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2014

週六, 21 六月 2014

社區志工推環保 大小朋友一起來


上海慈濟志工推動環保,位在商業區的長風會所,志工特地利用午休時間,在社區中庭,宣導垃圾分類的觀念,嘉定環保教育站,也有爸爸媽媽帶著小孩,一起來學習資源回收。

這一堂幼兒園的課,來到慈濟環保教育站,有歌曲教唱,還有志工在現場解說,怎麼做分類,更重要,是實地做環保,一邊玩一邊學,大人小孩,都樂在其中。

家長 楊合:「學習到了垃圾如何分,他也知道,要像愛護自己一樣,愛護地球。」

家長 洪占星:「什麼東西要放在什麼位置,那他知道什麼東西可以回收利用,對小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教育。」

而在長風會所,志工主動出擊,由於位在商業區,辦公大樓林立,刻意選在午休時間,在中庭裡,宣導環保,沒有大樹遮陽,但也沒有人說熱,大家是把握機會,說慈濟如何做環保。

志工:「你們在辦公室很多回收物,可以拿到隔壁五樓來,送給我們,因為,為什麼,我們回收物賣掉全都做助學金。」

寶特瓶回收做成的衣服和毛毯,最吸引上班族注意。

慈濟志工與民眾:「歡迎來參加,我們減低最低的汙染,每個製造的東西一定有汙染,只是說怎麼回收再利用。」

海報陳述的內容,也同樣讓大家很有興趣,詳細解說,更不忘邀請大家,來會所坐坐,善的因緣,就要從此開始。」

真善美志工 張永 梅奕博 翟獻峰 吳靖 上海報導

Read more

週五, 20 六月 2014

夏夜襖熱忙搬貨 愛心毛毯援南非

圖說: (6/18)晚上在內湖園區,志工就忙著把上萬條毛毯,裝上兩個貨櫃,結關後,預計在二十二號運往南非德本。最近台灣天氣十分酷熱,但在地球另一端的南非,卻是冬天,十分寒冷。 (6/18)晚上在內湖園區,志工就忙著把上萬條毛毯,裝上兩個貨櫃,結關後,預計在二十二號運往南非德本。

嘿唷嘿唷,志工賣力把一箱箱毛毯搬上貨櫃,排列整齊。

夏日夜晚,天氣依舊悶熱,空氣濕濕黏黏,在貨櫃中,每位志工都是汗如雨下,衣服早就濕透,但手上的活兒 卻沒停過。

台灣熱呼呼,地球另一端的南非,可正值寒冬冷颼颼,這兩個貨櫃、一萬兩千六百條毛毯,都將前往南非德本。


圖說: 無論男丁或女力,志工馬不停蹄,一會兒功夫就裝櫃完成,滿滿兩大貨櫃的愛心,將溫暖南非居民。無論男丁或女力,志工馬不停蹄,一會兒功夫就裝櫃完成,滿滿兩大貨櫃的愛心,將溫暖南非居民。

林昱伶 簡元吉 台北報導 (2014.06.18)

連結: 內文轉載自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夏夜襖熱忙搬貨 愛心毛毯援南非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7357

Read more

夏夜襖熱忙搬貨 愛心毛毯援南非

圖說: (6/18)晚上在內湖園區,志工就忙著把上萬條毛毯,裝上兩個貨櫃,結關後,預計在二十二號運往南非德本。最近台灣天氣十分酷熱,但在地球另一端的南非,卻是冬天,十分寒冷。 (6/18)晚上在內湖園區,志工就忙著把上萬條毛毯,裝上兩個貨櫃,結關後,預計在二十二號運往南非德本。

嘿唷嘿唷,志工賣力把一箱箱毛毯搬上貨櫃,排列整齊。

夏日夜晚,天氣依舊悶熱,空氣濕濕黏黏,在貨櫃中,每位志工都是汗如雨下,衣服早就濕透,但手上的活兒 卻沒停過。

台灣熱呼呼,地球另一端的南非,可正值寒冬冷颼颼,這兩個貨櫃、一萬兩千六百條毛毯,都將前往南非德本。


圖說: 無論男丁或女力,志工馬不停蹄,一會兒功夫就裝櫃完成,滿滿兩大貨櫃的愛心,將溫暖南非居民。無論男丁或女力,志工馬不停蹄,一會兒功夫就裝櫃完成,滿滿兩大貨櫃的愛心,將溫暖南非居民。

林昱伶 簡元吉 台北報導 (2014.06.18)

