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17 八月 2014

2014,8/17,雲嘉南地區培訓志工精進日分享

【對象】雲嘉南地區培訓志工
【時間】2014年8月17日(日) 14:30-15:30
【地點】台南靜思堂
Read more

不燒紙錢求平安 敬天愛地慈悲心


慈濟志工在花蓮國興里舉辦吉祥月祈福會,也走入公司行號,向水泥業者宣導不殺生、不燒紙錢的祭拜方式。一共有465人參加,一起用虔誠的心,祈求社會平安、人人吉祥。

「他(朱元璋)派人到民間散播謠言,說七月是鬼月,天將降禍,諸事不宜,於是就從那時候傳到現在了。」

農曆七月不是鬼月,而是歡喜、感恩、吉祥月,慈濟志工進入公司行號,舉辦吉祥月祈福會,分享正信觀念。只要誠心祈禱,並不用透過燒紙錢的方式祈求平安。

水泥公司副廠長 何恆張:「我們也會朝這方面來推動,就是說是不是大家儘量不燒紙錢,大家只要拜在心裡,最重要的是說,要有虔誠的心,尤其是對萬物的那一種慈悲。」

透過影片宣導齋戒茹素,不止是與眾生結善緣,也讓身心更清淨、更健康。

來到花蓮國福里,志工透過活潑的戲劇表演,破除迷信,啟發鄉親的善念與智慧。

花蓮縣議會議長 楊文值:「佛陀講說,我們相由心生,大家都能夠存好心,存好念的話,那我們國家,我們地方自然就會好。」
|
祈福會上,慈濟志工帶大家,抱持著恭敬心,以燈燭和鮮花素果禮敬諸佛。虔誠祈禱,希望社會平安、無災難。

真善美志工 楊寶月 范呂釗 花蓮報導

Read more

用愛破除迷信 不燒紙錢做公益


燒紙錢不但汙染環境,到底為了什麼而燒,很多人也根本說不出原因!今天帶您看這位張桂香,她生長在傳統的台灣家庭,小時候看長輩燒,長大後就跟著燒,她早就知道燒紙錢對祖先一點幫助都沒有,而且對環境也不好,但是卻一直沒有勇氣改變,最後是老闆娘改變了她,張桂香把原本要用來燒紙錢的花費,投入竹筒做公益,用愛破除迷信。 


張桂香:「差不多三年前就不燒金紙了,燒金紙要砍樹木 破壞大自然,這是不好的 環境汙染,所以我就跟著不想燒了。」 

改掉長年累積的習慣不容易,一開始會覺得不自在。 

張桂香:「沒有燒紙錢感覺說怪怪的,怎麼感覺說好像我沒有在拜拜。」 

張桂香生長在傳統的台灣家庭,小時候看著長輩拜拜燒紙錢,長大後別人燒,她也跟著燒,其實她認為。

張桂香:「紙錢不見得,祖先真的能接受,拜祖先只是一種慎終追遠,我們是從哪裡來 讓孩子知道,有這個祖先而已 追思而已。」 

張桂香的先生 李國平:「在鄉下地方人家這麼做,沒有辦法說標新立異,不跟人家這麼做 燒那種東西,等於對環境的一種汙染,也沒有什麼用。」 

夫妻觀念相同,漸漸的,他們家的紙錢不用了。 

張桂香 與 記者:「紙錢(好幾年),放著都沒有 (都沒有在燒了)。」 

張桂香的先生 李國平:「人往生不知道到哪去了,燒那個東西有用嗎。」 

張桂香不燒紙錢的觀念來自她的老闆,她同(在)一家餅店工作十多年。 

張桂香:「因為我們老闆他自己本身,都已經不燒紙錢了,所以我們也是跟著不燒。」 

張桂香的老闆娘 呂麗玉:「我還是希望她能再去,影響她周遭的同事。」 

老闆夫婦都是慈濟志工,為了推廣正確的觀念,刻意在上班時間安排活動。 

張桂香的老闆娘 呂麗玉:「互相大家都能提升,不是我們提升 別人不用,我是希望大家都能提升,我們社會才會進步 更祥和。」 

把原本燒紙錢花掉的錢,捐給需要幫助的人,用愛破除迷信。 

張桂香的老闆 李俊德:「燒紙錢的錢投進(竹筒)裡面,可以做功德。」 

李雅萍 楊俊亭 台中報導 Read more

大難不死惜善緣 把握分秒勤精進


65歲的劉興爐就像是慈濟后里聯絡處的長工,除了最基本的資源回收之外,大大小小繁瑣雜事他也一手包,舉凡修剪花草,種植有機蔬菜,還有水電工程,哪裡缺人手他就自動補位,從來不喊累。劉興爐兩年多前(民國101年1月),曾經發生嚴重意外,當時他從樓梯上摔下來,腦傷昏迷一度相當危急,奇蹟似的甦醒之後,他發願往後的每一天,都要更精進!

