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26 八月 2014

行天宮香火鼎盛 明天起撤除香爐


台北市行天宮,每年吸引數百萬名信徒,前來祭拜求平安。但,為了徹底落實愛護地球,節省資源,明天開始,廟方將不再設置香爐和供桌,改為鼓勵信眾,響應五倫八德,以道德心香,取代線香,並且以虔誠、善良的心,取代供品。為了全面宣導,這幾天,行天宮也透過廣播,希望帶動民眾,共同響應。

早上十點不到,台北市行天宮,就已經擠得水洩不通,人手幾炷香,香爐滿到,起火燃燒,濃濃煙霧更是四處飄散。考量健康和環保問題,從26號起,廟方決定將撤離所有香爐和供桌,鼓勵信徒,用虔誠的心香,取代線香。

信眾:「沒拿香,好像怪怪的。 」

信眾:「心意到也是很好,像去日本也是都這樣(不燒香)。」

新制度一公佈,引發不同聲音,不過,現場還是看得到,不少人已經用合十的雙手,取代拿香拜拜。為了達到宣導效果,除了公佈欄公開聲明,也透過廣播,半小時宣導一次。

或許信徒還要習慣一陣子,不過,廟方的善意,希望帶動社會大眾,啟發善良的心,感動神明,也是為後代子孫,留一個乾淨的地球。


蕭志傑 徐英豪 台北報導

Read more

環境知識競賽 22縣市2千人較勁


近年來,由行政院環保署舉辦的「全國環保志工環境知識競賽」,已經成了各地志工必定參加的盛會。這一次競賽地點位在新竹縣體育館,共有來自全台22個縣市、大約2000位的環保志工。透過競賽過程,希望能讓環保觀念更普及,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來自全台22個縣市,一等一的環保尖兵,這天一起聚集在新竹縣體育館,PK環保知識。

不論是團體競賽、或益智問答,將近2000位志工都拿出環保本事,想為共同的家園,盡一分心力。


環保志工 蘇家慧:「因為現在的地球有點,就是已經在暖化了,大家如果可以多用一些環保物品,對地球來說的話,等於我們大家都在拯救這個地球。」

由行政院和新竹縣政府合辦的「全國環保志工環境知識競賽」,一共10項競賽,結合日常生活大小事,希望進一步提倡環保意識。

新竹縣環保局長 黃士漢:「希望把環境教育做到最好玩,然後最有趣的,把所有的(環保)知識,落實在我們環境裡面。」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長 葉俊宏:「尤其是答案的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透過這樣子的(活動),讓志工 除了平常做回收以外,也提升他們的環境教育。」

而慈濟志工在會場更準備素食料理,讓所有人了解齋戒也能保護地球。這場溫馨又富含意義的活動,已經讓大家相約、明年再見。


真善美志工 林秀琴 孫文傑 新竹報導

Read more

平安無災滿感恩 善念匯聚共祈福


高雄氣爆後,許多社區因為安心關懷與送熱食,更認識慈濟,也結了好緣,像是光華環保站附近的社區大樓,同樣位於受災區,氣爆當時因為停水停電,志工即時送來素便當,讓住戶很感動,為高雄祈福,也宣導環保齋戒愛大地。

雙手合十誠心祈求。這棟社區大樓,距離氣爆地點,就近在咫尺,幸好建築物、人員都平安,慈濟志工也舉辦愛灑祈福會,邀請住戶來參加。

社區住戶 林永岩:「愛灑我覺得是這樣做,應該是非常好的,而且可以深入民間,讓很多人更深刻的了解,更深切地去體認。」

慈濟志工 陳素碧:「剛好氣爆就有點好像因緣的聚匯,我們這邊就是停電 沒有瓦斯,就訂我們慈濟的便當,就因為這個便當的關係,跟他們拉近距離。」

氣爆後,志工啟動安心關懷、送熱食,與社區居民,結了一份好緣,藉由這次祈福會,宣導素食、環保、不燒紙錢,護地球需要你我一起努力。

慈濟志工 陳淑容:「鼓勵社區的住戶,能夠用鮮花 水果,來辦七月的中元普度,那就是很多住戶,也都很贊成這個想法。」

揮別過去陰霾,溫馨和諧的氣氛,佈滿了社區大樓大廳,接過福慧粥和平安吊飾,延續這分善念,也祈求天下無災。


真善美志工 池爾杰 章慈雲 李國嘉 高雄報導

Read more

祈福會宗教共融 社會平安人心和


三峽(8/17)和林口(8/23)慈濟志工,舉辦社區祈福活動,不只是慈濟志工宣導不燒紙錢,不殺生,有更多的里長和民眾,以自身經驗和大家分享,破除迷信後,心中的歡喜自在。