連結: 內文轉載自大愛新聞   台灣慈濟   夏夜襖熱忙搬貨 愛心毛毯援南非 http://www.daai.tv/daai-web/news/content.php?id=47357

Read more

竹筒歲月啟善念 英陸軍齊心聚福


國際間天災不斷,英國陸軍代表到慈濟印尼分會,針對急難救助,與慈濟志工、印尼陸軍經驗交流。志工介紹了2002年紅溪河水患,凝聚軍民合作的力量,不分你我的精神,讓英國陸軍印象深刻。而香積飯,往往也是災難時溫飽災民的重要食糧,志工也把握機會推廣,最後,英國陸軍代表們領了志工自製的愛心撲滿,響應積小錢行大善。

英國陸軍代表特地跨海參訪慈濟印尼分會,與印尼陸軍、慈濟志工,為急難救助經驗交流。

這是2002年雅加達發生嚴重水患的畫面,當時印尼的慈濟志工與軍隊合作,帶頭動手清理紅溪河,大家不分你我,讓英國陸軍感動。

英國陸軍少校 蘇歐當斯:「如何帶動許多志工,偕同印尼國軍、政府單位,同心協力清理河流,讓它恢復原貌,有居住的地方,這很有意思,也有助民眾。」

印尼陸軍戰略指揮部中校 薩巴利彥多:「慈濟基金會擁有人道使命,從那裡讓我們了解人道知識,付出無所求,真誠幫助災民。」

救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慈濟志工介紹竹筒歲月的精神,表示每個人都能透過積小錢行大善,幫助災民還要啟發他們的善心,英國陸軍代表們也領了愛心撲滿響應。

英國陸軍代表表示,他們會將印尼國軍如何與非政府組織、軍民合作的方式,與志工服務的精神,帶回英國分享。

安德瑞 薩穆羅 印尼報導

Read more

非法勞工搭木船 馬六甲外海沉沒


18號凌晨一點,馬來西亞馬六甲海峽,發生沉船意外,一艘載滿97位印尼非法勞工的木船,從馬來西亞要返回印尼參加齋戒,途中沉沒,目前有62人獲救,9人死亡,26人下落不明。馬國政府已出動一百多位軍警人員,進行搜救,巴生慈濟志工,也前往拘留所探望,送來毛毯以及生活用品。

沉船事件,是發生在十八號凌晨一點。

沉船事件,是發生在十八號凌晨一點,馬六甲海峽,有九十六名印尼非法勞工,搭上小木船,要從馬來西亞,返鄉,回印尼過齋戒月,卻不幸沉沒,馬來西亞動員軍警一百多人,進行搜救,距離出事發地點,約四十二公里遠的馬來西亞巴生支會,立刻成立急難勘災小組,前往探視,三十名被扣留在直落邦利瑪加郎警察局的非法勞工,並且送來,包括毛毯,以及生活用品等物資。

慈濟志工 李麗華:「發放的是毛毯,還有日用品、一條毛巾、有牙刷、牙膏、還有二條麵包、還有一瓶水,給他們最基本的用品。」

二位慈濟志工,獲得允許,能隨同印尼駐馬大使,進入拘留所,關懷獲救的非法勞工。

慈濟志工 賴金合:「其中一位年輕人,都只是這樣,輕輕地關懷他,他眼淚就流下來,他只是說了一句,我很想家、我要回家。」

志工,以長龍接力方式,將物資送進拘留所內,印尼駐馬大使,賀爾曼,也協助發放,並且再次感謝慈濟的援助。

印尼駐馬大使 賀爾曼:「我也很感動,因為慈濟來幫助我們的公民。」

除了關懷獲救的非法勞工,也前往事發現場,關懷搜救人員,並且進一步了解後續可協助的事項。

蕭麗娟 戴輝達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慈少成長班圓緣 耳濡目染薰人文


慈濟新店文山區第一屆慈少成長班,從去年九月開課至今圓緣了。這段期間,慈濟志工將愛護地球的環保觀念,還有同理心等等的善念,融入在課程中,不只學員有轉變,也影響到家長,還有家長現在會到環保站做志工。

上台表演,唱出環保精神。文山區第一屆慈少成長班圓緣,學員分享轉變。

慈少成長班學員 李永則:「媽媽有時候她就是講我什麼,我就會說你不要管啦!然後我口氣就會很糟糕,有時候甚至都不會看她,然後來慈少班之後,就知道要孝順父母尊重父母,其實父母都是為我們好。」