手要抓那個繩子,結果我沒有辦法抓到 摸不到,(繩子)搖擺我抓不到,掉下來的時候 我就不知道了,救護車來到這邊,我這邊斷三節以上 很痛,這裡有兩凹 這邊都是,我頭蓋骨拼了大概有四個多月,很多師兄師姊在關懷我的時候,我(醒來)只有第一句話,我就說我要做志工,只要慈濟(任何方面)的志工,我都要做。

我們的時間 就是上人跟我們說,你如果一天犧牲一秒,就一天損失一秒這樣,它綁這個另外裝,這個紙就在這邊,這個木頭放在後面 這些都要分開,它以後能腐化做資源肥料,這個包梨子的 沒有回收的話,丟在外面很可惜 很浪費,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沒有木頭好做,你看這個(紙),都要用這個(木頭)來做。

有一天上人來了之後就問我說,你的心願是什麼 我就說,我心願是我師姊要來受證,我回到這 就是回到我的家一樣,我有我家裡的家,也是有這邊的家 都是我的家,(腦傷)恢復 我要做的時候,我都會記得怎麼樣做
牽這個網子布置 全部都做,奉獻我是不敢講,因為我心中就是,我們師兄師姊是一個大家族。

師兄有他的專長,我說 你是老師我是學生,我一定要學到像人家一樣,我才能夠畢業,來這邊做得很歡喜
沒有去想時間夠不夠用,有天天可做就好,我只想說我還沒有做好,我只是做好這樣,這樣做好再換別樣
我能夠活一天就做一天。

採訪撰稿 李雅萍
攝影剪輯 楊俊亭

Read more

實業家放下身段 灑掃環境耕福田


馬來西亞吉隆坡靜思堂,每天都有志工來打掃,維護其莊嚴整潔。有感於付出不分彼此,慈濟雪隆分會便發起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邀約實業家來承擔打掃工作。首次行動(8/2)就有一百位參與,當中有實業家還邀約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灑掃教育中 體驗人生。

趁著周末,大約一百位實業家,放下繁忙的事業,搖身一變成為清潔志工,一大早帶著工具 到吉隆坡靜思堂打掃。

慈濟志工 王日發:「要給很多新的實業組的人,邀他們進來慈濟,頭一樣東西就是邀他們,放下身段 就把握這個機會來做。」

參與打掃的 不僅有吉隆坡的實業家,還有將近半數,是來自距離吉隆坡一個小時車程的巴生。

慈濟志工 許月環:「吉隆坡實業組的組長秀美師姊,就聯絡我們巴生的實業組組長,說今天有一個這樣 實業家回來, 一起打掃靜思堂的一個活動,也邀約我們一起過來 很熱烈,反應很熱烈 總共有五十位報名,今天來到大概四十六位。」

這麼有意義的事,怎能忘了家人,一對實業家夫婦,還把兩個兒子也帶來了。

慈濟志工 周秀芳:「最近就聽常住師父有講說,所謂的忍痛教育 所以好的東西,我們要愛我們的家人,雖然他們不願意,但是我們還是要鼓勵他們來做,今天大家一起來 這樣。」

志工 蕭南安:「這個是我們應該要做的,如果你(靜思堂)這麼大間,你沒有人來做 誰來做。」

簡單一個心念,讓實業家們甘願放下身段,雖然平時打掃機會不多,但他們也努力做到了最好。

林惠婷 沈康順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買紙錢化灰燼 禍福唯心一念之間


新北市泰山、五股地區的慈濟志工(8/9)舉辦吉祥月祈福會,除了鼓勵民眾齋戒護生之外,也引導大家改掉燒紙錢的習慣。由於今年(2014)大年初五泰山一場火災就是燒紙錢引起,受災戶之一還特地出席呼籲。

