


圖說:這是一年一度的台灣名品博覽會,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展區,好幾位環保志工用親身的經驗講解,也默默協助處理參展民眾留下的回收物。 (圖片:轉載自大愛電視)連結: 內文轉載自 大愛電視 落實環保於生活 志工身教併導覽

 

Read more

親子共同成長 環保觀念深植心田


高雄楠梓親子成長班,在溫馨祝福下圓緣了。志工用心安排,這段時間不只是家長有所成長,連孩子也變得成熟懂事,為了進一步深植環保觀念,親子班在圓緣這一天,安排實做回收分類,希望學員們延續好的觀念,回到家後落實於生活當中。

踩著寶特瓶,這些都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珍貴資源。

拆解錄音帶,得細心加上耐心。

還有生活中最常見的塑膠袋,仔細分類去除標籤,每個步驟都不能少。

親子成長班的家長和小朋友,透過實際動手,實踐環保觀念。

家長 陳玉貞:「起先我以為說,想要改變我跟小朋友的關係,不過後來我發現,真的是,最大的收益還是自己,最主要是心念,轉那個心念。」

連參與的家長,也感受親子班課程的用心,爸爸媽媽和孩子共同成長,不但自己多了包容心,孩子也跟著變得成熟懂事。

寫下圓緣卡片,記錄活動的點點滴滴,即使課程暫時告一段落,學員們也依依不捨,但滿滿的收穫,卻是家長孩子,最棒的禮物。

林品行 楊蘭慧 趙水源 真善美志工-高雄報導

Read more

環保大愛護大地 廣行恆持淨心地

圖說:為了精進環保理念,來自師大禮居的大愛媽媽們至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參訪。希望透過如此的好因緣,能將環保的相關理念推廣於社區。(攝影者:許育仁)「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將資源變黃金,將黃金變愛心,懷著愛護地球的悲願,將愛心化清流,讓清流繞全球。」為了精進環保理念,一群師大禮居的大愛媽媽們,專程至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參訪。希望透過如此的好因緣,能將環保的理念帶回社區推廣。

「回收資源循環利用,可以滋養大地,也能節能減碳。」楊峻翔師兄藉由環保低碳人文概念館的巡禮,提醒大家要與地球共生息,以實際行動護大地,將大愛感恩科技的研發,透過一系列的說明傳遞環保精神。低碳人文概念館裡陳列的是精選而實用的環保織品,秉持清淨無後染,落實環保生活化,從心推環保,將低碳環保概念帶入生活,感動更多民眾化為具體行動,共同凝聚成清流,為減緩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

大愛感恩科技整體產品的精進方向以 證嚴上人開示「廣行恆持」為圭臬,更將環保與慈善結合,將這些回收來的寶特瓶做成溫暖的環保毛毯。每當災難發生時,這些環保毛毯就送到災區溫暖人心。李鼎銘總經理表示,這些環保產品的背後都是充滿著環保菩薩「人品典範單純愛護地球的心念」地默默耕耘、淨化大地的精神。陳素鈴師姊表示,很開心能來大愛感恩科技參觀,看到這麼多日常生活可用的環保產品,一定會多多護持及做推廣,讓更多的人一起來愛護地球。

透過環保資源回收的宣導,將回收資源用心分類再生應用,做到『清淨在源頭、環保精質化』,就是在減輕大地環境的負擔,也是在為綠色永續的生活品質做貢獻」。因此我們除了要推廣使用環保產品,更重要的要推廣資源回收、垃圾分類外,也務實、實踐在生活中。環保菩薩以環保站為修行道場,惜福愛物、任勞任怨,淨化大地、搶救地球。陳淑玲師姊表示,此次參訪覺得很有趣,收穫也很多。更重要的對於環保理念,回去社區後一定會多多推動。

落實資源回收,不僅將垃圾(放錯地方的資源) 變成黃金,也能淨化心靈。大愛感恩科技從環保菩薩資源回收、到實業家發揮專業良能的愛心接力、再回饋社會,將環保人文與企業社會責任落實。愛護地球是每個人的責任,期盼努力推廣減少地球資源的浪費,處處用心『續物命、造福慧。』

大愛感恩科技 賴盈卉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