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2014
週一, 23 六月 2014
共修處花木扶疏 庇蔭往來覺有情
- Article Details
證嚴上人21日行腳彰化永靖,參觀實業家魏應充兄弟在永靖環保站旁,擴建的嶄新共修處,魏家兄弟同時並邀請上人,參觀魏家古厝所在的成美文化園區,對於各項設施都講究環保,上人稱許,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才是真真正正的實業家。
艷陽高照、微風徐徐,證嚴上人行腳,來到彰化永靖環保站旁邊,擴建的共修處,實業家魏應交、魏應充兩兄弟,仔細為上人介紹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實業家,魏應交,與,證嚴上人:「這對(大樹)非常漂亮,非常莊嚴,真的很莊嚴,很莊嚴,對稱得很好,為鄉里,真正的回饋鄉里,讓這裡的孩子,有地方可以薰陶。」
百年老樹、綠草如茵,妝點共修處。這裡原本是廠區倉庫,魏家兄弟將這裡蓋建為共修處,接引鄰里居民,共享人文之美。
實業家,魏應交:「我們希望,我們在永靖地方,能夠發起我們所有,向上向善,正信正念正思維。」
證嚴上人開示:「取之於社會的資源,他還是應用在回饋人間的資源,所以這是固本,是實實在在的實業家。」
實業家,魏應交:「我從建設兩年多,都沒有長蓮花過,今天蓮花終於開花了。」
走到另一頭,魏家兄弟邀請上人,參觀魏家古厝所在的,成美文化園區,園區內不只愛護地球、利用生態工法來設計,更要宣揚及時行孝。
實業家,魏應交:「當時我在蓋這個(園區),我要提倡孝道。」
飲水思源、慎終追遠,魏家兄弟要將所古厝代表的孝道精神,發揚光大,還要回饋社會,貢獻己力。
彰化綜合報導
Read more一眼失明陷自苦 做環保心胸開闊
- Article Details
彰化永靖環保站,由實業家魏應充提供土地成立,七年前啟用以來,接引許多環保菩薩加入,而這個環保站不只做環保,最近還成立合心講堂,各種社會教育課程在此舉行,讓永靖環保站真正達到淨化大地、也淨化人心的功能。
在永靖環保站裡,志工們彎著腰、低著頭,做著回收分類,從小左眼失明的龔恆蘭,是因為有永靖環保站,才讓她走出病痛陰影。
慈濟志工,龔恆蘭:「原本就是走不出來,因為也是這個因緣,讓我家庭變得很好。」
73歲的志工劉昭,雖然體型瘦弱,做起環保,不落人後,從有永靖環保站開始,就一直在這裡付出,從不間斷。
慈濟志工,劉昭:「能做是福,上人所說的,要去做,才有人生的價值。」
七年前完工啟用的永靖環保站,不只是一個環保站,它還包含了靜思書軒,以及最近剛啟用的合心講堂,除了做環保,也接引許多社區民眾,前來參加各項課程活動,其中也包含許多重回社會的更生人。
慈濟志工,張慶發:「(更生人)他們到別的地方去,可能沒有這個環境,現在來到這裡這個環境,比較容易接受。」
永靖環保站裡綠意盎然,還有這座生態池,吸引許多國中小師生,前來體驗生態、認識環保,這個多元化、功能齊備的園區,對於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可以說起了莫大的作用。
張桂端 楊俊亭 彰化報導
Read more2014,6/23, 第2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頒獎典禮
- Article Details
【時間】2014年6月23日(一) 10:00 -13:00
【地點】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6樓國際會議廳
大愛心新聞: 環境教育“奧斯卡” 大愛感恩獲肯定
慈濟社區網: 環境教育「奧斯卡」 大愛受肯定


週日, 22 六月 2014
仲夏之夜熱揮汗 愛心接力展良能
- Article Details