三峽慈濟志工,要舉辦祈福會活動,左鄰右舍,扶老攜幼來參加,即使宗教信仰不同,都認同七月是吉祥月。

三峽龍恩里長 林富子:「在我們基督教裡面,它也是一個平安月,其實大家用平常心來看待,大家用愛心來彼此相待,用慈悲寬恕來面對暴力,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普度。」

民眾 楊志宏:「希望大家可以少買一點紙錢,甚至不要買,把錢存下來我們去做社會上奉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上台分享的,不再只是慈濟志工,有更多地方人士,以自身經驗和大家分享。


臺北大學教官 張慧玲:「說一點 說一點,像我今天來這邊,大概有二三百人,大家都聽我講,你們回家跟家裡人講,家裡人改變了 就一堆人改變。」

而在林口,這是社區裡第一次舉辦祈福會活動,有話劇,有宣導,立刻就有願意嚮應。


社區委員 何愛玉:「看到很多的災難,第一個到的都是慈濟(人),有時候我都會想說,我怎麼不是那其中的一分子,(歡迎你來)。」

慈濟志工 郭秋琴:「我們社區的人相處都非常的好,他們也都很有愛心,
只是因為沒有接觸慈濟,他們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所以我覺得很需要辦這個茶會。」

傳播正信正念,減少汙染,安定人心,社區也會越來越清淨自在。


真善美志工 鄭嘉裕 杜中偉 陳木蘭 王池 台北報導

Read more

語言不同善念同 齊心祝禱為眾生


吉祥月,不只在台灣,各國的華裔都一樣,還是有燒紙錢祭拜的習慣。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民眾說,燒紙錢的灰飛到了左鄰右舍,還造成爭執,他們有慢慢減少了,但現在響應環保,應該是連燒都不要燒。而在紐西蘭,志工帶領大家用鮮花素果祈福,不懂中文的不同族裔,也能感受志工為善的精神。

祈福會,扶老攜幼,由法師帶領禮佛。三十位志工,齋戒清淨身心,虔誠演繹佛經意涵。社區關懷協會的代表,雖然不懂中文,但也能感受到志工為善的精神,祈禱時落下眼淚。

社區關懷協會代表 歐瑞安娜:「(祈福)是很棒的事,也為其他人祈福,但有些人並不是這麼幸運,他們可能正承受災難,大家花點時間去為他人祈福,觸動了我的心。」

感動化為行動,歐瑞安娜和兩位好友一起領了竹筒,要回去存善款。

在馬六甲,民眾跟著志工唱誦爐香讚,了解中元普度的正信念,張修源說,其實不需要殺生祭拜亡靈。

民眾 張修源:「讓我了解到,其實死人就是不需要殺生去為了祭拜他,殺了更多那些雞呀還是魚呀去祭拜。」

民眾 陳月彬:「我們最近也是比較有改善,沒有燒這樣多紙錢,因為他們怕空氣汙染,風很大啊,飛到隔壁家,他們會不開心。」

燒紙錢不環保,還造成左鄰右舍的困擾。民眾響應用鮮花素果祈福,共聚善念。

綜合報導

Read more

週一, 25 八月 2014

大愛感恩更精進 品質卓越無止境

圖說:對於相關同仁認真投入管理系統,以及所凝聚之向心力,主導稽核員林信作(前排左四)老師表示讚歎:「經由此次查核,更體現大愛感恩科技對經營承諾之願景,並體現在產品創新及永續發展之決心。」另一位稽核員林碩哲(前排左三)除了讚歎慈濟環保菩薩帶動整個社會以鼓掌雙手做環保,他個人以「永不妥協的信念,要求品質。」與大家共同勉勵。(攝影:許育仁)追求品質卓越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大愛感恩科技注重環保理念推廣,同時兼顧到以最好的產品品質提供給消費者,2013年通過BSI『ISO 品質(9001)及環境(14001)』管理系統雙認證,一直以來以實踐系統、制度、永續、人文精神為目標。轉眼十個月過去,BSI稽核員再度蒞臨進行第二年追蹤查核。今天的續核別具意義,因為大愛感恩在同一個時間,除了接受『品質及環境』管理系統方面查核,也接受BSI另一組稽核員,針對CSR報告書進行結案查核。

對於相關同仁認真投入管理系統,以及所凝聚之向心力,主導稽核員林信作(Kevin)老師表示讚歎:「經由此次查核,更體現大愛感恩科技對經營承諾之願景,並體現在產品創新及永續發展之決心。」早在此次在受外部稽核之前,由同仁組成之內部稽核團隊,已於兩個月前在日常工作之暇,由文管陳讚國師兄先進行預查,8月中旬並啟動正式內稽。內部稽核員均能詳實紀錄稽核結果,針對稽核缺失也能立即落實後續追蹤。