為了陪伴孩子成長,陳彥廷上課,總是父母跟弟弟,一家人陪著來。

慈少成長班學員 陳彥廷:「(以前)弟弟有時候請我幫忙,我就不會,就不想幫他,但是上幾堂課之後,他不用說,我就會直接去幫忙。」

不只孩子改變,父母也受影響。呂杰霖把環保觀念帶回家,他的爸爸現在是環保志工。

家長 呂金生:「有時候我們在做一個垃圾分類的時候,因為我不太懂,那我家女兒就說,你不會問那個環保小天兵。(小尖兵啦!) 喔,小尖兵。」

中學,是正值青春期、容易叛逆的年紀,志工將善的種子播在這群學員們的心田,希望將來他們都能成為一股安定社會的力量。

真善美志工 陳筱娟 黃泰錡 台北報導

Read more

愛心密密縫!獨家獻禮 祝福老爸


六月第三個星期日是國際父親節,馬來西亞檳城慈濟安親班,老師帶領孩子們親手縫製相框,還有設計衣服。來感恩爸爸的辛勞與付出。

穿針引線,是為了要送給爸爸獨一無二的禮物。

慈濟安親班學生 蔣薇:「第一次的時候,很難穿進去,很難學會,(然後你有想過要放棄嗎),沒有,(為什麼呢),因為父親節,要感恩爸爸。」

慈濟安親班學生 姚思妤:「我的爸爸是屬牛的,所以我縫一隻牛,放在這邊,(那隻小牛是誰呢),我啦,(你覺得牛代表什麼),因為爸爸什麼事都能做,所以牛是很強壯的。」

六月第三個星期日 是國際父親節,孩子們都想送給父親,獨一無二的禮物,在白T恤上,用葉子做拓印,這一件,是唯一,外面買不到。

家長 與 學生:「這個啊,不是,這個,對了。」

家長 與 學生:「嗯,這個吧,那個啊,第三個啊,對,我感應對了,是不是很棒。」

家長 姚德銘:「很細心啦,想到我屬牛,她還會(縫)兩隻牛,真的是很意外。」

家長 盛金木:「真的很美,很感動,真的是很好的學習環境。」

一杯茶,承載著無限的感恩。孩子給予的真誠祝福,讓這個父親節,過得真的不一樣。

胡慧芬 馬來西亞報導

Read more

2014,6/20,獅子會環保實作與參訪內湖園區

【對象】獅友會
【時間】2014年6月20日(五) 09:00 - 11:30
【地點】內湖園區
大愛心新聞: 實習生活心體驗 期許收獲盈滿懷

慈濟社區網: 不同NGO都重環保 用愛行善

20140620_8.jpg20140620_9.jpg 
Read more

修賢行善增慧命 廣行恆持善循環

圖說: 海內外實業家們在了解 證嚴上人環保理念及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後,驚豔於樸實且寓意深遠的大愛衫,願意褪下綾羅綢緞、錦繡華服,穿上大愛衫,將大愛傳承下去,因為『知足最大富;感恩最大貴;善解最大智;包容最大慧。』唯有把握當下、精進付出,才能發揮生命大愛良能。(攝影者:馮慧玲)「每天穿著一樣的衣服去工作?穿上西裝後覺得自己變老了?38度C的天氣,還得身穿西裝襯衫到處跑?如何穿的輕鬆、合宜、又不失莊重?」您曾經為這樣的問題煩惱嗎?到底除了西裝襯衫,我還能穿什麼衣服?

有一件衣服名為『大愛衫』,有人將它追溯到19世紀、編織地點在英倫海峽的澤西島上,最早叫作澤西衫(jersey shirt)。後來在PULU馬球運動時穿著 (PULU藏語指木球),這種『帶領子、衣領上有扣子』款式的POLO衫,更推廣為高球、網球等各種運動、甚至適合非正式場合的短袖休閒衫,廣為人們所喜愛。當這種款式的衣服、原料改用來自環保回收寶特瓶材質,以『回收好、不用更好』取代『消費』,延續物命;以『修賢』行善取代『休閒』行樂,增長慧命,它的名字就被慈濟人稱為『大愛衫』!