時序接近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地處北回歸線的台灣,所以形成台北這段期間天氣十分酷熱,即使到了夜間,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多,加上北部盆地地形,台北的夜 - 很熱!在內湖園區,一群志工們,頂著仲夏夜襖熱,忙著把一萬二千六百條毛毯,裝上兩個貨櫃,希望趕在22號送抵地球另一端的南非德本,因為南半球目前正值寒冬冷冽,貧困災民在寒風中受凍著。
心繫遠方,在貨櫃中每位志工更加賣力,雖然個個汗如雨下,但手上扛著一箱一箱的毛毯,卻始終沒有一刻停歇。大愛感恩科技的幾位同仁,也把握這難得的機緣,共襄盛舉。第一次參與毛毯裝箱運輸的財務部 吳美姿師姊說:「看著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雖然汗流浹背,但如同健身般、又可作好事,心裡覺得很開心。」
另一位剛進入大愛感恩、就隨行發願付出的財務部 陳純真師姊說:「很高興在大愛裡有機會能參與毛毯裝櫃,不用出國也能與外國災民結此善緣,看到社區志工和大德們,不論男女老少,每個人都是用歡喜心去付出,合和互協去完成這份大愛,既感恩、也感動。」資訊部 虞珊明師兄也表示:「每一次參與都感動滿滿,因為在裝櫃過程中,陸續都還有剛下班即趕來的師兄們加入行列,相信大家都深深體會「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的道理,也因此讓人覺得有『愛』就不孤單。」這份愛心接力,讓自己的心更感覺豐盈而不貧脊。
沒有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仲夏夜的迷幻森林、花朵、夢與惡作劇的小神仙,只有為貧困者拭淚披衫的慈濟人,心手相連、裝滿兩大貨櫃的愛心,用愛心毛毯溫暖南非居民。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虞珊明 台北報導
仲夏之夜熱揮汗 愛心接力展良能
- Article Details
時序接近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地處北回歸線的台灣,所以形成台北這段期間天氣十分酷熱,即使到了夜間,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多,加上北部盆地地形,台北的夜 - 很熱!在內湖園區,一群志工們,頂著仲夏夜襖熱,忙著把一萬二千六百條毛毯,裝上兩個貨櫃,希望趕在22號送抵地球另一端的南非德本,因為南半球目前正值寒冬冷冽,貧困災民在寒風中受凍著。
心繫遠方,在貨櫃中每位志工更加賣力,雖然個個汗如雨下,但手上扛著一箱一箱的毛毯,卻始終沒有一刻停歇。大愛感恩科技的幾位同仁,也把握這難得的機緣,共襄盛舉。第一次參與毛毯裝箱運輸的財務部 吳美姿師姊說:「看著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雖然汗流浹背,但如同健身般、又可作好事,心裡覺得很開心。」
另一位剛進入大愛感恩、就隨行發願付出的財務部 陳純真師姊說:「很高興在大愛裡有機會能參與毛毯裝櫃,不用出國也能與外國災民結此善緣,看到社區志工和大德們,不論男女老少,每個人都是用歡喜心去付出,合和互協去完成這份大愛,既感恩、也感動。」資訊部 虞珊明師兄也表示:「每一次參與都感動滿滿,因為在裝櫃過程中,陸續都還有剛下班即趕來的師兄們加入行列,相信大家都深深體會「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的道理,也因此讓人覺得有『愛』就不孤單。」這份愛心接力,讓自己的心更感覺豐盈而不貧脊。