民眾 呂明芬:「把我們真的錢 拿去換假的錢,然後把它燒光光,很多年前 我就一直呼籲朋友,不要再燒紙錢。」

鄰居燒紙錢 不慎引火災,受災戶之一的呂明芬,因此現身說法。

我是能跑能跳,又精力旺盛的電池先生。

居住環境 氣候極端,話劇告訴大家如何愛護地球。

民眾 李美雲:「我覺得慈濟好像都能夠順應時事,然後真的是 很清楚地表達說,我們最近台灣所面對的,所有的問題。」

泰山五股地區慈濟志工所舉辦的吉祥月祈福會,由鄉親代表藉著獻供花果,表達對天地的敬意,以正信觀念來普度。

真善美志工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六, 16 八月 2014

慈悲的後盾!科技研發運用賑災

圖說: 慈濟志工到各地賑災時,常面臨沒水沒電的情形,慈濟人援會發現災民需求後,肩負環保理念,開發出各種實用的「慈悲科技」產品,像是可以把太陽能 轉換成電能的「LED照明帽」,還可以切換成閃燈功能,只要透過帽子上的太陽能板,白天就能自動充電,保護自己,也照亮別人。(攝影者:轉載自大愛電視)慈濟志工到各地賑災時,常面臨沒水沒電的情形,慈濟人援會發現災民需求後,肩負環保理念,開發出各種實用的「慈悲科技」產品,像是可以把太陽能 轉換成電能的「LED照明帽」,還有解決災區水質問題的「行動淨水船」,搭配沖泡香積飯,就能帶給許多災民和志工溫飽,帶您一起來關心。

慈濟志工賑災的腳步,走遍世界各地,為了供應災民物資需求,結合來自四方的實業家,成立國際人道援助會,促成各項慈悲科技產品,光是這件用寶特瓶做成的毛毯,已經送出超過八十萬條。另外還研發行動淨水船,讓災區的水資源,都能善盡大用。

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廣組長,柳宗言:「把合適的淨水器,透過船,運到災區去,直接抽取河水,過濾以後,就可以提供乾淨的水。」

災區停電了怎麼辦?看看這個LED照明帽,還可以切換成閃燈功能,只要透過帽子上的太陽能板,白天就能自動充電,還有這個太陽能LED背包,裡頭的行動電源,可以改接手電筒,保護自己,也照亮別人。

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協力部專員,楊竣翔:「那時候上人也是有給這樣的建議,能不能帽子有燈,那因為怕很多地方在災區,是沒有電的,或者是限電的地方,那它(LED照明帽)就是,走進去的時候要能夠看得到路,能夠走路,然後也是晚上能夠工作。

賑災時還少不了的,就是這碗營養滿分的香積飯,只要加入少量熱水,攪拌均勻,20分鐘就能沖泡完成。志工們還發揮巧思,從香積飯變化出飯糰、鍋貼等創意料理,不只填飽災民的胃,也溫暖他們的心。

靜思書軒關渡店長,陳育文:「剛開始研發的時候,德師父只是很簡單的,在桂花樹下,幾個鍋爐,就這樣子研發起來了。」

從桂花樹下的飯香,到精進各項救災設備,結合慈悲與科技,讓行善道路更加光明,也啟發了溫暖的人性。

蔡怡琳 李俊葳 綜合報導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專題報導 慈悲的後盾!科技研發運用賑災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topic_content.php?id=48321&cls=%E7%84%A1

 

Read more

慈悲的後盾!科技研發運用賑災

圖說: 慈濟志工到各地賑災時,常面臨沒水沒電的情形,慈濟人援會發現災民需求後,肩負環保理念,開發出各種實用的「慈悲科技」產品,像是可以把太陽能 轉換成電能的「LED照明帽」,還可以切換成閃燈功能,只要透過帽子上的太陽能板,白天就能自動充電,保護自己,也照亮別人。(攝影者:轉載自大愛電視)慈濟志工到各地賑災時,常面臨沒水沒電的情形,慈濟人援會發現災民需求後,肩負環保理念,開發出各種實用的「慈悲科技」產品,像是可以把太陽能 轉換成電能的「LED照明帽」,還有解決災區水質問題的「行動淨水船」,搭配沖泡香積飯,就能帶給許多災民和志工溫飽,帶您一起來關心。

慈濟志工賑災的腳步,走遍世界各地,為了供應災民物資需求,結合來自四方的實業家,成立國際人道援助會,促成各項慈悲科技產品,光是這件用寶特瓶做成的毛毯,已經送出超過八十萬條。另外還研發行動淨水船,讓災區的水資源,都能善盡大用。