圖說: 每當慈濟人演繹經藏或莊嚴浴佛,『大愛衫』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衣服。這件蘊含 證嚴上人祝福的法喜服,穿出對別人的尊重,也穿出與對自己的祝福。所以說:做到集正裝與休閒於一體,心時尚與經典的體現,可以代替西裝出現在辦公室中,適合所有年齡與職業,只有『大愛衫』能做到!(攝影者:許榮輝)   證嚴上人開示:「 一定要普遍廣行慈悲喜捨,這無不都是在短暫每一念中,每一瞬間、每一秒鐘,我們的每一個心念,連連接接地都不能讓它散失掉,所以人人要把握當下,恆持剎那,心靈的那一念好念,變成變落實生活中。」因此,當環保志工俯身分類資源垃圾,如同膚慰大地,這一念心是疼惜天地萬物、不忍地球受毀傷。大愛感恩科技結合實業家們愛心接力,運用科技的力量,將環保志工廣行長情、恆持善念的心,化作縷縷大愛紗、織成匹匹大愛布、裁成款款大愛衫,落實在生活中。 海內外實業家們在了解 證嚴上人環保理念及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緣起後,驚豔於樸實且寓意深遠的大愛衫,願意褪下綾羅綢緞、錦繡華服,穿上大愛衫,將大愛傳承下去,因為『知足最大富;感恩最大貴;善解最大智;包容最大慧。』唯有把握當下、精進付出,才能發揮生命大愛良能。

大愛感恩科技發起人之一林家和師兄將「大愛衫」詮釋為「法喜服」,因為大愛衫是由回收寶特瓶惜福再造製成的。家和師兄說:「法喜服天天穿在身上,就永保平安。」將這份「福」分享予父母親友,就是「行善」、「行孝」又「保平安」。

如今,每當慈濟人演繹經藏或莊嚴浴佛,『大愛衫』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衣服。這件蘊含 證嚴上人祝福的法喜服,穿出對別人的尊重,也穿出與對自己的祝福。所以說:做到集正裝與休閒於一體,心時尚與經典的體現,可以代替西裝出現在辦公室中,適合所有年齡與職業,只有『大愛衫』能做到!

大愛感恩科技 虞珊明 台北報導

Read more

週四, 19 六月 2014

人道救援受感動 貢獻專業齊付出

圖說: 「莫輕一己之力,滴水可以穿石,匯聚眾人善的力量,螞蟻雄兵也能搬大餅。」鼎銘師兄與德春林水清總經理(左一)及同仁們分享須彌山小螞蟻故事,期盼每個人貢獻自己的專業,讓社會更美好。(攝影者: 蔡知穎)大愛感恩為台灣唯一以環保再生終端織品走向設計創新的佼佼者,希望以拋磚引玉的方式帶動相同產業合作夥伴,以品牌創新及人文內涵來推動台灣紡織科技業的進步。在眾多合作夥伴當中,有在前端研究開發色母粒的德春有限公司,以及在終端應用LED結合智慧型紡織品的紡慶集團,四月底參加全球人援會年會深受感動,日前兩家公司在老闆帶領同仁來到大愛感恩科技,希望能夠共同貢獻數十年的專業/經驗來協助大愛感恩科技的研發作精進,也參觀大愛感恩去年十一月新成立的低碳生活概念館暨研發實驗室。其中德春公司是第一次與大愛感恩合作,這次針對環保前染藍天&功能性(抗菌、難燃&抗靜電等作母粒開發,討論如何應用色母粒應用到回收保特瓶內來做成衣服、毛毯等將來在「賑災」上面做使用。

「慈悲科技」是集合人援會實業家「出錢、出力貢獻專業,協助研發綠能救災的科技用品,還有全球環保志工不畏艱辛回收環保,才有「慈悲科技」今日的豐碩成果。「以前都認為捐獻錢就夠了。」德春林水清總經理表示在人援會中看到全球環保志工不畏艱辛回收環保,也看到實業家們出錢、出力,真的很感動,感謝這次有機會與大愛感恩合作,貢獻自己一分心力。紡慶朱毋意董事長則表示從第一次來大愛感恩到現在,看到大愛感恩不斷的進步,這次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後激發他更多不同的新想法,這次討論LED安全掛飾/科技發熱布,希望未來研發更多各多不一樣綠能賑/備災的「慈悲科技」創新產品。


圖說: 紡慶朱毋意董事長(左三)也表示從第一次來大愛到現在,看到大愛感恩不斷的進步,這次參與人援會和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後激發他更多不同的新想法,希望未來雙方透過合作,研發更多各樣綠能賑/備災的「慈悲科技」創新產品。(攝影者: 蔡知穎)「莫輕一己之力,滴水可以穿石,匯聚眾人善的力量,螞蟻雄兵也能搬大餅,須彌山也能被轉動,期盼人人啟動慈悲願行,承擔天下事,共轉法輪。」鼎銘師兄最後與大家分享須彌山小螞蟻故事,期盼每個人學習小螞蟻精神,歡迎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專業,有更多善心人士能共同付出,讓社會更美好。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 台北報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