沒有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仲夏夜的迷幻森林、花朵、夢與惡作劇的小神仙,只有為貧困者拭淚披衫的慈濟人,心手相連、裝滿兩大貨櫃的愛心,用愛心毛毯溫暖南非居民。
大愛感恩科技 黃歆瑜、虞珊明 台北報導
23年來始終如一 環保志工慶周年
- Article Details
說到慈濟環保歷史,要回溯到1990年8月23日,證嚴上人在台中新民工商,勉勵在場所有人,「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而開展至今,8萬多名環保志工,遍及全台各地。其中,萬華環保第一顆種子,易鄭招弟,現年69歲。23年前,在自家門口,帶動環保回收,從當初一個人,到現在將近一百位環保園丁。為了啟發更多種子,11年前,因為萬大國小校方支持,而將環保點遷移到校門口外。23周年的今天,志工在萬大國小,舉辦了感恩餐會,大家也發願,要讓環保志業,生生不息。
武術棍,耍得有模有樣,小小個子,展現棍術,不含混,立刻奪得滿堂采。就連中國鼓搭配鐵扇,也讓觀眾看得目不轉睛。
慶祝萬華環保23年,中午空檔,環保志工相聚感恩。第一顆種子,易鄭招弟,長年來,啟發不少母子檔,甚至夫妻檔志工。默默耕耘的身影,始終如一。
慈濟志工,易鄭招弟:「如果說沒有遇到挫折,那是不太可能,但離不開這些環保菩薩,因為我跟他們相處了這麼久,我覺得說,我再苦也值得,雖然有糖尿病,最近身體也不好。」
環保志工,大地園丁,慈濟的寶。因為環保,不少人,從陌生鄰居,變成無所不談。一年一度難得餐會,每一道菜,更是散發滿滿感恩。
慈濟志工,傅鄭里:「早上四點多起床,起來後就開始,切一些香菇和食材,切一切,六點就去組長美月師姊家,有的也是人家結緣的,有的一道(菜),有的兩道。」
頭髮花白、年紀70以上,環保年齡,更超過20年,切下蛋糕,也為地球許一個願。
慈濟志工,傅鄭里:「繼續做,做到不能做為止,對嗎,要繼續做。」
環保志工,翁鄭炎愛:「大家做就對了。」
蕭志傑 林家慧 台北報導
Read more無常接踵明因果 疼惜大地續慧命
- Article Details
心富大幸福,今天帶您來到台北,看看這位環保志工林金柳。今年68歲,10多年前,卻接連遭受丈夫大腸癌往生,以及大兒子心肌梗塞,早年離開人世。一路來,和第二個兒子林木山相依為命。而木山,雖然已經45歲,卻因為出生後,罹患蕁麻疹、高燒不斷,傷到了大腦。種種打擊,讓幸福的生活,蒙上陰影,連心,也充滿抱怨和不滿。幾年前退休後,真正全身投入慈濟環保,也因為接觸到證嚴上人的法,了解了因緣果報,還發願要用接下來的生命,奉獻環保,延長地球壽命。
環保志工,林金柳:「我有時候住我女兒這邊,我就會幫她拿垃圾下來丟,就會看到有東西還這麼好,就被丟掉,我也看到那個紙板,還這麼好就丟掉,也是很浪費,之後我就來做回收。」
環保志工,林金柳:「有時候連那個衣服也撿來穿,不然太浪費了。」
環保志工,林金柳:「 (垃圾桶裡)有鋁箔包,什麼都有,裡面也有垃圾,你沒有把它拉起來撿不行,因為到時後全部就會被載去(焚化爐)燒掉。」
環保志工,林金柳:「(每天早上)九點就來這邊撿,來整理,然後從十樓,一層一層樓撿到三樓。」
環保志工,林金柳:「你如果覺得辛苦,我們不如待在家翹二郎腿,你說對不對,我們既然要跟著上人的腳步走,也是要忍,也要走。有要幫忙的嗎,你把菜切一切,這個喔,嗯,我洗米去煮。」
環保志工,林金柳:「出生差不多三個半月後,他就罹患麻疹,因為都會互相感染,他就被他哥哥傳染到,當時發燒,馬上就找醫生了,也沒有停,為什麼會這樣(傷到大腦),我也搞不清楚。」
環保志工,林金柳:「(民國)89年7月14號,他(先生)那時住了醫院差不多二十天,就走了,他是得到大腸癌,然後也有肝病,我(大)兒子則是(民國)92年走的,他是心肌(梗塞)意外。」
環保志工,林金柳:「越聽上人說,越覺得有道理,我們的命運就像種子一樣,你如果種得好,收成就跟著好,如果種不好,你收成就不好,我們的命運就像這樣。」