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廣組長,柳宗言:「把合適的淨水器,透過船,運到災區去,直接抽取河水,過濾以後,就可以提供乾淨的水。」

災區停電了怎麼辦?看看這個LED照明帽,還可以切換成閃燈功能,只要透過帽子上的太陽能板,白天就能自動充電,還有這個太陽能LED背包,裡頭的行動電源,可以改接手電筒,保護自己,也照亮別人。

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協力部專員,楊竣翔:「那時候上人也是有給這樣的建議,能不能帽子有燈,那因為怕很多地方在災區,是沒有電的,或者是限電的地方,那它(LED照明帽)就是,走進去的時候要能夠看得到路,能夠走路,然後也是晚上能夠工作。

賑災時還少不了的,就是這碗營養滿分的香積飯,只要加入少量熱水,攪拌均勻,20分鐘就能沖泡完成。志工們還發揮巧思,從香積飯變化出飯糰、鍋貼等創意料理,不只填飽災民的胃,也溫暖他們的心。

靜思書軒關渡店長,陳育文:「剛開始研發的時候,德師父只是很簡單的,在桂花樹下,幾個鍋爐,就這樣子研發起來了。」

從桂花樹下的飯香,到精進各項救災設備,結合慈悲與科技,讓行善道路更加光明,也啟發了溫暖的人性。

蔡怡琳 李俊葳 綜合報導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專題報導 慈悲的後盾!科技研發運用賑災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topic_content.php?id=48321&cls=%E7%84%A1

 

Read more

慈悲的後盾!科技研發運用賑災

圖說: 慈濟志工到各地賑災時,常面臨沒水沒電的情形,慈濟人援會發現災民需求後,肩負環保理念,開發出各種實用的「慈悲科技」產品,像是可以把太陽能 轉換成電能的「LED照明帽」,還可以切換成閃燈功能,只要透過帽子上的太陽能板,白天就能自動充電,保護自己,也照亮別人。(攝影者:轉載自大愛電視)慈濟志工到各地賑災時,常面臨沒水沒電的情形,慈濟人援會發現災民需求後,肩負環保理念,開發出各種實用的「慈悲科技」產品,像是可以把太陽能 轉換成電能的「LED照明帽」,還有解決災區水質問題的「行動淨水船」,搭配沖泡香積飯,就能帶給許多災民和志工溫飽,帶您一起來關心。

慈濟志工賑災的腳步,走遍世界各地,為了供應災民物資需求,結合來自四方的實業家,成立國際人道援助會,促成各項慈悲科技產品,光是這件用寶特瓶做成的毛毯,已經送出超過八十萬條。另外還研發行動淨水船,讓災區的水資源,都能善盡大用。

慈濟基金會環保推廣組長,柳宗言:「把合適的淨水器,透過船,運到災區去,直接抽取河水,過濾以後,就可以提供乾淨的水。」

災區停電了怎麼辦?看看這個LED照明帽,還可以切換成閃燈功能,只要透過帽子上的太陽能板,白天就能自動充電,還有這個太陽能LED背包,裡頭的行動電源,可以改接手電筒,保護自己,也照亮別人。

大愛感恩科技業務協力部專員,楊竣翔:「那時候上人也是有給這樣的建議,能不能帽子有燈,那因為怕很多地方在災區,是沒有電的,或者是限電的地方,那它(LED照明帽)就是,走進去的時候要能夠看得到路,能夠走路,然後也是晚上能夠工作。

賑災時還少不了的,就是這碗營養滿分的香積飯,只要加入少量熱水,攪拌均勻,20分鐘就能沖泡完成。志工們還發揮巧思,從香積飯變化出飯糰、鍋貼等創意料理,不只填飽災民的胃,也溫暖他們的心。

靜思書軒關渡店長,陳育文:「剛開始研發的時候,德師父只是很簡單的,在桂花樹下,幾個鍋爐,就這樣子研發起來了。」

從桂花樹下的飯香,到精進各項救災設備,結合慈悲與科技,讓行善道路更加光明,也啟發了溫暖的人性。

蔡怡琳 李俊葳 綜合報導
內文轉載自: 大愛新聞 專題報導 慈悲的後盾!科技研發運用賑災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topic_content.php?id=48321&cls=%E7%84%A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