圖說:追求品質卓越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大愛感恩科技注重環保理念,推廣同時兼顧到以最好的產品品質提供給消費者,2013年通過BSI『ISO 品質(9001)及環境(14001)』管理系統雙認證,一直以來以實踐系統、制度、永續、人文精神為目標。轉眼十個月過去,BSI稽核員再度蒞臨進行第二年追蹤查核。(攝影:許育仁)另一位稽核員林碩哲(Joseph)老師除了讚歎慈濟環保菩薩帶動整個社會以鼓掌雙手做環保,他個人以「永不妥協的信念,要求品質。」與大家共同勉勵。

慈濟基金會王端正副總曾引用西方哲學家格言勉勵大家:「播種思想的種子,你會收割行為;播種行為的種子,你會收割習慣;播種習慣的種子,你會收割個性;播種個性的種子,你會收割命運。」思想決定了行為,行為決定了習慣,習慣決定了個性,個性決定了命運。對照BSI鼓勵大家「Making excellence a habit.」更顯得寓意深遠。

品質是一種態度,品質的觀念更可以擴展應用的生活中。靜思語勉勵大家:「生活有品質,生命有價值。」人生若只是追求享受,不僅空過光陰,還會增加業力。以慈悲喜捨心助人、以殷勤精進度日,是提升生活品質、實踐生命價值,最好的方法,也是家庭和樂、社會祥和的良方。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大愛感恩更精進 品質卓越無止境

圖說:對於相關同仁認真投入管理系統,以及所凝聚之向心力,主導稽核員林信作(前排左四)老師表示讚歎:「經由此次查核,更體現大愛感恩科技對經營承諾之願景,並體現在產品創新及永續發展之決心。」另一位稽核員林碩哲(前排左三)除了讚歎慈濟環保菩薩帶動整個社會以鼓掌雙手做環保,他個人以「永不妥協的信念,要求品質。」與大家共同勉勵。(攝影:許育仁)追求品質卓越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大愛感恩科技注重環保理念推廣,同時兼顧到以最好的產品品質提供給消費者,2013年通過BSI『ISO 品質(9001)及環境(14001)』管理系統雙認證,一直以來以實踐系統、制度、永續、人文精神為目標。轉眼十個月過去,BSI稽核員再度蒞臨進行第二年追蹤查核。今天的續核別具意義,因為大愛感恩在同一個時間,除了接受『品質及環境』管理系統方面查核,也接受BSI另一組稽核員,針對CSR報告書進行結案查核。

對於相關同仁認真投入管理系統,以及所凝聚之向心力,主導稽核員林信作(Kevin)老師表示讚歎:「經由此次查核,更體現大愛感恩科技對經營承諾之願景,並體現在產品創新及永續發展之決心。」早在此次在受外部稽核之前,由同仁組成之內部稽核團隊,已於兩個月前在日常工作之暇,由文管陳讚國師兄先進行預查,8月中旬並啟動正式內稽。內部稽核員均能詳實紀錄稽核結果,針對稽核缺失也能立即落實後續追蹤。

圖說:追求品質卓越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大愛感恩科技注重環保理念,推廣同時兼顧到以最好的產品品質提供給消費者,2013年通過BSI『ISO 品質(9001)及環境(14001)』管理系統雙認證,一直以來以實踐系統、制度、永續、人文精神為目標。轉眼十個月過去,BSI稽核員再度蒞臨進行第二年追蹤查核。(攝影:許育仁)另一位稽核員林碩哲(Joseph)老師除了讚歎慈濟環保菩薩帶動整個社會以鼓掌雙手做環保,他個人以「永不妥協的信念,要求品質。」與大家共同勉勵。

慈濟基金會王端正副總曾引用西方哲學家格言勉勵大家:「播種思想的種子,你會收割行為;播種行為的種子,你會收割習慣;播種習慣的種子,你會收割個性;播種個性的種子,你會收割命運。」思想決定了行為,行為決定了習慣,習慣決定了個性,個性決定了命運。對照BSI鼓勵大家「Making excellence a habit.」更顯得寓意深遠。

品質是一種態度,品質的觀念更可以擴展應用的生活中。靜思語勉勵大家:「生活有品質,生命有價值。」人生若只是追求享受,不僅空過光陰,還會增加業力。以慈悲喜捨心助人、以殷勤精進度日,是提升生活品質、實踐生命價值,最好的方法,也是家庭和樂、社會祥和的良方。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