環保志工,林金柳:「(看到)上人這樣不顧自己的身體,那時候花蓮慈院蓋好啟用時,我們有去看,上人那樣打著點滴,不顧自己生病,我們看到這樣心不會軟,不會難過嗎,對不對,我就要趕快雙腳踏出來做。」
環保志工,林金柳:「我們就要趕快為這顆地球(付出),看看壽命會不會更長一點,然後大家,子子孫孫,這些眾生,世界全球的人看看能不能長壽一點。」
攝影剪輯 簡元吉 採訪撰稿 蕭志傑
Read more多倫多辦台灣周 看見寶島人文美
- Article Details
加拿大多倫多舉辦「台灣傳統周」(5/30~6/01),慈濟多倫多支會也獲邀,推廣慈濟人文與環保,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是如何愛護地球。
台灣的美,官方行銷,海外僑胞也在加拿大多倫多推廣。
傳統與現代結合,能代表台灣。
愛心與環保,也能讓小小的台灣,被全世界看見。
慈濟多倫多支會,獲邀參與「台灣傳統周」活動,設置的攤位,訴求慈濟人文與環保,其中用廢棄果皮作的多用途環保酵素,最有人氣。
慈濟志工:「(環保酵素)不用沖掉,你可以就把它留下來,就把它留在你的手上,留在你的身上,都可以。」
大多倫多地區的萬錦市(Markham)市長,偕同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也經由志工導覽,了解慈濟無國界的賑災足跡。
多倫多台北辦事處長 與 萬錦市長:「證嚴法師,這本書是他的人生哲學,非常謝謝。」
五大主題的慈濟環保攤位,把台灣更深層愛護地球的心念,也推向世界。
于化晨 李嘉祥 王佳 真善美志工-加拿大報導
Read more環保減紙電子書 善用科技法隨身
- Article Details
證嚴上人今天行腳彰化,跟慈誠委員溫馨座談,聞法有工具,善法隨身繞,彰化志工分享,如何在當地推動電子書,甚至用讀書會、聯誼會的方式,帶動更多菩薩一起使用電子書。
溫馨座談,志工分享使用電子書心得,秀水區志工林阿免,原本對電腦不熟悉,拼音也不太行,因此心裡產生極大的壓力。
慈濟志工 林阿免:「以前真的不愛讀書,所以電子書,我聽到電子,我就想說這樣很困難。」
要當上人好弟子,林阿免克服心理壓力積極學習,還在社區推動電子書讀書會,和美區的志工則是舉辦小型聯誼會,推廣電子書,減少紙張浪費。
慈濟志工 江絮:「上人推廣電子書的理念,是要保護地球,和保護我們會員的資料。」
證嚴上人開示:「年輕人應該,如果能看這本(電子)書,不損害視力,同時全部句句都是好話,句句都是指向我們人生正確方向。」
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使用電子書可以把字放大,甚至用聽的都很便利,聞法有工具,善法隨身繞。
黃子玲 郭繼宗 彰化報導
Read more社區環保教育站 清淨源頭匯美善
- Article Details
證嚴上人行腳彰化靜思堂,下午跟慈誠委員溫馨座談,隨後前往永靖環保教育站。這個環保站,去年開始擴建,在隔壁蓋了共修處,未來可望接引更多人間菩薩,淨化人心,祥和社會。
證嚴上人行腳彰化,來到永靖環保教育站,這個環保站,接引不少更生人做環保。
慈濟志工 魏應充:「後來我們就擴大,因為有這樣的因緣,買了第二期的,原來的倉庫,我們就修建。」
環保站隔壁倉庫改建,成為社區道場,舉辦兒童班、慈少班,善念從小扎根。
慈濟志工 魏應充:「我們希望的就是上人所開示的,怎麼樣的淨化人心祥和社會。」
證嚴上人開示:「賺社會的錢,可以奉獻在鄉里,奉獻給社會,這真的是典範,取之社會的資源,還是應用在回饋人間的資源。」
社區道場傳播美善,菩薩招生,開啟慧命,社會就多一個善的力量,稍早在彰化靜思堂,慈濟志工黃媛鈺帶著生病的媽媽前來。
慈濟志工 黃媛鈺 與 證嚴上人:「因為家庭的因素,憂鬱症,喝農藥自殺。現在好好的啦,幸好妳都在(媽媽)身邊。感恩上人。」
從小爸爸家暴,長大婚後再次面臨,黃媛鈺一生坎坷,她感恩慈濟讓她走出苦難人生,發願下半輩子都要行善付出。
黃子玲 郭繼宗 彰化報導
Read more